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建湖中学、滨海中学、阜宁中学三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39.50 KB
- 文档页数:7
2014-2015学年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中校区)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2014秋•亭湖区校级期中)C呼气法在医学上常用于幽门螺旋杆菌的诊断,C 可用来测定文物年代.下列有关C和C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和C原子中均含有6个质子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C和C互为同位素C和C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2.(3分)(2014秋•亭湖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MgO和Al2O3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符合事实5.(3分)(2014秋•亭湖区校级期中)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可能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例如: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6.(3分)(2014秋•灌云县期中)我国古代就有湿法炼铜的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反应为+的氯原子:29.(3分)(2014秋•亭湖区校级期中)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10.(3分)(2014秋•亭湖区校级期中)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1.(3分)(2014秋•亭湖区校级期中)某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SO42﹣、Cl﹣,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16.(3分)(2014秋•亭湖区校级期中)某学生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某混合物进行实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72分)17.(10分)(2014秋•亭湖区校级期中)观察A、B、C、D、E五种粒子(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属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是(填字母编号).(2)性质最稳定的原子是(填字母编号).(3)元素D的单质在B2中燃烧,该产物的化学式.(4)在核电荷数1﹣18的元素内,列举两个与C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写出离子的符号.(5)写出化合物DAB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18.(16分)(2014秋•亭湖区校级期中)按要求填空:(1)氯气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色.(2)蒸馏实验中,加沸石的作用是.(3)5.4g H2O所含氢原子数与L (标准状况下)NH3所含氢原子数相等.(4)以下物质:①NH3②CaCO3③蔗糖④饱和食盐水⑤HNO3⑥Cu属于电解质的有(填序号).(5)要除去某食盐晶体中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有以下操作:A、蒸发结晶B、过滤C、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D、加水溶解E、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F、加入过量稀盐酸G、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E→→→B→→A(6)用单线桥或双线桥标出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MnO2+4HCl(浓)MnCl2+Cl2↑+2H2O①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②如反应中转移了0.2mol电子,则产生的Cl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L.19.(16分)(2014秋•亭湖区校级期中)某兴趣小组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的检测,其中三次(2)该小组成员进行了如表实验,进一步确定溶液中存在SO42﹣、CO32﹣和Cl﹣,请将空格填20.(18分)(2014秋•亭湖区校级期中)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硫酸试剂瓶上的标签,回答有关问题:(1)该浓硫酸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浓硫酸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A.溶液的密度B.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C.溶液的浓度D.溶液中SO42﹣的数目(3)实验室现只有下列几种规格的容量瓶:100mL、200mL、250mL、500mL.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硫酸和蒸馏水配制18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46mol•L﹣1的稀硫酸.①容量瓶上需标有以下五项中的A.温度B.刻度线C.容量D.压强E.浓度②将下列操作填写完整,并排列其正确的操作顺序(用字母编号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A.改用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B.盖好容量瓶的瓶塞,上下颠倒摇匀C.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D.用30mL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将每次洗涤液都注入到容量瓶中,轻轻振荡E.将已冷却的硫酸沿玻璃棒慢慢注入到容量瓶中F.用量筒准确量取浓硫酸mL,慢慢加入到盛有水(约40mL)的烧杯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其混合均匀③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在横线上填“偏高”、“偏低”、“无影响”).Ⅰ.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Ⅱ.定容时仰视刻度线Ⅲ.溶液注入容量瓶前没有冷却到室温.21.(12分)(2014秋•响水县校级期中)某化学小组欲以CO2为主要原料,采用下图所示装置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并对CO2与NaOH的反应进行探究.【资料获悉】“侯氏制碱法”原理:NH3+CO2+H2O+NaCl=NaHCO3↓+NH4Cl,然后再将NaHCO3制成Na2CO3.【实验设计】如图1所示【实验探究】(1)装置乙的作用是.(2)由装置丙中产生的NaHCO3制取Na2CO3时,NaHCO3转化为Na2CO3的化学方程式为.(3)若在(2)中灼烧时间较短,NaHCO3将分解不完全.取经短暂加热的NaHCO3样品29.6g 完全溶于水制成溶液,然后向此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有关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则曲线b对应的溶液中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该样品中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4)若将装置甲产生的纯净的CO21.12L(标准状况下)缓慢地全部通入到100mL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溶液低温蒸干,得到不含结晶水的固体W,其质量为4.86g,则W的成分为(填化学式),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014-2015学年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中校区)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2014秋•亭湖区校级期中)C呼气法在医学上常用于幽门螺旋杆菌的诊断,C 可用来测定文物年代.下列有关C和C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和C原子中均含有6个质子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C和C互为同位素C和C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C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C和2.(3分)(2014秋•亭湖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MgO和Al2O3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5.(3分)(2014秋•亭湖区校级期中)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可能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例如: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6.(3分)(2014秋•灌云县期中)我国古代就有湿法炼铜的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反应为+的氯原子:229.(3分)(2014秋•亭湖区校级期中)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10.(3分)(2014秋•亭湖区校级期中)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1.(3分)(2014秋•亭湖区校级期中)某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SO42﹣、Cl﹣,该溶液中还可16.(3分)(2014秋•亭湖区校级期中)某学生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某混合物进行实要混合物的质量为×氧化碳需要混合物的质量为×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15mol,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mol/L=0.1mol×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72分)17.(10分)(2014秋•亭湖区校级期中)观察A、B、C、D、E五种粒子(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属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是A、E(填字母编号).(2)性质最稳定的原子是C(填字母编号).(3)元素D的单质在B2中燃烧,该产物的化学式Na2O2.(4)在核电荷数1﹣18的元素内,列举两个与C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写出离子的符号O2﹣、F﹣、Na+、Mg2+、Al3+(任意2个就可).(5)写出化合物DAB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NaClO=Na++ClO﹣.18.(16分)(2014秋•亭湖区校级期中)按要求填空:(1)氯气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2)蒸馏实验中,加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暴沸.(3)5.4g H2O所含氢原子数与4.48 L (标准状况下)NH3所含氢原子数相等.(4)以下物质:①NH3②CaCO3③蔗糖④饱和食盐水⑤HNO3⑥Cu属于电解质的有②、⑤(填序号).(5)要除去某食盐晶体中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有以下操作:A、蒸发结晶B、过滤C、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D、加水溶解E、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F、加入过量稀盐酸G、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D→E→G→C→B→F→A(6)用单线桥或双线桥标出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MnO2+4HCl(浓)MnCl2+Cl2↑+2H2O①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MnO2.②如反应中转移了0.2mol电子,则产生的Cl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L.)MnCl)MnCl19.(16分)(2014秋•亭湖区校级期中)某兴趣小组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的检测,其中三次)三次检测结果中,第三次的结果肯定不正确.(2)该小组成员进行了如表实验,进一步确定溶液中存在SO42﹣、CO32﹣和Cl﹣,请将空格填(3)在上述实验的第一步中,不能将硝酸改为稀盐酸.原因是加入盐酸,引入Cl,干扰实验结果.20.(18分)(2014秋•亭湖区校级期中)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硫酸试剂瓶上的标签,回答有关问题:(1)该浓硫酸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1.(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浓硫酸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AC.A.溶液的密度B.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C.溶液的浓度D.溶液中SO42﹣的数目(3)实验室现只有下列几种规格的容量瓶:100mL、200mL、250mL、500mL.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硫酸和蒸馏水配制18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46mol•L﹣1的稀硫酸.①容量瓶上需标有以下五项中的ABCA.温度B.刻度线C.容量D.压强E.浓度②将下列操作填写完整,并排列其正确的操作顺序(用字母编号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FEDCAB;A.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B.盖好容量瓶的瓶塞,上下颠倒摇匀C.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D.用30mL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将每次洗涤液都注入到容量瓶中,轻轻振荡E.将已冷却的硫酸沿玻璃棒慢慢注入到容量瓶中F.用量筒准确量取浓硫酸5.0mL,慢慢加入到盛有水(约40mL)的烧杯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其混合均匀③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在横线上填“偏高”、“偏低”、“无影响”).Ⅰ.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偏低Ⅱ.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偏低Ⅲ.溶液注入容量瓶前没有冷却到室温偏高.c=并结合溶质的物质的量==18.4mol/L21.(12分)(2014秋•响水县校级期中)某化学小组欲以CO2为主要原料,采用下图所示装置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并对CO2与NaOH的反应进行探究.【资料获悉】“侯氏制碱法”原理:NH3+CO2+H2O+NaCl=NaHCO3↓+NH4Cl,然后再将NaHCO3制成Na2CO3.【实验设计】如图1所示【实验探究】(1)装置乙的作用是除去CO2中的HCl.(2)由装置丙中产生的NaHCO3制取Na2CO3时,NaHCO3转化为Na2CO3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3)若在(2)中灼烧时间较短,NaHCO3将分解不完全.取经短暂加热的NaHCO3样品29.6g 完全溶于水制成溶液,然后向此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有关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则曲线b对应的溶液中的离子是CO32﹣(填离子符号);该样品中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4)若将装置甲产生的纯净的CO21.12L(标准状况下)缓慢地全部通入到100mL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溶液低温蒸干,得到不含结晶水的固体W,其质量为4.86g,则W的Na2CO3和NaHCO3(填化学式),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8mol/L.33NaC==。
