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分布天馈末端监测系统专题报告-精
- 格式:doc
- 大小:5.78 MB
- 文档页数:8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与实践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基站是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
它通过^^_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实现与移动终端的通信,再通过有线方式连接到交换网络实现用户与本网络或其他网络用户间的通信。
2.移动通信基站,一般包括无线收发设备、天馈系统及基站配套设备设施。
3.移动基站覆盖可以分为室外宏基站覆盖和室内分布系统覆盖两类。
4.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以WCDMA、CDMA2000、TD.SCDMA三大标准为代表;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以TD-LTE、FDD-LTE两大核心技术标准为基础。
5.典型的室外宏基站由机房和天面两局部组成。
依据采用天线的不同,其可以分为全向站和定向站两种类型C6.室内分布系统是指基站信源射频信号通过无源器件进行分路,经由馈线将无线信号均匀地分散到多个小功率低增益天线上O7.现网最多的同轴电缆室内分布系统主要由信源与分布系统两局部组成。
8.分布式基站是将传统宏基站基带处理单元和射频拉远单元别离,形成两个独立的设备,中间通过选维进行连接。
9.RRU可以分为—虹通道RRU和多通道RRU,在室内分布系统中主要使用单通道RRU。
RRU可以级联更多的RRU,中间采用光纤连接,每个RRU都可以连接独立的分布系统。
10.分布式皮基站包括基带单元、扩展单元和射频拉远单元°11.直放站是一种射频中继设备,在室内分布系统中作为信源设备,实际上是将主基站的射频信号放大和中转,直放站按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光纤直放站和无线直放站°12.WLAN网络有2.4G和5.8G 两个工作频段,按照组网方式和功能的差异,AP可以分为胖AP和瘦AP ,运营商在WLAN网络建设时主要采用组网方式。
二、单项选择题1.基站的核心是(A ),它负责信号的适配处理、调制解调等。
A.无线收发设备B.天线C.配套电源设备D.配套设备设施2.室内分布覆盖,以下(C )不是主要针对的对象。
天馈系统测试三、天馈系统测试3.1 驻波比的测试原理和意义简单的说~天馈系统里面的信号传播原理如下:馈线系统里面传播的是高频电波~在理想状态下~高频电波在馈线系统里面是保持同一振幅、同一相位,并不断向前传播的~称之为行波。
但实际上~由于各个器件的特性不同~电波在馈线系统里面肯定存在一定的反射波~因此~实际上馈线里面传播的电波是入射波和反射波叠加的混合波形~当反射波足够大时~会使形成的混合波形~看起来就像静止一样~而不再像行波一样不断向前推进~称之为驻波。
在实际应用中~入射波和发射波之间的关系影响到天馈系统的性能~我们常把入射波的功率和反射波的功率比值称之为驻波比~并用驻波比来衡量天馈系统性能的好坏。
天馈系统之所以会形成驻波~主要是因为构成天馈系统的各器件之间的特性不同~导致在各器件连接处~功率无法完全转化~而是有部分功率形成反射。
在无线基站建设过程中~为保障所建设的天馈系统传播性能优良的~就必须进行天馈系统的驻波比测试~这是一个工程过程必须测试的指标~意义重大。
天馈测试指导手册3.2 影响天馈系统驻波比的主要因素我们知道天馈系统的匹配是由各个部件的矢量叠加和馈线衰减的有机结合~既有天馈器件自身的影响~也有器件安装组合工艺的影响。
组成参考图片性能要求安装工艺要求器件对驻波比影响较大的就是正确示例1 驻波比要要保证天线正面无遮挡,具求<1.3 体安装要求参见1.3 无线基站设备安装室外施工工天艺常规要求。
线布放整齐、弯位圆滑~满足正确示例1 驻波比要单次弯曲半径应?120mm,求<1.1 多次弯曲半径应?200mm~具体工艺要求可参见1.3无线基站设备安装室外施工工艺常规要求。
11/2跳线馈馈线的单次弯曲半径应,正确示例1 驻波比要线 250mm~馈线多次弯曲半径求<1.1 ,360mm,馈线在布放、拐弯时~弯曲度应圆滑、无硬弯。
并避免接触到尖锐物体~防止划伤进水~造成故障。
具体工艺要求可参见1.3 无线基站设备安装室外施工工艺常规要求。
室分模测报告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网络信号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然而,由于建筑物的特殊结构和材料,室内信号覆盖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室分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物,提供稳定、高质量的移动通信服务。
但是,在部署室分系统之前,需要进行室分模测,以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室分模测是指在建筑物内对信号强度、信号质量、信号覆盖范围等进行详细的测试和评估。
这项工作一般由专业的通信工程师或相关技术人员完成。
室分模测可以帮助确定在不同区域的信号强度分布情况,找出信号覆盖的盲区和弱区,并对系统的各项参数进行调整,以提供最佳的信号覆盖效果。
