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学史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138.05 KB
- 文档页数:17
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在心理学史上,从冯特(W.Wundt)1879年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到19世纪末,心理学的研究中心一直在欧洲。
直到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美国由于心理学界的机能主义运动而使其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中心,并成为教育心理学的发源地。
其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有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詹姆斯(William James, 1842—1910)、杜威(John Dewey,1859—1952)和桑代克(E·L·Thorndike, 1874—1949),而对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作出突出贡献的则是桑代克。
桑代克从1896年开始,对动物的心理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继而对人类的学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他立志于用准确的、精密的、数量化的方法研究和解决有关学习的问题。
他总结了美国机能主义的研究成果,总结了20年来有关教育心理学的探索,根据他自己对学习的实验研究,与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Educational Psychology,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西方心理学界公认这一年是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的时间。
1913-1914年,桑代克将他的学说又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大纲》Education Psychology: briefer course,桑代克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这个角度建立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
他的教育心理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人类的本性,论述了人的本性及其组成,并探讨了学习能力;第二部分讲学习心理,论述了动物和人类学习的规律,是其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核心;第三部分讲个别差异及其原因。
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在此后的30年里,美国的同类著作几乎都师承了这一体系。
但是,这一时期的著作内容多是以普通心理学的原理解释实际的教育问题,主要是一些有关学习理论的材料。
心理学起源于西方,可上溯至古希腊(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公元前约460-370]、柏拉图[公元前427-347]、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等人对灵魂或心理现象都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1879年,德国的威廉.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培养出一大批一流的心理学家,使心理学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距今不过120多年的历史。
一、近代心理学史的对象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研究的是,心理学在近代西欧和美国是如何形成、演变和发展的。
大致上来说,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自笛卡儿和洛克到冯特前为止,包括17-19世纪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心理学以及18、19世纪的生理学。
第二个时期:主要包括实验的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第三个时期:自冯特到现代,包括心理学各个学派的形成和发展。
(这也是西方近代心理学的重点)二、学习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的意义1. 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掌握科学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
2. 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提高分析能力、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也很有好处。