江苏省高建湖中学、滨海中学、阜宁中学三校2014-2015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S —32 Ba —137Cl —35.5第I 卷(选择题 共6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大气中二氧化碳和其他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大量排放,已使全球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需要从人人做起,“低碳生活”成为新的时尚潮流。
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A .多用电子邮件、MSN 、QQ 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B .尽量使用太阳能等代替化石燃料C .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D .提倡塑料袋的无偿使用2.我国稀土资源丰富。
下列有关稀土元素144 62Sm 与 150 62Sm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44 62Sm 与150 62Sm 互为同位素 B .144 62Sm 与150 62Sm 的质量数相同C .144 62Sm 与150 62Sm 是同一种核素D .144 62Sm 与150 62Sm 的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均为623.厨房中的化学知识很多,下面是有关厨房中的常见操作或者常见现象,其中发生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食物长时间放置后变质腐败B .燃烧液化石油气为炒菜提供热量C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D .烧菜用过的铁锅出现红棕色斑迹4.下列是某同学对KHSO 4的物质类型进行的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根据元素组成知它是化合物B .因它含有钾离子,故KHSO 4是钾盐C .KHSO 4可以称为硫酸盐D .因为它含有与酸相同的元素氢,故KHSO 4也可称为酸5.下列反应中,既属于离子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H 2+O 2B .CO+CuOC .Zn+H 2SO 4D .NaOH+CO 26.“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l ~100 nm (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
2014-2015学年江苏省高建湖中学、滨海中学、阜宁中学三校联考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35题,计70分)1.细胞学说建立于19世纪,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揭示了( )A.细胞的统一性B.细胞的多样性C.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D.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2.2007年初夏,我国太湖水域大面积爆发蓝藻,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蓝藻是原核生物,与真核细胞相比,蓝藻细胞没有( )A.细胞膜B.细胞器C.细胞质D.核膜3.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大肠杆菌和酵母菌B.青霉和蓝藻C.大肠杆菌和蓝藻D.酵母菌和蓝藻4.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5.下列有关高倍显微镜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高倍镜放大了倍数,扩大了观察的范围B.高倍镜下的视野暗C.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转至高倍镜D.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调节6.下列关于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论述,正确的是( )A.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多B.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7.下列元素中,都属于大量元素的是( )A.C、H、O、BB.N、P、S、CuC.C、H、O、CaD.N、P、S、Fe8.构成生物大分子骨架的是( )A.磷脂双分子层B.DNA分子C.碳链D.肽键9.下列与无机盐的功能无关的是( )A.是细胞中能源物质之一B.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C.能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D.能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10.马拉松长跑运动员在进入冲刺阶段时,发现少数运动员下肢肌肉发生抽搐,这是由于随着大量排汗而向外排出了过量的( )A.水B.钙盐C.钠盐D.尿素11.某些保健品含有一定量的性激素(或性激素类似物),对青少年的发育会造成不良影响.从化学成分上分析,性激素属于( )A.糖类B.脂质C.蛋白质D.核酸12.光明网2011年4月18日发表了名为《盘点最有可能发现外星生物的地方》的文章,文称:到目前为止火星、木卫二、木卫四、土卫六、土卫二、外部星系等是最有可能发现外星生物的地方,理由是它们大部分被发现存在或曾经存在有水的迹象.由水的存在推测可能存在生物的主要理由是( )A.水分子分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B.生命物质必须在结合水中运输C.水是生物体的温度调节剂D.几乎所有的生物化学反应都是以水为介质或水直接作为反应物参与13.炎热的夏季,户外作业的工人大量出汗,应多喝( )A.汽水B.糖水C.淡盐开水14.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和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分别是( )①核酸②核糖核酸③脱氧核糖核酸④蛋白质⑤脂类⑥糖类.A.①④B.②⑤C.③⑥D.②④15.自然界生物种类复杂多样,鸟在空中飞翔、鱼在水中遨游,虽然它们形态各异、习性不同,但其体内物质的基本组成相似.它们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都是( )A.水B.糖类C.脂肪D.蛋白质16.某蛋白质分子由l00个氨基酸组成,含2条肽链,则在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该蛋白质的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子个数为( )A.1B.2C.98D.9917.与DNA相比,RNA分子特有的碱基是( )A.腺嘌呤B.鸟嘌呤C.胸腺嘧啶D.尿嘧啶18.蛋白质和核酸中共有的化学元素是( )A.C、H、OB.C、H、O、N、PC.C、H、O、ND.C、H、O、P19.下列关于蛋白质功能的举例合理的是( )A.催化﹣﹣抗体B.运输﹣﹣唾液淀粉酶C.免疫﹣﹣血红蛋白D.调节﹣﹣胰岛素20.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 )A.脱氧核苷酸B.核糖核苷酸D.核糖21.经检测,刚挤出的鲜牛奶中有两种分子,分子式分别为:C12H22O11和C1864H3012N168O221的化学物质,这两种物质分别是( )A.脂肪和核酸B.乳糖和蛋白质C.乳糖和核酸D.蔗糖和蛋白质22.下列有关蛋白质结构、功能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空间结构有关B.已知某化合物含有C、H、O、N等元素,可以推断此物质为蛋白质C.不同蛋白质分子中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无差异性D.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可能会导致蛋白质失去生物活性,但这种改变一般是可逆的23.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 )A.蛋白质B.核酸C.脂类D.糖类24.下列描述中,哪项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共同特征( )A.基本组成单位都是六碳糖B.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C.基本组成单位都是五碳糖D.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25.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作为储能物质的多糖分别是( )A.葡萄糖、淀粉B.糖原、麦芽糖C.乳糖、纤维素D.糖原、淀粉26.医生给低血糖休克病人在静脉内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其目的主要是( )A.供给全面的营养B.供给能量C.维持细胞渗透压D.供给水分27.关于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B.都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C.二者是不同物质在同一时期的两种形态D.染色质只存在于细胞核内28.在活细胞中,与酶的合成与分泌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是( )A.核糖体与高尔基体B.中心体与高尔基体C.内质网与核糖体D.高尔基体与液泡29.鉴别一个细胞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应检查它( )A.有无叶绿体B.有无核糖体C.有无中心体D.有无细胞壁30.以下各组细胞结构中,都含有DNA的是( )A.细胞膜、线粒体、细胞核B.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C.核膜、线粒体、叶绿体D.细胞膜、核膜、拟核31.在中央电视台2011年3月15日曝光了河南孟州、温县等地一些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喂养生猪后,使瘦肉精恶名远扬.瘦肉精,学名为盐酸克伦特罗,是一种可以用来提高瘦肉率的药物,其作用机理是抑制脂肪合成、促进脂肪分解和转化、促进蛋白质合成、实现动物营养再分配.据此推测,瘦肉精最终对细胞器的作用很可能是( )A.使核糖体的活动减弱,使某些内质网的活动加强B.使核糖体的活动加强,使某些内质网的活动减弱C.使高尔基体的活动减弱,使叶绿体的活动加强D.使高尔基体的活动加强,使叶绿体的活动减弱3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提高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速率D.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33.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A.脂质(磷脂)和多糖B.蛋白质和多糖C.脂质(磷脂)和蛋白质D.核酸和蛋白质34.下列细胞结构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 )A.中心体B.核糖体C.染色体D.内质网35.在真核细胞中,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 )A.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B.遗传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C.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D.维持渗透压,保持细胞形态二、非选择题:本题共包括4个小题,每空1分共30分36.如图为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请据图回答:(1)此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___,它含有__________个﹣NH2,__________个﹣COOH.该化合物由__________种氨基酸构成,造成氨基酸种类不同的原因是图中R基__________不同(标号).(2)图中含有肽键__________个,可表示肽键的是__________;(3)形成该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叫做__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____.(4)组成这类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37.如图表示动植物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若某生物的细胞中含有A、B两图中各种细胞器则该细胞为__________细胞.(2)如果B图为紫色洋葱根尖细胞,则应该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细胞与原核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4)与有机物合成有关,能增大细胞内膜面积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5)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填序号)(6)细胞代谢的能量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提供.(7)B图中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其组成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8)如果想获得纯净的细胞膜最好不用上面两种细胞,而选用的材料最好是__________.38.为了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现象,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材料用具:洋葱;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质量浓度为0.075g/mL 的胭脂红溶液(胭脂红是一种水溶性的大分子食用色素,呈红色),清水等.方法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步骤B显微镜观察的目的是__________.(2)假如该同学发现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后不能复原,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3)图2中的甲和乙是植物细胞的两种状态,请根据图回答以下问题:①由甲图到乙图细胞所处的生理状态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②选择乙图细胞中各结构的编号回答:从整个细胞来看,可以把__________看成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而__________的结构是全透性的.③当细胞处在乙图的生理状态时,4处充满__________.39.根据我国现行的食品质量标准,0~6个月的婴儿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应为12%~18%.现有一种待测婴儿奶粉,请你尝试完成鉴定实验.