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太湖中学高中历史必修3教案第八单元 第22课《文学的繁荣》
- 格式:doc
- 大小:64.00 KB
- 文档页数:7
高中历史必修3第22课文学的繁荣(教学设计)第22课文学的繁荣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20世纪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
分析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等资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分小组探究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主要有哪些成就,并了解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
以人为本,利用本课中的经典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二、教学重点:1、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与20世纪世界文学的主要特点。
2、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
三、教学难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20世纪世界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四、课时:1节五、教学过程【单元引言分析】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出现了许多流派,不同的时期,盛行的流派也各不相同,首先请同学们根据单元引言第二段的内容,找出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在不同时期的主要流派是什么?同学们,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我们来看下毛主席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从毛主席的回答中我们知道文学艺术是社会存在在人头脑中的反应,请根据第二段的内容,概括影响文学艺术发展的原因有哪些?从同学们概括的原因中,我们可以发现,影响文学艺术发展的因素是政治的演进。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文学艺术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新课导入】19世纪以来,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的文学形式:诗歌、小说、喜剧各自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及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一、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兴起于欧洲的主流文学是什么?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 1. 先请同学们判断下,作者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2. 但是,看过《巴黎圣母院》的人都知道,卡西莫多是一个内心很善良的人,雨果在写作的时候,原则是,这又是一种什么写作方式呢?3. 那我们再看下《巴黎圣母院》的内容简介,思考其在内容上有什么特点?克洛德是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是一个道貌岸然、阴险狠毒的角色,我们知道,教会在中世纪有着特殊的作用,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作者这么写,体现出什么思想感情呢?4.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对未来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特点通过这部作品,我们了解了西欧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特点:①创作风格:想像丰富、情节跌宕;对比、夸张、比喻②内容上:反对崇尚理性,歌颂人的本能感情。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第 22 课《文学的繁华》教课方案【教课目的】浪漫主义文学有名作家及代表作、现实主义文学有名作家及代表作、 20 世纪的西方文学主要成就;苏联社会主义文学成就及亚非拉文学成就;理解解析文学派别产生的背景,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研究 19 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主要有哪些成就,并认识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教课方法】①问题研究:指引学生研究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概括、提炼各样文学派别的特色;②情形再现:有条件可放映《巴黎圣母院》、《钢铁是如何炼成的》等影视片,以加深印象;③历史比较:如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差别。
同时,学生能够睁开比较、议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为何会出现这样不一样的特色,一个是颓丧、迷惑,一个是充满生机和激情,解析此中的历史原由。
【教课重难点】要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主要特色;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苏联文学的成就。
难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的流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课时安排】 1【教课过程】【导入新课】你以前阅读过这些世界名著吗?引出课题【叙述新课】一、浪漫主义文学( 18C末~19C30S)(课件 3—9))1、背景:(启发思想破灭、大革命后法国社会的动乱、人们对现实的不满)1789 年迸发了震惊欧洲的法国大革命。
此次革命颠覆了统治法国一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开拓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期间,对19 世纪的文学进度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法国大革命成功后确定的资本主义社会次序,不像启发思想家描述的那样美好,财产阶级的“自由、同等、仁爱”口号也没有实现,因此惹起人们的绝望和激烈不满,于是反应人们对现实不满、从而追求新的理想的浪漫主义潮流应运而生。
[ 根源 :学.科. 网]2、特色:①反对崇尚理性,重申颂扬人的本能感情。
第22课文的繁荣★教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19世纪以的世界文主要成就2解分析现代主义文产生的背景,解文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对比法、情景再现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继承优秀的人类文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
以人为本,对生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重难点重点:(1) 浪漫主义文、现实主义文与现代主义文潮流的主要特点;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
(2)苏联文的成就。
难点:浪漫主义文、现实主义文、现代主义文和苏联文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教过程导课:不知同们都读过哪些外国名著?你知道它们分别属于哪种文流派吗?各文流派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有什么关系?会对今后产生什么影响?第22课文的繁荣一、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文”1、欧洲浪漫主义文产生的社会背景①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革命和战争不断,社会动乱不已。
②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
③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这种情绪反映在文创作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
2、主要特点:①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②在创造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3、列举成就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的特征。
英国: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想而斗争。
德意志: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里,对自己国家的分裂和落后、君主专制的腐败和资产阶级的软弱进行了抨击,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二、19世纪30年代后的现实主义文。
现实主义文是继浪漫主义文之后,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出现在欧美并开始占主导地位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现实主义文以具体反映现实生活,暴露社会黑暗为特征。
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8单元第22课《文学的繁荣》学案一、本课目标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提示与建议】注意了解这一时期文学的不同流派及其产生的背景、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及其影响和价值。
