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浅动脉_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颞肌贴敷术治疗成人烟雾病的临床分析_黎海滨
- 格式:pdf
- 大小:125.50 KB
- 文档页数:3
1例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加颞肌脑膜贴覆术治疗缺血型烟雾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烟雾病是一种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大脑中动脉起始部动脉内膜缓慢增厚、动脉管腔逐渐狭窄以至闭塞,脑基底部穿通动脉代偿性扩张为特征的疾病[1]。
治疗烟雾病的手术方法多样,目前常用术式为颅内-外血管直接旁路移植术及间接血行重建术(包括脑硬膜血管贴敷术、脑颞肌贴敷术、脑肌肉血管贴敷术等)[2]。
烟雾病患者临床表现多样,手术方式多样,每个患者的文化背景、心理素质等也是复杂多变的。
因此,对于烟雾病患者应采取个体化护理方案。
2017年3月我科收治一例以“突发口齿不清伴右侧肢体乏力”为首要症状的青年女性缺血型烟雾病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及个体化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28岁,因“突发口齿不清伴右侧肢体乏力1天”于2017年3月4日入院。
入院时患者意识清楚,口齿欠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0mm,对光反射灵敏,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示:颅内异常血管影,考虑烟雾病可能大。
2017年3月7日在局麻下行DSA全脑血管造影术,术中诊断:缺血性烟雾病。
于2017年3月18日在全麻下行左侧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颞肌脑膜贴敷术,术后转至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意识清楚,对答切题,遵嘱活动,头部置硬膜外引流管一根,于3月20日拔除,给予抗感染、止血、护胃、控制血压、预防癫痫、神经营养、营养支持等治疗,维持血压在110~130mmHg之间,中心静脉压维持在8~10cmH2O之间,避免脑过度灌注。
患者术后第3天出现言语不能,嗜睡,呼唤睁眼,右侧上肢远端肌力Ⅳ级,近端Ⅲ级,查头颅MR:烟雾病术后,左侧额颞顶叶皮质略肿胀伴脑沟可见高信号影。
给予适当脱水降低颅内压力,严格控制血压在110~130mmHg之间,避免过低血压导致新发梗塞,并加强营养支持治疗,留置胃管鼻饲流质。
3月27日患者神志清,可交流,无法言语,右上肢肌力Ⅲ级,复查CT提示颞肌贴敷+直接搭桥术后改变,病情好转,转至普通病房。
目录中文摘要 (1)英文摘要 (3)英文缩写 (5)研究论文一关于外科颞浅(STA)-大脑中动脉(MCA)搭桥术对成人烟雾病患者短期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前言 (6)材料与方法 (6)结果 (8)讨论 (10)结论 (11)研究论文二关于外科颞浅(STA)-大脑中动脉(MCA)搭桥术对成人烟雾病患者认知功能变化的研究前言 (12)材料与方法 (12)结果 (13)讨论 (16)结论 (17)参考文献 (17)综述成人烟雾病患者搭桥术前后灌注成像及认知功能的研究进展 (21)致谢 (34)个人简历 (35)关于颞浅(STA)-大脑中动脉(MCA)搭桥术对成人烟雾病患者短期脑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变化的研究摘要目的:利用CT灌注(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 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 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价外科颞浅(STA)-大脑中动脉(MC A)搭桥术对成人烟雾病患者短期脑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30例经DSA确诊为烟雾病的住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所有患者均行单侧STA-MCA搭桥术,并于术前及术后一周行DSA、CTP 及CTA等影像学检查;测量术侧大脑中动脉(MCA)分布区和对侧镜像对照区的灌注参数,包括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达峰时间(TTP)和平均通过时间(MTT),得到了相对CTP值(rCBV、rCBF、rTTP、rMTT)。
并在术前一周和术后3个月进行MOCA、MMSE两项神经认知功能测试。
结果:1.30例成人烟雾病患者术后CTP示脑血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搭桥术后手术侧大脑中动脉分布区与对侧镜像区的rCBF、rCBV高于术前,rMTT、rTTP低于术前,P<0.05。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M3.4分支搭桥+筋膜贴敷治疗烟雾病的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20-12-23T06:25:56.386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24期作者:王影飞[导读] 观察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M3.4分支(STA-MCA M3.4分支)搭桥+筋膜贴敷治疗烟雾病的疗效。
(云南骨科医院云南昆明 650200)【摘要】目的:观察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M3.4分支(STA-MCA M3.4分支)搭桥+筋膜贴敷治疗烟雾病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烟雾病患者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8例。
对照组采用STA-MCA M3.4分支搭桥治疗,观察组采用STA-MCA M3.4分支搭桥+筋膜贴敷治疗,于术后7d评估效果。
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7d时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健康状况。
结果:术后7d,观察组的平均血流速率(VM)、相对脑血容量(RCBV)水平高于对照组,相对达峰时间(RTTP)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观察组生存质量卡氏评分(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STA-MCA M3.4分支搭桥+筋膜贴敷治疗烟雾病的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患者脑部血流动力,提升健康状况。
