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髋关节假体脱位的应急预案

髋关节假体脱位的应急预案

髋关节假体脱位的应急预案
髋关节假体脱位的应急预案

潢川县人民医院骨科应急预案演练记录表题目组织人

日期、时间地点

应到人数实到人数培训率

参加人员签名:

应急预案内容及流程髋关节假体脱位的应急预案内容

一、患者发生髋关节假体脱位时,立即告知值班医生和主管医生,通知告知患者暂时的禁食水,并为患者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二、积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联系放射科,积极准备为患者进行放射科检查工作。

三、患肢制动,观察患肢的末梢血运情况。

四、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暂时不用镇痛药物。

五、积极处理患者手术禁忌的疾病,为手术复位做好准备。

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

髋关节假体脱位的应急预案流程

髋关节假体脱位的患者

告知患者暂时的禁食水,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马上通知医生

积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

放射科检查的准备工作

观察末梢血运,同时患肢制动

观察患肢的疼痛,暂时不用镇痛药物

处理手术禁忌的疾病,为手术复位做好准备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

应急预案演练脚本髋关节假体脱位的应急预案演练

演练时间:2017年4月10日

演练地点:骨科病区

演练内容:髋关节假体脱位的应急预案演练

参加人员:值班医师杨克勇,副主任医师程先明,护士董珍珍,病人李某、陪护刘某

演练场景及记录:

10床病人李某,因左侧股骨颈骨折于4月8日行髋关节置换术。现术后第2日。

护士站呼叫器响起,护士董珍珍接听。陪护刘某:10床病人现在感觉做手术的那条腿疼痛,不能动了。护士进病房询问病人,进一步询问得知陪护今晨协助患者翻身后,患者突然感觉左髋部疼痛剧烈,左下肢不能活动。考虑患者可能发生髋关节假体脱位,立即告知值班医生杨克勇,通知告知患者暂时禁食水,并为患者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积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肢制动,观察患肢的末梢血运情况。

值班医师及护士协助转移病人至担架床,联系放射科,积极准备为患者进行放射科检查工作。

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暂时不用镇痛药物。

值班医师通知上级医师程先明,电话通知手术室,麻醉科,积极处理患者手术禁忌的疾病,为手术复位做好准备。

X线结果回报显示患者髋关节假体脱位。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病情签字,护士做好术前准备后推入手术室。

影像资料

潢川县人民医院骨科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评价

时间:演练内容:应急预案

评价

项目

评价结果

人员到

位情况

?迅速敏捷?个别人员不到位?重点岗位人员不到位

重视

程度

?高?一般?低

物品准备情况?物品准备

充分有效

?现场准备不充分?现场准备严重缺乏

个人防护?全部人员

防护到位

?个别人员防护不到位?大部分防护不到位

履职情况?职责明确

操作熟练

?职责明确、操作不够熟练?职责不明、操作不熟练

协调组织情况整体

组织

?准确

高效

?协调基本顺利、能满足需求?效率低、有待改进

应急

小组

分工

?合理

高效

?基本合理能完成任务?效率低、没有完成任务

急救

意识

?急救意识强?急救意识薄弱?急救意识差

上报

评价

?报告及时?报告不及时?无报告意识

处理

结果

?处理到位?部分处理不到位?大部分处理不到位

实战效果评价?达到预期目标?基本达到目的、部分环节有

待改进

?没有达到目标、需重新演

存在

问题

整改

措施

评价人签字: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髋关节假体材料及界面选择

髋关节假体材料及界面选择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作者:陈百成 髋关节假体材料及界面选择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经成为治疗非感染性髋关节疾病终末期的最佳方法之一,具有能够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恢复关节的稳定和功能等优点,已经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同,并迅速推广。但随着初次置换数量的不断增加,每年因各种原因导致手术失败需要翻修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人工假体的磨损及松动问题促使关节外科医生对髋关节假体材料及界面的选择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髋关节假体材料的应用分析 人工髋关节是受力复杂的负重关节,同时承受拉力、压力、扭转和界面剪切力以及反复疲劳、磨损的综合作用,每年要承受100 万~300 万次循环的体质量负荷并且由于其长期植入体内,要经受体液的腐蚀作用。鉴于特殊的使用环境,假体材料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生物相容性好。即生物材料能被人体组织所接受、且对人体无毒、无排异反应等。2、生物力学相容性好。人工关节材料与骨骼的弹性模量、热膨胀性能及其强度应尽量一致,才能将应力通过人工关节材料-组织界面进行有效传递。3、生物结合性能好、固定好:即要求人工关节与周围的骨组织结合良好、不发生相对移动和下沉等。4、寿命长。人工关节一般设计寿命为20~50 年。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由于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摩擦系数、费用低廉以及较好的抗磨损性能而成为制造人工关节假体的常用材料。但聚