第一章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哲学心理学思想一、十七至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心理学思想的主要特点十七至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心理学思想的有三个主要特点:第一,心理学仍属于哲学心理学思想的范畴;第二,心理学的理论来源主要以笛卡儿和洛克两派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第三,哲学心理学主要以经验论、联想论和感觉论为理论形式。
二、笛卡儿的心理学思想勒奈·笛卡儿(1596-1650)是近代二元论和中华民族主义唯理论的著名代表,是卓越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家,是资产阶级哲学心理学思想的创始人之一。
笛卡尔心理学思想的主要观点有:1)认为人的观念有三种来源:一是天赋的,即与生俱来的,如上帝的观念和数学公理等;二是从外面来的,如感觉;三是人造出来的,如想象。
西方心理学史绪论第一节西方心理学史的基本情况一、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西方心理学史是研究西方心理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一门历史学科。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西方心理学的形成有三个故乡:●古希腊是心理学起源的故乡,●德国是心理学诞生的故乡,●美国是心理学发展的故乡。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精神分析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的“第二大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大势力”二、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方法(一)史论结合法: 史,指史料、史实;论,指理论、论断,即观点、论点。
(二)纵横比较法: 纵向比较法,把每位心理学家、流派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前后比较;横向比较法,把每位心理学家、流派与同时代的心理学家、流派进行比较。
(三)具体抽象两步法: 历史研究的完整过程包括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两步方法。
具体抽象具体(四)四步说明法: 针对每个心理学流派或每位心理学家思想的产生原因、发展过程、形成结果、理论意义一一作出说明。
三、西方心理学史的学习意义(一)有助于掌握西方心理学的历史规律把构成现代心理学的许多领域和分支综合起来,认识各事实和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有助于培养理论思维能力和批判精神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以及理论思维能力。
(三)有助于学习心理学大师的创新精神和人格魅力学习心理学家推陈出新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了解心理学家的生平,了解其人格形成与发展对他心理学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四)有助于促进我国心理学的建设鉴古知今,避免西方心理学史上的错误,使我国心理学健康的发展。
四、西方心理学史的史学史历史研究被称为史学;历史研究的历史被成为史学史。
西方心理学史的史学史是?是西方心理学史研究的历史。
(一)西方的心理学史研究第一个时期是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研究。
(被忽视)三位心理学家:1.波林,1929年出版《实验心理学史》2.墨菲,1929年出版《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3.海德布雷德,1933年出版《七种心理学》、《心理学的一百年:1833—1933》第二个时期是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研究。
西方心理学史简编古代前期的心理学观念古希腊人信奉万物有灵论。
秘教相信人死后可以得到快乐的永生。
阿尔阜斯秘教的影响最大。
泰勒士(米利都学派):认为水是万物的根源,万物由水生成,消灭后复归为水。
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自然现象的基础不是物质的始源,而是数及其关系。
数构成了宇宙的"秩序"――社会"秩序"的原型。
毕达哥拉斯认为灵魂分三部分,即理性、智慧和情欲。
理性在脑,智慧也在脑,情欲在心脏。
动物只有后二者而没有理性。
只有人三者齐备,三者中只有理性是不死的。
毕达哥拉斯由实验发现了乐器的弦长与音高的关系是整数。
爱弗斯学派与埃利亚学派是对立的。
前者是古代西方辩证法思想的代表;后者是古代西方形而上学思想的代表。
赫拉克利特(爱弗斯学派)是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他认为变化是世界万物的本质:以火代表万物的根源;万物由火生成。
并认为人的身体是土,而人的灵魂是纯净的火.巴门尼德(埃利亚学派)认为只有思维、逻辑才能达到真理。
恩培多克勒(四根说):四根是土、水、火、空气。
他认为土、水、火、空气是不能自动的,必须另有物使之运动。
他称这种物为爱、憎。
爱使四根结合,憎使四根分离。
恩培多克勒认为,人的身体由四根构成。
恩培多克勒认为,人的心理特性依赖身体的构造;演说家是舌头的四根配合最好的人,艺术家是手的四根配合最好的人。
德谟克利特继承并发挥留基伯的原子论,认为世界只是原子和虚空。
灵魂是物质的,是细小圆滑如火那样的原子构成的。
