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的中医护理常规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肩周炎肩关节周围炎,又称“冻结肩”、“五十肩”、“漏肩风”、“老年肩”等,是指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强直的一促临床综合症,由于年老肝肾亏损,气血虚弱、血不荣筋、痰湿瘀阴,复感风寒湿邪,使血凝滞不畅,筋脉为之拘挛而致。
早期临床表现为肩关节疼痛、或有轻微肿胀,每在肩关节外展,后伸和前臂旋前等活动时疼痛加剧,病程如超过两个月,甚至洗脸、梳头等日常生活自理均感困难、疼痛可影响睡眠,偶而扭闪患肩时会引起刀割样疼痛、肩关节有广泛压痛、龙以喙突、结节间沟、肱骨大结节外痛为重,并向背部及肘部放射,不论主动或被动的肩上举、后伸外旋内等活动均受限,肌肉萎缩,病程长,痛苦大,严重影响患肢功能。
一、护理评估1)疼痛发作时间、性质、关节形态。
2)病程长短、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3)心理社会状况。
4)辨证:行痹、痛痹、着痹、热痹、虚痹。
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按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恶寒发热、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者,宜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可适当下床活动。
脊柱变形者宜睡硬板床,保持衣被清洁干燥,出汗多时及时擦干,更换衣单。
3)生活不能自理的卧床患者,要经常帮助其活动肢体,适时更换卧位,受压部位用软垫保护,防止发生压疮。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观察痹痛的部位、性质、时间,及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2)观察皮肤、汗出、体温、舌脉及伴随症状等变化。
3、给药护理1)风寒湿痹者,中药汤剂宜热服。
2)热痹者,汤剂宜偏凉服。
.3)注意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出现唇舌手足发麻、恶心、心慌等症状时,及时报告医师。
4)用药酒治疗时注意有无酒精过敏反应。
4、饮食护理1)饮食宜高营养、高维生素,清淡可口,易于消化。
2)风、寒、湿痹者,应进食温热性食物,适当饮用药酒,忌食生冷。
3)热痹者,宜食清淡之品,忌食辛辣、肥甘、醇酒等食物,鼓励多饮水。
肩周炎的中医护理常规
肩周炎的中医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病室整洁、、安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
3、疼痛剧烈者给与按摩理疗。
二、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肩部疼痛的性质、部位及发病时间,休息后是否缓解。
2、观察神经支配区肌力与皮肤感觉情况。
3、注意观察局部肌肉情况及活动功能。
4、注意观察失眠、多梦、烦躁等情况。
三、饮食护理
饮食宜营养清淡易消化,多食水果蔬菜,忌生冷肥甘厚味刺激之品。
1、风寒湿型:宜食祛风散寒之品。
如荷叶粥、苡米粥等
2、瘀滞型:宜食活血化瘀之品。
如橙子、刀豆、桃仁等。
3、气血虚型:宜食补益气血之品。
如牛肉、母鸡、蛋类、豆类、
大枣、香菇等。
四、给药护理
汤药宜热服。
外敷药温热外敷,观察局部皮肤有无不良反应。
五、健康指导
1、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风寒湿邪侵袭。
中医认为肩周炎因与风寒湿邪有关,故颈部的保暖防湿十分重要。
2、加强功能锻炼:如体后拉手锻炼、外旋锻炼等,可经常打太极及
双手摆动等运动,但要注意运动量,以免造成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损伤。
3、纠正不良姿势,对于经常伏案、双肩经常处于外展工作的人,应注意调整姿势,避免长期的不良姿势造成慢性劳损。
4、保持情绪稳定,开朗乐观,及时疏导不良情绪,。
肩周炎肩关节四周炎,又称“冻结肩”、“五十肩”、“漏肩风”、“老年肩”等,是指肩关节痛苦及活动强直的一促临床综合症 , 因为年迈肝肾损失,气血衰弱、血不荣筋、痰湿瘀阴,复感风寒湿邪,使血呆滞不畅,筋脉为之拘挛而致。