乙烯假体的最大问题是材料磨损以及产生的磨损颗粒。在关节活动过程中假体表面发生形变是聚乙烯假体磨损产生微米和亚微米颗粒的核心特征之一。目前国内外学者就聚乙烯使用中的磨损问题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对聚乙烯进行表面改性,主要利用辐射交联和离子注入等表面处理技术,改变聚乙烯的表面分子结构、物理和化学特性,达到提高抗磨损性能和生物力学相容性的目的。Martell 等研究发现,体内常规聚乙烯线型磨损0.21mm/年,而高交联聚乙烯则仅为0.14 mm/年。 金属材料是制造人工关节假体的重要材料,主要有不锈钢、钴钼合金、钴铬钼合金、钛合金等。现代金属材料强度高,具有抗弯曲、扭转和抗疲劳特性。新一代假体采用大头、高抛光、小间隙,直径相差约100μ m 组合设计时其摩擦性能非常理想。然而,金属的弹性模量(100~200 GPa)与人体骨骼(1~30 GPa) 相差甚远,导致了应力遮挡效应,从而引起假体的疏松和不稳定,并且由于金属是生物惰性材料,植入人体后始终作为宿主的异体存在,容易变形和松动。 陶瓷材料目前已经发展到第四代,主要有氧化铝、氧化锆、羟基磷灰石(HA)以及复合陶瓷等。陶瓷的离子结构可以吸引带极性的液体,使之均匀地覆盖在陶瓷的表面,有利于形成流体薄膜润滑效果,并且陶瓷材料硬度高、磨损率低、磨损颗粒小。另外陶瓷可以在潮湿的条件下正常工作,克服了金属假体在体内潮湿环境下容易释放金属离子的问题。加快陶瓷磨损的有关因素有垂直位臼杯、股骨颈碰撞以及股骨头分离等,这些对术者的手术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髋关节置换指南

髋关节置换指南 第一章髋关节解剖 髋关节是球窝关节,它允许股骨(大腿骨)和骨盆(髋骨)之间发生运动。位于骨盆的球窝关节称为髋臼。股骨球形的头部与髋臼相匹配,组成球窝关节。它可以使下肢有广泛的活动。 股骨头的外表面和髋臼的内表面有关节软骨覆盖,关节软骨坚韧,非常光滑,允许两个关节面之间在活动时轻易的相互活动。 骨盆和股骨之间有坚韧的连接,包括韧带和关节囊覆盖关节,使其稳定。髋关节的活动由周围有力的肌肉引发及控制。 健康的髋关节允许下肢在其活动范围内自由活动,支撑上部肢体,吸收从走路及奔跑活动中产生的冲击力。 第二章需要髋关节置换的疾病 有一些疾病导致病人髋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必须进行关关节置换手术,最常见的情况可能是骨关节炎,通常指软骨有磨损,破裂表现的关节炎。骨关节炎可以在病人没有先前髋关节损伤的情况下,由髋关节磨损而发病。在某些人身上,可能有某些遗传的倾向,使他们增加了患骨关节炎的可

能性。 缺血性坏死是另一个可能需要髋关节手术的病症。此时股骨头球部丧失了其血供的一部分,相应地组织开始坏死,这导致了股骨头的塌陷及髋关节的退变,缺血性坏死与酗酒,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及其他疾病治疗时长期使用皮质激素有关。 髋关节功能的异常由髋关节创伤,髋关节骨折和儿童时期出现的髋关节疾病有关,例如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多年后能导致髋关节退变。机械性异常导致过度的磨损和撕裂。 第三章治疗选择 有很多种方法可以使您的髋关节痛疼缓解,这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或服止痛药,另一种选择是手术置换您的髋关节。置换髋关节通常在疼痛变得持久,并影响您的日常生活,且您和您的医生共同认为这是最好的治疗方案是才被推荐采用。 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目的是: 缓解疼痛 纠正任何畸形,如:下肢不等长 恢复髋关节丧失的功能 改善您的生活质量

