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书阅读核心经验的解读
- 格式:ppt
- 大小:2.74 MB
- 文档页数:1
图画书,开启幼儿快乐阅读之门图画书是指以图画为主体,注重视觉效果和故事情节,文字简洁易懂的儿童读物。
它将图画与文字结合,吸引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加强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是幼儿快乐阅读的重要方式。
一、图画书对幼儿阅读的作用1.视觉效果好:图画书的绘图风格生动、活泼,色彩明快,符合幼儿审美特点,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2.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图画书采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语音感知和语言理解能力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图画书通过亲近自然、熟悉社会和认识文化等方面,可以帮助孩子们扩展阅读知识领域,开拓视野,神奇的图画世界也能丰富幼儿的思维。
4.情感体验丰富:图画书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和场景,容易被幼儿所感知、接受,通过故事的情节,让孩子们体验多种情感状态,培养孩子们的共情能力和情感认识。
二、如何选择优质图画书1.内容重要:好的图画书应该包括丰富的思想内容,让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阅读收获。
2.绘图风格好:优秀的图画书不仅在内容上要有亮点,还应该在绘图表现上有特色,比如色彩鲜艳、线条流畅等。
3.适合年龄: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图画书的要求不一,家长在选择图书时应当根据孩子的年龄和阅读能力来挑选。
4.质量保证:还应注意选择有版权、质量可靠的正版图画书。
家长应尽量避免选择图书背面标注的非正版出版商。
三、如何促进幼儿阅读1.阅读环境创造: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家里应有一个独立的书房或角落,摆放整齐图书并保持房间整洁。
2.科学指导:家长应科学指导孩子们的阅读,让孩子们在阅读中获得快乐、收获和启迪,不要仅仅强求孩子们达到某种阅读目标。
3.亲子共读:亲子共读是培养孩子们阅读兴趣的无形优势,家长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共同阅读,和孩子们一起探索图画书世界,体验亲子之间的温情。
4.交流体验:家长和孩子们可以相互交流心得感受和阅读体验,让孩子们分享自己所喜欢的图画书,培养孩子们的口头表达和社交能力。
运用绘本促进幼儿前阅读核心经验的形成摘要绘本阅读活动在幼儿一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绘本是幼儿的第一本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界人士,关注绘本的价值,孩子幼儿阶段接触最多的就是绘本,绘本中有各种各样的图画,若是孩子从小就能接触好的作品,欣赏的精美的图画,那么就能自然而然地培养出鉴赏图画书的能力,孩子小的时候,因为不认识字,他们在欣赏美图的同时,也在倾听好听的故事,等他们慢慢长大,便会将图片与优美的文字结合在一起。
精美的图画书能给孩子们带来美的享受以及情感上的共鸣。
笔者以绘本阅读活动如何促进幼儿前阅读核心经验的形成为题,阐述绘本对幼儿前阅读核心经验形成的作用。
关键词:绘本幼儿前阅读1引言3-6岁学前幼儿思维,主要表现为具体形象思维,所谓具体形象思维就是幼儿凭借事物在脑海中的具体形象,也就是凭借具体事物表象和具体形象联想。
具体性与形象性,是具体形象思维的俩个最突出体现。
而绘本故事里,外公永远留着白胡子、外婆永远白发苍苍、穿着军装是解放军、兔子永远是“小白兔”,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意象所具有的特点,符合3~6岁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
与幼儿思维方式相一致。
而学前幼儿则倾向于将动物或者某些物品当作人看待。
绘本故事,给小动物或玩具赋予人类的体验与思想感情。
比如太阳公公能看小朋友们一起到地面上玩。
以皮亚杰为例,2—7岁幼儿正处在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幼儿最典型的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以及泛灵论认为一切对象都充满了生活与意义。
因此,绘本非常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
是幼儿期最适合阅读的书。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在语言领域的范畴和要求上明确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到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让幼儿感受到语言的丰富性和美感,通过各种活动来帮助幼儿深化对作品的感受和解析。
并且运用图书,绘画等多种手段,激发孩子读书,读书,写字的兴趣,发展前读前写的技能。
因此,绘本活动在学前幼儿语言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2绘本对幼儿前阅读核心经验的作用2.1绘本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欲望对幼儿而言,校外书籍的阅读量各不相同,且阅读字数较少,因此语言类校外书籍不宜读,但是这是培养幼儿爱读书、读好书能力的最好时机。
