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合胞诊断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1.00 KB
- 文档页数:1
2020版: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全文)和流行概况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尤其对五岁以下的儿童造成严重威胁。
早产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原发免疫缺陷的婴幼儿更容易受到感染,病情也更加严重。
然而,目前还没有RSV疫苗或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该病毒感染。
唯一可用于预防RSV感染的人源化特异性抗体帕利珠单抗尚未引进国内临床应用。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规范儿童RSV感染的诊断、治疗及预防。
2儿童RSV感染的病理生理特点及致病机制2.1病理生理特点RSV感染主要侵犯呼吸道上皮细胞,引起炎症反应和细胞死亡。
这些病理生理特点可能导致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肺炎等严重疾病。
2.2致病机制RSV感染的致病机制包括直接细胞毒性和免疫反应。
RSV感染会激活宿主细胞的免疫系统,导致炎症反应和细胞损伤。
此外,RSV感染还可以干扰宿主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进一步加重病情。
3儿童RSV感染的诊断标准3.1临床表现儿童RSV感染的临床表现包括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症状。
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喘息、呼吸急促等。
3.2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诊断儿童RSV感染,包括鼻咽拭子或喉拭子的RSV抗原检测、呼吸道分泌物的病毒核酸检测等。
4儿童RSV感染的治疗方法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儿童RSV感染。
临床上采用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的方法,包括保持水分平衡、氧疗、支气管扩张剂等。
5儿童RSV感染的预防措施5.1个体预防个体预防措施包括避免接触已感染的人、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等。
5.2集体预防集体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儿童疫苗接种、加强儿童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措施等。
帕利珠单抗是一种有效的预防RSV感染的方法,但目前尚未引进国内临床应用。
RSV是最常见的婴幼儿ALRTI病原,其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根据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人群抗RSVIgG抗体阳性率从1到6个月龄为71%,随后逐渐上升,在6到12个月龄、1到3岁、3到6岁和6岁以上分别为84%、89%、96%和98%,20岁以上则达到100%。
呼吸道合胞诊断标准呼吸道合胞(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简称RSV)感染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病毒性感染之一。
本文将介绍呼吸道合胞的病原学特征、感染机制以及目前广泛应用的合胞诊断标准。
一、呼吸道合胞的病原学特征呼吸道合胞属于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轮状病毒科。
该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在冬季和春季流行最为严重。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间接接触传播,如被污染的手、衣物等。
婴幼儿是主要的感染人群,特别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其抵抗力较差,易受到感染。
二、呼吸道合胞的感染机制呼吸道合胞感染的主要靶器官为上呼吸道,包括鼻腔、喉咙、支气管和肺部。
RSV感染的初期病理变化是感染细胞的嵌合形成合胞,形成巨细胞。
合胞内含有病毒包膜和核酸,通过小梁体连接,形成具有多核的异核细胞。
这种合胞结构有助于病毒扩散和蔓延,并导致病毒对宿主免疫系统的逃逸,从而引起炎症反应和机体病理损害。
三、呼吸道合胞的临床表现呼吸道合胞感染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等。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咽痛、食欲不振和体重下降等症状。
对于婴幼儿来说,呼吸道合胞感染还可能引起腹泻、呼吸急促以及吸气性鸣叫音等。
四、呼吸道合胞的诊断标准呼吸道合胞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病毒学检测和影像学表现等。
以下为常用的RSV合胞诊断标准:1. 临床表现:对于存在上呼吸道症状的患者,特别是婴幼儿,应高度怀疑呼吸道合胞感染。
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常伴有发热。
2. 病毒学检测:目前,常用的病毒学检测方法包括鼻咽拭子或鼻腔吸取标本中的RSV RNA检测、免疫荧光染色和RSV抗体滴度测定等。
这些检测方法可以明确病毒感染的存在并确定其类型。
3. 影像学表现:胸部X线检查可以帮助判断呼吸道合胞感染的病情。
受感染的患者往往出现肺部浸润、间质性病变和肺泡腔积液等改变。
综上所述,呼吸道合胞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感染,在婴幼儿中流行较为严重。
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检测与分型首都儿科研究所 邓洁大家好!下面我跟大家交流一下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的检测与分型方法。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属于副粘液病毒科的一种RNA病毒。
它是造成世界范围内婴幼儿下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特别是2 — 6个月的小婴儿在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以后常常可以发生严重的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
另外呢它还是引起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加重以及免疫损伤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
呼吸道合胞病毒最早是在1956年在伴有感冒症状的猩猩体内分离到的。
在1957年又从患有下呼吸道疾病婴儿的鼻咽分泌物中分离到,由于它在细胞中可以引起细胞融合病变,所以呢就根据它在组织培养中的细胞病变特征呢命名为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呢它是由包裹负链RNA的核衣壳和包膜组成,其RNA全长为15225个核苷酸,编码10个蛋白。
其中呢G蛋白和F蛋白呢是位于病毒颗粒的表面,是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主要糖蛋白。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抗原变异,在70年代应用动物高价免疫血清的交叉中和试验即证明呼吸道合胞病毒毒株之间存在着细微的差异。