髋关节假体脱位的应急预案

潢川县人民医院骨科应急预案演练记录表题目组织人 日期、时间地点 应到人数实到人数培训率 参加人员签名: 应急预案内容及流程髋关节假体脱位的应急预案内容 一、患者发生髋关节假体脱位时,立即告知值班医生和主管医生,通知告知患者暂时的禁食水,并为患者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二、积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联系放射科,积极准备为患者进行放射科检查工作。 三、患肢制动,观察患肢的末梢血运情况。 四、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暂时不用镇痛药物。 五、积极处理患者手术禁忌的疾病,为手术复位做好准备。 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

髋关节假体脱位的应急预案流程 髋关节假体脱位的患者 告知患者暂时的禁食水,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马上通知医生 积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 放射科检查的准备工作 观察末梢血运,同时患肢制动 观察患肢的疼痛,暂时不用镇痛药物 处理手术禁忌的疾病,为手术复位做好准备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

应急预案演练脚本髋关节假体脱位的应急预案演练 演练时间:2017年4月10日 演练地点:骨科病区 演练内容:髋关节假体脱位的应急预案演练 参加人员:值班医师杨克勇,副主任医师程先明,护士董珍珍,病人李某、陪护刘某 演练场景及记录: 10床病人李某,因左侧股骨颈骨折于4月8日行髋关节置换术。现术后第2日。 护士站呼叫器响起,护士董珍珍接听。陪护刘某:10床病人现在感觉做手术的那条腿疼痛,不能动了。护士进病房询问病人,进一步询问得知陪护今晨协助患者翻身后,患者突然感觉左髋部疼痛剧烈,左下肢不能活动。考虑患者可能发生髋关节假体脱位,立即告知值班医生杨克勇,通知告知患者暂时禁食水,并为患者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积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肢制动,观察患肢的末梢血运情况。 值班医师及护士协助转移病人至担架床,联系放射科,积极准备为患者进行放射科检查工作。 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暂时不用镇痛药物。 值班医师通知上级医师程先明,电话通知手术室,麻醉科,积极处理患者手术禁忌的疾病,为手术复位做好准备。 X线结果回报显示患者髋关节假体脱位。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病情签字,护士做好术前准备后推入手术室。

