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上生物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同步测试(带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61.35 KB
- 文档页数:4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同步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身体柔软,表面有贝壳的动物属于()。
A.腔肠动物B.软体动物C.环节动物D.棘皮动物2.下列各项中,属于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A.两侧对称B.有口无肛门C.有刺细胞D.营寄生生活3.以下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A.青鱼B.带鱼C.草鱼D.鲍鱼4.下列有关腔肠动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腔肠动物的体形比扁形动物的体形有利于运动、捕食和防御B.海葵、华支睾吸虫等属于腔肠动物C.所有的腔肠动物都有鞭毛D.有口无肛门是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之一5.节肢动物是动物界最大的类群,下列属于节肢动物的是()A.蚯蚓B.蜥蜴C.草履虫D.龙虾6.下列关于蚯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蚯蚓身体分节,可使身体运动灵活B.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C.蚯蚓、沙蚕、蛲虫属于同一类生物D.看起来光滑的蚯蚓用手摸感觉是粗糙的7.昆虫在动物界中的种类最多,约占到动物界的23,昆虫属于()。
A.软体动物B.线形动物C.节肢动物D.扁形动物8.下列动物中,都属于节肢动物的是()A.螃蟹、苍蝇B.羊、牛C.青蛙、金龟子D.田螺、水蛭9.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软体动物?()A.海葵B.章鱼C.蜗牛D.河蚌10.雨后,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这是因为A.蚯蚓爬出地面呼吸B.蚯蚓爬出地面饮水C.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爬行D.借助潮湿的地面,蚯蚓可以迅速改变生存环境11.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A.蜘蛛B.瓢虫C.蚊子D.蚂蚁12.下列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A.水螅B.蛔虫C.蚯蚓D.河蚌13.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若让蚯蚓在纸板上或玻璃上运动时间过长,会使蚯蚓的活动能力下降,甚至死亡,原因是()。
A.离开了土壤中的洞穴B.体表逐渐干燥,呼吸受阻C.神经系统遭到破坏D.体内水分散失,导致血液流动受阻14.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
济南出版社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识图作答题专项训练无脊椎动物识图作答题专项训练(附答案)1.观察下列水螅和涡虫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图为水螅结构示意图,水螅属于动物。
(2)甲图中[1] 上面分布有很多的,这是攻击和防御的利器。
(3)水螅捕获的猎物后在[ ] 消化。
(4)乙图中[ C ] ,[ B ]所指的一面为该生物体的(选填“背面”或“腹面”)(5)两种生物的相同结构特征是。
2.下面是四种动物的外形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幅图中属于同一类的是_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河蚌外面的硬壳叫_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的分泌物形成的,梭子蟹的外面也有硬壳叫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动物中,没有肛门的是________,只有两个胚层的动物是_________。
(4)梭子蟹和鱿鱼都有许多的足,但是这两种动物的足最大区别是梭子蟹的足____。
(5)以上动物中,属于节肢动物的是________,它的特征是身体由许多_____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_______,足和触角_______。
1/ 63.如图是水螅、涡虫和蛔虫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注:水螅示意图指向由内到外为c、e、d;[ ]内填字母或数字,横线上填文字。
(1)从图中可看出,水螅的身体由外胚层和[ ]_____两层细胞构成,围成的腔被称为___;水螅吃进的食物在腔内被消化,食物残渣是由[ ]排出。
(2)水螅特有的捕食和防御利器是刺细胞,____处分布最多。
(3)[ ]是水螅的芽体,其长成小水螅后,就会从母体上脱落下来,独立生活。
(4)与水螅相比,涡虫有明显的背面和[ ]腹面之分,左侧和右侧之分。
(5)从结构看,蛔虫的消化器官比水螅和涡虫复杂,主要表现在有______。
