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师附中2007年3月高考模拟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868.50 KB
- 文档页数:8
江苏省南京市2007年3月高三调研测试地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图1中阴影表示黑夜。
读图1,判断1 ~ 5题。
1.图1中所示季节相同的是A.甲乙B.甲丁C.乙丁D.丙丁2.四幅图中,北京昼长与夜长差值最小的是A.甲B.乙C.丙D.丁3.四幅图中,反映一年中上海的日落时间最早的是A.甲B.乙C.丙D.丁4.四幅图中,北京地方时最接近正午时刻的为A.甲B.乙C.丙D.丁5.根据四幅图所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所示的时期,由波斯湾开往日本的油船将一直顺风顺水B.乙图所示的时期,中山站附近会有极昼现象C.丙图所示的时期,长江口附近海域盐度达到一年中最低值D.丁图所示的时期,内蒙古草原草类生长繁茂读“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图2),回答6 ~ 7题。
6.四地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D > C > A > B B.A > B > D > CC.C > D > A > B D.C > D > B > A7.此季节,图中所示大陆上的等温线①向高纬凸出②向低纬凸出③向北凸出④向南凸出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8.雾灵山景区位于北京市东北边缘,其垂直自然带的变化由山麓到山顶依次为A.针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山地草甸带B.落叶阔叶林带——山地草甸带——针阔叶混交林带——针叶林带C.落叶阔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针叶林带——山地草甸带D.常绿阔叶林带——山地草甸带——针阔叶混交林带——针叶林带读图3,回答9 ~ 10题。
9.形成甲山地的地质构造属于A.背斜构造B.向斜构造C.断层构造D.板块构造10.图中乙处河谷的形成原因可能是A.流水侵蚀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风化作用11.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C.植物的指示作用 D.动物的迁徒活动图4为沿106.5E 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分析回答12 ~ 15题。
H 3BO 3的层状结构南京南师附中2007年3月高考模拟试卷化 学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S -32 Cl -35.5 Cu —64 Li -7 Mg -24 Fe -56第I 卷 选择题 (共64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之一。
对此,中央已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列为“十一五”的重要目标。
下列说法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是: A.很多城市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B.许多国家对聚乙烯等塑料垃圾进行了深埋或者倾倒入海处理C.现在不少地区正在使用沼气,太阳能,风能等能源替代传统的煤炭D.许多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法规来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 2.下列各种微粒的表示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甲基的电子式:B .次氯酸分子的结构式:H —O —ClCD .碳-12的原子符号:12 6C 3.据悉,多哈亚运会上发令枪所用“火药”的主要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撞击时发生化学反应:5KClO 3+6P=3P 2O 5十5KCl 。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反应中红磷是氧化剂B .发令时产生的白烟全是KCl 固体C .反应中消耗3 mol P 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 molD .“火药”中的红磷可以用白磷代替4.下列对实验仪器名称的标注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5.正硼酸(H 3BO 3)是一种片层状结构白色晶体,层内的H 3BO 3分子通过氢键相连(如下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正硼酸晶体属于原子晶体B .H 3BO 3分子的稳定性与氢键有关C .分子中硼原子最外层为8e -稳定结构D .含1molH 3BO 3的晶体中有3mol 氢键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不可能有非金属单质置换出金属单质的置换反应B .仅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 .能用同一通式表示的几种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D .电能与化学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产生 7.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H 4)2Fe(SO 4)2·6H 2O 晶体后,仍能大量共存的是A .Na+ H+Cl-NO 3- B .K+ Ba+OH-I -C .Cu 2+Fe 3+Br -HCO 3-D .Na+Mg 2+Cl-SO 42-C H H H8.25℃、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285.8 kJ/mol、890.3 kJ/mol、2800 kJ/mol 。
12007年南师附中高三数学模拟试卷(四)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A B A Z x x x I 则},2,1,2{},2,1{},,3|||{( B )A .{1}B .{1,2}C .{2}D .{0,1,2} 2.已知==ααcos ,32tan 则A .54B .-54 C .154 D .-533.123)(x x +的展开式中,含x 的正整数次幂的项共有A .4项B .3项C .2项D .1项 4.函数)34(log 1)(22-+-=x x x f 的定义域为A .(1,2)∪(2,3)B .),3()1,(+∞⋃-∞C .(1,3)D .[1,3]5.设函数)(|,3sin |3sin )(x f x x x f 则+=为A .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为32π B .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为3πC .周期函数,数小正周期为π2D .非周期函数6.已知向量5(1,2),(2,4),||(),2a b c a b c a c ==--=+⋅=若则与的夹角为A .30°B .60°C .120°D .150°7.在△ABC 中,设命题,sin sin sin :Ac Cb Ba p ==命题q:△ABC 是等边三角形,那么命题p是命题q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8.对于R 上可导的任意函数()f x ,若满足'(1)()0x f x -≥,则必有 A . f (0)+f (2)<2f (1) B. f (0)+f (2)≤2f (1) B . f (0)+f (2)≥2f (1) C. f (0)+f (2)>2f (1)9.在△OAB 中,O 为坐标原点,]2,0(),1,(sin ),cos ,1(πθθθ∈B A ,则当△OAB 的面积达最大值时,=θA .6πB .4πC .3πD .2π10.为了解某校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随机地抽查了该校100名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右,由于不慎将部分数据丢失,但知道前4组的频数成等比数列,后6组的频数成等差数列,设最大频率为a ,视力在4.6到5.0之间的学生数为b ,则a , b 的值分别为A .0.27,78B .0.27,83C .0.027,78D .0.027,8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1.不等式x +3>|2x -1|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12.抛物线y =-x 2上的点到直线4x +3y -8=0的距离的最小值是____. 13.设实数x , y 满足20240,230x y y x y x y --≤⎧⎪+-≥⎨⎪-≤⎩则的最大值是.14.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A=PB=PC=BC ,且2π=∠BAC ,则PA 与底面ABC 所成角为.15.数列{a n }满足递推式a n =3a n -1+3n -1(n ≥2),又a 1=5,则使得{3n na λ+}为等差数列的实数λ=_____________16.设定义域为R 的函数|lg |1||(2)()0(2)x x f x x -≠⎧=⎨=⎩,若0,b <则关于x 的方程2()()0f x b f x +=的不同实根有 ________个.