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在新生儿肾上腺出血诊断中的应用——附18例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890.97 KB
- 文档页数:4
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肾上腺病变中的应用
丛也彤;王小红;杜江
【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
【年(卷),期】2010(030)020
【摘要】@@ CT灌注特别是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比动态增强扫描更准确反映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在肾上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中更有意义.64排螺旋CT具有更高的时间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扫描速度快、可实现CT血管成像(CTA)和灌注扫描数据的同步采集,比16层螺旋CT更准确评估器官微血管灌注的变化,从而达到对实质脏器及其疾病的全面分析诊断.本研究探讨建立用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鉴别肾上腺肿瘤良恶性的方法,为临床提供疾病诊断、判断预后的依据.
【总页数】2页(P3004-3005)
【作者】丛也彤;王小红;杜江
【作者单位】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CT科,吉林,吉林,132021;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麻醉科,吉林,吉林,132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
【相关文献】
1.64排螺旋CT肺灌注显像在评价肺气肿中的应用 [J], 司明珏;丁小龙;施宇衡;马佳韵
2.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在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杨首香;徐
锐;李建龙;王瑞敏;王雁冰
3.64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联合头颈部血管成像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J], 朱建国;杨亚芳;刘斐;唐继来;沈世田;顾生荣;万谦;史永平;朱成红
4.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肝硬化小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朱裕;敖卓鸳;陆伍好;曾纪莲
5.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J], 傅信东;王丽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T医师上岗考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总分200, 做题时间90分钟)1. A1型题1.泌尿系统肿瘤最具特点的临床症状是SSS_SINGLE_SELA 无痛性全程血尿B 尿频尿痛C 排尿困难D 腹部肿块E 尿失禁2.鹿角状结石是指发生在哪一部位的结石SSS_SINGLE_SELA 膀胱B 输尿管C 肾小盏D 肾大盏E 肾盂及肾盏3.下列关于支气管囊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SSS_SINGLE_SELA 属于支气管发育异常B 仅发生于纵隔内C 多位于隆突附近D 多为单发病变E 较少发生感染4.中年女性,CT检查显示第12胸椎骨密度减低,内见粗大骨小梁,病变侵犯椎弓根及椎管,首先应考虑为SSS_SINGLE_SELA 骨髓瘤B 转移瘤C 内生软骨瘤D 血管瘤E 脊椎结核5.按Borrmann分型,结肠癌最常见的类型是SSS_SINGLE_SELA Borrmann Ⅰ(蕈伞型)B BornmannⅡ(局限溃疡型)C BomnannⅢ(浸润溃疡型)D BorrmannⅣ(浸润型)E BorrmannⅤ(混合型)6.下列骨样骨瘤X线表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SSS_SINGLE_SELA 病变为单发B 瘤巢可钙化C 可骨膜增生D 股骨及胫骨好发E 瘤巢周围可无硬化7.中年男性患者,诊断肝硬化、结节型肝癌,发现右大腿局限性肿胀4天,伴疼痛。
CT平扫示股深部软组织团块影,密度均匀,边界欠清,CT值约75Hu,下述诊断最可能的是SSS_SINGLE_SELA 海绵状血管瘤B 转移瘤C 血肿D 脓肿E 蜂窝织炎8.下列叙述中,属于继发性外伤性脑损害的是SSS_SINGLE_SELA 脑白质剪切伤B 外伤性脑水肿C 脑挫裂伤D 颅骨骨折E 硬膜外血肿9.下列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描述,正确的是SSS_SINGLE_SELA 幕下多见B 部分病例CT增强扫描可无强化C 多有灶周水肿改变D 占位效应明显E 病变常为多发10.后组鼻窦是指SSS_SINGLE_SELA 筛窦+蝶窦B 筛窦+上颌窦+蝶窦C 后组筛窦+蝶窦D 后组筛窦+上颌窦+蝶窦E 上颌窦+蝶窦11.上颌窦腺样囊性癌的典型表现是SSS_SINGLE_SELA 囊状包块B 分叶状肿块C 囊实性包块D 溶骨性骨质破坏E 沿神经跳跃性生长12.关于恶性胸膜间皮瘤CT征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SSS_SINGLE_SELA 胸膜结节状增厚B 可累及膈肌、胸壁或叶间裂胸膜C 病灶可通过后纵隔蔓延到对侧胸腔D 少有胸腔积液E 病灶常见多发13.