【关键词】烟雾病;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M3.4分支搭桥;筋膜贴敷;脑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24-0067-02烟雾病是一种进行性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临床上针对该病症患者多采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M3.4分支(STA-MCA M3.4分支)搭桥术治疗,可维持脑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脑缺血情况,但该术式具有一定局限性及风险性,其对直径<0.5mm的吻合动脉操作较难,且术后易增加吻合口狭窄、闭塞地风险。
而筋膜贴敷可形成较为广泛的血供重建且相关并发症较少,对治疗烟雾病具有一定疗效[1]。
大理大学学报JOURNAL OF DALI UNIVERSITY 第4卷第8期2019年8月Vol.4No.8Aug.2019[DOI]10.3969/j.issn.2096-2266.2019.08.010烟雾综合征是指由明确病因所致典型烟雾病特征的一类疾病总称。
主要表现为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的突然减少或停止,造成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坏死、软化,并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的症候。
普洱市人民医院2014年至2018年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和颞肌贴覆术治疗烟雾综合征引起的急性脑缺血疾病共22例。
现回顾性分析治疗策略和远期效果,探讨烟雾综合征的手术治疗。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诊断为脑缺血行颅内外动脉搭桥和颞肌贴覆术的患者共22例。
本组病例中,男性14例,女性8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54.3±5.1)岁。
1.2临床症状和体征2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单侧或者双侧肢体活动障碍。
其中10例为一侧上下肢肌力3级;3例为一侧肢体上肢3级,下肢4级;5例为一侧肢体上肢2级,下肢3级;3例为上肢肌力1级,下肢肌力2级;1例为双侧上下肢肌力3级。
1.3影像学资料22例病例头部MRA(磁共振血管成像)提示一侧大脑半球均有脑沟加深,脑回明显,有不同程度的低密度脑梗塞病灶,7例表现为双侧大脑半球有脑萎缩,双侧额顶叶有明显的脑梗塞灶。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如下:5例造影结果为一侧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狭窄,血流减慢,狭窄大于70%,烟雾血管不明显;5例造影可见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血流减慢,烟雾血管不明显;10例造影可见一侧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远端主干不显影,烟雾血管明显;2例造影可见双侧大脑中动脉远端狭窄,烟雾状血管明显。
该组患者的改良Rankin评分:5例患者5分,17例患者4分。
烟雾病的颞浅动脉贴附术的手术治疗效果评价摘要目的评价烟雾病的颞浅动脉贴附术的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27例烟雾病患者,均给予颞浅动脉贴附术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治疗后,27例患者术前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仅有1例(3.70%)患者术后出现明显手术并发症。
结论颞浅动脉贴附术治疗烟雾病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改善患者症状,在临床操作中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相对较低。
关键词颞浅动脉贴附术;烟雾病;手术治疗效果烟雾病又称Moyamoya病,是一组病因尚不明确的进展性慢性脑血管疾病,因脑血管造影时呈现较多密集成堆的小血管造影,如吸烟时吐出的烟雾,因此,称为烟雾病。
烟雾病患者的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肢体瘫痪、失语等,为探究治疗烟雾病的有效途径,本文选取27例烟雾病患者,对颞浅动脉贴附术治疗烟雾病的效果进行评价,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27例烟雾病患者,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CT血管造影检查,检查结果及临床症状均符合烟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1]。
其中,男12例,女15例;年龄21~57岁,平均年龄(32.65±8.41)岁;病程1.1~4.9个月,平均病程(2.65±1.04)个月;单侧烟雾病18例,双侧烟雾病9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期17例,轻度脑卒中6例,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例4例。
排除标准[2]:①由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类似烟雾病疾病患者;②非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或由于某种原因未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
1. 2 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颞浅动脉贴附术治疗,具体手术方法如下:通过超声引导或手指触摸寻找颞浅动脉行程,根据颞浅动脉行程将皮肤切开,切开长度8~10 cm,将颞浅动脉主干7~8 cm分离,并尽量保障颞浅动脉主干两侧3~5 mm的筋膜处于完整状态,同时降低皮瓣过薄导致皮肤坏死发生率。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的护理配合姚娜,苑立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手术室,北京崇文 100050)【摘要】目的 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的护理配合要点及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烟雾病患者40例,记录手术流程并总结配合要点。
结果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治疗烟雾病效果显著,手术配合熟练,医生患者满意。
结论 考虑为动脉近端血栓闭塞,以硬脑膜翻转贴敷,间接性血运重建。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6.05.105.02烟雾病(又称MOYAMOYA病)是一种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大脑中动脉起始部动脉管腔逐渐狭窄以至闭塞,颅底穿通动脉代偿性扩张为特征的疾病。
颅底扩张的血管在血管造影时的形态如烟雾,故称为烟雾病。
烟雾病的症状轻者表现为短暂性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头痛、癫痫、肢体无力、感觉异常等,重者则以脑梗塞或脑出血起病而危及生命。
