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当代管理思想的新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3.15 MB
- 文档页数:3
西方当代管理思想的新发展一托马斯·彼得斯的管理思想托马斯·彼得斯Thomas J. Peters, 1942-美国最负盛名的咨询大师,“后现代企业之父”,麦肯锡工作。
《追求卓越》《乱中取胜》1987年《渴望卓越》1989年《管理的革命》1992年《“哇”的追求》1994年两个方面:一是人受到“两重性”的驱动,他既要作为集体的一员,又要突出自己,他既要成为一个获胜队伍中的一个可靠的成员,又要通过不平凡的努力而成为队伍中的明星;二是只要人们认为某项事业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伟大的,那么他们就会情愿地为了这个事业吃苦耐劳。
彼得斯的管理思想(八原则)崇尚行动贴近顾客自主创新以人促产价值驱动不离本行精兵筒政宽严并济注重挖掘人的潜力人不是环境的奴隶为了活得有意义人们愿意付出极大的牺牲人们通常将成功看作是自由身的因素,而将失败归因于体制有意义的生活需要受一定的控制和鼓励,使人的行动和行为一定程度上形成态度和信念二战略管理理论战略研究的四个学派:战略规划学派(调查、分析、评估、选择)适应学习学派(关注企业如何适应环境)产业组织学派(企业的竞争战略必须同其所处的环境相联系)资源基础学派(企业资源可转化为独特的能力,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哈佛大学任教《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全球产业竞争》《国家竞争优势》等行业的五种竞争力量、企业的三种基本竞争战略(成本领先、差异化、专一化)价值链分析方法。
哈默尔与普拉哈拉德的核心能力理论(Distinctive Competence)“独特竞争力”概念:企业所拥有的特定资源和能力为出发点,制定和实施企业的竞争战心能力具有难模仿性、不可完全流动性、不可交易性、不可替代性、技术经济性、价值优越性、异质性、延展性等特征。
三质量管理理论戴明及其管理思想(W.Edwards.Deming 1900-1993)八大原则,ISO标准簇质量八大原则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原则2:领导作用原则3:全员参与原则4:过程方法原则5:管理的系统方法原则6:持续改进原则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原则8:与供方的互利关系五大工具:1.统计过程控制(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2.测量系统分析(MSA,Measure System Analyse)3.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Failure Mode & Effect Analyse)4.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5.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十四要点:是本世纪全面质量管理(TQM)的重要理论基础Plan-Do-Check-Action特征:周而复始;大环带小环;阶梯式上升;统计工具朱兰及其管理思想约瑟夫.M,朱兰(Jose曲Juran,1904-) 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质量质量管理手册》“突破历程”七环节:突破的势态、突出关键少数项目、寻求组织上的突破、分析诊断、克服变革的阻力、进行变革、建立监督系统“80/20原则”杰克,韦尔奇及6a理论“全球第一CEO”的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6a管理方法的重点是将所有的工作作为一种流程,采用量化的分析方法来分析流程中影响质量的所有因素,找出关键因素并加以改进,从而实现更高的客户满意度。
现代管理发展趋势与创新一、现代管理发展趋势自从有了人类社会生活,就有了管理的实践和经验总结。
管理思想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步发展。
纵观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早期的管理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之前。
此阶段虽还没有“管理”这一名词,但已存在大量的管理思想和实践,如我国古代诸子百家的管理思想。
(2)古典的管理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至1930年之间,管理自此由经验转变为科学,代表人物有泰勒和法约尔等。
主要特点是以“事”和“物”为中心,研究如何提高生产效率。
(3)中期的管理思想,产生于1930年至1945年之间,代表人物有梅奥和巴纳德等。
主要特点是把管理的重点从以“事”和“物”为中心转移到以人为中心,将西方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引进管理的研究领域,提出用调节人际关系、改善劳动条件等办法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4)现代管理思想,产生于二战之后。
此阶段管理领域非常活跃,出现了众多的管理学派,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管理,逐渐形成了庞大的管理科学体系。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将掀起新一轮的管理变革。
二战后,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空间、海洋等高科技领域均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和进展,如今,这些重大技术成就的全面产业化,为人类叩开了知识经济新时代的大门。
