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因为尊严
- 格式:docx
- 大小:16.04 KB
- 文档页数:3
如何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作者:王永娥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0年第19期摘要:提出“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是对“以人为本”的深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归宿。
人民的幸福和尊严,是其中的要义。
关键词:百姓科学发展核心2月12日,在党中央、国务院举行的春节团拜会上,总理温家宝在讲了新的一年有关民生问题的举措后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2月27日,温家宝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时又提出:“要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 3月5日,温家宝总理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总理三提“尊严”。
1温总理对“尊严”的界定:“尊严”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条解释:(一)庄重而有威严,使人敬畏;(二)独立而不可侵犯的地位和身份。
“尊严”即是指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拥有应有的权利和得到应得的尊重等。
它不但体现在一个人能过上温饱的生活,同时也体现在他的合理要求和愿望能得到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得到保障。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
他将人的需求由低至高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
生理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诸如吃饭、穿衣、居住、医疗等,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安全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社交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尊重需要可分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自我实现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
温总理所指有尊严,属于第四层次,即尊重需要。
2008年第1期(总第204期)学术论坛A C A D E M I C F O R U MN O.1,2008(C u m u l a t i v e l y N O.204)弗洛姆的“爱四要素说”伦理分析成海鹰 [摘 要]弗洛姆生活在科学技术、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二十世纪,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敏锐的感受使他有足够的洞察力和智慧深刻揭示人的生存处境。
他提出人道主义伦理学,旨在建立健全的社会和健全的人格。
他看到人的孤独处境,希望藉爱拯救人类。
与人们通常所理解的不同,他认为爱不仅是情感,爱也是一种能力,更是一门艺术。
为了更好地理解爱的艺术,他提出“爱四要素说”,即关心、尊重、责任、认识。
这四种要素浓厚的伦理学色彩,构成了弗洛姆理论中的爱的伦理思想。
[关键词]弗洛姆;爱;关心;责任;尊重;认识[作者简介]成海鹰,长沙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伦理学博士研究生,湖南 长沙 410008[中图分类号]B51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08)01-0010-04 作为一个伴随二十世纪到来而降生的哲学家,弗洛姆在科学技术、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二十世纪度过了他生命的全部岁月。
八十年的生命历程中,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敏锐的感受使他具有足够的洞察力与智慧深刻揭示人的生存处境,可以说他是上天送给人类二十世纪最好的礼物之一。
弗洛姆的人道主义伦理学立场致力于建设健全的人格与健全的社会。
追求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理解弗洛姆伦理学的全部基石所在,而这一切,归根到底,体现在弗洛姆关于“爱”的哲学论述与分析中,他甚至以《爱的艺术》为题阐述爱作为一种道德情感和能力对人格健全与社会健全的意义。
爱一直是人类生活和理想的基本主题,爱也是深入了解现代人的性格结构和现代社会的弗洛姆为建立新社会秩序和生活所开出的精神良方,当我们具备爱的能力,公平、有序、健全的社会便不求自得,人类由爱而渐进符合人性的道德理想,指向更好的生存。