浅析如何提升中班幼儿的“前阅读”核心经验——以图画书阅读教学活动《讨厌黑夜的席奶奶》为例陆 静(崇州市实验幼儿园 四川成都 611230)摘要:依托图画书阅读教学活动,重视其对于幼儿“前阅读”核心经验的发展与培养,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行为,形成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阅读策略,获得阅读内容的表达与评判能力。
关键词:“前阅读”核心经验习惯和行为阅读策略表达与评判“前阅读”的核心经验主要是指幼儿在图画书阅读过程中学习和获得的图画书阅读核心经验。
根据幼儿阅读一本图画书的历程,其“前阅读”核心经验包括三个范畴:一是良好阅读习惯和行为的养成;二是阅读内容的理解和阅读策略的形成;三是阅读内容的表达和评判。
每一个核心经验的获得有三个发展阶段:初始阶段、稳定阶段、拓展阶段,每个阶段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及思维认知水平发展规律而设定。
中班幼儿年龄大都在4—5岁之间,想象力比较丰富,能够通过观察、猜测、对比、验证等策略理解画面内容及故事情节,但是缺乏对阅读内容的表达与评判的经验。
我们可以依托图画书阅读教学活动,科学合理的对幼儿进行阅读指导,提升中班幼儿的“前阅读”核心经验。
下面,我将以图画书阅读教学活动《讨厌黑夜的席奶奶》为例来分享自己的一些尝试。
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获得有效的阅读行为养成良好的阅读行为与阅读习惯是幼儿“前阅读”核心经验的第一步,是指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图画书的相关概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获得有效的阅读行为。
比如:知道书名,了解环衬、扉页在图画书中的作用,掌握基本的图画书翻阅规则,专注阅读等等。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阅读习惯已初步养成,对图画书概念也有所了解。
因此,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我们将重点放在了引导幼儿专注阅读,也就是阅读行为的获得方面。
示例:《讨厌黑夜的席奶奶》图画书阅读教学活动第一课时这是我们中班的图画书阅读教学活动之一,来源于阿诺德•洛贝尔的图画书《讨厌黑夜的席奶奶》。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Total.485 February2020(B)总第485期2020年2月(中)摘要随着《纲要》和《指南》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指导不断深入,图画书阅读逐渐成为幼儿早期阅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前教育界对教师的图画书阅读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本研究从核心经验入手,结合图画书阅读教学案例,从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和幼儿在活动中的学习过程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加强教师的教学支持手段,促进幼儿经验的提升,加快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经验;图画书阅读活动;教学质量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icture Book Reading Activ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Experi原ence:Taking the Picture Book Reading Activity of"Go to Bed"as an Example//Zhang XuejieAbstract As the"Outline"and"Guideline"continue to guide kindergarten teaching activities,picture book reading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early childhood reading.The preschool education community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quality of picture book reading teaching for teach-ers.Therefore,starting with core experience,and combining pic-ture book reading teaching cases,this study proposes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activity goals,activity content and children's learning process in activities,in order to strengthens teachers'teaching support methods,promote chil-dren's experience improvement,and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professional capabilities.Key words core experience;picture book reading activities; teaching quality图画书阅读活动是以图画书为载体,教师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设计的,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引导幼儿积累阅读经验的教学活动。
