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的电渗法及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196.40 KB
- 文档页数:5
电渗析技术的简介一、电渗析技术简介及其发展背景电渗析(eletrodialysis,简称ED) 技术是膜分离技术的一种,它将阴、阳离子交换膜交替排列于正负电极之间,并用特制的隔板将其隔开,组成除盐(淡化)和浓缩两个系统,在直流电场作用下,以电位差为动力,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把电解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溶液的浓缩、淡化、精制和提纯。
电渗析技术的研究始于德国,1903年,Morse和Pierce把2根电极分别置于透析袋内部和外部溶液中,发现带电杂质能迅速地从凝胶中除去;1924年,Pauli采用化工设计的原理,改进了Morse的实验装置,力图减轻极化,增加传质速率。
但直到1950年Juda首次试制成功了具有高选择性的离子交换膜后,电渗析技术才进入了实用阶段,其中经历了三大革新:(1) 具有选择性离子交换膜的应用;(2) 设计出多隔室电渗析组件;(3) 采用频繁倒极操作模式。
现在离子交换膜各方面的性能及电渗析装置结构等不断革新和改进,电渗析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应用前景也更加广阔。
电渗析器由隔板、离子交换膜、电极、夹紧装置等主要部件组成。
离子交换膜对不同电荷的离子具有选择透过性。
阳膜只允许通过阳离子,阻止阴离子通过,阴膜只允许通过阴离子,阻止阳离子通过。
在外加直流电场的作用下,水中离子作定向迁移。
由于电渗析器是由多层隔室组成,故淡室中阴阳离子迁移到相邻的浓室中去,从而使含盐水淡化。
在食品及医药工业,电渗析可用于从有机溶液中去除电解质离子, 在乳清脱盐、糖类脱盐和氨基酸精制中应用得都比较成功。
电渗析作为一种新兴的膜法分离技术,在天然水淡化,海水浓缩制盐,废水处理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水处理方法。
二、几种电渗析技术1 倒极电渗析( EDR)倒极电渗析就是根据ED 原理,每隔一定时间(一般为15~20 min) ,正负电极极性相互倒换,能自动清洗离子交换膜和电极表面形成的污垢,以确保离子交换膜工作效率的长期稳定及淡水的水质水量。
电渗析技术的进展和应用前景一、电渗析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A. 渗透压及其作用原理渗透压是液体渗透性的原因。
液体内部每个分子都随机地运动,所以液体分子自然扩散,这种扩散会使得高浓度液体的分子渗透到低浓度液体中去。
例如,半滴水跨越高浓度饮用盐到低浓度的水中,这就是渗透压的作用。
B. 电渗析的原理与机制电渗析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膜分离技术,利用高斯定律和能量最低原理,在电场作用下将具有反离子电荷的离子分离出来。
电渗析的本质是利用电场作用控制正、负离子的运动,使其在内部膜表面上流动,并利用滤膜作为分离器,通过电荷选择性,使离子在滤膜的不同侧依次集聚,从而实现分离成分。
C. 电渗析技术的关键应用技术电渗析技术包括电层析、电渗透、电场增强膜分离等技术。
其中,电渗析技术是以质量转移为主要手段,利用电位差和离子的电荷状态进行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中的离子去除和水质提升,化学品的提纯和制备、食品和制药产业等领域。
二、电渗析技术的应用领域A. 换盐和纯化酸/碱的应用电渗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化学制品行业中,包括细化化学品和制药业中的有机溶剂的去除和水/有机相分离,和化工页面和废水中的盐和有机离子的去除等。
其主要应用领域是纯化酸、碱和电泳残留物的分离、悬浮液和复配液的制备、水溶液中有色物质的去除等多个领域。
B. 废水处理的应用废水电渗析技术的应用领域主要是在水处理领域,包括地下水处理、海水淡化、废水回用、废水分离处理、固体废物渗滤液处理等。
电渗析技术作为一种能够很好地分离草酸盐、钠盐、铬酸盐、钙盐、镁盐等物质的分离技术,其在废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更加注重废水处理的健康与环保。
C. 食品和药品的提纯与分离在食品和制药领域,电渗析技术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的富集与纯化、高压处理和抗菌剂的提纯、病毒滤过和感染剂的去除、酵母提取、血浆血清的提取和罐铁酸盐的制备等多个领域。
三、电渗析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A. 现有技术的发展状况电渗析技术的研究已经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目前已形成多种不同的技术体系。
