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济会资料: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的共济会简历
- 格式:doc
- 大小:16.29 KB
- 文档页数:6
神秘会所---共济会现代共济会(英语:Freemasonry)最早出现在18世纪的英国,是一个带犹太密教色彩的商业与政治结盟的兄弟会组织。
世界上众多著名人士、富豪和政治家都是秘密的共济会成员。
共济会对加入资格的审核甚严,原则上它只接纳大富豪和在各个领域的尖端精英人士。
已曝光的共济会会员中,包括英国王室以及其他欧洲国家的首脑、王室成员和美国历任总统。
中文“共济会”一词取其组织的秘密结盟性质也被意译为“兄弟会”。
共济会会员被称为“美生”或者“梅森”(英语:Mason,原意为石匠),初入会者为“学徒”,以后随其地位和重要性而提升为“师傅”、“大师”(MASTER)。
会员互称彼此为“兄弟”。
19世纪海外华人组织了洪门“致公堂”,其英文名称是Chinese Freemasonry,使用了“梅森”同一个词,并且借用了共济会的标志,但与国际共济会没有形成直接的隶属关系。
共济会对入会申请者原来是否有宗教信仰或是什么宗教背景并没有特殊要求。
但共济会员都是有神论者,必须相信存在着一位特殊的至上神(不同于基督教的上帝),这个神的象征是一只独眼(“路西法”,“全视之眼”(All-seeing Eye),也称普罗望思之眼,Eye of Providence),表示它无所不在和无所不见。
这个无形无肉身之天眼象征共济会信仰的唯一神灵。
因此,共济会的宗教具有泛神论、自然神论和神秘主义的综合特点。
参加共济会(包括其分支组织,如:玫瑰会、骷髅会、光明会、圣殿骑士会、西奈山会等)成为正式的会员,均须举行某些特殊、恐怖的入会仪式。
根据共济会的传说,共济会的始祖为海勒姆(Hiram Abiff),他是建造耶路撒冷圣殿的石匠总师(MASTER)。
后来被三个妒忌他地位及技能的工匠所杀,埋于圣殿内的青铜墓里。
因此,凡加入共济会者,都要举行一场象征死亡及复活的仪式。
入会之后,如果不经组织特别允许,任何会员不得向他人暴露露其兄弟身份。
尽管共济会是秘密组织,但各国的总会所往往是在司法管辖区内以社团的形式注册的公开的合法机构。
凤凰卫视12月6日《时事亮亮点》,以下文字实录为新闻解读“中国学者称神秘组织共济会统治全世界”:是谁统治当今的世界,很多人会回答是美国,但是这个答案可能不够准确。
中国著名学者何新最近提出一个观点真正主宰世界的是一个已有400多年历史的神秘组织,它的中文名叫做共济会。
香港中港传媒出版社今年11月推出何新编著的《谁统治着世界》一书,第一次全面的为读者揭开共济会的神秘面纱。
共济会被喻为全球最有权力的精英俱乐部,自17世纪在伦敦创立以来,他就以宣扬和传播自由作为基本教义,这个组织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由美英权力世袭精英控制下的世界政府,进而建构西方主导的世界新秩序,让美英少数精英家族主宰全世界。
共济会超越于党派之上,核心成员由美英政商界的最高统治者构成,历任的美国总统不论来自那个正当几乎都是共济会的成员。
美利坚合众国就是由共济会成员创建的,美国开国总统乔治·华盛顿正是当时共济会的大长老,这幅油画描绘的是华盛顿身穿共济会法裙,主持美国首都建成奠基典礼。
而这张图片则美国共济会的会标,这个会标连同共济会的口号一个新秩序的时代,都印制在象征着美国全球霸权的美钞上。
目前国际共济会总部分别设在美国和英国,经济来源由美英金融财团提供。
美国现任总动奥巴马、英国前首相布莱尔、金融大鳄索罗斯、巴非特、美国联储局前主席格林斯潘等人都是共济会的会员。
共济会控制着美国许多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盟会、学会和基金会,包括美国外交委员会、美国企业研究所、传统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比尔盖茨基金会、骷髅会等。
这个回恐怖的图案是骷髅会的标志,表面上骷髅会是耶鲁大学的一个校友会,实际上确是美国最神秘最有权势的幕后政治组织。
成员包括总统、最高法院大法官、国会议员、商界巨子、专家学者。
美国前任总统老布什和小布什父子都是它的会员。
何新认为,20世纪的冷战实际上是共济会成员国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两大阵营争取世界控制权的斗争,冷战以共济会一方取得胜利而告终。
