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税法概述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5
税法基础知识课件第一章:税法概述一、税法的定义和作用税法是国家用法律规范纳税关系的专门法律体系。
其作用主要包括调节纳税义务人与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调控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公平等。
二、税法的基本原则1. 法定原则:税法的设定和实施必须以法律为依据。
2. 等价原则:纳税人应按照税收法律规定的方式和税率,以合法的课税对象满足纳税义务。
3. 比例原则:税法规定的税额应与课税标准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4. 公平原则:税法应当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合理分担税收负担。
第二章:税收的分类一、按征收主体划分1. 中央税:由中央政府征收的税收,如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2. 地方税:由地方政府征收的税收,如房产税、土地增值税等。
二、按征收对象划分1. 直接税:纳税人直接承担税负的税收,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
2. 间接税:由纳税人作为经营者向消费者转嫁的税收,如增值税、消费税等。
三、按税收来源划分1. 国内税:来源于经济活动在国内产生的税收,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
2. 对外税:来源于经济活动与外国之间的税收,如关税、出口退税等。
第三章:税收的基本原则和制度一、税收的基本原则1. 性质一致原则:同一种税收在不同的征收主体之间应保持统一。
2. 简易和便利原则:税收征收应简明、便于纳税人操作。
3. 适度纳税原则:税收应根据纳税人的经济能力进行合理的征收。
4. 会计核算原则:纳税人应按照会计核算规定进行税款计算和申报抵扣。
二、税收的制度1. 税基核查制度: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经济业务进行核查,确保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2. 税收征收制度:税务机关按法定程序对纳税人进行税款的征收与管理。
3. 税收优惠制度:根据国家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纳税人给予减免、减税或免税等优惠政策。
4. 税收征管制度:就税收的征管活动进行规范和管理,包括税收登记、税款征收、纳税申报等。
第四章:税法的基本理论一、税收的收入理论: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为国家提供公共事业运行所需的资金支持。
大学税法期末笔记总结第一章:税法概述1. 税法的概念和内容税法是国家税务主管机关依法管理税务工作所制定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决定的总称。
税法包括法律层面和行政层面。
2. 税法的特征和功能税法具有法定性、强制性、公益性、调整性的特征,其功能包括税收的调节、保护国家利益、调整社会收入分配、促进经济发展等。
3. 税法的体系和层级税法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组成。
宪法法律是最高法律文件,行政法规是国家税务主管机关根据宪法法律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是地方政府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的。
4. 税收管理机关和纳税人的主体地位税收管理机关是税务主管机关。
纳税人包括个人纳税人和单位纳税人。
个人纳税人包括居民个人纳税人和非居民个人纳税人。
单位纳税人包括企业和其他组织。
第二章:税收制度1. 税收制度的概念和分类税收制度是国家为实现税收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有机衔接的税法规则和税务操作程序。
税收制度可以分为综合征税制、分类征税制、简单征税制和特别征税制等。
2. 综合征税制和分类征税制综合征税制是指将纳税人全年的各项收入汇总,按照一定的税率进行全额计算。
分类征税制是指将纳税人的各项收入进行分类,按照不同的税率进行计算。
3. 简单征税制和特别征税制简单征税制是指遵循简化税种、简便征管的原则,通过较高的税率和较低的起征点,减轻纳税人的申报和征缴负担。
特别征税制是指针对特定行业或特定商品征收特别的税费。
4. 增值税增值税是纳税人按照货物或服务的增值额计算并缴纳的一种税费。
增值税包括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种纳税方式。
第三章:税收主体1. 各级政府税收主体的范围和职责各级政府税收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中央政府负责征收和管理国家税收,地方政府负责征收和管理地方税收。
2. 纳税人的分类和纳税义务纳税人可以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具体包括个人纳税人和单位纳税人。
纳税义务包括申报义务、征收义务和缴纳义务。
3. 特殊纳税人的身份和义务特殊纳税人是指税务机关依法指定的纳税人,有特殊的纳税身份和义务。
第一章税法概论第一节税法的概念一、税法的定义税法是国度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度与征税人之间在征征税方面的权益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是国度及征税人依法征税、依法征税的行为准那么。
其目的是保证国度利益和征税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税收次第,保证国度的财政支出。
税法与税收密不可分,税法是税收的法律表现方式,税收那么是税法所确定的详细内容。
因此,了解税收的实质与特征是十分必要的。
税收是国度为了行使其职能而取得财政支出的一种方式。
它的特征主要表如今三个方面:一是强迫性。
主要指国度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用法律、法规等方式对征收捐税加以规则,并依照法律强迫征税。
二是无偿性。
主要指国度征税后,税款即成为财政支出,不再出借征税人,也不支付任何报酬。
三是固定性。
主要指在征税之前,以法的方式预先规则了课税对象、课税额度和课税方法等。
因此,税法就是国度仰仗其权利,应用税收工具的强迫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支出分配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税法法律关系国度征税与征税人征税方式上表现为利益分配的关系,但经过法律明白其双方的权益与义务后,这种关系实质上已上升为一种特定的法律关系。
