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全市)农林牧渔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3年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
- 格式:pdf
- 大小:434.79 KB
- 文档页数:15
201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加快发展,推进转型发展,努力建设“五个”赣州,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35.9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2.70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631.16亿元,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472.13亿元,增长12.4%。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8.9:44.4:36.7调整至2011年的17.4:47.2:35.4。
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807.46亿元,增长14.3%,占GDP比重达60.4%。
图12006-2011年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2%。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1%。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总指数上涨27.0%,其中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上涨59.2%,化工原料类上涨26.7%。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5.3%,其中冶金工业上涨60.1%,化学工业上涨30.8%,建筑材料工业上涨28.2%。
表1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情况图22006-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以上年为100)年末全市就业人员为491.6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54万人,其中,城镇就业103.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2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
全年财政总收入180.32亿元,比上年增长40.5%。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0.05亿元,增长39.3%。
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3.5%,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
全年各项税收收入155.19亿元(不包括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增长37.6%。
表22011年税收及其增长情况图32006-2011年全市财政收入二、农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771.11万亩,比上年减少1.40万亩;烤烟面积12.39万亩,增加0.28万亩;蔬菜面积160.67万亩,增加0.75万亩;花生面积47.2万亩,增加0.35万亩。
国企大做“水文章”乡村振兴“跃龙门”作者:秦云龙来源:《经济》2023年第10期在江西九江共青城市苏家垱乡青山村的鄱阳湖畔,九派青山智慧渔业产业园的“智慧进化”仍在持续当中。
由北向南长约1.3公里、宽约40米的圩堤上,26个现代化养鱼保温大棚依次排开,52个大型陆基循环水养殖桶中,以麦鲮鱼为“主食”的仿野生环境鳜鱼养殖体系已趋于成熟,鱼儿长势喜人。
西侧的池塘内,生态放养的天然河虾黑压压一片,一盘盘鲜美的仿野生河虾“立等可取”。
在庐山五老峰下,“星庐一号农场”智慧渔业项目,九江市九派城乡发展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九派城乡)用自己研发的饲料对“饲料鳜”的驯化投喂取得成功,麦鲮鱼为饲料的仿野生鳜鱼与饵料鳜鱼相比较的“品质实验”也在进行当中。
在都昌县三汊港镇岭东社区的数字化鱼菜共生养殖基地内,工作人员正在对完全驯化的饲料鳜鱼进行“标苗”,首期投放的5万尾鱼苗目前已经长至半斤左右。
成立不到两年,九江国控旗下一级子集团公司——九派城乡,凭借对乡村振兴的巨大专注,对振兴乡村的无限热忱,已在水产养殖方面蹚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通过资源赋能、科技助力、资本加持的模式,九派城乡在九江大做“水文章”,一个个废弃的圩堤、矿山被重新激活,肥美的鱼儿成为主角。
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一座座现代化的渔业养殖工厂横空出世,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九派水产养殖模式逐步形成。
“如果每个地方的国企都找到设施化农业的经营和技术突破点,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就形成了。
其实我们消耗钢筋水泥的量非常大,如果全国都把设施化农业搞起来,何愁钢筋水泥没销路?何愁产业不旺、百姓不富、乡村不振兴?”谈及九派城乡现代化水产养殖工厂对建材、乡村、农户的带动时,九江国控领导层认为,九派城乡一系列水产养殖探索和实践非常有益,极富能量,未来将会给更多地方带来启发和参照。
激活水产业做活“水文章”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
九派城乡,从名字上看就与乡村有关,实际上这家公司正是九江国控投入乡村振兴的主力,使命就是以产业带乡村,以产业兴乡村。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我省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5.12•【字号】赣府厅字〔2022〕41号•【施行日期】2022.05.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就业指导正文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我省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高校: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决策部署,有效应对我省高校毕业生总量增加、就业压力加大的风险,促进我省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做好我省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完善市场化社会化就业创业促进机制(一)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
各地各高校要广泛收集当地企事业单位、重大项目工程用人需求,筛选优质用人单位和岗位,分学科、分层次、分行业向高校推送岗位信息,组织用人单位参加校园招聘活动。
对用人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要尽快落实到位;对与高校共同举办的招聘活动,及时兑现就业创业服务补助。
各高校要拓展岗位信息来源,摸清毕业生就业意愿,开展就业指导;定期走访园区企业,邀请企业参加高校“校园开放日”活动,至少组织三场对接省内重点产业链的专场招聘活动;为中小企业进校招聘提供便利,不得设置不合理限制条件。
(二)拓宽市场就业渠道。
完善市场化就业促进机制,建设对接“赣服通”的全省公共招聘平台,实现就业岗位与毕业生精准匹配,定向推送。
面向在开发区、工业园区企业,开展高校毕业生对接产业链招聘专项活动。
各级企业主管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组织引导用人单位积极填报岗位信息,筛选适合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扩大招聘规模,开展“毕业生进企业”“直播带岗”“千校万岗就业有‘位’来”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
在疫情防控允许的条件下,分地区、小规模、多频次地组织线下招聘活动,特别是围绕我省重点产业链分学科、分层次、分行业开展专场招聘。
江西省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九江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九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8.18•【字号】九府发〔2022〕21号•【施行日期】2022.08.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江西省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九江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及驻市有关单位:《九江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第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2年8月18日九江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决策部署,加快推动我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突破发展,全面推进我市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治理进程,根据《国家“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江西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九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Ο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结合我市实际,编制本规划。
