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巨细胞病毒性疾病诊断和防治的建议
- 格式:pdf
- 大小:256.78 KB
- 文档页数:3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差异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差异。
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120例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其中<6个月的患儿66例,6—12个月的患儿22例,>12个月的患儿32例。
分别对三个年龄段患儿的肝功能损害、黄疸、肺炎、血液系统疾病、合并畸形、腹泻、中枢异常、心肌损害、肾脏损害及营养不良等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并对比分析患儿年龄段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
结果:<6个月、6-12个月及>12个月三个年龄段患儿的肝损害、黄疸、肺炎、血液系统疾病、合并畸形等发生率之间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三个年龄段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心脏损害、肾脏损害、营养不良等发生率之间的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年龄段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功能损害、黄疸、肺炎;6-12个月年龄段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功能损害、肺炎、血液系统疾病、黄疸,其中以无黄疸型肝炎为主;>12个月年龄段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功能损害、血液系统疾病。
结论:各年龄段的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均以肝功能损害最为常见,而随着患儿年龄的增大,由巨细胞病毒感染所导致的呼吸系统损害、消化系统损害及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生率逐渐改善,但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却明确增大。
关键词:不同年龄段;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差异临床研究表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发生与性别、年龄、居住条件、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会给感染者的健康带来较大的危害[1]。
对于儿童来说,一旦感染巨细胞病毒,会引起肝、肺、中枢神经系统等的损害,从而导致其出现肝脾肿大、黄疸、间质性肺炎、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等临床表现,甚至与先天性缺陷、血液系统疾病、肿瘤、动脉粥样硬化等具有紧密的关联[2]。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感染巨细胞病毒之后,其临床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导致临床对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诊治、预防比较困难[3]。
doi:10.3969/j.issn.1000484X.2021.01.015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细胞免疫应答反应及临床意义①李雪茹徐卫华②范晓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合肥230022)中图分类号R7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484X(2021)01-0083-05[摘要]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患儿细胞免疫应答反应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确诊的97例CMV感染患儿,根据其有无临床症状分为症状组和无症状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婴儿48例为对照组。
采用RT-PCR反应检测所有患儿尿液标本中CMV DNA载量;采用ELISA法检测所有纳入研究对象IL-6、IL-10、TNF-a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IL鄄6、IL-10、TNF-a水平和CMV DNA载量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MV感染患儿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外周血CD3+T、CD3+CD4+T和CD4+/CD8+细胞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IL-6、IL-10和TNF-琢水平明显升高(P<0.05),有症状组外周血CD3+CD8+T细胞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无症状组相比,CMV感染患儿有症状组患儿尿液中CMV DNA载量明显升高(P<0.05),外周血CD3+T、CD3+CD4+T和CD4+/CD8+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IL-6、IL-10和TNF-a、CD3+CD8+T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CMV感染患儿外周血CD3+T、CD3+CD4+T和CD4+/CD8+细胞水平均与CMV DNA载量、IL-6、IL-10和TNF-琢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CD3+CD8+T细胞水平均与CMV DNA载量、IL-6、IL-10和TNF-琢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P< 0.05)o结论:CMV感染患儿的外周血CD3+T、CD3+CD4+T和CD4+/CD8+水平明显下降,且其下降水平与CMV DNA病毒载量显著相关。