特别地,网络互联技术Internet的发明与应用功不可没,Internet解决了异构计算机、异构网络的互联、互操作难题,借助光纤、卫星远程通信等技术,使以指数增加的巨大的信息流向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的成千上万个国际组织和企业,加速了新技术新知识的广泛传播与应用,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正因如此,知识经济时代又被称为网络时代。
现在,国际互联网已由最初的科研教育领域延伸介入商业领域,正以年增百万用户的速度覆盖全球,网上的网页以1页/秒的速度迅猛扩张;与此同时,PC机功能日趋强大,性能正在逼近或超过过去的中、小型机,价格则持续下降,良好的性能价格比使PC机得以进入亿万寻常百姓家,个人电脑现在基本上支持多媒体和联网,上互联网简单轻松,网上消费成为一种时尚;信息家电产业出现,“机顶盒”能让现有的电视、VCD进入互联网世界,数字电视的出现使电视机与计算机的差别日益模糊……。
---------------------------------------------------------------最新资料推荐------------------------------------------------------当代管理理论发展的新趋势当代管理理论发展的新趋势南昌大学理学院李丽清南昌大学经管学院周小刚管理是一种最重要的资源。
管理对其他所有资源起到综合运筹作用,直接决定一个组织的兴衰成败,管理高效进行,整个组织可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反之,如果管理落后和无效,即使是经济巨人也很容易倒下。
因此,研究管理理论对企业管理具有重大实践指导意义。
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后,管理理论有了新发展、新动向,从根本上来说,主要是科技进步的飞速发展,促进科学社会化进程及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同时原有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管理问题,促进了新理论的产生,其突出表现就是管理理论丛林 ,主要有以下学派:经验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合作社会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学派、管理过程学派,这些学派被称为管理丛林。
70 年代后,首先从美国开始,企业管理中出现了两个引人注目的变化:(1)管理重点由基层向高层转移,由业务管理向战略管理转移,出现了战略热。
(2)在管理思想上强调系统观念和应变观念,称为系统热和权变热。
以下分述之。
出现战略热的原因是许多企业逐渐认识到,内部效率问题固然1/ 8重要,但更重要的则是紧跟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战略决策,只有在战略决策正确的前提下,提高效率才有意义,否则战略决策错了,效率高反而失败得更惨,因此管理学家重视战略管理,重视战略决策。
管理思想第二个重大变化表现在管理指导思想上,即系统论和权变论。
系统论强调对管理工作要有全局观念,仅仅抓住某一项管理因素或仅采用一项管理方法是不够的,无法应对环境的挑战。
系统管理就是根据系统原理及其原则,采用各种定性或定量的方法,讲究管理艺术,对管理对象全面科学地管理。
当代管理理论发展的新趋势当代管理理论发展的新趋势管理是一种最重要的资源。
管理对其他所有资源起到综合运筹作用,直接决定一个组织的兴衰成败,管理高效进行,整个组织可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反之,如果管理落后和无效,即使是经济巨人也很容易倒下。
因此,研究管理理论对企业管理具有重大实践指导意义。
现代管理理论:管理过程学派、经验主义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经理角色学派。
现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知识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管理理论有了新发展、新动向,从a根本上来说,主要是科技进步的飞速发展,促进科学社会化进程及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同时原有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管理问题,促进了新理论的产生,其突出表现就是“管理理论丛林”,主要有以下学派:经验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合作社会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学派、管理过程学派,这些学派被称为“管理丛林”。
70年代后,首先从美国开始,企业管理中出现了两个引人注目的变化:(1)管理重点由基层向高层转移,由业务管理向战略管理转移,出现了“战略热”。
(2)在管理思想上强调系统观念和应变观念,称为“系统热”和“权变热”。
系统管理就是根据系统原理及其原则,采用各种定性或定量的方法,讲究管理艺术,对管理对象全面科学地管理。
管理思想中的“权变理论”,1即针对不同的情况,应采用不同管理模式和方法,而不是采用以不变应万变的管理模式。
进入80年代后,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注重比较管理学和管理哲学,强调重点抓“企业文化”。
二战以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对美国构成直接威胁和挑战,促使美国管理学家对日本企业成功秘诀进行思考,他们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日美管理的根本差异在于对管理因素的认识不同,美国等国家过分强调诸如技术设备、规章方法、组织机构、财务分析等“硬”因素,而日本比较注重目标价值、宗旨、信念、人等“软”因素,即从企业文化角度看待管理,其认为管理的关键在于企业通过对全体职工的教育以及领导者的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树立起共同的信念、目标和价值观念,强调的重点是抓公司文化的“软管理”。