共济会的详细资料中文名称:共济会中文别称:美生会、同济会、规矩会、梅森会英文名称:Freemasonry英文别称:masonic、masonry、freemasons组织性质:宗教中的神秘主义、政治中的左翼,以及社交性的兄弟会。
成立日期:1717年6月24日(圣约翰日,英国石匠第一总会成立日期)会员数量:600万左右,其中美国约400万,英国约100万,法国约7万。
分布地区:全球各地,盛行欧美,在伊斯兰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低靡。
主要体系:英美风格、拉丁风格、北欧风格、女性风格、非裔风格、混合风格。
【基本介绍】“共济会”是这一组织在中文里的正式通用名称,取自其组织性质,即“同舟共济”。
在台湾的共济会则自称为“美生会”,意即“追求美好人生”,可谓音意相合,美生,也取自石匠的英文单词“Mason”,会员之间以“兄弟”(Brother)互称,其口号就是“四海之内皆兄弟”(WithinFourSeasallareBrethren)。
其他的中文称谓还有同济会、规矩会、梅森会等。
共济会在英文里的正式拼写为“Freemasonry”,从字面翻译就是“自由石匠工会”,其他的拼写还有masonic、masonry、freemasons 等,在欧美共济会里面广为传颂的一句共济会名言就是“Make agoodmanbetter!”(使一个好人变得更好!),这也是他们立会的核心宗旨。
需特别注意的是共济会这个词是一种泛称,代指全球所有的共济会组织,这些组织采用相近的名称以及仪式传统,在历史上拥有传承关系,但随着共济会在历史上的不断分化,这些组织在司法上都已经是彼此独立的,目前形成了英美风格、拉丁风格、北欧风格、女性风格、非裔风格、混合风格这几个主要体系,这些不同体系的共济会组织在全球并没有一个统一管辖的机构,有些彼此之间甚至还有争执。
这个体系有其独特的信仰与道德准则,但又主张自由至上,提倡非教条原则。
他们自称为远古奥秘知识的守护者,通晓天地自然以及宇宙的奥秘,基本宗旨为倡导博爱和慈善,追求个人美德与完善社会,通过一系列独特的象征符号与仪式教导成员达至一种超凡的精神状态。
世界最强大的精英组织——共济会(彼德伯格俱乐部)彼德伯格俱乐部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最为隐秘的一个权谋组织。
它的成员包括了自艾森豪威尔以后的美国历届总统、欧盟及欧洲主要国家的领导人,全球100家最大公司的商业领袖,这些人的财富甚至远远超过所有美国人财富的总和。
他们每年都秘密集会,研究策划世界经济和政治大事,一些事情随后一一发生。
但奇怪的是会议的内容却从未公开。
彼德伯格俱乐部的历史渊源上世纪二战之后冷战初期,西方世界政治高层普遍认为,如果负责任且有影响力的领导人能够在他们公开的姿态背后实际控制世界事务,那么,严重的经济下滑,比如“大萧条”,以及新的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
基于此认识,1954年,纳粹历史背景的荷兰亲王本?哈德被授命组织那些“志趣相投”的代表们召开第一次会议。
这些代表来自世界经济、政治、工业、军事领域的所有方面。
1954年5月29日至5月31日,他们在荷兰乌斯特比克的彼德伯格酒店开会。
会议结束时,与会者同意成立一个秘密团体。
这就是彼德伯格俱乐部的来源。
洛克菲勒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和荷兰王室,是彼德伯格俱乐部的核心。
三边委员会、外交关系委员会,是彼德伯格俱乐部的御用工具。
从那以后,他们每年都在世界某地的一家豪华酒店里举行会议,谋划人类的未来。
在这些精挑细选的俱乐部成员中,有比尔?克林顿、保罗?沃尔福威茨、亨利?基辛格、戴维?洛克菲勒、?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托尼?布莱尔,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的政府首脑、商人、政治家、银行家和世界各地的记者。
在他们超过50年的会议历程里,新闻媒体从来都没有被允许出席,与会者的决议从来没有被公开过,彼德伯格俱乐部的会议日程也从来没有被公诸于众。
彼德伯格俱乐部的首脑们认为,这种保密是必要的――与会人士在讨论中可以自由言论而不用担心被记录或是被公开。
否则的话――彼德伯格成员声称,他们将被迫采用适合媒体的语言。
毫无疑问,保密让彼德伯格俱乐部成员可以更自如地讨论。
