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_1.1-2009讲义
- 格式:ppt
- 大小:259.00 KB
- 文档页数:24
GB/T1.1 —2009 标准解读2011-4-19 15:36:46 阅读次数:2477GB/T 1.1 —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标准解读GB/T 1.1 —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是对标准化工作标准化的重要标准之一,它的实施将能够有效地保证标准的编写质量。
该标准的规定用以指导如何起草我国标准,它是编写标准的标准。
GB/T 1.1 —2009 的主要技术内容为:规定了编写标准的原则、标准的结构、起草标准中的各个要素的规则、要素中条款内容的表述、标准编写中涉及的各类问题的规则以及标准的编排格式。
一、编写标准的原则标准的第4 章规定了编写标准的原则,对这些原则的总体把握,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编写标准的具体规定,并能够将相应的规定更好地贯彻于标准编制的全过程。
1. 统一性统一性是对标准编写及表达方式的最基本的要求。
统一性强调的是标准内部(即标准的每个部分、每项标准或系列标准内)的统一,包括:标准结构的统一,即标准的章、条、段、表、图和附录的排列顺序的一致;文体的统一,即类似的条款应由类似的措辞来表达,相同的条款应由相同的措辞来表达;术语的统一,即同一个概念应使用同一个术语;形式的统一,即标准的表述形式,诸如标准中条标题、图表标题的有无应是统一的。
2. 协调性协调性是针对标准之间的,它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所有标准的整体协调”。
为了达到标准系统整体协调的目的,在制定标准时应注意和已经发布的标准进行协调。
遵守基础标准和采取引用的方法是保证标准协调的有效途径。
标准中的附录 A 给出了最通用的部分基础标准清单。
遵守这些标准将能够有效地提高标准的协调性。
3. 适用性适用性指所制定的标准便于使用的特性,主要针对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适于直接使用。
第二,便于被其他文件引用,GB/T 1.1 —2009 对于层次设置、编号等的规定都是出于便于引用的考虑。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一、基本概念1.标准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2.标准化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注1:上述活动主要是包括制定、发布与实施标准的过程。
注2: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
二、标准的分类(见表1)表1 标准的分类三、强制性标准1.强制性标准的定义保证人体健康、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及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
2. 强制性标准的范围1)WTO/TBT技术法规的五个方面:——国家安全;——防止欺诈;——保护人身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
2)我国强制性标准的范围(《关于加强强制性标准管理的若干规定》2002.3)强制性标准应贯彻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主要以保障国家安全、防止欺骗、保护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为正当目标。
强制性标准的内容应限制在下列范围:——有关国家安全的技术要求;——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产品及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技术要求;——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要求及国家需要控制的工程建设的其他要求;——污染物排放限值和环境质量要求;——保护动植物生命安全和健康的要求;——防止欺骗、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要求;——维护国家经济秩序的重要产品的技术要求。
3. 强制性标准的形式及编写1)强制性标准的形式——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需要强制时,为全文强制;——标准的部分技术内容需要强制时,为条文强制;2)强制性标准的编写应符合有关规定,并在适当的位置说明是全文强制还是条文强制。
4. 强制性标准的审查必须采用会议审查形式,人数不能少于12人。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摘要)6.1.1 封面封面为必备要素,它应给出标示标准的信息,包括:标准的名称、英文译名、层次(国家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字样)、标志、编号、国际标准分类号(ICS号)、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备案号(不适用于国家标准)、发布日期、实施日期、发布部门等。