注意理解文学的时代性,认识它们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现实。
重点:(1) 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主要特点;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
(2)苏联文学的成就。
难点:19世纪以来西方各文学流派和苏联文学、亚非拉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现实的关系。
二、预习自学三、合作探究1.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各有何特点?各自反映了怎样的时代背景?2.现实主义文学与浪漫主义文学有何共同之处?3.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怎样的背景下兴起?其特点是什么?它与传统文学有什么联系?4.【课堂讨论】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亚非拉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四、检测反馈知识点1 浪漫主义文学1.下列关于浪漫主义文学兴起背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欧洲革命和频仍,动乱不已B.政治黑暗,社会不平等C.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D.工业革命后欧美各国社会矛盾尖锐2.“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西风颂》中的名句所流露出的感情的真正根源是A.对理性主义的崇拜B.对现实社会弊端的不满C.赞美自己生活的时代D.感情遇到挫折,心灰意冷3.下列关于浪漫主义文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出现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B.是知识分子寻求新的精神寄托的表现C.《巴黎圣母院》典型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D.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是其主要代表之一知识点2现实主义文学4.现实主义文学的鲜明特点不包括A.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B.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C.深入挖掘人类的美好感情D.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5.下列文学作品属于现实主义文学的有①《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②《大卫·科波菲尔》③《人间喜剧》④《老人与海》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③④6.巴尔扎克创作的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的作品是A.《人间喜剧》B.《安娜·卡列尼娜》C.《大卫·科波菲尔》D.《巴黎圣母院》知识点320世纪的世界文学7.下列关于20世纪欧美文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现实主义作品绝迹B.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了文学的发展C.现代主义文学的语言风格悖离传统D.《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的典型8.有一作家在小说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主人公的内心独白,没有标点,不分段落,充分体现人物意识的自然流动。
第22课文学的繁荣一、浪漫主义文学——19世纪上半叶1、欧洲浪漫主义潮流产生的社会背景①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欧洲革命和战争仍频,局势混乱。
②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妙,引起人们的失望和不满,于是浪漫主义潮流应运而生。
2、浪漫主义文学主要特点:①不再刻意突出理性,而是发掘人的感情世界。
②在创作中,以想像力丰富的构思。
3、主要代表:英国拜伦〔《唐璜》〕、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法国雨果把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顶峰。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大仲马《基督山恩仇记》;德国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故事》二、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中期1、产生的社会背景——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2、主要特点——关注社会问题,剖析社会生活本质,揭露社会罪恶。
3、主要代表:三、20世纪西方文学1、20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英国萧伯纳《苹果车》,法国罗曼·罗兰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2、现代主义文学〔1〕产生的社会背景: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大危机、严重的社会问题使现代主义文学成为主流。
〔2〕主要特征——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怪诞,故事开头结尾没有明显理由,故事背景也不明确,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3〕现代主义文学家及代表作:爱尔兰贝克特《等待戈多》;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四、20世纪苏联文学①0世纪上半期,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繁荣。
——代表:高尔基的小说《母亲》等奠定了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基础。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②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现解冻文学〔否定斯大林模式的思潮和触及尖锐社会问题的文学,以爱伦堡《解冻》为标志〕。
——新班教材中无。
第22课文学的繁荣★课程标准: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重点:(1) 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主要特点;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
(2)苏联文学的成就。
难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知识梳理:一、19世纪的世界文学主要成就(一)浪漫主义文学1.历史背景:⑴法国大革命⑵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引起人们的失望和不满。
2.特点:⑴不再刻意突出人的,而是深刻发掘人类的,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⑵在创作风格上,以和为主要特点。
3.成果:⑴法国:雨果把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顶峰,其代表作有《》。
⑵英国:雪莱的《》鼓励人们为争取而抗争。
⑶德意志:长诗《》充分表达了他的爱国情感。
4.影响:扫除封建残余势力。
问题思考1.恩格斯说:“同启蒙学者的华美诺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这段话揭示了下列哪一文学现象产生的时代背景( )A. 启蒙文学B. 浪漫主义文学C. 现代主义文学D. 古典主义文学问题思考2.2008北京奥运,牵动着亿万人们的心。
普罗米修斯冒险盗来天火,造福人类,也成为现代奥运会火炬接力最早的灵感。
英国雪莱曾以一部《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享誉文坛。
这部巨著反映了()A.时人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的失望B.现实主义取代浪漫主义,成为文学主流C.作者较多使用现代主义手法进行文学创作D.作者强调集中表现自我(二)现实主义文学1.背景: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特点: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典型地再现①,深刻剖析和努力揭示形形色色的②,又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3.成果:⑴法国:巴尔扎克的③《》堪称资本主义的④“”。
⑵英国作家⑤创作的小说⑥《》真实反映社会状况。
⑶俄国:⑦的诗体小说⑧《》奠定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浪漫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现实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主要成就;苏联社会主义文学成就及亚非拉文学成就;理解分析文学流派产生的背景,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探究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主要有哪些成就,并了解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
①问题探究:引导学生探究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归纳、提炼各种文学流派的特征;
②情景再现:有条件可放映《巴黎圣母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影视片,以加深印象;
③历史比较:如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差异。
