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讲解模板:新鲜跟腱断裂修复术
- 格式:ppt
- 大小:421.50 KB
- 文档页数:3
:跟腱损伤的康复一、概述跟腱(tendo calcaneus)是由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向下移行合成的粗大腱性组织,止于跟骨结节。
跟腱损伤在小腿和足部软组织损伤中较常见,多发生在青壮年。
跟腱断裂有开放性断裂与闭合性断裂两类,前者有明确的外伤史,多为锐器或钝器直接切割或打击跟腱致其断裂;跟腱自发性断裂即为闭合性断裂,多系跑跳运动损伤,主要是肌肉的猛烈收缩,如不恰当的起跳,落地姿势不当等,使小腿三头肌突然剧烈收缩,使跟腱被撕裂损伤,发病前多有跟腱腱周炎病史,跟腱及腱周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变性。
二、临床特点1.临床表现及诊断急性损伤,受伤时跟腱部有被踢感,自己常能听见断裂声,继感跟腱部疼痛,腓肠肌麻木、发胀,足踝运动失灵,即刻不能站立行走。
检查局部肿胀,触痛,并能摸到跟腱连续性中断及凹陷,跖屈力弱、Thompson征阳性(俯卧位,捏患者小腿三头肌时,踝不动),O′Brien试验时插入的针不动或针体与肌腱运动的方向相反移动。
X线片检查提示跟腱阴影连续性中断或紊乱,MRI检查明确损伤的部位和程度。
陈旧损伤多为跛行,平足行走,不能提踵,触及跟腱有凹陷,小腿肌肉萎缩,但因瘢痕粘连连续,Thompson征往往为阴性,踝背屈角度比对侧小。
跟腱的Thompson试验2.临床治疗跟腱损伤现场急救处理按 RICE 原则,即局部制动(Rest)、冰敷(Ice)、压迫包扎(Compression)以及抬高患肢(Elevation)。
送往医院明确诊断,积极治疗。
(1)不完全断裂:采用跖屈位小腿石膏固定,严重者可用下肢石膏,膝关节亦屈曲,以减轻腓肠肌的张力。
石膏固定时间不少于三周。
保守治疗常因跟腱断裂端间瘢痕组织较多而失去其坚韧性,且跟腱相对延长而使跖屈力减弱,效果较差,故多数学者主张通过手术治疗恢复跟腱的完整性和坚韧性,尽快恢复小腿三头肌肌力。
(2)完全断裂:早期缝合,术后下肢石膏固定于膝屈曲60°,踝跖屈30°位,3周后更换短腿石膏固定继续固定3周左右。
* 62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2016年12月第3卷第4期
.手术演示.新鲜跟腱断裂修补术
徐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外科,江苏苏州215000)
1麻醉
全身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俯卧位,大腿根部止 血带,常规消毒铺巾,清点器械及纱布无误并记录。
2跟腱旁内侧入路
以断端为中心,于跟腱内侧0.5cm处做纵行手 术切口。
3切口显露
切开皮肤全层,避免潜行剥离,于腱周组织行 纵切口,向深层分离,暴露跟腱断端。
4跟腱修补
清除血肿,适当修整断端,于踝关节跖屈位,使用2号肌腱缝合线(Ethibond),采用改良Kessler或Krackow法缝合跟腱断端,2-0可吸收线 (Vicryl)环绕断端周边加强缝合。
5固定
术中检查跟腱张力满意后,稀碘附生理盐水反 复冲洗,彻底止血,清点器械及纱布无误后,修 复腱周组织,逐层缝合皮下皮肤,无菌敷料包扎,石膏固定于踝关节跖屈位。
左侧跟腱断裂手术记录
今天,约翰参加了一项关于左侧跟腱断裂手术的治疗。
约翰最初把它归因于活动太多,结果却出现了断裂。