(1)实验目的鉴定该待测婴儿奶粉蛋白质的含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2)实验原理蛋白质与__________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3)材料用具相同浓度的标准婴儿奶粉溶液和待测婴儿奶粉溶液、0.1g/mL的NaOH溶液、0.01g/mL的CuSO4溶液、试管和滴管等.(4)实验步骤①取两支试管分别加人2mL的标准婴儿奶粉溶液(编号甲)和2mL的待测婴儿奶粉溶液(编号乙).标准婴儿奶粉溶液在本实验中起__________作用.②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人2mL的__________溶液,振荡,摇匀.③再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人3~4滴__________溶液,振荡,摇匀,比较颜色的变化.(5)结果预期__________.2014-2015学年江苏省高建湖中学、滨海中学、阜宁中学三校联考高一(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35题,计70分)1.细胞学说建立于19世纪,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揭示了( )A.细胞的统一性B.细胞的多样性C.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D.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细胞学说的内容,先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根据选项描述进行判断.解答:解:细胞学说的要点是: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细胞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A、由要点①可知,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A正确;B、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没有揭示细胞的多样性,B错误;C、细胞学说揭示了植物、动物的统一性,没有揭示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C错误;D、细胞学说没有对细胞分化进行解释,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学说的要点和本质,主要考查学生对细胞学说内容的理解和记忆.2.2007年初夏,我国太湖水域大面积爆发蓝藻,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蓝藻是原核生物,与真核细胞相比,蓝藻细胞没有( )A.细胞膜B.细胞器C.细胞质D.核膜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但是它们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以及遗传物质DNA.解答:解:A、所有细胞均有细胞膜,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A错误;B、原核细胞中也有核糖体这种细胞器,B错误;C、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有细胞质,C错误;D、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上的不同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简单题.3.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大肠杆菌和酵母菌B.青霉和蓝藻C.大肠杆菌和蓝藻D.酵母菌和蓝藻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另外,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解答:解:A、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A错误;B、青霉是真核生物,蓝藻是原核生物,B错误;C、大肠杆菌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C正确;D、酵母菌是真核生物,蓝藻是原核生物,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种类,考生需要掌握一些常考的生物所属的类别,特别是原核生物,包括蓝藻、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其中对于细菌的判断,要掌握技巧,一般在菌字前有“杆”、“球”、“螺旋”和“弧”等字样的都为细菌.4.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从生物圈到各种生态系统;从大大小小的群体到每个独特的个体;个体水平以下是组成个体的器官、组织,直至细胞.简而言之,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解答: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由此可见,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故选:A.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只要考生识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5.下列有关高倍显微镜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高倍镜放大了倍数,扩大了观察的范围B.高倍镜下的视野暗C.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转至高倍镜D.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调节考点:细胞观察实验.分析: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显微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象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显微镜的观察.2.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如高倍显微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3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将细准焦螺旋逆时针移动约0.5﹣1圈,即可获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调节器).解答:解:A、高倍镜放大了倍数,但缩小了观察的范围,A错误;B、高倍镜下的视野范围缩小,因此进光量减少,视野变暗,B正确;C、显微镜使用时要遵循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的原则,C正确;D、在高倍显微镜下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和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情况,意在考查考生显微镜操作的技能,属于简单题.考生切记,在转动转换器之前不能用粗准焦螺旋提升镜筒,换上高倍镜之后仍然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6.下列关于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论述,正确的是( )A.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多B.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考点:碳原子的结构特点.分析: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解答:解:A、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中,氧元素的含量最多,A错误;B、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相同,B错误;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这体现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间的统一性,C正确;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相差较大,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的原因,明确统一性是从元素的种类上来说的,而差异性是从元素的含量上来说的.7.下列元素中,都属于大量元素的是( )A.C、H、O、BB.N、P、S、CuC.C、H、O、CaD.N、P、S、Fe考点:碳原子的结构特点.分析:根据细胞内元素占生物体总重量的比例,将其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为大量元素,如C、H、O、N、P、S、K、Ca、Mg等,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为微量元素,如Fe、Mn、B、Zn、Mo、Cu、Cl等.解答:解:A、B属于微量元素,A错误;B、Cu属于微量元素,B错误;C、C、H、O、Ca均属于大量元素,C正确;D、Fe属于微量元素,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试题较简单,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正确熟记各元素的分类.8.构成生物大分子骨架的是( )A.磷脂双分子层B.DNA分子C.碳链D.肽键考点:碳原子的结构特点.分析:生物大分子如多糖、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由单体聚合形成的多聚体,而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单体的核心元素是C元素,因此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解答:解: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有:C、H、O、N,其中C是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因为碳链是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因此构成生物大分子基本骨架的元素是C.故选:C.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明确C是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碳链,再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9.下列与无机盐的功能无关的是( )A.是细胞中能源物质之一B.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C.能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D.能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考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分析:无机盐的功能是:①是细胞内某些大分子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②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正常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③维持生物体内的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平衡.解答:解:A、无机盐不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细胞中的能源物质与无机盐无关,A正确;B、有些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Mg2+是组成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Fe2+是血红蛋白的必需成分,B错误;C、有些无机盐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正常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缺乏时会出现相应的疾病,如:Ca调节肌肉收缩,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C错误;D、维持细胞形态与无机盐维持细胞渗透压有关,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无机盐的功能,对于无机盐功能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10.马拉松长跑运动员在进入冲刺阶段时,发现少数运动员下肢肌肉发生抽搐,这是由于随着大量排汗而向外排出了过量的( )A.水B.钙盐C.钠盐D.尿素考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分析:本题是对无机盐作用的考查,梳理无机盐的作用和缺乏症,然后根据题干信息进行解答.解答:解:由于血液中钙离子的浓度过低会引起肌肉抽搐,因此拉松长跑运动员在进入冲刺阶段时,发现少数运动员下肢肌肉发生抽搐,这是由于随着大量排汗而向外排出了过量的钙盐所致.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无机盐的作用和相关的失调症,对于无机盐的作用和相关失调症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11.某些保健品含有一定量的性激素(或性激素类似物),对青少年的发育会造成不良影响.从化学成分上分析,性激素属于( )A.糖类B.脂质C.蛋白质D.核酸考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分析: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解答:解: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其中固醇类物质又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合物的化学本质,考查考生识记脂质的分类.12.光明网2011年4月18日发表了名为《盘点最有可能发现外星生物的地方》的文章,文称:到目前为止火星、木卫二、木卫四、土卫六、土卫二、外部星系等是最有可能发现外星生物的地方,理由是它们大部分被发现存在或曾经存在有水的迹象.由水的存在推测可能存在生物的主要理由是( )A.水分子分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B.生命物质必须在结合水中运输C.水是生物体的温度调节剂D.几乎所有的生物化学反应都是以水为介质或水直接作为反应物参与考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分析: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具有能够流动和容易蒸发的特点,结合水与细胞内其他大分子物质结合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小细胞的新陈代谢越弱,抗逆性越强.解答:解:A、水在细胞内以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存在,与本题无关,A错误;B、生命物质必须在自由水中运输,B错误;C、水是生物体的温度调节剂,但和本题无关,C错误;D、阅读题干可知:水的存在推测可能存在生物的主要理由是自由水参与细胞中各种代谢作用,几乎所有的生物化学反应都是以水为介质或水直接作为反应物参与,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相关的信息考查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对待这类试题要牢记相关的知识点,本题可以先不看题干的信息,先读选项,如果需要题干提供的信息,再去题干中寻找相关的信息,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13.炎热的夏季,户外作业的工人大量出汗,应多喝( )A.汽水B.糖水C.淡盐开水考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酷暑季节,因温度较高,所以工人在室外作业时,会大量出汗.而大量出汗的同时,会排出过多的无机盐,从而导致体内的水盐平衡失调,因此,工人这时应多淡盐开水.解答:解:酷暑季节大量出汗,导致无机盐的流失,所以室外作业的工人要适量的补充无机盐,多喝淡盐开水.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盐平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汗液成分的了解以及识记能力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14.