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1课时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1. 某同学用手抓一只海蜇,突然感觉到手有火灼的痛感.这是由海蜇的下列哪一现象引起的()A. 出芽生殖产生的芽体刺伤B. 消化腔中消化液的腐蚀C. 被海蜇的口咬伤D. 触手刺细胞插入刺丝和分泌毒素2. 下列哪种动物有出芽生殖?()A. 疟原虫B. 水螅C. 变形虫D. 沙虫3. 珊瑚虫的生活环境是()A. 冰冻的极地B. 浩瀚的海洋C. 潮湿的草丛D. 3000米左右的雪线4. 水螅常常可以捕到与自己身体差不多大小的猎物,这主要依靠()A. 触手的缠绕B. 发达的肌肉C. 口的吞噬D. 刺细胞5. 关于腔肠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水蛭、海葵、水母都是腔肠动物B. 腔肠动物的身体辐射对称,体壁由两个胚层C. 腔肠动物是一类较高等的动物群体D. 珊瑚虫形成珊瑚礁为鱼类提供栖息场所6. 具有辐射对称体型的动物是()A. 草履虫B. 涡虫C. 蚯蚓D. 海葵7. 水螅排出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的结构是()A. 体壁B. 口C. 胞肛D. 肛门8. 下列关于腔肠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活在水中B. 结构简单C. 体内有消化腔D. 有口有肛门9. 我们食用的“蜇皮”主要是海蜇的()A. 伞部B. 口腕部C. 整个海蜇D. 伞部的外层细胞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10. 腔肠动物的身体呈______对称。
11. 水螅的______细胞围成的空腔叫做消化腔,食物就在消化腔中被细胞消耗。
12. 水螅体壁由两层细胞组成,外层是______,内层______。
两层细胞之间有一层没有细胞结构的______。
体壁围成的空腔叫做______,它与______相通。
口的周围有______,它能______。
13. 下面是有关珊瑚的介绍,请你阅读后回答:珊瑚虫身体微小,口周围长着许多小触手,用来捕获海洋中的微小生物.它们能吸收海水中的矿物质来建造外壳,以保护身体.珊瑚虫大多群居生活,虫体一代代死去,而它们分泌的外壳却年深日久的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珊瑚,进而形成珊瑚礁.珊瑚虫体内有藻类植物和它共同生活,这些藻类植物靠珊瑚虫排出的废物生活,同时给珊瑚虫提供氧气.藻类植物需要阳光和温暖的环境才能生存,珊瑚堆积得越高,越有利于藻类的生存.大量珊瑚形成的珊瑚礁和珊瑚岛,给鱼类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
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1. 动物的类群主要包括低等的动物和高等的动物.区分二者的
依据有无。
2.无脊椎动物主要包括、、、、
、等类群。
3.田螺、河蚌等动物属于()
A.腔肠动物
B. 软体动物
C. 环节动物
D.节肢动物
4.美丽的珊瑚虫和水母属于()
A. 腔肠动物
B. 扁形动物
C.软体动物
D.节肢动物
5.自然界中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是()
A. 腔肠动物
B. 软体动物
C.环节动物
D.节肢动物
6.在做“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身体,目的是 ( ) A.降温作用 B.让体表湿润,维持正常呼吸
C.保持身体柔软
D.保持体表湿润,有利于运动
7.通过观察和学习蚯蚓可以知道:蚯蚓通过和的配合使身体运动,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性,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它们依靠
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蚯蚓的体壁能够分泌黏液,使体壁始终保持 ,以保持正常的,同时能减少与土壤的摩擦.
8.如何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在一些地方,大雨后蚯蚓常爬到地面上来,这是什么原因?
9.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躯体、足和触角均。
使得它们
的运动更加,活动范围更加,体表有既能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
10.如下图所示,分别将一只蝗虫的头部,另一只蝗虫的胸部和
腹部浸入水中,哪一只会死亡?为什么?。
生物圈中的动物2、2、1、2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一、夯实基础1.下列水生动物中属于环节动物的是()A。
乌贼B.海葵C.水蛭D。
草履虫2.下列对动物类群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身体呈辐射对称B.环节动物:身体分节、体表有外骨骼C。
软体动物:身体柔软,体表有外套膜D.扁形动物:身体两侧对称,背腹扁平3。
蚯蚓、水蛭等没有发达的骨骼,但也能灵活运动,主要因为是()A.肌肉发达B.体表有黏液C.身体分节D。
体壁有刚毛4。
环节动物不同于线形动物是因为其()A.环节动物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B.环节动物有口有肛门C.环节动物的身体呈圆柱形D.环节动物的身体细长二、能力提升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蛔虫是线形动物,身体细长,体表具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B.蚯蚓的运动仅靠刚毛就能完成C。
蚯蚓放在干燥的环境中,不久会死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蚯蚓无法呼吸D。
沙蚕和水蛭都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均是环节动物6.下列关于环节动物与人类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A。
沙蚕可作为鱼、虾等的天然饵料B.提取蛭素生产抗血栓药物C。
蚯蚓穴居于土壤中,疏松土壤,破坏农作物D.蚯蚓身体富含蛋白质,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7。
蚯蚓、沙蚕、水蛭三种动物的共同特点是()A.都是穴居生活B.身体都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C.都是昼伏夜出D.都是陆地生活的动物8。
下列动物特征与动物类群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体表有刺细胞——腔肠动物B.身体表面有外套膜--环节动物C.身体和附肢分节-—节肢动物D。
体表有角质层—-线形动物三、课外拓展9.“蚯蚓俗称曲蟮,中药称地龙,地龙性寒味咸。
”下列是“观察蚯蚓”的实验内容,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1)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注意观察它的身体是否分节,判断其身体的前端的依据是有_________。
