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知识要点
- 格式:docx
- 大小:18.39 KB
- 文档页数:1
电力系统自动化1.并列操作的概念、意义。
一台发电机组在未并入系统运行之前,它的电压G u 与并列母线电压x u 的状态量往往不相等,必须对发电机组进行适当的操作,使之符合并列条件后才允许断路器QF 合闸做并网运行。
随着负荷的波动,电力系统中运行的发电机组合台数也经常要发生变动。
当系统发生某些事故时,能将备用发电机迅速投入电网运行。
2.并列操作的条件频率、电压幅值、相角差都相等。
3.脉动电压的计算。
G U 与X U 两电压幅值相等,2sin 2ex S U U δ=G U 与X U 两电压幅值不相等,ST COS U U U U U G x G x S ω222-+=4.并列条件的三个状态量。
频率、电压幅值、相角差5.线性整步电压的概念。
指其幅值在一周期内与相角差e δ分段按比例变化的电压,一般呈三角形波形。
6.同步发电机的励磁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由励磁功率单元和励磁调节器组成7.常见的励磁系统分类。
直流励磁机励磁系统、交流励磁机励磁系统、禁止励磁系统(发电机自并励系统)8.最常用的励磁调节方式。
*交流励磁机励磁系统或交流他励9.电力系统的稳定系统的分类(静态、动态)10.电力系统负荷变动分量的类型。
随机分量、脉动分量、持续分量。
11.电力系统发生有功缺额的后果,频率的变化。
电压下降,频率变小。
12.负荷最佳的经济分布方式,分布原则。
等微增率13.励磁系统向同步发电机什么地方提供励磁电流?由自身提供励磁电流向静止励磁系统提供14.基差调频的优缺点。
优点:可以负荷可以实现无差调频。
缺点:调节缓慢。
15.分区调频法的负荷变动的依据在联合系统中用流出某区功率增量的正负与系统频率增量的符号进行比较。
tie P f ∆∆与对本区域异号,对外负荷同号16.有功电源和无功电源分别包含什么?有功电源:发电机。
无功电源:同步发电机、同步调相机、并联电容器、SVC。
17.电力系统主要控制电压的方法及电压的控制措施。
u。
电力系统自动化一、概述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电力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测、控制、保护、运行管理和优化调度等工作的过程。
它通过自动化设备和系统的应用,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安全稳定。
二、监测与测量1. 监测系统:建立完善的电力系统监测系统,包括实时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等功能。
通过监测系统,可以实时获取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负荷情况、电压电流等参数信息。
2. 测量设备:使用先进的测量设备,如电能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等,对电力系统的各项参数进行准确测量。
同时,确保测量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
三、控制与保护1. 自动控制系统:建立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和调节。
通过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负荷调节、电压调节、频率控制等功能,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2. 保护系统:建立可靠的电力系统保护系统,对电力系统进行过电流、过压、欠频、过频等异常情况的保护。
保护系统能够及时切除故障设备,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四、运行管理与优化调度1. 运行管理系统:建立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系统,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控和管理。
通过运行管理系统,可以实时获取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故障信息等,提供决策支持。
2. 优化调度系统:建立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系统,通过对电力系统的负荷、发机电组等进行优化调度,实现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五、安全保障1. 安全监控系统:建立电力系统的安全监控系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状态的监测和预警。
通过安全监控系统,可以及时发现电力系统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2. 安全管理措施:制定完善的电力系统安全管理措施,包括设备维护保养、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
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的发生。
六、创新与发展1. 技术创新: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不断提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同时,加强科研和开辟,推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电力系统与自动化知识点电力系统与自动化是现代工程领域中的重要专业,涉及到电力传输、配电、控制以及自动化技术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介绍电力系统与自动化领域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包括电力系统的组成、运行原理、自动化控制技术等内容。