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和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分别是( )①核酸②核糖核酸③脱氧核糖核酸④蛋白质⑤脂类⑥糖类.A.①④B.②⑤C.③⑥D.②④考点: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分析:自然界的生物分为病毒、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其中病毒为无细胞结构生物,分为RNA 病毒和DNA病毒,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以细胞为基本单位.从结构看,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结构的基本物质,约占细胞干重的50%以上.从生物体的组成物质看,病毒、细菌、植物、动物和人类都有蛋白质存在,从功能看,催化新陈代谢反应的酶大多是蛋白质.由此可见,如果没有蛋白质的存在,就不会有生命存在,也不会有生命活动.解答:解:A、①核酸包含了RNA和DNA,病毒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中都含有DNA和RNA,但是凡是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产物质都是DNA,所以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因此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④蛋白质是构成细胞核生物体的重要物质,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载体的功能,有些蛋白质起信息传递的作用,有些蛋白质有免疫功能,细胞内的化学反应的进行都离不开酶的催化,绝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因此可以说,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故A正确;B、②核糖核酸是RNA,只有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并不是一切生物.⑤脂类不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故B错误;C、③脱氧核糖核酸是DN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但并不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⑥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故C错误;D、②核糖核酸是RNA,只有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并不是一切生物.④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是对核酸和蛋白质基本内容的考查,只要真正掌握了核酸和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基本单位、合成场所、结构多样性的原因、功能等相关内容,本题就能顺利解答.15.自然界生物种类复杂多样,鸟在空中飞翔、鱼在水中遨游,虽然它们形态各异、习性不同,但其体内物质的基本组成相似.它们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都是( )A.水B.糖类。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教师版 第I卷(36分) 一、基础知识(27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古刹 / 刹车 颓圮 / 杞人忧天 倨傲 / 龙盘虎踞 蔓延 / 顺蔓摸瓜 B.拓片 / 开拓 掇拾 / 辍耕垄上 剑鞘 / 硝烟弥漫 摭拾 / 拾级而上 C.擂鼓 / 擂台 泥淖 / 风姿绰约 空旷 / 粗犷豪放 攒蹙 / 人头攒动 D.旋风 / 回旋 翩跹 / 纤尘不染 符 / 绿林豪客 艾蒿 / 自怨自艾 答案:B项(B tà / tuò duō / chuò qiào / xiāo shí/ shè A.chà / shā pǐ/ qǐ jù màn / wàn C.léi / lèi nào / chuò kuàng / guǎng cuán D.xuàn / xuán xiān lù ài / y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静谧 商榷 蜇居 提要钩玄 粉装玉琢 B.质疑 雾蔼 草垛 伶仃孤苦 浮想联篇 C.嬉戏 撕杀 惶惑 闻过饰非 同仇敌忾 D.蠕动 缱绻 沧桑 舐犊情深 毛骨悚然 答案:D项( A.蛰居 粉妆玉琢 B.雾霭 浮想联翩 C.厮杀 文过饰非)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 ▲ ) A.高中语文学习一定要多读多思多积累,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实现自己高远的目标;如果知识储备不足,在激烈的竞争中,只能是铩羽而归。
B..D.。
、( ▲ ) A.某报记者一篇报道地方强制拆迁、侵害群众利益的文章,惹恼了当地官员,他们竟派公安人员到报社拘传记者,其根本原因是滥用公权在作怪。
阜宁中学2014年秋学期高一第三次阶段检测化 学 试 题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Al -27Cl -35.5 Fe - 56 Cu -64 Ag -108第I 卷(选择题 共6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硅被誉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下列物品用到硅单质的是( )A .陶瓷餐具B .石英钟表C .计算机芯片D .光导纤维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内容的是( )A .悬浮颗粒B .氮氧化物C .CO 2D .SO 23.在下列所示的转化关系中,x 不可能是( )22O O X −−−→−−−→氧化物氧化物A .N 2B .SiC .NaD .C4.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
加热后又恢复为原来颜色。
该气体是( ) A .SO 2B .NO 2C .CO 2D .Cl 25.在实验室不能用玻璃试剂瓶盛放的试剂是( ) A .氢氟酸B .饱和碳酸钠溶液C .浓硫酸D .氢氧化钠溶液6.有关厨房中铝制品的使用,你认为合理的是( ) A .长时间盛放咸菜B .烧煮开水C .用金属丝擦表面的污垢D .用碱溶液洗涤7.在FeSO 4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反应完全后,滤出沉淀并洗涤之,然后在空气中灼烧沉淀得到的固体物质是( ) A .Fe B .FeOC .Fe(OH)3D .Fe 2O 38. 用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将6.72L 的NO 2通入足量的水中转移电子数为0.3N AB .22.4L 二氧化硫分子中电子总数约为32N AC .1 mol Na 与足量O 2反应生成Na 2O 或Na 2O 2均失去N A 个电子D .各5.6 g 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氯气反应,电子转移总数均为0.3N A9.某透明的溶液中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Cu2+、Cl-、SO42-B.HCO3-、NO3-、SO42-、Na+C.Cl-、SO42-、K+、Na+D.Na+、SO42- 、Cl-、AlO2-10.为了除去FeSO4溶液中的Fe2(SO4)3和 CuSO4杂质,可选用的试剂为() A.NaOH B.氯水C.Cu D.Fe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浓硫酸可用于干燥NH3、H2、O2等气体B.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作为氧气的来源C.氧化铁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D.常温下可用铁制或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向氯水中通入SO2:SO2+Cl2+H2O===SO42-+2Cl-+2H+B.将铝片打磨后置于NaOH溶液中:2Al+2OH-===2AlO-2+H2↑C.向F e(O H)3悬浊液中加入醋酸:F e(O H)3+3H+=Fe3++3H2O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AlO-2+CO2+2H2O===Al(OH)3↓+HCO3-13.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 )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②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SO2③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稀氢氧化钠溶液④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14.某氧化物X难溶于水,能与烧碱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化合物Y,将少量Y溶液滴入足量盐酸中无沉淀生成,则X是 ( )A.SiO2B.Al2O3C.MgO D.CuO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iO2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任何酸B.铝在常温下不与浓硫酸反应C.因高温时SiO2与Na2CO3反应放出CO2,所以H2SiO3酸性比H2CO3强D.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处理含有SO2的尾气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英语试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 满分10分)该部分分为第一、二两节。
注意:回答听力部分时,请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听力部分结束前,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你的答案转涂到客观题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0.5分, 满分2.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color does the man prefer?A. Light blue.B.PinkC. Yellow.2. Why can't the woman take her holiday?A. She is busy with her new job.B. She is training her employees.C.She is out of job now.3. What is the woman doing?A.Expressing dissatisfaction.B. Reporting a theft.C. Offering suggestions.4. How many hours will the woman be in New York?A. Two hours.B.Four hours.C. Six hours.5.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A. She means it is not easy at all to get tickets.B. She doesn’ t want to sit near the stage.C. She thinks she is lucky to get the tickets.(共15小题,每小题0.5分, 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2014-2015学年江苏省盐城建湖中学、滨海中学、阜宁中学三校联考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3分)(2014秋•凉山州期末)关于质点和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K﹣47步枪子弹速度很快,杀伤力大,什么时候都能认为是质点B.研究男子3米板跳水运动员何冲在空中的跳水动作时,不能把他看成质点C.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D.歼﹣15在“辽宁号”航母上的起飞速度大约为300km/h,是相对航母甲板来说的考点:质点的认识;参考系和坐标系.分析:参考系,是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如何选择参照系,必须从具体情况来考虑,一般情况下我们以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解答:解:A、研究子弹的旋转时,不能看成质点,故A错误;B、研究跳水运动员转体动作时,不能看成质点,否则就没有动作了,故B正确;C、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一定要选择参考系,不同的参考系,运动情况不同,故C错误;D、歼﹣15在“辽宁号”航母上的起飞速度大约为300km/h,是相对地面来讲的,故D错误.故选:B.点评:为了研究和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引入了参考系,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运动状态可以不同,选取合适的参考系可以使运动的研究简单化.质点是运动学中一个重要概念,要理解其实质,不能停在表面.2.(3分)(2014秋•建湖县校级期中)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法()A.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因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D.太空中的“天宫一号”绕地球匀速转动,其加速度为零考点:加速度;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本题根据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关系,与合外力成正比,反映速度变化快慢进行分析.解答:解:A、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因火箭还没运动,但由于合外力不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故A错误.B、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可知,加速度很大.故B正确.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速度很大,但速度没有变化,加速度为零.故C错误.D、太空中的空间站绕地球匀速转动时,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作用,加速度不为零.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式和决定因素,基础题.3.(3分)(2014秋•新泰市校级期末)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和速度﹣时间图象中,给出的四条图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B.x﹣t图象中t1时刻v1>v2C.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3物体和4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图线2和图线4中,t2、t4时刻都表示物体反向运动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s﹣t图线与v﹣t图线只能描述直线运动;s﹣t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斜率的正和负分别表示物体沿正方向和负方向运动.v﹣t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之比.根据相关知识进行解答.解答:解:A、运动图象反映物体的运动规律,不是运动轨迹,无论速度时间图象还是位移时间图象只能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故A错误.B、在s﹣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在t1时刻图线1的斜率大于图线2的斜率,故v1>v2.故B正确.C、在v﹣t图线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发生的位移.