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建设项目环保设施投入试运行
- 格式:doc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4
《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管理制度4.30》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公司加强建设项目的环保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简称环保“三同时”)的原则,根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律法规和集团公司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建设项目的特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是指公司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一切新建、扩建、改建等项目。
第四条规范性引用文件(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
(三)《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保验收管理规程(试行)》环发[202x]150号。
(四)《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试行)》环发…202x‟38号印发。
(五)《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电力建设项目工程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规定》大唐集团制…202x‟62号。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五条公司工程管理部是公司改、扩、新建工程项目中环境保护项目的管理部门,负责环保“三同时”整个阶段的协调,参加设计审查,检查施工过程环保措施落实,配合办理项目各阶段的环保审批手续和组织环保设施的专项验收。
第六条规划发展部负责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以前各阶段的设计管理。
第七条设计单位负责建设项目立项后的设计管理;要求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第八条监理单位受公司的委托进行工程监理时,必须同时按国家规定的监理程序和要求,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监理(包括设计、施工、试运行、竣工等),并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律法规。
监理单位必须具有监理资格证书,监理人员必须具有国家颁发的监理资格证和上岗证,并熟悉电力环境保护专业。
第九条施工承包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单独编制环境保护措施。
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律法规和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复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BSZN-5240-2012/00建设项目试生产(试运行)的审批办事指南2012-07-01发布 2012-07-15实施上海市奉贤区环境保护局 发布建设项目试生产(试运行)的审批办事指南一、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已取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意见,准备投入试生产(试运行)项目的审批。
二、事项名称和代码事项名称:建设项目试生产(试运行)的审批事项代码:5240分项名称:新办、延续三、办理依据《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第20条:建设项目确需试生产或者试运行的,建设单位应当向原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保部门申请建设项目试生产或者试运行。
环保部门应当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决定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在受理建设项目试生产或者试运行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
建设项目经批准试生产或者试运行的,主体工程方可带负荷运行。
建设项目试生产或者试运行期间,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排放的污染物应当符合环保部门对试生产、试运行审批决定规定的要求。
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试生产或者试运行期满前,向原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保部门申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
《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办法》第23条: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带负荷运行前,向原审批该评价文件的环保部门申请建设项目试生产或者试运行。
经环保部门检查,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已建成的,环保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批准建设项目试生产或者试运行;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或者擅自不采纳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环保部门审批意见所提措施的,环保部门不予批准其试生产或者试运行。
建设项目试生产或者试运行的期限一般为3个月;但因工艺需要等特殊原因,其试生产或者试运行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1年。
建设项目试生产或者试运行期间,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
深圳市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规定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深圳市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发布时间:2015年01月14日来源:龙华新区政府在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市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监督落实环境保护设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以及落实其他需配套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根据《深圳经济特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依法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监督管理。
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根据本办法规定免于办理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手续。
第三条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范围包括:(一)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各项环境保护设施,包括为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所建成或者配备的工程、设备、装置和监测手段,各项生态保护设施;(二)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和有关项目设计文件规定应采取的其他各项环境保护措施。
第四条市、区环保部门按照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权限负责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第二章建设项目分类分级管理第五条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具体分类如下:(一)污染类建设项目,是指排放污染物并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影响的建设项目,主要包括电力、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金属制品、非金属矿采选及制品制造、机械电子、石化化工、医药、轻工、纺织化纤、核与辐射等建设项目。