一、电力系统的组成电力系统由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站和配电系统等组成。
发电厂是电力系统的起源,主要通过燃煤、火力、水力、核能等方式产生电能。
输电线路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输送到各个地方,其中高压输电线路用于远距离输电,低压输电线路用于城市及居民区配电。
变电站负责将输电线路中的高压电能转变成适合配送到用户的低压电能。
配电系统将电能送达用户终端,包括变压器、配电线路等设备。
二、电力系统的运行原理电力系统的运行原理主要是遵循电力平衡原理和功率传输原理。
电力平衡原理要求电力系统中的发电、输电和消耗之间的功率平衡,确保系统运行稳定。
功率传输原理则要求在输电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传输功率,提高输电效率,通过控制输电线路的参数来保证功率传输的稳定性。
三、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远程监测、自动调节和故障检测等功能。
远程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自动调节系统可以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情况自动调节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保持系统的稳定性。
故障检测系统可以及时发现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快速定位并排除故障,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四、电力系统与自动化的未来发展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与自动化领域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未来,电力系统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控制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同时,新能源、智能电网等新技术也将成为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为实现清洁、高效、安全的电力传输和配送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总之,电力系统与自动化是一个涉及领域广泛、技术复杂的专业领域,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至关重要。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对电力系统与自动化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帮助和指导。
第一章一、并列操作的概念一台发电机组在投入电网运行之前,它的电压u G与电网电压u s往往不等,需要对发电机进行一系列适当的操作,使发电机满足一定条件后再投人电网,这系列操作称为并列操作,又称为同期。
二、同步发电机组并列操作时遵循如下的原则:(1)断路器合闸时的冲击电流应尽可能小,其瞬时最大值一般不超过 1~2倍的额定电流。
(2)发电机组并人电网后,应能迅速进人同步运行状态,其暂态过程要短,以减小对电力系统的扰动。
如果并列操作错误,有可能带来如下严重后果:(1) 产生巨大的冲击电流,甚至大于机端短路电流。
(2) 引起系统电压严重下降。
(3)使电力系统发生振荡以致使系统瓦解。
三、什么同期点无论是发电机投入电网还是两个电网互联,最终都是通过某个断路器实现并列操作,这个断路器就称为同期断路器或者同期点。
四、同步发电机的并列操作可分为准同期并列和自同期并列两种。
1.自同期并列自同期并列就是先将励磁绕组经过一个电阻短路,在不加励磁的情况下,原动机带动发电机转子旋转。
当待并发电机转子转速与系统频率接近时,合上同期断路器,紧接着加上励磁,利用原动机的转矩与同步转矩互相作用,将发电机拉入同步。
自同期并列的优点是并列过程中不存在调整发电机电压幅值、相位的问题,并列时间短且操作简单,在系统电压和频率降低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将发电机并入系统。
自同期并列的缺点是发电机未经励磁,并列时会从系统中吸收无功而造成系统电压下降,同时产生很大的冲击电流。
2、准同期并列准同期并列就是发电机在并列合闸前已加励磁,通过调节发电机的转速和励磁,使发电机电压的相位、频率、幅值分别与并列点系统的电压、相位、频率、幅值相接近,然后将闭合同期断路器,完成并列操作。
准同期并列的优点是开列时冲击电流小,不会引起系统电压降低。
准同期并列的缺点是并列操作过程中需要对发电机电压、频率进行调整,并列时间较长且操作复杂,如果合闸时刻不准确,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资料(合集五篇)第一篇: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资料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共5道题,每题4分,总分20分)1电力系统经济运行2.准同期并列3.强行励磁4.负荷的调节效应5.频率调差系数二、简答题(共12道题,每题5分,总分60分)1电力系统自动化包括哪些主要内容?2准同步并列的条件有哪些?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会有什么后果?为什么要在δ=00之前提前发合闸脉冲?3.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系统有哪几类?4.何谓三相全控整流桥的逆变?实现逆变的条件是什么?5.频率降低较大时可能对电力系统造成什么危害?6在电力系统中,有了调速器对频率的一次调节,为什么还要引入调频器,进行二次调节?7描述积差调频法内容和特点?8电力系统的调压措施有哪些?9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主要分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10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结构是什么?11.自动低频减载的工作原理?12什么是负荷调节特性和发电机调节特性?电力系统频率特性?三、计算题(10分)某发电机采用自动准同期并列方式与系统进行并列,系统的参数为已归算到以发电机额定容量为基准的标么值。