2020年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训项目——课后理论考试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4分)1.单脐动脉合并( )畸形发生率最高 [单选题] *A.心血管畸形(正确答案)B.泌尿系统C.生殖系统D.消化系统2.一旦超声诊断胎儿FGR,处理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立即给予输液、输脂肪乳治疗B.立即入院治疗C.立即评估母体及胎儿因素,寻找病因(正确答案)D.无需处理,告知患者2周后再诊3.脑或脑膜膨出最常见的部位是() [单选题] *A.枕部(正确答案)B.颞部C.额部D.顶部4.婴儿型多囊肾的遗传方式为() [单选题] *A.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正确答案)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X连锁隐性遗传D.X连锁显性遗传5.羊水过多诊断标准: [单选题] *A. 羊水最大液深≥8cm(正确答案)B. 羊水最大液深≥10cmC. 羊水最大液深≥20cmD. 羊水最大液深≥25cm6.以下描述符合轮状胎盘的是() [单选题] *A.带状回声连接子宫前后壁或左右壁,可不与胎盘及胎儿结构相连B.多个带状回声与胎儿结构相连C.胎盘边缘胎儿面可见环状或片状回声凸向羊膜腔;(正确答案)D.带状低回声自宫底向宫腔中部延伸E.带状低回声越近宫底越厚,越近宫腔越薄7.关于巨细胞病毒感染,正确的是() [单选题] *A. 孕期检查更有意义B. 仅查IgM 抗体即可C. 需要同时IgM IgG抗体检测(正确答案)D. 可以终身免疫8.关于肺动脉狭窄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 肺动脉狭窄可以是肺动脉瓣狭窄B. 肺动脉狭窄可以是漏斗部狭窄C. 肺动脉瓣狭窄可以是瓣上狭窄D. 肺动脉狭窄不可能发生肺动脉增宽(正确答案)9.双胎输血综合征最常用的诊断标准:() [单选题] *A.一胎羊水池深度(DVP)≥8cmB.一胎羊水池深度(DVP)≤2cmC.一胎羊水池深度(DVP)≥8cm,并且一胎羊水池深度(DVP)≤2cm(正确答案)D.一胎羊水池深度(DVP)≥8cm,并且一胎羊水池深度(DVP)≤3cm10.和核型分析相比,下列哪项不是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技术的优点() [单选题] *A. 检测平衡的结构异常(如平衡易位、倒位)(正确答案)B. 可以检测相对较小的CNVC. 不必进行羊水细胞培养,耗时短D. 单核苷酸微阵列检测技术(SNP array)可以检测单亲二倍体(UPD)E. 可以增加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11.不属于克氏综合症的核型是( )。
实验室2种检测小儿巨细胞病毒方法的比较李娇;马洪刚;单风平【摘要】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of colloidal gold (CG) and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RTFQ-PCR) methods to delect infantile cytomegalovirus-IgM ( CMV-IgM) antibody levels were compared. Peripheral blood specimens of 243 cases collected clinically were detected their CMV-IgM antibody levels respectively using RTFQ-PCR and CG methods,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ir positive rate and sensitivity of the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ositive rate of RTFQ-PCR method was 11. 93% , CG was 6. 58% ,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both (P< 0.01). In HCMV-DNA positive specimens, IgM antibody positive group HCMV-DNA copy number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egative group (P < 0. 01) . Comparison of the sensitivity of two methods, RTFQ-PCR sensitivity was 72.5% , CG was 40% ,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both (P <0.01). Therefore, as compared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of RTFQ-PCR with CG to detect CMV-IgM, RTFQ-PCR had fairly higher than CG, and RTFQ-PCR was worth expending its application clinically.%比较胶体金法和实时定量PCR法对小儿巨细胞病毒IgM抗体水平检测的敏感性及准确率.