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轮运输基础知识
- 格式:pptx
- 大小:325.05 KB
- 文档页数:34
油船运送油品操作规程一、前言油船运输是指将石油、石油化工产品等油类物品从发货地运输到收货地的运输方式。
油船是用于海上运输油类物品的船只,通常由油轮、散货船、集装箱船、化学品船等多种类型组成。
在油船运输中,需要遵照一定的操作规程,以确保运输安全和物品质量。
二、装卸油品前准备1. 确认货物品种和数量在进行任何货物装卸前,必须确认货物品种和数量,以避免错误的装卸操作,导致货品混乱或未能按时完成装卸任务。
同时,油品的种类和数量也需要与船舶运载容量相匹配,以保证船舶载货不过载。
2. 检查运输设备和工具状态在开始装卸油品之前,需要对油品运输设备和工具进行检查,以确保其完好、无损、无泄漏等问题。
这些设备和工具包括:油罐、运输管道、泵浦、阀门、防爆物品、安全绳索等。
3. 确认施工队伍的工作人员数量和专业能力在进行油品装卸前需要确认施工队伍的人员数量是否满足要求,并且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技能必须与装卸环节的特点相匹配,以确保装卸操作的流畅和安全。
三、油品运输、装卸操作规范1. 油品运输油品装卸需要专有的车辆或设备,运输途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油品运输车辆必须具备防爆措施;(2)油品运输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保证行驶安全;(3)油品运输车辆必须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车辆状态良好;(4)油品运输车辆必须按规定使用特定的行车路线,不得改变路线或停留在任意地点。
2. 油品装卸油品装卸需要做到以下规范:(1)油品装卸需要制定严格的操作程序,并指派专业人员负责配合作业。
(2)停止船舶发动机(静止艇劈波时例外)。
(3)船舶与装卸场地必须具备安全距离,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4)为保证船舶的稳定,必须注意装卸点重心平衡、荷重均衡。
(5)装备运用必须符合规范,如泵、管道、阀门、软管等要检查其好坏,有异常者应及时更换。
(6)油品质量应测试合格后再进行装卸,避免装入不合格油品影响后续生产和使用。
(7)在油品装卸期间必须严格把控装卸工作区,防止非配合作业人员进入。
第一章石油安全知识第一节石油的特性石油是一种的液体矿物。
从油田采出的天然石油称原油。
在油轮运营中所指的货油(cargo oil)泛指所有的油类货物,包括原油(crude oil)和石油产品(petroleum products)。
石油的特性:1、挥发性在常温(20C°)、常压(大气条件下)石油液体表面的分子不断地脱离其表面而转变为气态,石油的这一特性称为挥发性。
石油的挥发性受到温度和压力的影响,但不会因温度和压力变化自行从气态转变为液态。
石油挥发出的气体称为石油气(petroleum gas)或称油气(oil gas)。
2、可燃性(可爆性)石油气闪点低,易于燃烧。
石油蒸发的油气与空气混合后,遇火即可燃烧。
但油气在空气中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不能持续燃烧。
石油的燃烧是燃烧的石油气,并非燃烧的石油液体,若在封闭空间油气燃烧,气体膨胀,压力升高,便会发生爆炸。
3、扩散性石油挥发出的油气比空气略重,在无气流情况下,不会扩散。
在气流作用下,油气便产生扩散。
4、膨胀性石油及其产品,均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
石油的膨胀系数较之水要大的多,因此石油在运输和储存中,容器应按规定留有“空档”。
5、流动性石油的流动性与其粘度、温度有直接关系。
通常,石油的粘度小、温度高,则流动性好,反之则差。
石油的粘度又受其温度的影响,温度高则可降低粘度。
6、毒性石油液体和石油气,均能危害人的生命,少量吸入后使人的反应和感觉迟钝、意识减弱而晕眩,大量吸入可伤害生命。
对人的毒害途径是:吸入油气;皮肤接触油液;误吞油液。
7、带电性石油在装运过程中很容易产生静电荷,这就是油的带电性。
第二节与石油有关的术语和概念1、烃(hydrocarbon)又称碳氢化合物,是碳和氢原子组成的烃化合物分子。
原油是烃的最大来源。
2、自燃(spontaneous combustion)借助物质本身的化学反应(发热)或在高温环境里,而无外界火源就可引起自我燃烧的现象。
油船运送油品操作规程1. 引言油船运送油品是一个涉及高风险的操作过程,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确保安全。
本文档描述了油船运送油品的操作规程,旨在帮助操作人员正确执行相关操作,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2. 装载前准备在进行装载前,需进行以下准备工作:•确保船体和设备的完好性:检查船体是否有任何损坏或漏油的现象,并确保船上的设备、管道和阀门等都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检查通风系统:确保通风系统正常工作,并检查通风口是否畅通,以保证船舱内气氛消防安全。
•检查消防设备:检查船上的消防设备,确保灭火器、消防栓、喷水系统等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检查装载设备:检查油船上的装载设备,如泵和管道等,确保其运行正常。
3. 油品装载程序油品装载程序应包括以下步骤:3.1 清洁和消毒在装载之前,需要对油船和装载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以确保船舱内无残留物和异味。
3.2 仓油检查在进行装载之前,需要对油船的仓油进行检查,并确保油品的种类、容量和装载量与规定一致,以避免超载或装载错误的油品。