目前,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是治疗烟雾病的有效而持久的方法。
术中将颞浅动脉钝性分离后并予以保护,然后再暴露颅内大脑皮层表面的大脑中动脉分支,在显微镜下将这两支动脉行段侧吻合,使颅外动脉血流通过这条桥动脉向脑内灌注,使缺血区的血液循环得以改善。
从而达到恢复脑功能的目的。
效果显著,病人满意。
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40例,男28例,女12例。
年龄7~32岁,平均年龄20岁。
均具有头痛、肢体麻木、感觉异常等典型症状。
1.2 手术方法患者于全麻插管后,取仰卧位,头偏向健侧。
行额颞瓣开颅,用15号小球刀游离皮下颞浅动脉主干及两个分支后妥善保护,“T”型切开颞肌筋膜,向两侧分离,暴露颅骨。
铣刀铣下骨瓣,剪开硬膜,暴露大脑皮层表面的大中动脉及其皮层分支。
用临时迷你阻断夹阻断大脑中动脉分支。
将颞浅动脉的断端和大脑中动脉分支的侧端吻合,吻合后行荧光血管造影,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吻合血管的血流。
・80・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年6月第9卷第12期Chin J Mod Drug Appl, Jun 2015, Vol. 9, No. 12烟雾病是一种临床上极其少见的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 又称为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 由早期的颈内动脉闭塞 , 渐进发展为脑底穿支动脉膨胀扩大 , 最终导致代偿性血管网发生异常 [1, 2]。
日本是最早发现烟雾病患者的国家 , 而亚太区的成年黄种人则是该病的主要患病人群 [3]。
头部 CT 血管造影 (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磁共振成像均是诊断烟雾病的重要手段 , 其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能够对患者的血管病变位置及病变程度进行评估 , 对烟雾病的确诊和治疗方案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
本文通过对本院收治的 48例成人烟雾病患者随机分组 , 讨论颞浅动脉 -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颞肌贴敷术治疗成人烟雾病的临床意义 ,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 2010年 2月 ~2014年 8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 48例成人烟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 每组 24例。
实验组患者年龄 21~57岁 , 平均年龄 (43.26±7.57岁 , 其中男 9例 , 女 15例 , 患病时间为 1.2~4.8个月 , 平均患病时间 (2.13±0.51个月 ; 对照组患者年龄 23~61岁 , 平进踝关节功能恢复方面至关重要 , 踝关节的稳定性减弱直接加速踝关节的病变 , 引起内部结构的损伤。
在静力性结构中 , 腓距前韧带 (ATFL最为薄弱 , 而腓距前韧带在踝关节跖屈时 , 为主要抵抗内翻力量的机构。
当外侧韧带损伤后 , 患者的本体感觉功能也会随之缺失 , 患者因而常常会出现反复的内翻扭伤 ,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同时踝关节软骨也会引起继发性损伤 , 导致出现踝关节关节炎、踝关节功能受限等症状。
本组患者术中探查发现 11例患者距腓前韧带韧带缺失 , 15例患者距腓前韧带韧带明显松弛 , 外侧韧带重建后内翻损伤症状明显好转 , 充分表明外侧副韧带完整性特别是距腓前韧带韧的完整性对防止踝关节内翻扭伤具有重要意义。
联合血管重建术治疗成人缺血型烟雾病的效果分析刘夏桐;魏新亭;陈若琨;薛亚轲【摘要】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颞浅动脉分支贴敷术治疗成人缺血型烟雾病的效果.方法对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颞浅动脉分支贴敷术的47例成人缺血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术前与术后3~36个月患者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及血管重建情况,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5例患者症状有不同程度缓解,2例症状未缓解.46例患者颅内血管重建良好,1例血管重建不佳.与术前相比,术后大脑中动脉分布区域脑血流量(CBF)增加,达峰时间(TTP)和平均通过时间(MTT)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脑血容量(CBV)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高灌注综合征6例,新发脑梗死2例,脑出血1例.结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颞浅动脉分支贴敷术是治疗成人缺血型烟雾病的有效方式.【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8(027)001【总页数】4页(P12-15)【关键词】烟雾病;缺血;血管重建术;成人【作者】刘夏桐;魏新亭;陈若琨;薛亚轲【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河南郑州 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河南郑州 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河南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河南郑州 45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烟雾病是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起始部慢性进行性狭窄或闭塞,并继发颅底异常血管网形成的一种脑血管病[1]。
临床上,青壮年为高发年龄段,常表现为脑缺血或脑出血,脑出血的根源仍在于脑缺血病变[2-4]。
目前无有效药物控制烟雾病的发展,手术可以部分代偿脑组织血供而被视为烟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但成人缺血型烟雾病最佳术式的选择仍无定论[5]。