《简爱》读后感450字《简爱》读后感450字1《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
这本书主要讲了:女主人公简爱从小失去父母,寄养在舅母家,因受其虐待而萌发反抗意识,进入劳渥德学校。
毕业后,来到桑菲尔德庄园当家庭教师,与主人罗切斯特先生互相产生了爱慕之情。
后来却发现罗切斯特早有妻室,前妻是一直被囚禁在阁楼里的疯女人。
伤心之余,简爱孤身逃离庄园,四处流浪,后因心中一直对罗切斯特念念不忘,重新又回到他身边。
这时庄园已是面目全非,罗切斯特也双目失明。
简爱毅然和他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简长相平常,一无所有,她之所以光彩夺目,就因为她不同寻常的气质,她的丰富的感情世界。
简是以一个新型的女性姿态出现在读者眼前的,正如主人公说的一句话:‘’当我无缘无故挨打时,我们应该狠狠的回击“狠狠的回击!这便是简・爱具有的反抗精神。
在舅妈里德太太家,在劳渥德学校,在桑菲尔德,在圣约翰家,简・爱始终没有放弃这种反抗精神简爱就像一个充满智慧,充满爱心并努力使自己生命得到最大张扬的精灵,她的生命又如彗星般闪亮和美丽,而《简爱》所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一种化繁为简,是一种返朴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觉,是一种不计得失的简化的感情,它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读者的心灵,同时引起读者的共鸣。
《简爱》读后感450字2小时候看过很多书,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灰姑娘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接触外国文学,而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简爱))。
我是个快乐活泼的生活在阳光中的女孩,从不知道世间之苦,是简爱让我看到了另一个世界。
((简爱))是十九世纪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写的。
书中的主人翁简?爱在一生中经过了多少苦难和折磨,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可她极力抗争,经过了漫长的日子后,终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简爱从小就居住在舅妈家里,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常常被舅妈家人轻视、嘲笑。
后来简爱在罗契斯特先生的庄园找了份家教的工作,负责教育罗契斯特先生的女儿,在此过程中两人擦出爱的火花,但在两人结婚当天,意外得知罗契斯特先生的前一位夫人并没有死,而是疯了并且正关在庄园里,于是简爱离开庄园,并碰到自己的表哥表妹,正当简爱犹豫是否与表哥一起离开英国做传教士的妻子时,罗契斯特的庄园由于疯妻纵火毁于一旦,他本人也受伤致盲,心灵有所感应的简爱赶回庄园,两人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我喜欢简爱,是因为简爱有一颗坚强勇敢的心。
董竹君:要幸福更要尊严作者:如梦令来源:《百家讲坛》2012年第05期青楼历来出美女,更出传奇,民国也不例外:张玉良和潘赞化、小凤仙和蔡锷……英雄美人、柔情铁血,令人感叹。
董竹君本是这众多传奇的一部分,奈何与她联袂演出的夏之时中途退场,生生将两人的传奇变成董竹君一个人的舞蹈。
不过,董竹君坚强睿智,要幸福更要尊严,硬是把苦情戏演成了绝唱。
婚恋时光1915年,15岁的青楼女子董竹君的石榴裙下,拜倒着两类人:一类为真正的寻花问柳者,一类为避难的革命者。
董竹君慧眼识珠,锁定了革命者夏之时。
夏之时时任四川副都督,英俊豪放,多金而有权,赎出董竹君当然不成问题,却奈何家中早有妻室。
别人或可委屈一下,董竹君却不愿委屈自己。
她嫁给夏之时是有条件的:第一,明媒正娶,不做小老婆;第二,婚后送她到日本求学;第三,不要别人赎她,她要自己跳出火坑。
董竹君很聪明,关键时刻绝不情令智昏—名分是鱼,知识是熊掌,这是夏之时的聘礼,她照单全收,却拒绝夏之时的赎金,因为与他在一起,二人必须是平等的。
夏之时看着美丽而坚决的董竹君,眼中满是爱慕和敬重。
或许是这段情感天动地,种种障碍在两个恋人面前冰雪消融—先是夏之时的发妻病逝,接着董竹君称病,麻痹青楼看守,逃了出来,有情人终成眷属。
二人在日本,夏之时奔走革命,董竹君坐车求学,很是郎情妾意。
但是,“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毕竟只是童话,现实则拖着沉重的尾巴。
夏之时虽是革命者,却革不掉自己身上要命的夫权。
董竹君是他千娇百媚的妻子,他怎肯让她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为此他干脆来了个金屋藏娇,以爱的名义把董竹君和外界隔离起来。
后来夏之时奉命回国,临行前交给董竹君一把手枪,不是防身,而是防失节。
所谓的爱情,怎么看怎么像占有。
1917年,董竹君回到四川夫家。
其时夏之时官运亨通,任四川靖国招讨军总司令。
在那样的大家庭里,董竹君自然是不受欢迎的。
不过,聪慧的她很快以温顺能干、知书达理的淑女形象完美地融入了夏家。