在进行室分模测之前,需要准备一系列的仪器设备,例如功率分析仪、频谱分析仪、信号发生器等。
这些设备可以帮助工程师精确地测量并分析信号强度和质量。
同时,还需要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确定测试的区域范围、测试点位和测试时间等。
只有按照科学严谨的方法进行测试,才能得到准确可信的模测结果。
室分模测的目标是确定信号覆盖范围和质量的变化规律,并找出信号强弱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信号强度和质量都会受到建筑物结构和材料的影响。
例如,钢筋混凝土结构会对信号的穿透性产生一定的影响,而金属反射和干扰也是造成信号强度下降的主要因素。
通过室分模测,可以确定在不同楼层、不同房间的信号水平,量化信号的衰减和干扰程度,并提供相应的改善建议。
除了信号强度和质量的测量,室分模测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布线和设备的互联。
在进行室分系统部署之前,需要评估室内布线的合理性,确保各个设备之间的互联正常稳定。
同时,还需要检测和排查潜在的故障点,消除各类问题,确保系统能够稳定运行。
在室分模测报告中,需要详细记录每个测点的测试数据,包括信号强度、质量、干扰等。
还要进行分析和总结,给出改善建议。
根据模测结果,可以确定信号增强器、天线布置和功率参数等参数的配置方案。
模测报告是室分系统部署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估系统性能的重要参考。
浅析室内分布系统室内分布系统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移动电话已逐渐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现代化通信工具,同时广大移动用户对移动通信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已不再单单满足于良好的室外移动通信服务,而且也要求在室内(特别是星级酒店、大型商场、高级写字楼等)能享受优质的移动通信服务。
而现代建筑由于多以钢筋混凝土为骨架,再加上全封闭式的外装修,对无线电信号的屏蔽衰减特别厉害,使通话质量严重下降。
具体影响如下,在大型建筑的低层、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环境下,基站接收信号十分微弱,导致手机无法正常使用,形成了信号覆盖的盲区;在大型建筑的中间楼层,由于手机可以接收到周围多个不同基站的信号,使基站信号发生重叠,产生乒乓效应,严重影响了手机的正常使用;在大型建筑的高层部分,进入室内的无线信号非常杂乱,既有附近几个基站的信号,也有不远处基站的信号通过直射、折射、反射、绕射等方式进入室内,导致室内接收信号忽强忽弱极为不稳定,同频、邻频干扰十分严重。
手机在这种环境下使用,在空闲状态时小区重选频繁,在通话过程中频繁进行切换,话音质量受到极大影响,容易产生掉话现象。
另外,在有些建筑物内,虽然手机能够正常通话,但是用户密度太大,信道十分拥挤,手机上线困难。
因此,如何解决好室内信号的覆盖问题,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提高网络质量,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也成为网络优化工作的一个重点。
为解决以上所说的室内信号覆盖不理想的问题,目前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在建筑物内安装室内覆盖分布系统。
就是将基站的信号通过有线方式直接引入到室内的每一个区域,再通过小型天线将基站信号发送出去,从而达到消除室内覆盖盲区、抑制干扰的目的,为楼内的移动通信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室内信号,使用户在室内也能享受高质量的移动通信服务。
室内分布系统概述1、室内分布系统的组成室内分布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信号源设备(微蜂窝、宏峰窝基站或室内直放站);室内布线及其相关设备(同轴电缆、光缆、泄漏电缆、电端机、光端机等);干线放大器、功分器、耦合器、室内天线等设备。
室分系统无源器件互调指标检测报告
一、评估背景
室内分布系统性能呈下降趋势,导致上行干扰、话音质量、掉话率等影响客户感知的核心指标劣化问题频发;
现场天馈系统互调性测试合格率非常低,分段定位测试发现主要表现为无源器件的性能下降;
无源器件故障率高,导致维护排障压力大,特殊情况下需要多次更换同一器件才能解决。
二、评估内容
互调指标是目前影响无源器件最主要的性能指标,故采用互调仪测试3db电桥、耦合器、二功分器、合路器的3阶互调、5阶互调指标评估无源器件的性能。
三、评估标准
根据中国移动无源器件集采标准要求:三阶互调-120dBc(-77dBm);而对GSM 网络造成互调干扰的主要为五阶互调,根据工程经验要求满足五阶互调-95dBm。
四、入网无源器件测试结果
五、库房无源器件测试结果
目前库房只有耦合器与合路器,故只对耦合器、合路器进行了互调性检查。
检查结果如下:
耦合器抽检20个,三阶互调达标18个,合格率90.00%; 合路器抽检11个,三阶互调达标5个,合格率45.45%。
室分分析报告1. 引言室内分布系统,即室分系统,是一种针对大型室内空间的无线信号覆盖解决方案。
它通过合理布置天线和增设信号分配器等设备,将无线信号有效地分发到室内的各个角落,提供稳定的网络覆盖和高质量的通信服务。
