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腔穿刺术的方法是什么
- 格式:docx
- 大小:16.37 KB
- 文档页数:3
膝关节腔穿刺把持步伐—风湿科之马矢奏春创作【器械准备】关节腔穿刺模型、穿刺包1个(包括消毒孔巾、弯盘、消毒纱布等)、18-20号穿刺针及20ml注射器各1支、无菌手套2副、无菌试管多支、弯盘1个,局麻药(利多卡因100mg)1支、消毒液(碘伏)1瓶、砂轮1枚、油性画线笔1支、棉签1包、胶布1卷.如需关节腔内注射药物,应准备好所需药物及注射器.【术前准备】1.详细了解病史,参阅患者骨关节X线或CT片(需要时在B 超检查下)确定穿刺点,并用油性画线笔标识表记标帜穿刺点.2.进行体格检查和需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惯例、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活化部份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等.3. 向患者和(或)法定监护人说明关节腔穿刺的目的、意义、平安性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简要说明把持过程,解除患者的顾虑,取得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4. 确保穿刺部位标识表记标帜(B超或X线定位下)正确,核查器械准备是否齐全.5.术者及助手惯例洗手,戴好帽子和口罩.【把持步伐】1.穿刺点定位:于髌骨上方,由骨四头肌腱外侧向内下刺入关节囊作为穿刺点,或于髌骨下方,由髌韧带旁向后穿刺以达关节囊作为穿刺点,用油性画线笔进行标识表记标帜.2.消毒:局部严格消毒后,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巾.3.局部麻醉:穿刺点用利多卡因或l-2%普鲁卡因局部麻醉(从皮肤至关节腔).4.关节腔穿刺:术者右手持注射器,左手固定穿刺点.沿麻醉路径穿刺,当针进入关节腔后,左手不动,固定针头及注射器,右手缓慢抽动注射器筒栓进行抽液或注药等把持,如有阻塞,可将注射器取下,注入少许空气,将阻塞排除,再继续抽吸.经常使用关节穿刺部位及方法如下:膝关节穿刺术:以髌骨上缘的水平线与髌骨外缘的垂直线的交点为穿刺点,经此点向内下方刺入关节腔,也可经髌韧带的任何一侧,紧贴髌骨下方向后进针.【适应证】1.四肢关节腔内积液,须行穿刺抽液检查或引流,或注射药物进行治疗.2.关节腔内注入空气或造影剂行关节造影检查,以了解关节软骨或骨真个变动.【禁忌证】1.穿刺部位局部皮肤有破溃、严重皮疹或感染者.2.严重凝血机制障碍,如血友病等病人.【注意事项】1.穿刺器械及手术把持均需严格消毒,以防无菌的关节腔渗。
2019版最全膝关节穿刺术目的通过膝关节腔穿刺,可抽取关节腔内滑液,减轻膝关节肿胀,恢复关节功能,同时了解滑液性质和状况,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并可向关节腔内注射药物治疗关节疾病。
适应症1.治疗性穿刺:①已明确的关节炎,但持久不愈的关节腔较多积液,影响关节功能时。
②向关节腔内注射药物,治疗骨关节炎等膝关节疾病2.诊断性穿刺:未确诊的膝关节肿痛伴积液,需采集关节液做诊断用途(化验或细菌培养),如取关节液行偏振光镜检查尿酸盐结晶,以诊断痛风性关节炎。
在关节镜进行肉眼观察,滑膜活检或切除,可同时抽取滑液。
3.特殊检查性穿刺:关节造影禁忌症1.穿刺部位局部皮肤有破溃、严重皮疹或感染。
2.严重凝血机制障碍,如血友病等。
3.慎用: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者,急性全身感染者(尤其激素需慎用)。
操作前准备1.器械准备治疗车、治疗盘,碘伏1瓶,膝关节穿刺包、5m或10m注射器,用7号针头,2%利多卡因、无菌手套、无菌纱布、胶布,胶布、棉签,砂轮1枚,治疗药物等。
如积液较多,需准备20-50ml注射器。