电渗法加固软土地基研究现状及展望刘睿;傅少君;张瑞;赵斌【摘要】电渗固结法可以短时高效地提高地基承载力,且不会产生地基失稳现象,是针对软土地基应用前景较好的地基处理方法.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介绍了电渗法的加固机理,着重分析了电势梯度、通电方式、电极材料与布置形式、土壤含水量、含盐量及pH值等因素对于电渗固结过程的影响.综述了电渗法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研究进展.基于目前电渗法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电渗法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福建建筑》【年(卷),期】2019(000)006【总页数】7页(P38-44)【关键词】软土;电渗固结;地基处理;加固机理;数值模拟【作者】刘睿;傅少君;张瑞;赵斌【作者单位】西京学院陕西省混凝土结构安全与耐久性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123;西京学院陕西省混凝土结构安全与耐久性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123;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2;西京学院陕西省混凝土结构安全与耐久性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123;辽宁省第五地质大队有限责任公司辽宁营口115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720 引言随着人口数量与城镇规模的逐渐增加,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成为影响人类生活与发展的主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沿海城市通过填海造地来扩展土地面积。
沿海土体通常以软土为主,软土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渗透性低、压缩性高、承载力低等特点,若不进行适当的地基处理,其承载力与稳定性很难达到施工要求。
过大的工后沉降会影响建筑物的寿命周期,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因此有必要针对软土地基进行适当的地基处理。
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为排水固结法,包含真空预压法、降水预压法、堆载预压法、电渗固结法等。
然而,真空预压与降水预压对处理边界的施工要求高,排水固结速率受土体水力传导系数的影响,有时难以达到预期加固的目的。
堆载预压受限于堆载材料的来源及有可能导致的地基失稳,不适用于短工期情况。
电渗联合真空预压软基处理施工工法一、前言电渗联合真空预压软基处理施工工法是一种应用于软弱土地基处理的新技术,通过采用电渗法和真空预压法的联合施工,有效地改善了软基的物理性能,提高了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电渗联合真空预压软基处理施工工法的特点包括:1. 施工周期短:通过电渗法和真空预压法的联合施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软基处理,加快施工进度。
2. 施工效果好:通过电渗法能够改变软基内土颗粒的排列方式,提高软基的密实度和稳定性;通过真空预压法能够排除软基内部的气体和水分,提高软基的承载能力和抗液化性能。
3. 适用范围广:该工法适用于各种软弱土地基,如黏性土、粉土、砂土等,适应范围广泛。
4. 环境友好:该工法无需使用化学药剂,对环境污染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适应范围电渗联合真空预压软基处理施工工法适用于软弱土地基的处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建筑物地基处理:适用于建筑物的地基处理,如住宅、办公楼、工厂等。
2. 基础设施工程:适用于基础设施工程的地基处理,如桥梁、隧道、管道等。
3. 基础工程处理:适用于基础工程的地基处理,如堤坝、防洪工程等。
四、工艺原理电渗联合真空预压软基处理施工工法采用了电渗法和真空预压法的联合施工,利用了电场和真空的作用改善软基的物理性能。
1. 电渗法电渗法是利用电场作用改变软基内部颗粒的排列方式,提高软基的密实度和稳定性的技术。
通过设置电极在软基内部施加电场,利用电渗效应将水分和离子迁移至电极周围,使软基内土颗粒实现微聚和密实。
这样可以提高软基的稳定性和抗液化性能。
2. 真空预压法真空预压法是通过排除软基内部的气体和水分,减少软基的孔隙度和压缩系数,提高了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技术。
通过施加真空吸力,将软基内部的气体和水分抽出,使软基中的颗粒接触更加紧密,孔隙度减小,从而提高软基的承载能力和抗液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