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准群体与显群体
“准群体”和“显群体”是达伦多夫用来描述强制性协作团体中的统 治群体和被统治群体发育成熟过程的概念。
所谓准群体是指在强制性协作团体中占有相同地位、拥有共同的潜在 利益的群体。所谓“准群体”,是说这种群体还没有形成明确统一的 群体意识,是尚未组织起来的利益群体(类似马克思所说的“自在阶 级”)。
他所分析的基本单位称之为“强制性协作团体”(ICA), (Imperatively Coordinated Association),这种群体不是一 个产生于共同愿望的系统,而是一个具有一定权威结构 的群体。
(一)社会模式的二重性
为什么要提出冲突理论?达伦多夫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证。 达伦多夫从社会的两面性入手,通过进一步分析社会模式 的二重性来论证其冲突理论的合理性。
二、达伦多夫的辨证冲突论
达伦多夫自称“冲突理论家”,他的冲突思想更多地受 到马克思的影响。
达伦多夫的冲突论具有两个特点:
第一,达伦多夫把冲突现象与特定的社会结构相联系, 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解释冲突现象,反对从心理角度解 释社会现象。
第二,达伦多夫分析社会冲突现象的单位既不是宏观的 阶级结构,也不是微观的个人之间的互动结构,而是处 于中观层次的群体(或团体)结构。达伦多夫主要把冲 突理解为群体之间的斗争,其理论分析的目标被限定为 对冲突群体和群体冲突进行结构分析。
①社会变迁是普遍存在的最基本的现象; ②社会冲突是普遍存在的,凡有社会生活的地方就存在着冲突;冲突
现象可以加以疏导和控制,可以暂时被压制,但无法彻底消除; ③社会中的某一要素都可能促进社会变迁、破坏社会整合 ④每一个社会都以其内部一部分成员压制其他成员为基础 对于社会均衡模式和社会压制模式或者说对于结构功能主义和社会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