故在0﹣t3时间内4围成的面积大于3围成的面积,故3的平均速度小于4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D、s﹣t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斜率大于0,表示物体沿正方向运动;斜率小于0,表示物体沿负方向运动.而t2时刻之前物体的运动沿正方向,t2时刻之后物体沿负方向运动.故t2时刻开始反向运动.v﹣t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从0﹣t5这段时间内速度始终为正,故t4时刻没有反向运动;故D错误.答案:B.点评:对于v﹣t图线和s﹣t图线的基本的特点、意义一定要熟悉,这是我们解决这类问题的金钥匙,在学习中要多多积累.4.(3分)(2014秋•建湖县校级期中)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直线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x=6t﹣2t3(m),它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6t2(m/s),则该质点在t=2s时的瞬时速度、从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分别为()A.﹣18m/s、﹣2m/s B.﹣18m/s,2m/s C.﹣2m/s、﹣2m/s D.﹣18m/s、6m/s考点:平均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将t=2s代入v=6﹣6t2(m/s),求解瞬时速度.根据题意得到t=0时刻、t=2s时刻的位置坐标,求出2s内位移,然后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公式求解平均速度.解答:解:该质点在t=2s时的瞬时速度为:v=6﹣6t2(m/s)=6﹣6×22=﹣18m/s;据题意,质点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6t﹣2t3(m),可得:t=0时,x=0m;t=2s时,x′=﹣4m;故2s内位移为:△x=x′﹣x=﹣4m﹣0m=﹣4m;2s内的平均速度为:m/s=﹣2m/s故选:A.点评:本题关键根据题意求解出各个不同时刻物体的位置,然后求解各段时间的位移和平均速度;要明确位移等于位置坐标的变化,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5.(3分)(2014秋•建湖县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B.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面C.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可能存在力的作用D.甲用力把乙推倒,说甲对乙的作用力在前,乙对甲的作用力在后考点:重心;重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析: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任何的力都有施力物体;方向永远是竖直向下.重心是物体受到的重力作用的集中点,根据物体重心的分布特点,可以判断物体重心的位置.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解答:解:A、物体的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例如圆环,故A正确;B、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故B错误;C、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以存在相互作用,如地面与太阳之间的万有引力.故B错误.D、相互作用力是同时的,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重力、重心的理解,还要了解物体的重心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6.(3分)(2005•盐城四模)一氢气球下系一小重物G,重物只在重力和绳的拉力F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和风力的影响,而重物匀速运动的方向如下图中箭头所示的虚线方向,图中气球和重物G在运动中所处的位置正确的是()A.B.C.D.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以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判断绳子拉力F的方向.解答:解:以重物为研究对象,重物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合力为零,根据平衡条件得知,绳子的拉力与重力方向相反,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则绳子的方向必定在竖直方向上.故选A点评:本题有一定物理情景,实质上是简单的力平衡问题,考查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共20分.7.(4分)(2014秋•建湖县校级期中)下列关于弹力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两物体接触并不一定产生弹力B.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就是它对水平面的压力C.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D.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产生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要掌握弹力的概念: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弹性形变是指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解答:解:A、两物体接触,若没有挤压则一定不产生弹力.所以A正确.B、重力与弹力属于不同性质的力,不能说重力就是压力,所以B说法错误.C、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所以C说法正确.D、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力叫弹力,所以D说法错误.故选:A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弹力的认识.首先要掌握弹性形变的概念,物体由于弹性形变产生的力才是弹力.8.(4分)(2014秋•建湖县校级期中)有关滑动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压力一定有滑动摩擦力B.有滑动摩擦力一定有压力C.滑动摩擦力总是与接触面上的压力垂直D.只有运动物体才受滑动摩擦力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根据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可将摩擦力分为三种.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解答:解:A.有压力若没有相对运动,则不会产生滑动摩擦力;故A错误;B.两物体之间有滑动摩擦力时,两物体一定接触,且相互挤压,即存在弹力作用;故B正确;C.滑动摩擦力方向沿接触面方向,压力与接触面垂直,故滑动摩擦力总是与接触面上的压力垂直;故C正确;D.汽车急刹车时(车轮抱死),地面不动,受到滑动摩擦力;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了摩擦力种类和方向,抓住产生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以及摩擦力的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9.(4分)(2014秋•仙桃期末)人握住旗杆匀速上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下的B.人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上的C.人握旗杆用力越大,人受的摩擦力也越大D.人握旗杆用力越大,并不会使人受的摩擦力也增大考点:滑动摩擦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人握住旗杆匀速上爬时,人有向下滑的趋势,受到旗杆的静摩擦力,根据静摩擦力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和平衡条件分析静摩擦力的方向与大小.解答:解:A、B人握住旗杆匀速上爬时,人相对于旗杆有向下滑的趋势,受到旗杆的静摩擦力方向向上.故A错误,B正确.C、D由于人是匀速运动的,人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由平衡条件分析得知,人受的摩擦力等于人的重力,保持不变,所以人握旗杆用力越大,并不会使人受的摩擦力增大.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点评:分析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根据静摩擦力方向的特点,也可以根据平衡条件分析.基础题.10.(4分)(2014秋•建湖县校级期中)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F1、F2、F3,关于它们合力F的大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F大小的取值范围一定是0≤F≤F1+F2+F3B.F至少比F1、F2、F3中的某一个大C.若F1:F2:F3=3:6:8,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一定能使合力为零D.若F1:F2:F3=3:6:2,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一定能使合力为零考点: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专题:平行四边形法则图解法专题.分析:当三个力的方向相同时,合力最大,三个力的合力不一定为零,当第三个力不在剩余两个力的合力范围内,合力不能为零.解答:解:A、三个力的合力最小值不一定为零,三个力最大值等于三个力之和.故A错误.B、合力可能比三个力都大,也可能比三个力都小.故B错误.C、若F1:F2:F3=3:6:8,设F1=3F,则F2=6F,F3=8F,F1、F2的合力范围为,8F在合力范围之内,三个力的合力能为零.故C正确.D、若F1:F2:F3=3:6:2,设F1=3F,则F2=6F,F3=2F,F1、F2的合力范围为,2F不在合力范围之内,三个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故D错误.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AB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两个力的合力范围,从而会通过两个力的合力范围求三个力的合力范围.11.(4分)(2010•长沙县校级模拟)如图,质量为M的楔形物A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B,B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用恒力F沿斜面向上拉B,使之匀速上滑.在B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A始终保持静止.关于相互间作用力的描述正确的有()A.B给A的作用力大小为mg﹣FB.B给A摩擦力大小为FC.地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cosθD.地面受到的压力大小为Mg+mg﹣Fsinθ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由题,B物体匀速上滑,物块A始终保持静止,两个物体受力均平衡.B对A有压力和滑动摩擦力,B给A的作用力是这两个力的合力.以B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分析B给A摩擦力大小.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分析地面对A摩擦力和支持力大小,地面受到的摩擦力和压力大小等于地面对A摩擦力和支持力大小.解答:解:A、以B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如图1.根据平衡条件得到,A对B的支持力N B和摩擦力fB的合力大小为F合==,即A给B的作用力大小为,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 给A的作用力大小为,.故A错误.B、以B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得知,A给B摩擦力大小为f B=F﹣mgsinθ.故B错误.C、D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如图2.根据平衡条件得,地面对A摩擦力为f A=Fcosθ,支持力N A=(M+m)g﹣Fsinθ.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地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cosθ,地面受到的压力大小为Mg+mg﹣Fsinθ.故C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的技巧是整体法的应用.对于涉及两个以上物体平衡时,可以选择整体作为研究对象,解题时往往简洁方便.三、实验题(24分)12.(12分)(2015•莲湖区校级二模)用等效代替法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本实验中“等效代替”的含义是 D .A.橡皮筋可以用细绳替代B.左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C.右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左侧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D.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弹簧测力计的作用效果替代(2)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着AO方向的是F′,图中 F 是F1、F2合力的理论值,F′是合力的实验值.(3)(多选)完成该实验的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小实验误差的是ABC .A.拉橡皮筋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B.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筋、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面平行C.拉橡皮筋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D.使拉力F1和F2的夹角很小.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专题:实验题.分析:(1)该实验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即两次拉橡皮筋,要使橡皮筋的形变相同;(2)该实验采用了“等效法”,由于实验误差的存在,导致F1与F2合成的实际值与与理论值存在差别,理论值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实际值(实验值)为一个弹簧拉橡皮筋时的拉力.(3)实验时,为便于准确记录拉力的方向,细绳应细一些、长一些,实验时,测力计应靠近木板且与木板平行,但不能与木板接触.解答:解:(1)该实验采用了“等效法”,即用两个弹簧秤拉橡皮筋的效果和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筋的效果是相同的,即要求橡皮筋的形变量相同,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2)F是通过作图的方法得到合力的理论值,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而F′是通过一个弹簧称沿AO方向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到O点,使得一个弹簧称的拉力与两个弹簧称的拉力效果相同,测量出的合力,因此其方向沿着AO方向.(3)A、为减小实验误差,拉橡皮筋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故A正确;B、为减小实验误差,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筋、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面平行,故B正确;C、拉橡皮筋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故C正确;D、使拉力F1和F2的夹角要大些,故D错误;故选:ABC.