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已知函数bax xx f +=2)((a ,b 为常数)且方程f (x )-x +12=0有两个实根为x 1=3, x 2=4.I2(1)求函数f (x )的解析式;(2)设k>1,解关于x 的不等式;xkx k x f --+<2)1()(.18.已知向量b a x f x x b x x a ⋅=-+=+=)()),42tan(),42sin(2()),42tan(,2cos2(令πππ.求函数f (x )的最大值,最小正周期,并写出f (x )在[0,π]上的单调区间.19. 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D=AA 1=1,AB=2,点E 在棱AB 上移动. (1)证明:D 1E ⊥A 1D;(2)当E 为AB 的中点时,求点E 到面ACD 1的距离; (3)AE 等于何值时,二面角D 1—EC -D 的大小为4π.20.如图,M 是抛物线上y 2=x 上的一点,动弦ME 、MF 分别交x 轴于A 、B 两点,且MA=MB. (1)若M 为定点,证明:直线EF 的斜率为定值;(2)若M 为动点,且∠EMF=90°,求△EMF 的重心G 的轨迹方程.21.(本小题满分15分)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值域均为R ,()f x 的反函数为1()f x -,且对于任意实数x,均有15()()2f x f x x -+<,定义数列{}n a :0118,10,(),1,2,n n a a a f a n -==== .(1)求证:1152n n n a a a +-+<;(2)设12,0,1,2,,n n n b a a n +=-= 求证:1(6)()()2nn b n N *<-∈;(3)(选做)是否存在常数A B 和,同时满足:①当0,1n n ==时,有42nn nA Ba ⋅+=;② 当2,3,n = .时,有42nn n A Ba ⋅+<成立.如果存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实数A B 、,求出A B 、的值;如果不存在,证明你的结论。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07年高考数学模拟考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题至10题),第Ⅱ卷(第11题至21题).共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参考公式若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则它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是()(1)k k n kn n P k C p p -=- 一组数据12,,,n x x x 的方差2222121[()()()]n S x x x x x x n=-+-++-其中x 为这组数据的平均值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集合A B y x y x A ==+=∈{}{|}01122,,,,则A 与B 的关系为 ( B ) A. A B =B. A B ⊂≠C. A B ⊃≠D. A B ⊇23. 不等式组30,0x y y +≤⎨⎪≥⎩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是( D )A .1B .21C .41 D .81 4. 下列四个函数中,同时具有性质:①最小正周期为2π;②图象关于直线3π=x 对称的一个函数是( B )A .)6sin(π-=x yB .)6sin(π+=x yC .)3sin(π+=x y D .)32sin(π-=x y5.设a >0, b >0,则以下不等式中不恒成立的是 (D )A.2a bb a+≥ B. b a -≥a -b C. a 2+b 2+2≥2a +2b D. a 3+b 3≥2ab26.如果直线04122=-++++=my kx y x kx y 与圆交于M 、N 两点,且M 、N 关于直线 01=-+y x 对称,则k -m 的值为 ( A )A .4B .2C .-2D .-47.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次和为n s ,且55,1052==s s ,则过点),(n a n P 和),2(2++n a n Q (*n N ∈)的直线一个方向向量的坐标可以是 (B ) A .(21,2) B.(2,21--) C.(1,21--) D. (1,1--) 8. 已知函数y =32321x x +-在区间(,0)m 上为减函数,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B )A .49m ≥-B .409m -≤< C .49m <- D . 409m -<<9. 如图为正八面体的展开图,则在原正八面体中直线AB 、CD所成的角的度数为( D )A .900B .600C .450D . 30010. 在数1,2,3,4,5的排列54321,,,,a a a a a 中,满足54433221,,,a a a a a a a a ><>< 的排列总数为 ( C ) A. 12 B. 14 C. 16 D. 48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1. 已知二项式(x -x1)n 的展开式中含x 3的项是第4项,则n 的值为____________.9 12. 已知A 、B 、C 为△ABC 的三内角,且其对分别为a 、b 、c ,若120A =,a =4,b c +=则ABC ∆的面积为13. 双曲线22221x y a b-=(0,0)a b >>的半焦距为c , 直线2y x =与双曲线的一个交点的横坐标恰为c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2+114.在半径为10cm 的球面上有A 、B 、C 三点,且AB =83cm ,∠ACB =60°,则球心O 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cm. 6cm15. 甲乙两班每班选出3名学生组成代表队,进行乒乓球对抗赛,比赛规则是: ①按“单打、双打、单打”顺序进行三盘比赛;②代表队中每名队员至少参加一盘比赛,不得参加两盘单打比赛.已知每盘比赛双方胜出的概率均为21,则甲班代表队三盘比赛中两胜一负的概率是_____. 设A={1班第1盘胜}, B={1班第2盘胜}, C={1班第3盘胜}83818181)()()(=++=++∴C B A P BC A P C AB P 16.已知函数2()||(,0)f x x ax b x R b =--∈≠,给出以下三个条件: (1) 存在0R x ∈,使得00()()f x f x -≠; (2) (3)(0)f f =成立;(3) ()f x 在区间[,)a -+∞上是增函数.若()f x 同时满足条件 和 (填入两个条件的编号),则()f x 的一个可能的解析式为()f x = .答案:满足条件(1)(2)时,231y x x =-+等;满足条件(1)(3)时,221y x x =++等;满足条件(2)(3)时,239y x x =+-等.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cos 2,(sin ),cos ,cos 35(x x x x ==其中[,]62x ππ∈,设函数23()||.2f x a b b =⋅++ (Ⅰ)求函数)(x f 的的值域; (Ⅱ)若)(x f =8, 求函数()12f x π-的值.解:(1)222233()||cos 2cos 4cos sin 22f x a b b x x x x x =⋅++=++++……2分251cos 25cos 5cos 25222x x x x x +=++=+⨯+5sin(2)56x π=++ …………………………5分由67622,26πππππ≤+≤≤≤x x 得, 1)62sin(21≤+≤-∴πx ………………7分5,()[,10].622x f x ππ∴≤≤时函数的值域为 ……………………8分 (2)3()5sin(2)58,sin(2)665f x x x ππ=++=+=则,67622,26πππππ≤+≤≤≤x x 得所以4cos(2),65x π+=-()12f x π-=5sin 255sin(2)57.662x x ππ=+=+-+=+18.(本小题满分14分)在直角梯形ABCD 中,∠A =∠D =90°,AB <CD ,SD ⊥平面ABCD ,AB=AD=a ,DC=2a ,SD =a 2,过DC 作截面EFCD 与SA ,SB 分别交于点E ,F .(Ⅰ)求证:四边形EFCD 为直角梯形; (Ⅱ)求二面角D-SC-B 的大小; (Ⅲ)当SFFB 为何值时,能使△DFC 解:(Ⅰ)∵ CD ∥AB ,AB ⊂平面SAB ∴CD ∥平面SAB,面EFCD ∩面SAB =EF ,∴CD ∥EF ∵090D ∠=,CD AD ∴⊥又SD ⊥面ABCD∴SD CD ⊥ CD ∴⊥平面SAD ,∴CD ED ⊥又EF AB CD <<EFCD ∴为直角梯形(Ⅱ)取CD 中点G ,连BG ,则BG//AD ,易得BG ⊥面SDC作GM ⊥SC 于M ,连BM ,则由三垂线定理得BM ⊥SC,故∠BMG 即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江苏卷)第一卷(选择题 共3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合力大小为F ,轨道半径为r ,周期为T ,则物体在运动一周的过程中A .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B .合力冲量大小为FTC .合力对物体做功为2 F πrD .物体向心加速度大小为224Tr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B . 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 .