本研究收集了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 middle cerebral artery,STA-MCA)搭桥联合颞浅动脉分支贴敷术的47例成人缺血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颞肌贴敷与颅内外血管搭桥联合治疗烟雾病疗效观察李琛;曹旭华;马志昭;张皓峰;胡福广;王立群;孙晓枫【摘要】目的探讨颞肌贴敷与颅内外血管搭桥联合治疗烟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治疗的32例烟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脑-硬脑膜-颞浅动脉贴敷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颞肌贴敷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改良mRS评分的变化,并比较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和搏动指数(PI).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改良mRS评分为(1.28±0.4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7±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Vm、PI分别为(72.25±12.14)cm/s、(0.50±0.18),与对照组的(63.47±11.97)cm/s、(0.68±0.2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肌贴敷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治疗烟雾病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emporalis muscle flap combined with extracrani-al-intracranial vascular bypass in the treatment of moyamoya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3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moyamoya disease, who admitted to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of the Second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1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ncephaloduro-my 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 sticking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emporalis muscle flap combined with 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 to middle cerebral artery (STA-MCA) bypass. After thetreatment, the modi-fied mRS scores, brain artery mean blood flow velocity (Vm), pulsatility index (PI)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 of three months, the modified mRS scor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1.28 ± 0.48),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1.67±0.57)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Vm and PI were respectively (72.25± 12.14) cm/s and (0.50 ± 0.18) in observation group versus (63.47 ± 11.97) cm/s and (0.68 ± 0.23)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temporalis muscle flap combined with STA-MCA bypass has definite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moyamoya disease.【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7(028)022【总页数】2页(P3734-3735)【关键词】烟雾病;颞肌贴敷;颅内外血管搭桥;疗效【作者】李琛;曹旭华;马志昭;张皓峰;胡福广;王立群;孙晓枫【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河北石家庄 050000;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河北石家庄 050000;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河北石家庄 050000;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河北石家庄 050000;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河北石家庄 050000;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河北石家庄 050000;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河北石家庄 0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是一种临床少见的、病因未明的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其主要特征为颅内大动脉的慢性、进行性狭窄甚至闭塞,以及远端毛细血管的异常增生[1]。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成人缺血性烟雾病的疗效分析李国胜;胡福广;梁朝辉;李琛;刁勋;王立群;武强;谢松旺;郭洪均【期刊名称】《脑与神经疾病杂志》【年(卷),期】2016(024)006【摘要】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成人缺血性烟雾病(MMD)的疗效.方法分析接受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的30例成人缺血性MM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复查DSA或CTA示26例吻合口通畅良好;颅脑灌注成像示21例脑灌注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发生脑梗死3例和过度灌注1例,TIA6例,但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较术前均明显减少.结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能有效增加成人缺血性MMD患者脑血流量,改善生活质量.