2.病人准备询问病人的心肺功能情况,是否有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是否有糖尿病。
应做血尿常规检查、肝肾功能和血糖检查、凝血常规检查等。
向病人说明穿刺的目的、意义,操作过程及并发症,以及注意事项,征得同意和合作。
术前给予穿刺处皮肤清洁处理并备皮。
操作前,应稳定患者情绪,放松关节,便于穿刺。
3.医生准备衣帽整齐、戴口罩帽子,规范洗手。
4.核对病人信息,姓名、年龄、需要穿刺的关节,避免差错。
5.查询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例如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凝血常规等。
6.测量血压与脉搏。
操作方法1.对患者进行浮膑试验检查2.穿刺体位:仰卧位、坐位,或微屈30度。
3.选定膝关节穿刺点应避开血管、神经、肌腱或皮损等。
可通过活动关节并触摸关节间隙来证实穿刺点。
穿刺部位选定后,以龙胆紫做一标志。
4.关节腔穿刺:打开膝关节穿刺包,戴无菌手套,手术配合者协助穿刺部位皮肤碘伏消毒,自内向外,二遍以上,消毒直径15cm以上。
关节腔穿刺术【适应证】1、确定病变性质,穿刺抽吸关节腔积液及分泌物,作常规及细菌学检查.2、了解关节内病变的情况,注入空气或其他造影剂,作关节放射线造影检查.3、关节腔早期引流.4、关节腔内注射药物.5、关节腔冲洗.【准备工作】器械准备:关节穿刺包,手套,治疗盘(碘酒,酒精,棉签,龙胆紫,局部麻醉药)【操作方法】1、准备好局部皮肤.2、确定关节穿刺部位并用龙胆紫标志穿刺点.3、术者及助手戴无菌手套.4、常规局部皮肤消毒,铺盖无菌孔巾.5、用2%普鲁卡因从皮肤至关节腔行局部麻醉.6、用16-18号针头沿麻醉途径刺入关节腔。
缓慢进行抽吸,速度不能过快,以免针头发生阻塞。
万一发生阻塞,可将注射器取下,注入少许空气,将阻塞排除,然后再继续抽吸。
7、抽吸完毕,迅速拔出针头,以免针尖漏夜污染关节周围正常组织。
术毕穿刺部位盖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
8、四肢关节穿刺途径:肩关节:由前方或侧方穿刺。
肩关节腔积液的波动感一般在前方较明显,所以,常从三角肌的前缘刺入。
肘关节:尽量屈曲肘部,从肘后鹰嘴突与肱骨外髁间刺入。
腕关节:在腕部背侧穿刺:①尺骨茎突的外测横行刺入;②拇长伸肌腱与固有食指伸指肌腱之间刺入。
髋关节:可在下述两个部位穿刺:①侧方穿刺法:在股骨大粗隆的前下方,穿刺针与皮肤成45度角刺入,循股骨颈方向向内上方刺入约5-10CM,即可进入髋关节腔;②前方穿刺法: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的下方约2.5CM处,再向外测约2.5CM处,即股动静脉鞘的稍内侧垂直刺入,亦可进入髋关节腔内。
膝关节:自髌骨上缘外侧,向内下方穿刺,即可从髌骨后面进入膝关节腔。
踝关节:常用的穿刺途径有:①胫前肌腱与内踝之间刺入; ②趾长伸肌腱与外髁之间刺入。
各个关节穿刺技巧一、肩关节穿刺:1、前侧入路:是肩关节最简单,常用的穿刺途径。
触知锁骨与其下方的喙突尖端的下方肱头中间的部位沿着关节间隙直接向背侧内侧刺入,进针约3cm即进入关节腔。
2、后侧入路:由于操作时远离患者视线,因此更具人性化。
患侧手臂内旋内收交叉过胸前搭至对侧肩部,可以使肩关节充分打开。
针从肩峰后外侧角的消防(1-2cm)向喙突顶端方向刺入,进针2-3cm即进入关节腔。
3.肩峰下滑囊入路:肩峰下滑囊是腱板与肩峰之间的滑液囊,具有帮主腱板滑行的功能,肩峰下滑液囊的大小因人而异,当上肢下垂时形成约1cm的空隙。
触知肩峰外缘与肩峰角,并确定与腱板直接的空隙,穿刺针以30°仰角从稍后方在肩峰的下面刺入,进针2-3cm即进入肩峰下滑囊。
肩关节积液波动在前面较明显,故亦可从肩峰前面波动明显处刺入。
二、肘关节穿刺(1)、后侧入路:当屈肘90°时,自尺骨鹰嘴顶端和肱骨外上髁之间向内前方刺入。
(2)、外侧入路:前臂被动旋转,触带桡骨小头,在其近端与肱骨头之间自外侧刺入。
(3)、鹰嘴上入路:屈肘45°,穿刺针自尺骨鹰嘴突近端穿过肱三头肌肌腱刺入鹰嘴窝即进入关节腔。
