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穿刺术操作记录
- 格式:docx
- 大小:12.51 KB
- 文档页数:1
膝关节腔穿刺记录病历范文English Answer:Knee Joint Arthrocentesis Procedure Note.Patient: [Patient Name]Date: [Date]Procedure: Knee joint arthrocentesis.Pre-Procedure:The patient was informed of the risks and benefits of the procedure and provided written consent.The patient's knee joint was prepped and draped in a sterile manner.Procedure:Under sterile conditions, the knee joint was localized using anatomical landmarks.A 25-gauge needle was inserted into the joint cavity through an anterolateral approach, aiming slightly towards the medial joint space.Approximately 10 mL of synovial fluid was aspirated into a sterile container.The needle was withdrawn, and a small adhesive bandage was applied to the puncture site.Post-Procedure:The synovial fluid was sent to the laboratory for analysis.The patient was instructed to keep the puncture site clean and dry.The patient was advised to rest the knee and avoid strenuous activity for 24 hours.Complications:No complications were encountered during or after the procedure.中文回答:膝关节腔穿刺术病例记录。
踝关节穿刺吸引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1 【制定规范的依据】
《临床诊疗规范—关节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2 【适应证】
2.1 怀疑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用以明确诊断。
2.2 治疗踝关节化脓性关节炎。
3 【禁忌证】
3.1 穿刺部位皮肤有破溃、感染。
3.2 患有严重凝血机制障碍、出血性疾病未能控制者。
3.3 严重的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为相对禁忌证。
4 【操作步骤】
4.1 穿刺点选择及穿刺途径可选择位于踝关节前侧的胫前肌肌腱和内踝之间,斜向后外进针;也可选择内踝或外踝的尖部向内上进针;也可选择其他合适。
摘要: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常见外科穿刺术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流程。
通过模拟临床场景,我学习了穿刺术的理论知识,并在指导下进行了实际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以下是对实训过程的详细记录和分析。
一、实训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外科穿刺术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穿刺术包括多种类型,如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腰椎穿刺等。
掌握穿刺术的操作技巧对于外科医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模拟临床操作,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外科穿刺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实训目的1. 理解常见外科穿刺术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
2. 掌握穿刺术的基本操作流程和技巧。
3. 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无菌观念。