【总页数】4页(P346-349)【作者】李国胜;胡福广;梁朝辉;李琛;刁勋;王立群;武强;谢松旺;郭洪均【作者单位】050000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050000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050000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050000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050000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050000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050000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050000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050000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2【相关文献】1.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吻合术联合颞肌贴敷术治疗成人缺血性烟雾病效果分析[J], 丁伟;陈晓斌;黄乔春;王孟阳;黄从刚;段发亮2.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成人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疗效分析 [J], 邓轶鑫; 殷璇; 王翔毅3.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成人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疗效分析 [J], 邓轶鑫; 殷璇; 王翔毅4.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成人烟雾病效果分析 [J], 马宝新; 谢乙团; 胡栋; 荆国杰5.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成人烟雾病 [J], 黄坦;黄书岚;陈谦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颞肌贴敷与颅内外血管搭桥联合治疗烟雾病的效果分析目的探讨颞肌贴敷联合颅内外血管搭桥治疗烟雾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6月本院确诊的40例烟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
A组采用颞肌贴敷手术治疗方法,B组在A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颅内外血管搭桥治疗方法。
随访6个月,对两组的脑血流变化进行测定,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B组的总有效率85.0%,显著高于A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的脑血流量、脉压差以及血流峰值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颞肌贴敷联合颅内外血管搭桥治疗烟雾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患者的脑血流恢复供应具有积极的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combination of temporal muscle sticking and extracranial-intracranial (EC-IC)bypass in the treatment of moyamoya disease.Methods 40 patients definitely diagnosed as moyamoya diseases from May 2013 to June 2015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according to a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Group A was treated with temporal muscle sticking,group B was treated with EC-IC bypass on the basis of the treatment method of group A.All participants were required for 6-month follow up visits.The change of cerebral blood flow (CBF)was tested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compared i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group B was 75%,which was higher than 85% of the group A,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The amount of cerebral blood flow,pulse pressure difference and peak value of blood flow in the group B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group A,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 Combination of temporal muscle sticking and EC-IC bypass in the treatment of moyamoya disease is significant,which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CBF supply.[Key words]Moyamoya disease;Extracranial-intracranial bypass;Temporal muscle sticking;Clinical symptom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的主要临床特征为大脑前、中动脉起始段以及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发生进行性慢性闭塞或狭窄,进而引发颅底出现具有特征性的血管网异常的脑部血管疾患[1]。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与颞肌贴覆治疗缺血性烟雾病术后颞肌血运及并发症的比较韩莹;吴磊;陈兴河;冯三平;王永恒;韩志光;赵锦程;李起超;赵建华;冯继【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年(卷),期】2024(27)5【摘要】目的比较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与颞肌贴覆术对成年缺血性烟雾病(MMD)患者神经功能和脑血流的改善作用,以及对颞肌血运、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以2020-09—2022-12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39例MM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实施颞肌贴覆术20例为对照组,实施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19例为研究组。