(二)生态类建设项目,是指涉及新的土地开发和占用,并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主要包括水利、农林牧渔、石油天然气、公路、铁路、民航机场、水运、城市交通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社会事业与服务业等建设项目。
第六条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程度,实行分级管理,具体分级如下:(一)Ⅰ级建设项目。
包括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污染类建设项目和生态类建设项目。
深圳市建设局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暂行规定正文:---------------------------------------------------------------------------------------------------------------------------------------------------- 深圳市建设局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暂行规定(1993年5月1日深建字[1993]87号)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保障市政设施的正常运行,维护良好的市容市貌,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定,结合深圳市的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指的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是指进行工业与民用项目的房屋建设、土木工程、设备安装、市政道路、管线敷设(以下简称建设工程)等施工活动、经批准占用的施工场地。
第三条特区内一切与建设工程施工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规定,做到文明施工、科学管理。
第四条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必须在明显位置标明工程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施工许可证号。
第五条施工单位应按照施工平面图设置各项临时设施,大宗材料、半成品、机具、设备的堆放不得侵占道路及市政公用设施。
确需部分临时占用的,应由建设单位提出申请,由建设局签署意见经城管办批准,并将批准号以明显标志悬挂在现场。
第六条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就确保施工现场周围的道路畅通,排水系统处于良好使用状态,保持场容场貌整洁,随时清理建筑垃圾。
在车辆、行人通行的地方施工,应当设置沟井坎穴覆盖物和施工标志。
第七条土方开挖前(尤其是市政工程),建设单位或总承包单位应组织给水、排水、煤气、通讯、供电、城建档案馆等单位,进行现场核查地下管网埋设情况,弄清情况后方能开挖。
对有疑问的地点禁止盲目施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坏地下管网设施。
第八条地处市区的施工现场除值班用房外,应尽量减少或逐步取消各类生活设施,以确保现场的文明施工及环境卫生。
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规程》的通知晋环发…2010‟332号各有关单位:《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规程(试行)》(以下简称《规程(试行)》)已试行五个月,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我厅对《规程(试行)》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完善。
山西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对《规程(试行)》进行了审核,审核认为“修改后的《规程》与有关法律法规不抵触,也未发现与其它规范性文件不一致的情况,《规程》中规定的各项环保措施和工作程序基本可行,同意按照法定程序下发施行。
”现将《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规程》正式发布,请各有关单位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中遵照执行。
山西省环境保护厅二〇一〇年九月十五日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保验收管理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强化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监督管理,建立“三同时”监督检查机制,落实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各项措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山西省重点工业污染监督条例》及《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保验收管理规程(试行)》,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省环境保护厅负责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不含核与辐射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三同时”监督管理。
本规程同时适用于环境保护部负责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委托省环境保护厅承担现场检查和负责“三同时”日常监督管理的建设项目。
第三条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监督管理是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规程规定,依据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对建设项目从项目前期准备、施工建设到试生产、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全过程实施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督管理的活动。
第四条建设项目依据规模、所处环境敏感性和环境风险程度,按I、II两类实施分类管理。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试运营基本条件建设方面一、轨道交通试运营应具备下列政府部门认可文件:1、国家、深圳市政府相关部门有关工程建设规划批复文件2、国家、深圳市政府相关部门有关建设项目的车站、区间、车辆基地、控制中心和主变电所等土建工程及机电系统等的建设批准文件3、深圳市建设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投入试运营的工程质量专项验收意见4、深圳市公安消防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投入试运营的消防专项验收意见5、深圳市卫生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投入试运营的卫生防疫专项验收意见6、深圳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投入试运营的环保专项验收意见7、深圳市档案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投入试运营的档案专项验收意见8、深圳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建设项目投入试运营—1—的安全专项验收意见9、深圳市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投入试运营的人防工程专项验收意见书二、土建及装修工程(一)车站1、车站应建成站厅、站台、风井及至少2个不同方向的出入口等设施,并验收合格。
2、车站内应具有无障碍设施、运营服务标志、公告栏等设施,并符合设计要求。
3、车站内应具有相应的管理用房和设备用房,并验收合格。
4、车站相关装修工程应与主体工程同步完成,并验收合格。
(二)区间1、区间路基、桥涵、隧道、敞开段和浅埋段等工程必须验收合格。
2、区间内的联络通道和排水泵井必须验收合格。
(三)车辆基地和综合维修基地1、车辆基地应按设计建成出入线、牵出线、试车线、停车列检库线、洗车库线、镟轮库线、周月检库线、双月检库线、—2—临修库线、静调库线、调机车库线、工程车库线、平板车线等车场线路和排水设施,并验收合格。
线路限界符合设计要求。
2、停车列检库、洗车库、镟轮库、检修库、调机车特种车库、蓄电池间等用于车辆运用、定期检修和临修的建筑及配套设施应验收合格。
3、信号楼、降压变电所、混合变电所等建筑配套的信号、供电、接触网等设备应验收合格。
4、车辆基地和综合维修基地相关工程的生产和办公设施的上、下水和雨水排放系统应验收合格。
深圳市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管理规定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深圳市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提高审批工作效率,规范环境保护审批程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建设项目是指新建、改建、扩建、迁建项目,流域、区域土地开发项目。
