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第一章第二节
- 格式:ppt
- 大小:3.23 MB
- 文档页数:2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怎样才能不虚度人生,这是萦绕在每一位大学生心头的青春之问。
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样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大学生要学会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人民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第一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习近平同青年大学生座谈时强调:“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
”大学生思考和规划自己的人生之路,首先要学会科学看待人生的根本问题,认识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掌握人生观的基本理论。
一、人生与人生观人的生命历程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生命过程,人不仅要维系自身的生存和繁衍,还要生产、交往、创造,在极为丰富的社会生活中观察、思索、判别和选择。
人生观就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一)正确认识人的本质思考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首先需要对“人是什么”和“人的本质是什么”等问题有科学的认识。
人类来源于自然界,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一样,也要进行新陈代谢、繁衍后代,经历生老病死的自然过程。
但是,人的生命活动不同于动物的生命活动,人是以劳动求得生存和发展。
人类在脱离动物状态而转变为人的过程中,劳动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蝴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
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人能够对自己的存在和活动的内容、方式有所“观”,并且根据一定的“观”作出选择、采取行动。
人对自身的认识,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又是一个常新的问题。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第一节:人生观是对人生总的看法1.人的本质:社会属性2.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3.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
4.人生价值是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5.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选择,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
第二节:正确的人生观一、怎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1、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2、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人生须认真、务实、乐观、进取)3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人生价值观的实现条件:1.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2.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3.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二、人生观(定义):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人生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人生观决定着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实际生活。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第一节: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一、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三特征:1超越性2实践性3时代性)二、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为人们矢志不渝、百折不挠的追求理想目标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昭示奋斗目标、提供前进动力、提高精神境界。
第二节崇高的理想信念一、个人理想: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于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追求。
社会理想:是指社会群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即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
授课内容: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帮助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伟大理想和坚定信念,把握实现理想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引导大学生坚定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统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二、教学重点、难点:1、如何把握有关\"信仰\"的几个问题。
2、理想、信念、信仰与理想信念的关系。
3、关于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问题。
4、几种需要澄清的错误认识。
三、本章结构安排:本章共分三节:第一节主要讲述理想信念的含义、特征及其意义,解决的是何谓理想信念、为何要确立理想信念问题;第二节主要论述为什么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什么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解决的是什么是科学的理想信念问题;第三节主要论述如何确立理想信念,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把理想化为现实,解决的是化科学理想信念为现实的条件、途径和方法问题。
本章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使三节的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
四、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媒体教学与讲授、讨论相结合。
五、教学时数:4学时(其中,理论课3课时,课内实践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人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美国诗人惠特曼说: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
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他们的理想信念如何,政治思想观念如何,直接关系着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成败。
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1、含义理想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词海》中写道理想是\"同奋斗目标联系的有实现可能性的想象\"。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教学目的: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基本知识,充分认识人生态度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
从而使他们能够自觉端正人生态度,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自觉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的影响,树立科学、高尚的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1、人的本质2、人生的目的与作用3、价值及人生价值的内涵;人生价值观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教学难点:1、端正人生态度2、如何理解正确人生观的具体内容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教学课时:4课时第一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课程导入:讨论题:马加爵和洪战辉两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是什么使他们走向不同的人生轨道一、人生与人生观(一)正确认识人的本质讨论: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和把握:第一、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
第二、人的本质是由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结成的社会关系形成和决定的。
第三、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诸多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
第四、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发展的。
