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基尼系数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1
以WPS版为例
(一)洛伦兹曲线画法
1、排序
2、计算各省人均GDP占全国的比重:=B2/SUM($B$2:B32)
注:红色字符表示固定B2,可以自行输入,也可以按Fn+F4得到。
3、累加:=SUM($C$2:C2),并设置单元格格式为百分比形式。
4、在E列输入1-31,在F列输入=1/31*E2,设置单元格格式为分数形式。
5、在第二行插入新的单元行。
在D,F列分别输入0%,0。
然后用D作图。
此图为洛伦兹曲线。
(分类X轴标志为F列,系列一名称为洛伦兹曲线)
6、插入G列,内容等同F列。
用G列画图,此图为绝对公平曲线。
(分类X轴标志为F列,系列二名称为绝对公平曲线)
7、双击横轴,将图中勾去掉。
此时,图经过原点。
(二)基尼系数的计算
8、在H列输入=G2-D2,此列的含义为绝对平均线和洛伦兹曲线的距离。
9、在I列输入=((D2+D3)*(1/31)*(1/2));
10、累加面积
11、计算基尼系数
哎呀妈呀,终于做完了。
各地区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计算及其非参数计量模型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和探讨各地区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以及非参数计量模型在其中的应用。
我们将对基尼系数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在社会经济分析中的重要性进行概述,同时介绍非参数计量模型的基本理论及其在基尼系数分析中的适用性。
通过对各地区居民收入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我们将计算各地区的基尼系数,分析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
在此基础上,运用非参数计量模型,进一步探讨影响各地区基尼系数的因素,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以期实现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数据收集、基尼系数计算、非参数计量模型构建与分析等步骤。
我们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各地区居民收入数据,运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整理和分析。
在计算基尼系数时,我们将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在非参数计量模型的应用中,我们将根据数据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模型,并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实证分析。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对各地区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的计算和非参数计量模型的分析,揭示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的研究也有助于深化对收入分配问题的认识,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为社会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改进提供有力支持。
二、文献综述在经济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一直被广泛用作衡量收入不平等程度的重要指标。
自从Gini在1912年首次提出这一概念以来,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本部分将围绕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非参数计量模型的应用,以及这些模型在分析收入不平等问题中的有效性进行文献综述。
关于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
直接法通过对实际收入分布的统计数据进行计算,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收入不平等状况。
间接法则依赖于一些易于获得的统计数据,如人均收入、收入分组数据等,虽然计算简便,但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一些学者开始尝试利用大数据对基尼系数进行更为精确的估算。
基尼系数概述基尼系数概述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意⼤利经济学家基尼(Corrado Gini,1884-1965)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分配差异程度。
图1:图中绿线代表绝对平均状态下,低收⼊⼈群所占⼈⼝百分⽐和总收⼊百分⽐之间的关系,红线代表实际情况,蓝线代表绝对不平均(即所有收⼊被唯⼀⼀个⼈占有)的情况。
图中红线和绿线中间的⾯积越⼩,收⼊分配越平等。
基尼系数的区段划分基尼系数,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收⼊绝对平均;0.2-0.3表⽰⽐较平均;0.3-0.4表⽰相对合理;0.4-0.5表⽰收⼊差距较⼤;0.5以上表⽰收⼊差距悬殊。
经济学家们通常⽤基尼指数来表现⼀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
这个指数在零和⼀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反之亦然。
通常把0.4作为收⼊分配差距的“警戒线”,根据黄⾦分割律,其准确值应为0.382。
⼀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美国偏⾼,为0.4。
中国⼤陆基尼系数2010年超过0.5,贫富差距较⼤。
此外洛伦茨曲线讲的是市场总发货值的百分⽐与市场中由⼩到⼤⼚商的累积百分⽐之间的关系。
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基尼系数也越⼩。
中国⽬前基尼系数状况改⾰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逐步拉⼤,综合各类居民收⼊来看,基尼系数越过警戒线已是不争的事实。
我国基尼系数已跨过0.4接近0.5.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总⼈⼝中20%的最低收⼊⼈⼝占收⼊的份额仅为4.7%,⽽总⼈⼝中20%的最⾼收⼊⼈⼝占总收⼊的份额⾼达50%。
突出表现在收⼊份额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差距进⼀步拉⼤、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差距过⼤、⾼低收⼊群体差距悬殊等⽅⾯。
将基尼系数0.4作为监控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应该说,是对许多国家实践经验的⼀种抽象与概括,具有⼀定的普遍意义。
但是,各国、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居民的承受能⼒及社会价值观念都不尽相同,所以这种数量界限只能⽤作宏观调控的参照系,⽽不能成为禁锢和教条。
基尼系数中国
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不均衡程度的指标,通常用来评价一个国家的贫富分
化情况。
在中国,基尼系数一直备受关注,因为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了巨大的财富差距。
1. 什么是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一个常用的不平等指标,它的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数值越大表示收入不平等程度越高。
