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 格式:ppt
- 大小:2.02 MB
- 文档页数:31
工业革命引起的三股进步潮流一、工业革命引起的三股进步潮流1、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俄国废除农奴制(或1861年改革);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美国内战;日本的明治维新等。
2、民族解放运动:爪哇人民起义;阿富汗人民起义;伊朗巴布教徒起义;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印度民族反英大起义。
3、国际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共产党宣言》发表;巴黎公社成立;第一国际建立等。
二、线索解读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分别从经济上和政治上极大地加强了资本主义的力量。
特别是工业革命,从社会结构、经济结构、阶级关系、国际关系等方面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种历史条件下,19世纪中期形成了三股进步潮流。
第一,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和革命潮流,这是当时历史发展的主流。
①在当时还处于封建统治下的国家里,根本任务是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②在已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里(如英法美三国),主要是工业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前的旧体制(如法国七月王朝、美国种植园经济)作斗争;③从国际范围看,是摧毁维也纳体系。
其具体表现是:①1848年欧洲革命;②美国内战;③俄国农奴制改革;④日本明治维新;⑤德意志统一。
它使上述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同时改造了国内社会,进一步影响了世界面貌,而且更多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决定世界历史发展趋势、领导世界潮流是工业资产阶级。
第二,社会主义运动潮流。
这是以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为开端,1947年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出现和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使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1848年巴黎工人六月起义、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是这股潮流的突出表现。
这个时期的工人运动有三大特点:自发性、多暴力斗争和以政治斗争为主。
第三,民族解放运动潮流。
在欧洲,主要表现为民族统一,民族自强和民族独立的斗争,如东南欧的民族解放运动、德意志统一运动、波兰的民族起义等。
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复习提纲一、三次资产阶级革命比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时间1649---1688 1775---1783 1789---1794代表人物克伦威尔华盛顿罗伯斯庇尔开始标志新议会的召开来克星顿的枪声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结束标志光荣革命美英签署《巴黎和约》热月政变重要文献《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意义英国确立了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还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解放了北美殖民地的生产力,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
法国大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进一步要求性质资产阶级革命影响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华盛顿是美国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他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又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林肯是美国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他为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维护国家统一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重要文献比较三、《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发表时间1689年1776年7月4日1789年机构英国议会北美大陆会议法国制宪议会主要内容议会高于王权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人权和法治意义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标志着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民主共和的思想广为传播四、两次资产阶级改革比较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时间,人物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1868年,明治天皇改革目的巩固统治,缓和矛盾,增强实力,避免革命摆脱民族危机,富国强兵内容农奴获得自由农奴可以赎买到一份耕地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经济上,发展近代工业,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文化教育上,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影响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对俄国摆脱落后,实现近代化具有积极作用。
欧美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与改革(世界历史)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时间原因领导阶级主要经过结果颁布文献历史意义1640~1689年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阶级矛盾激化。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代表人物:克伦威尔)1.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2.1640年新议会要求限制王权,革命爆发。
3.1645年纳西比战役击溃王军。
4.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5.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6.1660年封建王朝复辟。
7.1688年政变,资产阶级、新贵族统治确立。
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权利法案》 1.推翻了封建君主专政。
2.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
3.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2.美国独立战争(性质:既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时间原因领导阶级主要经过结果颁布文献历史意义1775~1783年1.北美经济的发展;2.英国的殖民压迫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代表人物:华盛顿)1.爆发:来克星顿枪声2.建军: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3.独立:《独立宣言》发表4.转折:萨拉托加大捷5.胜利:约克镇英军投降6.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确立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独立宣言》 1.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2.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到了推动作用3.法国大革命(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时间原因领导阶级主要经过颁布文献历史意义1789年 1.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直接原因:三级会议的召开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罗伯斯庇尔)1.开始: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2.发展:资产阶级掌权,并颁布了《人权宣言》3.初步胜利:废除君主制度,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4.高潮:罗伯斯庇尔掌权,打退了外国进攻,平息国内叛乱5.结束:罗伯斯庇尔被送上断头台,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人权宣言》 1.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2.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3.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4.美国南北战争(性质: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时间原因领导阶级主要经过颁布文献历史意义1861年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存在矛盾,不可调和。
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英、美、法、俄、日】对内——为加强统治,制定《法典》即《拿破仑法典》[提示:它最能体现拿破仑是资产阶级利益。
也是拿破仑的最大贡献和最自豪的]。
对外――对外战争[提示:灭亡的主要原因是对外战争损害了许多国家人民利益](2).评价拿破仑:①他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是英雄:他从本民族利益出发,对外多次打败反法同盟的进攻,维护了法国大革命成果。
对内制定《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采取各种措施,便利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他又是军事独裁者、侵略者,是“魔鬼”:他竭力扩张法国势力,把对外战争演变为侵略扩张战争,把法国革命成果推广到征服国的同时,也侵犯了别国人民利益,遭到各国联合抵抗;同时造成本国经济困难,1815年滑铁卢战役后拿破仑帝国灭亡。
③因此评价拿破仑,既要看到他的功绩,也要看到他的过错,要全面客观地看待。
(3).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具有双重性质,既有反干涉反侵略的正义性进步性的一面——打击封建势力,把法国革命成果推广到征服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欧洲向近代过渡。