一次系统的参数为:发电机交轴次暂态电抗Xq''为0.128;系统等值机组的交轴次暂态电抗与线路之和为0.22;断路器合闸时间为tQF 0.4s,它的最大可能误差时间为tQF的±20%;自动并列装置最大ih''.max=2IGE±0.05s误差时间为;待并发电机允许的冲击电流值为。
求允许合闸相角差δey、允许滑差ωsy与相应的脉动电压周期。
四、论述题(10分)结合你自己所了解的某一先进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简述一下其工作原理,谈谈你对电力系统自动化认识。
第二篇:电力系统自动化简答题(复习资料)1.统的主要作用:答:1电压控制2控制无功功率的分配3提高同步发电机并联运行的稳定性4改善电力系统的运行条件5水轮发电机组要求实现强行减磁2.无刷励磁系统的特点:1)无炭刷和滑环2)供电可靠性高3)励磁系统的响应速度慢4)励磁机与发电机同轴,电源独立,不受电力系统干扰5)具备高起始、响应持久、能有效地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3.有差调频法的特点:1)各频机组同时参加调频,没有先后之分2)计划外负荷在调频机组间是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的3)频率稳定值的偏差较大4.主导发电机法的特点:1)最终不存在频率偏差2)作用有先有后,缺乏“同时性”3)调频容量的不能充分利用,整个调频过程较为缓慢4)稳态特性比较好,动态特性不够理想5.自动发电控制系统四个基本任务和要求:1)使全系统的发电机输出功率和总负荷功率相匹配2)将电力系统的频率偏差调整到零,保持系统频率为额定值3)控制区域间联络线的交换功率与计划值相等,以实现各个区域内有功功率和负荷功率的平衡4)在区域网内各发电厂之间进行负荷的经济分配6.如何确定低频减载的首级动作频率和末级动作频率?1)、第一级启动频率:这个为事故的早期,频率下降不严重,因些启动值要高些一般整定为:48.5~49Hz ,在以水电厂为主的电力系统中,因水轮机调整速度较慢,因些常取48.5Hz.。
电力系统自动化知识讲述1. 简介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现代电力工程中的重要组成局部,主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监测、控制和调度。
本文将讲述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根本概念、关键技术和应用实践,并介绍其在电力工程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2.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根本概念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测、控制和调度的过程。
它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电力负荷、电压、电流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采集;二是对电力系统进行自动控制,实现对电力设备的开关操作、负荷调度等功能。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目标是提高电力系统的平安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
3.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关键技术3.1 电力系统监测技术电力系统监测技术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根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实时数据采集:通过传感器和测量仪器对电力系统的关键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如电流、电压、频率等。
- 数据传输和存储: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到控制中心,同时对数据进行存储和备份,以供后续分析和查询。
-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出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故障信息,为后续的控制和调度决策提供依据。
3.2 电力系统自动控制技术电力系统自动控制技术是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开关控制:通过控制开关设备的操作,实现对电力设备的开和关,如断路器的合闸和分闸操作。
- 负荷控制: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需求,自动调整负荷的分配和供给,以实现电力系统的平衡和优化。
- 故障检测和隔离:通过故障检测系统,实时监测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隔离和修复。
3.3 电力系统调度技术电力系统调度技术是指对电力系统进行方案和调度,以实现电力供需的平衡和优化。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负荷预测和方案:通过对历史数据和趋势进行分析,预测未来的负荷需求,并制定相应的电力供给方案。
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电力系统自动控制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测、运行控制和故障处理的一种技术手段。