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一)发展基础。
近年来,我市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培育新动能“一号工程”,加快完善政策机制,深入推进以鄱阳湖生态科技城为核心的发展载体建设,努力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成功引进了京东、华为等一批头部企业,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态势强劲。
2020年,我市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
1.政策机制基本建立。
注重政策引导,出台了《九江市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0-2022年)》《九江市数字经济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明确了“大数据中心-5G网络-应用”的发展主线以及电子信息制造、电子商务产业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方向。
建立了高位推进机制,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数字经济发展领导机构和数字经济产业链链长制,组建了数字经济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定了数字经济产业链“四图五清单”。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九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2.18•【字号】赣府字〔2023〕73号•【施行日期】2023.12.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九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九江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恳请审批〈九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九府文〔2023〕29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九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九江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着力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区域制造业中心、区域文旅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九江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85.9288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42.6413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6320.33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734.47平方公里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省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24亿立方米。
严格落实“三区三线”管控要求,切实加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抓好生态保护红线管控。
严格河湖水域空间管控,优化沿江沿湖港口岸线利用和工业园区空间布局,严格管控化工园区,建设美丽长江岸线江西段。
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历史文化保护等安全保障空间,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调查表式科学研究、专业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综合表(一)(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服务企业填报)表号:鲁F W464表制定机关:山东省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1)127号行业代码:□□□□有效期至:2013年6月综合机关名称: 20 年指标名称计量单位代码本年上年同期甲乙丙 1 2一、资产负债- - - -固定资产原价万元01本年折旧万元02固定资产净值万元03在建工程万元04存货万元05资产总计万元06负债合计万元07实收资本万元08二、损益及分配- - - -营业收入万元09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万元10主营业务成本万元11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万元12营业费用万元13管理费用万元14其中:税金万元15差旅费万元16工会经费万元17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万元18财务费用万元19其中:利息支出万元20营业利润万元21利润总额万元22三、工资、福利费万元23本年应付工资总额万元24本年应付福利费总额万元25四、劳动、失业保险费万元26五、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人27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电话:填报日期: 20 年月日科学研究、专业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综合表(二)(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其他会计制度的服务业单位填报)表号:鲁F W465表制定机关:山东省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1)127号行业代码:□□□□有效期至:2013年6月综合机关名称: 20 年指标名称计量单位代码本年上年同期甲乙丙 1 2一、年末资产万元01固定资产原价万元02二、上年结余万元03三、本年收入合计万元04其中:财政拨款万元05上级补助收入万元06事业收入万元07经营收入万元08四、本年支出合计万元09人员支出万元10公用支出万元11福利费万元12劳务费万元13就业补助费万元14取暖费万元15差旅费万元16各种设备、交通工具及图书资料购置费万元17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万元18助学金万元19抚恤和生活补助金万元20五、经营支出万元21六、经营税金(限事业单位填)万元22七、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人23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电话:填报日期: 20 年月日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综合表(一)(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服务企业填报)表号:鲁F W467表制定机关:山东省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1)127号行业代码:□□□□有效期至:2013年6月综合机关名称: 20 年指标名称计量单位代码本年上年同期甲乙丙 1 2一、资产负债- - - -固定资产原价万元01本年折旧万元02固定资产净值万元03在建工程万元04存货万元05资产总计万元06负债合计万元07实收资本万元08二、损益及分配- - - -营业收入万元09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万元10主营业务成本万元11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万元12营业费用万元13管理费用万元14其中:税金万元15差旅费万元16工会经费万元17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万元18财务费用万元19其中:利息支出万元20营业利润万元21利润总额万元22三、工资、福利费万元23本年应付工资总额万元24本年应付福利费总额万元25四、劳动、失业保险费万元26五、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人27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电话:填报日期: 20 年月日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综合表(二)(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其他会计制度的服务业单位填报)表号:鲁F W468表制定机关:山东省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1)127号行业代码:□□□□有效期至:2013年6月综合机关名称: 