三、实训内容1. 胸腔穿刺术2. 腹腔穿刺术3. 腰椎穿刺术四、实训过程1. 胸腔穿刺术(1)准备工作:了解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结果和影像学资料,评估穿刺风险。
(2)操作步骤: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局部消毒、铺巾,选择穿刺点,局麻,进针,抽取胸腔积液,拔针,压迫穿刺点,无菌包扎。
(3)注意事项:确保无菌操作,避免气胸、血胸等并发症。
2. 腹腔穿刺术(1)准备工作:了解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结果和影像学资料,评估穿刺风险。
(2)操作步骤:患者取仰卧位,局部消毒、铺巾,选择穿刺点,局麻,进针,抽取腹腔积液,拔针,压迫穿刺点,无菌包扎。
(3)注意事项:确保无菌操作,避免腹膜炎、肠穿孔等并发症。
3. 腰椎穿刺术(1)准备工作:了解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结果和影像学资料,评估穿刺风险。
(2)操作步骤:患者取侧卧位,局部消毒、铺巾,选择穿刺点,局麻,进针,抽取脑脊液,拔针,压迫穿刺点,无菌包扎。
(3)注意事项:确保无菌操作,避免脑脊液漏、脑出血等并发症。
五、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常见外科穿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操作流程和技巧。
2. 实训过程中,我注重无菌操作,遵守操作规范,提高了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关节腔穿刺术关节是骨骼系统中骨与骨之间的功能性联接。
关节软骨的主要功能是:1)承受力学负荷,使关节负荷扩散到一个较大的区域,以减少接触力。
2)润滑作用,使对侧关节面相对运动时的磨擦力和磨损减低到最小程度。
关节面与滑膜围成的间隙称为关节腔。
滑膜衬于纤维囊的内面紧贴关节软骨边缘,滑膜内富有血管、结缔组织和间质上皮,薄而光滑,正常呈粉红色,湿而滑润。
滑膜上有一些绒毛,皱襞突出于关节腔中。
滑膜内丰富的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可分泌滑膜液。
滑膜有两种细胞,一种有吞噬作用,另一种有分泌作用,分泌透明质酸和蛋白质的聚合物。
滑膜的血管网及淋巴网靠近关节腔,内有滑膜液、滑膜液为无色或淡黄色,粘性蛋白液、粘稠和微碱性的液体及少量单核、淋巴、巨噬细胞。
滑膜覆盖关节软骨、关节盘等结构,并成关节运动表面的滑润剂。
当外伤、感染、代谢性疾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滑膜时使之化学组成,细胞成份发生改变,影响滑膜液的扩散和交换,形成关节腔不同程度的炎症及积液。
行关节腔穿刺术(cavity puncture)可抽取积液进行检查,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一、适应证(一)诊断性穿刺四肢关节腔内积液,积血或积脓,须行穿刺抽液,进行细菌培养、化验等检查以助诊断。
(二)治疗性穿刺抽出关节腔内积液,以达减压,抽液后关节腔内注入相关的药物进行治疗。
(三)特殊检查穿刺关节腔内注入空气或造影剂,行关节造影术,以了解关节内的变化,尤其对了解半月板的变化更为重要。
二、禁忌证(一)血友病(二)穿刺部位有感染(三)尚未控制的糖尿病三、术前准备(一)器材准备1.常规消毒治疗盘1套2.无菌关节穿刺包内有6号(23G)、7号(22G)、8号(23G)穿刺针头和6号注射针头、5ml 和20ml注射器、洞巾、纱布。
3.其它用物消毒液、无菌手套、2%利多卡因、按需要准备标本瓶、培养瓶或注射药物、绷带。
(二)患者准备1.向患者做好解释,消除顾虑,取得合作。
(三)操作方法(1)一切器械、药品及操作,皆应严格无菌,以免关节腔感染。
膝关节腔穿刺术核对床头卡。
(先生/女士您好,请告诉我您的名字,让我看一下您的腕带,我是您的主治医师,根据您的病情现在需要对您进行膝关节腔穿刺术,您已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您的生命体征平稳,无手术禁忌症,选择以髌骨上缘的水平线与髌骨外缘的垂直线的交点作为穿刺点,此处皮肤无红肿、无感染、无渗出,可以进行此项操作。
助手:打桶盖,洗手,打无菌包,往包里夹无菌纱布、碘伏棉球,给术者利多卡因,撕胶布。
术者: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半径3cm,麻醉:在选定穿刺点先打一皮丘,间断负压逐层浸润麻醉,比针,用穿刺针向关节腔内穿刺抽液,留取标本送检,再次消毒穿刺点,覆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
(先生/女士您好,已经为您做完了穿刺,标本我们已经送检,送检结果会以第一时间告诉你,穿刺点三天之内不要沾水)47膝关节穿刺术【适应证】膝关节腔内积液,需行关节穿刺抽液检查或引流,或注射药物进行治疗。