灵魂原子遍布全身,但特别集中于感官、脑、心脏和肝脏。
脑是思想的器官,心脏是意气的器官,肝脏是欲望的器官。
阿尔克美恩是西方第一个从事动物解剖的人。
认为脑是感觉和思维的器官。
希波克拉底长于外科手术,善于诊断和治疗,被称为西方医学之父。
他认为,一切病都是由于自然的原因,与神无关。
著作《论圣病》是一本专论羊痫疯的书,认为此病是由自然的原因造成的。
他认为,脑是心理的器官。
他将四液说系统化。
西方心理学史绪论西方心理学史是研究西方心理学的起源、产生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是前人关于心理现象的哲学观点及具体见解,关于心理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发现、成就,关于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各种争论及其发展趋势的预见,以及心理学与基础科学、临近科学在发展上的联系,西方各国心理学在发展上的相互影响及传统特点)第一章西方心理学史的起源一、西方心理学的哲学起源西方心理学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倒古代希腊,甚至更早,那时人们通过神话对宇宙进行描述和解释,对人性的传说则是未来的心理学。
古希腊早期哲学孕育了两种重要的理智张力一一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存在主义与形成主义。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哲学心理学思想主要围绕本体论(世界是什么)、认识论(能否及如何认识世界)问题探讨心理现象,通过冥想辨认出并解释了一系列突出的课题,并得出一些心理学理论。
二、西方心理学的科学起源1、医学与心理学希波克拉底加仑2、天文学与心理学唐德斯提出人差方程式复合实验与反应实验3、物理学与心理学韦伯定律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4、生理学与心理学关于脑机能的研究加尔的颅相学、弗卢龙的大脑统一机能说(局部切除和刺激法)、布罗卡言语运动中枢的发现、运动和感觉中枢的发现关于神经生理学的研究贝尔一马戎第定律(传导感觉刺激和运动冲动由不同的神经纤维分担)、赫尔姆霍兹对神经冲动传导速率的测定(使心理学家认识到心理过程是可以进行实验和测量的,从而打破了心理或灵魂不可实验和测量的神话)关于感觉生理学的研究赫尔姆霍兹的视觉三色说、听觉的共鸣说,海林四色说第二章内容心理学意识的组成一、冯特的心理学体系(个体/实验心理学与民族心理学)冯特把心理学从哲学体系中独立出来,但是认为心理学同哲学关系密切,认为心理学源于哲学。
冯特反对把心理现象还原为生理现象,认为心理学并非是生理学的一个分支。
(心身平行论)。
冯特认为一切科学都研究经验,不同之处在于心理学研究直接经验,二其他科学研究间接经验。
实验内省法1、冯特设想的心理学的任务是对经验或意识的元素进行分析和结合,并探讨心理复合的规律。
西方心理学史简编串讲知识点(5)二、空间知觉的经验论P941、巴克莱在他的《视觉新论》中提出空间知觉的问题,人的视网膜如何感知对象的距离,他也是运用联想的原理来说明的。
2、巴克莱用联想主义的分析方法分析空间知觉,没有太大的错误,是对以往古人见解的很好整理和总结。
第三节休谟一、不可知论P97休谟是十八世纪英国近代不可知论的主要代表,继承了巴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他认为外在世界是否存在是不可知的,他把世界的一切归结为主观现象或经验,否认心理活动的客观来源和生理基础。
二、联想主义P100休谟认为联想的条件包括:(1)相似(2)时地接近(3)因果关系第四节哈德烈一、振动说P1001、哈德烈是十八世纪英国资产阶级进步思想的代表,是系统的联想主义心理学的。
他基本上是唯物主义者,强调心理对生理的依存性,被称为生理心理学的创始人。
2、哈德烈认为振动是神经的一种活动,前人都把神经管看成是空心的,认为活动精气在其中传导。
3、哈德烈认为,神经不是空管而是实体组织,神经能传导是因为它能振动。
振动是上下波动,本身垂直运动而作向前推进的纵波运动,这是脑的细微运动,传导是按神经表面水平传导。
4、微振是指神经的振动是由外物引起的,引起之后在脑中要保持一段时间,这时的振动就叫微振。
微振与振动基本一样,只不过微振在振动的份量上更加微弱,二者没有性质的区别只有量上和程度上的不同。
5、哈德烈反对洛克地反省说,承认感觉是认识的源泉。
二、系统的联想主义P1021、哈德烈受洛克影响,他对联想心理学加以系统化,是系统化的联想主义,他认为联想其实就是一种,联想的条件就是一个:时间的接近。
2、哈德烈认为联想的条件只是时间接近,联想包括同时联想和相继联想。
三大联想规律可以归结为一个规律即接近规律。
三、三条次级联想律P103(1)复杂观念的性质不是简单观念性质的算术总和;而是具有新的性质。
(2)原来有意识的活动,由于多次重复,最后可能变成无意识的活动,他称之为“次起的自动化活动”。
西方心理学史一、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范围1、西方:欧美国家2、心理学的历史:心理学思想史和心理学史3、科学心理学诞生前的心理学思想4、科学心理学诞生后的心理学发展历史二、西方心理学史发展的阶段1879年冯特实验室的诞生为标志,把心理学历史分成两个阶段:前科学心理学时期和科学心理学时期(一)前科学心理学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但没有系统的心理学理论官能心理学阶段(公元前6世纪-公元14世纪)——探讨灵魂的功能;“官能”意识经验心理学阶段(14世纪末-19世纪中叶)——主要探讨认识的起源、过程、方法等问题。
1、经验论:主张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源泉,一切知识均来源于经验。
(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来源于笛卡尔和洛克的哲学思想,以经验主义为主要理论特征,并以联想主义和感觉主义为两种表现形式,心理学思想以机械决定论为理论模式。