如果标准代替了某个或几个标准,封面应给出被代替标准的编号;如果标准与国际文件的一致性程度为等同、修改或非等效,还应按照GB/T 20000.2的规定在封面上给出一致性程度标识。
标准征求意见稿和送审稿的封面显著位置应按附录C中C.1的规定,给出征集标准是否设计专利的信息。
6.1.2 目次目次为可选要素。
为了显示标准的结构,方便查阅,设置目次是必要的。
目次所列的各项内容和顺序如下:a) 前言;b) 引言;c) 章;d) 带有标题的条(需要时列出);e) 附录;f) 附录中的章(需要时列出);g) 附录中的带有标题的条(需要时列出);h) 参考文献;i) 索引;j) 图(需要时列出);k) 表(需要时列出);目次不应列出“术语和定义”一章中的术语。
电子文本的目次应自动生成。
6.1.3 前言前言为必备要素,不应包含要求和推荐,也不应包含公示、图和表。
前言应视情况依次给出下列内容:a)标准结构的说明。
对于系列标准或分部分标准,在第一项标准或第1部分中说明标准的预计结构;在系列标准的每一项标准或分部分标准的每一部分中列出所有已经发布或计划发布的其他标准或其他部分的名称。
b)标准编制所依据的起草规则,提及GB/T 1.1。
c)标准代替的全部或部分其他文件的说明。
给出被代替的标准(含修改单)或其他文件的编号和名称,列出与前一版本相比的主要技术变化。
d)与国际文件、国外文件关系的说明。
以国外文件为基础形成的标准,可在前言中陈述或相应文件的关系。
与国际文件的一致性程度为等同、修改或非等效的标准,应按照GB/T 20000.2的有关规定陈述与对应国际文件的关系。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摘要)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摘要)6.1.1 封面封面为必备要素,它应给出标示标准的信息,包括:标准的名称、英文译名、层次(国家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字样)、标志、编号、国际标准分类号(ICS号)、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备案号(不适用于国家标准)、发布日期、实施日期、发布部门等。
如果标准代替了某个或几个标准,封面应给出被代替标准的编号;如果标准与国际文件的一致性程度为等同、修改或非等效,还应按照GB/T 20000.2的规定在封面上给出一致性程度标识。
标准征求意见稿和送审稿的封面显著位置应按附录C中C.1的规定,给出征集标准是否设计专利的信息。
6.1.2 目次目次为可选要素。
为了显示标准的结构,方便查阅,设置目次是必要的。
目次所列的各项内容和顺序如下:a) 前言;b) 引言;c) 章;d) 带有标题的条(需要时列出);e) 附录;f) 附录中的章(需要时列出);g) 附录中的带有标题的条(需要时列出);h) 参考文献;i) 索引;j) 图(需要时列出);k) 表(需要时列出);目次不应列出“术语和定义”一章中的术语。
电子文本的目次应自动生成。
6.1.3 前言前言为必备要素,不应包含要求和推荐,也不应包含公示、图和表。
前言应视情况依次给出下列内容:a)标准结构的说明。
对于系列标准或分部分标准,在第一项标准或第1部分中说明标准的预计结构;在系列标准的每一项标准或分部分标准的每一部分中列出所有已经发布或计划发布的其他标准或其他部分的名称。
b)标准编制所依据的起草规则,提及GB/T 1.1。
c)标准代替的全部或部分其他文件的说明。
给出被代替的标准(含修改单)或其他文件的编号和名称,列出与前一版本相比的主要技术变化。
d)与国际文件、国外文件关系的说明。
以国外文件为基础形成的标准,可在前言中陈述或相应文件的关系。
GB/T 1.1标准的编写国家标准讲解讲解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文华第一章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第一节标准的结构❖标准的结构即是标准中的部分、章、条、段、表、图、附录的编排顺序。
❖部分:例:GB/T 1.1 –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20001.10 –2014标准编写规则第10部分产品标准❖(这部分不详细展开)一、单独标准的内容划分❖1、根据要素的性质划分要素类型要素的编排作用资料性概述要素封面标示、介绍标准目次前言引言规范性一般要素标准名称描述标准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技术要素术语和定义符号、代号和缩略语要求……规范性附录核心内容必须执行资料性补充要素资料性附录附加信息规范性技术要素规范性附录必须执行资料性补充要素参考文献附加信息索引2、由要素的必备或可选的状态来划分封面❖必备要素前言❖名称❖标准的要素范围❖可选要素---除上述四个要素之外的其他所有要素二、标准的层次❖表3-1标准的层次及其名称名称编号示例部分9999.1章3条 3.1条 3.1.1段(无编号)附录A❖表3-1只是标准可能具有的层次❖下面分别说明❖(一)部分(略)❖(二)章❖例: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要求❖┄┄❖这是标准中常见的章的情况。
❖章构成标准的基本单元,形成标准结构的基本框架。