在80年代随着特异的呼吸道合胞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发现呢在G蛋白、F 蛋白、P蛋白以及N蛋白等蛋白上存在着抗原的变异性。
呼吸道合胞病毒亚型有什么差异呢?我们说呼吸道合胞病毒分为两个亚型A和B,它们的主要区别呢,主要是在于G、F、N、P蛋白上的抗原组成不同,其中G蛋白的可变性最高。
A和B亚型G蛋白之间仅存在5%的抗原相关性,而F蛋白则接近50%。
在氨基酸水平上,A和B亚型G蛋白只有53%的同源性,而F蛋白则为89%。
那么呼吸道合胞病毒亚型与反复感染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说由于G蛋白是激发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最主要的病毒抗原之一,而不同亚型呼吸道合胞病毒G蛋白激发机体产生的保护性抗体呢,不能有效地提供亚型间的交叉保护作用。
所以亚型的存在呢可能是同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反复感染有关。
那么呼吸道合胞病毒A、B亚型的致病性又有哪些区别呢?这都是一些文献的报道,有一些文献报道呢,说A亚型呼吸道合胞病毒呢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呼吸道合胞病毒核酸分型检测性能验证作者:俞敏来源:《科学大众》2020年第05期摘要:呼吸道合胞病毒核酸分型检测已经成为患儿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的重要检测手段。
在文章中,将采用实验分析的方法,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核酸分型检测性能进行评估,希望能为指导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支持。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核酸分型检测;性能验证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Pneumonia,RSV)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可引起间质性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
患儿发病后临床常表现为轻度的中耳炎或者上呼吸道感染,随着病情的发展,可演变为下呼吸道感染等,严重的会危及患儿生命,因此需要寻找一种能够有效诊断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方法,保证患儿能够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1 ; ;性能验证实验1.1 ;实验材料选择以某医院于2018年4月份提供的咽拭子样本为研究对象,样本在经过免疫荧光法抗原分型检测后,发现抗原检测为阳性的样本数为20份,抗原检测为阴性的样本数为20份,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者在经过抗病毒治疗有效后,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患者无病毒感染症状。
1.2 ;实验方法1.2.1 ;符合率验证向咽拭子标本中添加500 μL生理盐水进行涡旋洗脱,相关试剂为上海之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及其配套试剂盒,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
使用RSV分型核酸检测试剂盒以及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仪测量核酸,其中的基本操作程序均按照说明书进行。
从患者的咽拭子中提取核酸,检测核酸AB分型以及阴阳分型的情况,记录检测结果;扩增产物送至生物医药科技有关公司做高通量测量。
测量结果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标准序列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判断是否满足呼吸道合胞病毒分型标准。
在得到测量试剂盒的测试结果与测序结果后,判断精准度,记录测量结果的符合率。
呼吸道合胞病感染的临床诊治指南呼吸道合胞病感染,又称为RSV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病毒(RSV)引起。
该病毒主要感染婴幼儿和老年人,并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症状。
为了有效地诊断和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感染,制定一份合理的临床诊治指南至关重要。
一、临床表现呼吸道合胞病感染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咳嗽、鼻塞、喷嚏、喉咙痛、发热等。
儿童常伴有食欲不振、哭闹、疲乏、呼吸急促等症状。
老年人可能出现咳出带黏液的咳痰、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
对于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应高度怀疑呼吸道合胞病感染。
二、实验室检查在临床诊断中,实验室检查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可疑的呼吸道合胞病感染患者,可以通过咽拭子或鼻拭子来采集样本,使用融合抑制试验(Fusion Inhibition Test)或免疫荧光抗体染色试验(Immunofluorescence Assay)来检测RSV的抗原。
此外,也可以通过核酸检测方法,如PCR(聚合酶链反应)来检测RSV的核酸。
三、诊断标准呼吸道合胞病感染的诊断需符合以下标准:临床症状典型、病毒学检查阳性、排除其他呼吸道病原体感染。
在进行临床诊断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流行病学资料。
四、治疗原则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感染,治疗的原则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预防措施。
1. 对症治疗:a. 对于轻型病例,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休息、饮食调理、多喝水等措施即可缓解症状。
b. 对于中重型病例,可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如瑞德西韦,对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
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如有持续呼吸困难或氧合不足等严重症状,需及时给予氧疗、呼吸支持等治疗。
2. 预防措施:a. 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如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应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病毒源等。
b. 对于家庭中有感染者的家庭成员,应注意隔离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用口罩等。
c. 对于医疗保健工作者,应加强自身防护,戴口罩、手套等,避免交叉感染。
如何区分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一、定义与概述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流感病毒是两种不同的病毒,但它们引起的症状和病程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常常被混淆。