三、膝关节穿刺:(1)、髌上入路:仰卧位,膝关节充分伸展、放松,以髌骨上缘的水平线与髌骨内外缘的垂直线的交点为穿刺点,经此两点各种方向均可刺入关节腔,以向下及向中心45°线为最佳。
(2)、髌旁入路:屈膝90°悬小腿位,经髌韧带的两侧紧贴髌骨下方向后进针。
四、腕关节穿刺:(1)、桡背侧入路:哇关节稍微掌屈并尺倾,自拇長肌腱与食指固有伸肌腱之间,或桡骨茎突远端“鼻烟窝”处垂直刺入。
内桡动脉行经桡骨茎突远方,故最好不采用“鼻烟窝”处穿刺,以免损伤血管。
(2)、尺侧入路:穿刺针在尺骨茎突侧面下方尺侧腕屈肌和尺侧腕伸肌之间垂直刺入。
五、髋关节穿刺:(1)、前侧入路:取仰卧位,双下肢伸直并稍微外旋,在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连线的中点,腹股沟韧带下2cm,触及股动脉搏动后,在外侧1cm处垂直刺入可达股骨头,稍后退针即可抽出关节液,或者在股动脉搏动点的外侧3cm处,约在大转子的上缘水平,向后内测倾斜60°进针,当有明显突破感时即进入关节腔。
关节腔穿刺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关节腔穿刺术是一种常见的诊断和治疗关节疾病的方法。
下面是关节腔穿刺术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清洁操作区域,穿戴无菌手套和口罩。
准备穿刺针、注射器、局部麻醉药和消毒剂。
2.术前准备:与患者沟通,解释手术过程和可能的风险。
确认患者是否有可能的过敏反应。
确保患者处于适当的体位,以便对目标关节进行穿刺。
3.局部麻醉:选择合适的局部麻醉方法(例如,局麻喷雾、表面麻醉或深部麻醉)。
注射局部麻醉药到穿刺点周围,确保麻醉到达关节腔。
4.穿刺过程:使用消毒剂清洁穿刺点。
拿起穿刺针,以合适的角度和方向将其插入关节腔。
当穿刺针进入关节腔时,可能会有关节腔液出现,收集关节腔液到注射器中。
5.关节腔液处理:将关节腔液转移到离心管中。
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细胞计数、细菌培养等)。
6.完成操作:移除穿刺针。
使用消毒剂清洁穿刺点。
在穿刺点周围覆盖敷料。
评分标准关节腔穿刺术的评分可以根据以下几个因素进行评估:1.技术操作:操作者是否熟练,是否准确找到穿刺点。
操作过程是否顺利,是否造成其他损伤。
2.麻醉管理:麻醉方法选择是否合理。
麻醉效果是否良好,是否导致患者痛苦或不适。
3.关节腔液采集:关节腔液的采集是否顺利。
采集得到的关节腔液样本是否足够进行实验室检查。
以上是关节腔穿刺术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在进行手术前,操作者需要熟悉操作流程,并根据评分标准进行操作和评估。
做好膝关节腔穿刺及治疗,这些重点知识一定要掌握!膝关节腔穿刺术(kneejointcavityparacentesis)常用于检查关节腔内积液的性质,或抽液后向关节腔内注药。
那么其到底该如何做,又有哪些注意事项?今天早读将全面讲解,值得学习借鉴!关节穿刺术适用证(1)四肢关节腔内积液,须行穿刺抽液检查或引流,或注射药物进行治疗;(2)关节腔内注入空气或造影剂,行关节造影术,以了解关节软骨或骨端的变化。
药物适用证(1)适用于变形性膝关节病和肩关节周围炎的辅助治疗;(2)膝关节腔内注射药物特适用于早期与部分中期的患者,对另一部分中期的患者无效时可以行关节镜手术,对于晚期OA患者,关节面严重磨损,关节间隙消失的患者,向患者告之最好的方法是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注射部位膝关节穿刺点,可在髌骨内下、外下、内上、外上约1cm处。
以髌骨上缘的水平线与髌骨外缘的垂直的交点为穿刺点,经此点向内下方刺入关节腔;也可经髌韧带的任何一侧紧贴髌骨下方向后进针。
(1)髌下入路1)体位:仰卧,膝关节竖立屈曲90度;2)定位:髌骨、股骨、胫骨围成的三角区—膝眼。
(2)髌旁入路穿刺:与髌腱成30度。
(3)髌上囊入路1)体位:仰卧,膝关节伸直;2)定位:髌骨与股骨之间。
水平刺入膝关节注射常用药物(一)透明质酸是人体正常分泌的一种关节滑液,也是关节软骨基质构成组分之一。