初期临床表现为肩关节痛苦、或有稍微肿胀,每在肩关节外展,后伸和前臂旋前等活动时痛苦加剧,病程如超出两个月,甚至洗脸、梳优等平时生活自理均感困难、痛苦可影响睡眠,偶而扭闪患肩时会惹起刀割样痛苦、肩关节有宽泛压痛、龙以喙突、结节间沟、肱骨大结节外痛为重,并向背部及肘部放射,无论主动或被动的肩上举、后伸外旋内等活动均受限,肌肉萎缩,病程长,难过大,严重影响患肢功能。
一、护理评估1 )痛苦发生时间、性质、关节形态。
2 )病程长短、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3)心理社会情况。
4)辨证:行痹、痛痹、着痹、热痹、虚痹。
二、护理重点1、一般护理1 )按痊愈科一般护理惯例进行。
2 )恶寒发热、关节红肿痛苦、屈伸不利者,宜卧床歇息,病情稳固后可适合下床活动。
脊柱变形者宜睡硬板床,保持衣被洁净干燥,出汗多时实时擦干,改换衣单。
3 )生活不可以自理的卧床患者,要常常帮助其活动肢体,适时改换卧位,受压部位用软垫保护,防备发生压疮。
2 、病情察看,做好护理记录1 )察看痹痛的部位、性质、时间,及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2 )察看皮肤、汗出、体温、舌脉及陪伴症状等变化。
3、给药护理1 )风寒湿痹者,中药汤剂宜热服。
2 )热痹者,汤剂宜偏凉服。
3 )注意服药后的成效及反响,出现唇舌手足发麻、恶心、心慌等症状时,实时报告医师。
4 )用药酒治疗时注意有无酒精过敏反响。
4、饮食护理精选1)饮食宜高营养、高维生素,平淡爽口,易于消化。
2)风、寒、湿痹者,应进食温热性食品,适合饮用药酒,忌食生冷。
3)热痹者,宜食平淡之品,忌食辛辣、肥甘、醇酒等食品,鼓舞多饮水。
5 、情志护理1 )病程缠绵,行动不便,患者常心情抑郁。
要关怀患者,赐予心理宽慰,减少其难过,使其踊跃配合治疗与护理。
肩周炎肩关节周围炎,又称“冻结肩”、“五十肩”、“漏肩风”、“老年肩”等,是指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强直的一促临床综合症,由于年老肝肾亏损,气血虚弱、血不荣筋、痰湿瘀阴,复感风寒湿邪,使血凝滞不畅,筋脉为之拘挛而致。
早期临床表现为肩关节疼痛、或有轻微肿胀,每在肩关节外展,后伸和前臂旋前等活动时疼痛加剧,病程如超过两个月,甚至洗脸、梳头等日常生活自理均感困难、疼痛可影响睡眠,偶而扭闪患肩时会引起刀割样疼痛、肩关节有广泛压痛、龙以喙突、结节间沟、肱骨大结节外痛为重,并向背部及肘部放射,不论主动或被动的肩上举、后伸外旋内等活动均受限,肌肉萎缩,病程长,痛苦大,严重影响患肢功能。
一、护理评估1)疼痛发作时间、性质、关节形态.2)病程长短、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3)心理社会状况.4)辨证:行痹、痛痹、着痹、热痹、虚痹.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按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恶寒发热、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者,宜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可适当下床活动。
脊柱变形者宜睡硬板床,保持衣被清洁干燥,出汗多时及时擦干,更换衣单。
3)生活不能自理的卧床患者,要经常帮助其活动肢体,适时更换卧位,受压部位用软垫保护,防止发生压疮。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观察痹痛的部位、性质、时间,及与气候变化的关系.2)观察皮肤、汗出、体温、舌脉及伴随症状等变化.3、给药护理1)风寒湿痹者,中药汤剂宜热服。
2) 热痹者,汤剂宜偏凉服。
3) 注意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出现唇舌手足发麻、恶心、心慌等症状时,及时报告医师。
4)用药酒治疗时注意有无酒精过敏反应。
4、饮食护理1)饮食宜高营养、高维生素,清淡可口,易于消化。
2)风、寒、湿痹者,应进食温热性食物,适当饮用药酒,忌食生冷。
3)热痹者,宜食清淡之品,忌食辛辣、肥甘、醇酒等食物,鼓励多饮水。
5、情志护理1) 病程缠绵,行动不便,患者常心情抑郁。