(2)用手指从前到后、从后到前触摸蚯蚓的腹面,会有粗糙感.这是因为它的腹面长有协助运动的_________。
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二课时〕
知识点: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1.河蚌的运动器官是〔〕
2.以下有关软体动物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外壳为贝壳
B.宝贝生活在海水中,在古代曾作为货币使用
D.乌贼生活在海水中,贝壳退化为内壳
3.小春同学在公园看到了一些动物,其中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①〔蜘蛛〕②〔蜈蚣〕③〔虾〕④〔蝗虫〕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4.美丽的蝴蝶是常见的昆虫,小赵同学观察了蝴蝶后做了下面的描述,其中错误的选项是〔〕
B.身体分为头、胸、腹三局部
5.以下动物类群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是〔〕
6.章鱼、乌贼和河蚌都是属于水中生活的软体动物,它们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C.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金蝉脱壳〞中,“壳〞是指〔〕
参考答案:。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2课时练习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1.下面属于扁形动物的特征是()A.身体背腹扁平 B.有口有肛门C.身体呈辐射对称 D.具有刺细胞2.营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是()A.绦虫 B.血吸虫 C.涡虫 D.华枝睾吸虫3.蛔虫寄生在人体内的()A.肌肉B.小肠C.血液D.内脏器官4.人很可能感染蛔虫病的生活习惯是()①喝白开水②喝生水③睡懒觉④随地大便⑤不勤洗手⑥不勤漱口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⑥5.下列哪项不是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A.身体细长,呈圆柱形 B.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C.体表有角质层 D.有口有肛门6.下列动物中都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A.蚯蚓和涡虫 B.蚯蚓和沙蚕C.蚯蚓和蛔虫 D.水蛭和水螅7.蚯蚓的生存环境是 ( )A.干燥,疏松的土壤B.潮湿,疏松,富含氧气的土壤巳潮湿C.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D.潮湿,疏松,植物稀少的土壤8.雨后,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这是因为 ( )A. 蚯蚓爬出地面呼吸B.蚯蚓爬出地面饮水C.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爬行D.借助潮湿的地面,蚯蚓可以迅速改变生存环境9.判断蚯蚓前后端的简便方法是( )A.观察蚯蚓的运动B.有环带的一端是身体前端C.观察蚯蚓的反应,反应快的D.长有口的一端是前端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10.猪肉绦虫寄生于人体消化道内,危害极大。
______(判断对错)11.蚯蚓对人类的益处很多,请你列举三条,写在括号里:()()()12.观察下图,回答问题蚯蚓和沙蚕都属于环节动物,这是因为,它们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______构成;靠______或______辅助运动。
13.家庭生活中,要求把切生肉、生菜的刀和案板与切熟食的刀和案板分开使用,你认为这样有必要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2课时练习答案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1.【答案】A【解析】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济南版七上生物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身体柔软,表面有贝壳的动物属于()。
A. 腔肠动物
B. 软体动物
C. 环节动物
D. 棘皮动物
2.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A. 两侧对称
B. 有口无肛门
C. 有刺细胞
D. 营寄生生活
3.以下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A. 青鱼
B. 带鱼
C. 草鱼
D. 鲍鱼
4.下列有关腔肠动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腔肠动物的体形比扁形动物的体形有利于运动、捕食和防御
B.海葵、华支睾吸虫等属于腔肠动物
C.所有的腔肠动物都有鞭毛
D.有口无肛门是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之一
5.节肢动物是动物界最大的类群,下列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A. 蚯蚓
B. 蜥蜴
C. 草履虫
D. 龙虾
6.下列关于蚯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蚯蚓身体分节,可使身体运动灵活
B. 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C. 蚯蚓、沙蚕、蛲虫属于同一类生物
D. 看起来光滑的蚯蚓用手摸感觉是粗糙的
7.昆虫在动物界中的种类最多,约占到动物界的,昆虫属于()。
A. 软体动物
B. 线形动物
C. 节肢动物
D.扁形动物
8.下列动物中,都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A. 虾、苍蝇
B. 蝗虫、牛