它通过自动化设备和系统的应用,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和管理。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概述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是电力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电力负荷的快速增长,传统的人工操作已经无法满足电力系统运行的需求。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出现,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还大大减少了人为因素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主要内容1. 实时监测与数据采集: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电力系统中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包括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参数。
监测数据可以用于判断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 运行控制与调度:通过自动化控制设备和系统,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的运行控制和调度。
可以实现对发电机组、变电站、配电网等设备的远程控制和调节,保证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
3. 故障检测与处理:通过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对电力系统中的故障进行检测和处理。
一旦发现故障,系统可以自动切除故障部分,保证电力系统的其他部分正常运行,同时向操作人员发出警报,提醒其及时处理故障。
4. 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对电力系统中的各种信息进行管理和处理,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信息,帮助其做出科学的决策。
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负荷变化、设备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管理提供支持。
三、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案例1. 智能电网:智能电网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通过智能电网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控制,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智能电网还可以实现对电力负荷的动态调节,根据负荷情况进行优化调度,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性。
2. 变电站自动化: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起着关键作用。
第一、二章1、准同期并列与自同期并列方法有何不同?对它们的共同要求是什么?两种方法各有何特点?两种方法适用场合有何差别?、准同期并列的理想条件是什么?(1)准同期:发电机在并列合闸前已励磁,当发电机频率、电压相角、电压大小分别和并列点处系统侧的频率、电压相角、电压大小满足并列条件时,将发电机断路器合闸,完成并列操作.自同期:将未励磁、接近同步转速的发电机投入系统,并同时给发电机加上励磁,在原动机力矩、同步力矩等作用下把发电机拖入同步,完成并列操作.(2)冲击电流小,拉入同步快(3)准同期:优点:冲击电流小,进入同步快。
缺点:操作复杂、并列时间稍长。
自同期:优点:操作简单、并列迅速、易于实现自动化。
缺点:冲击电流大、对电力系统扰动大,不仅会引起频率振荡,而且会在自同期并列的机组附近造成电压瞬时下降。
(4)准同期:系统并列和发电机并列自同期:电力系统事故,频率降低时发电机组的快速启动准同期并列的理想条件是:•待并发电机频率与系统频率相等,即频率差为零, Δf = 0•待并发电机电压和系统电压幅值相等,即电压差为零,ΔU = 0•待并发电机电压与系统电压在主触头闭合瞬间的相角差为零, Δδ= 02。
准同期并列的理想条件有哪些?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会有什么后果?①发电机的频率和电网频率相同;②发电机和电网的的电压波形相同;③发电机的电网的电压大小、相位相同;④发电机和电网的相序相同,相角差为零。
如果ΔU很大,则定子电流过大时,将会引起发电机定子绕组发热,或定子绕组端部在电动力的作用下受损。
因此,一般要求电压差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5%~10%;如果δ很大,定子电流很大,其有功分量电流在发电机轴上产生冲击力矩,严重时损坏发电机,通常准同步并列操作允许的合闸相位差不应超过去5°;发电机在频差较大的情况下并入系统,立即带上较多正的(或负的)有功功率,对转子产生制动(或加速)的力矩,使发电机产生振动,严重时导致发电机失步,造成并列不成功。
电力系统自动化教学大纲引言概述: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电力系统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学大纲的制定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力系统自动化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点。
