研读思考
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说法:有人认为是悲秋,也有人认为是颂秋。你认为呢?请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这篇文章是一曲悲凉的颂歌。文章的开头“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文章的最后“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些句子都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深深的向往和眷念之情。那他为什么用这么不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还有作者本人特有的忧郁气质有关。文章总的感情基调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
故 都 的 秋
秋晨庭院图
秋槐落蕊图
秋蝉残鸣图
秋雨话凉图
秋果奇景图
合作探究
细读入心,品味鉴赏
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
一椽破屋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静对牵牛花的蓝朵
静
悲凉
清澈清闲
静谧宁静
衰败萧索
清
小院秋景图
秋槐落蕊图
“静”“铺得满地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觉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感觉”“清”“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悲凉”“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题目解读
故 都 的 秋
1.故都的秋给人的整体感受是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文中哪些段落集中描写了故都秋景?主要写了什么哪些景物?
3-11段主要写了秋花、秋树、秋蝉、秋雨、秋果。
统领全文
自主探究
快速阅读3-11段,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几幅故都秋天的图景?请同学们分别为这几幅秋景取个诗意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