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及内分泌功能
- 格式:docx
- 大小:13.12 KB
- 文档页数:3
卵巢周期性变化及内分泌功能卵泡的发育与成熟新生儿——200万个;一生排卵——400~500个,每一个月经周期一般只有一个卵泡达到成熟程度,称成熟卵泡。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卵泡的发育和成熟--分泌雌激素↓排卵--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左右↓黄体形成--分泌雌、孕激素↓黄体退化白体黄体形成及退化黄体寿命——平均14天。
卵巢的功能卵巢的功能:产生卵子并排卵及分泌女性激素;即生殖功能和内分泌功能。
卵巢激素的生理功能雌激素(准备)孕激素(保护)子宫内膜增生期分泌期乳房乳腺管增生乳腺泡增生子宫收缩力增强降低阴道上皮增生、角化脱落加快输卵管蠕动增强抑制水钠代谢水钠潴留水钠排泄电解质促进骨中钙质沉着基础体温上升0.3~0.5℃雄激素:①合成雌激素的前体。
②维持女性正常生殖功能的重要激素。
③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基础体温月经周期的调节及临床表现月经是性功能成熟的一项标志。
在内分泌系统周期性调节下,子宫内膜发生了从增生到分泌的反应。
如不发生受精和受精卵着床,子宫内膜则萎缩脱落并伴有出血;周而复始发生的子宫内膜剥脱性出血,称为月经。
>>月经第一次来潮,称为初潮。
>>月经初潮:多数为13~14岁。
>>月经周期:21~35日,提前或延后3天左右仍属正常。
>>经期及经量:多为2~8天,正常30~50ml。
>>月经血特征:不凝固。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月经期:月经周期的第1~4日,变性坏死的内膜与血液相混而排出。
增生期:月经周期的第5~14日,雌激素的作用。
分泌期:月经周期的第15~28日,雌、孕激素共同作用下。
子宫颈、输卵管、阴道黏膜的变化。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一、外生殖器(一)范围女性外生殖器是女性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包括耻骨联合至会阴及两股内侧之间的组织。
(二)组成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和阴道前庭。
1.阴阜即耻骨联合前面隆起的脂肪垫。
青春期该部皮肤开始生长阴毛,分布呈尖端向下的三角形。
2.大阴唇双股内侧一对隆起的皮肤皱襞,起自阴阜,止于会阴。
大阴唇外侧面与皮肤相同,皮层内有皮脂腺和汗腺,青春期长出阴毛;内侧面皮肤湿润似黏膜。
大阴唇有很厚的皮下脂肪层,内含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当局部损伤时,易发生出血,可形成大阴唇血肿。
未婚妇女的两侧大阴唇自然合拢,遮盖阴道口及尿道口;经产妇的大阴唇因受分娩影响向两侧分开;绝经后妇女的大阴唇呈萎缩状,阴毛也稀少。
3.小阴唇为位于大阴唇内侧的一对薄皱襞。
表面湿润,色褐、无毛,富有神经末梢,故极敏感。
两侧小阴唇前端相互融合,再分为两叶包绕阴蒂,前叶形成阴蒂包皮,后端与大阴唇的后端汇合,形成阴唇系带。
4.阴蒂位于小阴唇顶端的联合处,类似男性的阴茎海绵体组织,有勃起性。
可分头、体和脚三部分。
阴蒂头富含神经末梢,极为敏感。
5.阴道前庭为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菱形区,前为阴蒂,后为阴唇系带。
此区域的前方有尿道外口,后方有阴道开口。
在此区域内有以下各部:(1)前庭球:又称球海绵体,由具勃起性的组织构成,表面为球海绵体肌覆盖。
(2)前庭大腺:又称巴氏腺,位于大阴唇后部,黄豆大小,左右各一,开口于前庭后方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
性兴奋时分泌黄白色黏液润滑阴道。
正常情况检查时不能触及此腺。
遇感染致腺管口闭塞,可形成脓肿或囊肿。
(3)尿道口 :位于阴蒂头的下方及前庭的前部,女性尿道后壁有一对尿道旁腺,其分泌物有润滑尿道口的作用,但此腺常为病原体潜伏之处。