了解这两种病毒的定义和概述对于区分它们非常重要。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主要攻击呼吸道的上皮细胞,导致鼻塞、流涕、咳嗽、喉咙痛等症状。
该病毒主要在冬季流行,且传染性较强,易引起儿童和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的呼吸道感染。
流感病毒是一种正粘病毒科病毒,可引起季节性流行性感冒,并导致发热、咳嗽、喉咙痛、肌肉疼痛、乏力等症状。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变异能力强,传染性强,易引起大流行。
二、病原学与流行病学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病毒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有所不同。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非包膜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会产生带有病毒的飞沫,他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就可能被感染。
此外,接触感染者的物品或表面也可能导致传播。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高发人群为儿童和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
流感病毒是一种包膜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会产生带有病毒的飞沫,他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可能被感染。
此外,接触感染者的物品或表面也可能导致传播。
流感病毒感染在全球范围内流行,高发人群为儿童、年轻人和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
三、临床症状与体征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和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不同。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症状通常包括鼻塞、流涕、咳嗽、喉咙痛等,有时可能伴有发热和呼吸困难。
体征通常包括呼吸急促、喉咙充血等。
严重病例可能导致肺炎、支气管炎等并发症。
流感病毒感染的症状通常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肌肉疼痛、乏力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呕吐和腹泻。
体征通常包括体温升高、喉咙充血等。
严重病例可能导致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需要注意的是,流感病毒感染的症状可能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只出现轻微的症状,而有些人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症状。
四、诊断与检测方法诊断和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病毒感染的方法有所不同。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检测方法曾军荣【摘要】@@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起冬春季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最重要的病原体之一,约50%的婴儿肺炎和90%的婴儿支气管炎均是因感染RSV 所致;最新的研究发现免疫功能缺陷的成年人及老年人也是RSV的易感人群[1-2].目前尚无有效的RSV疫苗面世.因此,快速、准确的RSV检测技术不仅对监测与控制RSV流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能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也是合理选择治疗方案的基础[3].了解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手段和开展快速病毒检测,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就RSV的检测方法作一简要综述.【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1(008)011【总页数】4页(P1348-1350,1385)【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呼吸道感染;检测方法【作者】曾军荣【作者单位】广东省从化市中心医院检验科,510900【正文语种】中文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起冬春季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最重要的病原体之一,约50%的婴儿肺炎和90%的婴儿支气管炎均是因感染RSV所致;最新的研究发现免疫功能缺陷的成年人及老年人也是RSV的易感人群[1-2]。
目前尚无有效的RSV疫苗面世。
因此,快速、准确的RSV检测技术不仅对监测与控制RSV流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能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也是合理选择治疗方案的基础[3]。
了解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手段和开展快速病毒检测,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就RSV的检测方法作一简要综述。
1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检测方法[4-11]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目前国内外多采用病毒分离培养法、间接免疫荧光法(IF)、直接免疫荧光法、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法(APAAP)、生物素-链霉亲和素-过氧化物酶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病毒快速检测法、分子生物学法,如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mRT-PCR)、巢式PCR及核酸杂交、多重实时PCR、基因芯片技术、悬浮阵列技术等多种检测手段。
呼吸道合胞诊断标准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在临床表现方面,RSV感染的初期症状包括咳嗽、鼻堵塞,约2/3的病例有高热,最高可至41℃,但这种高热通常是非持续性的,多数病例的热程为4~10天。
轻症病例的呼吸困难和神经症状不明显,而中、重症者有较明显的呼吸困难、喘憋、口唇青紫和三凹征等症状,少数重症病例并发心力衰竭。
胸部听诊时,多数病例可听到细小或粗、中湿啰音,叩诊一般无浊音。
在实验室检查方面,RSV感染者的白细胞总数一般在(5~15)×10^9/L,多数在10×10^9/L以下,中性粒细胞多在70%以下。
病毒学及血清学检查是诊断RSV感染的主要方法,可以通过荧光免疫实验等直接检查咽部脱落上皮细胞内的RSV抗原,也可以通过RT-PCR检测病毒核酸等进行辅助诊断。
请注意,以上诊断标准仅供参考,如有任何疑问或症状,应咨询医生以获取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