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剖宫产术麻醉处理
- 格式:pdf
- 大小:276.53 KB
- 文档页数:2
妊高征患者手术的麻醉处理作者:屈海波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第13期【摘要】目的探讨重度妊高征行剖宫产术的的CSEA处理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
方法将122例重度妊高征剖宫产手术患者按麻醉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和硬膜外麻醉(EA)组,每组61例。
对两组治疗效果及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麻醉起效时间:达到最高阻滞平面时间、麻醉开始到新生儿娩出时间(I-D)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最高阻滞平面:CSEA组达T4/6水平,EA组达T6/8水平;麻醉效果:CSEA组镇痛优良率100%,无一例差,EA组镇痛优良率86.8%(53/61),有8例效果不佳,需辅助用药才完成手术。
两组在吸氧情况下,SpO2均维持在97%~100%,所有病例均未发现出凝血功能异常和硬膜外血肿等其他并发症。
结论 CSEA用于妊高征剖腹产有用药量小,麻醉起效快,效果更确切之优点,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关键词】重度妊高征;剖宫产;CSEA;EA;并发症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是孕妇所特有而又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高血压、浮肿、蛋白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剖宫产手术,硬膜外应为首先考虑的选择,因单纯硬膜外失败率的发生可高达9.56%[1]。
为预防硬膜外失败率的发生,减少妊高征剖宫产手术麻醉的难度,自2001年以来,本院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CSEA)用于重度妊高征剖宫产手术122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选择对象本组施行剖宫产分娩的重度妊高征患者122例,年龄24~39岁,体重(66.3±10.5)kg,孕期34~40周。
所有病例均心功能П~Ш级,血小板计数(PLT)>100×109/L。
按麻醉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和硬膜外麻醉(EA)组,每组61例。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摘要目的对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症)患者行剖宫产手术中的最佳麻醉方式进行探讨。
方法接受剖宫产手术的重度妊高症患者78例,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各26例,术中甲组行腰硬联合麻醉,乙组行全身麻醉,丙组行硬膜外麻醉,对比三组麻醉效果。
结果甲组麻醉诱导时间显著短于乙组与丙组,麻醉效果优良率显著高于乙组与丙组,产妇心力衰竭发生率、ICU入住率及产后5 min新生儿阿氏评分0.05),可对比。
1. 2 方法甲组行腰硬联合麻醉:在L2~3处为患者展开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腰麻),腰麻所用药物为1.5 ml 0.5%布比卡因,在患者头侧常规置3~4 cm 管并对麻醉平面进行测试,若麻醉平面未达T8,则在硬膜外导管中加入2~6 ml 2%利多卡因。
乙组行全身麻醉:行气管内插管并给予患者1~2 mg/kg丙泊酚与50~100 μg芬太尼麻醉,同时给予患者0.4~0.5 mg/kg卡肌宁。
丙组行硬膜外麻醉:在患者L1~2或L2~3间隙进行头侧置3~4 cm管,将3 ml 2%利多卡因(试验剂量)注入其中,观察无不良反应并排除全脊麻后,给予患者2%利多卡因间断式注入。
三组患者达到预期麻醉效果后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
1. 3 观察指标记录三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统计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产妇心力衰竭发生率、ICU入住率及产后5 min 新生儿阿氏评分0.05)。
见表1。
2. 2三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产妇心力衰竭发生率、ICU入住率及产后5 min胎儿阿氏评分<7分发生率对比甲组麻醉效果优良率显著高于乙组与丙组,产妇心力衰竭发生率、ICU入住率及5 min胎儿阿氏评分<7分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乙组与丙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产科常见疾病,若得不到及时处理可对母婴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故而在临床中常需采用剖宫产手术将妊娠及时中止,以保证母婴安全,而麻醉方式合理与否是决定重度妊高症患者剖宫产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2]。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的麻醉选择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妇产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生率逐年上升,对母婴的健康安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