(4)阴道口及处女膜:阴道口位于尿道口的下方,前庭的后部。
阴道口覆盖一层薄黏膜,称为处女膜。
膜中央有一孔,孔的形状、大小及膜的厚薄因人而异。
处女膜多在初次性交时破裂,受分娩影响而进一步破损,经阴道分娩后仅留有处女膜痕。
巢之安牌知本天韵胶囊本产品不能替代药物使用卵巢随着年龄是怎么变化的?每个女性一生中有400-500个卵泡发育成熟,但一般每月只有一个卵泡发育成为卵子排出,其余的发育到一定的阶段会自动闭锁、萎缩。
随着时光的飞逝,原始卵泡逐渐耗尽,而且,由于卵泡破裂萎缩后由结缔组织代替,卵巢实质也会逐渐变硬,内分泌功能逐渐减退。
由此,我们可以描绘出女性卵巢及内分泌水平随年龄变化的生理曲线。
(配曲线图)下面我们详细介绍女性卵巢随年龄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女性生理心理的改变。
春季(13岁-18岁),觉醒的"女人味"从13岁到18岁这个阶段,伴随着初潮——第一次月经的来临,女人身体里的卵巢迎来了春天般的觉醒,这时的卵巢,就像一颗新长成待熟的葡萄,分泌着一点一滴的女性荷尔蒙,点亮了女性的身心,逐步推动女人第二性征的发育,为你塑造出曼妙的身体曲线、姣好的容颜和温婉的性格。
夏季(18岁-32岁),走向由盛转衰的"拐点"巢之安牌知本天韵胶囊本产品不能替代药物使用从18岁基本发育成熟到32岁前后——女性内分泌达到一生中最旺盛的顶点,女人度过了一个不断成长的、火热的夏季。
这时的卵巢,就像一颗成熟的葡萄,表面光滑,圆润饱满。
处在这个季节的你,全身心时时都得到非常充沛的雌激素滋润,皮肤水嫩、细腻、有弹性,乳房饱满坚挺,腰肢纤细紧实,身材匀称,性欲旺盛,全身上下充满年轻健康的活力。
秋季(32岁-40岁),危险的早衰高发期由于32岁前后,女人进入一生中内分泌最旺盛的阶段,卵巢的工作量处于一生中最大的时期,要源源不断地超负荷运转、分泌足够的雌激素,才能保证来自女人全身400多个部位的需求,所以在这个由盛转衰的转折关头,女人味的源头——卵巢最容易出现问题,往往在保养方面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卵巢"力不从心"、"积劳成疾"的情况。
因此,这个阶段是卵巢衰退的加速期。
这时的卵巢,就像一颗蔫了的葡萄,表面凹凸不平,颜色发暗,没有光泽。
卵巢的内分泌功能卵巢分泌的雌激素主要为雌二醇(estradiol,E2),孕激素主要为孕酮(progesterone,P)。
此外,卵巢还分泌少量的雄激素。
雌二醇是C-18类固醇激素,孕酮是C-21类固醇激素。
血中70%雌二醇与SHBG结合,25%与血浆白蛋白结合,其余为游离型;孕酮在血中约有48%与CBG结合,约有50%与血浆白蛋白结合,其余为游离型,雌二醇和孕酮主要在肝降解,雌三醇是雌二醇主要代谢产物,而孕二醇是孕酮的主要降解产物。
这些代谢产物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随尿排出体外。
下面简述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一)雌激素雌激素主要的作用是促进女性生死器官的发主育和副性征的出现,并维持在正常状态。
此外,雌激素对代谢也有明显的影响1.对生殖器官的作用雌激素与卵巢、输卵管、子宫以及阴道粘膜上靶细胞受体结合,引起细胞DNA、RNA和蛋白质合成增加,促进细胞分裂与生长,从而使上述这些靶器官生长发育,并维持其正常功能。
如在青春期前雌激素过少,则生殖器官不能正常发育;雌激素过多,则会出现早熟现象。
(1)卵巢:雌激素除了通过反馈调节经下丘脑-垂全间接影响卵巢活动外,对卵巢也有直接作用。
实验证明,卵巢组织培养时,雌激素可加速其生长,雌激素可协同FSH促进卵泡发育。
FSH在雌激素的协同下,诱发并增加卵泡上LH受体,从而使卵泡对LH的敏感性增加。
可见,排卵前的雌激素高峰一方面通过正反馈诱导LH峰的出现;另一方面协同FSH使卵泡上的LH受体增加,有利于LH与期受体结合,并诱发排卵。
因此,雌激素是卵泡发育成熟并抑卵不可缺少的调节因素。
(2)输卵管:雌激素促进输卵管上皮细胞增生,分泌细胞、纤毛细胞与平滑肌细胞活动增强促进输卵管运动,有利于精子与卵子的运行。
(3)子宫:雌激素促进子宫发育,内膜发生增生期的变化。
雌激素也促进子宫肌的增生,使肌细胞内肌纤蛋白和肌凝蛋白的含量增加。