第五、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的物质承担者,但不是人的本质属性。
案例[狼孩的故事](二)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系1.人生观的含义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意义和目的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人生观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的内容。
2.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系: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正确的世界观,是正确的人生观的基础,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正确理解,需要建立在对世界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
另一方面,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人的人生观如果发生变化,往往会导致世界观发生变化。
(三)人生观的主要内容1.人生目的(1)人生目的的内涵从字源看,甲骨文、小篆中,“目”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其本义是眼睛,作动词是“看”;“的”,箭靶的中心。
1.2.1高尚的人生追求【导入】“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雷锋日记》中的这段话,陪伴无数人实现人生价值。
英模的故事历久弥新,精神的力量超越时空,即便过去了大半个世纪,我们依然能从雷锋事迹、雷锋精神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汲取奋进的力量。
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是时代精神的一面旗帜,是公民道德的一座丰碑,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虽然他的生命的长度只有22个年头,但他的精神让这个短暂的生命延展出无限的厚度,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长。
在中国这片热土上,从来不缺少“雷锋”的身影,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郭明义……他们无不诠释着雷锋精神的真谛,昭示着中华民族的主流精神。
你们能从他们身上体现了哪些品质呢?【线上讨论】下面请大家打开学习平台,将你们的答案写在讨论区:通过词云我们可以看到,有的同学说“奉献”、有的同学说“为人民服务”、还有的同学提到了“高尚”。
说到底,在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品质,那就是他们都具备高尚的人生追求。
也正是在这种高尚的人生追求促使他们将自己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联系在一起,从而自觉地把一生奉献于立国利民的事业。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人生追求的相关知识:【逻辑框架】本小节我们将学习两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是什么”和“为什么”问题:1.什么是科学崇高的人生追求?2.为什么这是高尚的人生追求?【正文】1.什么样的人生观才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呢?答案是“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这个思想以及科学而高尚的品质,代表了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先进的人生追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翻开珍藏在雷锋纪念馆里的雷锋日记手稿,他坚定的声音仿佛在我们耳边萦绕“怎样做人,为谁活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第一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一、人生与人生观ニ、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第二节正确的人生观一、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三、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第三节创造有意义的人生一、辨证对待人生矛盾二、反对错误人生观三、成就出彩人生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的这个问题困扰着无数的人。
【毕达哥拉斯小故事】毕达哥拉斯本人以发现勾股定理(西方称毕达哥拉斯定理)著称于世。
毕达哥拉斯有次应邀参加一位富有政要的餐会,这位主人豪华宫殿般的餐厅铺着是正方形美丽的大理石地砖,由于大餐迟迟不上桌,这些饥肠辘辘的贵宾颇有怨言;这位善于观察和理解的数学家却凝视脚下这些排列规则、美丽的方形磁砖,但毕达哥拉斯不只是欣赏磁砖的美丽,而是想到它们和[数]之间的关系,于是拿了画笔并且蹲在地板上,选了一块磁砖以它的对角线 AB为边画一个正方形,他发现这个正方形面积恰好等于两块磁砖的面积和。
他很好奇,于是再以两块磁砖拼成的矩形之对角线作另一个正方形,他发现这个正方形之面积等于5块磁砖的面积,也就是以两股为边作正方形面积之和。
至此毕达哥拉斯作了大胆的假设:任何直角三角形,其斜边的平方恰好等于另两边平方之和。
【弗洛伊德】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这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心理学领域的新学派——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所说。
《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最为重要、知名的作品之一,书中弗洛伊德对“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验,分析了梦的凝缩、梦的转移和梦的二重加工,讨论了梦的隐意内容,解析了愿望满足的原理,描述了俄狄浦斯情结,阐述了幼儿生活对成人性格的影响。
都说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生一世学做人。
人为什么活着?该怎么活?如何活得有价值?斯芬克斯之谜是一个很多同学都知道的神话,斯芬克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怪兽,相传在众神居住的奥林匹斯山上有一块石碑上刻着一句箴言,主神宙斯想把这句箴言告诉人类:于是他派斯芬克斯来到人间,斯芬克斯把这句箴言变成了一个谜语,什么动物早晨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傍晚三条腿走路?他每天坐在忒拜城附近的悬崖上,拦住过往的行人,用谜语问路人,猜不中者就会被它吃掉,这个谜语给当时的忒拜城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后来忒拜城国王的儿子俄狄浦斯从那里经过猜中了正确答案,谜底就是人。
第七讲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们心灵世界的深层核心。
有无理想信念,就像一道分水岭,既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又把高尚充实的人生与庸俗空虚的人生区别开来。
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
人生需要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首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还应正确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确信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并用这一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科学的信念,是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重要前提。
马克思主义信念的科学性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2.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3.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说道:“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自私的,有限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永恒地发挥作用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二、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矛盾在人生理想上表现为个人理想同社会理想的矛盾。
一方面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
另一方面,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是相互区别的,各有其自身的规定性。
在个人理想树立时要做到:(1)追求崇高的社会理想(2)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3 ) 追求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理想(4)追求文明健康的生活理想名人名言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只有同这个世界结合起来,我们的理想才能结出果实;脱离这个世界,理想就不结果实。
——罗素(英国哲学家)三、坚持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的统一理想的核心内容是社会理想。
我国人民的社会理想从总体上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二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远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