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表格式导学案第六单元】
- 格式:doc
- 大小:133.52 KB
- 文档页数:8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预习单★1 古诗二首第一步:朗读古诗,识记作者(这两首诗的作者分别是、)第二步:再读古诗,标画字词(听范读,朗读,圈出生字,画出新词)第三步:查字典,认生字(查字典,学习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第四步:学习“会写字”1.《咏柳》的作者是,诗人用独特的手法描写了,歌颂和赞美了春天的创造力。
2.《村居》的作者是,诗人描写了早春二月,儿童们兴致勃勃地的情景,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
第六步:我的疑问:|★2 找春天第一步:朗读课文,标自然段(本课共有自然段)第二步:再读课文,标画字词(听范读,朗读,圈出生字,画出新词)第三步:查字典,认生字(查字典,学习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第四步:学习“会写字”本文把春天比作。
她,所以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有着嫩绿的秀眉和色彩斑斓的眼睛;她,快乐地荡着秋千,兴奋地叫着、笑着……第六步:我的疑问:!★3 开满鲜花的小路第一步:朗读课文,标自然段(本课共有自然段)第二步:再读课文,标画字词(听范读,朗读,圈出生字,画出新词)第三步:查字典,认生字(查字典,学习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第四步:学习“会写字”邮:左右结构,右边的“阝”不要写成“卩”。
递:半包围结构,书写时注意“辶”的写法。
原:半包围结构,由“厂”+“白”+“小”组成。
第五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是一个充满儿童情趣的故事,它运用的手法,讲述了长颈鹿大叔寄来包裹,鼹鼠先生不小心把包裹里的小颗粒漏在路上,春天的时候,通往松鼠太太家的路上开满了鲜花的故事。
:第六步:我的疑问:★4 邓小平爷爷植树第一步:朗读课文,标自然段(本课共有自然段)第二步:再读课文,标画字词(听范读,朗读,圈出生字,画出新词)第三步:查字典,认生字(查字典,学习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第四步:学习“会写字”本文写的是1987年4月5日,83岁高龄的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柏树的经过。
如今,这棵柏树已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表格式)第一单元本组教材以“春天”为主题来选编教学内容。
《古诗二首》《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从不同角度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时,要继续夯实朗读、识字、写字等学段的基本目标,同时要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一,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让学生在课外实践中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1.认识54个生字;会写3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找春天》《古诗二首》。
3.通过品读课文,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所描绘的情境,感受春天的美景以及课文所蕴含的主旨。
4.初步感知课文语言的优美,能积极参与找春天的实践活动,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1.认识54个生字;会写34个字。
复习、巩固常用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规律。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古诗二首》…………………………………………………………………………………………2课时2.《找春天》……………………………………………………………………………………………2课时3.《开满鲜花的小路》…………………………………………………………………………………2课时4.《邓小平爷爷植树》…………………………………………………………………………………2课时语文园地一……………………………………………………………………………………………… 2课时教学本组课文时,要让学生通过充分朗读,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同时要继续夯实朗读、识字、写字等学段基本目标,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规律,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古诗二首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村居》。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表格式教学案本套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表格式教学案由免费提供资源。
转载请注明出处。
教案下载方法:直接点击下面的教案附件,保存在桌面上或你的电脑上解压缩即可使用!个别较大附件可能需要登陆才能下载,请在本站右上角选择用QQ账号登录然后点创建新帐号或点立即注册后登录,然后直接点击对应的附件下载。
12古诗二首导学案设计课题古诗二首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段学生的古诗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美感体验。
本设计力求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中华古诗文的热爱之情。