要关心患者,给予心理安慰,减轻其痛苦,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肩周炎之老阳三干创作肩关节周围炎,又称“冻结肩”、“五十肩”、“漏肩风”、“老年肩”等,是指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强直的一促临床综合症,由于年老肝肾亏损,气血虚弱、血不荣筋、痰湿瘀阴,复感风寒湿邪,使血凝滞不畅,筋脉为之拘挛而致. 早期临床表示为肩关节疼痛、或有轻微肿胀,每在肩关节外展,后伸和前臂旋前等活动时疼痛加剧,病程如超出两个月,甚至洗脸、梳头等日常生活自理均感困难、疼痛可影响睡眠,偶而扭闪患肩时会引起刀割样疼痛、肩关节有广泛压痛、龙以喙突、结节间沟、肱骨大结节外痛为重,并向背部及肘部放射,不管主动或主动的肩上举、后伸外旋内等活动均受限,肌肉萎缩,病程长,痛苦大,严重影响患肢功效.一、护理评估 1)疼痛爆发时间、性质、关节形态.2)病程长短、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3)心理社会状况.4)辨证:行痹、痛痹、着痹、热痹、虚痹.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1)按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2)恶寒发烧、关节红肿疼痛、屈伸晦气者,宜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可适当下床活动.脊柱变形者宜睡硬板床,坚持衣被清洁枯燥,出汗多时及时擦干,改换衣单.3)生活不克不及自理的卧床患者,要经常帮忙其活动肢体,适时改换卧位,受压部位用软垫呵护,避免产生压疮.2、病情不雅察,做好护理记录1)不雅察痹痛的部位、性质、时间,及与气候变更的关系.2)不雅察皮肤、汗出、体温、舌脉及陪伴症状等变更.3、给药护理1)风寒湿痹者,中药汤剂宜热服.2)热痹者,汤剂宜偏凉服.3)注意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响,出现唇舌手足发麻、恶心、心慌等症状时,及时陈述医师.4)用药酒治疗时注意有无酒精过敏反响.4、饮食护理 1)饮食宜高营养、高维生素,清淡可口,易于消化. 2)风、寒、湿痹者,应进食温热性食物,适当饮用药酒,忌食生冷. 3)热痹者,宜食清淡之品,忌食辛辣、肥甘、醇酒等食物,鼓动勉励多饮水.5、情志护理 1)病程缱绻,行动便利,患者常心情抑郁.要关怀患者,赐与心理安抚,减轻其痛苦,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2)劝说家属赐与患者家庭温暖及生活照顾,使其心情舒畅. 6、临证(症)施护1)风、寒、湿痹者的患部可用热水袋或遵医嘱赐与热药袋热敷,也可用食盐、大葱热熨.局部注意保暖,疼痛部位可用护套.2)热痹者遵医嘱赐与中药熏洗,局部禁用温热疗法.三、健康指导1)注意防风寒、防湿润,出汗时切忌当风,被褥常洗常晒,坚持枯燥清洁.2)需继续服药者,应奉告其特殊药物的煎煮法,并注意药后反响,如有不适,及时诊治.3)均衡饮食,瘦削者需指导患者减轻体重,以减轻关节负荷.。
肩凝证(肩周炎)的护理方案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常见证候要点:1.风寒湿痹证:肩部疼痛,遇风寒痛加剧,得温痛缓解,畏风恶寒,或肩部有沉重感。
舌质淡,苔薄白或腻,脉弦滑或弦紧。
2.气滞血瘀证:肩部肿胀,疼痛难忍,以夜间为甚。
舌质暗或有瘀斑,舌苔白或薄黄,脉弦或细涩。
3.气血亏虚证:肩部酸痛,劳累后疼痛加重,伴头晕目眩,气短懒言,心悸失眠,四肢乏力。
舌质淡,苔少或白,脉细弱或沉。
常见症状/证候施护:1.肩部疼痛:1)评估疼痛诱因、性质、部位、持续时间,以及与体位的关系,做好疼痛评分。
2)慎起居、避风寒,防止风寒阻络致经脉不通,引发疼痛。
3)配合医师行治疗,及时评估治疗效果和颈肩部疼痛情况。
4)遵医嘱进行中药熏蒸、中药外敷、中药离子导入、拔火罐等治疗。
痛点处可行灸法或中药涂擦治疗。
5)根据疼痛规律,对夜间疼痛甚者,适当增加穴位按摩、灸法、中药离子导入等治疗次数。
6)遵医嘱正确应用镇痛药,并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效果。
2.肩关节活动受限:1)评估受限程度及与体位的关系,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外旋更为明显。
2)避免诱发肩关节活动受限加重的姿势或体位。
3)可用梅花针或指尖叩击、拍打按摩麻木部位,减轻或缓解症状。
4)指导并协助四肢关节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
3.怕冷:1)患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
注意肢体保暖。
2)遵医嘱给予中药熏蒸、中药涂擦、中药贴敷、理疗、游走罐、灸法、刮痧等治疗,避免烫伤或意外损伤。