3.3 连接装载设备将油船上的装载设备与岸上设备进行连接,确保连接紧固,并检查连接点是否有油品渗漏的情况。
3.4 开始装载打开装载设备的阀门,开始将油品从岸上输送到油船。
同时,监控油品的流量和压力,并确保油品装载的过程平稳进行。
3.5 检查装载情况在油品装载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油舱的油位、温度和压力等参数,以确保装载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3.6 停止装载在油品装载到达预定的容量后,及时关闭装载设备的阀门,并断开与岸上设备的连接。
4. 油品运输过程油品装载完成后,油船需要进行油品运输,以下是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4.1 航行安全在油品运输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航行规定,并保持船舶稳定,确保船舶的安全航行。
4.2 油品保管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油舱的油位、温度和压力等参数,以确保油品的安全保管及防止泄漏。
4.3 消防准备油船上应配备足够的消防设备,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
油轮_码头基本知识培训课件油轮是一种运输石油和石油制品的特殊船只,其运输的货物往往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特点,因此码头工作人员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以保证运输管道安全稳定运营,同时也保护环境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介绍油轮-码头基本知识培训课件的内容。
一、安全原则安全是码头工作人员的首要保障,在进行码头作业时必须遵守一系列安全原则,包括检查油轮到岸的状态、清理码头作业区域、检查装卸设备等操作。
此外,还需要了解和遵守危险品管理、应急处理和运输安全等规定,确保码头作业的安全准确。
二、油轮结构与各部分作用油轮所承载的货物特性要求船体有专门的结构和各部分设备可以满足要求。
在课件中,需要介绍油轮结构和各部分设备的位置、功能及使用方法。
其中船体结构、货舱、加油系统、排水系统、燃料供应系统和舵、机舱部分是重点。
三、危险品的基本认识油轮运输的危险品有许多种,包括:石油、液化气体、化学品等。
此类危险品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火灾、毒性和污染等严重问题,因此进行危险品处理时都必须非常小心谨慎。
在课件中,需要介绍危险品的基本认识,例如:物品特性、储存方式、取承运设施的方式、取样测试以及应急处理等。
四、油轮与码头间的操作流程在油轮到达码头后,需要进行装卸物品等操作。
课件中需要介绍与此相关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卸货操作、装卸设备检查、舵操作(如卸货旋转)、燃料及其他危险品管理、危险品储存、按装卸货程序也需要介绍。
五、各种类型油轮的使用方式不同类型的油轮对应着不同的运输品种、不同的功率和吨位等,码头工作人员需要掌握相关的使用方式和要点。
课件中要介绍大型油轮的驾驶、停泊、装卸负载,以及各种补给、维护和管理点等。
六、终端处理防止泄漏是油轮-码头作业的重点之一,必须在装卸等各个环节上小心处理,并在最后一个环节对物品进行测量和检测,确保其正常和饱和程度。
课件中需要介绍防止泄漏的各类主要措施,例如:泄漏预防、泄漏检查、泄漏控制、泄漏应急处理等等。
油运重要基础知识点油运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物流运输方式之一,它在世界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以下是油运的重要基础知识点:1. 油轮分类:按照用途和运输能力的不同,油轮可以分为原油船、化学品船、液化气船和油品船等几类。
每种类型的油轮在运输过程中都有其特殊的要求和操作规程。
2. 石油产品分类:石油产品广泛应用于能源、燃料、化学工业等领域。
根据处理方式和用途的不同,石油产品可以分为原油、汽油、柴油、煤油、石蜡、沥青等多个品类。
3. 油轮设计与结构:油轮的结构设计和建造要考虑到安全性、航行性能、装卸设备、货物储存容量等因素。
这些因素必须满足国际海事标准和相关行业规范。
4. 油轮航线与运输计划:油轮的航线规划和运输计划是确保货物按时、安全地到达目的地的关键。
这需要综合考虑港口通行能力、海洋气象、贸易政策和市场需求等多个因素。
5. 油轮载荷计算与稳性控制:油轮的载荷计算和稳性控制涉及到船舶的平衡性和安全性。
准确计算载荷,合理控制船舶的稳性对于防止油轮倾覆、油污染等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6. 油轮安全与环保:油轮运输中的安全与环保问题备受关注。
关于船舶安全,需要遵守国际海事组织和国际海事法规定的安全标准;而涉及到环保问题,则需要遵守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条约。
7. 紧急情况与事故处置:油轮运输中,紧急情况和事故是难以避免的。
在这种情况下,乘务人员需要妥善处理灾难和事故,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减少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
掌握以上基础知识点,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油运领域。
但要深入了解油运行业及相关法规和标准,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