故答案是:(1)D,(2)F′,F,F′,(3)ABC.点评:该题属于基础题目,考查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基础知识,如等效思想即一个合力与几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可以互相替代,在解决实验问题时,一定先要通过分析题意找出实验的原理,通过原理即可分析实验中的方法及误差分析.13.(12分)(2014•始兴县校级模拟)一小球在桌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小球运动过程中在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并将小球的位置编号,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由于底片保管不当,其中位置4处被污损.若已知摄影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1s,则利用该照片可求出:小球运动的加速度约为0.03 m/s2.位置4对应的速度为0.09 m/s,能求出4的具体位置吗?能.求解方法是:利用x45﹣x34═at2,所以可以求出4的具体位置.(不要求计算,但要说明过程).考点:打点计时器系列实验中纸带的处理.专题:实验题.分析:知道毫米刻度尺读数时要进行估读.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一段过程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速度求得小球在4位置时的瞬时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x=at2求得加速度.解答:解:若已知摄影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1s,T=1s由图可知x56=13.5cm x23=4.5cm根据运动学公式△x=at2得:a==0.03m/s2.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v4==0.09m/s根据运动学公式△x=at2=恒量得x45﹣x34═at2,所以可以求出4的具体位置.故答案为:0.03,0.09,能,利用x45﹣x34═at2,所以可以求出4的具体位置.点评:对于纸带的问题,我们要熟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一些规律.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四、计算题(14+15+14+15)14.(14分)(2014秋•建湖县校级期中)如图所示,A、B两同学在直跑道上练习4×100m 接力,他们在奔跑时有相同的最大速度.B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需25m才能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看做匀变速运动,现在A持棒以最大速度向B奔来,B在接力区伺机全力奔出.若要求B接棒时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的80%,则:(1)B在接力区需跑出的距离x1为多少?(2)B应在离A的距离x2为多少时起跑?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1)根据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位移公式v2=2ax,求出B在接力区需奔出的距离.(2)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求出B加速至交接棒所经过的位移,而A 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x甲=v1t,两人位移之差即为B距离A的起跑距离.解答:解:(1)B起跑后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最大速度为v1,x1为达到最大速度经历的位移,v2为B接棒是的速度,x2为接棒时经历的位移,B起动后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v12=2ax1v22=2ax2v2=v1×80%得:x2=0.64x1=0.64×25m=16m故B在接力需奔出的距离为16m.(2)设B加速至交接棒的时间为t,得:v1t=40mx甲=v1t=40m△x=x甲﹣x2=0.6v1t=0.6×40=24m.故B应在距离A24m处起跑.答:(1)B在接力区需跑出的距离x1为16 m;(2)B应在离A的距离x2为24 m时起跑.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v2=2ax.以及知道乙距离甲的起跑距离等于在乙起跑到接棒这段时间内两人的位移之差.15.(15分)(2014秋•建湖县校级期中)现有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 车在前,其速度v A=10m/s,B车速度v B=30m/s.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A车600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此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减速1800m才能够停止.(1)B车刹车后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多大?(2)若B车刹车8s后,A车以加速度a1=0.5m/s2加速前进,问能否避免事故?若能够避免则两车最近时相距多远?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B车刹车,要经过1800m才能停止,由速度位移公式求出B车的加速度.B车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当速度减至与A车相等时,如果没有追上A车,则两车不会相等;若两车速度相等,B车追上了A车,则两车会相撞.根据两车速度时位移关系,判断两车能否相撞.速度相等时不碰撞以后就不会碰撞了,先根据公式求得经过多长时间两车速度相等,两车的位移之差即为所求得距离.解答:解:(1)设B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有:0﹣v B2=﹣2ax1,代入数据解得:a=0.25 m/s2.(2)设B车减速t秒时两车的速度相同,有:v B﹣at=v A+a1(t﹣△t),代入数值解得:t=32s,在此过程中B车前进的位移为:x B=v B t﹣,代入数据解得:x B=832m,A车前进的位移为:x A=v A△t+v A(t﹣△t)+a1(t﹣△t)2,代入数据解得:x A=464m,因x A+x>x B,故不会发生撞车事故,此时△x=x A+x﹣x B=232 m.答:(1)B车刹车后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0.25m/s2.(2)若B车刹车8s后,A车以加速度a1=0.5m/s2加速前进,能避免事故,两车最近时相距232m.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大者减速追速度小者,在速度相等之前,两车的距离越来越小,若未相撞,速度相等之后,两车的距离越来越大,可知只能在速度相等之时或相等之前相撞.16.(14分)(2014秋•建湖县校级期中)质量为m=1kg的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系数大小为0.5,求:(1)在水平拉力2N作用下,物体没有运动,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摩擦力?(2)如图所示,若物体受到10N与水平方向成30°的角的拉力作用在平面上向右运动,求物体受到的合力?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物体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根据竖直方向上平衡,结合滑动摩擦力公式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力.解答:解:(1)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静摩擦力作用.(2)物体所受的合力F合=Fcos30°﹣μ(mg﹣Fsin30°)=N=6.16N.答:(1)物体受到支持力和摩擦力.(2)物体所受的合力为6.16N.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物体受到斜向上拉力时,竖直方向上处于平衡,根据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求出物体的合力.17.(15分)(2014秋•七里河区校级期末)两个相同的小球A和B,质量均为m,用长度相同的两根细线把A、B两球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并用长度相同的细线连接A、B两小球,然后,用一水平方向的力F作用在小球A上,此时三根细线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细线恰好处于竖直方向,如图所示.如果不考虑小球的大小,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1)OB绳对小球的拉力为多大?(2)OA绳对小球的拉力为多大?(3)作用力F为多大?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1)以B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分析可知AB绳对小球的拉力为零.再求OB绳对小球的拉力.(2)(3)再以A为研究对象,受到三个力作用,作出力图,根据正交分解法求出OA绳对小球的拉力和F.解答:解:(1)对B分析,由于OB细线恰好处于竖直方向,B处于平衡状态,可知AB绳中张力为0,有mg﹣T B=0 得T B=mg(2)(3)对球A:A受到重力G,作用力F和OA绳的拉力T A,受力分析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得T A cos60°﹣mg=0T A sin60°﹣F=0得:T A=2mg F=mg答:(1)OB绳对小球的拉力为mg;(2)OA绳对小球的拉力为2mg;(3)作用力F为mg.点评:本题是多个物体平衡,首先要选择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本题关键点存在分析得出AB绳中张力为零.。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英语试题(2014.11)试卷说明:本场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 每题1分, 满分20分)第一节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 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 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How does the woman’s sister go to university every day?A. On foot.B. By underground.C. By bus.2. What does the man mean?A. He used to like boating very much.B. He won’t go boating with the woman.C. He thinks it is too cold outside today.3. 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this afternoon?A. Go for a job interview.B. Give the man some advice.C. Ask the man for help.4. Why does the man want to know how to take care of babies?A. He wants to be a baby sitter.B. He is going to be a brother.C. His wife is pregnant.5.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woman’s experience?A. Unusual.B. Dull.C. Tiring.第二节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 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2014-2015学年江苏省建湖中学、滨海中学、阜宁中学三校高一(上)期中数学试卷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计70分)1.(5分)集合A={1,2},集合B={1,3,5},则A∪B=.2.(5分)下列每组两个函数可表示为同一函数的序号为.①f(x)=x,g(t)=;②f(x)=,g(x)=x+2;③f(x)=x,g(x)=;④f(x)=lgx2,g(x)=2lgx.3.(5分)函数f(x)=+lg(x﹣1)的定义域为.4.(5分)求函数y=x+的值域.5.(5分)函数f(x)=2x+x﹣4的零点x0∈(n,n+1),n∈Z,则n=.6.(5分)若函数y=f(x)的图象如图,则不等式xf(x)>0的解集为.7.(5分)已知函数f(x)=2(x﹣a)(x﹣b)(其中a>b)的图象如右图,则函数g(x)=a x+b的图象一定不过第象限.8.(5分)已知f(x)=,若f(x)=,则x=.9.(5分)幂函数y=f(x)图象过点,则其单调增区间为.10.(5分)函数f(x)=2x2﹣mx+3在x∈[2,+∞)是增函数,不等式t2+4≥m恒成立,则t 范围为.11.(5分)f(x)是R上奇函数,且满足f(x+4)=f(x),当x∈(0,2)时f(x)=2x3,则f(7)=.12.(5分)设函数f(x)=x(e x+ae﹣x)(x∈R)是偶函数,则实数a=.13.(5分)f(x)=﹣x2+(2a﹣1)|x|+1的定义域被分成了四个不同的单调区间,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4.(5分)f(x)=3x+2,f(a+2)=162,h(x)=λ•3ax﹣4x在区间[0,1]上是单调减函数,则λ范围为.二、解答题(计90分)15.(14分)若集合A={x|x2﹣2x﹣3=0},B={x|ax﹣1=0},若B A,求a的值.16.(14分)求值:(1);(2).17.(14分)已知函数f(x)=.(1)若a<b<10,且f(a)=f(b),求ab的值;(2)方程f(x)=k,k为常数,若方程有三解,求k的范围.18.(16分)某城市出租车收费标准如下:①起步价3km(含3km)为10元;②超过3km 以外的路程按2元/km收费;③不足1km按1km计费.(1)试写出收费y元与x(km)(0<x≤5)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某人乘出租车花了24元钱,求此人乘车里程xkm的取值范围.19.(16分)已知函数f(x)=.(1)如果x∈[﹣1,1]时,求函数y=(f(x))2﹣2af(x)+3的最小值y(a);(2)若a∈[﹣4,4]时,在(1)的条件下,求y(a)的值域.20.(16分)已知函数f(x)=log a(a>0,a≠1)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1)求m的值;(2)判断函数f(x)在区间(1,+∞)上的单调性并加以证明;(3)当a>1,x∈(t,a)时,f(x)的值域是(1,+∞)求a与t的值.2014-2015学年江苏省建湖中学、滨海中学、阜宁中学三校高一(上)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计70分)1.(5分)集合A={1,2},集合B={1,3,5},则A∪B={1,2,3,5}.考点:并集及其运算.专题:集合.分析:利用交集的性质求解.解答:解:∵集合A={1,2},集合B={1,3,5},∴A∪B={1,2,3,5}.故答案为:{1,2,3,5}.点评:本题考查并集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并集性质的合理运用.2.(5分)下列每组两个函数可表示为同一函数的序号为③.①f(x)=x,g(t)=;②f(x)=,g(x)=x+2;③f(x)=x,g(x)=;④f(x)=lgx2,g(x)=2lgx.考点: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根据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对应关系也相同时是相同函数,对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对于①,∵f(x)=x,g(t)==|t|,它们的对应关系不同,∴不是同一函数;对于②,∵f(x)==x+2(x≠2),g(x)=x+2(x∈R),它们的定义域不同,∴不是同一函数;对于③,∵f(x)=x(x∈R),g(x)==x(x∈R),它们的定义域相同,对应关系也相同,∴是同一函数;对于④,∵f(x)=lgx2(x≠0),g(x)=2lgx(x>0),它们的定义域不同,∴不是同一函数.故答案为:③.点评:本题考查了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的问题,解题时应判断它们的定义域是否相同,对应关系是否也相同,是基础题.3.(5分)函数f(x)=+lg(x﹣1)的定义域为(1,+∞).