4.压痛:1)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腱沟、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
2)遵医嘱给予中药熏蒸、中药涂擦、中药贴敷、理疗、游走罐、灸法、刮痧等治疗,避免烫伤或意外损伤。
5.肌肉痉挛与萎缩:1)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弯不利等典型症状。
2)指导并协助四肢关节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
肩周炎的中医养生调护肩周炎即肩关节周围炎。
中医亦称“肩漏风”、“五十肩”、“肩凝症”、“冻结肩”、“肩凝症”,是肩关节周围的关节囊、软组织损伤等原因而引起的慢性炎性病症。
临床表现以肩部持续性疼痛,局部压痛,并可向颈部及肘部放射,肩关节向各个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为主要症状。
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以40-60岁为此发病的高峰,以女性多见,与天气变化有关,以长期电脑操作者、伏案工作者为多见,可因受凉、劳累而加重。
国外文献资料显示,其发病率约占肩部疾患的42 % ,国内文献资料表明,肩周炎在城市发病率约占人口总数的8 %。
约40%的一侧肩周炎患者还会在5年内发生对侧的肩周炎。
肩周炎也是一种严重影响中老年人日常生活质量的疾病,且日益年轻化。
1、肩周炎的发病因素现代医学认为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肌肉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广泛慢性危险炎症真是反应。
其病因多与急性损伤(手术、上肢外伤)和慢性劳损(着凉或肩关节长时间不活动)有关。
还有研究表明雌激素失调引起的冈上肌腱钙化冈上肌群炎症引起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受限。
2、肩周炎的危害2.1发病时无法正常工作,生活受影响,并且会长期压迫神经引起神经受损、手部麻木。
2.2长期压迫血管,使手肩部血流不畅,严重者引起肌肉萎缩。
2.3由于关节周围广泛发生粘连,使关节各方向的活动明显受限制,甚至引起关节僵硬,形成“冻结肩”。
3、中医对肩周炎的认识中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传统医学中肩周炎属于“痹症”、“肩痹”的范畴。
最早记载肩周炎症状和治疗的医学著作是晋代的《针灸甲乙经》,称其为“肩脾周痹”,并描述其症状“肩痛不可举,引缺盆痛”。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变部位在肩部的经脉和经筋。
五旬之人,肝精渐亏,正气渐虚,腠理不密,若局部感受风寒,或劳累闪挫,或习惯偏侧而卧,筋脉长期受到压迫,导致气血阻滞而成肩痹。
肩痛日久,局部气血运行不畅,气血瘀滞,以致患处肿胀粘连,最终关节僵直,肩臂不能举动。
肩周炎的中医养生调护肩周炎即肩关节周围炎。
中医亦称“肩漏风”、“五十肩”、“肩凝症”、“冻结肩”、“肩凝症”,是肩关节周围的关节囊、软组织损伤等原因而引起的慢性炎性病症。
临床表现以肩部持续性疼痛,局部压痛,并可向颈部及肘部放射,肩关节向各个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为主要症状。
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以40-60岁为此发病的高峰,以女性多见,与天气变化有关,以长期电脑操作者、伏案工作者为多见,可因受凉、劳累而加重。
国外文献资料显示,其发病率约占肩部疾患的42 % ,国内文献资料表明,肩周炎在城市发病率约占人口总数的8 %。
约40%的一侧肩周炎患者还会在5年内发生对侧的肩周炎。
肩周炎也是一种严重影响中老年人日常生活质量的疾病,且日益年轻化。
1、肩周炎的发病因素现代医学认为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肌肉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广泛慢性危险炎症真是反应。
其病因多与急性损伤(手术、上肢外伤)和慢性劳损(着凉或肩关节长时间不活动)有关。
还有研究表明雌激素失调引起的冈上肌腱钙化冈上肌群炎症引起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受限。
2、肩周炎的危害2.1发病时无法正常工作,生活受影响,并且会长期压迫神经引起神经受损、手部麻木。
2.2长期压迫血管,使手肩部血流不畅,严重者引起肌肉萎缩。