透明质酸属于高分子量黏多糖,由滑膜成纤维细胞及B型滑膜细胞合成、分泌至关节腔,具有润滑关节、缓冲震荡、营养软骨、抑制炎症等作用。
透明质酸的抗炎作用主要是通过稀释细胞因子、抑制炎性介质的扩散而实现的,但其自身并无抗炎性,且透明质酸覆盖于软骨表面可发挥分子筛作用,能将营养物质递送至软骨组织,并阻碍蛋白多糖自软骨基质中分离,进而破坏免疫复合物生成和流入关节腔。
外源性透明质酸关节腔内注入能提高关节腔内透明质酸的浓度,在改善关节滑液的润滑、保护作用的同时还可刺激细胞分泌内源性透明质酸,以增加滑液的粘稠度及润滑度,减弱骨骨间摩擦、震荡,并可屏蔽膜感受器缓解疼痛。
12种关节腔穿刺方法01膝关节穿刺膝关节穿刺术常用于检查关节腔内积液的性质,或抽液后向关节腔内注药。
膝关节腔内积液,需行关节穿刺抽液检查或引流,或注射药物进行治疗。
关节腔内注射空气或造影剂,行关节造影术,以了解关节软骨或骨端的变化。
膝关节囊、韧带和肌腱附着点,神经分布较为密集。
许多神经分支深入到膝关节腔内的软骨、滑膜和软骨下血管。
许多无髓鞘神经未梢感受器还与血管走行共同分布于关节囊、滑膜和关节脂肪垫。
体位:仰卧位、全身肌肉放松关节:伸直位或微屈进针点:髌周或膝眼处方法一:在髌骨两侧缘各作一条与肢体相平行的线,再在髌骨上下缘各作一条与前两线相垂直的线,各线相交的四点处均可进针穿刺。
穿刺针和髌骨平面成45度角,针尖刺向髌骨下,即可进入关节腔。
方法二:内外侧膝眼: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内膝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
02肩关节穿刺术1、前侧穿刺:上臂轻度外展外旋位,在喙突和肱骨小结节间隙(三角肌前缘)垂直向后进针穿刺。
2、后侧穿刺:上臂外展内旋位,在肩峰下三角肌和岗下肌间,垂直进针穿刺。
体位:仰卧位或坐位关节:外旋位进针点:前侧—喙突外、下1- 2cm,向外倾斜30度;后侧—肩胛骨后角下2cm。
03肘关节穿刺法1、后侧穿刺:肘关节屈曲90度,在肘关节后侧尺骨鹰嘴突尖端和肱骨外上髁间隙.靠近鹰嘴进行穿刺。
2、外侧穿刺:肘关节屈曲90度,在桡骨小头和肱骨小头间隙,靠近尺骨鹰嘴进针穿刺。
体位:仰卧或侧卧关节:屈曲90度位进针点:肱、桡关节间隙;肱、尺关节(鹰嘴窝)04髋关节穿刺1、仰卧位,下肢伸直,有两条路径。
2、前入路:(1)外旋位;(2)自髂前上棘下2-3cm、股动脉搏动外侧2-3cm为穿刺点;(3)与皮肤成60°角, 向后内侧方向进针。
3、外侧入路(常用):(1)内旋位,双膝分开,两足拇趾相挨;(2)自大转子前方向内上方,指向腹股沟韧带中点偏下一点,沿股骨颈进入关节腔。
05踝关节穿刺1、仰卧位,足与小腿呈90°。
膝关节穿刺的详细步骤及要点说明概述膝关节穿刺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诊断和治疗膝关节相关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膝关节穿刺的步骤及要点。
步骤1. 穿刺前准备:- 准备所需器材,包括穿刺针、麻醉药、消毒药物等。
- 将患者放置在适合的位置,确保膝关节处于易于操作的角度。
-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口头说明和知情同意,确保患者理解和配合。
2. 局部麻醉:- 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并确保患者对该方法没有过敏反应。
- 使用消毒药物彻底清洁穿刺部位,并进行局部麻醉。
3. 确定穿刺点:- 通过触诊、X射线或超声等方式确定穿刺点位置。
- 选择最佳的穿刺点,避开关节结构和血管等重要组织。
4. 进行穿刺:- 使用穿刺针缓慢而稳定地将针头插入到膝关节腔内,控制穿刺深度。
- 观察是否有关节液从针头中流出,以确认已进入膝关节腔。
- 若需要,可以使用注射器抽取关节液样本进行进一步检查。
5. 结束操作:- 从穿刺点处缓慢拔出针头,并进行必要的止血处理。
- 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和覆盖处理,以防止感染。
