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设计的权变理论(下)
- 格式:pdf
- 大小:456.48 KB
- 文档页数:43
权变理论title 权变理论权变理论权变理论(Contingency Theory),⼜称应变理论、权变管理理论。
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进⼀步发展起来的⼀种管理理论,"权变"是指“随具体情境⽽变”或“依具体情况⽽定”,即在管理实践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随机应变。
中⽂名权变理论外⽂名Contingency Theory别 称应变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定 位管理理论1基本简介发展综述权变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进⼀步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是西⽅组织管理学中以具体情况及具体对策的应变思想为基础⽽形成的⼀种管理理论。
进⼊七⼗年代以来,权变理论在美国兴起,受到⼴泛的重视。
权变理论的兴起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七⼗年代的美国,社会不安,经济动荡,政治骚动,达到空前的程度,⽯油危机对西⽅社会产⽣了深远的影响,企业所处的环境很不确定。
但以往的管理理论,如科学管理理论、⾏为科学理论等,主要侧重于研究加强企业内部组织的管理,⽽且以往的管理理论⼤多都在追求普遍适⽤的、最合理的模式与原则,⽽这些管理理论在解决企业⾯临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时⼜显得⽆能为⼒。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们不再相信管理会有⼀种最好的⾏事⽅式,⽽是必须随机制宜地处理管理问题,于是形成⼀种管理取决于所处环境状况的理论,即权变理论,“权变”的意思就是权宜应变。
理论观点权变理论认为,每个组织的内在要素和外在环境条件都各不相同,因⽽在管理活动中不存在适⽤于任何情景 的原则和⽅法,即:在管理实践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随机应变,没有什么⼀成不变的、普适的管理⽅法。
成功管理的关键在于对组织内外状况的充分了解和有效的应变策略。
权变理论以系统观点为理论依据,从系统观点来考虑问题,权变理论的出现意味着管理理论向实⽤主义⽅向发展前进了⼀步。
该学派是从系统观点来考察问题的,它的理论核⼼就是通过组织的各⼦系统内部和各⼦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组织和它所处的环境之间的联系,来确定各种变数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
管理学原理配套复习题及答案(六)二、单项选择题:1、计划工作的第一步骤是(A)。
A、估量机会B、确定前提条件C、确定目标D拟定可供选择的方案E评估选择方案2、首先提出目标管理的是(B)A、孔茨B德鲁克C、巴纳德D西蒙3、目标管理适用于(A)A、主客观条件变动较大的企业B、主客观条件较稳定的企业C、只适用于长期计划D只适用于短期计划4、在计划工作中,制定“弹性计划”是运用计划工作的(A)A、灵活性原理B许诺原理C、限定因素原理D改变航道原理5、我们把“确保事情按计划进行”的工作称之为(D)A、领导工作B、组织工作C、协调工作D控制工作6、计划工作的核心是(A)A、确定计划目标B、确定计划的前提条件C、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D作决策7、使计划数字化的工作被称为(D)A、规划B决策C、预测D预算8、在管理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工作是(A)A、计划B组织C、人员配备D指挥三、多项选择题:1、按计划的明确性程度计划可以分为(CE)A、战略计划B、战术计划C、指导性计划D生产计划E、指令性计划2.计划工作的特点是(ABCD)A、预见性B、可行性C、灵活性D统一性3、下列哪些属于计划工作的原理(CD)A、责权一致原理B、职务明确原理C、许诺原理D灵活性原理E、管理宽度原理4、按计划指标的内容性质可以分为(AB)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C、实物指标D价值指标5、计划编制的方法主要有(ABC)A、滚动式计划法B、运筹学方法C、网络计划技术D PDCA循环E、量本利分析法6、目标管理的优点有(ABCE)A.有利于提高管理工作效率B.有利于形成激励C有利于明确各级成员任务D. 有利于长期目标的实现E.有利于成员的自我管理四、是非判断:1、计划是计划部门的事,和其他管理人员无关。
X2、当环境不断变化时,计划也要不断调整,因此计划的意义不大。
X3、计划是一种约束,会降低组织的灵活性。
X4、计划是首要的职能,对其他各项起着统率和基础作用。
组织设计的权变理论上组织设计是指通过规划和调整组织的结构、职责和流程,以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和适应性。
在组织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
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就是权变理论。
本文将就组织设计的权变理论进行探讨。
1. 权变理论的概念权变理论是指在组织设计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组织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变化的过程。
这种调整和变化可能是计划外的,但通常是为了适应环境变化,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和响应能力。
2. 权变理论的重要性权变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帮助组织在面对变化时做出及时且适当的调整。
不同于事先完全设想和规划的组织设计,权变理论强调了组织设计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通过权变理论,组织可以更好地应对变化,保持竞争力。
3. 权变理论的实践案例在实践中,权变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组织设计的各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权变理论在实践中的案例:3.1 机构的调整当组织内部或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组织可能需要对机构进行调整。