一、基础知识1.1 电力系统基础知识- 电力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和特点- 电力系统的基本参数和单位1.2 电力系统自动化概念-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定义和作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历程-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1.3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原理- 控制理论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作用- 数据采集和处理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重要性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2.1 SCADA系统- SCADA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SCADA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SCADA系统的架构和通信方式2.2 自动化保护系统- 保护系统的作用和原理- 保护系统的分类和功能- 保护系统的设计和调试2.3 远动技术- 远动技术的概念和发展- 远动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远动技术的优势和挑战三、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3.1 控制器和执行器- 控制器的种类和功能- 执行器的作用和分类- 控制器和执行器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3.2 传感器和测量仪器- 传感器的原理和种类- 测量仪器的功能和精度- 传感器和测量仪器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重要性3.3 通信设备- 通信设备的种类和通信协议- 通信设备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作用- 通信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四、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4.1 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的概念和特点- 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和挑战4.2 能源管理系统- 能源管理系统的功能和优势- 能源管理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能源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施4.3 调度控制系统- 调度控制系统的作用和原理- 调度控制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调度控制系统的优化和改进五、实践教学5.1 实验内容和要求- 实验项目的设计和安排- 实验设备和材料的准备- 实验过程和数据处理5.2 实习环节和要求- 实习单位的选择和安排- 实习内容和任务分配- 实习报告和评估方式5.3 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 课程设计的主题和要求- 毕业论文的选题和撰写- 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的评审和答辩结论:电力系统自动化教学大纲的制定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重要保障,通过系统的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可以提高学生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未来的工作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电力设备、自动控制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控、调度、保护和控制的一种技术手段。
它通过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故障检测和定位、自动切换和恢复电力供应等功能,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原理和目标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采集电力系统中的各种参数和状态信息,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传输,再通过自动控制装置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监控和控制。
其目标是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人为操作的干预,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电力供应的质量和稳定性。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主要功能1. 监控功能:通过采集电力系统中的各种参数和状态信息,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包括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参数的监测,并将监测数据传输给监控中心,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2. 调度功能: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和负荷需求,自动进行负荷调度和电力分配,确保电力系统的平衡运行,提高电力供应的质量和效率。
3. 保护功能:通过自动保护装置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故障检测,及时发现和定位故障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故障隔离和恢复电力供应,保护电力设备和用户的安全。