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肌的兴奋性增高,提高子宫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临床医师考点之女性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女性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女性从新生儿到老年,是一个渐进的生理过程。
按年龄划分为几个时期:一、新生儿期出生后4周内称新生儿期。
二、幼年期从出生4周到12岁称幼年期。
在10岁以前,身体持续发育,但生殖器仍为幼稚型,约10岁起,卵巢中开始有少量卵泡发育,但仍不到成熟阶段,女性特征开始出现。
三、青春期从月经初潮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的时期称青春期。
生理特点:身体及生殖器官发育迅速,第二性征形成,出现月经。
1.全身发育: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全身成长迅速,逐步向成熟过渡。
2.生殖器官的发育:下丘脑与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量的增加,使卵巢发育与性激素分泌增加,内、外生殖器有明显变化(第一性征)。
3.第二性征:音调变高;乳房丰满而隆起;出现阴毛及腋毛;骨盆横径的发育大于前后径;胸、肩部的皮下脂肪增多,显现女性特有的体态。
4.月经来潮:是青春期开始的一个重要标志。
由于卵巢功能不健全,故初潮后月经周期无一定规律,经逐步调整才能接近正常。
四、性成熟期(生育期)。
卵巢功能成熟并有性激素分泌及周期性排卵的时期。
一般自18岁左右开始逐渐成熟,持续约30年。
在性成熟期,生殖器各部和乳房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周期性改变。
五、更年期妇女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生殖器官开始萎缩向衰退过渡的时期。
突出的表现为经量减少,最后绝经。
一般发生在45~52岁。
此期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泡不能发育成熟及排卵。
六、老年期此期卵巢功能进一步衰退、老化。
由于衰老,性激素减少,易致代谢紊乱。
第二节月经一、月经生理(一)月经的定义: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是生殖功能成熟的外在标志之一。
(二)月经初潮:月经第一次来潮称月经初潮。
月经初潮年龄多在13~15岁之间。
(三)月经周期:月经周期从月经来潮第一天算起。
两次月经第1日的间隔时间称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为28~30日。
提前或延后5日左右属正常范围。
(四)月经持续时间及出血量:正常月经持续时间为2~7日。
妇产科学知识点总结完全版(仅供参考!!!!!)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1、女性外生殖器: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前庭球、前庭大腺、尿道外口、阴道口、处女膜)2、女性内生殖器: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
3、阴道●阴道复层扁平上皮,:没有腺体,受雌、孕激素影响有周期性变化。
●阴道壁富有静脉丛,损伤后易形成血肿.●阴道后穹窿深12cm,顶端与子宫直肠陷窝相邻(腹腔最低点),可用于诊断穿刺(宫外孕)或引流。
●自洁作用:月经前半期,鳞状上皮,受雌激素影响,增生,在生理正常菌阴道杆菌作用下分解糖原,乳酸增加, PH ↓抑制致病菌. 月经后半期,孕激素↑,鳞状上皮脱落,PH↑,自洁作用下降, 月经后易感染,平时不要频繁清洗阴道。
4、子宫●子宫峡部(isthmus uteri):为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的最狭窄的部分,在非孕期长1cm,其下端与子宫颈内口相连,上端为解剖学内口,下端为组织学内口,孕期可长达7—lOcm。