这一目标的实现不能依靠逐字逐句的串讲和赏析,应以插图和文本构建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想象。
因此,在教学古诗《池上》和《小池》时,教师尝试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积极地探究。
课前准备 1.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
(教师)2.整理学过的古诗。
(学生)3.1张活动卡片。
(教师)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复习引入,揭题,释题(用时: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古诗,指名背诵。
2.揭题,释题。
思考:“池上”是什么意思?3.引导学生交流白居易的资料。
4.出示课文插图投影,引导学生说出图画大意。
1.学生展示平时积累的古诗。
2.自由发言,互相补充。
预设:“池上”就是荷花池塘里。
3.在教师引导下交流白居易的资料。
4.在教师指导下自由表达,说清楚有谁、在哪儿、干什么。
1.我会背的古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池上》的作者是(),他是()朝人。
二、初读感知,自学存疑(用时:10分钟) 1.用课件在插图中插入古诗,教师配乐范读。
2.出示学习要求:“自学三读法”:一读,读准、读通课文;二读,画出生字,记住字形;三读,读懂句子,学会提问。
3.指名朗读古诗,针对字音和节奏进行师生评议。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开满鲜花的小路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开满鲜花的小路导学案第1篇】《开满鲜花的小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有关鲜花的童话故事。
它告诉我美好的事物才是最好的礼物。
教育学生要懂得发现美、欣赏美、赞美美、分享美。
这篇课文适合表演读和分角色朗读,学生可以通过表演读或者分角色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目标:1、会读会写本课生字。
利用加一加、减一减、联系生活实际等识字方法记忆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分角色朗读中,能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注意读出大家对开满鲜花的小路的赞美之情。
3、能够结合生活实际结合图画理解“五颜六色”、“绚丽多彩”等词语的意思。
4、能够通过“惊奇地”“奇怪地”等词语体会小动物们对开满鲜花的小路的喜爱之情。
5、在分角色朗读中,能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注意读出大家对开满鲜花的小路的赞美之情。
6、在感知体验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生发出欣赏美、赞美美、分享美的情感。
7、掌握学习课文的方法以及小组探究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1、能够结合生活实际结合图画理解“五颜六色”、“绚丽多彩”等词语的意思。
2、能够通过“惊奇地”、“奇怪地”等词语体会小动物们对开满鲜花的小路的喜爱之情。
3、在分角色朗读中,能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注意读出大家对开满鲜花的小路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看到图上画了什么?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小路呢板书:开满鲜花的小路。
是呀,这真是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板书课题),一起读。
今天,我就要带大家走上这条开满鲜花的小路。
这条开满鲜花的小路的来历还有着一个有趣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2、初读识字。
(1)你们想读一读这个故事吗(2)那就请同学们借助拼音大声读课文,别忘了和生字娃娃打打招呼。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学生朗读课文,自主学习。
4、看到小朋友们这么用心地学,我给大家设立了关检查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大家有勇气闯过去吗第一关:看生词娃娃们可高兴啦,忍不住先跳出来和大家见见面,(出示生字卡)让我们一起叫叫生字娃娃们的名儿吧。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古诗二首》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晓、慈”等 7 个生字,会写“莲、荷”等 4 个生字。
2.能用语言形象描述诗句的画面,体会“无穷碧”“别样红”的意境。
【学习准备】
一名家长陪伴,边观看边做记录。
【学习方式和环节】
听课学习,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学习环节主要有:
导入:预学导入,激趣复现→理解诗题,初步感知→初读古诗,感知诗意→品析诗句,体味情感→背诵古诗,指导书写→阅读拓展。
【作业设计】
课下你们可以从下面四项中选一选,自己再继续学习一下。
1.背一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画一画——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配图
3.看一看——《经典咏流传》
4.读一读——《唐诗宋词三百首》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绝、鹏、鸣、含、岭、泊”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绝、含、岭、吴”4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够根据诗句中关键词想象画面。