基尼系数为0表示完全平等,而1则代表完全不平等。
2. 中国基尼系数的历史变化
中国的基尼系数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渐走高。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基尼系
数还维持在较低水平,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差距的拉大,基尼系数开始逐渐攀升。
3. 影响中国基尼系数的因素
中国基尼系数高涨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包括城乡差距、产业结构、教育水平、政策制度等。
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务工人员的大规模流动,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4. 政府应对基尼系数的政策
中国政府也意识到基尼系数高涨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收入分配的
公平。
通过加强税收调节和转移支付,鼓励社会公平正义等措施,以期缓解贫富分化问题。
5. 未来展望
基尼系数高涨已成为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未来政府需要继续加大力度,通过改革和政策调整,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实现更加公平的社会。
总的来说,基尼系数中国这一议题,凸现了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中国的基尼系数中国2012年基尼系数为2013年1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介绍了201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2012全年GDP首次突破5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
此外,马建堂还公布了2003年-2012年的基尼系数,其中,2012年基尼系数为,该系数自2008年起逐年回落。
详细数字见后面表1和图1。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基尼系数西南财经世界银行阿根廷大学巴西俄罗斯墨西哥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Gini 2003年到2011年基尼系数,是按照新标准、新口径、老资料计算出来的,不排除2013年会按照新标准取得的新数据,对这些历史数据进行适当修订。
西南财经大学近日公布的一份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为,大大高于的全球平均水平。
报告最后指出,“当前中国的家庭收入差距巨大,世所少见。
” 关于两个数据为何存在差异的问题,马建堂解释,无论官方统计还是民间调查,都应该是统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都需要建立科学的统计制度,规范的抽样方法,适量的、妥当的样本数目,以及严谨的发布态度。
规范的民间调查,应该是官方统计的重要的、有益的补充。
马建堂列举了几个国家的基尼系数。
2009年,阿根廷、巴西、俄罗斯,墨西哥2008年的基尼系数是、印度2005年的基尼系数是。
他表示,世界银行测算的中国基尼系数2008年是。
马建堂称,世界银行计算的中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与统计局的数据接近,后者数据还略高一些。
他指出,经过近两年的准备,我们对原有的城乡分开的住户调查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从去年12月1日开始,全国40万户居民已经按照全国统一的城乡可比的统计标准、指标体系进行记帐。
根据这个新的全国统一城乡可比的统计标准分类口径,我们对历史的分城乡的老口径的住户基础资料,特别是收入资料,进行了整理、计算,然后得出2003年到2011年全国居民基尼系数。
中国家庭收入不平等报告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2012年12月9日中国·北京一、中国家庭收入基尼系数及分解1.中国家庭收入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经济学用于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基尼系数越大,说明居民收入差距越大。
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数据计算1,2010年中国家庭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61,城镇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56,农村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60。
表1:中国家庭收入基尼系数城乡差异总体城镇农村GINI 系数0.61 0.56 0.60东部地区基尼系数为0.59,中部地区的基尼系数为0.57,而西部地区的基尼系数较低,为0.55。
表2:中国家庭收入基尼系数区域差异东部中部西部GINI 系数0.59 0.57 0.55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在全世界处于较高位置,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2010年全球基尼系数平均为0.44。
1我们将收入小于0的家庭去掉,同时去除最高和最低收入的1%的家庭。
2数据来源:/indicator/SI.POV.GINI2.基尼系数的分解根据收入的来源对基尼进行分解,观察每一部分收入对整体基尼系数贡献率。
总的来看,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主要来源于工资性收入、工商业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这三项收入对基尼系数的贡献率分别为49.3%、17.4%和23.3%。
表 3:按收入来源分解占总收入比重对基尼系数贡献率总体工资收入41.9% 49.3%农业收入11.2% 2.6%工商业收入14.2% 17.4%投资收入 6.3% 7.5%转移性收入26.5% 23.3%城镇工资收入47.8% 53.0%农业收入 2.1% 0.6%工商业收入14.2% 17.1%投资收入7.7% 9.0%转移性收入28.1% 20.4%农村工资收入25.3% 33.1%农业收入36.4% 22.4%工商业收入14.1% 19.4%投资收入 2.3% 2.3%转移性收入21.9% 22.7%比较各项收入占比与对基尼系数的贡献,如果某项收入对基尼系数的贡献率大于其占总收入的比重,则说明该项收入拉大了总体收入差距。
一、恩格尔系数基本资料是根据恩格尔定律而得出的比例数。
十九世纪中叶,德国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恩格尔对比利时不同收入的家庭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了收入增加对消费需求支出构成的影响,提出了带有规律性的原理,由此被命名为恩格尔定律。
其主要内容是指一个家庭收入越少,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在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
对一个国家而言,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比例就越大。
恩格尔系数则由食物支出金额在总支出金额中所占的比重来决定。
计算公式恩格尔定律的公式: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斗匕总支出变动百分比x100%=食物支出对总支出的比率(R1)或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刊攵入变动百分比x100%=食物支出对收入白^比率(R2)注意:R2又称为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