但是,这并没有回答最根本的问题:这些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们在会议上都说了些什么?为什么所有报纸都可以在头版讨论丹佛经济论坛和G8会议呢,成千上万的记者出席――然而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或媒体)报道过彼德伯格俱乐部会议?每年出席彼德伯格会议的人中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联邦储备银行的主席、世界上最大的100个公司的董事会主席――比如戴姆勒?克莱斯勒、可口可乐、英国石油公司(BP)、大通?曼哈顿银行、美国运通公司、高盛、微软,美国副总统、美国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的局长、北约秘书长、美国参议员和国会议员们、欧洲各国的总理们、反对党的领袖们、全世界处于领导地位的各大报刊的首席执行官和首席编辑们。
共济会又称美生会,美生会员称之为『兄弟』。
「美生」为英文MASON(水泥匠)之译音。
共济会正式出现的最早记载始于1717年的英国。
起源可溯至中世纪的石匠和教堂建筑工匠的分会,入会仪式可能溯至公元前10世纪,是世界上最大的秘密组织,因大英帝国的向外扩张而传至世界各地。
共济会于1721年开始筹备编纂自己的宪章。
当时的新教长詹姆斯·安德森牧师完成了这项工作,安德森根据共济会的古代条文《传统宪章》进行编纂,1723年正式出版第一部共济会的宪章――共济会章程,这部宪章分为历史、责任义务、通则三个部分。
宪章中将共济会的英文名(Freemasonry)解释为“一批自由石匠”,这些石匠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并洞晓造物主的奥秘,跟神只差那么一点点,正是那帮试图建造通天之巴别塔(The Tower of Babel)的石匠。
在神变乱了他们的口音之后,他们分散到世界各地,荒废了造塔大业。
从此他们把掌握到的伟大学问深藏心底,默默无闻地从事地下工作,他们在耶路撒冷建了所罗门王的神殿,中世纪时更是造了无数的教堂和其他石头建筑。
他们秘密结社,互称兄弟,精诚团结,同舟共济。
很多为我们熟知的名流如歌德、马克.吐温、莫扎特、孟德斯鸠、歌德、海顿、萨德侯爵、莫扎特、菲特烈大帝、马克·吐温、柯南道尔、加里波第等无不是共济会成员。
在美国建国时,签署《独立宣言》的56位美国开国元勋中有53位是共济会会员。
历任美国总统中从华盛顿开始,只有被暗杀了的林肯和肯尼迪不是共济会会员。
英国王室里的共济会会员比例也很惊人,乔治三、四、六世,爱德华七、八世等等统统都是,查尔斯和戴安娜是新世纪(New Age) 会员,而新世纪正是共济会的一个小派别。
英国共济会于1753年分裂为古典派和近代派,双方长期对立,直到1813年才告和解,在19世纪中叶之后英国的共济会迅速丧失其社会改革的锐意和先驱性。
而共济会给英国带来的另一大负面影响则是丧失了肥沃的北美殖民地,北美独立运动的先驱者几乎全部都是共济会会员。
何新共济会历史资料:富兰克林与梅森富兰克林【富兰克林简介】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发明家、政治家、物理学家、共济会会员,大陆会议代表及《独立宣言》起草和签署人之一,美国制宪会议代表及《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签署人之一,美国开国元勋。
富兰克林同时也是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
他是美国独立战争时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参与了多项重要文件的草拟,并曾出任美国驻法国大使,请求法国出兵支持美国独立。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进行多项关于电的实验,发明了避雷针,最早提出电荷守恒定律。
本杰明·富兰克林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他曾是美国首位邮政局长。
同时代的法国重农主义经济学家杜尔哥这样评价富兰克林:“他从苍天那里取得了雷电,从暴君那里取得了民权。
”【共济会员富兰克林】1733年,亨利·布莱斯“美国共济会之父”建立北美共济会所。
本杰明·富兰克林加入共济会。