- 提供必要的护理建议和注意事项,向患者解释可能的不适反应和并发症。
要点说明- 操作必须在合适的操作环境下进行,确保操作场所的清洁和无菌。
- 操作者必须具备相关的医学知识和操作技能,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 在进行穿刺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相关检查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膝关节穿刺。
- 麻醉方法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个人需求和医生的建议。
- 穿刺点的选择应避开关节结构和血管,并遵循相关解剖学知识和操作规范。
- 在进行穿刺时,操作者应细致观察关节液的流出情况,进入膝关节腔。
- 在操作结束后,应进行必要的处理和护理,以避免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以上是膝关节穿刺的详细步骤及要点说明,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该操作。
请在进行任何医疗操作前,一定要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膝关节腔穿刺术简介膝关节腔穿刺术(knee joint cavity paracentesis)常用于检查关节腔内积液的性质,或抽液后向关节腔内注药。
方法 1.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两下肢伸直。
2.穿刺部位按常规进行皮肤消毒,医师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
3.用7—9号注射针头,一般于髌骨外上方,由股四头肌腱外侧向内下刺入关节囊;或于髌骨下方,由髌韧带旁向后穿刺达关节囊。
4.抽液完毕后,如需注入药物,则应另换无菌注射器。
5.术后用消毒纱布覆盖穿刺部位,再用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 1.穿刺器械及手术操作均需严格消毒,以防无菌的关节腔渗液发生继发感染。
2.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关节软骨。
3.如关节腔积液过多,于抽吸后应适当加压固定。
膝关节穿刺进针部位髌骨外上缘穿刺法:定位:髌骨外上缘处与股外侧肌交界处。
按压股外侧肌下凹陷处,贴指甲刺入0.5-1cm,有落空感即可。
优点:神经分布少,感觉不敏感,组织薄,手感好。
患者容易配合。
关节内滑膜少,不容易引起疼痛。
穿刺部位组织少,针头易达到关节腔。
靠近髌上囊,可以将髌上囊的液体往下挤,从而抽液比较彻底,而且针头向上移动可以直接抽取髌上囊的液体。
髌骨外下缘(外侧膝眼)穿刺法定位:屈膝90度位,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1cm处(外侧膝眼,可看到一小凹陷)。
方法:用指甲定为好后,消毒患处,10号针头与胫骨平台平行,向内呈45度角,穿刺进入,针头完全刺入即可。
优点:比较好定位,关节注射后患者无疼痛。
患者容易配合。
注射透明质酸钠采用经髌股关节侧方关节腔内注射,可避免药物注入髌下脂肪垫造成疼痛和影响药物功效从髌骨外上方进针,也可以从内侧缘间隙进针,感觉效果也不错。
如果滑膜增生严重,髌下脂肪垫太厚的话,就不容易进针了,反而容易反复刺激滑膜和脂肪垫引起疼痛。
病人座位,下垂双膝。
以髌骨中心点,作水平线和垂直线,其第一和第二象限,各做45度的平分角,该平分线与髌骨外缘的交点,即是进针点. 常规膝关节穿刺部位:患者仰卧位,膝关节伸直,髌骨上缘与髌骨内外侧缘的交点为两点,斜向髌股关节中心,以45°角穿刺。
膝关节穿刺术操作规程
[概述]
对不明原因膝关节肿胀的诊断。
[适应症]
膝关节腔内积液或积脓,需行穿刺检查或引流必要时注射药物进行治疗,以及膝关节造影术以观察关节软骨或骨端变化。