本文将对某个特定室分系统进行分析,包括现有情况、问题发现和解决方案。
2. 现有情况2.1 系统概述该室分系统应用于某个大型商业中心,总建筑面积约为100,000平方米。
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信号源:运营商提供的基站信号;•光纤:将基站信号传输到室内分布柜机;•室内分布柜机:接收基站信号并进行处理;•天线:将处理后的信号分发到各个室内区域。
2.2 系统参数根据现场测试和调查,我们得到了以下参数:•信号源功率:20 dBm•光纤损耗:0.5 dB/km•室内分布柜机增益:30 dB•天线增益:5 dB•室内区域面积及人流量的统计数据3. 问题分析3.1 信号覆盖不均匀经过现场测试,我们发现室内的某些区域信号强度较低,甚至无信号覆盖。
这给用户的使用体验带来了负面影响。
通过对信号源功率、光纤损耗、室内分布柜机增益和天线增益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信号覆盖不均匀的原因可能有:•光纤传输过程中损耗过大;•室内分布柜机增益过小;•天线布置不合理。
3.2 信号干扰严重另外一个问题是信号干扰严重。
在高密度的人流区域,由于信号源功率不变,信号依然较强;但由于总的信号功率相同,各个用户的信号质量受到干扰,导致网络连接不稳定甚至中断。
这主要是由于系统内多个天线之间距离较近,造成了相互干扰。
3.3 其他问题除了上述问题,我们还注意到一些其他问题,比如在某些区域的信号覆盖范围过小、信号容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等。
这些问题都需要优化和改进。
4. 解决方案基于以上问题分析,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4.1 信号覆盖优化为了解决信号覆盖不均匀的问题,我们建议进行以下改进:•减小光纤的损耗:可以采用更好的光纤材料,减小光纤长度,或者增加光纤连接器的质量。
室内分布天馈末端监测系统
一、项目背景
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摩天大楼和地下设施的大量涌现,室内吸收了大部分的话务量。
另外,在城中村也建设了大量的室外分布系统,支路较多、天线较多。
室内外分布系统天馈异常是网络常见故障,由于室内装修等影响,会出现故障,天馈的异常将直接导致无法通话、掉话高等用户直接感知的网络质量。
目前该类故障主要通过人工巡检被动发现,难以实时监测室分天馈故障,最终导致覆盖区用户投诉。
因此,需要引入新的手段实现室分天馈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天馈问题和处理,确保网络良好运行。
二、解决方案
为了满足室内分布天馈末端监测要求,本方案采用成熟的直放站网管监控平台实现对末端天馈功率、驻波比的监测。
解决方案示意图
室内分布天馈末端监测系统主要由末端检测模块、监测主机和网管中心3部分组成。
解决方案示意图
对于在网运行的室分系统,天馈监测主机采用外挂方式,独立于室分信源主机。
检测模块和监测主机采用GFSK信号通信,通过耦合器将GFSK信号引入室分系统。
监测主机独立与网管中心通信。
对于新建的室分系统,可以把天馈监测主机集成到GRRU或直放站内部,并通过GRRU 或直放站的通信链路与网管中心通信。
图1 早期站点监控原理图
图2 新建站点监控原理图
三、创新要点
1、天馈末端功率实时采集
系统可实时采集天馈末端天线功率,并通过GSM短信方式回传至直放站监控平台。
2、天馈末端欠功率预警
系统可根据预设功率门限对天线口下行输出欠功率进行实时预警,欠功率告警通过短信上报直放站网管平台。
3、天馈末端驻波实时采集
系统可实时采集天馈末端驻波比值,并通过GSM短信方式回传至直放站监控平台。
4、天馈末端驻波异常预警
系统可根据预设驻波门限对末端天馈驻波异常进行实时预警,驻波告警信息通过短信上报直放站网管平台。
四、试用情况
试点时间:2011年9月28日10:00-16:30
站点位置:连云港苍梧河滨花园小区26号楼3单元
试点目的:验证该系统能否准确采集天线末端功率值、驻波值,并对下行欠功率、驻波异常进行实时告警。
监测主机安装效果图
末端检测端子安装效果图
1、测试项目一天线功率实时采集
本次试点末端天线为某业主弱覆盖区域天线,天线功率较大设计功率17dBm,该系统实时采集到的功率为16dBm,如上图所示,有1dB误差。
2、测试项目二天线下行欠功率告警测试
下行欠功率告警,通过降低直放站输出功率模拟产生告警。
系统设置欠功率告警门限为10dBm。
天线口功率降至8dBm产生下行欠功率告警,如上图所示。
3、测试项目三天线末端驻波采集
现场采用驻波仪对天线口驻波进行测试,驻波仪测试驻波为1.3。
通过该系统实时采集到驻波为1.4,驻波比值存在0.1的误差。
4、测试项目四天线末端功率驻波异常预警测试
下行驻波异常告警,通过现场将天线与馈线连接头拧松模拟产生告警。
系统设置驻波比告警门限为1.5。
天线松脱后驻波为1.5即产生驻波告警,如上图所示。
五、试用总结
本次试点按照预先设计的方案进行,试点基本达到预期效果。
现就试点情况总结如下:
1、实现对天馈末端功率、驻波的实时采集,并可实时上报监控平台。
2、系统可准确对下行欠功率进行预警,并实时上报监控平台。
3、系统可准确对驻波异常进行预警,并实时上报监控平台。
4、存在问题:
(1)系统采集到的功率值存在1dBm左右的误差,需要进一步提高。
(2)系统采集到的驻波比存在0.1的误差,需要后期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