为了尽快解决疼痛问题,他毅然决定采取手术治疗。
在检查室里,约翰接受了细致的检查和诊断,这有助于医生们对疾病情况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根据检查结果,约翰的左腿跟腱断裂严重,手术成功率很高。
在进行异体移植之前,经过细致的准备工作,手术工作组准备进行手术。
先由一位专家医生进行前期准备,对病人进行麻醉,准备好植入材料,以及其他细节准备工作。
在手术中,医生先切开约翰的腿部皮肤,接着打开肌腱,使之可以展开施行操作。
接着进行缝合植入异体跟腱,医生首先将异体跟腱植入约翰的腿部,然后将跟腱缝合到约翰的肌腱上。
另外,术中还需对身体做其他更细微的操作,以保证植入的异体跟腱安全有效的固定在约翰的腿上。
植入异体跟腱之后,约翰接受康复治疗时间更长,包括持续腿部冷敷,运动及护理腿部,以及整个恢复过程中的生活准备。
医生还会定期检查病人的恢复情况,给予正确的护理建议,以便病人可以尽快康复。
在努力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约翰需要承受较大的痛苦,但他能够勇敢地接受治疗,最终他的伤口得以完全愈合。
至此,约翰的左侧跟腱断裂手术终于完成,这是一次成功的手术,也是约翰抵抗病毒的胜利。
约翰今后会更加注重自身的保健,尽量避
免受伤。
无论如何,未来约翰将会更加健康,让我们向约翰祝福!。
关于跟腱断裂概况:当人们足跟离地以脚尖站立时,在足跟与小腿之间有一条很粗壮结实、绷得很紧的肌腱,这就是跟腱。
它是由起于胫骨后面的比目鱼肌与起于股骨内外髁的腓肠肌的两块肌肉的肌腱联合而成,是人体最强有力的肌腱之一。
人的行走、跑、跳就依仗着这条强有力的肌腱。
跟腱若是完全断了就会寸步难行。
成人跟腱长约15厘米左右,起始於小腿中部,止于跟骨结节后面的中点。
肌腱由上而下逐渐变厚变窄,从跟骨结节上4厘米处开始向下,又逐步展宽直达附着点。
跟腱在临近肌肉部和附着点部分均有较好的血液供应;而其中下部即跟腱附着点以上2~6厘米处,血液供应较差,肌腱营养不良,因而该处常易发生断裂。
跟腱断裂是一种常见的损伤,多发生于青壮年。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生跟腱断裂的机会不少。
运动员、练武的人和演员,要经常进行强度很大的跳跃、蹬腿等动作。
超过耐受能力,可使跟腱劳损,周围发生无菌性炎症,强度降低。
当动作不协调,或用力过猛时,跟腱可被肌肉拉断。
这时,似乎有人在小腿后方用棍子敲了一下。
跟腱部位随之感到疼痛,皮下瘀血,局部渐渐肿胀,足踝活动不灵,不能用力蹬地。
跟腱断裂可分为两类:一种是锐利的东西直接割伤。
这时皮肤也总是一起受伤,经伤口就可看到断裂的肌腱。
这种叫做开放性跟腱断裂。
第二种是当跟腱处于紧张状态时,受到横向砸伤,或由于肌肉突然猛力收缩而引起断裂。
此时,皮肤常常保持完整,称闭合性跟腱断裂。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跟腱由于长期慢性损伤或经过可的松注射导致肌腿营养不良,发生跟腱退行性改变或钙化,削弱了跟腱的强度而易受牵拉而断裂。
这种情况易发生在舞蹈演员或田径运动员。
症状体征:在受伤时可听到跟腱断裂的响声,立即出现跟部疼痛、肿胀、淤斑、行走无力,不能提跟,可在跟腱断裂处扪到压痛及凹陷,空虚感。
超声波检查可探到跟腱损伤的部位、类型。
开放性跟腱损伤,在伤口里可以看到跟腱断端,诊断多无困难。
闭合性跟腱损伤,要仔细询问病人的受伤经过。
病人常能诉述典型的受伤史,并曾听到响声和有断裂感,随后感到疼痛、无力、抬不起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