【学习准备】
一名家长陪伴,边观看边做记录。
【学习方式和环节】
听课学习,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学习环节主要有:
导入:揭示课题,了解作者→初读古诗,识记生字→图文结合,想象画面→借助插图,突破难点→比较字形,指导书写。
【作业设计】
课下你们可以从下面四项中选一选,自己再继续学习一下。
1.背一背——《绝句》
2.画一画——给《绝句》配图
3.看一看——《经典咏流传》
4.读一读——《唐诗宋词三百首》。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开满鲜花的小路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开满鲜花的小路导学案第【1】篇〗一、复习引入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认读,出示拼音练读。
2.给生字组词,开火车组词。
出示词语,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词语,大家抢读,美读,大声读,体会语言的美妙。
4.复习生字,出示形近字组词,大家进展开火车。
5.出示同音字进展训练与积存。
6.学习生字,说一说同一个偏旁的字有什么特点。
7.出示,导入新课。
二、课文赏析(一)品读第1-5自然段。
邮递(yóudì)员黄狗在门口喊:“鼹鼠(yǎnshǔ)先生,您的包裹(guǒ)单!“原来,长颈(jǐng)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jì)来了一个包裹。
1.看谁读得好,读出了哪些信息呢?2.你从哪些词语中读到的呢?3.课文一开头消失了几个小动物,他们分别是什么关系呢?4.“喊“这个词语可以读出来什么?鼹鼠先生抓紧骑(qí)着摩托车,到邮局(jú)去领包裹。
他回家后翻开包裹,观察一堆(duī)小颗粒(lì),可认不出是什么东西。
鼹鼠先生拿着包裹,来到松鼠太太家。
他问松鼠太太:“长颈鹿大叔寄来一个包裹,请您看看是什么东西?“(要有礼貌地读出请教别人的语气哦!)松鼠太太拿过来一看,里面空空的,什么也没有。
原来,包裹破(pò)了,里面的东西不见了。
看来都漏(lòu)在来时的路上啦!鼹鼠先生很沮丧(àosàng)。
1.你从“抓紧“这个词语看出来什么呢?2.观看一下标点符号的用法。
3.鼹鼠先生和松鼠是什么关系呢?4.怎样的对话符合他们的身份呢?试着读一读。
5.仿按例子写句子。
问答式的句式训练:例:问:鼹鼠先生去问松鼠太太一个什么问题?答:鼹鼠先生向松鼠太太请教包裹里是什么东西。
沮丧:懊恼懊丧。
(出示,帮忙了解。
)(二)品读第6-10自然段。
春天来了,鼹鼠先生要去松鼠太太家做客。
啊(ā),通往松鼠太太家的路,成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
1 小蝌蚪找妈妈
导学案设计
2 我是什么导学案设计
3 植物妈妈有办法
导学案设计
1 场景歌导学案设计
2 树之歌导学案设计
“疆”2.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教师可以发挥字理图的作用,引导学生趣味识字。
例如:“耐”
左边像脸上长满胡子,右面表示手,用手拔掉胡子是一种惩罚,需要经受得住,这就是“耐”的意思。
“守”上面表示房子,下面表示手,手握成拳头待在家里,表示守卫家园的意思。
“化”左边是一个头朝上、身朝左躺着的人,后边是一个头朝下,身朝右躺着的人,人的姿势不同,有变化,这就是“化”的本义。
3.“疆”的识字方法很多,既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字理图,左边是一张弓,右边是分割开的田地,古人用弓箭丈量田地,划分边界。
也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编字谜,例如,一把弓箭藏着土,三条线分开两块田。
4.“银”字可以和“很”“跟”“根”等形近的字进行对比,用换部首的方法识字,例如,“很”字去掉“彳”,换成“钅”就是“银”。
还可以编字歌:有木为树根,有足()
3 拍手歌导学案设计
4 田家四季歌导学案设计
4 曹冲称象导学案设计
6 一封信导学案设计
7 妈妈睡了
导学案设计
8 古诗二首导学案设计
9 黄山奇石导学案设计
10 日月潭导学案设计。
本单元是围绕“自然科技”来编排的,由四篇课文组成。
以古诗开始,意在以凝练的语言表现自然景观的神奇秀美,激发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汲取语言精华和感受大自然魅力的兴趣,同时通过介绍自然知识的短文和诗歌等,使学生不仅感受祖国山河的秀美,又可以汲取自然科学知识的琼浆,唤醒学生热爱自然与科学的意识。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六,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课题内容简说古诗二首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通过描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林子方的眷恋之情。
杜甫的《绝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展现了杜甫草堂周围多姿多彩、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雷雨本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本文以诗歌的形式为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的枝叶、沟渠里的积雪,展示了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太空生活趣事多本文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一些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激发了学生了解科技、探索宇宙的兴趣。
1.会认45个生字,会写34个生字;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诗歌,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3.初步学会默读,能边读边想象。