♦编号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编♦数字后不加标点♦章都应有标题♦单独占三行。
黑体字❖(三)条❖条是对章的细分。
例:❖4XXXX❖4.1XXXXXX❖4.1.1XXXXXXXXX ❖4.1.2XXXXXXXXX ❖4.1.2.1XXXXXXXX ❖4.1.2.2XXXXXXXX ❖┄┄❖4.2XXXXXX ♦从编号看条的层次好几层,但均称为条。
需要时可分到5层。
♦层次间加下脚点(圆点))♦第一层次的条最好给出标题♦单独占二行,黑体♦第2层后的条可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设标题♦同一层次的条,有无标题应统一♦同层次有两个以上的条才可设条(四)段5.3XXXXXXXXXXXXXXXXXXXXXXX。
GB/T1.1 —2009 标准解读2011-4-19 15:36:46阅读次数:2477GB/T 1.1 — 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标准解读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是对标准化工作标准化的重要标准之一,它的实施将能够有效地保证标准的编写质量。
该标准的规定用以指导如何起草我国标准,它是编写标准的标准。
GB/T 1.1 — 2009 的主要技术内容为:规定了编写标准的原则、标准的结构、起草标准中的各个要素的规则、要素中条款内容的表述、标准编写中涉及的各类问题的规则以及标准的编排格式。
一、编写标准的原则标准的第 4 章规定了编写标准的原则,对这些原则的总体把握,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编写标准的具体规定,并能够将相应的规定更好地贯彻于标准编制的全过程。
1.统一性统一性是对标准编写及表达方式的最基本的要求。
统一性强调的是标准内部(即标准的每个部分、每项标准或系列标准内)的统一,包括:标准结构的统一,即标准的章、条、段、表、图和附录的排列顺序的一致;文体的统一,即类似的条款应由类似的措辞来表达,相同的条款应由相同的措辞来表达;术语的统一,即同一个概念应使用同一个术语;形式的统一,即标准的表述形式,诸如标准中条标题、图表标题的有无应是统一的。
2.协调性协调性是针对标准之间的,它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所有标准的整体协调”。
为了达到标准系统整体协调的目的,在制定标准时应注意和已经发布的标准进行协调。
遵守基础标准和采取引用的方法是保证标准协调的有效途径。
标准中的附录 A 给出了最通用的部分基础标准清单。
遵守这些标准将能够有效地提高标准的协调性。
3.适用性适用性指所制定的标准便于使用的特性,主要针对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适于直接使用。
第二,便于被其他文件引用, GB/T 1.1 — 2009 对于层次设置、编号等的规定都是出于便于引用的考虑。
4.一致性一致性指起草的标准应以对应的国际文件(如有)为基础并尽可能与国际文件保持一致。
GB/T1.1—2009标准解读2011-4-19 15:36:46阅读次数:2477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标准解读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是对标准化工作标准化的重要标准之一,它的实施将能够有效地保证标准的编写质量。
该标准的规定用以指导如何起草我国标准,它是编写标准的标准。
GB/T 1.1—2009的主要技术内容为:规定了编写标准的原则、标准的结构、起草标准中的各个要素的规则、要素中条款内容的表述、标准编写中涉及的各类问题的规则以及标准的编排格式。
一、编写标准的原则标准的第4章规定了编写标准的原则,对这些原则的总体把握,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编写标准的具体规定,并能够将相应的规定更好地贯彻于标准编制的全过程。
1. 统一性统一性是对标准编写及表达方式的最基本的要求。
统一性强调的是标准内部(即标准的每个部分、每项标准或系列标准内)的统一,包括:标准结构的统一,即标准的章、条、段、表、图和附录的排列顺序的一致;文体的统一,即类似的条款应由类似的措辞来表达,相同的条款应由相同的措辞来表达;术语的统一,即同一个概念应使用同一个术语;形式的统一,即标准的表述形式,诸如标准中条标题、图表标题的有无应是统一的。
2. 协调性协调性是针对标准之间的,它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所有标准的整体协调”。
为了达到标准系统整体协调的目的,在制定标准时应注意和已经发布的标准进行协调。
遵守基础标准和采取引用的方法是保证标准协调的有效途径。
标准中的附录A给出了最通用的部分基础标准清单。
遵守这些标准将能够有效地提高标准的协调性。
3. 适用性适用性指所制定的标准便于使用的特性,主要针对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适于直接使用。
第二,便于被其他文件引用,GB/T 1.1—2009对于层次设置、编号等的规定都是出于便于引用的考虑。
4. 一致性一致性指起草的标准应以对应的国际文件(如有)为基础并尽可能与国际文件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