现代自由共济会运动在18世纪30年代随着移民新大陆的潮流而进入北美,会员直接传承自英格兰的总会所。
1733年英国共济会会员亨利·布莱斯在波士顿建立会所,这是北美第一个正式的共济会。
这个总会所后来被更名为圣约翰会所(英语:St.John's Lodge)。
1733年,25岁的富兰克林作为英格兰共济会成员,在这一年加入了北美共济会总会,并在这个总会中起到了导师的作用。
1734年本杰明·富兰克林在北美重新编辑出版了英国共济会出版的《共济会宪章》,此书成为“新大陆”世界中的共济会经典,在当时北美洲的社会名流群体中广泛传阅。
此后几年,北美洲共济会成员的人数增长迅速,北美洲各地都相继成立了北美洲共济会分会。
1740年,本杰明·富兰克林在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亲自筹资创办了美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至今宾大一直是八所常青藤盟校之一。
关于共济会历史真相大揭秘共济会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组织,其成员活动于社会各行业和领域,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共济会历史真相,欢迎阅读!共济会历史真相自1991年苏联解体至今,已20年,许多深藏幕后的历史秘密逐渐浮出了水面。
历史证明,恐怖阴谋确实存在!在苏联体系解体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神秘的隐形共济会之手的有力操纵。
在沙皇时代,俄罗斯一直由共济会13家族之一的诺曼夫家族统治,直到末代沙皇出卖了共济会秘密并公开反对共济会,此时暗藏在俄罗斯贵族中的会员多此企图暗杀沙皇未成功(包括列宁的父亲和哥哥),直到列宁将沙皇统治推翻为止。
在犹太人直接统治俄罗斯的时代(即苏联建国到斯大林被心脏病死亡期间),俄罗斯及其他加盟共和国一直是由犹太其产国际负责管理运营,该组织由共济会大东方会所(又称巴比伦会所)分裂而来,在美国(犹太人通过共济会暗中控制)和苏联(犹太人抛开其产国际直接领导)的同时支持下,1948年以色列建立,在苏联的500多万犹太人开始大量向以色列移民,到现在只剩不到150万人还留在俄罗斯(大部分在彼得堡),1993年,苏联的解体标志着犹太人不再亲自掌控俄罗斯。
俄罗斯历史学家О.А.普拉托诺夫在《俄罗斯荆棘之冠:共济会历史1731-1995年》一书中,从世界共济会秘密组织在苏联境内外的活动入手,曝光共济会对苏联解体进程中的催化性作用。
一些苏共领袖与共济会建立联系,并非始于80年代改革时期,而是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60和70年代。
戈尔巴乔夫与共济会的最初联系,可能是发生在他在意大利休假时期。
А.Н.雅科夫列夫与共济会的联系是他在美国和加拿大出任大使的期间。
但关于戈尔巴乔夫共济会身份最有分量的证明,是关于他与世界共济会高层代表的密切接触,和1992年所披露的戈尔巴乔夫是共济会最高国际机构“彼得伯格俱乐部(三边委员会)”的成员。
据西方透露,戈尔巴乔夫和三边委员会联系的中间人是著名的犹太金融家、共济会高级会员、以色列特工机构“摩萨德”的著名间谍索罗斯。
共济会制度简介什么是“共济会”?它是一个隐身但却具有惊人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力量的地下跨国组织。
在现代世界中真的存在这样一个手眼通天的超级怪兽吗?许多人难以置信现代世界政治中竟然存在这样一个神秘组织。
但是,权威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2007年中文版)中即有关于共济会的词条“Freemasonry共济会制度”,原文如下:“世界上最大的以互助为宗旨的秘密团体共济会(Free and Accepted Masons)所麥行的信条和实践活动(何按:原文如此)。
共济会制的传播是由英帝国的向外扩张引起的,迄今仍盛行于英伦三岛及原来英帝国范围各个国家内。
共济会制起源于中世纪的石E和教堂建筑工E的行会制度。
随着教堂建筑行北的不景气,一些投入施工的石匠行会的分会开始接受名誉会员,以便补充他们日益减少的成员数目。
近代的象征性共济会及其制度就是由一些这样的分会演变而来的。
尤其是在17和18世纪,这条象征性的共济会制度又吸收了古代宗教团体及骑士兄弟会的仪式及举行仪式的场面。