在图画书阅读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前识字”核心经验作者:张海雯章洁来源:《幼儿教育·教师版》2013年第03期“前识字”活动是早期阅读教育活动的重要成分,其核心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的“前识字”核心经验。
图画书作为早期阅读活动的主要载体,对培养幼儿的“前识字”核心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图画书中的文字不仅表现“画外之音”,也会通过大小、样式、环绕等变化承担叙述图画书内容以及表现图画书中人物语气、情绪变化的功能。
刘宝根等人(2011)的研究表明,儿童从5岁开始,在图画书阅读中对文字的关注会显著增加,随着阅读经验的增加,又会表现出“假装阅读(文字)”的行为。
因此,图画书阅读在促进幼儿“前识字”核心经验发展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那么,如何挖掘图画书中有助于幼儿“前识字”核心经验培养的要素,通过图画书阅读活动实现幼儿“前识字”核心经验的提升呢?我们以图画书《我的妹妹是跟屁虫》为例进行探讨。
一、活动设计的缘起和核心经验的分析图画书《我的妹妹是跟屁虫》讲述的是兄妹二人因为下雨不能出去玩,妹妹以学哥哥说话为乐,兄妹二人“斗智斗勇”的趣事。
整本图画书画面简洁,故事情节简单,人物和故事线索明确,语言简练且以对话形式贯穿整个故事。
以往这本图画书常常作为小班教学内容,重点在于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和“学说一句完整的话”。
但我们仔细分析后发现,整本图画书通过图画充分展现了哥哥和妹妹的表情变化。
比如,哥哥一开始被妹妹学自己说话时的困惑,到发现妹妹学自己说话时的生气、愤怒直至抓狂、无奈,再到故意逗妹妹说话时的得意;妹妹在学哥哥说话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得意、调皮。
同时,哥哥和妹妹的情绪变化,乃至语气、语调的变化,又通过文字在大小、样式、环绕上的变化得到充分体现。
在特定的故事情节下,这些文字产生了特定的功能,并诠释了不同的意义,很好地与画面上的人物表情匹配,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例如,图画书第9页(见图1)上哥哥说的话中“跟屁虫”三个字大而粗,并呈跳跃式排列,结合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及对画面人物表情的观察,就可以判断“跟屁虫”三个字在这里传递了哥哥讨厌妹妹学自己说话而产生的生气情绪。
幼儿绘本阅读核心经验内涵及指导对策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幼儿教育也成为了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话题。
其中,绘本凭借自身的优势出现在大众视野,并被广泛应用到幼儿教育之中。
以下就将幼儿教育作为载体,着重分析幼儿绘本阅读核心经验内涵以及指导对策,希望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绘本;核心经验;阅读指导绘本,即画出来的书,是一种以绘画为主,带有少许文字的儿童读物。
在幼儿教育领域,绘本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对幼儿学习、成长有着极为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是,实际落实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影响了整体成效。
在此情形下,创新、优化绘本指导措施刻不容缓。
一、幼儿绘本阅读核心经验内涵一般而言,阅读的目标包括两个方面,即用于信息阅读以解决实际问题、用于阅读素养,让阅读成为学习的基础。
通过阅读,个体可以从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开阔眼界,并从中获得良好的满足感、幸福感。
在一生成长发展中,阅读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所以,幼儿和成人的学习、目的都有所差异,如阅读材料上,幼儿更倾向于图文并茂的读物,成人则以在线信息、书籍或者报纸等为主;学习角度上,幼儿主要是学习“单词图片”,并主要根据图像进行理解,成人则大多是文字内容[1]。
其中,绘本作为图文并茂的读物,成为了幼儿阅读的重要载体,它们主要运用比喻性语言、幼儿能理解的语言进行图像、信息以及知识的传达,与幼儿身心特点、成长规律极为契合。
当进入图画世界时,幼儿可以观察、发现,从中获取信息,达到理解意义的效果。
二、幼儿绘本阅读指导对策(一)合理选择绘本,做好充分准备考虑到图画书质量参差不齐,幼儿教师有必要结合幼儿年龄、身心特点以及喜好等进行绘本的选择,并且充分发挥绘本的教育价值,为幼儿教育“增光添彩”。
在此期间,幼儿教师要注意如下事项:首先,尽可能选择色彩鲜艳的绘本。
幼儿园阶段的儿童尚处于成长发展的初始阶段,年龄相对较小,活泼、好动,极易被外界因素影响,难以长时间集中自身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