收集临床上243例小儿的血液标本,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胶体金法检测这243例患者外周血巨细胞病毒IgM抗体水平,并对这2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和敏感性进行比较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阳性率为11.93%,肢体金法为6.58%,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HCMV-DNA检测阳性患者中,IgM抗体阳性组HCMV-DNA拷贝数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比较这2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的敏感性为72.5%,胶体金法的敏感性为40%,两者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胶体金法相比,对巨细胞病毒IgM抗体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微生物学杂志》【年(卷),期】2013(033)001【总页数】4页(P100-103)【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胶体金法;巨细胞病毒IgM抗体【作者】李娇;马洪刚;单风平【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辽宁沈阳11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332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是一类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但又具有严格种属特异性的病毒。
史堡』L型苤查!!!!生!!旦筮i!鲞箜!!翅坠i!』堕尘塑:盟!!!里!竺垫!!:y!!:i!:旦!坐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年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rues,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一组恶性髓系克隆性疾病,其特征为外周血细胞减少、骨髓中一系或多系造血细胞发育异常、易演变成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
目前MDS的临床诊治仍是国际血液学领域的难点之一ul引。
尽管MDS是老年人(中位年龄70岁)中最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之一,但在儿童非常少见,近年国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儿童MDS的年发病率仅约为1.8/100万,约占儿童期恶性血液肿瘤的5%,平均发病年龄约为6.8岁,其中进展期MDS平均年龄约为10.7岁,男女比例为2:1L4-5j。
儿童MDS诊断困难且预后不良,应引起临床的高度关注。
研究表明,无论在发病率、病因学还是骨髓形态学、细胞和分子遗传学乃至治疗策略上,儿童与成人MDS均有巨大的差异"J。
与成人相同的是“造血功能异常”,这也是儿童MDS最基本的特点。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组明确提出MDS是源于克隆性造血干、祖细胞发育异常(dysplasia)的疾病,将MDS归人“造血系统肿瘤性疾病”的范畴,国际儿童肿瘤组织也于2005年将儿童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划人肿瘤类疾病。
2008年WHO—MDS诊断分型修订版中,已为儿童MDS推荐相对独立的诊断分型标准‘1—3|。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儿童MDS的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在参考1999年版“小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疗建议”的基础上【6j,经归纳与总结近年来国际儿童MDS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国内专家经验后,达成以下共识。
眼科学(中级)专业实践能力-试卷14(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3/A4型题(总题数:1,分数:8.00)患儿男,8岁,右眼睑红肿痛并加重2天,体检:体温39℃,右眼睑高度红、肿、热,有明显触痛和压痛,球结膜充血水肿,眼球轻度突出,眼球运动障碍。
(分数:8.00)(1).本病例首先需要做检查的项目是(分数:2.00)A.UBMB.眼眶穿刺活检C.眼眶X线片D.血化验√E.以上都做解析:(2).本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眼眶炎性假瘤B.眼眶横纹肌肉瘤C.眼眶绿色瘤D.眼眶蜂窝织炎√E.眼眶内自发性出血解析:(3).本病例最佳的处理方法是(分数:2.00)A.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B.手术活检明确诊断C.大量广谱抗菌药静脉滴注√D.细针穿刺活检或引流E.局部抗菌药滴眼解析:(4).本病例若处理不当,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分数:2.00)A.视力完全丧失B.眶尖综合征C.海绵窦血栓形成√D.暴露性角膜溃疡E.眼眶脓肿解析:解析:本病例主要考查对眼眶蜂窝织炎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的了解。
本病例最主要的诊断要点是:发病急,眼睑红、肿、热、痛,且有明显的触痛和压痛,体温升高,因而首先应行血化验检查,故第1道题应选D;本病例从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看最可能诊断是眼眶蜂窝织炎,故第2道题应选D;对严重的眼眶蜂窝织炎早期治疗应首选大量广谱抗菌药静脉滴注,第3道题应选C;本病例若处理不当,最严重的并发症是海绵窦血栓形成,威胁生命,故第4道题应选C。