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预防

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预防 【摘要】查阅近年来关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原因和预防措施研究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及综合分析。术前对病人做详细的评估、选择合适的假体;术中提高假体位置安放的准确性、术后避免容易导致脱位的活动范围可以减少术后假体脱位的发生率。通过详细的术前、术中和术后处理可以降低术后假体脱位的发生率。 【关键词】髋关节;人工假体;关节置换;脱位;预防 Abstract: To sum up the methods which can be used to prevent dislocation after total hip replacement.Recent original articles about the reasons of dislocation and methods which were used to treat or prevent dislocation were extensively reviewed, and retrospective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Dislocation after THA can be reduced by careful assessment of patients, selecting suitable prosthesis, improving the position of prosthesis and avoidance risk movements.Dislocation after THA can be reduced by careful pre-, intra-, and postoperative assessment. Key words:hip; artificial joint; replacement; dislocation; prevention 髋关节置换是骨科在上个世纪所取得的成就之一,是骨科目前最为成功广泛运用的手术。但作为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假体脱位一旦发生,会对患者和医生的自信心造成很大打击,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早期的研究表明,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发生率在2%~5%,翻修术的脱位率可高达27%,假体位置异常和软组织张力低是脱位的主要原因[1~3]。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通过详细的术前、术中和术后处理,术后脱位的发生率多已在1%以下[4~6]。本文对预防术后假体脱位的措施进行了综述。 1 假体脱位的机制 从力学上讲,脱位是股骨头中心先垂直再平行于髋臼表面的移动,是促进和防止脱位的两种力量相互对抗的结果。股骨活动至一定范围就会出现小转子或股骨假体与髋臼及其周围软组织发生撞击,如果防止脱位的力量不能阻止这一倾向,就会通过杠杆作用导致假体脱位。后脱位是最常见的类型,在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超过一定范围时出现。其次为前脱位,在髋关节后伸、外旋时出现[7]。 关节的稳定性与关节的包容关系及周围软组织的张力有关。假体位置异常时,关节的包容关系较差,日常生活所需的活动即可引起股骨或股骨假体对髋臼的撞击,导致脱位。软组织张力是对抗脱位的因素,较低时关节的稳定性差[8]。对术后假体脱位的预防正是通过选择合适的假体类型、提高假体安放的准确性、增加软组织张力和术后注意活动范围而实现的。 2 术前措施 2.1 软组织张力判断:既往有髋部手术史、有神经肌肉疾患的患者(如脑血栓后遗症患者、小儿麻痹患者等)及老年人等,他们髋部的软组织张力较低,术后脱位的几率较大[6]。对这些患者要详细查体,了解外展肌力量,可根据情况选择单纯股骨头置换、大头假体置换。如外展力量明显降低,可选用限制性假体或术中采用大转子前移,增加软组织张力[6、9~11]。 2.2 合并疾患的诊断:研究表明:合并腰部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对侧髋部畸形及膝部疾病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几率增高[8、12]。这些疾患可能会影响术中假体的安放,也可能会影响术后骨盆的倾斜。诊断这些疾患,在术中做相应的调整,对预防脱位有很大的意义。对腰椎前凸较大的患者,髋臼假体的外展角要小些,前倾角要略大些;腰椎后凸时,髋臼的前倾角要小些[8]。对侧髋部的疾患也会增加术后脱位的发生率。当对