C. 青蛙、七星瓢虫
D. 蜻蜓、水蛭
9.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软体动物?()
A. 海葵
B. 章鱼
C. 蜗牛
D. 河蚌
10.雨后常见地面上有蚯蚓,是因为()。
A. 蚯蚓爬上地面呼吸
B. 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爬行
C. 借助潮湿的地面,蚯蚓可迅速改变生存环境
D. 蚯蚓爬出地面饮水
11.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A. 蜘蛛
B. 瓢虫
C. 蚊子
D. 蚂蚁
12.下列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A. 水螅
B. 蛔虫
C. 蚯蚓
D. 河蚌
13.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若让蚯蚓在纸板上或玻璃上运动时间过长,会使蚯蚓的活动能力下降,
甚至死亡,原因是()。
A. 离开了土壤中的洞穴
B. 体表逐渐干燥,呼吸受阻
C. 神经系统遭到破坏
D. 体内水分散失,导致血液流动受阻
14.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
A. 靠近前端有环带
B. 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C. 前端有胸毛,后端没有胸毛
15.蚯蚓刚毛的作用是()。
A. 感觉光线
B. 感觉声音
C. 协助运动
D. 与生殖有关
16. 下列不属于扁形动物所具有的特点是()。
A. 都生活在水中
B. 身体呈两侧对称
C. 有口无肛门
D. 身体背腹扁平
17. 下列关于血吸虫和蛔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属于扁形动物
B. 都属于线形动物
C. 消化管的结构都比较复杂
D. 生殖器官都很发达
18.在观察蚯蚓的实验过程中,始终要保持其体表的湿润,其目的是()。
A. 水是蚯蚓所需要的营养
B. 有水才能进行运动
C. 有水才能排出废物
D. 体表湿润才能进行呼吸
19.动物种类多种多样,生活环境各异,下列动物与其分类不符的是()。
A. 乌贼、章鱼——软体动物
B. 海豚、海豹——哺乳动物
C. 蚯蚓、梭子蟹——爬行动物
D. 海葵、海蜇——腔肠动物
20.下面关于蝗虫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蝗虫具有足和翅,扩大了他们的分布范围
B.蝗虫用肺呼吸
C.蝗虫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D.蝗虫的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有利于适应陆地生活
二、综合题
21.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下面几个步骤非常重要,请回答有关问题:(10分)
(1)观察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构成,有利于它运动灵活。
(2分)
(2)用手指触摸蚯蚓身体腹面,会有粗糙的感觉,这是摸到了。
(2分)
(3)在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这样做是为了维持其正常的。
(2分)(4)雨后,蚯蚓往往会爬到地面上来,这是因为洞穴内被水淹没,而蚯蚓依靠呼吸,爬到地面上来以便于获得充足的。
(2分)
(5)实验完成后,应将蚯蚓怎样处理?。
(2分)
22.将无脊椎动物的特点与其所属类群联系起来:
身体细长,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软体动物
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环节动物
身体外面有外套膜,大多具贝壳腔肠动物
身体分节,运动器官为刚毛或疣足线形动物
23.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识别的动物有150多万种,其中无脊椎动物约占动物总类总数的95%以上,它
们种类多,分布广,各自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
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1分)
(1)上图中,最低等的动物是,其身体呈对称。
(2分)
(2)涡虫属于动物,它的身体呈对称,前端感觉器官集中,身体的两侧和腹面通常
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2分)
(3)蛔虫属于______ 动物,它寄生在人体内而不被人体消化液消化的主要原因是体表有____ 。
从消化管看,它的特点是___________因而较有些动物高等。
(3分)
(4)蚯蚓的身体由_____ 组成,它依靠而使身体产生运动。
(2分)
(5)鲍鱼坚硬的外壳称为________,它是由外套膜分泌而成。
(1分)
(6)蜘蛛、苍蝇、蜜蜂、蜻蜓、蚂蚁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 。
(1分)
24.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数具有_____;运动器官是。
(3分)
25.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3分)
螳螂在昆虫界享有“温柔杀手”的美誉。
由于螳螂平时总是把两个前臂收于胸前,像是在祈祷,因此
法布尔等西方学者把螳螂称为“祈祷者”。
其实,螳螂这种虔诚姿态的背后却暗藏杀机,这是它捕虫
前做准备的标准姿势。
螳螂捕食的大多是害虫,对庄稼有益,是人类的好朋友。
(1)螳螂的运动靠________ ,它的体表覆盖着的坚韧外壳是。
(2分)
(2)螳螂体内没有脊柱,属于动物。
(1分)
答案:1-5.BBDDD AAA 11-15.AABAC 16-20.ADDCB
21.(1)体节(2)刚毛(3)呼吸(4)湿润的体壁氧气(5)放回大自然
22.1.线形动物 2.腔肠动物 3.软体动物 4.环节动物
23.(1)水螅辐射(2)扁形两侧(3)线形角质层有口有肛门(4)体节肌肉和刚毛(5)贝
壳(6)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分节
24.柔软贝壳足
25.(1)足和翅外骨骼(2)无脊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