二、 B1型题(总题数:2,分数:20.00)A.同侧眼全盲B.不对称双侧同侧偏盲,黄斑分裂C.对称性双侧同侧偏盲D.对称性同侧偏盲,黄斑分裂E.对侧对称性同侧偏盲,黄斑回避(分数:10.00)(1).视神经损害属(分数:2.00)A. √B.C.D.E.(2).视放射前部损害属(分数:2.00)A.B.C.D. √E.解析:(3).视束损害属(分数:2.00)A.B. √C.D.E.解析:(4).外侧膝状体损害属(分数:2.00)A.B.C. √D.E.解析:(5).视皮质中枢损害属(分数:2.00)A.B.C.D.E. √解析:A.透见荧光B.视网膜渗漏C.荧光遮蔽D.池样充盈E.组织染色(分数:10.00)(1).荧光素积存在视网膜色素上皮下可见(分数:2.00)A.B.C.D. √E.解析:(2).视网膜色素沉着,可出现(分数:2.00)A.B.C. √D.E.解析:(3).黄斑囊样水肿可出现(分数:2.00)A.B. √C.D.解析:(4).玻璃膜疣可见(分数:2.00)A.B.C.D.E. √解析:(5).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可见(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几个不同的异常荧光形态,应注意区别。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意义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群体中的病原体,属于疱疹病毒科。
HCMV感染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高发病率,尤其是在免疫功能受损的个体中,如艾滋病毒感染者、器官移植患者和新生儿等。
HCMV感染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容易引起各种严重疾病,包括肺炎、胃肠道炎、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一种高灵敏、高特异、快速、准确的核酸检测技术,已被广泛用于病原体的检测和定量。
在HCMV感染的检测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具有极大的优势,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病毒的存在和数量,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本文将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介绍,探讨HCMV感染及其危害,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在HCMV感染检测中的应用,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解读,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检测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了解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探讨其在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检测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2.分析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危害,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在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潜力。
3.总结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意义,探讨其在指导临床决策、评估疗效和预后预测方面的作用。
4.通过对检测结果的解读,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在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监测中的可靠性,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快速和可靠的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检测方法,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的支持。
2. 正文2.1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介绍实时荧光定量PCR是一种高度灵敏和特异性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可用于快速、准确地检测目标DNA或RNA序列的数量。
项目学习《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研究进展》答案:"ESGE建议,服用维生素K拮抗剂的急性UGIH患者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情况下,静脉注射低剂量维生素K并补充凝血酶原复合物(PCC),如果没有PCC,则应给予()" "A""()指在曾出现心肌梗死或某些类型的脑血管事件的患者中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来预防疾病的再次复发" "B""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在血液动力学稳定的急性UGIH和无心血管病史的患者中,限制性红细胞输血是当血红蛋白阈值≤()g/dL时输注红细胞,输血后目标血红蛋白浓度为7-9g / d" "E""INR与再出血率及血栓栓塞风险的关系错误的是()" "E""Forrest 分级中Ⅰa级的溃疡病变呈现()" "A""ESGE建议,对于急性UGIH患者,从患者出现症状的时间到行胃镜检查时间,采用以下定义:紧急检查≤()小时,早期检查≤()小时,延迟检查> 