髋关节假体置换中股骨头直径及髋臼前倾角的作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第17卷 第30期 2013–07–23出版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July 23, 2013 Vol.17, No.30 doi:10.3969/j.issn.2095-4344.2013.30.002 [https://www.doczj.com/doc/1117591286.html,] 张江涛,尚延春,吴富源,曲广运. 髋关节假体置换中股骨头直径及髋臼前倾角的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30):5427-5433. ISSN 2095-4344 CN 21-1581/R CODEN: ZLKHAH 5427 www. CRTER .org 张江涛★,男,1976年生,河南省洛阳市人,汉族,主治医师,2010年郑州大学医学院毕业,硕士,主要从事创伤及关节置换研究。 zjtzjt803@https://www.doczj.com/doc/1117591286.html, 中图分类号:R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44 (2013)30-05427-07 收稿日期:2013-04-23 修回日期:2013-05-04 (201302079/G ·C) Zhang Jiang-tao ★, Master, Attending physician, Department of Knee Injury, Luoyang Orthopedic Traumatological Hospital, Luoyang 471002, Henan Province, China zjtzjt803@https://www.doczj.com/doc/1117591286.html, Received: 2013-04-23 Accepted: 2013-05-04 髋关节假体置换中股骨头直径及髋臼前倾角的作用★△ 张江涛1,尚延春1,吴富源2△,曲广运2△(1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膝部损伤科,河南省洛阳市 471002;2香港大学玛丽医院矫形及创伤外科部,中国香港) 文章亮点: 1 文章利用计算机导航的精准性进行体外实验,探讨全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头直径和髋臼前倾角对髋关节后向稳定性的影响,以期得到更准确的假体安装位置,为临床假体安装提供帮助。 2 分别应用直径为28,32,36 mm 的股骨头进行实验,在前倾角为0°-20°的情况下,观察髋关节屈曲90°内收0°以及屈曲90°内收30°时引起脱位的内旋角度。结果显示,髋臼前倾角的增加可减少髋关节后脱位的发生,但是当髋臼前倾角不是很好选择时,应用大直径的股骨头可增加髋关节的稳定性。 3 文章并没有考虑股骨假体柄的加长可降低脱位的可能性,而且尸体标本没有软组织的作用,这些有可能影响实验的结果。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人工假体;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导航系统;全髋关节置换;脱位;股骨头直径;髋臼前倾角;头颈比 摘要 背景:后脱位在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并发症中发生率仅次于假体松动,严重影响髋关节的稳定性。目前在临床研究中股骨头直径及髋臼前倾角对髋关节稳定性的影响尚存争议。 目的:探讨股骨头直径和髋臼前倾角在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对髋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方法:在尸体骨上测量全髋关节置换后影响髋关节后向不稳定的股骨头直径和髋臼前倾角。前倾角在计算机导航引导下安装在0°-20°,其中每个间隔为5°。分别应用直径为28,32,36 mm 的股骨头进行实验,观察髋关节屈曲90°内收0°以及屈曲90°内收30°时引起脱位的内旋角度。 结果与结论:当髋臼臼杯前倾角从0°增加到15°时,导致髋关节脱位的髋关节内旋角度随股骨头直径增加而增加(P < 0.05)。当髋臼臼杯前倾角度从15°增加到20°时,导致髋关节脱位的髋关节内旋角度随股骨头直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不明显。在髋关节屈曲90°内收0°时,当髋臼臼杯前倾由15°增加到20°,股骨头直径36 mm 组相对于28 mm 和32 mm 组有更高的稳定性(P < 0.01);当髋臼前倾角度大于10°时,股骨头直径32 mm 组与28 mm 组相比具有更好的稳定性(P < 0.05);当髋臼前倾角小于10°时,此种区别不是很明显。当髋关节屈曲90°内收30°,股骨头直径36 mm 组相对于28 mm 和32 mm 组有更高的稳定性(P < 0.01);当髋臼前倾角度大于10°时,股骨头直径32 mm 组与28 mm 组相比具有更好的稳定性(P < 0.05);当髋臼前倾角小于10°时,此种区别不是很明显。结果提示髋臼前倾角的增加可减少髋关节后脱位的发生,但是当髋臼前倾角不是很好选择时,应用大直径的股骨头可增加髋关节的稳定性。 Femoral head diameter and acetabular anteversion in hip prosthesis replacement Zhang Jiang-tao 1, Shang Yan-chun 1, Wu Fu-yuan 2△, Qu Guang-yun 2△(1Department of Knee Injury, Luoyang Orthopedic Traumatological Hospital, Luoyang 471002, Henan Province, China; 2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and Traumatology, 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spital,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China) Abstract BACKGROUND: Posterior dislocation after total hip replacement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omplications that second only to loosen, and can affect the stability of the hip joint seriously. There is controversy on the effect of femoral head diameter and acetabular anteversion on the stability of hip joint in clinical study.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femoral head diameter and acetabular anteversion on the stability of hip joint after hip prosthesis replacement. METHODS: The femoral head diameter and acetabular anteversion that affect the posterior instability after hip prosthesis replacement were measured on the cadaveric bone. The acetabular shell was inserted at 0°-20° of anteversion at five degree intervals. The femoral heads with different diameters (28, 32 and 36 mm) were used for experiment, the internal rotation degrees to dislocation caused by hip at 90° flexion and 0° adduction and at 90° flexion and 30° adduction were recorded. RESULTS AND CONCLUSION: When the cup anteversion varied from 0° to 15°, there was an increase in the degree of internal rotation angle that could cause hip dislocation with the increasing of femoral head diameter

髋关节置换指南

髋关节臵换指南 第一章髋关节解剖 髋关节是球窝关节,它允许股骨(大腿骨)和骨盆(髋骨)之间发生运动。位于骨盆的球窝关节称为髋臼。股骨球形的头部与髋臼相匹配,组成球窝关节。它可以使下肢有广泛的活动。 股骨头的外表面和髋臼的内表面有关节软骨覆盖,关节软骨坚韧,非常光滑,允许两个关节面之间在活动时轻易的相互活动。 骨盆和股骨之间有坚韧的连接,包括韧带和关节囊覆盖关节,使其稳定。髋关节的活动由周围有力的肌肉引发及控制。 健康的髋关节允许下肢在其活动范围内自由活动,支撑上部肢体,吸收从走路及奔跑活动中产生的冲击力。 第二章需要髋关节臵换的疾病 有一些疾病导致病人髋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必须进行关关节臵换手术,最常见的情况可能是骨关节炎,通常指软骨有磨损,破裂表现的关节炎。骨关节炎可以在病人没有先前髋关节损伤的情况下,由髋关节磨损而发病。在某些人身上,可能有某些遗传的倾向,使他们增加了患骨关节炎的可