同时,学生可以展开比较、讨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同的特点,一个是颓废、迷茫,一个是充满朝气和激情,分析其中的历史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树立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重点和难点
重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主要特点;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苏联文学的成就。
难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教材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世界近现代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
第一,浪漫主义文学形成的原因、主要特点和成就,介绍和评价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大师雨果、英国诗人雪莱和德意志诗人海涅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
第二,始于19世纪30年代的现实主义文学出现的历史背景、特点,介绍和评价了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英国作家狄更斯、俄国诗人普希金和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第三,概述了20世纪的世界文学主要成就。
①概述了20世纪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特点、社会根源。
②概述了20世纪的苏联文学和亚非拉美的文学成就。
这些成就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宝库,成为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这些文学家关心、关注现实社会问题的社会责任感。
特别是20世纪的世界文学成就还展现了现代文学的多元化景观。
由于这一时期世界文学成就的文字和影视资料比较丰富,建议在教学时适当进行补充,增加学生对这一时期世界文学成就的感性了解,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掌握正确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增强在真、善、美三方面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英国著名作家雪莱的诗《西风颂》: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这首诗风格上有什么特点?诗人实质上是通过歌唱西风来歌唱革命,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结尾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寓意深远,余味无穷,一百多年来成了人们广泛传诵的名言警句。
“冬天”和“春天”分别有什么含义?“冬天”象征着反动势力,寓意革命道路的艰难与曲折;“春天”象征着新的生命的诞生,意味着革命即将取得胜利。
雪莱是一个热情的浪漫主义诗人,同时又是一个勇敢的革命战士。
作者在诗句中表达了献身革命的强烈愿望。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浪漫主义文学”。
一、浪漫主义文学:
1、背景:(启蒙思想幻灭、大革命后法国社会的动荡、人们对现实的不满)
1789年爆发了震撼欧洲的法国大革命。
这次革命推翻了统治法国一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开辟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对19世纪的文学进程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妙,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也没有实现,因而引起人们的失望和强烈不满,于是反映人们对现实不满、进而追求新的理想的浪漫主义潮流应运而生。
含义:什么是浪漫主义文学?它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高潮年代的产物,宣扬人的情感至上,追求个性张扬。
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
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2、特点:
①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
②反对古典主义文学形式主义的束缚,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
③起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到19世纪30年代发展到顶峰。
1、背景:19世纪30年代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发展为文学的主流。
含义:继浪漫主义文学之后,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出现在欧美并开始占主导地位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现实主义以具体反映现实生活、暴露社会黑暗为特征。
因此,它又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
2、特点:
(1)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2)以长篇小说作为主要形式,使长篇小说的创作空前繁荣。
命完成,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过程中,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变化之中。
19世纪的文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
第一,浪漫主义作家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批判现实的黑暗,矛头指向封建贵族,反对新生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残余,同时也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现实。
第二,现实主义作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本质,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法律、道德提出了强烈的控诉,同时,深切同情饱受辛酸苦难的劳动人民。
第三,以上所介绍的所有著名作家,他们都热爱祖国,热爱人类,都有强烈的正义感,都在用自己的笔去歌颂人类美好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和肮脏、邪恶的东西。
他们的高尚品德激励21世纪的青年学生,为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20世纪的世界文学:
1、20世纪的西方文学:
1)产生背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
①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化文明程度提高;
②两次世界大战威胁人类的尊严和生存权力;
③战后频繁的经济危机、冷战,使西方各国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概念:所谓现代主义,实际上指思想和艺术方面与传统文艺迥然不同的许多思潮和流派的总称。
20世纪20~30年代是现代主义流派的繁盛时期,当时主要有后期象征主义等。
后来,又出现了荒诞派、美国的黑色幽默派和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等。
2)主要特征:
①强调集中表现自我;(主观地表达世界的看法和通过想象表现心理的真实。
)
②手法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
③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1)特征:
①遵循列宁提出的文学党性原则,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
②接受共产党领导,负有崇高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③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基本创作方法,同时吸收其他艺术流派有生命力的表现手法;
④具有多样化的民族形式和统一的社会主义内容。
(1)特点:作品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
(2)代表人物及作品:
从18世纪末以来,西方文学流派出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三种。
注意掌握每一流派的特点、著名作家及代表作。
同时,也要注意俄国的普希金也属于浪漫主义代表,而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则属于魔幻现实主义杰出代表。
另外,在讲授本课内容时:
第一,要从发展变化的观点出发,介绍现代文学的社会主义、西方的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和亚非拉美现代民族主义等文化。
并以此为背景评价具代表性的文学家及作品,讲授时要注意各类型的历史环境、阶段性发展和艺术特征,还要注意彼此在发展中的相互借鉴,从而展现现代文学的多元化和交流、融合的趋势。
第二,向学生讲清我国自新文学运动以来,已从世界现代文学艺术成果中汲取了必要的营养。
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相互交融、吸收,从而相互生长、发展;在处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上,应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逐步形成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
只有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