)1)感觉主义:依赖外部刺激的经验,知识来源于客观世界,唯物经验论。
(感觉主义只认同依赖外部刺激的经验,试图让心理学绝对客观从而认识心理本质,反对笛卡尔天赋观念说。
)2)联想主义:依赖于主体的认识体验,知识来源于内省体验,唯心经验论(联想主义认同主体自我体验到的经验,并且认为应该用联想解释心理现象形成的机制,把联想作为经验到心理现象之间的链接,实质上是把心理现象分解为一个个不同经验的联想,这与后来的行为主义有相似之处。
)(用一条或多条联想律来解释观念的起源,解释记忆现象,或解释简单观念如何形成复杂观念,这样的观点称为联想主义。
亚里士多德)2、唯理论:推崇理性判断,贬低感性经验,强调人的高级心理能力;强调心理活动的主动性、自因性和统一性(理性主义主要在荷兰和德国,与经验主义一样都集成了部分笛卡尔的思想,形成于莱布尼茨,主要代表人物是沃尔夫、黑格尔、康德等人。
1)理想主义:心理学强调心理活动的主动性、自因性和统一性。
坚持人的心理是一种活动的、赋予理性的固有观念,把一切心理作用都归结为不同程度的理性。
理性主义实际上是从人心理的整体性角度出发的。
)唯物主义唯理论主张认识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2)唯心主义唯理论认为理性知识是天赋的,是先天固有的①官能主义:(官能主义集成了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发展而来的官能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结构体系,主要把人的心理分为知情两种或知情意三种官能。
)②统觉主义:(统觉在理性主义眼中是人的心理的最高级的认识能力,包括莱布尼兹定义的自我意识,康德认为的一种先验的综合统一的认识能力等,这种能力在他们看来都是人固有的理性的一部分。
)(二)科学心理学时期1879年冯特实验室在德国莱比锡大学成立,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独立于哲学,但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联合的学科,流派众多。
三、范式在自然科学中,一门科学中的绝大多数成员共同分享着某种观点。
这种广泛被接受的观点称为范式。
四、科学发展的阶段:前范式阶段范式阶段革命阶段五、研究西方心理学史的方法论原则1、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唯心主义2、坚持辩证分析的方法——普遍联系、辩证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历史态度、史论结合六、心理学史的编纂学原则以什么样的方法编纂历史,这是所有的历史编纂学都必须解决的问题:1、始于何时?——起源问题2、包括什么?代精神说和伟人说——动因、推动力厚古说和厚今说——古今孰重内在说与外在说——影响因素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研究方法连续性研究和非连续性研究。
七、学习西方心理学史的意义1、深度理解当前的心理学思想“不理解历史,有可能把古老的观念或事实当作新东西”。
2、再认流行和时尚某种观点不总是因为它不正确就逐渐消失,而只是因为它们变得不流行才消失。
3、避免重复错误“那些不懂历史的人注定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4、寻找有价值的观念5、满足追根问底的好奇心八、西方心理学的哲学起源(一)古希腊早期宗教1、泰勒士前625-前545年,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家和物活论者2、毕达哥拉斯(盛年在前523年)第一个使用“哲学”这一术语的人,并自称哲学家。
3、赫拉克利特形成哲学的代表,“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无物“存在”,一切都在“生成”,“一切皆流,无物常住”、4、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 前460-前370年,最后一位古希腊早期宇宙发生论者。
其后的哲学家更关注人的本质而不是宇宙的物理本质。
德谟克利特是第一个彻底采纳自然主义宇宙观的人,其观点没有任何超自然的成分。
德谟克利特是最后一个避免了危害古代和中世纪思想的那种错误的哲学家。
这种错误就是在和宇宙的对比之下,不恰当地强调了人。
这种错误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在智者们、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中,直到文艺复兴时,哲学才又获得了苏格拉底的前人所特有的生气和独立性。
——罗素(二)古希腊早期医学(三)古希腊繁荣时期的哲学心理学思想古希腊繁荣时期,哲学家的关注点从宇宙论转向认识论。
亚里士多德涉猎广泛“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语)。
他的论灵魂》被认为是心理学史上的开山之作。
涉及到记忆、感觉、睡眠、梦、衰老、学习等问题。
(四)古希腊晚期和古罗马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四个学派及其代表人物的名称:1、怀疑学派创始人是皮浪(前365-前275年)2、伊壁鸠鲁学派伊壁鸠鲁前341年-前270年3、斯多葛学派创始人是芝诺前333-前262年4新柏拉图学派普罗提诺(约204-270)(五)中世纪哲学心理学思想两个代表人物1、奥古斯丁公元354-430年2、托马斯·阿奎那(六)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七)近代哲学心理学思想1、培根(1561-1626):“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经验主义的鼻祖。