1717年,共济会的第一个联合组织“共济总会”在英格兰成立。
共济会制几乎自其出现之始就受到各宗教团体的反对,特别是天主教的反对,同时也遭到不同国家的反对。
共济会制常被误认为是一种基督教会的制度,其实并非如此。
不过,它却包含许多宗教成分:其信条强调道德、慈善以及遵守当地法律。
会员必须是相信上帝的存在并坚信灵魂不灭说的成年男子。
然而事实上,一些分会歧视犹太人、天主教徒和有色人种,因而受到指责。
一般说来,在使用拉丁语族语言的各国中,共济会制吸引着自由思想家及反对教权的人士,而在操盎格鲁-撒克逊语的诸国,会员多是白人新教徒。
多數国家的大部分共济会分会将成负划为3个主要等级:学徒、师兄弟及师傅。
许多分会中存在为数甚多的等级,均罝于3个主要等级之上,有时竟达千种之多。
这些组织内部的特点,往往因国家不同而差别甚大。
”[附注:美国的所有共济会成员都是从蓝色会所(Blue Lodge)开始的,蓝色会所由三个等级组成,蓝色会所初入会的人会分别经过不同的入会仪式,每个等级一个仪式。
【A】John Aasen (1890–1938), American silent film actor.约翰·奥森(1890-1938),美国无声电影演员。
Highland Park Lodge No. 382 Los Angeles, California.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高地公园会所382号。
José Abad Santos (1886–1942), Chief Justice of the Supreme Court of the Philippines .何塞·阿巴德·桑托斯(1886年至1942年),菲律宾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
Leon Abbett , (October 9, 1835 – December 4, 1894) served two separate terms as the 26th Governor of New Jersey , from 1884 to 1887 and from 1890 to 1893.Member Mystic Tie Lodge 272 (New York City) and several others.莱昂·阿贝特(1835年10月9日- 1894年12月4日)新泽西州的第26任总督。
1884年至1887年,与从1890年到1893年。
和其他几个人加入神秘领带会所272(纽约市)成为会员。
John Abbott (1821–1893), Canadian Prime Minister.约翰·雅培(1821年至1893年),加拿大总理。
Initiated St. Paul's, No. 374, ER, Montreal, 1847.1847年加入蒙特利尔圣保罗会所,374号,ER。
Joseph Palmer Abbott (1842–1901), Australian politician, Grand Master of New South Wales from 1895 to 1899约瑟夫·帕尔默雅培(1842年至1901年),澳大利亚政客,从1895年至1899年任新南威尔士州的总导师。
华盛顿为了封地和工程项目,加入共济会上贴说到,欧洲最大的两个派系,一个是支持罗马教会的旧势力,旧教,一个是反对罗马教会的新势力,新教。
拿破仑控制和囚禁了两任教皇,为新教皇和新势力的登上历史舞台,铺平了道路。
作为教皇,首要任务是建立有忠诚于自己的革命团队,为此,吸收中国道家思想的法国革命派,罗伯斯庇尔,拿破仑等人,先后设计和完善了共济会。
作为帮会组织,军事力量是最重要的,而军事领袖是组织灵魂人物,这样,作为拿破仑的同水平人物,拉法叶,登上历史舞台。
起初法国大家都想革命,只是想法和手段,因为阶级立场而有巨大差异。
丹东,罗伯斯庇尔等人,主张采取最激烈,最彻底的革命手段。
拉法叶 (1757-1834) 代表新崛起的金融资产阶级。
太激烈的革命,无疑会严重损害自己作为新兴阶级的利益。
新兴资产阶级有足够的财富,他们觉得,黄台之瓜,让人摘一点是可以的,但都摘完,大家都没法玩。
因此,拉法叶等人,决定离开革命派,自立门户,成立了温和的飞扬派,主张保留罗马教会任命的教主(君主),但限制其权力。
法国革命派要求,国家统治阶级,就是董事会。
国家领导人,就是董事会主席。
中国翻译的总统一词,是错误的。
资产阶级从来没有赋予自己阶级的利益代言人总统治权,否则,总统不是可以轻易抄了他们的家。