2023年现代化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现代化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篇一【关键词】经济管理现代化新趋势当前,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经济正在有序进行着,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可以说,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市场经济的方向。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经济管理现代化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
所以,要求国内经济应该抓住机遇,立足于发展的实际,积极使用现代化的设施,以保证带动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经济管理思想的现代化和发展趋势(一)管理思想的柔性化在以往的管理思想中,刚性管理思想受到了更多人的推崇,这样就导致了被管理者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虽然这种管理思想能够是企业的纪律得到强化,可以达到令行禁止,但是这样刚性的管理思想可能会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收到重挫,缺少创新型工作的想法,最终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人才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应该给予员工一定的空间,让其能够更好地发展。
这就要求企业管理应该破除旧有的管理方式和观念,使用现金的经营理念进行企业管理,让员工能够在这种柔性的管理中拥有更多创造的灵感,使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让员工能够为企业更加用心用力地工作,提高企业效益。
(二)管理思想的和谐化企业的发展确实需要利润给予支撑,但是企业同时应该注重企业管理思想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
一个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有一个好的发展,首先就应该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用和谐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看重价值和利润的同时,应该关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一定程度上来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和谐发展的思想的指导。
企业只有注重管理思想的和谐,才能够使员工的企业归属感更强。
这就要求企业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沟通机制,使员工的想法能够得到公司的重视,企业领导和员工之间能够和谐相处,真诚相待,使企业的竞争力和凝聚力大大增强,使企业更加具有团队精神。
二、经济管理的组织现代化和发展趋势(一)管理组织结构的直达化在传统的企业中,企业的结构都是金字塔式的,这就会出现一些问题,高层的决策需要进行层层的传达才能够到达基层,最后的效果就有可能大打折扣。
现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进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管理学界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这些理论代表了管理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1.企业流程再造企业再造又称业务流程重组,简称BPR,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企业管理的又一新理论。
1993年,迈克尔·海默与杰姆斯·钱皮合著了《企业再造工程》一书。
该书总结了过去几十年来世界成功企业的经验,阐明了生产流程、组织流程在企业决胜于市场竞争中的决定作用,提出了应变市场变化的新方法,即企业流程再造。
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从业务流程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提供给企业客户。
企业再造的实施方法是,以先进的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为手段,以顾客中长期需要为目标,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产品增值无实质作用的环节和过程,建立起科学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使产品的质量和规模发生质的变化。
企业再造的基本内容是,首先,以企业生产作业或服务作业的流程为审视对象,从多个角度,重新审视其功能、作用、效率、成本、速度、可靠性、准确性,找出其不合理因素;然后,以效率和效益为中心对作业流程和服务流程进行重新构造,以达到业绩质的飞跃和突破。
企业再造强调以顾客为导向和服务至上的理念,对企业整个运作流程进行根本性的重新思考,并加以彻底的改革。
企业必须把重点从过去的计划、控制和增长转到速度、创新、质量、服务和成本,目的是为了吸引顾客、赢得竞争和适应变化。
2.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管理科学理论丛林中分化出来的一个新理论。
二战后,作为战败的日本满目疮痍,一片废墟。
日本没有自然条件方面的优势,国土狭小,自然资源匮乏。
日本企业家深刻认识到,如果要在世界强国之林占有一席之地,日本企业只有付出更加艰辛的劳动,不仅需要有足够的物质和技术力的支持,更需要一种激励员工艰苦奋斗,为企业尽心尽责的精神力量,即企业文化。
由于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管理理论,正在形成发展过程之中,国内外人们认识不尽一致,还未形成一个公认的权威的定义。