在剖宫产手术中,麻醉方式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的麻醉选择,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麻醉方式的选择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方式主要包括全麻和局麻两种。
一般情况下,全麻需要进行气道管理、气管插管等复杂操作,虽然能够保障患者手术期间的无痛状态,但如果不当使用,可能会增加术后呼吸、循环方面的风险。
因此,在进行剖宫产手术时,应优先考虑局麻。
局麻主要分为腰麻和硬膜外麻两种。
腰麻是通过将麻药注射进脊椎腰髓间隙的方式,使盆腔以下的神经得到麻醉,从而达到手术的目的。
硬膜外麻则是将麻药注射到硬膜外腔,作用于硬膜外的神经根,达到手术的麻醉效果。
两种局麻方式各具有优缺点,麻醉选择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特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一类妇女在妊娠期间所出现的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
其发病率在所有妊娠期疾病中位居前列。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由于身体内的各项生理参数的异常变化,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如子痫、胎盘早剥等,同时手术对于孕妇和胎儿都具有较大的风险。
因此,在进行手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确定最佳的麻醉方式。
局麻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的应用局麻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由于其具有副作用少,恢复快,操作简便等优点,广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身体内出现一系列异常变化,需要特别注意。
腰麻腰麻是比较常用的局麻方式,它能够迅速麻醉孕妇,手术完成后也比较容易恢复。
同时由于麻药作用的范围较明确,不会影响到孕妇的呼吸循环。
但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在进行腰麻之前应进行详细的评估,确保孕妇的血压、蛋白尿等指标均处于稳定的状态。
同时,由于腰麻可能对孕妇的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进行腰麻时,需要保持良好的监护。
腰麻同时也有可能引起腰背痛、头晕等并发症,医生和患者需要密切配合,确保手术的稳定进行。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剖宫产术麻醉处理
发表时间:2014-08-15T09:25:59.0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6期供稿作者:马玉民[导读]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法,硬膜外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效果良好,安全有效,为临床首选,值得广泛应用。
马玉民
(甘肃省临夏州人民医院 731100)
【摘要】目的:探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剖宫产术的有效麻醉方式。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行剖宫产术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53例,分为两组。
对照组接受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
结果:观察组麻醉顺利,无新生儿窒息出现,患儿的生命体征指标无明显波动;对照组2例患者出现血压降低,3例新生儿窒息,抢救后得以恢复。
两组麻醉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实施硬膜外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效果良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麻醉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6-0199-02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症,临床中相当常见,发病率为10.32%,常继发多种重要器官并发症,导致胎儿出现宫内窘迫,导致死亡。
目前,妊高症患者分娩或者终止妊娠的良好方式为剖宫产术,但是此种手术的临床麻醉会对母体造成生理影响,而且容易引起诸多并发症产生,对患者生命质量产生直接威胁。
我院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行剖宫产术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53例采用不同方式实施麻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行剖宫产术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53例,分为两组。
观察组27例,年龄为21~43岁,平均年龄为(26.34±3.19)岁;孕周为25~39周,平均孕周为(38.42±