2.3由于关节周围广泛发生粘连,使关节各方向的活动明显受限制,甚至引起关节僵硬,形成“冻结肩”。
3、中医对肩周炎的认识中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传统医学中肩周炎属于“痹症”、“肩痹”的范畴。
最早记载肩周炎症状和治疗的医学著作是晋代的《针灸甲乙经》,称其为“肩脾周痹”,并描述其症状“肩痛不可举,引缺盆痛”。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变部位在肩部的经脉和经筋。
五旬之人,肝精渐亏,正气渐虚,腠理不密,若局部感受风寒,或劳累闪挫,或习惯偏侧而卧,筋脉长期受到压迫,导致气血阻滞而成肩痹。
肩痛日久,局部气血运行不畅,气血瘀滞,以致患处肿胀粘连,最终关节僵直,肩臂不能举动。
日常中怎么护理肩周炎
肩周炎是指肩部产生阵发性或持发性的疼痛,时间越长,肩关节的活动功能受限就会日益加重,晚上会比白天严重,一到天气气候变化时,疼痛也会加重。
本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
一、日常护理:
1.早期给予适度的理疗、针灸、能明显缓解疼痛。
2.疼痛明显且局限于某一处时,可以局部打封闭,注射激素缓解疼痛,常用的有强的松。
3.采用的治疗手段可以用理疗,推拿,食疗等多种措施,以达到解除粘连,扩大肩关节运动范围,恢复正常关节活动功能的目的。
二、治疗方法:
1.针灸:以主穴为主。
以28号针,长3~4寸,条口透承山及肩陵穴、阳陵泉均宜针对侧穴,为提高疗效,患者可以活动肩部,内外旋转、前伸后屈等;然后再针局部穴。
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2.中医:以京珠堂肩周贴为主要、作用长期持久,起到修复骨病组织的作用。
直接外贴,因此可透入皮肤产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等功效。
全方位的彻底将肩周炎病根拔除。
3.按摩:肩周炎有一部分患者有自愈趋势。
按摩配合肩关节锻炼治疗,也可以达到好的疗效,按摩可改善患部的血
液循环,加速渗出物的吸收,起到通络止痛的作用,以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肩周炎患者中医特色护理方法肩周炎在临床上也被称之为肩关节周围炎。
肩周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肩关节疼痛、活动不便等。
导致肩周炎患者发病的原因具有多重性,既包括长期过度劳损,也包括软组织退行病变等。
近些年,我国肩周炎发病率整体上呈现出逐年增高的态势,且女性发病率较之男性更高。
肩周炎如若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则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工作及生活。
现阶段治疗肩周炎患者的方式愈发丰富,包括物理治疗、口服镇痛药、关节练习等。
但若在肩周炎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对其展开全面的护理,则会加快患者症状缓解的速度。
中医特色护理在肩周炎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频率不断增高。
那么,中医特色护理方法是怎样应用于肩周炎患者的护理实践中的呢?1.中医针灸护理人员可选取患者患侧的肩前、肩贞、曲池、天宗、巨骨等穴位进行针刺。
如若患者同时伴有气血不足症状,则应针刺患者的气海、足三里穴位。
如若患者同时伴有寒湿凝滞症状,则应针灸患者的阴陵泉、天宗穴。
如患者同时伴有风寒外侵症状,则应加针患者的风池、合谷穴。
如若患者同时伴有经脉淤血则,应针刺患者的膈俞、内关穴位。
艾灸一直以来都是中医针灸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故在运用中医手段护理肩周炎患者的过程中也可运用艾灸方法。
医护人员需要在留针后将姜片放在患者针身周围的皮肤,而后将两厘米左右的艾条在针柄上插上并点燃,艾条应距离患者皮肤三厘米左右,然后对患者展开温针灸,温度应以患者应以不烫伤患者皮肤为宜,在艾条燃尽后应将针拔出,以实现对患者治疗的目的。
艾灸这一针灸治疗方法具有方便简单且效果突出的特点。
2.中医按摩中医按摩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是中医特色护理的重要环节。
中医按摩具有调和气血、止痛通络、平衡阴阳的效果。
所以在肩周炎患者的中医特色护理实践中护理人员可适当运用中医按摩手段。
中医按摩的手法具有多样性,既包括提拉法、点法、拔法,同时也包括拿法、滚法、拍法等。