了解税收法律关系,关于正确了解国度税法的实质,严厉依法征税、依法征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税收法律关系在总体上与其他法律关系一样,都是由权益主体、客体和法律关系内容三方面构成的,但在三方面的外延上,税收法律关系那么具有特殊性。
1.权益主体。
即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益和承当义务的当事人。
在我国税收法律关系中,权益主体一方是代表国度行使征税职责的国度税务机关,包括国度各级税务机关、海关和财政机关,另一方是实行征税义务的人,包括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在华的本国企业、组织、外籍人、无国籍人,以及在华虽然没无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本国企业或组织。
这种对税收法律关系中权益主体另一方确实定。
在我国采取的是属地兼属人的原那么。
财税相关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税法概述1.1 税法的定义税法是国家对纳税人征收税款的法律规则,它是国家税收制度的法源之一。
1.2 税法的分类税法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类别,主要包括:(1)按照征税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个人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消费税法等;(2)按照税法的性质,可以分为法律性税法和非法律性税法;(3)按照税法的规范程度,可以分为法律法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
1.3 税法的规范作用税法规范着国家的税收行为,同时也规范了纳税人的税务行为。
税法的规范作用有助于维护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和增长,促进税收的公平和合理。
第二章:税收制度2.1 税收制度的含义税收制度是国家的财政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国家税收的种类、征收标准、征收方式和税收管理机构等方面的规定。
2.2 税收制度的组成税收制度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税种: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等;(2)税率:税收的比率,不同种类的税收有不同的税率;(3)税基:税收的计税依据,例如企业所得税的税基是企业利润;(4)税收征管:税收的管理机构、征收方式等。
2.3 全球化背景下的税收制度变革随着全球化的加剧,税收制度也在不断地进行变革。
主要表现在税收对外贸易的调整、税收政策的变化和国际税收合作的加强等方面。
第三章:税务管理3.1 税务管理的含义税务管理是指国家对税收的征收和管理活动,包括税收的征管、税务监督和税收的征收等方面。
3.2 税务管理的主要职能税务管理的主要职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征税:负责对纳税人的税款进行征收;(2)征管:对纳税人的纳税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3)服务:向纳税人提供税收咨询、申报等相关服务。
3.3 税务管理的特点税务管理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性强:涉及到财务、法律、政策等多个领域;(2)权力和责任明确:税务机关有权对纳税人进行稽查和调查,同时也有责任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3)社会责任感:税务机关在税收征管中需要兼顾国家利益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第一章税法概述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税收法律关系权利主体中,纳税义务人的确定原则是()。
A.属人原则
B.属地原则
C.国籍原则
D.属地兼属人原则
2. 在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征收的地方税的立法权属于()。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地方人民政府
C.国务院
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3. 在税收执法过程中,对法律效力的判断上,下列原则错误的是()。
A.层次高的法律优于层次低的法律
B.国际法优于国内法
C.同一层次法律中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D.实体法从新,程序法从旧
4.纳税人在承担税法规定的义务的同时,也享有相应的权利。
下列各项中,属于纳税人应承担义
务的是()。
A.进行纳税申报
B.申请延期纳税
C.申请税收复议
D.进行税务检查
5.下列属于中央政府固定收入的是()。
A.资源税
B.消费税
C.个人所得税
D.印花税
6.下列税收由地方税务局系统负责征收和管理的是()。
A.中央企业缴纳的所得税
B.消费税
C.房产税
D.关税
7.在税法的构成要素中,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的要素是( )。
A.纳税义务人
B.征税对象
C.税率
D.税目
8.下列税种中,主要由国税局系统负责征收的但属于中央、地方共享的税种的是()。
A.增值税
B.资源税
C.个人所得税
D.城市维护建设税
9. 下列税种中我国目前采用定额税率的税种是()。
A.房产税
B.营业税
C.增值税
D.车船税
10.下列税种中,属于地方政府固定收入的是()。
A.资源税
B.印花税
C.个人所得税
D.车船税
11.税收法律关系产生、变更与消灭的决定性因素是()。
A.税收法律事实
B.税收基本法
C.税收法律法规
D.宪法
12. 在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双方()。
A.法律地位平等,权利义务对等
B.法律地位平等,权利义务不对等
C.法律地位不平等,权利义务对等
D. 法律地位不平等,权利义务不对等
13.下列各项中,由国务院制定的税收行政法规是()。
A.《税收征收管理法》
B.《增值税暂行条例》
C.《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D.《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14. 下列各税种中,不能由地方政府制定实施细则的有()。
A.城镇土地使用税
B.房产税
C.车船税
D.消费税
15.按照税法的基本内容和效力的不同,可以将税法分成()。
A.中央税法与地方税法
B.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
C.国际税法与国内税法
D.税收基本法与税收普通法