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脑动脉血流的平均流速(Vm)和脉动指数(PI),CT影像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颞肌厚度,记录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2组患者术后7 d、3个月m R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1 d(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3个时间点的mR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
2组患者术后7 d、3个月PI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1 d(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3个时间点的P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
2组患者术后7 d、3个月Vm均明显高于术后1d(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3个时间点的Vm均显著升高(P<0.05)。
对照组术后颞肌萎缩及咀嚼无力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30.0%比5.3%,45.0%比15.8%),颞肌厚度明显小于研究组(4.16±0.14比5.04±0.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缺血性烟雾病相比颞肌贴覆术,能够有效促进脑血流的恢复,改善缺血性烟雾病的脑血流状况,缓解缺血症状。
而颞肌贴覆术,由于没有影响颞浅动脉对于颞肌的血运,因此术后出现颞肌萎缩相关并发症的概率明显减低,临床上需要重视开颅过程中对颞浅动脉的保护,必要时予以重建。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颞肌贴覆术的手术配合
孙洲华
【期刊名称】《常州实用医学》
【年(卷),期】2016(032)003
【摘要】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各种压力与日俱增,动脉瘤、脑卒中
等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日益增多。
随着人类对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的逐渐深入了解,越来越多的脑血管疾病患者亟待得到正确治疗。
【总页数】3页(P190-192)
【作者】孙洲华
【作者单位】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江苏常州213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
【相关文献】
1.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颞肌贴敷术治疗成人烟雾病的临床分析 [J], 黎海滨;任燕华;王水娇;高忠恩;岑庆君
2.浅谈烟雾病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颞肌贴覆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J], 张慧琴
3.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联合颞肌贴敷术在成人烟雾病治疗中的应用 [J], 励宇翔;周圣军;高翔;陈霄圣;张均钧
4.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和脑颞肌贴覆术治疗烟雾病的临床效果和影响因素 [J], 黄东标; 吴粤; 潘志辉
5.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和脑颞肌贴覆术治疗烟雾病的临床效果和影响因素 [J], 黄东标; 吴粤; 潘志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治疗成人烟雾病的疗效分析齐辉;尹卫;黄达;韩宗利【期刊名称】《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年(卷),期】2016(021)005【摘要】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治疗成人烟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成人烟雾病病例资料,其中出血型17例,缺血型61例.实施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共计91侧.采用SPECT、MRI、CTA及DSA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术后1周CTA提示吻合血管全部通畅.术后1年58例病人行CTA或DSA复查,其中2例颞浅动脉吻合口闭塞,另有3例颞浅动脉充盈程度及血流速度不如术前水平,其余吻合口均通畅.手术病人均在手术1周内有不同程度自觉症状改善及神经功能障碍改善.围手术期并发症:2例术后内吻合口附近脑实质少量出血,1例发生在术后24 h,表现为癫痫持续状态;1例出血发生在术后第3天,表现为不全运动性失语.长期随访:所有病人无出血及缺血新发事件,神经功能障碍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对成人烟雾病有较好疗效.【总页数】3页(P199-201)【作者】齐辉;尹卫;黄达;韩宗利【作者单位】518000深圳,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外科;518000深圳,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外科;518000深圳,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外科;518000深圳,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2【相关文献】1.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成人缺血性烟雾病的疗效分析 [J], 李国胜;胡福广;梁朝辉;李琛;刁勋;王立群;武强;谢松旺;郭洪均2.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治疗成人烟雾病随访观察 [J], 李港;张浩;韩光魁;李根华;冯嵩;靳峰3.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吻合术联合颞肌贴敷术治疗成人缺血性烟雾病效果分析[J], 丁伟;陈晓斌;黄乔春;王孟阳;黄从刚;段发亮4.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联合血管重建术治疗低皮质微血管密度老年烟雾病的效果观察 [J], 王占伟; 张刚中; 刘光辉; 李直营; 徐文中5.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直接吻合术联合脑-硬脑膜-肌肉血管融合术治疗成人缺血型烟雾病的临床效果 [J], 连泽豪; 李文; 付卯宏; 曹新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