主要包括:(一)工业项目;(二)水利工程(含江河整治)、围海(江)造地工程;(三)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含货场、编组站)、公路干线(含高速公路、城镇高架路等)、电讯工程;(四)危险物品、放射性物品、化学品仓库;(五)饮食业、屠宰业、旅馆、娱乐场所、旅游区;(六)医院、疗养院、教学和科研单位实验室(厂)、广播电视发射设施、电视制片厂;(七)城市污水外理厂、垃圾(废物)处理场(厂),城市环境工程;(八)各类开发区(含工业区)、城市新区的总体建设及具体项目。
第三条建设单位在进行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或在办理工商登记、划定开发用地红线之前,必须到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环保部门)办理环境影响审批手续(以下简称 "环保审批")。
第四条市环保部门按项目的性质、规模及对环境影响的程度,将建设项目划分为三类,分别实行核准审批和环境影响报告审批管理:Ⅰ类项目:对环境基本无影响的中、小型建设项目,实行核准审批管理;Ⅱ类项目:对环境有影响,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污染措施,减少对环境污染或破坏的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管理;Ⅲ类项目:对区域开发和对环境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审批管理;第五条市环保部门对排污量大或有毒有害废物排放必须配套建设污染防治设施的项目(以下简称重点管理项目),进行"三同时"跟踪管理。
第六条建立环保审批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审会)制度,广泛征询基层环保组织和项目受影响地区代表对审批提交的意见。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建设要求
1、建设项目需要配套的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应当按照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的要求,编制环境保护篇章,并依据经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实施环境保护章节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防治措施,以及环境保护设施的投资估算。
3、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完工后,需要进行试生产的,配套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
4、建设项目试生产期间,建设单位应当对环境保护设施的运行情况和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监测。
5、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申请该建设项目需要配套的环保设施竣工验收。
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应当与主体工程竣工验收同时进行。
需要进行试生产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自建设项目投入试生产之日起3个月内,向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申请该建设项目需要配套的环保设施竣工验收。
6、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相应的环保设施应分阶段验收。
7、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之日起开始实施30日内,完成验收。
8、建设项目需要配套的环保设施经验收合格,该建设项目方可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规定正文:---------------------------------------------------------------------------------------------------------------------------------------------------- 国家环境保护局令(第14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规定》已于1994年12月22日经国家环境保护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局长解振华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规定第一条为加强建设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的环境保护管理,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确保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或使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竣工验收。
核设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竣工验收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直接组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竣工验收,也可委托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
接受委托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须将竣工验收材料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对委托验收结论有异议的,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裁定。
第四条建设项目试生产前,建设单位应会同施工单位、设计单位检查其环境保护设施是否符合“三同时”要求,并将检查结果和建设项目准备试生产的开始时间报告当地地市级、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经当地地市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检查同意后,建设项目方可进行试生产。
建设单位要确保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和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在试运行期间对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如发现环境保护设施不符合“三同时”要求,可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试运行。
深圳市建设工程环保竣工验收管理办法
【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深环[2000]148号
【发布部门】深圳市环境保护局
【发布日期】2000.07.10
【实施日期】2000.07.10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失效依据】本篇法规已被《深圳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废止<深圳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管理办法>等6件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发布日期:2008年11月19日实施日期:2008年11月19日)废止
深圳市建设工程环保竣工验收管理办法
(2000年7月10日深环[2000]148号)
第一条为加强我市建设工程的环境管理,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确保建设工程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根据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市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工程、设备安装工程、装修工程等建设工程的环保竣工验收,主要包括:
(一)位于我市水源保护区、龙岗河和坪山河流域、二类海域功能区沿岸的所有建设工程;
(二)城市交通主干道、桥梁、立交桥、高速公路以及工业区、居民区、高层商住楼、旧城改造工程等;
(三)设有发电机、冷却塔、抽风机等对环境可能产生污染影响的配套设施或设置餐饮功能的建设工程;
(四)环保主管部门认定的须进行环保竣工验收的其它建设工程。
建成后产生环境污染的生产经营性项目的环保验收,执行国家、地方有关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有关规定。
建设工程建成后设立的生产、经营性项目,应依法另行向环保主管部门办理环保审批、验收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