20 年指标名称计量单位代码本年上年同期甲乙丙 1 2一、年末资产万元01固定资产原价万元02二、上年结余万元03三、本年收入合计万元04其中:财政拨款万元05上级补助收入万元06事业收入万元07经营收入万元08四、本年支出合计万元09人员支出万元10公用支出万元11福利费万元12劳务费万元13就业补助费万元14取暖费万元15差旅费万元16各种设备、交通工具及图书资料购置费万元17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万元18助学金万元19抚恤和生活补助金万元20五、经营支出万元21六、经营税金(限事业单位填)万元22七、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人23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电话:填报日期: 20 年月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综合表(一)(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服务企业填报)表号:鲁F W461表制定机关:山东省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1)127号行业代码:□□□□有效期至:2013年6月综合机关名称: 20 年指标名称计量单位代码本年上年同期甲乙丙 1 2一、资产负债- - - -固定资产原价万元01本年折旧万元02固定资产净值万元03在建工程万元04存货万元05资产总计万元06负债合计万元07实收资本万元08二、损益及分配- - -营业收入万元09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万元10主营业务成本万元11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万元12营业费用万元13管理费用万元14其中:税金万元15差旅费万元16工会经费万元17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万元18财务费用万元19其中:利息支出万元20营业利润万元21利润总额万元22三、工资、福利费万元23本年应付工资总额万元24本年应付福利费总额万元25四、劳动、失业保险费万元26五、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人27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电话:填报日期: 20 年月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综合表(二)(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其他会计制度的服务业单位填报)表号:鲁F W462表制定机关:山东省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1)127号行业代码:□□□□有效期至:2013年6月综合机关名称: 20 年指标名称计量单位代码本年上年同期甲乙丙 1 2一、年末资产万元01固定资产原价万元02二、上年结余万元03三、本年收入合计万元04其中:财政拨款万元05上级补助收入万元06事业收入万元07经营收入万元08四、本年支出合计万元09人员支出万元10公用支出万元11福利费万元12劳务费万元13就业补助费万元14取暖费万元15差旅费万元16各种设备、交通工具及图书资料购置费万元17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万元18助学金万元19抚恤和生活补助金万元20上缴考务费万元21专项支出万元22其他支出万元23五、经营支出万元24六、经营税金(限事业单位填)万元25七、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人26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电话:填报日期: 20 年月日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综合表(一)(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服务企业填报)表号:鲁F W497表制定机关:山东省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1)127号行业代码:□□□□有效期至:2013年6月综合机关名称: 20 年指标名称计量单位代码本年上年同期甲乙丙 1 2一、资产负债- - - -固定资产原价万元01本年折旧万元02固定资产净值万元03在建工程万元04存货万元05资产总计万元06负债合计万元07实收资本万元08二、损益及分配- - - -营业收入万元09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万元10主营业务成本万元11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万元12营业费用万元13管理费用万元14其中:税金万元15差旅费万元16工会经费万元17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万元18财务费用万元19其中:利息支出万元20营业利润万元21利润总额万元22三、工资、福利费万元23本年应付工资总额万元24本年应付福利费总额万元25四、劳动、失业保险费万元26五、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人27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电话:填报日期: 20 年月日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综合表(二)(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其他会计制度的服务业单位填报)表号:鲁F W498表制定机关:山东省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1)127号行业代码:□□□□有效期至:2013年6月综合机关名称: 20 年指标名称计量单位代码本年上年同期甲乙丙 1 2一、年末资产万元01固定资产原价万元02二、上年结余万元03三、本年收入合计万元04其中:财政拨款万元05上级补助收入万元06事业收入万元07经营收入万元08四、本年支出合计万元09人员支出万元10公用支出万元11福利费万元12劳务费万元13就业补助费万元14取暖费万元15差旅费万元16各种设备、交通工具及图书资料购置费万元17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万元18助学金万元19抚恤和生活补助金万元20五、经营支出万元21六、经营税金(限事业单位填)万元22七、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人23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电话:填报日期: 20 年月日。
江西省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九江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九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5.07•【字号】九府发〔2022〕13号•【施行日期】2022.05.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江西省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九江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及驻市有关单位:《九江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2年5月7日九江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重大意义第二节规划依据第二章发展基础与形势第一节“十三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效第二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三章总体要求第四章优化空间布局构筑发展新格局第一节严格保护农村生态空间第二节高效利用农业生产空间第三节科学布局长江经济带发展第四节合理布局农民生活空间第五章坚持绿色发展打造生态文明新高地第一节有效防治农业污染第二节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第三节加大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第六章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第一节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第二节增强粮食加工储备流通调控能力第三节持续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第四节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第五节努力做强优势特色产业第六节聚力打造农业知名品牌第七节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第七章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不断推进农村现代化第一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第二节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能力第三节促进乡村文化发展第八章保障改善民生着力促进农民现代化第一节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第二节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