2.35)周。
对照组26例,年龄为22~41岁,平均年龄为(25.86±2.73)岁;孕周为34~40周,平均孕周为(37.38±2.67)周。
单胎33例,多胎20例。
合并症:合并心衰患者3例,胎盘早剥患者5例,呼吸困难患者6例,产前子痫患者1例。
患者凝血机制正常,血小板与血红蛋白均高于75g/L。
两组患者孕周、年龄、合并症等方面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给予患者扩容、降压、解痉、利尿以及纠正机体酸中毒的基础治疗。
对于子痫患者采用硫酸镁与镇静剂治疗,并给予氧疗,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对于心衰患者进行强心治疗。
术前常规检查患者凝血机制、血常规、血小板等,全面评估患者病情,给予准确的用药指导,有效减少不利刺激[1]。
1.2.2 麻醉方法静脉通道至少建立2条,监护设备安置好。
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选择L1-2穿刺,置管2~3cm于头部,经过临床观察与试验剂量,确认导管位置处于硬膜外腔。
间隔3~5min进行1次注药,剂量为3~4ml。
控制麻醉平面在T8以下。
选用浓度为1.5~2.0%的利多卡因作为局麻用药,不加用肾上腺素。
首次用药剂量为(14.91±1.76)ml。
将子宫往左侧推,采用5~10mg的麻黄素静脉注射处理。
监测患者的R、SPO2、HR、ECG与SP,给予2~4ml/min的吸氧。
对照组接受全身麻醉,给予3~5υg/kg的舒芬太尼、1.5~2.0mg/kg的异丙酚、1.0~1.5mg/kg的琥珀胆碱,并间断吸入七氟醚1~2%,开始手术,根据患者清苦阿宾哥决定是否行气管插管术。
监测患者的R、SPO2、HR、ECG与SP[2]。
1.3 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
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手术非常顺利,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无明显波动,未出现新生儿窒息现象。
对照组2例患者血压下降,经过快速补液治疗等相关处理,患者血压得以回升至正常水平;2例新生儿窒息,通过及时的TPPV抢救,无死亡病例出现。
3 讨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非常常见,妊娠20周后为疾病高发期,由于此种疾病的病因不明,临床中也没有有效一致的治疗措施,严重危害母婴健康,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所以,选择时机结束妊娠是解决此证的有效方法。
妊高症患者的典型表现为蛋白尿、高血压于水中,因此类患者通常血液浓缩,机体血容量严重不足,血浆与全血的粘稠度明显增高,对微循环灌注可产生明显影响,容易导致胎盘早剥、肝功能不全,中枢神经兴奋等症,此病病情发展呈现阶段性,严重患者可对重要脏器造成多种损害。
患者在剖宫产前会采用多种药物,例如咪唑安定、利尿剂、强心药、硫酸镁、降压药等,这对临床中的麻醉处理更是增加了困难。
所以,术前给予患者常规的综合治疗对保证手术顺利开展非常必要[3]。
硫酸镁可以有效控制惊厥,但是反复使用可使镁离子水平升高,新生儿容易出现呼吸抑制,尤其是病情严重的妊高症患者则影响更大。
本研究结果显示,妊高症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可有效提高产妇安全性,为临床首选麻醉方法,此结论也与刘彦斌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这是因为,剖宫产可以避免宫口在扩张期出现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实现安全方面。
此外,硬膜外麻醉可以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减少回心血量,同时使心脏负担减轻,增加血流量,避免胎儿发生宫内窘迫。
而且,此种麻醉方法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腹肌松弛,能够使手术时间大大缩短。
本研究中能够,采用硬膜外麻醉的观察组手术过程顺利,无新生儿窒息病例出现,虽然2例患者有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出现,但是经过及时的对症处理均恢复良好。
而采用全麻的对照组虽然手术过程同样顺利,但是血压下降明显的2例,出现新生儿窒息的2例,笔者认为,这可能与应用全麻药物、镇痛药物以及肌松药物有关[4]。
综上所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实施麻醉前应全面了解患者用药情况与治疗情况,以准确调控麻醉时的液体平缓,并做好充分的复苏准备,给予严格的心电监护。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法,硬膜外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效果良好,安全有效,为临床首选,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郭九竹.剖宫产妊高症患者的麻醉处理 [J].中国实用医学,2010,4(33):88-89.
[2] 邹文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剖宫产与麻醉探讨[J].中外医疗,2011,27(33):07-08.
[3] 沈七襄.危重疑难病患者的麻醉 [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82(06):367-368.
[4] 刘彦彬,潘春晓,许爱华.妊高症剖宫产麻醉处理190例总结[J].职业与健康杂志,2010,12(16):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