关节腔内注射空气或造影剂,行关节造影术,以了解关节软骨或骨端的变化。
【禁忌证】穿刺部位局部皮肤有破溃或感染以及有严重凝血机制障碍者。
【操作方法】1、向患者说明穿刺的必要性,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如“您好,您的膝关节内积液较多,需要作关节穿刺。
”2、检查患者的膝关节,做浮髌试验。
并说明浮髌试验(+)。
询问患者是否有麻醉药物过敏史。
3、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两下肢伸直。
4、检查穿刺包的消毒日期是否合格,正确打开穿刺包。
5、穿刺部位按常规进行皮肤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
6、用7-9号注射针头,穿刺部位一般选择髌骨上方,由股四头肌外侧向内下刺入关节囊;或于髌骨下方由髌韧带向后穿刺达关节囊。
7、右手持注射器,左手固定穿刺点,当针进入关节腔后,左手固定穿刺针及注射器,右手回抽。
8、当抽的液体后,再将穿刺针进入少许,如关节内无积液,回抽时可见少量淡黄色液体,稍粘稠。
液体抽液完毕后,如需注入药物,则应另换注射器。
9、术后用消毒纱布覆盖穿刺部位,再用胶布固定。
刺方法体位:仰卧位,全身肌肉放松。
关节:伸直位或微曲进针点:–内、外侧膝眼处–内、外髌上角–内、外侧髌骨(优选)常规膝关节穿刺部位:患者仰卧位,膝关节伸直,髌骨上缘与髌骨内外侧缘的交点为两点,斜向髌股关节中心,以45°角穿刺。
膝关节微屈30°左右,从髌骨下方的髌韧带内侧或外侧关节间隙垂直进针。
髌骨外上缘穿刺法:1 定位:髌骨外上缘处与股外侧肌交界处。
按压股外侧肌下凹陷处,贴指甲刺入0.5-1cm,有落空感即可。
2 优点:神经分布少,感觉不敏感,组织薄,手感好。
患者容易配合。
关节内滑膜少,不容易引起疼痛。
穿刺部位组织少,针头易达到关节腔。
靠近髌上囊,可以将髌上囊的液体往下挤,从而抽液比较彻底,而且针头向上移动可以直接抽取髌上囊的液体髌骨外下缘(外侧膝眼)穿刺法:1 定位:屈膝90度位,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1cm处(外侧膝眼,可看到一小凹陷)。
2 方法:用指甲定为好后,消毒患处,10号针头与胫骨平台平行,向内呈45度角,穿刺进入,针头完全刺入即可。
3 优点:比较好定位,关节注射后患者无疼痛。
患者容易配合。
改进的穿刺途径的定位及穿刺方法:定位:将髌骨内缘分为3份,其中下1/3交界处向后0.5厘米即为进针点。
当膝关节无肿胀时,此穿刺点正在股内侧肌下端凹陷近髌骨内缘处。
方法:穿刺时膝关节伸直位,股四头肌放松,针尖朝向外后上方,与冠状面成20~30~角,与水平面成10—15~角,经皮肤、皮下、髌内侧支持带、关节囊即进入关节腔。
优点:1 .体表解剖标志明显,定位准确,当膝关节无肿胀或肿胀较轻时,伸直位下髌骨内缘及膝内侧的凹陷不需触摸,肉眼即能看清,穿刺点定位容易。
当膝关节肿胀时,髌骨内缘仍容易辨认,其中下1/3交界处定位准确、方便。
2 .经过组织少而薄,损伤小,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传统膝关节穿刺途径,内上、外上方穿刺时要分别经过肥厚的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内下、外下方需经过髌下脂肪垫,穿刺途径深,角度和方向不易准确掌握,不易一次穿入关节腔,可导致股内、外侧肌和脂肪垫的损伤,髌下脂肪垫损伤是膝痛的原因之一。
髋、膝、踝、肩、肘、腕关节穿刺图文详解一、髋关节穿刺术(一)大转子尖端进针法: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
在股骨大转子尖上方为穿刺点。
皮肤常规消毒,用7号长穿刺针刺入,并徐徐沿股骨颈上缘骨面向上方髋臼进入,至髋臼关节囊外,回抽无回血后,即可注射少量药液;再继续进针穿过关节囊进入关节腔。
(二)前路进针法患者仰卧位,在腹股沟韧带下2cm与股动脉外侧2cm的交点处为进针点。
皮肤常规消毒,用7号针头垂直进针达骨面后,稍退针,此时针尖在关节腔内。
(三)后路进针法患者俯卧位,或侧卧位,患侧在上。
于大粗隆中点与髂后下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为进针点。
用7号针头垂直或稍向上刺入,至骨面后稍退针,此时针尖在关节腔内。
二、膝关节穿刺法(一)膝眼穿刺法:患者仰卧屈膝45度,确定髌骨下外、内侧缘凹陷处。
皮肤常规消毒,作局麻皮丘,用3cm长、7号短针,连接含有3ml空气的注射器。
于凹陷处刺入2~2.5cm,注气无阻力,即可注入药3~5ml。
膝关节积液患者可将关节液抽出,当抽尽后,回注药物适量。
(二)上方穿刺法:患者仰卧,膝关节伸直,以膑骨上缘的水平线与膑骨外缘(或内缘)的垂线的交点为进针点。
皮肤常规消毒,用7号针头,自穿刺点向内下方(或外下方)刺入关节腔。
回抽无积液后注药5ml。
如果有关节积液,则应将积液抽尽,然后注入适量的药物。