4. 控制功能: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和需求,自动控制各种设备的开关和调节,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控制和调节,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数据管理功能: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分析,提供数据查询和统计功能,为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
三、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领域1. 发电厂自动化:通过自动化系统对发电机组的启停、负荷调节、燃烧控制等进行自动化控制,提高发电厂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2. 输电线路自动化:通过自动化装置对输电线路的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实现对输电线路的远程控制和故障检测。
3. 变电站自动化:通过自动化装置对变电站的开关设备、变压器等进行监控和控制,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控制和故障检测。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自动化知识点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现代电气工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电力系统的监控、控制和保护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电气工程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一些基础知识点。
一、概述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控、控制和保护等自动化操作的一种技术体系。
它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同时也为电力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提供了便利。
二、自动化设备1. SCADA系统SCADA系统(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是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核心设备之一,用于监控和控制电力系统的运行。
它可以实时采集和显示电力系统的各项运行数据,并能够通过远程通信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控制。
2. 数字保护装置数字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重要设备,用于对电力系统进行保护。
它通过对电流、电压等参数的测量和判断,实现电力系统的过电流保护、接地保护、跳闸保护等功能。
数字保护装置具有灵敏度高、可靠性好等优点,能够及时对电力系统进行保护,防止事故的发生。
3. 自动开关设备自动开关设备是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控制设备,用来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切换和控制。
它可以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和需求,在电力系统中进行自动开关的操作,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
三、通信技术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起到了连接各个设备和系统的重要作用。
常用的通信技术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种方式。
有线通信主要包括电力线载波通信和光纤通信,而无线通信主要包括无线电通信和卫星通信。
这些通信技术可以实现电力系统各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数据交互。
四、电力系统监控电力系统监控是电气工程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电力系统的实时数据采集和处理,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测和分析。
监控系统可以对电力系统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报警系统及时提示操作员注意电力系统的异常情况。
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我们电力系统一直以来力求的发展方向,它包括:1、发电控制的自动化。
2、电力调度的自动化(具有在线潮流监视,故障模拟的综合程序以及SCADA系统实现了配电网的自动化)3、配电自动化(DAS已经实现,尚待发展).4、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即建设综自站,实现更好的无人值班电力调度自动化一类基于计算机、通信、控制技术的自动化系统的总称,是在线为各级电力调度机构生产运行人员提供电力系统运行信息、分析决策工具和控制手段的数据处理系统。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一般包含安装在发电厂、变电站的数据采集和控制装置,以及安装在各级调度机构的主站设备,通过通信介质或数据传输网络构成系统。