成为子宫下段.●子宫内膜:基底层:内1/3,贴近子宫肌层,不受激素影响,不发生周期性变化,手术过度损伤后易导致闭经;功能层:外2/3,靠近宫腔,受激素影响周期性变化,可剥脱、出血。
(分为致密层和海绵层)●子宫的4对韧带:①圆韧带:保持前倾.②宫骶韧带:拉向后方,维持前倾。
③阔韧带:保持子宫呈中间位置。
④主韧带:固定宫颈位置、防止子宫下垂5、输卵管:间质部;峡部(宫外孕好发部位);壶腹部(正常受精部位);伞部(拾卵作用)6、卵巢功能:产生卵子,内分泌功能。
7、子宫动脉:髂内动脉前支,后外方走向前内方,在宫颈内口处2cm,跨越输尿管(桥下有水)至子宫侧缘,手术时应靠内,避免损伤输尿管。
8、骨盆的组成:●髋骨2(髂骨、坐骨、耻骨),骶骨1、尾骨1。
●关节3个:左、右骶髂关节;骶尾关节、耻骨联合●韧带2个: 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骶骨一坐骨结节)9、骨盆分界:以骶骨岬,髂耻线,耻骨联合上缘分为大骨盆(假)、小骨盆(真)10、会阴体(perineal body):肛门与阴道之间的契形软组织,厚约3-4cm,由皮肤、皮下脂肪筋膜、会阴中心腱、提肛肌组成.分娩时变薄易撕伤,要注意保护。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卵巢的功能
性腺
生殖功能 -- 产生卵子、排卵内分泌功能 -- 分泌女性激素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1.卵泡发育和成熟
一批卵泡
募集 选择
一个优势卵泡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
始基卵泡
窦前卵泡
窦卵泡
排卵前卵泡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2.排卵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3.黄体形成及退化
排卵后7-8日
黄体体积和功能达到高峰
卵巢性激素的合成及分泌
卵泡膜细胞 – 雌激素
黄体细胞 – 孕激素、雌激素
卵巢间质细胞和门细胞 – 雄激素
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作用部位雌激素孕激素
子宫肌促进增生、肥大
增加对缩宫素的敏感性降低子宫肌兴奋性
降低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增生、修复增生期转化为分泌期
宫颈宫颈口松弛、扩张
宫颈黏液分泌增加、性状变稀薄宫颈口闭合
宫颈黏液分泌减少、性状变粘稠
输卵管加强节律性收缩的振幅抑制节律性收缩的振幅阴道上皮增生、角化加快脱落
乳房乳腺管增生乳腺腺泡发育
代谢作用促进水钠潴留促进水钠排泄
小结
-- 卵巢具有生殖和内分泌双重功能-- 卵巢周期历经卵泡的发育与成熟、 排卵、黄体形成与退化
-- 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既有协同又有拮抗。
一、选择1.骨盆的组成:骶骨,尾骨及左右两块髋骨组成。
2.骨盆入口平面:横椭圆。
3.排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左右。
4.卵巢的功能:卵巢是女性的性腺,主要功能有产生卵子并排卵和分泌性激素,分别称为生殖功能和内分泌功能。
5.卵巢分泌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和少量雄激素。
6脐带内有一条脐静脉和两条脐动脉。
7.血容量妊娠32~34周达高峰。
孕妇出现生理性贫血。
8停经是妊娠最早,最重要的症状。
9.早孕反应,一般发生在停经6周左右开始,妊娠12周左右消失。
10.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回心血量及心搏量突然减少,血压下降。
孕妇转换左侧卧位。
11.决定分娩的四个因素是:产力,产道,胎儿及产妇的精神心理因素。
12.第一产程妇女的护理临床表现:规律宫缩,宫口扩张,胎头下降,胎膜破裂。
13.恶露:血性恶露,浆液性恶露,白色恶露14.胎动技术是胎儿安危监测的最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
15.减速的内容:早期减速,变异减速,晚期减速。