例如,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一个原本专注于传统产品的制造企业,可能需要重新调整机构,增加对新兴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3.2 岗位的优化在组织设计中,岗位的设置和分工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岗位的具体职责可能需要进行调整。
权变理论可以帮助组织在岗位调整中做出明智的决策,充分利用员工的技能和潜力。
3.3 流程的改进组织的流程决定了工作的顺序和协作方式。
当组织面临新的挑战或者发现原有流程存在问题时,权变理论可以指导组织进行流程的改进。
通过权变理论,组织可以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4. 权变理论的应用原则在应用权变理论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4.1 灵活性原则权变理论强调组织设计的灵活性。
在实践中,组织应尽量保持灵活性,及时对变化做出调整。
灵活性不仅指组织的结构,还包括流程、信息传递和岗位设置等方面。
4.2 适应性原则权变理论追求组织的适应性。
组织在进行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资源的变化。
第十一章组织理论与设计第一部分本章概要1.1重要概念1.组织(organization):动态的组织是指组织活动,即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对做事的人进行编制并形成工作秩序;静态的组织是指组织系统,即通过组织活动而形成的功能相关的群体的集合,具有体现分工、协作以及相应权责关系的结构模式。
因此组织是静态结构及其动态运行的统一。
其实质是特殊的人际关系。
2.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是指组织内关于职务及权力关系的一套形式化系统,它阐明各项工作如何分配,谁向谁负责及内部协调的机制(Johns,1995)。
3.工作专门化(job specialization):是指工作任务的分工。
4.命令链(chain of command):命令链是一种连续的权力链条,从组织的最高层延续到最低层。
它明确无误地规定谁向谁汇报工作,以及在工作中负责命令监督哪些人。
5.正规化(formalization):正规化又称规范化,是指有关工作的方法和程序具体化和条文化的程度。
1.2关键知识点1.组织理论按照其形成和发展,整个组织理论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3个阶段,一是古典组织理论阶段,二是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阶段,三是现代组织理论阶段。
12.组织结构及设计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关于职务及权力关系的一套形式化系统,它阐明各项工作如何分配,谁向谁负责及内部协调的机制(Johns,1995)。
1参考刘延平.多维审视下的组织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北京.2007年P177图4-2改编组织理论对组织设计的讨论,主要围绕几个基本要素。
这些要素一般包括工作专门化(job specialization)、部门化(departmentalization)、控制幅度(span of control)、命令链(chain of command)、集权与分权(centralization-decentralization)、正规化(formalization)。
权变理论视角下的内部控制作者:张翊来源:《对外经贸》2013年第09期[摘要]阐述权变理论的内涵和本质,引入外部环境的变化、组织结构变化、技术变化来代表企业环境的权变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探讨了权变因素与内部控制的相关性,从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方面提出了针对权变因素变化要适时变更内部控制系统。
[关键词]权变理论;内部控制;企业管理[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09-0118-02[作者简介]张翊(1975-),女,汉族,江苏金坛人,会计师,财务部经理,研究方向:内部控制。
一、权变理论的内涵权变的真实内涵在于权宜应变。
权变理论中,管理者需要根据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适时调整,这种关系类似于一组函数映射关系,组织环境在这种映射关系下作为自变量,赋予了不同的函数值,管理者据此做出的管理调整手段就是因变量。
该理论的核心是协调好组织间各子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关系,调整好组织结构系统,使组织能够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提高企业的随机应变能力,在逻辑思维上接近哲学辩证法中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内部控制与企业管理息息相关,内部控制是为保证企业目标而实施防范风险措施的系统或机制。
内部控制起到的管理作用直接作用于企业各个层面,而在其研究进程中同样存在一种寻求普遍适用的、最合理的模式原则导向。
权变理论为内部控制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视角,也提出了新问题。
本文在借鉴已有文献基础上,引入了一些代表企业环境的权变因素:外部环境变化、组织结构变化、技术变化,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企业内部控制与环境的适应情况。
(一)外部环境的变化外部环境可以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针对的是一个时期组织整体的外部性变化,比如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法律制度的变迁等,这些变化对组织的影响往往都较大;微观环境的变化与宏观环境正好相反,侧重于某个微观个体,它们对组织的影响有小有大,但是往往都是直接影响,比如和供应者、客户和竞争者间的关系等。
权变学派的组织理论一、概述权变理论学派(又被有的学者称为因地制宜理论或权变管理)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找美国经验主义学派的基础上发展的管理学派,该学派认为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权变管理就是依托环境因素和管理思想及管理技术因素之间的变数关系来研究的一种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该学派是从系统观点来考察问题的,它的理论核心就是通过组织的各子系统内部和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组织和它所处的环境之间的联系,来确定各种变数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