第三节提升农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第九章发挥制度优势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第一节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第二节提升现代乡村治理水平第十章完善体制机制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第一节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第二节全面深化农业农村各项改革第三节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第十一章落实责任保障规划顺利实施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有关“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九江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根据《江西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和《九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并紧密衔接《九江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20-2022年)》,制定本规划。
中国从业人员总体分布情况分析_从业人员产业分布导读::本文通过对详尽得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深入研究了中国从业人员得总体分布情况,具体包括从业人员得总体变动趋势分析,产业分布情况、城乡分布情况、城镇从业人员得行业分布情况以及从业人员得地区分布情况等方面得分析。
论文关键词:从业人员产业分布,从业人员行业分布,从业人员地区分布1 中国从业人员得总体变动情况分析1、1 中国从业人员得总体变动趋势根据1990年至2006年中国从业人员得统计数据,绘制反映其总体变化趋势得直方图如下。
从图1我们可以很直观得瞧出,自1990年以来中国得从业人数始终保持稳步递增得趋势,数据点基本上分布在一条直线附近,因此本文对从业人数得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模型如下:从业人员总数=1427007+749、55*year(模型1)模型得决定系数为R2=0、998766,F统计值为12142、26,显著性水平为0、01,所以回归模型有实际意义,单位为万人。
由模型可知,我国每年都比上年多增加大约七百五十万人得从业人员,这一方面体现出我国就业得总体形势较好,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经济稳定运行得一面。
图1 1990—2006年中国从业人员总体变化趋势图1、2 中国从业人员得产业分布情况分析通过分析1990年至2006年中国从业人员按产业分布得数据(见图2),我们可以发现自1990年以来我国第一产业得从业人数在逐渐减少从业人员产业分布,而相比之下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得从业人数在逐渐增多,并且第三产业得从业人员增加得速度要快于第二产业,到1994年就超过了第二产业得从业人数,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第三产业发展比较迅速,并充分显示出吸纳就业人员、解决我国就业问题方面所具备得能力与优势。
另一方面,也使我们清楚地瞧到我国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与升级,由原来得以第一、二产业为主,逐渐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图2 1990—2006年中国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分布1、3 中国从业人员得城乡分布情况分析从1990年至2006年中国从业人员按城乡分布得数据分析中(见图3),我们可以清楚地瞧到,乡村从业人员数要明显高于城镇从业人员数,表明农村人口依然在我国占有很大得比率,在1990年我国乡村从业人员所占比率为73、68%,到了2006年则降为62、95%。
九江市(全市)农林牧渔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3年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
序言
本报告从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九江市农林牧渔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趋势变化。
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九江市农林牧渔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及发展趋势。
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本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九江市农林牧渔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
第一节九江市农林牧渔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 1第二节九江市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3)
一、九江市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3)
三、九江市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
重统计 (3)
四、九江市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九江市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九江市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
(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九江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7)
一、九江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7)
二、全国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分析 (7)
三、九江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科学研究、技
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分析7三、九江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分析 (7)
四、九江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九江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9)
七、全国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9)
八、九江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
图表目录
表1:九江市农林牧渔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1)
表2:九江市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3)
表3:全国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3)
表4:九江市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表 (3)
表5:九江市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 (4)
表6:九江市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4 表7:全国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 (5)
表8:全国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5 表9:九江市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
表10:九江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7)
表11:全国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表 (7)
表12:九江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表 (7)
表13:九江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
8表13:九江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 (8)
表14:九江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
表15:全国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表9 表16:全国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
表17:九江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