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D . 热量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3.由两个完全相同的波源S 1与S 2发出的两列波在某时刻的情况如图所示,其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于波谷与波谷相遇处质点振动一定最弱B.处于波峰与波峰相遇处的质点振动一定最强C.振动最强的质点的位移始终最大,大小为每一列波振幅的2倍D.振动最弱的质点除了该时刻处于波峰与波谷的交点外,没有其它质点4.光滑绝缘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块能沿斜面运动一段时间后离开斜面,下面的办法可行的是A.加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 B.加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C.加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D.加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5.用竖直向上的拉力将20kg 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m/s 2的加速度提升4m 时,拉力的瞬时功率为 (g=10m/s 2)A .480WB .960WC .800WD .320W6.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的位置和速度的设备,它可以向一定方向发射不连续的电磁波,当遇到障碍物时要发生反射.雷达在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时,在荧光屏上分别呈现出一个尖形波.某型号防空雷达发射相邻两次电磁波之间的时间间隔为5×10-4s .现在雷达正在跟踪一个匀速移动的目标,某时刻在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雷达波形如图甲所示,30s 后在同一方向上监视屏显示的雷达波形如图乙所示.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10-4s ,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m/s ,则被监视目标的移动速度最接近A.1200m/sB.900m/sC.500m/sD.300m/s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7.一个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合外力始终不为零,则A 质点的动能不可能保持不变B 质点的动量不可能保持不变C 质点的加速度一定变化D 质点的运动方向可能不变8.分别用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某个质点的初动量P ,末动量P /,动量的变化量ΔP .其中线段长短表示大小,箭头指向表示矢量方向.下列几组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9.已知某行星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其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a ,引力常量为G .则该行星上的第一宇宙速度一定为A. RGM B. 7.9km/s C. 11.2km/s D. 4GMa 10.太阳里的热核反应方程为:n He H H 104231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 21和H 31是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核B . H 21和H 31是氢的两种同位素的原子核C .这个反应既是核反应,也是化学反应D .这个反应过程中有质量亏损11.图是某金属在光的照射下,光电子最大初动能E k 与入射光频率v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A .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EB .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hv 0C .入射光的频率为2v 0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2ED .入射光的频率为v 0/2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2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112分)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23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PP /ΔPP P / ΔP P P / ΔP P P / ΔP =0 A B CD12.(1)(5分)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图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时间间隔均为t ,测得位移S AC =L 1,S BD =L 2,则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___.(2) (5分)游标尺上有10个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游标尺刻度的总长为9mm ,游标尺的每一分度与主尺的最小分度相差0.1mm.有一把这样的游标卡尺,由于长期使用,测量爪磨损严重,当左、右测量爪合在一起时,游标尺的零线与主尺的零线不重合,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况,此时两零刻线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_mm13.(13分)用下列器材,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A ) 待测小灯泡,额定电压6V ,额定功率约为3W(B ) 电流表:量程0.6A 、内阻约为0.5Ω(C )电压表:量程3V 、内阻约为5K Ω(D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20Ω、额定电流1A(E )电源:电动势10V 、内阻很小(F )定值电阻:R 0=10K ΩG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1)画出实验电路图(2)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应调为多少伏?若此时电流表示数为 I A ,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多大?四、计算或论述题:本题共6小题,共89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14分)一个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小球以水平初速度v 0自h 高度做平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试回答下列问题(1)小球至第一落地点P 的过程发生的位移S 大小是多少?(2)若在空间竖直方向加一个匀强电场发现小球水平抛出后做匀匀速直线运动.匀强电场强度E 是多大?(3)若在空间再加一个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发现小球第一次落地仍然是P 点.试问磁感应强度B 是多大?15.(14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用长为L 的轻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小球静止在平衡位置.现用一水平恒力F 向右拉小球,已知F=0.75mg ,问在恒定拉力F 作用下,细线拉过多大角度时小球速度最大?其最大速度是多少?16.(15分)在弹性海绵垫的正上方h 1高处,将重为G 的小球以速率v 0竖直下抛,落垫后反弹的高度为h 2.设球与海绵垫第一次接触的时间为t ,求在此时间内球对海绵垫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吴仑同学给出了如下解答:设在时间t 内海绵垫对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F ,球第一次刚接触海绵垫时的速率为v 1、刚离开海绵垫时的速率为v 2,则由动量定理得p Ft ∆= ① 12mv mv p -=∆ ②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11202121mv mgh mv =+ 12012gh v v += ③ 22221mgh mv = 222gh v = ④ 由①②③④式求得 t gh v m gh m F 120222+-=⑤(解题过程到此结束)试指出上述解答过程中的错误或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的结果.17. (15分)如图所示,光从长方体透明介质的上表面AB射入,射到侧面AD上(设AD边很长),讨论下列问题:(1)不管入射角多大,要使光均不能从AD面射出,则介质的折射率应满足什么条件?(2)当介质的折射率为n时,光可能从AD面射出,要使光真正从AD 面射出,则必须满足什么条件?18.