护理人员在落实中医按摩过程中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症状选择适宜的按摩手法。
肩周炎;肩关节周围炎,又称“冻结肩”、“五十肩”、“漏肩风”、“老年肩”等,是指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强直的一促临床综合症,由于年老肝肾亏损,气血虚弱、血不荣筋、痰湿瘀阴,复感风寒湿邪,使血凝滞不畅,筋脉为之拘挛而致。
早期临床表现为肩关节疼痛、或有轻微肿胀,每在肩关节外展,.后伸和前臂旋前等活动时疼痛加剧,病程如超过两个月,甚至洗脸、梳头等日常生活自理均感困难、疼痛可影响睡眠,偶而扭闪患肩时会引起刀割样疼痛、肩关节有广泛压痛、龙以喙突、结节间沟、肱骨大结节外痛为重,并向背部及肘部放射,不论主动或被动的肩上举、后伸外旋内等活动均受限,肌肉萎缩,病程长,痛苦大,严重影响患肢功能。
一、护理评估1)疼痛发作时间、性质、关节形态。
2)病程长短、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3)心理社会状况。
4)辨证:行痹、痛痹、着痹、热痹、虚痹。
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按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恶寒发热、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者,宜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可适当下床活动。
脊柱变形者宜睡硬板床,保持衣被清洁干燥,出汗多时及时擦干,更换衣单。
3)生活不能自理的卧床患者,要经常帮助其活动肢体,适时更换卧位,受压部位用软垫保护,防止发生压疮。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观察痹痛的部位、性质、时间,及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2)观察皮肤、汗出、体温、舌脉及伴随症状等变化。
3、给药护理1)风寒湿痹者,中药汤剂宜热服。
2)热痹者,汤剂宜偏凉服。
3)注意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出现唇舌手足发麻、恶心、心慌等症状时,及时报告医师。
4)用药酒治疗时注意有无酒精过敏反应。
4、饮食护理1)饮食宜高营养、高维生素,清淡可口,易于消化。
2)风、寒、湿痹者,应进食温热性食物,适当饮用药酒,忌食生冷。
3)热痹者,宜食清淡之品,.忌食辛辣、肥甘、醇酒等食物,鼓励多饮水。
5、情志护理1)病程缠绵,行动不便,患者常心情抑郁。
要关心患者,给予心理安慰,减轻其痛苦,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肩周炎的中医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病室整洁、、安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
3、疼痛剧烈者给与按摩理疗。
二、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肩部疼痛的性质、部位及发病时间,休息后是否缓解。
2、观察神经支配区肌力与皮肤感觉情况。
3、注意观察局部肌肉情况及活动功能。
4、注意观察失眠、多梦、烦躁等情况。
三、饮食护理
饮食宜营养清淡易消化,多食水果蔬菜,忌生冷肥甘厚味刺激之品。
1、风寒湿型:宜食祛风散寒之品。
如荷叶粥、苡米粥等
2、瘀滞型:宜食活血化瘀之品。
如橙子、刀豆、桃仁等。
3、气血虚型:宜食补益气血之品。
如牛肉、母鸡、蛋类、豆类、
大枣、香菇等。
四、给药护理
汤药宜热服。
外敷药温热外敷,观察局部皮肤有无不良反应。
五、健康指导
1、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风寒湿邪侵袭。
中医认为肩周炎因与风寒湿邪有关,故颈部的保暖防湿十分重要。
2、加强功能锻炼:如体后拉手锻炼、外旋锻炼等,可经常打太极及
双手摆动等运动,但要注意运动量,以免造成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损伤。
3、纠正不良姿势,对于经常伏案、双肩经常处于外展工作的人,应注意调整姿势,避免长期的不良姿势造成慢性劳损。
4、保持情绪稳定,开朗乐观,及时疏导不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