命题作文“尊严与幸福”(2011高考猜题)写作佳苑2011-05-29 0615命题作文“尊严与幸福”(2011高考猜题)【作文题干】阅读下面的文字,请以“尊严与幸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幸福是满足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一种内心总体感觉,是人全面发展的要求。
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受教育层次、不同世界观,都会影响人们对幸福的理解。
“幸福”有四要素——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
要“让人民有尊严地活着”,是温总理对幸福的深层次表述,也是炎黄子孙奋斗了数千年的理想。
尊严首先是人格的独立,要求: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
3、不少于800字。
【猜题理由】近年来,命题作文逐渐取代话题作文而与与材料作文两分作文的天下。
命题作文有两种形式:只给出题目;既给出题目,又给出材料(或提示语)。
后者的材料或给出思路导引,或给出作文的相关背景,以引导考生深入思考。
“尊严”、“幸福”是2009年以来的社会焦点,也是两会期间的热点。
我们把两个话题结合在一起,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
把两者结合起来,有一定难度,但只要在审题立意上运用恰当的技巧,抓住尊严是“对幸福的深层次表述”立意,就不难两者兼顾。
【构思点拨】“幸福”既指物质上的,更指精神上的,幸福感首先是满足衣食住行等物质需求。
那么,幸福能不能与“金钱”划上等号呢?为了满足物质上的欲望,可以出卖人格尊严,出卖灵魂吗?参考立意:1、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才会有尊严。
2、神圣的尊严,在捍卫正义的斗争中得到升华;尊严不仅是个人价值的象征,更是民族、国家的立身之本。
3、只有摈弃了虚荣的“面子”,树立起真正的尊严,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才会有真正的希望。
4、幸福是一种体验,是一种心态而不能是仅仅简单化为物质上的追求与享受。
5、幸福往往与尊严紧密相连。
有尊严的活着就是幸福。
【名人言论】1、每一个人可能的最大幸福是在全体人所实现的最大幸福之中。
——左拉2、真正的幸福只有当你真实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时,才能体会到。
婚姻中的尊重与尊严婚姻是两个人共同走过一生的承诺,是一段需要相互尊重和保持尊严的关系。
在婚姻中,尊重和尊严是维系夫妻关系的基石,也是建立健康、和谐婚姻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婚姻中的尊重与尊严的重要性。
首先,婚姻中的尊重是相互的。
夫妻之间应该平等对待,互相尊重对方的意见和决定。
尊重是一种基本的人际交往原则,它不仅体现在言语上,更体现在行动上。
夫妻之间应该尊重对方的个人空间和隐私,不做对方不喜欢的事情,不干涉对方的个人选择。
只有相互尊重,才能建立起夫妻间的信任和亲密关系。
其次,婚姻中的尊严是不可或缺的。
每个人都应该保持自己的尊严,不被侮辱和伤害。
夫妻之间要懂得尊重对方的感受和情绪,不做伤害对方尊严的事情。
尊严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也是维护婚姻稳定的重要因素。
夫妻之间要学会沟通和解决问题,不用伤害对方的方式来解决矛盾和争吵。
只有保持尊严,才能建立起夫妻间的和谐与幸福。
此外,婚姻中的尊重与尊严也需要在家庭生活中得到体现。
夫妻之间要相互关心和照顾,不只是物质上的支持,更是情感上的陪伴和支持。
夫妻之间要懂得分享家务,共同分担家庭责任,不应该由一方承担过多的负担。
同时,夫妻之间还应该给予对方足够的自由和空间,不要过度干涉对方的生活和工作。
只有在家庭生活中相互尊重和保持尊严,才能营造出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最后,婚姻中的尊重与尊严也需要建立在良好的沟通基础上。
夫妻之间要学会倾听和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意见,不要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和观点。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才能解决夫妻间的分歧和矛盾。
夫妻之间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也要尊重对方的意见和决定。
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才能建立起夫妻间的信任和共识。
综上所述,婚姻中的尊重与尊严是维系夫妻关系的重要因素。
夫妻之间应该相互尊重,保持彼此的尊严,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婚姻关系。
在家庭生活中,夫妻之间要相互关心和支持,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创造幸福的家庭。