能性。 缺血性坏死是另一个可能需要髋关节手术的病症。此时股骨头球部丧失了其血供的一部分,相应地组织开始坏死,这导致了股骨头的塌陷及髋关节的退变,缺血性坏死与酗酒,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及其他疾病治疗时长期使用皮质激素有关。 髋关节功能的异常由髋关节创伤,髋关节骨折和儿童时期出现的髋关节疾病有关,例如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多年后能导致髋关节退变。机械性异常导致过度的磨损和撕裂。 第三章治疗选择 有很多种方法可以使您的髋关节痛疼缓解,这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或服止痛药,另一种选择是手术臵换您的髋关节。臵换髋关节通常在疼痛变得持久,并影响您的日常生活,且您和您的医生共同认为这是最好的治疗方案是才被推荐采用。 髋关节臵换手术的目的是: 缓解疼痛 纠正任何畸形,如:下肢不等长 恢复髋关节丧失的功能 改善您的生活质量 髋关节臵换手术包括采用人工制造的,称为假体的装臵

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突发事件的不断增加及环境污染所引起的关节疾病增多,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患上关节性疾病。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此类疾病的有效方法[1]。但由于手术的对象多为老年人,合并基础性疾病较多,机体脏器的功能低下,手术耐受性低,而髋关节置换术是一个技术要求较高的手术,因此常常会发生很多的并发症,如感染、人工髋关节脱位、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压疮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一旦发生可引起手术失败,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预防术后并发症极其重要。我院自2014年6月~2015年6月对50例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受到较好的效果。先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共收治髋关节置换患者50例,其中男性17例,女33例,年龄55~73岁,股骨颈骨折29例,退行性关节炎3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2例。全部患者合并糖尿病18例,合并高血压37例,合并心脑血管疾病15例,术后并发褥疮2例,肺部感染1例,经治疗及护理后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3月,所有患者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无感染、脱位、关节松动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 2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1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老年患者术后体位受限,活动少,血液回流不畅,以及术后的出血,血液浓缩,易引起静脉血栓的形成。手术导致静脉壁损伤、手术创伤、术中及术后血浆渗出等使血液凝固性亢进等原因,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2]。因此术后需要注意严密观察患肢的肿胀、疼痛和循环情况并采取预防措施:①术后在麻醉消失的情况下,嘱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在膝下垫软枕高于心脏20~30 cm有利于静脉回流;②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钙5000 u皮下注射并口服肠溶阿司匹林预防血栓;③饮食上嘱患者多吃一些低脂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腐、海产品等,均能有效的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深静脉血栓继发肺栓塞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多发生在术后2~3 w,患者突然胸闷、剧烈胸痛、紫绀、速脉、咯血,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应考虑肺栓塞。立即报告医生,吸氧,大剂量应用溶栓或抗凝治疗。术后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和咳嗽可有效的防止肺栓塞。 2.2预防切口感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它是造成人工髋关节置换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做到早预防是取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成功的重要环节[3]。感染的主要原因为无菌操作不严、手术中操作动作粗暴、止血不彻底、术后引流不畅、手术时间过长、以及术后患者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老慢支等。预防切口感染的相应措施:①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生素;②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条件允许的安排单间,做好病房的消毒隔离,定时开窗通风;③术后要严密观察体温的变化,如超过38.5℃及时报