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品味美感。
4.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激发探究自然知识、了解科技、探究大自然奥秘和神秘宇宙的兴趣。
5.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1.会认45个生字;会写34个生字;掌握“含、迎、永、碰、容、易”等字的笔顺。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和科技的先进,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和关注科学的兴趣。
15.《古诗二首》.................................................................................................................................2课时16.《雷雨》.........................................................................................................................................2课时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2课时18.《太空生活趣事多》.....................................................................................................................2课时语文园地六......................................................................................................................................... 3课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品味、交流中把握单元重点,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主动积累词汇的习惯,激发学习兴趣。
1 小蝌蚪找妈妈2我是什么3植物妈妈有办法1 场景歌2 树之歌有木为树根,有足()为脚3拍手歌4田家四季歌4曹冲称象6一封信7妈妈睡了8古诗二首9黄山奇石10日月潭11葡萄沟12 坐井观天13 寒号鸟导学案设计15大禹治水16朱德的扁担导学案设计到相应的字,大声读出生字的字音。
的字。
三、再读课文,重点点拨(用时:10分钟)1.指名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识记生字“淘、顽”,积累词语“又淘气又顽皮”,扩展“又____又____”结构的词语。
2.指名读第2、3自然段,学习生字“论”。
出示顿号,认识顿号,引导学生观察顿号的形状,指导朗读时注意的地方。
3.读第4自然段,学习生字“暗”。
出示对比图,引导学生感受“明”“暗”的区别。
4.指名读第5、6自然段,学习相关内容。
(1)识记生字,重点点拨:岸、街、切、梁、屋、甚、至。
(2)出示“海岸、桥梁”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3)出示句子:“房屋、街道、树木、桥梁……都看不见了。
”教师范读,指名读。
5.学习第7、8自然段,识读生字。
(1)指名读第7、8自然段,请其他学生评议。
(2)指导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
(3)学习生字“躲”。
6.组织学习第9自然段。
(1)请学生找一找这段共有几句话,指导读好第1句话。
(2)字理识字:“散”和“步”。
出示“步”的字理图,启发学生观察、发现,甲骨文、金文的步字,像一前一后两个脚趾的形状,表示一左一右两足交替前行的意思。
7.合作读第10自然段。
1.读第1自然段。
(1)识记生字“淘、顽”。
(换一换:淘——萄。
加一加:元+页=顽。
)(2)说几个“又____又____”这样的词语。
2.读第2、3自然段。
(1)用多种方法识记“论”。
形声字识记:“论”左表形,表示与语言有关,右表声。
组词:无论,讨论。
(2)观察顿号,长得就像小芝麻,在朗读时,停顿的时间比逗号稍短。
3.读第4自然段,注意“躲藏”的发音。
识记生字“暗”。
(猜谜语识记:明中月隐身,只有音相伴。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表格式)1.天地人课题天地人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也有大部分学生在学前班就接触过这些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
因此本课教学设计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看、读、说、练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交流、合作中突出识字重点。
学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录音卡、识字大转盘。
(教师)2.生字卡片。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天、地、人”3个生字。
2.结合具体情境,感受识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识字的乐趣。
学习重点认识“天、地、人”3个生字。
学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录音卡、识字大转盘。
(教师)2.生字卡片。
(学生)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创设情境,调动情感。
(用时:4分钟)1.课件出示图片,请学生欣赏。
2.引问:你观察到图中有些什么?3.揭题,指导读课题。
1.学生看课件欣赏图片。
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了蓝天、黄土地、人物等。
3.学生齐读课题。
二、借助图画,学习生字。
(用时:261.引导学生看图画,学习生字“天、地、人”。