三、踝关节穿刺法(一)踝关节腔前侧进针法:解溪穴进针点操作方法:患者仰卧或正坐,在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令患者翘拇趾时拇趾长伸肌腱明显隆起,在拇趾长伸肌腱外侧与趾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为进针点。
皮肤常规消毒,用5 号针头直刺入皮肤、皮下组织、小腿十字韧带,针体通过拇趾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针尖正对足背动静脉的主干及腓深神经的足背支。
回抽无血注药3ml,然后用拖曳注药法退针。
必要时可继续进针穿过关节囊,进入关节腔内。
若关节内有积液,可用空针管抽液,然后注入适量的药液。
二)踝关节腔外侧进针法:昆仑穴进针点操作方法:患者正坐或仰卧,在外踝后方,当外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为进针点。
胸腔穿刺术记录操作时间:操作地点:患者床旁操作者:今在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知情同意书后行胸腔穿刺术。
准备消毒器械及穿刺包,扶病人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手臂上。
选择B超定位点为穿刺点。
戴无菌手套,常规消毒铺巾,检查穿刺针通畅,胶管无漏气及破损。
2%利多卡因局部逐层浸润麻醉,选在下一肋骨的上缘为穿刺点。
以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穿刺针沿麻醉部位经肋骨上缘垂直缓慢刺入,当有突破感时停止,接上注射器后抽取胸水,共抽出···色液体···ml。
抽完液后拔出穿刺针,消毒并覆盖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
取抽出液送检验。
术后嘱病人静卧,穿刺过程顺利,患者未诉心慌、气紧、大汗等不适,生命体征平稳。
嘱患者保持穿刺局部清洁,如有不适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及时处理。
腹腔穿刺术记录操作时间:操作地点:操作者:今在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知情同意书后行腹腔穿刺术。
准备好消毒器械及穿刺包后,嘱病人排空膀胱后平卧。
取脐与左(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为穿刺点。
戴无菌手套,常规消毒铺巾。
用2%利多卡因逐层行局部麻醉。
检查穿刺针通畅后,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点逐层刺入腹壁,待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时停止。
用注射器抽液,同时记量,共抽出···色腹腔液体···ml。
取腹腔积液送检验。
术毕拔出穿刺针,消毒并覆盖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
术后嘱病人静卧,穿刺过程顺利,患者未诉心慌、气紧、大汗等不适,生命体征平稳。
嘱患者保持穿刺局部清洁,如有不适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及时处理。
腰椎穿刺术记录操作时间:操作地点:操作者:今在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知情同意书后行腰椎穿刺术。
准备消毒器械及穿刺包。
协助病人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
使病人头向前胸部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脊柱尽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
膝关节穿刺记录病历
膝关节骨质增生病历
膝关节承受着人体大部分体重,常年活动受损比较严重,极易形成骨质增生。
膝关节骨质增生最主要的危害就是影响人们的正常行走,关节的疼痛、肿胀以及活动受限都是该病的直接表现。
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规律,适当的活动保证睡眠,这样还是有利于身体健康。
进行适当的活动和有计划的功能锻炼。
老年人适当地锻炼,可加强关节的稳定,减慢退行变化的发生。
各种透热疗法和手法按摩,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补充营养,多吃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
如甘蓝、粟子、蚌类、大多数绿叶蔬菜、海带、燕麦、鲑鱼、沙丁鱼、海菜、芝麻、小虾、黄豆、豆腐、萝卜叶和麦胚。
还有一些常用方法如下:
1、使用单纯的止痛药、消炎药、镇静剂及肌肉松弛剂或非类固醇抗炎止痛剂,减轻疼痛,使症状获得缓解。
2、中医,外敷骨质舒络平痛贴,补充营养,从本质上解决。
3、当药物治疗或是复健治疗3个月以上,仍无法改善症状时,可以手术。