[禁忌症]
皮肤感染,血友病,肿瘤。
[操作前准备]
向家属及病人交代穿刺的目的和可能出现的情况,准备穿刺针,麻药等。
[操作程序]
1采取适当体位。
2选择适当穿刺点: 1)髌骨上缘的水平线与髌骨内外侧的垂直线的交点为穿刺点。
2)经膑韧带的两侧紧贴髌骨下方进针。
3常规消毒,带无菌手套,铺无菌巾,自皮肤,关节囊以1%——2%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4术者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进针,待针锋抵抗感消失时,针尖已进入关节腔内,即可抽取关节积液(脓)或注射药物,并留样送检。
5 拔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以手指压迫数分钟,加压包扎或适当固定。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以免引起关节腔感染。
2穿刺时边抽边进针。
3当刺入血管抽出新鲜血时,应退出少许,改变方向再进针。
4对抽出的关节液应做肉眼观察,各种镜下或细菌检查。
5关节腔内注射类固醇不应超过3次,以免造成关节损伤。
6 关节腔内有明显积液者穿刺后应做加压包扎,适当固定,根据液体量的多少确定穿刺的
时间,一般每周不应超过2次。
[并发症及其防治]
1 关节腔感染措施:严格无菌操作。
2 刺入血管措施:应边抽边进针。
保持门窗干净、无尘土、玻璃清洁、透明。
自己总结膝关节穿刺技术:.改进的穿刺途径的定位及穿刺方法:将髌骨内缘分为3份,其中下1/3交界处向后0.5厘米即为进针点。
当膝关节无肿胀时,此穿刺点正在股内侧肌下端凹陷近髌骨内缘处。
穿刺时膝关节伸直位,股四头肌放松,针尖朝向外后上方,与冠状面成20~30~角,与水平面成10—15~角,经皮肤、皮下、髌内侧支持带、关节囊即进入关节腔。
2 改进的穿刺途径的优点2.1 体表解剖标志明显,定位准确根据膝关节的骨骼构成,将其分成三个部分:①外侧股胫关节,② 内侧股胫关节,③髌股关节。
膝关节穿刺实际上是髌股关节穿刺。
髌骨位于皮下,界限明显,在髌骨与股骨两髁之间有两条纵形凹陷,为内外侧髌旁沟,在内外侧髌旁沟之下位于髌韧带两侧有两个隆起,特别在股四头肌收缩时更明显,是膝关节滑膜脂肪垫的位置。
股内侧肌附着于髌骨内缘上2/3,向下移行为髌内侧支持带。
当膝关节无肿胀或肿胀较轻时,伸直位下髌骨内缘及膝内侧的凹陷不需触摸,肉眼即能看清,穿刺点定位容易。
当膝关节肿胀时,髌骨内缘仍容易辨认,其中下1/3交界处定位准确、方便。
2.2 经过组织少而薄,损伤小,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传统膝关节穿刺途径,内上、外上方穿刺时要分别经过肥厚的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内下、外下方需经过髌下脂肪垫,穿刺途径深,角度和方向不易准确掌握,不易一次穿入关节腔,可导致股内、外侧肌和脂肪垫的损伤,髌下脂肪垫损伤是膝痛的原因之一。
而采取改进的穿刺途径时,关节囊位置表浅,经过组织少而薄,角度和方向易于掌握,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因此改进的途径是一种理想的膝关节穿刺途径。
膝关节腔穿刺术膝关节腔穿刺术是一种治疗膝关节腔内积液的方法,适用于需要进行关节穿刺抽液检查、引流或注射药物治疗的患者。
此外,还可以通过关节造影术注射空气或造影剂,以了解关节软骨或骨端的变化。
但是,穿刺局部皮肤感染、血友病和肿瘤等情况是禁忌的。
在进行膝关节腔穿刺术前,需要向患者说明穿刺的必要性,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患者需要仰卧于手术台上,两下肢伸直。
穿刺部位按常规进行皮肤消毒,医师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
然后,用7-9号注射针头,在右手持注射器的同时,用左手固定穿刺点。
