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_状态反馈和状态观测器1
- 格式:ppt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8
现代控制实验状态反馈器和状态观测器的设计现代控制实验中,状态反馈器和状态观测器是设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状态反馈器通过测量系统的状态变量,并利用反馈回路将状态变量与控制输入进行耦合,以优化系统的性能指标。
状态观测器则根据系统的输出信息,估计系统的状态变量,以便实时监测系统状态。
本文将分别介绍状态反馈器和状态观测器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一、状态反馈器的设计:状态反馈器的设计目标是通过调整反馈增益矩阵,使得系统的状态变量在给定的性能要求下,达到所需的一组期望值。
其设计步骤如下:1.系统建模:通过对被控对象进行数学建模,得到描述系统动态行为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通常表示为:ẋ=Ax+Buy=Cx+Du其中,x为系统状态向量,u为控制输入向量,y为系统输出向量,A、B、C、D为系统的状态矩阵。
2.控制器设计:根据系统的动态性能要求,选择一个适当的闭环极点位置,并计算出一个合适的增益矩阵。
常用的设计方法有极点配置法、最优控制法等。
3.状态反馈器设计:根据控制器设计得到的增益矩阵,利用反馈回路将状态变量与控制输入进行耦合。
状态反馈器的输出为:u=-Kx其中,K为状态反馈增益矩阵。
4.性能评估与调整:通过仿真或实验,评估系统的性能表现,并根据需要对状态反馈器的增益矩阵进行调整。
二、状态观测器的设计:状态观测器的设计目标是根据系统的输出信息,通过一个状态估计器,实时估计系统的状态变量。
其设计步骤如下:1.系统建模:同样地,对被控对象进行数学建模,得到描述系统动态行为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2.观测器设计:根据系统的动态性能要求,选择一个合适的观测器极点位置,以及一个合适的观测器增益矩阵。
常用的设计方法有极点配置法、最优观测器法等。
3.状态估计:根据观测器设计得到的增益矩阵,通过观测器估计系统的状态变量。
状态观测器的输出为:x^=L(y-Cx^)其中,L为观测器增益矩阵,x^为状态估计向量。
4.性能评估与调整:通过仿真或实验,评估系统的状态估计精度,并根据需要对观测器的增益矩阵进行调整。
状态反馈与状态观测器实验状态反馈与状态观测器一、实验目的1.自学全系列状态意见反馈布局极点的方法。
2.自学降维状态观测器的设计方法。
3.学习带有状态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仪器1.el-at-ii型自动控制系统实验箱一台2.计算机一台三、实验建议1.1)用全状态反馈配置极点的方法,按给定的性能指标进行综合设计。
2)检验极点布局理论的正确性。
2.设计一个带有状态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
四、实验前分析排序和设计已知被控系统如图所示:u10.05s+1x210.1sx1y图5-1被控系统结构图1、设计一个全状态反馈系统,闭环系统性能要求为ξ=0.707,ts≤0.2s.设计k阵,并图画出来尖萼电路图挑选适当元件参数。
2、假设x2不能直接测量,设计一个降维状态观测器将x2进行估计得到估计值,然后用2形成全系列状态意见反馈,并使闭环系统ξ=0.707,ts≤0.2s,并图画出来尖萼电路图挑选x1和x独以适当元件参数。
100k50k1uf1ufda1100k25k2-out650k2-out63100k+3+x2100k2-out6x1ad131k100k0-6out+321k0+1k100k01k0图5-2状态反馈系统演示电路图图5-3带有状态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模拟电路图五、实验步骤1.连接被测量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
电路的输入u1接a/d、d/a卡的da1输出,电路的输入u2接a/d、d/a卡的ad1输出。
检查有误后拨打电源。
2.启动计算机,在桌面双击图标[自动控制实验系统]运转软件。
3.测试计算机与实验箱的通信是否正常,通信正常继续。
如通信不正常查找原因使通信正常后才可以继续进行实验。
4.在实验课题下拉菜单中挑选实验二[二阶系统阶跃积极响应],具有状态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挑选实验五[状态意见反馈与状态观测器],鼠标单击该选项弹头出来实验课题参数窗口。
5.观测表明的波形记录最小市场汇率量mp和调节时间ts的数值和积极响应动态曲线,并与理论值比较。
v .. .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院系名称: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班级:141715班姓名:武洋学号:14171073实验六状态反馈与状态观测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状态反馈进行极点配置的方法。
2.了解带有状态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
3.理解系统极点、观测器极点与系统性能、状态估计误差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内容1.系统G(s)=如图2.6.1所示,要求设计状态反馈阵K,使动态性能指标满足超调量%5%≤σ,峰值时间stp5.0≤。
图2.6.1二阶系统结构图2.被控对象传递函数为57.103945.3100)(2++=SSsG写成状态方程形式为CXYBuAXX=+=式中⎥⎦⎤⎢⎣⎡--=945.357.1031A;⎥⎦⎤⎢⎣⎡=1B;[]0100=C为其配置系统极点为;观测器极点为。
分别计算状态反馈增益阵和观测矩阵,并进行实验验证。
分别改变几组系统极点和观测器极点,各自比较系统阶跃响应差异。
被控对象的模拟电路图如图2.6.2所示。
图2.6.2 模拟电路图 带有状态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方框图如图2.6.3所示图2.6.3 计算机实现带有状态观测器的状态反馈系统图 图2.6.3中虚线内表示连续域转换成离散域在计算机中的实现方法:其中AT e G =B dt t H T ⎪⎭⎫ ⎝⎛=⎰0)(ϕAt e t =)(ϕ 21⨯---K 维状态反馈系数矩阵,由计算机算出。
12⨯---L 维观测器的反馈矩阵,由计算机算出。
---Kr 为使)(t y 跟踪)(t r 所乘的比例系数。
三、 实验原理1. 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与系统的特征根密切相关,在状态空间的分析中可利用状态反馈来配置系统的闭环极点。
这种校正手段能提供更多的校正信息,在形成最优控制率、抑制或消除扰动影响、实现系统解耦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
在改善与提高系统性能时不增加系统零、极点,所以不改变系统阶数,实现方便。
2. 已知线形定常系统的状态方程为x Ax Buy cx =+=为了实现状态反馈,需要状态变量的测量值,而在工程中,并不是状态变量都能测量到,而一般只有输出可测,因此希望利用系统的输入输出量构成对系统状态变量的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