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强碱
— 弱酸 中强酸 强酸 酸性更强
①从上表可知,11~17号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 性强弱的变化规律是:钠、镁、铝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的碱性逐渐减弱,硅、磷、硫、氯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的酸性逐渐增强;11~17号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是: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⑤规律: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时,随着核电荷数 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原子得电子 能力逐渐增强,所以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3)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变化规律。
11~17号元素 Na Mg Al Si P S Cl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酸碱性强弱
NaOH
强碱
Mg(OH)2 Al(OH)3 H4SiO4 H3PO4 H2SO4 HClO4
解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原子半径 逐渐增大(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则原子半径大小为Li<Na<K,A 错误;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时,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原子半径逐 渐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则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N>O>F,B 错误;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 则离子半径大小为Ca2+<K+<Cl-,C正确;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离子的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则离 子半径大小为Ba2+>Ca2+>Mg2+,D错误。
r(K+)>r(Na+)>r(Mg2+)
(1)不能误认为3~9号元素的离子半径逐渐减 小,11~17号元素的离子半径逐渐减小。
(2)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半径的测定依据与其他元素的不同, 不便与其他元素的原子半径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