一般情况下,穿刺点位于髌骨外上方,由股四头肌腱外侧向内下刺入关节囊;或者位于髌骨下方,由髌韧带旁向后穿刺达关节囊。
当针进入关节腔后,左手固定穿刺针及注射器,右手回抽。
抽液完毕后,如需注入药物,则应另换注射器。
术后用消毒纱布覆盖穿刺部位,再用胶布固定。
嘱病人减少活动,如有疼痛、发热及时就诊,并做好记录。
在进行膝关节腔穿刺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穿刺器械及手术操作均需严格无菌,以防止无菌的关节腔渗液发生继发感染。
其次,动作要轻柔,不要刺入太深,避免损伤关节软骨。
如果关节积液过多,需要在抽吸后适当加压固定包扎。
如果液体较多,一般可以每周穿刺两次。
在穿刺过程中,应边抽吸边进针,注意有无新鲜血液。
反复在关节内注射类固醇药物,可能会造成关节损伤,因此,任何关节内注射类固醇药物,不应超过3次。
最后,抽出的液体需要做镜下检查、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进行肉眼观察,初步判定其性状,给予及时治疗。
正常情况下,液体为草黄色、澄清透明。
如果为暗红色陈旧性血液,往往为外伤性;如果抽出的血液含有脂肪滴,则可能为关节内骨折;浑浊的液体提示有感染,如果为脓液,则感染的诊断确定无疑。
除了以上的穿刺方法外,还有髌骨外上缘穿刺法和髌骨外下缘(外侧膝眼)穿刺法。
髌骨外上缘穿刺法的优点在于神经分布少、感觉不敏感、组织薄、手感好,患者容易配合。
关节内滑膜少,不容易引起疼痛。
膝关节腔穿刺术核对床头卡。
(先生/女士您好,请告诉我您的名字,让我看一下您的腕带,我是您的主治医师,根据您的病情现在需要对您进行膝关节腔穿刺术,您已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您的生命体征平稳,无手术禁忌症,选择以髌骨上缘的水平线与髌骨外缘的垂直线的交点作为穿刺点,此处皮肤无红肿、无感染、无渗出,可以进行此项操作。
助手:打桶盖,洗手,打无菌包,往包里夹无菌纱布、碘伏棉球,给术者利多卡因,撕胶布。
术者: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半径3cm,麻醉:在选定穿刺点先打一皮丘,间断负压逐层浸润麻醉,比针,用穿刺针向关节腔内穿刺抽液,留取标本送检,再次消毒穿刺点,覆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
(先生/女士您好,已经为您做完了穿刺,标本我们已经送检,送检结果会以第一时间告诉你,穿刺点三天之内不要沾水)47膝关节穿刺术【适应证】膝关节腔内积液,需行关节穿刺抽液检查或引流,或注射药物进行治疗。
关节腔内注射空气或造影剂,行关节造影术,以了解关节软骨或骨端的变化。
【禁忌证】穿刺部位局部皮肤有破溃或感染以及有严重凝血机制障碍者。
【操作方法】1、向患者说明穿刺的必要性,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如“您好,您的膝关节内积液较多,需要作关节穿刺。
”2、检查患者的膝关节,做浮髌试验。
并说明浮髌试验(+)。
询问患者是否有麻醉药物过敏史。
3、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两下肢伸直。
4、检查穿刺包的消毒日期是否合格,正确打开穿刺包。
5、穿刺部位按常规进行皮肤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
6、用7-9号注射针头,穿刺部位一般选择髌骨上方,由股四头肌外侧向内下刺入关节囊;或于髌骨下方由髌韧带向后穿刺达关节囊。
7、右手持注射器,左手固定穿刺点,当针进入关节腔后,左手固定穿刺针及注射器,右手回抽。
8、当抽的液体后,再将穿刺针进入少许,如关节内无积液,回抽时可见少量淡黄色液体,稍粘稠。
液体抽液完毕后,如需注入药物,则应另换注射器。
9、术后用消毒纱布覆盖穿刺部位,再用胶布固定。
髋、膝、踝、肩、肘、腕关节穿刺图文详解一、髋关节穿刺术(一)大转子尖端进针法: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
在股骨大转子尖上方为穿刺点。