(15分)如图a 所示,光滑且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MN 、PQ 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两导轨距L = 0.2m ,电阻R =0.4Ω,导轨上停放一质量 m =0.1kg 、电阻 r =0.1Ω的金属杆,导轨电阻可忽略不计,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强度B = 0.5T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竖直向下.现用一外力F 沿水平方向拉杆,使之由静止开始运动,若理想电压表的示数U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如图b 所示(1)试分析说明金属杆的运动情况;(2)求第2s 末外力F 的瞬时功率.19.(16分)质量为M =3.0kg 的平板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当0=t 时,两个质量分别是A m =1kg 、B m =2kg 的小物体A 和B ,都以大小为0v =6m/s ,方向相反的速度同时水平冲上小车.若它们在车上相对车停止滑动时,没有碰撞,A 、B 与车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2.0=μ,取2s /m 10=g .(1)求A 、B 在车上都停止滑动时车的速度及此时车运动的时间.(2)在给出的坐标系中画出小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
2007年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模拟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读音全都不同的一组是A.绚.烂嶙峋.询.问徇.情枉法B.花圃.哺.养浦.口捕.风捉影C.焙.干培.训剖.析醅.酒结庐D.藤椅.绮.丽旖.旎倚.老卖老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今年的电影市场很红火,传统题裁的《荆轲刺秦王》既将上映,曾获茅盾文学奖的《尘埃落定》也将被搬上电影荧幕。
B.年轻的杨晨,尽管保持着一贯的平静和沉默,但事态的发展早已超出了他对残酷激烈的德国商业足球赛制的理解。
C.大学毕业后,我如愿进入出版社,从事想往已久的编辑工作,激动的心情难以用言语来描摩。
D.治学有“三种境界”,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努力不泄,“衣带渐宽终不悔”,就一定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姗处”的一天。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长江三角洲的各个城市在近几年有了飞速的发展,市镇领导们在城市规划、文化建设等方面处心积虑....,集思广益,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B.做人要正派,你这样到处刺探他人隐私是不道德的,古人不是也说过要目不窥园....吗?C.中国的经济改革形势目前正方兴未艾....,相信我们可以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提高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
D.由NBA球星组成的美国梦之队,在球场上往往所向无敌,他们的高超球技和完美配合令其他球队望尘莫及....。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人们的故土情愫,并不决定地理位置的远近,有时离故土愈远情丝愈长。
B.不管物质生活得到多么大的改善,世风开放到何等程度,过严谨自律的生活都是十分重要的。
C.面对对方高大的个头,我不但不害怕、不畏缩,而是奋起反抗。
D.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二、阅读下文,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王维的境界钱穆①最近偶然看《红楼梦》,有一段话,现在拿来作为开始。
林黛玉讲到陆放翁的两句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有个丫鬟很喜欢这一联,去问林黛玉。
2007年江苏省南京市某校高考数学三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集合M ={x|x(x −3)<0},N ={x||x|<2},则M ∩N =( ) A (−2, 0) B (0, 2) C (2, 3) D (−2, 3)2. 如果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同一个非零常数,那么这组数据的( )A 平均数和方差都不变B 平均数不变,方差改变C 平均数改变,方差不变D 平均数和方差都改变3. 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①若m ⊥α,n // α,则m ⊥n②若α // β,β // γ,m ⊥α,则m ⊥γ ③若m // α,n // α,则m // n ④若α⊥γ,β⊥γ,则α // β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4. 若方程x 2+ax −2=0在区间[1, 5]上有解,则a 的取值范围( ) A [−235,1] B [−235,+∞) C [1, +∞) D (−∞,−235]5. 设双曲线x 2a2−y 2b 2=1(0<a,0<b)的右准线与两渐近交于A ,B 两点,点F 为右焦点,若以AB 为直径的圆经过点F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2√33B 2C √3D √2 6. 若sinθ+cosθ<−54,且sinθ−cosθ<0,则tanθ( )A 大于1B 等于1C 小于1D 等于−17. 现有浓度为25%的酒精溶液一瓶,把“每次倒出半瓶,再用水加满”称为一次操作,至少须经过k 次这样的操作,才能使瓶中溶液的浓度不高于1%,其中k 的最小值为( ) A 4 B 5 C 6 D 78. 设函数f(x)=x +ln(x +√1+x 2),则对任意实数a 和b ,a +b <0是f(a)+f(b)>0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9. 反复掷掷一个骰子,依次记录下每一次抛掷落地时向上的点数,当记有三个不同点数时即停止抛掷,若抛掷五次恰好停止,则记有这五次点数的所有不同记录结果的种数有( )A 360种B 600种C 840种D 1680种10. 点P 到点A(12,0),B(a,2)及到直线x =−12的距离都相等,如果这样的点恰好只有一个,那么a 的值是( )A 12 B 32 C 12或32 D −12或1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1. 函数f(x)=x−1x+1(x>1)的反函数为________.12. 设地球的半径为R,若甲地位于北纬35∘东经110∘,乙地位于南纬85∘东经110∘,则甲、乙两地的球面距离为________.13.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从含有8个个体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4的样本,个体a前三次未被抽到,第四次被抽到的概率为________.14. 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a4−a2=8,a3+a5=26.记T n=S nn2,如果存在正整数M,使得对一切正整数n,T n≤M都成立,则M的最小值是________.15. 已知函数①f(x)=3lnx;②f(x)=3e cosx;③f(x)=3e x;④f(x)=3cosx.其中对于f(x)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自变量x1都存在唯一个个自变量x2,使√f(x1)f(x2)=3成立的函数序号是________.16. 设z=2x+y,实数x、y满足不等式组{x≥13x+5y≤25△________,若当且仅当x=5,y= 2时,z取得最大值,则不等式组中应增加的不等式可以是________.(只要写出适合条件的一个不等式即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在锐角△ABC中,a,b,c分别是角A、B、C的对边,P=(a+c, b),Q=(c−a, b−c),且p⊥q.(1)求A的大小;(2)记f(B)=2sin2B+sin(2B+π6),求f(B)的值域.18. 已知△OAB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CO⊥平面OAB,且CO=2,设D、E分别是OA、AB的中点.(1)求证:OB // 平面CDE;(2)求点B到平面CDE的距离;(3)求二面角O−CD−E的大小.19. A、B两城相距100km,在两地之间距A城xkm处D地建一核电站给A、B两城供电,为保证城市安全,核电站距城市距离不得少于10km.已知供电费用与供电距离的平方和供电量之积成正比,比例系数λ=0.25,若A城供电量为20亿度/月,B城为10亿度/月.(1)把两城市月供电总费用y表示成x的函数,并求其定义域;(2)核电站建在距A 城多远,才能使供电费用最小.(√2≈1.414,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0. 如图所示,已知A 、B 、C 是长轴长为4的椭圆上的三点,点A 是长轴的一个端点,BC 过椭圆中心O ,且AC →⋅BC →=0,|BC|=2|AC|. (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椭圆方程;(2)如果椭圆上有两点P 、Q ,使∠PCQ 的平分线垂直于AO ,证明:存在实数λ,使PQ →=λAB →.21. 