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最大的病理特点是SSS_SINGLE_SELA 具有占位性病变征象B 具有正常肝小叶结构C 星状纤维瘢痕组织向周围放射状分布D 肿块和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楚E 肿块无包膜14.有关副脾的描述,错误的是SSS_SINGLE_SELA 由异常脾组织构成B 最常见于脾门附近,单发或多发C 密度或增强特征与正常脾脏相同D 脾摘除后副脾可增生E 属于先天性变异15.交叉池内出血常见原因为SSS_SINGLE_SELA 支动脉瘤破裂B 静脉瘤破裂C 动脉破裂D 血管瘤破裂E 原因不明16.单层螺旋CT在硬件方面的重要改进是SSS_SINGLE_SELA 采用了“飞焦点”技术B 增加了探测器的数量C 采用了电子束和四个阳极靶面D 采用了滑环技术E 增加了机架的重量,以抵抗滑环连续旋转的离心力17.下列CT表现中,不属于骨巨细胞瘤征象的是SSS_SINGLE_SELA 骨端膨胀性骨破坏B 破坏区周围新骨形成C 肿瘤内出血D 破坏区软组织包块E 肿瘤局部骨皮质断裂18.两肺血减少,肺动脉段突出,左肺动脉主干增粗,右侧变细,属于下述哪一疾病的X线表现SSS_SINGLE_SELA 法洛四联症B 动脉导管未闭-肺血增多C 室间隔缺损-肺血增多D 房间隔缺损-肺充血E 肺动脉瓣狭窄19.最易发生纵行溃疡的是SSS_SINGLE_SELA 溃疡性结肠炎B 肠结核C 克罗思(Crohn"s)病D 淋巴瘤E 平滑肌肉瘤20.有软骨成分的肿瘤是SSS_SINGLE_SELA 骨瘤B 骨肉瘤C 外生骨疣D 骨巨细胞瘤E 非骨化性纤维瘤21.中耳乳突窝胆脂瘤常破坏的结构是SSS_SINGLE_SELA 耳蜗导水管B 前庭导水管C 上半规管D 外半规管E 后半规管22.牙源性上颌窦炎特征性X线表现是SSS_SINGLE_SELA 上颌窦腔内见异位牙齿B 窦腔内见异位牙及液平C 牙周脓肿合并上颌窦炎D 上颌窦下壁骨质破坏E 上颌窦注入造影剂经窦道流入口腔23.关于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描述,错误的是SSS_SINGLE_SELA 在发育上,为两个肾实质融合在一起并位于同一包膜内B 两支输尿管在中途汇合呈Y形,为不完全型双输尿管畸形C 不完全型双输尿管畸形较为少见D 静脉肾盂造影可见一侧肾脏有上、下两套收集系统显影E 多数情况下,上部肾盂、肾盏与下部肾盂、肾盏形态一致24.原发性肺结核典型X线征象是SSS_SINGLE_SELA 肺内浸润阴影B 肺门淋巴结肿大C “双极”征D 肺空洞形成E 胸腔积液25.疲劳骨折最好发部位是SSS_SINGLE_SELA 第二跖骨B 股骨C 趾骨D 跟骨E 肩关节26.下列宫颈癌知识,哪项不对SSS_SINGLE_SELA 鳞癌多见B 易腹腔种植C 多产妇多见D 髂内、会阴部淋巴结转移E 少数患者,晚期可有肝转移27.下述子宫内膜癌诊断要点,哪项不对SSS_SINGLE_SELA 绝经前后为高发年龄段B 增强扫描肿瘤有结节样强化C 生长缓慢,转移晚D 宫腔常增大或呈分叶状E CT平扫,肿瘤密度均匀边界清晰28.患者,女,65岁,因腹胀、进行性腹部增大2周,并腹痛3天就诊。
CT 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分析
王浩;卓建平;朱尚品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2016(029)014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出血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疗手段以及CT 诊断特点,以提高诊断正确性和疾病治愈率。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32例明确诊断为颅内出血的新生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影像资料。
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SA H ,含原发性和继发性)28例,占87.5%,脑室内出血(IV H )3例,硬膜下血肿1例。
结论:新生儿颅内出血采用CT检查可较为准确地显示颅内出血部位及相关情况(蛛网膜下腔出血因与纵裂、直窦类似,易出现误诊),并为其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可提高治愈率并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总页数】2页(P1929-1930)
【作者】王浩;卓建平;朱尚品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县人民医院影像科 221200;江苏省睢宁县人民医院影像科 221200;江苏省睢宁县人民医院影像科 221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
【相关文献】
1.超声与 CT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分析 [J], 贾月霞;温琳峰
2.CT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46例临床分析 [J], 顾安信
3.CT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46例临床分析 [J], 顾安信
4.78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诊断临床分析 [J], 尚汝斌
5.超声与CT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分析 [J], 齐晓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