皮肤常规消毒,用7号长穿刺针刺入,并徐徐沿股骨颈上缘骨面向上方髋臼进入,至髋臼关节囊外,回抽无回血后,即可注射少量药液;再继续进针穿过关节囊进入关节腔。
(二)前路进针法患者仰卧位,在腹股沟韧带下2cm与股动脉外侧2cm的交点处为进针点。
皮肤常规消毒,用7号针头垂直进针达骨面后,稍退针,此时针尖在关节腔内。
(三)后路进针法患者俯卧位,或侧卧位,患侧在上。
于大粗隆中点与髂后下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为进针点。
用7号针头垂直或稍向上刺入,至骨面后稍退针,此时针尖在关节腔内。
二、膝关节穿刺法(一)膝眼穿刺法:患者仰卧屈膝45度,确定髌骨下外、内侧缘凹陷处。
皮肤常规消毒,作局麻皮丘,用3cm长、7号短针,连接含有3ml空气的注射器。
于凹陷处刺入2~2.5cm,注气无阻力,即可注入药3~5ml。
膝关节积液患者可将关节液抽出,当抽尽后,回注药物适量。
(二)上方穿刺法:患者仰卧,膝关节伸直,以膑骨上缘的水平线与膑骨外缘(或内缘)的垂线的交点为进针点。
皮肤常规消毒,用7号针头,自穿刺点向内下方(或外下方)刺入关节腔。
回抽无积液后注药5ml。
如果有关节积液,则应将积液抽尽,然后注入适量的药物。
三、踝关节穿刺法(一)踝关节腔前侧进针法:解溪穴进针点操作方法:患者仰卧或正坐,在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令患者翘拇趾时拇趾长伸肌腱明显隆起,在拇趾长伸肌腱外侧与趾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为进针点。
皮肤常规消毒,用5 号针头直刺入皮肤、皮下组织、小腿十字韧带,针体通过拇趾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针尖正对足背动静脉的主干及腓深神经的足背支。
回抽无血注药3ml,然后用拖曳注药法退针。
必要时可继续进针穿过关节囊,进入关节腔内。
若关节内有积液,可用空针管抽液,然后注入适量的药液。
二)踝关节腔外侧进针法:昆仑穴进针点操作方法:患者正坐或仰卧,在外踝后方,当外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为进针点。
膝关节腔穿刺术的方法是什么
膝关节穿刺术是骨科常用的诊疗技术,用于关节腔积液抽取、注射药物等,也可用于膝关节造影术前的关节腔内空气或造影剂注入。
膝关节腔穿刺术常用于检查关节腔内积液的性质,或抽液后向关节腔内注药,膝关节腔穿刺术的方法是什么呢?让我们从以下文章中找到答案吧。
髌骨外上缘穿刺法折叠
定位:髌骨外上缘处与股外侧肌交界处。
按压股外侧肌下凹陷处,贴指甲刺入0.5-1cm,有落空感即可。
优点:神经分布少,感觉不敏感,组织薄,手感好。
患者容易配合。
关节内滑膜少,不容易引起疼痛。
穿刺部位组织少,针头易达到关节腔。
靠近髌上囊,可以将髌上囊的液体往下挤,从而抽液比较彻底,而且针头向上移动可以直接抽取髌上囊的液体。
髌骨外下缘穿刺法折叠
定位:屈膝90度位,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1cm处(外侧膝眼,可看到一小凹陷)。
方法:用指甲定为好后,消毒患处,10号针头与胫骨平台平行,向内呈45度角,穿刺进入,针头完全刺入即可。
优点:比较好定位,关节注射后患者无疼痛。
患者容易配合。
注射透明质酸钠采用经髌股关节侧方关节腔内注射,可避免药物注入髌下脂肪垫造成疼痛和影响药物功效
从髌骨外上方进针,也可以从内侧缘间隙进针,感觉效果也不错。
如果滑膜增生严重,髌下脂肪垫太厚的话,就不容易进针了,反而容易反复刺激滑膜和脂肪垫引起疼痛。
膝关节腔穿刺术的方法是什么?读了以上的文章内容,相信你已经有了基本了解。
但需要注意的是,穿刺器械及手术操作均需严格消毒,以防无菌的关节腔渗液发生继发感染。
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关节软骨。
如关节腔积液过多,于抽吸后应适当加压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