24小时" "A""ESGE建议考虑使用()作为消化性溃疡出血内镜下止血的替代选择" "A" "对于标准止血方法难以治疗的持续性出血患者,应考虑使用()" "A"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常规二次内镜检查定义为对先前诊断的出血病变在内镜检查后()内再进行内镜检查评估" "A""关于使用阿莫西林治疗Hp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Hp根除失败的原因包括()" "E""反复出血的临床表现有()" "E""ESGE不建议常规二次内镜检查,但是对特殊患者可以考虑,其中特殊患者不包括()" "E"项目学习《ERCP(逆行胰胆管造影)技术进展》答案:"十二指肠常规乳头的分类不包括()" "A""ERCP插管的基本技巧,不正确的是()" "B""确定胆管走行轴向时应利用各种动作将乳头轴线调整到()方向" "D" "导丝能够进入胰管但却进不了胆总管,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D" "落日征是十二指肠镜插入()时的典型征象" "D""ERCP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内镜下乳头肌切开术主要适用于()" "B""ERCP术前有使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建议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至少停用()" "C""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发病原因是()" "D""对ERCP术操作时间较长()的手术,建议留置导尿管" "D""EUS-BD对接技术适用于()" "A""国内学者研制的新型铝合金胆道支架植入模型动物体内,发现新型支架具备不错的抗狭窄功能,但有效支撑时间较短,()内完全降解" "B""根据PDT治疗胆管癌的病理生理机制可知,其疗效与()有关" "B" "关于良性胆道狭窄,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C""SpyGlass胆道子镜直视系统在临床中可用于()" "E""对于Roux-en-Y吻合等解剖结构较复杂需行胆总管取石的患者,()应作为一线干预方式" "A""ERCP前一线影像诊断手段是()" "A""当结石直径大于()时为困难胆管结石" "B""结石处置“困难”形成相关的因素不包括()" "C""巨大结石()是最常用的有效方法" "D""不属于胆管狭窄一线的影像学检查手段的是()" "A""单人经口胆道镜的特点不包括()" "A""下述哪项符合胆总管结石的IDUS表现()" "B""胆总管狭窄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C""胆总管线型狭窄的常见病因是()" "D"项目学习《克罗恩病相关狭窄的内镜治疗》答案:"狭窄性克罗恩病,当肠段以炎性狭窄为主时,首选()" "A""对于长度<5cm的狭窄,如果内镜检查可以达到,则()是一线治疗方法" "A""克罗恩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是诱导活动期克罗恩病缓解的有效药物,也是治疗肠段炎性狭窄的首选药物" "A""下列关于克罗恩病并发狭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D""扩张球囊的最大直径不超过()" "A""()对炎性狭窄有用,对纤维性狭窄效果较差" "A""下列()狭窄可以内镜下治疗" "A""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内镜治疗相对于手术治疗()" "E""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 e, CD)是基于临床、内镜、影像、病理、实验室检查等的综合诊断,()是CD的好发部位" "A""()用于CD术后患者,能有效地监测术后复发、指导治疗,以及确定预后" "B""改良的Rutgeerts评分中,病变局限于回结肠吻合口的分值为()" "C" "目前最有效的CD评分方法;可验证性强,但计算复杂耗时的是()" "C" "()是克罗恩病典型内镜表现之一;与肠管长轴方向平行的长的溃疡,通常在4-5cm以上" "D""短段狭窄肠管<()可行内镜下球囊扩张术" "A""CD内镜治疗的适应症为()" "A""扩张球囊的最大直径不超过()" "A""()无成角的狭窄。
第10卷 第2期2019年3月Vol. 10 No. 2Mar. 2019器官移植Organ Transplantation【摘要】 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国实体器官移植(SOT )受者巨细胞病毒(CMV )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专家、感染病学专家及呼吸内科专家,在《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巨细胞病毒感染诊疗指南(2017版)》的基础上,从CMV 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实验室诊断、临床类型、预防方案,CMV 病的治疗,儿童SOT 术后CMV 感染或CMV 病的防治,CMV 肺炎合并伊氏肺孢子菌肺炎的防治等方面,制订本规范,以期为我国SOT 术后CMV 感染的规范化防治提供指导意见。
【关键词】 器官移植;巨细胞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病;巨细胞病毒肺炎;伊氏肺孢子菌肺炎;更昔洛韦【中图分类号】R617,R3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445(2019)02-0005-07器官移植受者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诊疗规范(2019版)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19.02.00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0680、81571555)执笔作者单位:100039 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器官移植研究所(石炳毅、肖漓)通信作者:石炳毅,Email :********************由于免疫抑制剂的大量且长期应用,实体器官移植(solid organ transplant, SOT )受者各种病原体感染的机会显著增加。
病毒感染中,以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 )感染最常见。
CMV 是一类常见的疱疹病毒,在人类血清中的阳性率为30%~97%[1]。
免疫功能正常人群感染CMV 后,通常表现为短时间的发热或无症状,此后CMV 会在多种细胞中呈终生潜伏状态,成为再次活化的储存,携带者成为易感人群[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