设f(n, p)=C p2n (n, p ∈N, p ≤2n).数列{a (n,p )}满足a (1,p )+a (2,p )+...+a (n,p )=f(n, p). (1)求证:{a (n,2)}是等差数列;(2)求证:f(n, 1)+f(n, 2)+...+f(n, n)=22n−1+12C n2n −1; (3)设函数H(x)=f(n, 1)x +f(n, 2)x 2+...+f(n, 2n)x 2n ,试比较H(x)−H(a)与2n(1+a)2n−1(x −a)的大小.2007年江苏省南京市某校高考数学三模试卷答案1. B2. C3. A4. A5. D6. A7. B8. C9. C 10. D11. f −1(x)=1+x1−x (0<x <1) 12. 2π3R 13. 1814. 215. ③16. y≥2,y≥217. 解:(1)由题意知p→⊥q→,所以p→⋅q→=(a+c)(c−a)+b(b−c)=0,即b2+c2−a2=bc.在△ABC中,由余弦定理,cosA=b 2+c2−a22bc=12.又∵ A∈(0,π),所以A=π3.(2)f(B)=2sin2B+sin(2B+π6)=1−cos2B+(√32sin2B+12cos2B)=sin(2B−π6)+1.又△ABC为锐角三角形,所以B∈(0,π2),C=2π3−B∈(0,π2),即π6<B<π2,所以π6<2B−π6<5π6,所以12<sin(2B−π6)≤1,故f(B)的值域为(32,2].18. (1)证明:∵ DE是△AOB的中位线∴ DE // OBDE⊂平面CDEOB⊄平面CDE∴ OB // 平面CDE(2)作OM⊥直线DE于M点,∵ CO⊥平面OAB,由三垂线定理CM⊥DE,作OH⊥CM于H 则OH⊥相交直线CM、ME,∴ OH⊥平面CDE故OH为所求易知,OM=√3,∴ CM=√7∴ OH=OC⋅OMCM =2√217(3)过点E作EF垂直于OA,垂足为F,过点E作EG垂直于CD,连接FG,则∠EGF为所求二面角的补角在三角形CDE中,利用等面积可得EG=√142又EF=√3∴ sin∠EGF=√427∴ 二面角O−CD−E的大小π−arcsin√42719. 解:(1)A城供电费用为:y1=0.25×20x2=5x2;B城供电费用为:y2=0.25×10(100−x)2=2.5x2−500x+25000;所以总费用为:y =y 1+y 2=5x 2+(2.5x 2−500x +25000)=7.5x 2−500x +25000 因为核电站距A 城xkm ,则距B 城(100−x)km ; ∴ x ≥10,且100−x ≥10, 解得,10≤x ≤90;所以,函数的定义域是{x|10≤x ≤90}.(2)因为函数y =7.5x 2−500x +25000(其中10≤x ≤90), 当x =−−5002×7.5=1003时,此函数取得最小值;所以,核电站建在距A 城1003km 处,能使A 、B 两城月供电总费用最小.20. 解:(1)以O 为原点,OA 为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A(2, 0),则椭圆方程为x 24+y 2b 2=1...2′∵ O 为椭圆中心,∴ 由对称性知|OC|=|OB| 又∵ AC →⋅BC →=0,∴ AC ⊥BC又∵ |BC|=2|AC|∴ |OC|=|AC| ∴ △AO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点C 的坐标为(1, 1)∴ 点B 的坐标为(−1, −1)…4 将C 的坐标(1, 1)代入椭圆方程得b 2=43,则求得椭圆方程为x 24+3y 24=1...6′(2)由于∠PCQ 的平分线垂直于OA (即垂直于x 轴),不妨设PC 的斜率为k ,则QC 的斜率为−k ,因此PC 、QC 的直线方程分别为y =k(x −1)+1,y =−k(x −1)+1 由{y =k(x −1)+1x 24+3y 24=1得(1+3k 2)x 2−6k(k −1)x +3k 2−6k −1=0∗)…8′∵ 点C(1, 1)在椭圆上,∴ x =1是方程(∗)的一个根,∴ x P ⋅1=3k 2−6k−13k 2+1即x P =3k 2−6k−13k 2+1同理x Q =3k 2+6k−13k 2+1...9′∴ 直线PQ 的斜率为y P −y Q x P −x Q=k(x P +x Q )−2kx P −x Q=k⋅2(3k 2−1)3k 2+1−2k−12k 3k 2+1=13(定值)…11′又∠ACB 的平分线也垂直于OA∴ 直线PQ 与AB 的斜率相等(∵ k AB =13)∴ 向量PQ → // AB →,即总存在实数λ,使PQ →=λAB →成立.…12′ 21. 解:(1)由a (1,p )+a (2,p )+...+a (n,p )=f(n, p), 令p =2,得a (1,2)+a (2,2)+...+a (n,2)=f(n, 2),a(1,2)+a(2,2)+...+a(n−1,2)=f(n−1, 2)(n≥2,且n∈N∗),两式相减,得a(n,2)=C2n2−C2(n−1)2=4n−3,且n=1时也成立.所以a(n+1,2)−a(n,2)=4,即{a(n,2)}是等差数列.(5分)(2)设f(n, 1)+f(n, 2)+...+f(n, n)=C2n1+C2n2+...+C2n n=S,而C2n0+C2n1+C2n2+C2n2n=22n,又C2n2n−1=C2n1,C2n2n−2=C2n2,…,C2n n=C2n n,所以2S+2C2n n=22n,所以S=22n−1+12C2n n−1.(3)H(x)=f(n, 1)x+f(n, 2)x2+...+f(n, 2n)x2n=(1+x)2n−1,所以H(x)−H(a)=(1+x)2n−(1+a)2n.为了比较H(x)−H(a)与2n(1+a)2n−1(x−a)的大小,即要判断(1+x)2n−(1+a)2n−2n(1+a)2n−1(x−a)的符号.设X=1+x,A=1+a,则上式即为X2n−A2n−2nA2n−1(X−A),设F(X)=X2n−A2n−2nA2n−1(X−A),其导数为F′(X)=2nX2n−1−2nA2n−1=2n(X2n−1−A2n−1).当X≥A时,F′(X)≥0,则F(X)是增函数,所以F(X)≥F(A),且当X=A时等号成立.当X<A时,F′(X)<0,则F(X)是减函数,所以F(X)>F(A).纵上所述,H(x)−H(a)≥2n(1+a)2n−1(x−a),当且仅当x=a时等号成立.。
2007年南京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 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卷纸的密封线内。
选择题答案按答卷纸上要求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卷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里,答案不写在试卷上。
考试结束,将答卷纸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的现象有A.质壁分离时,蔗糖分子进入细胞壁B.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C.叶绿体和核糖体随着细胞质在流动D.噬菌体侵入大肠杆菌细胞2.下列表示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的是3.下列过程不在动物细胞内进行的是①氨基转换作用②脱氨基作用③胰液分解各种有机物④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⑤血液中尿素的排出⑥葡萄糖转变为脂肪A.②③④B.③④⑤C.①②③D.④⑤⑥4.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B.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C.过酸、过碱的外界条件都能使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D.酶的组成元素均为C、H、O、N5.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细胞膜中载体种类和数量是其功能特性的基础B.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和核膜C.细胞的细胞壁都可以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解D.细菌等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细胞壁6.将a组小麦培养于含18O的CO2的空气中,将b组小麦培养于含18O的O2的空气中,正常生长一段时间,a、b两组最先出现放射性氧的化合物依次是A.葡萄糖和二氧化碳B.三碳化合物和水C.五碳化合物和水D.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7.下列与植物激素调节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种皮和果皮细胞通过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才能转变成与母本相同的基因型B.田间喷洒萘乙酸可杀死杂草,这说明生长素在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C.植物的向光性不仅受到生长素的调节,还受到生长抑制物的影响D.成熟的梨能催熟未成熟的柿子是由于赤霉素和脱落酸共同作用的结果8.下图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某植物的氧气释放量。
