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民族史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民族竞争问题

从原始社会后期民族开始形成之日起,民族是在竞争中发展、兴盛和消失的。这种竞争,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各个方面,尤其在军事方面,用战争来保存和发展自己,来剥削、掠夺异民族,来统治和压迫异民族,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幕幕常见剧。但是军事实力又是以经济、政治实力为基础作后盾的。这种竞争是十分激烈的。竞争的胜利者,走向了发展和强盛、文明;竞争的失败者,走向了没落直至消失。像汉族就有非常强的竞争力,他虽经历过某些时期相对较弱的状态,但他总的变化过程却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兴旺、壮大;即使他在被兄弟民族统治的条件下,都能对统治民族发挥强大的同化作用。像蒙古族、壮族。口族等一些民族也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蒙古族能够在元朝亡后继续保存自己的民族特性并逐步地恢复和发展自己。壮族能够在汉族文化强大的影响下保存和发展自己,成为今天中国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第一大民族。另一方面,像匈奴这类民族,历史上十分强大,但最后消失在历史之中。像吴、楚、巴、蜀等一些民族,历史上也曾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但最后主要被华夏(汉)族所同化。这类历史现象很多,也很复杂。尽管每一个消失的民族都有各自不同的具体原因,但归根到底,是他们自己在竞争中落伍了,从而随历史的流逝而消失。

民族竞争胜败的基本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达程度,先进者胜,落后者败。但这并非绝对因素。一些生产力相当落后的游牧民族,曾经战胜并统治生产力比较先进的以农业为主的民族,就是明证。从总的来看,应该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汇聚而成的综合力的强弱,是竞争成败的关键所在;但这种综合力永远受着生产力的助长或制约。因此,研究中国民族史,必须把民族的发展、斗争、兴衰直至一些民族的消失,置于竞争的大环境中去考察、去分析、去认识。

(七)中华各民族的个性与共性问题

中国民族史研究中还有中华各民族的个性与共性问题,这个问题,对我们认识历史上汉族同兄弟民族的关系、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与互助,吸收与融合,矛盾与斗争,共同的发展都有一定的意义。它是贯穿于整个中国民族发展史中的一条轴线。

“中华民族”这个专称始见于清末,今天它的含义,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包括历史上的和现在的各民族在内。在中华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地区最广、文化又比较发达,所以居于主体民族的地位。各兄弟民族对于创造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和文明的中国,都曾作出过自己重要的贡献。研究各民族的个性与共性的产生、发展和彼此关系,就要以汉族同各民族的个性与共性作为两个大单元来进行比较,同时,也要参照各民族之间的个性与共性问题才成。

1、汉族的个性和特点

(1)活动的地域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主要区域。华夏族/汉族原来主要活动于黄河流域,后来长江流域的楚国,统一于秦,楚及其原先合并的一些民族都随着楚人与华夏的融合而融合,演变成为华夏族。长江下游的吴国、楚国、巴、蜀等国,后来都统一于秦后,很多融合为华夏族。因此,华夏族的主要活动区域由黄河流域而发展到长江流域。汉朝以后,汉族就以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为主要活动区域,并延伸到全国各地,一直到现在。

(2)以经营农业为主,构成了汉族经济的主要特征。这种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特点,直接影响和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文化的内涵。

传说中的华夏族的祖先——黄帝,原以游牧为主,后来进入黄河流域,就演变为以农业为主了(另一先祖炎帝为农神)。夏族、商族、周族的农业不断进步。秦汉以后,汉族的农业就相当发达了。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现在。

汉族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中,手工业、畜牧业只占有很小的份额。手工业依附于农业而存在,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而生产的手工业品。或系农业的副产品,或系农业劳动力兼营的产品。统治中原地区几千年的“男耕女织”,概括了农业社会的特点,农民们自己种田、

种棉、养蚕,妇女在家纺纱、织布、缝纫,供给全家人吃穿。由此,就没有或很少有多余的粮食和布匹拿到市场上去出卖,也没有多余的其它手工业品供给市场,所以,商品经济极不发达。整个农业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近代中国,虽然资本主义经济逐渐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就整个汉族社会而言,农业仍占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未改变。

(3)汉族的文化,在汉以前是多元文化状态,汉以后直至民国时期,儒家思想和文化占居统治地位。

夏、商、周以至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的文化.在百家争鸣的状态中,各种学说、主张、思想,五采缤纷,竞争不已,尤以儒家、墨家、法家的影响为大。这期间,华夏文化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有一种思想学说,就是“大一统”学说,受到各家的赞许并予以吸收,尽管在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的许多诸候列国,分裂割据各霸一方,互相征战,但都以大一统相号召,以大一统指导自己的行动,无论是军事争战还是政治征服,都是力图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建立以一统江山为目标。秦朝把这个学说用实践取得成功,终于统一了天下。秦朝以后,这个学说成为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理论。

到了汉代,由董仲舒提出而形成的“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主张得到贯彻执行;从此,儒家学说在汉族约2000多年的文化史中占居着统治地位。在儒家学说和思想的统治下,2000多年的各朝各代的统治阶层,均以此进行统治虽然有法律,但解释法律与执行法律都以儒家学说为本,法律处于从属地位,井常常被人为地加以取舍、歪曲为其所用。所以,人治成为汉族政治制度史上的一大特点。

(4)汉族有共同的民族心理特征。

汉族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有别于异民族的族体,奉黄帝为祖先,以“炎黄子孙”自诩。他们把自己与戍、狄、蛮、夷的界限划分得十分清楚,如同班固所说:“《春秋》内诸夏而外夷狄,夷狄之人……被发左袄……饮食不同,言语不通,群居北垂寒露之野,逐草随畜,射猎为生”。汉朝侯应曾向汉元帝刘爽议论:“中国有礼仪之教,刑罚之诛”。用来说明汉族与戎、狄、蛮、夷的区别。

民族心理特征,在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上反映得十分突出。汉族古代衣服宽袍大袖,以米面杂粮为主食,住房以大屋顶、飞檐格窗的四合院为主。都以春节为最重要节日,包含着送旧迎新,祈愿未来美好的祝祷之情。很多地区还过端午节和中秋节。

汉族普遍信仰多神教,从汉代以后,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发展,成为汉族的两大宗教。尽管佛、道两教在1000多年的历史中矛盾很深,斗争很激烈,但都存在下来了,为不少人所信奉。到了近代,基督教传入后,也有许多人信仰。直至民国时期,老百姓中仍然普遍信鬼神,敬祖先,相信阴阳有界,善恶有报;把信奉如来、观世音佛教诸神与老子等道教诸神与城隍、土地等民间诸神以及“敬天法祖”都纳入自己的信仰之中。

2、少数民族的个性和特点

(1)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比较稳定的居住区域。

就全国而言,少数民族大部居住在汉族的四周和祖国的周边地区。即传说的远古时代中的所谓“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东、南、西、北四周之中,即华夏/汉族的“中国”。而每一个少数民族又部各有自己的比较媳定的聚居区。经过长期的变化,到民国时期,少数民族居住区域形成了这样一些特点:

——大多数居住在边疆:从内蒙古、新疆到西藏、云南、贵州、广西和东北的部分地区,大都是少数民族为主的聚居地区。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等地的大片牧业区,均系少数民族的聚居区。

——有一些少数民族居住在内地,但在小范围内仍有着自己的聚居区。居庄内地的少数民族除回族、满族外,又大多居住在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