当前常见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有:监视控制和数据收集系统(SCA-DA)能量管理系统(EMS)配电管理系统(DMS)电能量计量系统(Metering System)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是当前电力系统中发展最快的技术领域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构成分为:1、电力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系统):电力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控以及数据通信技术是实现调度自动化的基础和前提;2、电力系统经济运行与调度、电力市场化运营与可靠行、发电厂运营决策支持等;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我国调度状况:五级分层调度管理国家调度控制中心——国调大区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网调省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省调地市电网调度控制中心——地调县级电网调度控制中心——县调调度基本原则:统一调度,分级管理,分层控制配电自动化我国电力系统长期以来形成了重发、轻供、不管用的局面,全国大部分地区表面上电量供大于求,而实质上是配电网落后有电送不出,用户需要却得不到,如居民用电、农村用电线损高、电费高、电压低、供电不可靠,这已成为电力系统供用电的瓶颈。
98年我们国家决定投巨资进行城乡电网改造,反映了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电力公司配合国家计委作出了实施方案,分批投入城市电网建设和改造项目,三年国家将投入资金数千亿元。
1.电压幅值差和相角差产生的冲击电流各为什么分量?有功还是无功?危害?幅值差:冲击电流的无功分量,电动力对发电机绕组产生影响,由于定子绕组端部的机械强度最弱,须注意对它的危害。
相角差:冲击电流为无功分量,机组联轴受到突然冲击2.什么是自同期并列?操作过程与准同期有何区别?自同期的优缺点?自同期并列就是将一台未加励磁电流的发电机组升速到接近电网频率,滑差角频率不超过允许值,在机组加速度小于某一给定值的条件下,首先合上并列断路器,接着立刻合上励磁开关,给转子加上励磁电流,在发电机电动势逐渐增加的过程中,由电力系统将并列发电机拉入同步状态。
区别:自同期:先合断路器,而后给发电机组加励磁电流,由电力系统将并列发电机拉入同步。
准同期:先合发电机组加励磁电流,再合并列断路器,以近于同步运行条件进行并列操作。
自同期优点:操作简单,不需要选择合闸时刻,系统故障时,应用自同期并列可迅速把备用水轮机投入电网。
缺点:不能用于两个系统;会出现较大的冲击电流;发电机母线电压瞬时下降,对其他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自同期并列方法受限制。
3.采用怎样的方法获得恒定越前时间?它采用的提前量与恒定时间信号,即在脉冲电压Us到达电压相量U G、U X重合之前t XJ发出合闸信号,一般取t XJ等于并列装置合闸出口继电器动作时间t C和断路器合闸时间t QF之和4.什么是整步电压?分几种?什么是线性整步电压?整步电压指自动并列装置检测并列条件的电压。
分为线性整步电压和正弦型。
线性整步电压只反映U G和U X 之间的相角差特性,而与它们的电压幅值无关,从而使越前时间信号和频率差的检测不受电压幅值的影响,提高了控制性。
5.励磁电流是通过调节什么来维持电压给定的?励磁电流6.励磁静态稳定的影响?从单机向无限大母线送电为例,发电机输出功率公式a.无励磁调节时,Eq为定值,δ=90°处于稳定极限公式。
b.有励磁调节器U G=C,功角特性为外功角特性B,稳定极限δ’>90°。
电力系统自动化知识1.电力系统电压等级与变电站种类电力系统电压等级有220/380V(0.4 kV),3 kV、6 kV、10 kV、20 kV、35 kV、66 kV、110 kV、220 kV、330 kV、500 kV。
随着电机制造工艺的提高,10 kV电动机已批量生产,所以3 kV、6 kV已较少使用,20 kV、66 kV也很少使用。
供电系统以10 kV、35 kV为主。
输配电系统以110 kV以上为主。
发电厂发电机有6 kV与10 kV两种,现在以10 kV为主,用户均为220/380V(0.4 kV)低压系统。
根据《城市电力网规定设计规则》规定:输电网为500 kV、330 kV、220 kV、110kV,高压配电网为110kV、66kV,中压配电网为20kV、10kV、6 kV,低压配电网为0.4 kV(220V/380V)。
发电厂发出6 kV或10 kV电,除发电厂自己用(厂用电)之外,也可以用10 kV电压送给发电厂附近用户,10 kV供电范围为10Km、35 kV为20~50Km、66 kV为30~100Km、110 kV 为50~150Km、220 kV为100~300Km、330 kV为200~600Km、500 kV为150~850Km。
2.变配电站种类电力系统各种电压等级均通过电力变压器来转换,电压升高为升压变压器(变电站为升压站),电压降低为降压变压器(变电站为降压站)。
一种电压变为另一种电压的选用两个线圈(绕组)的双圈变压器,一种电压变为两种电压的选用三个线圈(绕组)的三圈变压器。
变电站除升压与降压之分外,还以规模大小分为枢纽站,区域站与终端站。
枢纽站电压等级一般为三个(三圈变压器),550kV /220kV /110kV。
区域站一般也有三个电压等级(三圈变压器),220 kV /110kV /35kV或110kV /35kV /10kV。
终端站一般直接接到用户,大多数为两个电压等级(两圈变压器)110kV /10 kV或35 kV /10 kV。
1.同步发电机组并列时遵循的原则:(1)并列断路器合闸时,冲击电流应尽可能的小,其瞬时最大值一般不宜超过1~2倍的额定电流(2)发电机组并入电网后,应能迅速进入同步运行状态,其暂态过程要短,以减少对电力系统的扰动。
2.同步发电机的并列方法:准同期并列,自同期并列。
设待并发电机组G已经加上了励磁电流,其端电压为UG,调节待并发电机组UG的状态参数使之符合并列条件并将发电机并入系统的操作,成为准同期并列。
3.发电机并列的理想条件:并列断路器两侧电源电压的三个状态量全部相等。
4.自同期并列:未加励磁电流的发电机组5.脉动电压含有同期合闸所需要的所有信息,即电压幅值差、频率差和合闸相角差。
但是,在实际装置中却不能利用它检测并列条件,原因是它的幅值与发电机电压及系统电压有关。
6.励磁自动控制系统是由励磁调节器,励磁功率单元和发电机构成的一个反馈控制系统。