4、多做一些养生运动,比如太极拳、太极剑、广播操、五步拳等,能增强身体。
肘关节穿刺吸引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1. 【制定规范的依据】
《临床诊疗规范—关节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2. 【适应证】
2.1 怀疑肘关节化脓性关节炎,用以明确诊断。
2.2 治疗肘关节化脓性关节炎。
3. 【禁忌证】
3.1 穿刺部位皮肤有破溃、感染。
3.2 患有严重凝血机制障碍、出血性疾病未能控制者。
3.3 严重的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为相对禁忌证。
4. 【操作步骤】
4.1 体位和穿刺点选择一般情况可选择屈肘姿势;穿刺部位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后外侧(肱桡关节或鹰嘴
外侧),向内前进针;也可经尺骨鹰嘴上方,经肱三头肌肌腱向前下方穿刺;也可选择其他合适穿刺点。
4.2 穿刺常规消毒、铺巾;可根据情况局部进行或不进行浸润麻醉;然后持针经穿刺点刺人关节腔。
进入关节腔后,稳住针头和注射器进行吸引,必要时可先注入适量生理盐水后再进行吸引。
用于治疗者可抽吸后注入药液。
4.3 包扎操作完成后拔出穿刺针,可用无菌棉球或小纱布等遮盖穿刺口,胶布固定;也可根据情况加用厚敷料及绷带色扎,并固定肘关节于屈肘位。
5. 【注意事项】
5.1 穿刺点及穿刺途径应尽量避开神经、血管、腱鞘。
5.2 穿刺时可边吸抽,边进针,如刺人血管,应退出少许,改变进针方向;尽可能避免刺人过深,以免损伤关节、软骨。
5.3 若脓液黏稠或组织块堵塞针头不能吸出时,可将已吸人注射器的脓液或渗出物注入少许,或自该针头
注入少量生理盐水,推出该针头内的阻塞物后再行吸引。
5.4 关节内积液较多者,穿刺后可给予包扎,适当给予固定。
5.5 吸引关节脓液、渗出物时,可自关节的一侧向穿刺侧适当挤压。
關節腔穿刺術標準作業規範(一)編號:GHAAY-01總頁數:6 頁數:6-1作業目的 適用範圍 使用器材、工具 消毒層次材料品名無菌 高 中 低 清潔 對關節疾病之檢查及評估的微創侵入性方式 1.檢查關節液以評估單一或多發性的關節疾病,如退 化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血清陰性關節炎及感染性關節炎。
2.評估創傷後的關節水腫,是否有關節內骨折或是軟組織撕裂傷。
3.確定某疾病在治療後的活動情形。
4.因關節內大量滑囊液或出血,造成骨科理學檢查不便。
5.注射局部麻醉或長效類固醇藥劑。
6.將感染關節內之毒性產物引流排除。
7.減緩因壓力造成的疼痛。
一、不計價用品 1.無菌手套、洞巾、紗布。
2.注射針筒、針頭。
3.消毒液(75%酒精及優碘)。
4.Xylocaine 及檢驗試管。
◎ ◎ ◎◎ 公佈日期:94年7月 修訂日期:98年9月第2次修訂編號:GHAAY-01 總頁數:6 頁數:6-2項次操作說明或作業流程注意事項壹 貳 檢查前準備:1.訪視病患做身體評估,並向病患及家屬解釋檢查的目的、過程及其可能之危險性併發症。
2.填寫同意書。
3.病患的生化檢驗及血液凝固檢查結果,判定是否適宜作檢查。
4.採消毒性洗手。
檢查過程:1.病患以適當的姿勢躺於治療檯。
2.找出適當穿刺的位置並作記號。
3.戴上無菌手套。
4.施行局部麻醉。
5.施行穿刺:(一)、踝關節(ankle):(1).前內側穿刺法(anteriomedial)腳掌向下彎曲45˚,在內踝末端向外、向上各約一指幅處,在前脛骨肌腱內側,以針頭向後的方向穿刺,進入關節腔。
(2).前外側穿刺法(anteriolateral)腳掌向下彎曲45˚,在外踝末端向內1.3㎝、向上2.5㎝,針頭 向後的方向穿刺,進入關節腔。
關節覆蓋的皮膚或軟組織有無感染。
有無嚴重的凝血機能異常。
公佈日期:94年7月修訂日期:98年9月第2次修訂編號:GHAAY-01總頁數:6 頁數:6-3項次操作說明或作業流程注意事項(二)、膝關節(Knee)膝關節伸直,肌肉放鬆,從外側臏骨上緣位置,針頭平行穿次進入臏骨關節。
关节穿刺术操作记录
膝关节穿刺术适应症:膝关节腔内积液,需行关节穿刺抽液检查或引流,或注射药物进行治疗。
关节腔内注射空气或造影剂,行关节造影术,以了解关节软骨或骨端的变化。
方法:
1、向患者说明穿刺的必要性,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如“您好,您的膝关节内积液较多,需要作关节穿刺。
”
2、检查患者的膝关节,做浮髌试验。
并说明浮髌试验(+)。
3、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两下肢伸直。
4、穿刺部位按常规进行皮肤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
5、用7-9号注射针头,穿刺部位一般选择髌骨上方,由股四头肌外侧向内下刺入关节囊;或于髌骨下方由髌韧带向后穿刺达关节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