又有侵略掠夺的非正义一面——威胁别国主权,侵犯别国人民利益,给别国人民带来灾难P111 三、美国内战(南北战争)——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1861年-1865年)1.根本原因/南北矛盾的实质: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矛盾的加剧(即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和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之间矛盾的加剧),国家面临分裂2.南北矛盾焦点: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3.导火线/直接原因:1860年,同情黑人反对并希望逐渐废除奴隶制度的林肯当选总统4.北方胜利原因:①战争的正义性在北方,北方得到人民支持:北方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反对黑奴制,维护国家统一,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②北方实力胜过南方[提示:胜利原因不是北方准备充分]5.性质: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因为废除黑人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黑奴制)6.作用意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使南北方在政治体制上统一起来,在经济上成为一个整体,使美国资本主义更迅速地发展。
专题六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201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150周年。
201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150周年。
(革命与改革不同:革命是采取暴力方式,往往是自下而上的,推翻现有的政权或殖民统治。
改革是自上而下的,由现有的政权采取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措施。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1869年)。
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1789年),《法典》(1804年)。
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1776年),1787年宪法。
美国南北战争:《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年)。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
英、法、美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俄国、日本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比较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
比较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
比较日本历史上的两次改革。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1)背景:斯图亚特王朝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3)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4)重要战役:纳西比战役(5)高潮: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建立共和国(6)重要人物及事迹:克伦威尔指挥议会军在纳西比战役中击溃王军主力:50年代初他就任“护国主”,实行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
(7)重要文献: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8)意义: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它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背景:启蒙思想的影响;封建制度束缚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三等级要求改革;路易十六时财政危机(2)爆发: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3)重要文献:制宪会议制订的《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4)巴黎人民三次武装起义: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1792年8月10日,推翻君主统治;1793年5月底,推翻吉伦特派统治。
(5)高潮:雅各宾派专政(6)重要人物:罗伯斯庇尔、拿玻仑;(7)革命期间的政治派别:制宪会议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拿破仑(8)意义: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3、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1)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3)重大事件:1775年4月来克星顿枪声——北美独立战争开始:1775年5月组建大陆军,华盛顿为总司令;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美国诞生;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1781年约克镇战役英军投降;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专题一: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史专题概述:近代社会政治转型的核心内容是民主政治化的问题,它要完成的任务是从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的过渡,其实现的方式为革命或改革。
知识网络:两次改革简表一、资产阶级暴力革命(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背景:斯图亚特王朝实行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并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国王查理一世的专横使各种矛盾激化。
2、时间:1640—1688年领导阶级:资产资级和新贵族3、重大事件:①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②开始:1640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
③转折(重要战役):纳西比战役;④高潮: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建立共和国⑤曲折: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⑥结束: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
4、重要人物及事迹:克伦威尔指挥议会军在纳西比战役中击溃王军主力;50年代初他就任“护国主”,实行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
5、重要文献: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6、意义:①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②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
③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背景:启蒙思想的影响;封建制度束缚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三等级要求改革;路易十六的财政危机。
2、爆发:1789年7月14日(后为法国国庆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3、高潮:雅各宾派专政4、拿破仑帝国:1804年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内颁布《法典》,对外发动战争;1812年远征俄罗斯失败,敲响帝国的丧钟;1814年法国封建王朝(波旁王朝)复辟。
1815年滑铁卢惨败。
5、重要文献:①1789年,制宪会议制订《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
专题八: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武镇中学)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1、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2、经过:革命开始的标志:1640年,国王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筹措军费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结束: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专制统治。
3、革命成果:通过《权利法案》,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权利法案》的颁布:目的:为限制国王的权利;时间、机构:1689年;英国议会。
内容:规定不经议会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作用:《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
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4、革命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5、评价克伦威尔:1645年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队打败了国王的军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1649年,英国成立了共和国,克伦威尔掌握了政权,担任“护国主”,实行了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策。
6、当今世界上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有:英国、日本、西班牙、丹麦等。
二、美国的独立战争【1775——1783】1、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经过:○!爆发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的开始。
○2建军:1775年,大陆会议决定组建大陆军,华盛顿被任命为总司令。
○3建国: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了《独立宣言》。
(诞生、独立标志)《独立宣言》:内容:痛斥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
.意义:宣告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标志着美国诞生。
(7月4日为美国国庆日)进步性表现:反映了殖民地人民摆脱殖民压迫的要求,包含了资产阶级对于民族独立、民主自由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