7.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任务:(1)电压控制(2)控制无功功率的分配(3)提高同步发电机并联运行的稳定性。
8.为了便于研究,电力系统的稳定分为静态稳定和暂态稳定两类。
静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经受微小扰动后恢复到原来运行状态的能力。
暂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在某一正常运行方式下突然遭受大扰动后,能否过渡到一个新的稳定运行状态或者恢复到原来运行状态的能力。
9.对励磁系统的基本要求:(一)对励磁调节器的要求:○1具有较小的时间常数,能迅速响应输入信息的变化;○2系统正常运行时,励磁调节器应能反应发电机电压高低,以维持发电机电压在给定水平;○3励磁调节器应能合理分配机组的无功功率;○4对远距离输电的发电机组,为了能在人工稳定区域运行,要求励磁调节器没有失灵区;○5励磁调节器应能迅速反应系统故障,具备强行励磁控制功能,以提高暂态稳定和改善系统运行条件。
(二)对励磁功率单元要求:○1要求励磁功率单元有足够的可靠性并具有一定的调节容量;○2具有足够的励磁顶值电压和电压上升速度。
第一章发电机的自动并列
1) 什么是同步发电机的并列操作?(P4 )
2) 同步发电机并列有哪几种方式?(P5 )
3) 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与自同期并列有何区别?(P5-9 )
4) 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的理想条件是什么?(P6 )
5) 同步发电机机端电压与电网电压差值的波形是什么形式?(P9 )
6) 滑差频率ωsy及周期Ts的计算。
(P10)
7) 线性整步电压形成电路由几部分组成?(P13)
8) 恒定越前时间的计算。
(P13)
第二章同步发电机励磁自动控制系统
1) 同步发电机励磁自动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P23)
2) 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P23)
3) 同步发电机感应电动势和励磁电流关系:等值电路图和矢量图(P24)
4) 励磁控制系统的基本任务。
(P23-26)
5)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分几类?(P26)
6) 同步发电机励磁调节器的性能应满足什么要求?(P29)
7) 同步发电机励磁功率单元的性能应满足什么要求?(P30)
8) 同步发电机他励时间常数的计算。
(P34)
9) 同步发电机自励时间常数的计算。
(P34)
10) 同步发电机对灭磁的要求。
(P36)
11) 励磁调节器由哪几部分组成?(P39)
12) 什么是进相运行?(P49)
13) 进相运行的条件是什么?(P50)
第三章电力系统频率及有功功率的自动调节
1) 一次、二次、三次调频的概念及区别。
(P64 /68)
2) 发电机调差系数的计算。
(P66)
3) 主导发电机法的功率分配公式。
(P71)
4) 积差调频法的功率分配公式。
(P73)
5) 什么是AGC?(P79)
6) 什么是EDC?(P79 )
7) 自动发电控制系统的基本任务是什么?(P80)
第四章电力系统电压调整和无功功率控制技术
1) 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电源有哪些?(P924)
2) 什么是SVC?(P93 )
3) 例题4-1:变压器调压(P968)
4) 例题4-2:并联电容器和同步调相机调压(P98 )
5) 例题4-3:串联电容器组调压(P101)
第五章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1) 电力系统调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P106)
2) 什么是SCADA?108
3) 什么是EMS ?108
4) 什么是RTU ?109
5) 能量管理系统中RTU的基本任务是什么?(P112)
6) 能量管理系统中RTU的测量数据有几类?(P11
7) 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的概念。
(P116)
8) 基带数字信号如何进行调制?(调频、调幅、调相)(P120)
9) 电力系统通信规约可分为几类?(P123)
10) 通信信道有哪几种?(P124)
11) 值班前置主机的主要任务是什么?(P128)
12)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按预测周期分几类?各类预测的周期是多少?(P134)
13) SCADA数据库收集的数据存在哪些缺陷?(P138)15)快速潮流法仿真计算主要包括哪些?(P149)
第六章配电管理系统(DMS)
1) 输电网与配电网的区别。
(P154)
2) 配电系统的SCADA有何特点?(P155)
3) 配电系统通信方案有哪些?(P156)
4)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有几类?(P156)
5) 馈线自动化的实现方式有几类?(P158)
6) 四次分段三次重合闸的操作顺序是怎样的?(P158)
7) 负荷控制的种类。
(P163)
8) AM/FM/GIS的应用?(P167)
9) 电能表的有几类?各有何特点?(P169)
10) 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的组成部分。
(P169)
11) 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的典型方案。
(P170)
12) 掌握以下概念:
DMS()配电管理系统FA馈线自动化DA配电自动化FTU馈线终端装置DSM负荷控制技术及需方用电管理AM调幅FM调频GIS地理信息系统AM/FM/GIS配电图资地理信息系统SCADA电力系统监控系统
第七章变电所综合自动化
1)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或子系统组成)?(P172)
2)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形式有哪些?(P174)
3) 九区域控制法的原理(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