16.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税目是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
B.税率是衡量税负轻重的重要标志
C.纳税人就是履行纳税义务的法人和自然人
D.征税对象就是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纳双方权利义务所指的物品
17. 我国税收立法权的划分类型是()。
A.按照税种类型的不同划分
B.按照税种的基本要素划分
C.按照税种的收入级次划分
D.按照税收执法的级次划分
18.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是由()来决定的。
A.税收法律制定
B.税收法律实施
C.税收法律事实
D.税收法律本身
19.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征收的税种是( )。
A.资源税
B.土地增值税
C. 工资、薪金部分的个人所得税
D.企业所得税
20. 下列税种中,不属于国税局系统征收管理的有( )。
A.增值税
B.消费税
C.土地增值税
D.中央企业所得税
二、多项选择题
1. 税收立法程序通常包括的阶段有():
A.提议阶段
B.审议阶段
C.试行阶段
D.通过和公布阶段
2. 下列税种中,税收收入和税收管辖权限均属于中央的是()
A.车辆购置税
B.土地增值税
C.消费税
D.矿产品的资源税
3. 税收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A.强制性
B.无偿性
C.固定性
D.有偿性
4. 我国税收法律关系由()构成。
A.权利主体
B.权利客体
C.征税机关
D.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5. 我国现行使用的税率主要有():
A.比例税率
B.超额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D.超率累进税率
6. 纳税人的权利主要有( )。
A.申请退还多缴税款权
B.延期纳税权
C.申请减免税权
D.申请复议和提起诉讼权
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个人所得税法属于税收实体法
B.税收征收管理法属于税收普通法
C.国际税法就是外国各个国家制定的税法
D.税收基本法是税法体系的主体和核心
8. 在税收执法过程中,对税法适用性或法律效力的判断上,一般应掌握的原则包括()。
A.层次高的法律优于层次低的法律
B.国际法优于国内法
C.同一层次的法律中,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D.实体法从旧,程序法从新
9.地区性地方税收的立法权限于以下机关()。
A.自治区立法机关
B.直辖市一级人大常委会
C.省人大常委会授权本级政府
D.省辖市人大常委会
10. 下列各项中,属于税务机关的税收管理权限的有()。
A.缓期征税权
B.税收行政法规制定权
C.税法执行权
D.提起行政诉讼权
11. 我国税收立法程序主要包括()。
A. 提议阶段 B.审议阶段 C. 表决通过 D. 公布阶段
12. 下列属于税收部门规章的有()。
A.《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B.《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C.《税务代理试行办法》
D.《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
13.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是国家赋予税务机关的基本权力,税收执法权具体包括( ) 。
A.税款征收权
B.税务检查权
C.税务行政复议裁决权
D.税务稽查权
14. 我国现行税制中采用的累进税率有()。
A.超率累进税率
B.超额累进税率
C.超倍累进税率
D.全额累进税率
15. 目前我国税收实体法体系中,要采用累进税率的税种有()。
A.增值税 B.企业所得税
C.个人所得税 D.土地增值税
三、判断题
1. 流转税一般为直接税,而所得税一般为间接税。
()
2.按税法的基本内容和效力不同,可分为税收基本法和税收普通法。
()
3. 国务院经授权立法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具有国家法律的性质和地位。
()
4.《个人所得税法》既是实体法,又是程序法。
()
5.在税收法律关系中,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权的税务机关是权利主体,履行纳税义务的法人、自然人是义务主体或称权利客体。
()
6.在我国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是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国家税务机关,包括国家各级税务机关、海关和财政机关。
( )
7.地区性地方税收的立法权可经省级立法机关或经省级立法机关授权的下级政府行使。
()
8. 资源税是地方财政收入,所以由地税局征收。
()
9.税法是调整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关系的法律规范,其本质是税务机关依据国家的行政权力向公民进行课税。
()
10.税收法律关系的权利主体是指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税务机关。
()
11.税收普通法在税法体系中起着税收母法的作用,是税法体系的主体和核心。
()
12.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解答有关税法的问题时可以收取一定数额的咨询费。
()
13.中央和地方分享企业所得税的收入和个人所得税的收入。
()
14.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的税收执法管理权由国务院及其税务主管部门掌握,由中央税务机构和地方税务机构共同负责征收。
()
15.纳税人的义务主要是按税法规定办理税务登记、进行纳税申报、接受税务检查、依法缴纳税款等。
()
16.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税收地方性法规。
()
17.地方固定收入包括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契税。
()
18.某市政府为了支持小规模纳税人的发展,规定小规模纳税人如果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按规定抵扣进项税。
()
19.由于制定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机关不同,其法律级次不同,因此其法律效力也不同。
( )
20.地方政府制定税收规章,都必须在税收法律、法规明确授权的前提下进行,并且不得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
没有税收法律、法规的授权,地方政府是无权制定税收规章的,凡越权自定的税收规章没有法律效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