为尊严而战演讲稿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方案大全、心得体会、调查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mprehensive plans, insights, surve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rehensiv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为尊严而战演讲稿7篇演讲稿中的逻辑思辨是演讲者心灵智慧的表露,演讲稿的准备需要充分研究主题,确保演讲者对其有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为尊严而战演讲稿7篇,供大家参考。
教授讲座引共鸣教书育人收获多——听陈锁明教授和刘永胜教授讲座心得体会杭锦旗中学李彩虹这次教育局组织全旗教师到蒙古族中学听课学习,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是个很难得的学习机会。
8月16日,在旗蒙古族中学阶梯教室,我有幸听取了陈锁明教授和刘永胜教授所作的两堂深刻的教育讲座,从中吸取了精华,净化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感谢旗教育局组织的这次活动,让我受益非浅。
两位教授的讲座内容,分别围绕教育的追求和教师的人生观展开。
针对教授的侃侃而谈,我觉得句句都是精华。
教育应该追求什么,陈锁明教授的一句话,在我内心深处,引起巨大的共鸣,他说“乐观的人像太阳,照到哪哪就亮,悲观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是啊,悲观的人像面镜子,你笑了,全世界都笑了,你哭了,全世界都哭了。
当你选择一份事业,并为之奋斗的时候,应以积极的思想、宽广的心胸、乐观的心态去善待它,并从工作中找到快乐。
这样,你心里就处处充满阳光,照到到哪儿,哪儿就亮。
重新审视我所从事的这份职业,我教书的目的是什么,我觉得,就像温家宝总理说的“幸福、尊严的活着”,如何打造这样的生活,离不开四个词“快乐”、“健康”、“奋斗”、“成功”。
快乐让人有好心态去做事,健康让人有好身体去奋斗,成功让人有信心去追求幸福和尊严。
那么,初次之外,还有什么是我内心深处,一直憧憬和向往的吗?有,就是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听了一天的讲座,夜晚总结这一天的收获,内心涌动着无数的思想火花。
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愿望,比以前更加强烈。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想他应该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首先是要热爱教育事业,无愧教师人生。
人的一生何其短暂——有感于陈教授讲的“生前何必久睡,死后必会长眠”。
人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人活着就是要不断的努力,才能真正体会到人生的意义。
那么,教师应当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呢?第一要爱生活,第二要爱事业,就要对自己的事业充满热爱,积极向上、努力进取。
幸福与尊严幸福是指一个人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喜悦快乐与稳定的心理状态,但它有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尊严。
有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尊严也要遵守价值规律。
只有在加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尽快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才是让人民生活得有尊严的保障。
“幸福”和“尊严”就其本质属性而言,都是人的精神层面上的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心感受。
两者不同的是,“幸福”是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企求均得到充分满足后所产生的一种主观感受。
如果只有其中一个方面的满足而产生的幸福感,这样的“幸福”是不完整的。
而“尊严”则是一个人的崇高品格和气节所赢得的公众的景仰和尊敬,是他人因之而产生的一种客观感受。
一个人或一个民族有无丰厚物质享受的幸福,与其贫或富的经济地位有直接联系,但有无精神满足的尊严,则与贫富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
贫或富都同样不能保障一个人或一个民族是否有尊严,即便实现了“共同富裕”,也并不等于人人都有尊严。
但是,物质经济上的富裕并不能自发地产生精神上的尊严,只有精神上的品格和气节才能赢得精神上的尊严。
在不同的现实条件下,实现幸福、公正、自由、尊严这些普遍政治价值的方式和途径也千差万别。
不同的人,对尊严和幸福有着不同的认识。
有些人认为,生活条件富裕,有了金钱,有了物质上的保障,才拥有了尊严,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得到幸福。