它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不同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
其代表人物有弗雷德·卢桑斯、菲德勒、豪斯等人。
二、代表人物弗雷德·卢桑斯(Fred Luthans),美国尼勃拉斯加大学教授,经济管理系权变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在1973年发表了《权变管理理论:走出丛林的道路》的文章,1976年他又出版了《管理导论:一种权变学说》。
系统地介绍了权变管理理论,提出了用权变理论可以统一各种管理理论的观点。
三、主要观点1、伯恩斯和斯托克是最早运用权变思想来研究管理问题的人。
他们对生产电子设备、机械产品和人造丝等不同产品的20个企业进行了调查,经过研究;得出了以下的结论:企业按照目标、任务、工艺,以及外部环境等活动条件的不同,可以分为"稳定型"和"变化型" 两大基本类型。
1)"稳定型" 的企业,适宜于采用"机械式" 的组织形式。
它的特征是;有一种严格规定的组织结构;有很明确的任务、方法、责任和与各个职能作用相一致的权利;管理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是上、下级垂直的命令等级;在组织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是职务的权利和责任,而不是工作人员的技能和经验。
2)如果是"变化型" 的企业,那么采用‘有机式" 的组织模式较为适宜。
组织设计的权变理论组织设计是指根据组织的目标和需要,通过合理安排组织结构、职责和流程等方面的调整,以达到提升组织绩效和适应环境变化的目的。
在实际操作中,组织设计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问题,而权变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框架,可以为我们提供指导和帮助。
一、权变理论概述权变理论由管理学家Mary Jo Hatch和Ann L. Cunliffe于2006年提出,它强调了组织设计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变动性,并认为组织设计应该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
权变理论认为,组织的设计和实践并不总是能够完全按照事先预设的计划来进行,而是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内部成员的行为选择的制约,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和变化,以提高组织的适应性和效能。
二、权变理论的核心原则1. 系统性观察:权变理论认为组织应该被视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
只有全面了解组织的内外部环境才能做出有效的组织设计决策。
2. 参与式决策:权变理论主张组织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强调参与和协作。
参与式决策可以减少决策者与成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决策的质量和可实施性。
3. 弹性与适应性:权变理论认为组织设计应该具备一定的弹性和适应性,因为环境和组织成员行为的不确定性会对组织的运行产生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和变化。
4. 持续学习:权变理论强调组织设计是一个持续学习和改进的过程。
组织设计者和成员应该保持对组织环境的敏感性和学习能力,及时反思和调整组织设计方案,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
三、权变理论的实践应用权变理论为组织设计提供了指导和参考,可以帮助组织设计者应对不确定性和变动性。
在实践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开展环境分析:通过对外部环境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包括市场的竞争状况、技术的发展趋势、政策法规的变化等,了解环境的变化和对组织的影响,为组织设计提供依据。
2. 强调团队合作:组织设计过程中应该强调各级管理者和成员之间的协作和合作,倾听各方意见和建议,并通过有效沟通和协商达成共识,以实现组织设计的目标和效果。
组织设计的权变因素有哪些组织设计权变理论可分为建设性要素和制约性要素。
建设性要素分为组织战略、环境和技术三大类;环境,企业环境主要指的是企业面对的外部客户及市场环境。
技术,是关于企业业务管理所需关键技术。
组织战略:即组织需要实现的战略目标,其主要受企业业务战略目标决定,是影响组织结构、权责分配最重要因素。
制约权变理论的因素有组织生命周期、组织规模、人员素质等。
组织生命周期:是指组织从诞生到转折的一个自然连续的时间过程;组织规模,是指一个组织所拥有的人员数量以及这些人员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人员素质,是指一个组织中每个员工的能力素质以及知识技能的总和。
组织的外部环境是指社会环境、如人口总数、年龄构成、人口分布、教育水平、兴趣和价值观念等;经济环境,如国际与国内市场的竞争与开发,以及价格形势、国家的企业政策、投资政策、价格政策、税收政策等。
对于重复、简单、呆板的工作,其工作程序和效果都是可以预测的,应采用正式的集权式的组织结构加以指挥管理。
对于复杂的创造性的工作,其工作的程序和效果并不是可以准确预测的,最好是用分权的组织结构加以指挥管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一组织设计权变理论按照权变学派的组织理论,影响组织结构的四个权变因素分别是:企业战略、企业环境、人员素质、企业技术。
①企业战略。
企业的组织结构是其实现经营战略的主要工具,不同的战略要求不同的结构。
著名管理学者钱德勒指出:战略决定结构,高度多样化的战略需要的就是分权式的结构。
因为多样化经营战略意味着企业的经营内容涉及到多方面,需要采用集权度较低的组织结构,如事业部制组织,才能从总体上推进多样化战略的实施。
而单一经营战略则可选择集权度较高组织结构,如直线职能制组织。
②企业环境。
企业环境指所处行业特征、市场特点、经济形势、政府管理、原材料供应和人力资源条件等。
环境因素可以从两个方面影响组织结构的设计,即环境的复杂性和环境稳定性。
环境越复杂多变,则组织设计就越要强调适应性,如降低组织结构的刚性,加强非程序化决策能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