考点:对数函数的定义域;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根据函数成立的条件,即可求出函数的定义域.解答:解:要使函数有意义,则,即,即x>1,故函数的定义域为(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定义域的求解,要求熟练掌握常见函数成立的条件.4.(5分)求函数y=x+的值域[,+∞).考点:函数的值域.专题:计算题;转化思想.分析:先对根式整体换元(注意求新变量的取值范围),把原问题转化为一个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求值域的问题即可.解答:解:令t=,(t≥0),则x=,问题转化为求函数f(t)==在t≥0上的值域问题,因为t≥0时,函数f(t)有最小值f(0)=.无最大值,故其值域为[,+∞).即原函数的值域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用换元法求值域以及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求值域问题.换元法求值域适合于函数解析式中带根式且根式内外均为一次形式的题目.5.(5分)函数f(x)=2x+x﹣4的零点x0∈(n,n+1),n∈Z,则n=1.考点:函数零点的判定定理.专题:计算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利用函数的零点存在定理判断区间端点值的符号,从而确定函数零点的区间.解答:解:因为f(x)=2x+x﹣4,所以f(1)=2+1﹣4=﹣1<0,f(2)=4+2﹣4=2>0.所以由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可知函数f(x)零点必在区间(1,2)内,则n=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零点区间的判断,判断函数零点区间主要是利用根的存在定理,判断函数在区间(a,b)上f(a)f(b)<0,即可.6.(5分)若函数y=f(x)的图象如图,则不等式xf(x)>0的解集为(﹣∞,﹣1)∪(1,+∞).考点:函数的图象.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根据函数图象以及不等式的等价关系即可.解答:解:不等式xf(x)>0等价为或,则x>1或x<﹣1,故不等式xf(x)>0的解集是(﹣∞,﹣1)∪(1,+∞),故答案为:(﹣∞,﹣1)∪(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求解,根据不等式的等价性结合图象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5分)已知函数f(x)=2(x﹣a)(x﹣b)(其中a>b)的图象如右图,则函数g(x)=a x+b的图象一定不过第四象限.考点:函数的图象.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确定a,b的范围,结合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答:解:由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知,a>1,﹣1<b<0,则函数g(x)=a x+b单调递增,则g(0)=1+b>0,即函数g(x)的图象不过第四象限,故答案为:四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和指数函数图象的考查,要求熟练掌握指数函数单调性的性质.8.(5分)已知f(x)=,若f(x)=,则x=.考点:函数的零点;分段函数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由于是分段函数,则令()x=和log81x=,从而求解.解答:解:若()x=,则x=3,不成立;若log81x=,则log3x=,则x=,成立;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段函数知函数值求自变量,属于基础题.9.(5分)幂函数y=f(x)图象过点,则其单调增区间为[0,+∞).考点:幂函数的概念、解析式、定义域、值域.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由已知得y=,由此能求出幂函数y=f(x)的单调增区间.解答:解:∵幂函数y=f(x)=x a图象过点,∴,解得a=,∴y=,∴幂函数y=f(x)的单调增区间为[0,+∞).故答案为:[0,+∞).点评:本题考查幂函数的单调增区间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注意幂函数的性质的合理运用.10.(5分)函数f(x)=2x2﹣mx+3在x∈[2,+∞)是增函数,不等式t2+4≥m恒成立,则t 范围为t≥2或t≤﹣2.考点:函数恒成立问题;二次函数的性质.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先根据f(x)=2x2﹣mx+3在x∈[2,+∞)是增函数求出m的范围,然后再根据t2+4≥m 恒成立,只需t2+4≥m max即可,则问题获解.解答:解:因为f(x)=2x2﹣mx+3=.该函数在()上递增,所以由f(x)=2x2﹣mx+3在x∈[2,+∞)是增函数,所以,解得m≤8.而要使t2+4≥m恒成立,只需t2+4≥m max=8,解t2+4≥8得t≥2或t≤﹣2.故答案为:t≥2或t≤﹣2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单调性性质,一般要研究开口、对称轴;而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则要考虑函数的最值.11.(5分)f(x)是R上奇函数,且满足f(x+4)=f(x),当x∈(0,2)时f(x)=2x3,则f(7)=﹣2.考点:函数的周期性;抽象函数及其应用.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根据函数周期性和奇偶性的性质将条件进行转化即可.解答:解:∵f(x+4)=f(x),∴函数的周期是4,即f(7)=f(3)=f(﹣1),∵f(x)是R上奇函数,∴f(﹣1)=﹣f(1),∵当x∈(0,2)时f(x)=2x3,∴f(7)=﹣f(1)=﹣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值的计算,根据函数的奇偶性和周期性之间的关系将条件进行转化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比较基础.12.(5分)设函数f(x)=x(e x+ae﹣x)(x∈R)是偶函数,则实数a=﹣1.考点:函数奇偶性的性质.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由函数是偶函数,直接用特殊值求解即可解答:解:因为函数f(x)=x(e x+ae﹣x)(x∈R)是偶函数,所以g(x)=e x+ae﹣x为奇函数由g(0)=0,得a=﹣1.故答案是﹣1点评:考查函数的奇偶性的应用及填空题的解法.13.(5分)f(x)=﹣x2+(2a﹣1)|x|+1的定义域被分成了四个不同的单调区间,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考点:复合函数的单调性.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函数f(x)是偶函数,只要判断函数在[0,+∞)有两个不同的单调区间即可.解答:解:∵f(x)=﹣x2+(2a﹣1)|x|+1为偶函数,∴条件等价为在[0,+∞)有两个不同的单调区间.∴f(x)=﹣x2+(2a﹣1)x+1的对称轴在y轴的右侧,使y轴右侧有两个单调区间,对称后有四个单调区间.所以,即a>.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单调区间的应用,根据偶函数的对称性,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4.(5分)f(x)=3x+2,f(a+2)=162,h(x)=λ•3ax﹣4x在区间[0,1]上是单调减函数,则λ范围为(﹣∞,2].考点:函数单调性的性质.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由条件求得3a=2,可得h(x)=λ•2x﹣4x.令2x=t,可得t∈[1,2],h(x)=m(t)=﹣t2+λt,根据二次函数m(t)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t=,且m(t)在[1,2]上单调递减,可得≤1,由此求得λ范围.解答:解:∵f(x)=3x+2,f(a+2)=3a+4=162,∴3a=2,∴h(x)=λ•3ax﹣4x=λ•2x﹣4x.令2x=t,由x∈[0,1],可得t∈[1,2],h(x)=m(t)=﹣t2+λt,显然二次函数m(t)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t=,且m(t)在[1,2]上单调递减,∴≤1,求得λ≤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指数函数、二次函数的性质,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属于基础题.二、解答题(计90分)15.(14分)若集合A={x|x2﹣2x﹣3=0},B={x|ax﹣1=0},若B A,求a的值.考点:集合的包含关系判断及应用.专题:集合.分析:先解出集合A,根据B A,得出集合B,再求a即可.解答:解:∵A={x|x2﹣2x﹣3=0},∴A={3,﹣1},又B A,∴B=∅时,a=0;B={3}时,3a﹣1=0,解得:;当B={﹣1}时,﹣a﹣1=0,解得:a=﹣1,综上所述,…(14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集合间的关系,勿忘∅的任意非空集合的真子集.16.(14分)求值:(1);(2).考点:对数的运算性质;有理数指数幂的化简求值.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1)利用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即可得出;(2)利用对数的运算法则即可得出.解答:解:(1)原式=﹣6﹣1×(﹣2)+﹣+1==32.(2)==8.点评:本题考查了指数幂与对数的运算法则,属于基础题.17.(14分)已知函数f(x)=.(1)若a<b<10,且f(a)=f(b),求ab的值;(2)方程f(x)=k,k为常数,若方程有三解,求k的范围.考点:分段函数的应用.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1)作出函数f(x)的图象,结合对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性质即可求ab的值;(2)利用数形结合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作出函数f(x)的图象如图:∵f(a)=f(b),∴0<a<1<b,即lga<0,lgb>0,且﹣lga=lgb,即ab=1.(2)∵f(10)=1,∴当k=1时,方程f(x)=k有两个根,要使方程有三解,由f(x)图象可得0<k<1.点评:本题主要考分段函数的图象和应用,根据对数函数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8.(16分)某城市出租车收费标准如下:①起步价3km(含3km)为10元;②超过3km 以外的路程按2元/km收费;③不足1km按1km计费.(1)试写出收费y元与x(km)(0<x≤5)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某人乘出租车花了24元钱,求此人乘车里程xkm的取值范围.考点:分段函数的应用.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1)根据条件建立函数关系即可试写出收费y元与x(km)(0<x≤5)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根据分段函数,求出当y=24时的解即可.解答:解:(1)根据条件可得收费y元与x(km)(0<x≤5)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2)∵24>10,∴此人乘车里程x>3,则由题意得24﹣10=14,则14÷2=7,即此人最多车程为3+7=10km,最小为10﹣1=9,即9<x≤1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应用问题,根据条件建立分段函数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9.(16分)已知函数f(x)=.(1)如果x∈[﹣1,1]时,求函数y=(f(x))2﹣2af(x)+3的最小值y(a);(2)若a∈[﹣4,4]时,在(1)的条件下,求y(a)的值域.考点:复合函数的单调性;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1)利用换元法,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函数y=(f(x))2﹣2af(x)+3的最小值y(a);(2)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令t=,∵x∈[﹣1,1],∴t∈[,3],则函数等价为y=t2﹣2at+3=(t﹣a)2+3﹣a2,(1)若a,则函数在t∈[,3]上单调递增,则函数的最小值为y(a)=y()=,当≤a≤3,函数的最小值为y(a)=3﹣a2,若a>3,则函数在t∈[,3]上单调递减,则函数的最小值为y(a)=y(3)=12﹣6a.故y(a)=.(2)作出函数y(a)的图象,则函数y(a)在a∈[﹣4,4]为减函数,当a∈[﹣4,],则y(a)∈(f(),f(﹣4)],即y(a)∈(,12],当a∈[,3],则y(a)∈[f(3),f()],即y(a)∈[﹣6,],当a∈(3,4],则y(a)∈[f(4),f(3)),即y(a)∈[﹣12,﹣6),综上y(a)∈[﹣12,]∪(,12],故函数y(a)的值域为[﹣12,]∪(,1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合函数之间的应用,利用换元法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0.(16分)已知函数f(x)=log a(a>0,a≠1)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1)求m的值;(2)判断函数f(x)在区间(1,+∞)上的单调性并加以证明;(3)当a>1,x∈(t,a)时,f(x)的值域是(1,+∞)求a与t的值.考点:对数函数图象与性质的综合应用;函数单调性的判断与证明.专题:综合题.分析:(1)根据题意,易得f(x)为奇函数,则f(﹣x)+f(x)=0,代入解析式变形可得log a=0,由对数的性质可得=1,解可得m=1或m=﹣1,分别验证m=1、m=﹣1是否符合对数函数的定义域要求,即可得答案;(2)由(1)可得f(x)=log a,设任意的1<x1<x2,有作差法可得f(x2)﹣f(x1)=log a,分0<a<1与a>1两种情况讨论f(x2)﹣f(x1)的符号,即可得答案;(3)求出f(x)的定义域,可得(t,a)必然含于(﹣∞,﹣1)或(1,+∞),分析可得(t,a)⊆(1,+∞),由(2)中得到的单调性,可得f(a)=1且=0,解可得答案.解答:解:(1)因为函数f(x)=log a(a>0,a≠1)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即f(x)为奇函数,则f(﹣x)+f(x)=0,log a+log a=log a=0,即=1,解可得,m=1或m=﹣1,当m=1时,=﹣1<0,不合题意,舍去;当m=﹣1时,=,符合题意,故m=﹣1;(2)当0<a<1时,log a>0,即f(x2)﹣f(x1)>0,此时f(x)为增函数,当a>1时,log a<0,即f(x2)﹣f(x1)<0,此时f(x)为减函数,证明如下由(1)得m=﹣1,则f(x)=log a,任取1<x1<x2,则f(x2)﹣f(x1)=log a﹣log a=log a,又由1<x1<x2,则0<<1,当0<a<1时,log a>0,即f(x2)﹣f(x1)>0,此时f(x)为增函数,当a>1时,log a<0,即f(x2)﹣f(x1)<0,此时f(x)为减函数,(3)由(1)知,f(x)=log a,>0,解可得,x>1或x<﹣1,则f(x)的定义域为(﹣∞,﹣1)∪(1,+∞),故(t,a)必然含于(﹣∞,﹣1)或(1,+∞),由a>1,可知(t,a)⊆(﹣∞,﹣1)不成立,则必有(t,a)⊆(1,+∞),此时,f(x)的值域为(1,+∞),又由函数f(x)为减函数,分析可得t=1,必有f(a)=1,解可得,a=1+;故t=1,a=1+.点评:本题考查对数函数的综合应用,涉及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以及值域等性质,注意(1)中,求出m的值必须进行验证,其次要牢记对数函数的有关性质.。