江苏省南京市2007年3月高三调研测试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9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秦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最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隐患的措施是A.建立皇帝制度B.确立三公九卿制C.推行郡县制D.推行察举制2.下列关于儒学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汉朝董仲舒倡导的儒学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B.唐太宗以儒为师,大办学校C.儒学在宋代发展为理学,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D.明朝李贽主张儒家经典为“万世之至论”3.下图标号区域中的民族与今天的少数民族渊源关系对应正确的是唐朝后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A.①裕固族②满族③藏族④蒙古族B.①满族②裕固族③藏族④白族C.①裕固族②满族③蒙古族④苗族D.①满族②裕固族③白族④藏族4.下列事件与郑成功收复台湾性质相同的是①浙江台州九战②雅克萨反击战③平定三藩之乱④平定噶尔丹叛乱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D.①②④5.如果你在清朝前期巡游江苏,不可能看到的景像是A.苏北农村种植了棉花B.苏州有较大规模的丝织工场C.苏南有工商业市镇D.市场上流通着大量的外国商6.近代中国率先提倡、实践“师夷”之说的是①林则徐②魏源③李鸿章④洪仁玕A.②B.①C.③D.④7.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其主要依据是A.建立近代海军B.兴办新式学校C.创办近代工业D.选送留学生出国8.从《马关条约》的危害来看,最有利于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条款是A.赔款B.割地C.设厂 D.开埠9.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不包括A.是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B.主张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D.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10.四位同学对新三民主义进行评价,形成下列四种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A.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B.新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革命发展C.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的纲领D.新三民主义就是三大政策11.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A.突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B.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C.完成了红军的战略转移D.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12.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和国民政府先后发表抗日通电和自卫宣言,共同的基本态度是 A.都表示两党合作,共同抗战B.都表示要发动群众,驱逐日寇出中国C.都表示决心抵抗日寇的侵略D.都希望国际组织出面调解中日争端13.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中共争取实现的主要政治目标是A.参加重庆谈判商讨建国大计 B.揭露美蒋阴谋,避免全面内战C.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D.召开政协会议,改组国民政府1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①改变管理模式②克服平均主义③解放生产力④全面改变所有制性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15.下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列应是①南京长江大桥②康藏、青藏、新藏公路③宝山钢铁公司④大庆、胜利、大港油田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④①③D.②③①④16.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相比,正确的是①都是思想解放运动②都描绘了资产阶级统治的理想蓝图③前者侧重于个性解放,后者侧重于强调理性④前者实质是主张复兴古典文化,后者实质是宣扬资产阶级文化A.①③ 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17.法国君主立宪派对法国的初步改造,主要表现为①颁布1791年宪法②《人权宣言》③对奥地利宣战④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A.①② 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8.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特点的决定性因素是A.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亚洲B.亚洲地区经济结构变化C.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D.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19.下列对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错误的是A.是赢得三年国内战争胜利的保障B.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C.对经济发展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D.是战争环境下采取的应急措施20.二战后期,苏、美、英三国首脑通过战后合作宣言的会议是A.华盛顿会议B.德黑兰会议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会议21.下列关于联合国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发展②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和世界贸易组织③总部先后设在瑞士日内瓦和美国纽约④主要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A.①② B.②③④C.①④D.①③④22.20世纪50~80年代,日本和德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有①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②重视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③通过马歇尔计划接受经济援助④废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因素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23.新加坡和韩国在工业化过程中获取资金的相同途径主要是A.利用金融贸易获取资金B.依靠资源出口换取资金C.大力吸收外国资本D.依靠转口贸易积累资金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1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
2007届南师附中分校高三综合练习试卷(四)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一个受激发的原子核放出γ射线以后,将( )A.改变原子序数 B.改变元素的化学性质C.改变原子核的电量 D.改变原子核的能量2.如图所示,与锌板相连的验电器的铝箔原来是张开的,现在让弧光灯发出的光经一狭缝后照射到锌板,发现在锌板上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同时与锌板相连的验电器的铝箔张角变大,以上实验事实说明:( )A.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B.验电器的铝箔原来带负电C.锌板上亮条纹是平行等宽度的D.若改用激光器发出的红光照射锌板,观察到验电器的铝箔张角则一定会变得更大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处于平衡状态Ⅰ,现设法使其温度升高而压强减小,达到平衡状态Ⅱ,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状态Ⅰ时的分子平均动能比状态Ⅱ时的大B.状态Ⅰ时的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比状态Ⅱ时的大C.状态Ⅰ时每个分子的动能都比状态Ⅱ时每个分子的动能小D.气体从状态Ⅰ变化到状态Ⅱ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4.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关于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a、b、c、d、e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质点e比质点d先回到平衡位置,则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B.