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
- 格式:doc
- 大小:88.50 KB
- 文档页数:5
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复习提纲一、三次资产阶级革命比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时间1649---1688 1775---1783 1789---1794代表人物克伦威尔华盛顿罗伯斯庇尔开始标志新议会的召开来克星顿的枪声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结束标志光荣革命美英签署《巴黎和约》热月政变重要文献《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意义英国确立了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还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解放了北美殖民地的生产力,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
法国大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进一步要求性质资产阶级革命影响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华盛顿是美国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他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又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林肯是美国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他为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维护国家统一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重要文献比较三、《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发表时间1689年1776年7月4日1789年机构英国议会北美大陆会议法国制宪议会主要内容议会高于王权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人权和法治意义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标志着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民主共和的思想广为传播四、两次资产阶级改革比较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时间,人物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1868年,明治天皇改革目的巩固统治,缓和矛盾,增强实力,避免革命摆脱民族危机,富国强兵内容农奴获得自由农奴可以赎买到一份耕地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经济上,发展近代工业,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文化教育上,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影响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对俄国摆脱落后,实现近代化具有积极作用。
第四节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重点、难点解析1、美国的“西进运动”和南北战争:美国独立以后,领土迅速扩张,在此期间,许多人由东部移居西部,形成了美国历史上著名赶印的“西进运动”。
西进运动既是屠杀,驱赶印第安人的过程,又是促进西部土地的开发和美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展。
19世纪上半期,随着美国领土扩张,南北经济的发展,围绕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南北方矛盾尖锐,终于导致1861年内战的爆发,最后北方取胜。
美国内战是继独立战争以后的又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使大批农民获得了土地,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扫除了障碍,但内战并未彻底消除种族歧视。
2、德意志统一和意大利统一:19世纪中期,面对德国严重分裂的政治局面,德意志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实现国家统一,在德意志各邦中,最终选择了民族成分单一且决心坚定,统治阶级实力雄厚的普鲁士以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形式去实现统一。
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通过三次王朝战争,于1871年完成了统一,德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重大进步,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
意大利实现统一的形式与德国有相似性,但又有不同。
其不同点是在意大利统一的过程中,更多地借助了外力,利用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同时人民的起义和斗争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意大利内部自始至终贯穿着两条不同的统一道路的斗争,最后以自上而下的道路实现统一。
基本训练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俄国1861年改革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
据此回答1-3题。
1.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1)背景:斯图亚特王朝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3)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4)重要战役:纳西比战役(5)高潮: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建立共和国(6)重要人物及事迹:克伦威尔指挥议会军在纳西比战役中击溃王军主力:50年代初他就任“护国主”,实行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
(7)重要文献: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8)意义: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它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背景:启蒙思想的影响;封建制度束缚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三等级要求改革;路易十六时财政危机(2)爆发: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3)重要文献:制宪会议制订的《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4)巴黎人民三次武装起义: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1792年8月10日,推翻君主统治;1793年5月底,推翻吉伦特派统治。
(5)高潮:雅各宾派专政(6)重要人物:罗伯斯庇尔、拿玻仑;(7)革命期间的政治派别:制宪会议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拿破仑(8)意义: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3、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1)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3)重大事件:1775年4月来克星顿枪声——北美独立战争开始:1775年5月组建大陆军,华盛顿为总司令;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美国诞生;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1781年约克镇战役英军投降;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世界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在世界近代史上,为了打破资本主义发展的束缚,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掀起了一系列的革命和改革运动,最终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渐形成。
在历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中,我们需要重点复习早期三大资产阶级革命和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一、早期三大资产阶级革命(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1688年)1、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封建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①原因和条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优越的地理位置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处于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海外活动更加便利,英国积极开拓海外贸易,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资本原始积累的扩大16世纪,英国通过海外贸易和掠夺,以及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资本都铎王朝统治的影响采取种种措施接力削弱旧贵族的势力,加强专制统治,进行宗教改革,建立了听命于英国国王的英国国教教会;鼓励工商业和海外掠夺,增强英国实力;16世纪末打败西班牙,开始建立海上霸权②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在城市,英国传统工业如制呢业迅速发展,手工工场在制呢、采煤、炼铁、造船等工业领域陆续建立并得到发展在农村,随着制呢业的迅速发展,羊毛需求激增,贵族地主掀起圈地运动,由此,英国农村出现了资本主义的农场和牧场,也出现了农业工人英国的阶级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
银行家、大商人和手工工场主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那些在农村中雇工经营牧场和农场的农场主和农场主,有的也兼营工业和商业,他们被称为新贵族,同其他资产阶级成员也有着共同的利益③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以及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构成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2)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
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都宣扬君权神授,厉行君主专制,经常触犯资产阶级利益;又实行宗教专制,迫害非国教徒,对清教徒(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迫害更加严重斯图亚特王朝的政策遭到资产阶级的强烈反对,导致政治局面日趋紧张。
第十一课、第十二课、第十三课
中外链接:17—18世纪的中国政治特点:处于。
17—18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
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
(一)相同点:
1、根本原因:
2、革命任务(目的):
3、革命性质:
4、结果:
5、影响:国内:
国际:
(二)不同点:
(1)具体的阻碍不同:
(2)领导阶级不同:
(3)革命特点不同:
(4)过程不同:法国遭到外国武装干涉;英美没有。
(5)政体不同:
三、重要人物评价:
1、对华盛顿的评价:
2、对拿破仑的评价:
三、重要法律文件
后,颁布的法律文献有:《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法典》。
中外链接:
1、戊戌变法曾试图建立君主立宪制,但最终失败。
2、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有:辛亥革命
(1)性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资产阶级革命)
(2)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3)目标: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4)领导人:孙中山
(5)评价:
积极:政治上: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不是封建制度—这是辛亥革命最大功绩);经济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所以说辛亥革命是成功的。
消极:结果: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彻底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
第18课、第19课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一、资产阶级统治巩固与扩大的背景:工业革命的推动下
二、资产阶级统治巩固与扩大的表现:
本课总结:
1、与俄日改革同性质的中国改革是,同时期的改革是
2、19世纪60年代,世界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其中哪一历史事件与其他三个历史事件有本质的区别?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有哪些?请举一例予以说明。
4、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点?
同:
(1)根本原因:
(2)性质:
(3)内容:
(4)根本目的:
(5)作用:
(6)局限性:
最大的不同点:
5、日本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异同:
同:
(1)背景:
(2)性质:
(3)内容及主张:
(4)作用:
最大不同点:
6、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请结合史实予以说明。
7、从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中,能得出哪些启示?
8、比较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