江苏省高建湖中学、滨海中学、阜宁中学三校2014-2015学年高一英语上学期期中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四部分,共8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第一节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n will the music class begin on Tuesday?A. At 8:00 a.m.B. At 9:00 a.m.C. At 9:00 p.m.2. What does the man like best?A. Hiking.B. Playing basketball.C. Reading.3. What is the woman doing?A. Driving.B. Running.C. Cycling.4. Where are the speakers?A. In a post office.B. In a police station.C. In a university.5.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A. A book.B. Some clothes.C. A fashion designer.第二节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 What does the man invite the woman to do tomorrow?A. Go to a concert.B. Watch a sports match.C. Visit a painting exhibit.7. What does the man like better?A. Painting.B. Music.C. Singing.8. Where will the woman go first?A. The school theater.B. The school hall.C. The school playground.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0 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昔武王克殷,成王靖四方,康王息民,并建母弟,以蕃屏周。
”此材料主要记载了西周的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度3.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
”符合这一描述的历史时期是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4.《史记集解》“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该材料反映的本质是A.秦朝皇印为玉玺 B.天子非常爱好金玉C.玉玺为皇帝独用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5.“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它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哪项选官制度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6.“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
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责是A.行使军权 B.审核政令 C.协理奏章 D.跪受笔录7.《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
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
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
”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 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实现权力制衡8. 从明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明了A.内阁和军机大臣职权渐重B.内阁和六部职权加强C.皇帝任人唯亲D.专制皇权加强9.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内容是中国古代四位著名帝王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
其中有一句台词与史实相符,它应该是A.秦始皇:“我首创了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和郡县制度,功高盖世!”B .唐太宗:“我创立了三省六部制,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C .明太祖:“我设立内阁制,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D .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
”10.著名学者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这场战争的结果签订了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11.下列关于右图海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这是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一次海战B .这次海战发生于黄海C .致远舰管带英雄邓世昌壮烈殉国D .此战结束使清王朝北洋水师全军覆没12.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诗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
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
”诗中“两度劫”都参加的国家有①英国 ②美国③法国 ④日本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13.曾以清光绪帝名义发布的《罪己诏》称:“今兹议约,不侵吾主权,不割吾领土,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
”材料中“今兹议约”是哪次战争导致的结果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中日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4.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不涉及抗日的是A .太平天国运动B .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战役C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D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15.袁世凯曾经把当年促使清帝逊位的历史性一幕非常形象地称为“拔大树”。
“拔大树”最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A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C .开启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D .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至此已完成16.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
下列口号、标语与新、旧民主革命分水岭相关的是A .内惩国贼.外争国权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 .坚持抗战,反对妥协D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17.标语口号不仅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也反映出特定历史阶段的概貌。
右图标语应该出现在A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武昌地区B .国民革命运动时期的广东地区C .中共领导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D .刘邓大军挺进的大别山地区18.毛泽东著名的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抒发了博大的胸襟和远大抱负。
这首《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的陕北。
毛泽东写这首词时正值A .工农革命军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 .中共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某海战战况图,为致远舰撞击吉野舰)C.中央红军胜利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D.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19.上世纪50年代初,吉林省在进行建筑施工时,发现了一大批埋在地下的日军档案。
从2012年开始,吉林省档案馆集中组织人力资源对这些档案进行系统翻译、解读,专门成立了南京大屠杀、慰安妇、“731”部队以及强征劳工等课题组。
这些课题主要研究A、侵华日军滔天的罪行B、抗战胜利深远的意义C、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D、日本侵华的国际背景20.程思远在《我的回忆》中记载“毛泽东《论持久战》刚发表,周恩来就把他的基本精神向白崇禧作了介绍。
白崇禧深为赞赏,认为这是克敌制胜的最高战略方针。
……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白崇禧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
’并取得了周公的同意,由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
”这一现象应发生在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22.八路军总部在一道战役预备命令中指出:“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动,国内困难增加……我军应以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创立显著的战绩,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
”根据这一命令所开展的军事行动是A.太原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徐州会战 D.百团大战23.右图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它标志着A.第三次国共内战全面爆发B.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反攻C.解放战争战略决战开始D.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24.下列诗词描绘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是A.“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B.“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D.“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25.毛泽东在致宋庆龄的亲笔信中写道:“重庆违教,忽近四年。
……兹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
敬希命驾莅平,以便就近请教,至祈勿却为盼!”据此推断毛泽东“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是要她A.参加七届二中全会 B.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C.参加中共八大会议 D.参加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6.1949年10月新中国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
“时间开始了”的依据是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人民当家做主C.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27.新中国成立后, 民主建国会中央主任委员黄炎培担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黄炎培的任职与下列哪项制度相关联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28 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
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
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
”这一运动促成了A.两岸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B.“九二共识”的达成C.《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D.两岸“三通”的实现29.小明的爷爷退休前是市人大代表,小明在帮爷爷整理书籍时看到一部国家宪法,其中第五条第一款写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部宪法颁布实施的时间应是A.1954年 B.1982年 C.1997年D.1999年30.1954年4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题目是《中印两国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在新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来》,高度评价了此前中印谈判达成的协定。
对印度方面最终放弃在中国西藏的特权的态度,社论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此前中印在西藏问题上能顺利达成协定,主要基于A.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本部分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31.西周时期的世官制是按照宗法血缘关系实行世卿世椂的选官制度。
32.《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反映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
33.鉴于辛亥革命的教训,孙中山提出了右图中的主张。
34.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的半殖民地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35.一届人大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两大原则:三权分立和人民民主原则。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部分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36.官僚制度是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支撑点,是古代中国极具特色的政治制度。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日看来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唐代宰相共有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
……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由中书省发出。
……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这是对此项命令之再审查。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实现君主“独制”而推行的地方行政体制。
(2分)(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唐朝政治制度的名称。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与秦朝相比,唐朝的宰相制度有何特点?(3分)(3)据材料一、二,说明官僚制度在中国古代政治中所起的作用。
(2分)(4)官僚制度中极为重要的是选官制度。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所反映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有人认为这一变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谈谈你的理解。
(3分)37.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
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