2、笛卡儿(1596-1650):唯理论的鼻祖,主张天赋观念论。
现代哲学之父,更是现代心理学之父。
——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1、英国的联想主义心理学(1)霍布士①英国经验主义创始人;②人是机器;③拒绝归纳法、赞成演绎法;④联想是两种感觉运动在时间上紧接着发生;⑤趋乐避苦的动机理论。
(2)洛克(白版说) 第一个提出“联想”的概念①白板说。
②简单观念和复合观念。
③“联想”是观念的联合:自然联想、习惯联想——联想中的频因律的开始。
④情绪是观念的伴随物,快乐和痛苦是两种基本的感觉,衍生了其他感情或情绪。
(3)贝克莱英国近代有名的主观唯心主义创始人,用感觉的联合来解释纯心理过程(4)休谟联想律:相似律、接近律、因果律(5)哈特莱①英国唯物主义的联想主义心理学体系的建立者。
②联想可以解释一切心理现象。
③三合一接近律(同时联想、相继联想)(6)布朗①心理化合说;②关系联想;③九个联想副律(7)J穆勒①接近律(副律:生动性、频因律)②心理力学说——机械主义解释人类心理(8)JS穆勒①相似律、接近律、频因律、不可分律②心理化学说(9)培因接近律是联想的基本规律还包括相似律复合联想、构造联想2、法国的感觉主义心理学(1)拉·美特利——人是机器(2)孔狄亚克——把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心理学思想发展为感觉主义心理学思想。
(3)狄德罗——启蒙思想家、百科全书学派的代表,感觉是一切知识的唯一源泉,观念和思维能力都是由感觉发展而来的。
(4)爱尔维修——启蒙思想家、百科全书学派的代表(5)霍尔巴哈——脑是心理的器官,是神经系统的中心,心理只是脑的物质运动的结果。
——理性主义心理学思想(1)斯宾诺莎:唯物主义唯理论者、无神论者,自然是可以认识的对象,理性是可靠的,感觉是不可靠的。
(2)莱布尼兹:德国近代哲学的始祖、数学家、自然科学家 A.单子 B.预定和谐的“心身平行论” C. 统觉学说、微觉,第一个明确提出无意识。
(3)沃尔夫:近代官能心理学的系统化者,使“心理学”一词流行起来。
单子有两种:心的单子(灵魂)和物质单子,人的心理不是被动的,而是一种主动活动的、富于理性的固有观念。
(4)提顿斯:德国近代唯一的经验论者。
以经验来研究心理。
心理过程三分法:认识、意志、情感(5)康德: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始人,认识的材料是经验的,认识的形式是先验的;认识能力包括三种形式:感性、悟性、理性;重视统觉:主体意识中有一种主动的统一性联结综合;心理过程:纯粹理性、实践理性、判断力。
(6)赫尔巴特: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近代教育家、心理学家,第一次明确宣称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用联想主义和力学观点解释观念的相互作用:融合、复合意识阈、统觉团(7)陆宰:实验心理学建立以前的最后一位哲学心理学家。
空间知觉的部位标记说九、笛卡尔对心理学的贡献1、笛卡尔对反射性行为的机械分析可以被看作刺激——反映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开端。
2、研究、解剖动物机体为现代生理心理学、比较心理学有较大的影响3、通过对纯粹主观经验的研究,笛卡尔再次使对主观经验的研究得到人们的重视,从而为科学地研究意识铺平了道路。
4、他对冲突的研究并不据您有罪恶——道德行为,还关注动物——人类行为、理性——非理性行为。
他感兴趣的是冲突的类型,这也是弗洛伊德后来所研究的问题。
5、由于他用内省的方法找到了明白清晰的观念,笛卡尔可被视为一位早期的现象学家,现代哲学之父,更是现代心理学之父。
十、西方心理学的科学起源(一)个体差异——天文学与心理学(二)生理学家的主要研究成果1、关于脑机能的研究2、关于神经生理学的研究17-18世纪关于神经传导的问题就有研究:笛卡尔的神经导管说和哈特莱的神经传导的振动说,但无法证实。
(1)贝尔——马戎第定律的发现(2)反射动作的研究(17世纪的笛卡尔提出反射的思想,1736年阿斯特律克首次提出“反射”这个词。
19世纪,约翰内斯·缪勒把反射概念引入生理学体系。
)(3)神经冲动的电性质的发现和研究(1780年意大利生理学家伽伐尼证明了神经冲动具有电的性质。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后,可以用感应电流来刺激神经。
法国生理学家杜瓦尔·莱蒙研究了动物电。
提出的电流极化概念对赫尔姆霍茨的研究有重要启发。
)(4)赫尔姆霍茨测定神经传导速率(1850)(5)约翰内斯·缪勒的神经特殊能学说(约翰内斯缪勒是法国最有权威的生理学家,被成为“实验生理学之父”——缪勒的贡献:1、他用“能”的概念代替动物精气、原动力、生命力或神经力等神秘的概念,并从整个神经的探讨进入到个别神经纤维的研究。
2、他在生理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主观映像依赖于反映机构的问题,促使了生理心理学家对感官神经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3、不足:在哲学基础上受康德的影响,认为感觉不是客观实在的映像,只是作为神经自身固有的心理能力,从而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差异定律:感觉神经位于脊髓的前根,运动神经位于脊髓的后根。
传导感觉刺激和运动冲动时由不同的神经纤维分担。
这就是著名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差异定律。
3、关于感觉生理学的研究三色说、四色说(1)三色说赫尔姆霍茨在1856年出版的《生理光学纲要》中,根据色光的混合规律,确定三原色为红、绿、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