(完整word版)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规范.docx

全髋置换术后康复流程 康复评定 1.单项功能评定:肿胀、疼痛、肢体长度、关节活动范围、肌力、平衡功能、步态等。 2.体格检查: (1)术前评定做髋关节功能的局部检查脊柱与关节形态、关节活动范围神经肌肉运动情况。 (2)肌力评定:测试肌肉或肌群、对抗重力或外在阻力完成运动的能力。 (3)神经系统功能:注意肢体有无神经功能障碍 (4) X 线诊断:双侧髋关节的骨盆正位片、患髋蛙式位片、与健侧进行对比、观察髂骨、 坐骨、耻骨和骶髂关节。 (5)CT 和 MRI 检查:骨赘和剥脱骨碎片、骨质的改变、MRI 轴位像补充失状位、冠状位和 三维影像的不足 (6)核素骨扫描( ECT): ECT 反映骨的代谢、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力感染、肿瘤和营 养不良性骨病 3.综合功能评定:常用Harris 髋关节评分表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的目的和原则 基目的是保持合理的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重建关节的稳定性,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本原 则是早期开始、循序渐进、全面训练、个别对待。因手术后训练时间、力度选择与手术术式等密 切相关,因此术后的肌力训练方法和开始时间尚未统一,缺乏能证明何种程序或方法更有效、更 安全的可靠的临床研究,但应坚持渐进和不引起疼痛的原则。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要点 1.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起坏泵运动、腹式呼吸、气压循环治疗。 2.防止关节脱位:卧位,伸直术侧下肢,髋外展15°-30°,穿丁字鞋防髋关节外旋。 3.坐位:不宜久坐,每次 <30 分钟,床上屈髋 <45°,床旁坐屈髋 <90°,同时避免屈膝、髋内收 和内旋。 4.转移活动:卧位是向术侧侧翻取床头柜上物品,半坐位时健侧取床头柜上物品。翻身,向 患侧翻身。坐位,借助双上肢支撑坐起。下床时间向术侧移向床边,上床时术侧先移上床。 在床旁坐、站立时,术侧髋尽可能后伸,避免起立时屈髋>90°。 5.关节活动度范围训练:拔出引流管后借助膝关节持续关节被动运动装置被动屈伸髋关节, 屈曲角度控制在 90°以下。逐渐由被动向助力和主动运动过渡,早起仰卧位足底沿床面进行 屈髋,髋膝主动运动,屈髋 <70°。髋关节伸直训练,俯卧位有利于伸髋训练。 6.肌力训练:重点训练的是臀中肌、臀小肌,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等,以等长肌力训练为主。 加强上肢伸展肌力训练。 7.站立负重和步行训练:骨水泥固定者拔出引流管后即可负重步行训练,生物固定者至少术 后 6 周开始步行训练。

体位管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防假体脱位效果分析

体位管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防假体脱位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7-12-28T15:14:22.877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23期作者:李倩 [导读] 加强体位管理对于改善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肌功能具有积极作用,亦有利于减少术后假体脱位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长沙 410015) 摘要: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防假体脱位在体位管理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109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在防假体脱位的护理中,根据是否采取体位管理进行分组;对照组53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5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体位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肌力分级,根据术后假体脱位发生率,综合评价患者的护理效果,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肌力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肌力分级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假体脱位发生率为1.79%,显著小于对照组的7.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体位管理对于改善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肌功能具有积极作用,亦有利于减少术后假体脱位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假体脱位;体位管理 髋关节置换术作为治疗髋关节类疾病的切实可行方法,对于改善髋关节功能,解除疼痛均具有重要作用[1]。众所周知,术后防假体脱位作为影响髋关节置换术疗效、康复效果的严重并发症,且该并发症往往发生于术后早期,对患者术后康复的信心打击较大。同时,术后防假体脱位作为导致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延长康复时间,遗留后遗症的重要因素。此外,亦有研究指出,加强体位管理,包括术前手术设计、术中预防假体脱位、术后肌力训练、健康教育等,均作为提前加强康复护理的重要措施,有利于减小术后防假体脱位发生的可能性。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防假体脱位在体位管理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09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在防假体脱位的护理中,根据是否采取体位管理进行分组;对照组53例,男患24例、女患29例;年龄范围39.5~68.9岁、平均年龄(52.8±4.5)岁;类型:全髋关节置换35例、股骨头置换18例;观察组56例,男患23例、女患33例;年龄范围41.2~69.2岁、平均年龄(55.4±4.3)岁;类型:全髋关节置换36例、股骨头置换1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术前讲解髋关节置换术的基础情况,严格按照医嘱给予专科护理,告知术后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体位管理,包括术前手术设计,研究患者的X线片,分析使用何种假体在重建髋臼旋转中心、偏心距的基础上,更有利于术后快速康复;同时,检查患者的外展肌肌力,采取外展肌训练,以患肢主动外展为主;术中预防假体脱位,最大限度减小假体安放的角度误差,避免使用脱位内衬,严格控制假体柄前倾角,准确把握髋臼的前倾角;同时,手术结束前,应检查脱位情况,评估术后假体脱位的发生风险,并及时清除髋关节周围的增生骨质等,修复切开的关节囊;术后肌力训练,术后早期采取踝关节主动伸屈练习,股四头肌收缩运动,髋、膝关节进行被动运动;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呼吸功能训练,以深呼吸、咳嗽等为主,并继续开展外展肌肌力训练,如平卧位时,以主动外展训练为主,活动范围应循序渐进;术后5天左右,协助患者采取坐位,并适当延长坐位时间,为尽早下床活动作准备,持续开展外展肌肌力训练;同时进行股四头肌、臀肌锻炼,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屈伸运动和直腿抬高运动等;早期下床活动采取由人在患侧协助,健肢先上下床的方法,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健康教育,加强对患者进行关于髋关节功能训练的指导,明确告知正确的肌力训练方法及导致术后假体脱位的危险动作,嘱咐患者持续加强肌力训练,禁止患肢髋关节内收、外旋,并定期复诊。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肌力分级,根据术后假体脱位发生率,综合评价患者的护理效果,并作对比分析[2]。 1.4 数据处理 组间等级资料使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肌力分级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肌力分级对比(分)