16.胎心率是判断胎儿宫内安危的重要指标。
17.腹痛:当发生流产或破裂时,患者突感一侧下腹撕裂样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
18.瘢痕子宫是导致子宫破裂的常见原因19.子宫肌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经期延长,经量增多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HPV20.子宫颈癌病变多发生在:宫颈外口鳞-柱状上皮交界处21.妊娠期糖尿病辅助检查:(1)血糖测定:妊娠24~28周,FPG≥5.lmmol/L,可直接诊断为GDM.。
4.4mmol/L≤FPG≤5.Immol/L应尽早行75g0GTT。
FPG<4.4mmol/L,可暂不行75gOGTT (2)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在妊娠24~28周后,对所有尚未被诊断为糖尿病的孕妇,进行75g0GTT。
禁食12小时后,口服葡萄糖75g,是正常上限值为:空腹5.1mmol/L二.多选:1.胎盘早剥临床表现及分类:腹痛,阴道流血,子宫强直性收缩,出血倾向,并发症,对母儿的影响产后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最常见,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护理:按摩子宫,应用宫缩素,宫腔棉条填塞结扎盆腔血管宫动脉塞切除子宫2.子宫颈癌的临床表现:阴道流血,阴道排液,晚期症状3.避孕原理:抑制排卵,干扰受精,干扰受精卵着床,干扰输卵管的功能4.早期心力衰竭表现:轻微活动后感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心率超过110次/min,呼吸超过20次/min夜间常因胸闷,需坐起呼吸;肺底部少量持续性湿啰音,咳嗽后不消失三.填空1.内生殖器:女性内生殖器位于骨盆内,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及内分泌功能
1.卵泡的发育与成熟:每个月经周期一般只有一个卵泡发育成熟。
2.排卵:排卵的时间一般为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
3.黄体形成和退化:卵子未受精,排卵后9~10天黄体开始萎缩。
4.卵巢激素的生理功能:
(1)雌激素
①促进卵泡发育。
②促进子宫发育;促进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提高子宫平滑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对子宫内膜有增生作用;使宫颈口松弛,宫颈黏液分泌增多,变稀薄,易拉成丝状。
③促进输卵管发育;加强输卵管节律性收缩,利于
受精卵的运行。
④促进阴道上皮增生和角化。
⑤使乳腺管增生,乳头、乳晕着色;促进第二性征的发育,降低总胆固醇。
⑥通过对下丘脑的正负反馈调节,控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⑦促进钠、水潴留;促进肝脏高密度脂蛋白合成,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合成;降低循环胆固醇水平;维持和促进骨基质代谢。
(2)孕激素
①使子宫肌肉松弛;降低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利于受精卵在子宫腔内生长发育;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内膜;抑制宫颈内膜的黏液分泌,性状变黏稠。
②减低输卵管的收缩;抑制内膜上皮的生成;减少
黏液分泌,调节孕卵运行。
③使阴道上皮脱落加快。
④通过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⑤使乳腺腺泡和乳腺小叶增生发育。
⑥促进水、钠的排泄。
⑦使排卵后基础体温升高0.3~0.5℃。
(3)雄激素:合成雌激素的前体,维持第二性征,促进阴毛和腋毛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