若波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质点a运动的速度将减小C.若波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质点c向下运动D.若波形沿x轴正方向传播,再经过半个周期质点b将运动到质点d现在的位置5.如图所示,铅盒A中装有天然放射性物质,放射线从其右端小孔中水平向右射出,在小孔和荧光屏之间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打在图中a 、b 、c 三点的依次是α射线、γ射线和β射线B .α射线和β射线的轨迹是抛物线C .α射线和β射线的轨迹是圆弧D .如果在铅盒和荧光屏间再加一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则屏上的亮斑可能只剩下b6.如图所示某三棱镜顶角θ=41.30°,一束白光以较大的入射角i 通过棱镜后,在光屏上形形成红到紫的彩色光带,当入射角i 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屏上彩色光带会发生变化 (已知几种色光的临界角C红=41.37°,C 橙=41.34°,C 黄=41.24°,C 绿=41.17°,C 紫=40.74°)( )A.屏上的彩色光带是红光到紫光从上到下依次排列B.当入射角i 减小时,观察到光屏上整个彩色光带先向上移动C.当入射角i 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屏上红光最先消失,紫光最后消失D.当入射角i 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屏上紫光最先消失,红光最后消失7.如图所示,带电小球沿直线ab 斜向上穿越水平的匀强电场,此空间同时存在着由b 向a 方向的匀强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小球带负电,则电场方向水平向右B .小球一定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 .不论小球带何种电荷,电势能总是增加的D .小球可能沿ab 方向做匀速运动8.为了测量某化工厂的污水排放量,技术人员在该厂的排污管末端安装了如图所示的流量计,该装置由绝缘材料制成,长、宽、高分别为a 、b 、c ,左右两端开口,在垂直于上下底面方向加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在前后两个内侧固定有金属板作为电极,污水充满管口从左向右流经该装置时,电压表将显示两个电极间的电压U .若用Q 表示污水流量(单位时间内打出的污水体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污水中正离子较多,则前表面比后表面电势高B .前表面的电势一定低于后表面的电势,与哪种离子多无关C .污水中离子浓度越高,电压表的示数将越大D .污水流量Q 与U 成正比,与a 、b 无关 屏9.如图甲所示,在变压器的输入端串接上一只整流二极管D,在变压器输入端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u1=U m1sinωt,设t=0时刻为a“+”、b“-”,则副线圈输出的电压的波形(设c端电势高于d端电势时的电压为正)是下图中的()8 .彩色电视机的电源输人端装有电源滤波器,其电路图如图所示,元件 L1, L2是两个电感线圈,它们的自感系数很大, F 是保险丝, R 是压敏电阻(正常情况下阻值很大,但电压超过设定值时,阻值会迅速变小,可以保护与其并联的元件) , C 1, C2是电容器,S为电视机开关,在电视机正常工作时,若小明在没有断开开关 S 时,就拔去电源插头,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F 可能被熔断 ( B ) F 不可能被熔断( C ) C 1可能被损坏 ( D ) C2可能被损坏第二卷(非选择题共110分)二、本题共2小题,共2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的要求作答.11.(8分)右图是自行车传动机构的示意图,其中Ⅰ是大齿轮,Ⅱ是小齿轮,Ⅲ是后轮.⑴假设脚踏板的转速为n r/s,则大齿轮的角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rad/s.⑵要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自行车前进的速度有多大,还需要测量哪些量?答:.⑶用上述量推导出自行车前进速度的表达式:.12. ( 12 分)有一内阻未知(约 25k Ω 一 35k Ω ) .量程未知(约 25V ~35V ) ,共有 30 个均匀小格的直流电压表 V .( l )用多用表的欧姆档测量其内阻,多用表刻度盘上电阻刻度中间值为 20 .实验时应将选择开关拨至倍率“×___________ " ,多用表的红表笔与电压表 V 的_______(选填“正”或“负”)的接线柱相连.( 2 )若在实验过程中测得该电压表内阻为 30k Ω ,为了测出电压表的量程,现有下列器材可供选用,要求测量多组数据,并有尽可能高的精确度.A .标准电压表 V 1(量程 3V ,内阻 3k Ω )B .电流表 A (量程 0 ~ 3A ,内阻未知)C .滑动变阻器 R (总阻值 1k Ω)D .稳压电源E ( 30V ,内阻不能忽略)F .电键.导线若干① 在答题卷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② 选用记录数据中的任一组,写出计算量程的表达式U m =________________.③ 式中各字母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本题共六题满分9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2分)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副线圈匝数n 2=400,当原线圈输入电压u 1=70.7sin314t(V)时,安培表A 1的读数为2A,当副线圈增加100匝时,伏特表V 2的读数增加5V,求(1)原线圈匝数n 1是多少?(2)电阻R 多大?14.(14分)如图所示,ABCD 是由某玻璃制成的梯形柱体横截面,AD 面为水平面,∠A =15o ,∠C =∠D=90o ,今有一束激光以与AD 成30o 的夹角射向柱体的AD 平面,玻璃对此光的折射率为3,部分光线被AD 反射,部分光线经AD 面折射后射到AB 面上的P 点(图中未画出)。
H 3BO 3的层状结构南京南师附中2007年3月高考模拟试卷化 学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S -32 Cl -35.5 Cu —64 Li -7 Mg -24 Fe -56第I 卷 选择题 (共64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之一。
对此,中央已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列为“十一五”的重要目标。
下列说法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是: A.很多城市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B.许多国家对聚乙烯等塑料垃圾进行了深埋或者倾倒入海处理C.现在不少地区正在使用沼气,太阳能,风能等能源替代传统的煤炭D.许多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法规来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 2.下列各种微粒的表示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甲基的电子式:B .次氯酸分子的结构式:H —O —ClCD .碳-12的原子符号:12 6C 3.据悉,多哈亚运会上发令枪所用“火药”的主要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撞击时发生化学反应:5KClO 3+6P=3P 2O 5十5KCl 。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反应中红磷是氧化剂B .发令时产生的白烟全是KCl 固体C .反应中消耗3 mol P 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 molD .“火药”中的红磷可以用白磷代替4.下列对实验仪器名称的标注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5.正硼酸(H 3BO 3)是一种片层状结构白色晶体,层内的H 3BO 3分子通过氢键相连(如下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正硼酸晶体属于原子晶体B .H 3BO 3分子的稳定性与氢键有关C .分子中硼原子最外层为8e -稳定结构 D .含1molH 3BO 3的晶体中有3mol 氢键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H H HA.不可能有非金属单质置换出金属单质的置换反应B.仅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能用同一通式表示的几种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D.电能与化学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产生7.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H4)2Fe(SO4)2·6H2O晶体后,仍能大量共存的是A.Na+H+Cl-NO3-B.K+Ba+OH-I-C.Cu2+Fe3+Br-HCO3-D.Na+Mg2+Cl-SO42-8.25℃、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285.8 kJ/mol、890.3 kJ/mol、2800 kJ/mol 。