人工髋关节的假体分类和应用

人工髋关节的假体分类和应用 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徐辉 人工全髋关节自上个世纪60年代上市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上百万患有髋关节疾病的患者改善生活状况重返社会提供了保证,但由于人工髋关节的长期使用,它的使用寿命和与之相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例如假体松动、骨溶解骨缺损、假体周围骨折…等。因此,生产厂家根据临床医生的经验和要求,以及骨科生物力学和材料科学的发展,设计和生产出不同类型的人工全髋关节。目前,国内市场上推出的人工全髋关节有几十种,每个厂家都有好几种。如何选择假体?各种假体的特点如何?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现将我们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和经验介绍给各位同行,希望能对您的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人工髋关节假体的分类 人工髋关节的成功的临床实践得益于Charney医生,他所采用的假体均为骨水泥型关节,以后的发展多是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的。一般认为根据人工关节固定的方式,可将其分为骨水泥固定型和非骨水泥固定型假体。 骨水泥固定型假体按其柄的形态分为直柄和解剖柄,按股骨柄表面处理情况分为高抛光假体、亚抛光假体和粗糙面假体。按是否带有颈领分为颈领型和无领型。 非骨水泥固定型假体按其固定的部位分为近端固定型、远端固

定型和混合固定型假体。按假体形态分为直柄型、解剖型和组配型。按股骨假体表面处理的类型分为精钢沙表面、钛喷涂表面、珍珠表面、钛丝表面、小梁金属骨表面和羟基磷灰石(HA)表面,也有先喷涂钛或其他,再喷羟基磷灰石(HA),称为双涂层表面。近年来又以对骨量保留的状况分为假体适配型和骨量保留性假体。 髋臼假体主要按固定方式分为骨水泥和非骨水泥固定型假体。非骨水泥固定假体按形态分为球面压配固定型假体和螺旋固定型假体。压配型又分为,单半径、双半径和周边齿状设计。按表面处理不同分为精钢沙表面、钛喷涂表面、珍珠表面、钛丝表面、小梁金属骨表面和羟基磷灰石(HA)表面,也有先喷涂钛或其他,再喷羟基磷灰石(HA),称为双涂层表面。聚乙烯又按其处理方式不同分为普通和高交联。 按关节的界面不同可以将其分为金属对聚乙烯、金属对高交联聚乙烯、陶瓷对聚乙烯、金属对金属和陶瓷对陶瓷界面。由于骨水泥固定髋臼均采用高分子聚乙烯,因此在关节的界面上只有陶瓷对聚乙烯和金属对聚乙烯。 各类假体的设计特点 Charney医生所采用的是一种经过多次改进的骨水泥固定的低摩擦型charney关节,关节表面为亚抛光,圆润光滑,颈部有一微领防止假体下沉,股骨头为22mm,头颈为一体。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10年存留率为94.6%。与此同时在英国埃塞特有一位名叫robin li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