虽然如此,各派系在对外扩张等重大利益问题上,观点还是一致的。
罗伯斯庇尔,拿破仑成立共济会的主要目的,就是以新教皇的名义,控制和统治北美殖民地。
拉法叶的家族是军人出身,14 岁参军,16 岁时娶了贵族家庭的女儿而进入法国权力圈,成为法国新兴财富家族。
1776 年欧洲割据势力的殖民地地盘战争爆发后,作为贵族圈的无名之辈,拉法叶觉得自己的时代机遇来了。
因为家里钱多,19 岁的拉法叶,就自己出钱买了军舰,招聘一批军人,准备远征北美。
结果遭到法国教主路易十六的追杀。
路易十六的追杀没有成功,拉法叶最终成功到达北美。
封建军事制度为三军六卿,三军中,处在正中的中军最大,其次为上军和下军。
共济会资料: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的共济会简历
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的共济会简历华盛顿身穿共济会石匠围裙为美国首都主持奠基礼
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于1752年11月4日在弗吉尼亚州弗雷德里克斯堡加入共济会,成为入门学徒(Entered Apprentice)。
1753年3月3日升级为石匠副手(Fellow Craft)。
同年8月4日升级为石匠大师(Master Mason),每一次晋升都是在星期六。
1777年弗吉尼亚州共济总会任命华盛顿为该州石匠领袖(grand master)。
1780年宾夕法尼亚共济总会提议建立北美共济总会,并选举华盛顿出任会长,华盛顿时任美国大陆军总司令,故未就职。
1788年5月29日华盛顿当选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大市共济会的第一位石匠大师。
1805年该会所命名为华盛顿亚历山大会所Washington Alexandria Lodge 以纪念华盛顿。
1797年华盛顿给马萨诸塞州共济总会的信中写道:“我对兄弟会社团的依赖促使我一直尽最大的努力为它带来荣誉和
繁荣。
”
"My attachment to the Society of which we are members will dispose me always to contribute my best endeavors to promote the honor and prosperity of the Craft."美国共济会为华盛顿建立的圣殿:位于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大市的乔治.华盛顿共济会纪念堂,华盛顿青铜头像上方可见到巨大的共济会标志。
【华盛顿简历】
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1732年2月22日-1799年12月14日),1775年至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时大陆军(Continental Army)的总司令,1787年他主持了制宪会议,制定了现在的美国宪法。
1789年华盛顿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其同时也成为全世界第一位以“总统”为称号的国家元首),在接连两次选举中都获得了全体选举团无异议支持。
华盛顿一直担任总统直到1797年。
华盛顿早年在法国印第安人战争(French and Indian War)中曾担任大英帝国一方的殖民军军官。
之后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率领法国支持的大陆军团赢得美国独立。
晚年他拒绝共济会怂恿他领导军事政权的提议,而回到了维农山(Mount Vernon)的庄园恢复平民生活。
华盛顿的一生就是美国开国史的缩影。
华盛顿身后被排名为
最伟大的美国总统之第一。
2006年,华盛顿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2位。
在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华盛顿名列第27位,是该榜排位最靠前的美国人。
【华盛顿的宗教信仰是共济会的信仰】
摘自《美国总统的信仰》:
华盛顿对哲学领域的事情并没有多少个人兴趣,毕竟他是一位将领和政治家,而不是理论家。
但是战斗前鼓舞军队或者给共和国公民做演讲的时候,他也使用宗教的辞藻。