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c(s)+1/2O2(g)=CO(g);△H=-393.5 kJ/molB.2H2(g)+O2(g)=2H2O(l);△H=+571.6 kJ/molC.CH4(g)+2O2(g)=CO2(g)+2H2O(g);△H=-890.3 kJ/molD.1/2C6H12O6(s)+3O2(g)=3CO2(g)+3H2O(l);△H=-1400 kJ/mol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通常状况下,1molNaHCO3投入足量稀盐酸中,反应完后,可逸出..N A个CO2分子B.在含有1mol CH3COO-的醋酸钠溶液中,Na+数目略大于N AC.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3N AD.22.4L的O3分子所含原子数为3N A10.甲、乙、丙都是短周期元素,其中甲、乙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和3倍,丙元素原子K层和M层电子数之和与L层的电子数相同。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乙元素的族序数比甲元素的族序数大B.甲、丙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为:甲< 丙C.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丙>甲>乙D.含乙元素的化合物数目比含甲、丙元素的化合物数目多11.化学家们合成了如下图所示的一系列的星烷,如三星烷、四星烷、五星烷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的一氯代物均只有三种B.它们之间互为同系物C.三星烷与乙苯互为同分异构体D.六星烷的化学式为C18H241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0.1 mol/L CH3COOH溶液中,c(H+)=c(CH3COO-)+c(OH-)B.常温下将10 mL 0.02 mol/L NaOH溶液与l0 mL0.02 mol/L H2SO4溶液充分混合,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20 mL,则混合后溶液的pH=2C.在0.1 mol/L NH4Cl溶液中,c(H+)=c(NH3·H2O)+c(OH-)D.在0.1 mol/L Na2CO3溶液中,2c(Na+)=c(H2CO3)+c(CO32-)+c(HCO3-)13.乙醇燃料电池中采用磺酸类质子溶剂,在200℃左右时供电,电池总反应为:C2H5OH+3O2=2CO2+3H2O,电池示意如图。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池工作时,质子向电池的负极迁移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b极沿导线流向a极C.a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C 2H 5OH+3H 2O+12e -=2CO 2+12H +D .b 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4H ++O 2+4e -=2H 2O 1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实验室用大理石与醋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CaCO 3+2H +=Ca 2++CO 2↑+H 2OB .向过氧化钠固体中滴加水:Na 2O 2+H 2O =2Na ++2OH -+O 2↑C .将溶质物质的量之比为4∶3的 NaHSO 4和 Ba(OH)2两溶液混合: 4H ++3SO 42-+3Ba 2++4OH -=3BaSO 4↓+4H 2OD .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 Fe 2++2H ++H 2O 2=Fe 3++2H 2O15.右图表示可逆反应A(s)+B(g)nC(g) ΔH =Q ,在不同条件下反应混合物中C 的百分含量和反应过程所需时间的关系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中一定正确的是 A .若条件为催化剂,则a 表示有催化剂,b 没有B .只控制温度,则a 比b 的温度高,ΔH >0C .只控制压强,则a 比b 的压强大,n ≥2D .由图像可以作出判断,反应一定从正反应方向开始16.两种硫酸盐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共熔,可制得化合物X ,X 溶于水能电离出K +、Cr 3+、SO 42-,若将2.83 g X中的Cr 3+全部氧化为Cr 2O 72-后,溶液中的Cr 2O 72-可和过量KI 溶液反应,得到3.81gI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 2O 72-+6I -+14H +=2 Cr 3++3I 2+7H 2O 。
若向溶有2.83 gX 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 2溶液,可得到4.66 g 白色沉淀.由此可推断出X 的化学式为A .34242)(S O 2Cr S O K ⋅B .34242)(S O Cr S O 2K ⋅C .34242)(SO Cr S O K ⋅D .34242)(SO Cr 21SO K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86分)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17. (8分) ①实验室可利用下图1所示装置来制取气体 (写出两种常见气体的化学式);②已知草酸(乙二酸)在受热时发生如下分解反应:H 2C 2O 4 ══ΔCO+CO 2+H 2O 。
某同学拟用图1的改进装置图2来验证上述反应中有CO 2和H 2O 生成。
已知:草酸晶体的化学式为:H 2C 2O 4·2H 2O ,熔点为100.1℃,分解温度约为170℃~180℃。
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至少指出3处) 。
图1 图218.(14分) I .课本中介绍了乙醇氧化的实验: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待铜丝表面变黑后立即把它插入盛有约2 mL 乙醇的试管里,反复操作几次。
注意闻生成物的气味,并观察铜丝表面的变化。
⑴实验室可用化学方法替代“闻生成物的气味”,写出该化学方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⑵某同学在探究“闻生成物的气味”的替代方法时,偶然发现向溴水中加入乙醛溶液,溴水褪色。
该同学为解释上述现象,提出两种猜想:①溴水将乙醛氧化为乙酸;②溴水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哪一种猜想正确? 。
Ⅱ.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制取乙醛(试管丙中用水吸收产物),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
实验时,先加热玻璃管中的铜丝,约lmin 后鼓入空气。
请填写下列空白: ⑴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⑵实验时,常常将甲装置浸在70℃~80℃的水浴中,目的是 ____;由于装置设计上的缺陷,实验进行时可能会 ____________⑶反应发生后,移去酒精灯,利用反应自身放出的热量可维持反应继续进行。
进一步研究表明,鼓气速度与反应体系的温度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试解释鼓气速度过快,反应体系温度反而下降的原因: ;你认为该实验中“鼓气速度”这一变量可用 来计量___________。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9、(10分)实验室利用如右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回答下列问题:①.该图中有两处未画出,它们是 、 ;②.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测定的准确性的关键是 ; ③.如果用0.5 mol/L 的盐酸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所测出的“中和热”的数值将 (填“偏大”、“偏小”、“不变”);原因是 。
20、(8分)有一无色透明溶液,欲确定是否含有下列离子:K +、Mg 2+、Al 3+、Fe 2+、Ba 2+、-2----由此判断:①.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②.为进一步确定其它离子,应该补充的实验及对应欲检验离子的名称(如为溶液反应,说明使用试剂的名称。
不必写详细步骤)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21.(10分) 下图为某些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已知:A 、B 、I 中含有相同的阳离子且都是XY 2型化合物,I 是常用的干燥剂,C 为直线型分子。
请按要求填空:(1)B 的电子式是 ,K 的结构式是 ;(2)D 与G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单质F 与D 的反应在工业上有重要的用途,其化学方程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