可拥有了这些,却依然不能算是一个有尊严的人,只是人类本能的虚荣心罢了。
尊严是指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拥有应有的权利,并且这些权利被其他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所尊重。
简而言之,尊严就是权利和人格被尊重。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一个人的尊严并非在获得荣誉时,而在于本身真正值得这荣誉。
”每一个正直的人才会拥有尊严,才需要去维护尊严。
而尊严,是对自我的尊重,没有自我尊重,就没有道德的纯洁性和丰富的个性精神。
尊严就是你走在任何地方,都被当作一个人物而不是一个东西来看待。
尊严是对人的身份、地位等的认同,是人人共有的平等的权利。
幸福,因为尊严
教育是要让人有尊严地生活,并创造梦想和幸福,而尊严需要靠尊严去唤醒与培植。
一个享受不到职业尊严、感受不到生命欢乐的教师,又如何让学生获得尊严赢得快乐?因此,让教师有尊严地、幸福地生活,理应是教师的最大需要。
学高为师,教师的尊严来源于思想。
生命如脆弱的芦苇,但只要有了思想,生命便会有了尊严,凌然不可侵犯。
首先,思想让人有教学底气。
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不学无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促使教师心灵成长、精神丰饶的有效途径就是读书、思考、写作。
拥有扎实的教育理论、教学业务和专业知识,使自己的思想永远充满活力和睿智,这是教师站稳讲台的底气。
其次,思想让人有教学尊严。
成长=经验+反思。
有思想才有成长。
照本宣科,陈旧老套,永远无法赢得学生的尊敬;标新立异,新颖超俗,因创新思想而彰显教学个性。
博闻强记,能说会写,耳濡目染,教师给了学生思考的力量和文化的熏陶。
第三,思想让人有前行锐气。
教育是创造性的工作,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追求个性,积极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教学不跟风,育人不媚俗,工作不迁就,不断认识自己,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身正为范,教师的尊严来源于人品。
教师乃常人,非常人。
卢梭在《爱弥儿》中界定教师为“为了造就一个人,教师本人就应当是做父亲的或者更有教养的人”,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笑一颦无不影响学生的成长。
首先,品端让人有尊严。
教师要坚定信念,献身教育,将
个人理想与事业发展相结合,加强修养,崇教厚德,诲人不倦,友善别人,乐为人梯,甘于吃亏。
这样的教师,学生会敬畏之。
其次,爱心让人有尊严。
师道尊严,心有大爱。
师爱应该是浸润在教师血液里的职业特质,有师爱才有敬爱、爱戴和尊严。
这样的教师,学生会敬畏之。
第三,身正让人有尊严。
“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自身言行要正,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时时、事事、处处身先士卒,严以律己,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引领学生成长。
这样的教师,学生会敬畏之。
建功立业,教师的尊严来源于成就。
混天度日做教师,这种想法的根源是教师缺乏成就感。
首先,成就学生有尊严。
教师的成就感来自于学生的成就。
学生进步了,教师分享着学生的幸福,学生有了出息了,教师分享着学生的成果与荣誉,“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一年又一年,教师送走一茬又一茬学生,这是做教师的成就!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份喜悦,教师职业成为人们最最敬重的职业。
其次,成就自己有尊严。
教学相长,在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充分展示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的潜能,无怨无悔。
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教师学富五车,成为当地的精神文化中心,让人羡慕。
不仅如此,立德立言立人,教师人生价值得以呈现,人生目标得以实现,由此而体验到自我实现的一种内在满足,在平凡的教育生活中享受精神的伟大与高贵。
第三,成就学校有尊严。
一滴水只有汇入滚滚洪流才会实现自己更大的价值。
经过团体中个个教师的努力,学校有了成绩,环境改善了,待遇提高了,生存状态得以改善,喜悦大家分享,教师何
乐而不为?因学校发展而自豪,这大约是教师所特有的心态和荣誉吧。
当然,当老师很幸福,更重要是教师这个职业因为社会的重视而认可,老师们更有归属感和成就感。
作为教师,尊严绝非地位显赫,权倾一方;宝马香车,前呼后拥。
教育是人影响人的事业。
罗曼•罗兰说:“一个人对别人的影响,绝非靠语言来完成,而是靠精神来完成的。
”作为从事学生心灵工作的教师来讲,应深知其中的大理。
教师的尊严更多地呈现在精神世界里。
教师的幸福教育生活多源于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