恩格尔定律是根据经验数据提出的,它是在假定其他一切变量都是常数的前提下才适用的,因此在考察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的变动问题时,疝届考虑城市化程度、食品加工、饮食业和食物本身结构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家庭的食物支出增加。
只有达到相当高的平均食物消费水平时,收入的进一步增加才不对食物支出发生重要的影响。
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
其计算公式如下:恩格尔曲线食物支出金额七总支出金额x100%=恩格尔系数除食物支出外,衣着、住房、日用必需品等的支出,也同样在不断增长的家庭收入或总支出中,所占比重上升一段时期后,呈递减趋势。
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由1978年的57.5%和67.7%分另I」下降至IJ2005年的36.7%和45.5%。
含义分析可以看出,在总支出金额不变的条件下,恩格尔系数越大,说明用于食物支出的金额越多;恩格尔系数越小,说明用于食用支出的金额越少,二者成正比。
反过来,当食物支出金额不变的条件下,总支出金额与恩格尔系数成反比。
城乡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庞大城乡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城乡收入差距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衡量城乡收入差距的大小,经济学家提出了基尼系数这一指标。
本文将介绍基尼系数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应用。
基尼系数的概念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内个人或家庭收入在总体收入中所占比例与其累积人口所占比例之间的关系。
基尼系数范围在0到1之间,值越大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基尼系数需要先获得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数据,并按照从低到高进行排序。
然后,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基尼系数:G=∑(2i−n−1) ni=1x i n⋅∑x ini=1其中,x i表示第 i 个人或家庭的累积收入,n 表示总人口或家庭数量。
城乡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城乡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可以通过比较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收入数据来计算。
一般来说,城市地区的收入普遍较高,而农村地区的收入相对较低。
因此,城乡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往往较大。
为了更好地理解城乡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我们可以以中国为例进行分析。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约为3.5:1。
这意味着城市居民平均每月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的3.5倍。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相对较大。
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有多方面因素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原因:1.教育水平:城市地区拥有更多高等教育资源和机会,而农村地区则相对匮乏。
由于教育水平与就业机会和薪资密切相关,这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2.就业机会:城市地区的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提供了更多高薪工作机会。
相比之下,农村地区主要以农业为主,就业机会相对较少且薪资较低。
3.社会保障体系:城市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完善,包括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的保障。
而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薄弱,这导致了农村居民在面临风险时更容易陷入贫困。
4.城乡发展不平衡:由于历史原因和政策导向,中国的城市发展相对迅速,而农村地区的发展滞后。
基尼系数指标1. 简介基尼系数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
它是根据洛伦茨曲线来计算的,洛伦茨曲线表示的是收入和人口比例之间的关系。
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到1,数值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
2. 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是通过测量洛伦茨曲线与等角线之间的面积来确定的。
洛伦茨曲线是一个衡量收入分配情况的曲线,等角线则代表完全的收入平等。
计算基尼系数的步骤如下:1.按照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进行排序。
2.计算累计收入所占总收入的比例。
3.绘制洛伦茨曲线。
4.计算洛伦茨曲线与等角线之间的面积。
5.基尼系数等于面积的比例。
3. 基尼系数的意义基尼系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收入分配不平等情况。
较低的基尼系数意味着财富更加均衡地分配,而较高的基尼系数则表示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基尼系数的变化可以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尼系数在很短的时间内显著变化时,可能意味着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变化,这可能会对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
4. 基尼系数的应用领域基尼系数在经济学、社会学和政策制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些基尼系数的应用领域:4.1. 政府政策评估政府可以使用基尼系数来评估其政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通过比较不同政策实施前后的基尼系数,政府可以了解政策的效果,以及哪些群体受益或受损。
4.2. 社会不平等研究基尼系数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分析社会不平等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通过比较不同群体和地区的基尼系数,我们可以了解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不平等现象的出现。
4.3. 收入调整和税收政策基尼系数可以用来评估收入调整和税收政策的效果。
如果一个国家的基尼系数较高,政府可以考虑通过收入调整和税收政策来减少收入分配不平等。
5. 基尼系数的局限性基尼系数作为一个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指标,也有其局限性。
5.1. 数据来源和质量基尼系数的计算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
如果数据质量不高或者数据缺失,会影响基尼系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