2.教师引导学生1.学生仔细看图画。
2.学生根据图画自学生字。
3.学生之间互相交流1.图文连线。
分钟)图文结合识记生字。
3.检查反馈,组织学生汇报。
(1)指名认读生字,检查掌握情况。
(2)出示生字卡片,组织学生开展识字比赛。
(3)指名领读全部生字,比一比,谁学得最快。
(4)开火车读生字,检查全体同学掌握情况。
4.教师引领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巩固生字。
自学情况。
(1)2~3名同学读生字“天、地、人”,比一比谁读得最准确、声音最洪亮。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2)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生字卡进行抢答,最先回答正确者获胜。
(3)2~3名学生做小老师,领读生字,如果读对了,其他同学跟读。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个接一个地认读生字,比一比哪个小组读得又快又准,哪个小组就获胜。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表格式导学案第六单元】
15大禹治水
16朱德的扁担导学案设计
2.检测自读效果:
(1)出示要求会认的17个生字,指导读准字音,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2)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引导学生学习“忘、泼、度、龙、炮、穿、向、令”等要求会写的生字。
(3)指导学生分段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的多音字。
(4)出示难读的长句子,指导朗读。
3.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交流:从课文中你了解了哪些内容?(1)开火车读,齐读。
说说自己是怎
么认字的,向同学推荐好的方法。
(2)读词语,交流识字方法。
如:用
动作演示的方法理解“泼、穿”;观
看图片理解“龙”“炮”;字理识字
“民”。
(3)分段朗读课文,读准文中的“盛”
等多音字。
(4)在文中标出长句子,画出停顿,
练习朗读。
3.小组合作学习:
(1)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
(2)相互交流自己的阅读收获,从中
了解课文中的有关内容。
以课件显示要求:
(1)一边读课文一边圈画带有生字
的词语,对照生字表读准字音。
(2)同桌互考生字读音。
(3)同桌按自然段轮流读课文,互
提建议。
2.重点强调三拼音“敲、健、穿、
向”,后鼻音“龙、容、盛、康、
忘、向、令”,前鼻音“民、碗、
健、穿”,翘舌音“驶、容、盛、
穿、寿”,平舌音“族、踩”。
三、了解民俗,激起期待(用时:8分钟)1.指名读第1自然段,提问:你知
道了什么?相机指导理解“一年一
度”。
2.播放泼水节的视频,指导学生带
着喜悦的心情读第1自然段。
3.指名读第2自然段,提问:1961
年的泼水节特别在哪里?
4.出示周总理的照片,介绍周总理
关心人民的事例,指导理解“敬爱”。
1.学习第1自然段。
(1)朗读第1自然段,汇报交流:泼
水节是在凤凰花开的时候举行的,泼
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节日。
(2)联系课文说出“一年一度”的意
思。
(3)尝试用“一年一度”说话。
2.观看视频,同学间互相交流看到
的内容,感受欢乐的气氛。
在此基础
上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3.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交流:1961
年的泼水节特别在周总理和傣族人
民一起过,所以傣族人民特别高兴。
4.听老师介绍,用上“因为……所
以……”谈谈人们为什么那么敬爱周
总理。
1.朗读重点:第1、2自然段要用
热情而平稳的语调读,第1自然段
适当突出“泼水节”,第2自然段
要适当强调“特别”“周总理”“一
起”。
2.理解傣族人民为什么那么敬爱
周总理,对现在的孩子说有一定难
度,所以周总理关心人民的事例一
定要小而精,能一下触动孩子的心
灵。
为了让孩子表达得有条理,教
师可以用课件提示:
(1)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今年傣族人民特别高兴。
(2)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人们敬爱周总理。
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用时:7分钟)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对易写错
的字进行提示。
2.重点指导“炮、穿、令”的书写,
边书写边讲解。
3.指导学生书写其他生字。
4.交流反馈。
1.认读生字,给生字组词。
2.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牢记字形。
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和书写注意点。
3.观察老师范写并临写。
4.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出书写
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1.易错字:“忘”不要多写一点;
“令”“泼”“龙”这三个字不要
少写一点。
2.重点指导“炮、穿、令”三个
生字。
“炮”第四笔是“点”;“穿”
是穴字头,不是宝盖儿;上小下大,
穴字头要写得扁一些。
“令”字的
撇和捺要舒展。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
一、切入重点,构建话题(用时:3分钟)1.板书课文题目,提问:课文写的
是哪一年的泼水节?
2.让学生计算1961年离现在有多
1.快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到答案并回
答。
2.计算时间。
二年级学生进行四位数减法有一
定难度,教师要和孩子一起计算,
感悟时间过去了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