在他的就职演讲上,他声明:“没有人一定要认可那支无形的手,这支手不仅仅操纵着美国人民的事务,它还操纵着人类的事务。
”这种委婉的说法是他谈及上帝时的典型做法。
就像他的传记作者Ron Chernow说的那样,华盛顿会说“命运”或者“我们人类的创造者”或者很简单的“上帝”。
另外一个他非常喜欢的词是“天命”,共济会经常使用这个词,华盛顿是这个组织的一名积极成员。
对于那些知道往哪看的人来说,华盛顿在弗农山的家到处都有共济会会员的标志,有个共济会研究者已经将这些记下来了。
事实上,华盛顿讲话中缺少的是对耶稣的提及。
他没有参加过圣餐仪式,对很多基督徒来说这是信仰中最重要的一个仪式,而且临终前他也没有召唤基督牧师。
杰弗逊说“(华盛顿)觉得非信仰者可以表面摆摆样子”,那么他说的这句话是对的吗?华盛顿确实是个通权达变的
人。
虽然他保持正规的英国国教教徒身份,但是作为总统,他曾经给基督教及犹太教团体写过热情的信,还去参加他们的祈祷仪式。
当他庄园的工作需要尽快有人来做时,他就完全不在乎宗教问题,他说:“好工人不用在乎他们是不是任何派别的伊斯兰教徒,犹太教信徒,或者也许是无神论者。
”就像每个美国年轻人被告知那样,华盛顿、杰弗逊和所有其他先驱者们确实相信的一件事就是宗教自由。
他们很难接受以君权神授为代表的宗教和政治权力的结合。
立国文书强调得最为清楚的就是自由。
人们也许仍然在争论这些文件究竟有没有宗教性的鼓舞。
宪法里面几乎没有提到任何的神,而“独立宣言”呼吁“自然的上帝”,这个称呼听起来更像自然神论而不是基督教。
但是宪法第一条附加条款关于自由信仰的规定却是十分明确的:它禁止国会设立任何宗教,或者设立任何限制宗教自由的障碍。
但是美国早期很多关于这个主题的文字作品为了达到感动人心的美丽,也把宗教自由当做某种实用性的东西:一个能将13个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习俗的殖民地团结起来的有效方案。
九个殖民地在独立战争时期已经建立了教堂,其中大多数教会还持续了好几十年。
这种殖民地宗教盛况扩及新英格兰严格的清教徒团体和弗吉尼亚
令人压抑的圣公会组织。
在新英格兰,圣公会教士是该殖民地的代言人,而在弗吉尼亚,圣公会有自己独特的美国文化。
马里兰对天主教徒来说一直是个舒适的地方。
对这种动荡不
定的大混乱场面,自由的宗教制度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反对圣公会权利的长老会信徒和其他非英国国教信徒们所编织的网是独立战争背后各种推动力之一。
“基督历史”的拥护者们恰当地指出传统学者们有时低估了低教会派新教徒们的革命激情。
马里兰大学的Holly Brewer指出,非英国国教教徒们怨恨,英国君主给美国圣公会的照顾甚至比给英国圣公会的还多。
这种圣公会及王权特权让新教徒们极为愤怒,并且刺激他们在各州间编织起报复的网。
但是无论是长老会的本土主义还是其他的教派动机都不足以成为一场革命的基础。
但是随着事情的发展,国父们,特别是杰弗逊进一步看到了各种教派的不相容带来的危险。
要看教派主义如何被打败,我们值得去看看弗吉尼亚,经过一场斗争后,宗教自由意识在这个州首先得到确立。
这场斗争的英雄是弗吉尼亚的绅士们,其中有四位先生后来是美国前五届总统之一。
弗吉尼亚是杰弗逊的家乡,他把此地宗教自由的确立视作自己最伟大的功绩之一,因为作为教区委员,他参与推翻一个圣公会组织。
根据他的指示,他的墓碑上记录了三件事:起草独立宣言;创立弗吉尼亚大学,特别指出学校建在一座图书馆旁,而非教堂;还有,在自己家乡确立的宗教自由。
弗吉尼亚圣公会组织的废除开始于1776年,当时有非常感人的宣告:“我们对造物主该履行的责任以及解除这种责任的方式只有理智和信念可以指引,而非权威和暴力。
”这确保两年前发
生的事故再也不会重复。
那时一个浸信会牧师在没有许可证的情况下讲道,他因此遭受鞭打并监禁。
1786年,弗吉尼亚州圣公会教堂也最终被拆除了。
同年由杰弗逊执笔的宗教自由法案经过一场热烈的辩论后通过了,麦迪逊听说隔壁州发生的浸信会牧师监禁案非常震惊,他在那场辩论中力排众议使得法案得以通过。
之后麦迪逊继续为共和国制定了人权法案,其中包括了关于自由意识的关键条款。
美国国家共济会纪念馆
除华盛顿外,参加共济会的美国著名独立运动领导人在册人名还有:
Washington and his masonic compeers,Sidney Hayden,University of Michigan Library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