现代管思想的新发展面对信息化、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等新的形势,管理出现了深刻的变化与全新的格局。
下面店铺和你一起来了解现代管思想的新发展。
现代管思想的新发展(1)非理性主义倾向与企业文化非理性主义倾向产生的背景。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经营风险增大,竞争激烈,管理日趋复杂,在西方管理理论界出现了一种非理性主义倾向和重视企业文化的思潮。
(2)战略管理理论战略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20世纪70年代前后,世界进入到科技、信息、经济全面飞速发展时期,同时竞争加剧,风险日增。
为了谋求企业的长期生存发展,开始注重构建竞争优势。
这样,在经历了长期规划、战略规划等阶段之后,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战略管理理论。
战略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安索夫(Ansoff)的《公司战略》(1965)一书的问世,开创了战略规划的先河。
到1976年,安索夫的《从战略规则到战略管理》一书出版,标志着现代战略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
(3)企业再造理论企业再造理论产生的背景。
进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美国企业为挑战来自日本、欧洲的威胁而展开探索。
1993年,原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尔·哈默(M.Hammer)博士与詹姆斯·钱皮(J.Champy)提出了企业再造理论。
企业再造的基本含义。
是指“为了飞越地改善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重大的现代企业的运营基准,对工作流程(business process)作根本的重新思考与彻底翻新”。
(4)“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产生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信息与知识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相应诞生了学习型组织理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在其著作《第五项修炼》中提出来的。
“学习型组织”的基本思想。
认为“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
”组织成员的五项修炼。
在学习组织中,有五项新的技能正在逐渐汇集起来,这五项技能被他称为“五项修炼”。
现代管理发展趋势与创新一、现代管理发展趋势自从有了人类社会生活,就有了管理的实践和经验总结。
管理思想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步发展。
纵观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早期的管理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之前。
此阶段虽还没有“管理”这一名词,但已存在大量的管理思想和实践,如我国古代诸子百家的管理思想。
(2)古典的管理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至1930年之间,管理自此由经验转变为科学,代表人物有泰勒和法约尔等。
主要特点是以“事”和“物”为中心,研究如何提高生产效率。
(3)中期的管理思想,产生于1930年至1945年之间,代表人物有梅奥和巴纳德等。
主要特点是把管理的重点从以“事”和“物”为中心转移到以人为中心,将西方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引进管理的研究领域,提出用调节人际关系、改善劳动条件等办法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4)现代管理思想,产生于二战之后。
此阶段管理领域非常活跃,出现了众多的管理学派,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管理,逐渐形成了庞大的管理科学体系。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将掀起新一轮的管理变革。
二战后,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空间、海洋等高科技领域均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和进展,如今,这些重大技术成就的全面产业化,为人类叩开了知识经济新时代的大门。
特别地,网络互联技术Internet的发明与应用功不可没,Internet解决了异构计算机、异构网络的互联、互操作难题,借助光纤、卫星远程通信等技术,使以指数增加的巨大的信息流向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的成千上万个国际组织和企业,加速了新技术新知识的广泛传播与应用,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正因如此,知识经济时代又被称为网络时代。
现在,国际互联网已由最初的科研教育领域延伸介入商业领域,正以年增百万用户的速度覆盖全球,网上的网页以1页/秒的速度迅猛扩张;与此同时,PC机功能日趋强大,性能正在逼近或超过过去的中、小型机,价格则持续下降,良好的性能价格比使PC机得以进入亿万寻常百姓家,个人电脑现在基本上支持多媒体和联网,上互联网简单轻松,网上消费成为一种时尚;信息家电产业出现,“机顶盒”能让现有的电视、VCD进入互联网世界,数字电视的出现使电视机与计算机的差别日益模糊……。
当代管理学说新发展的历史背景与思想总结当代管理学说新发展的历史背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开始由以军事实力为基础向以经济实力为基础转移,在这个转移的过程中,世界发生了急剧变化,旧的格局正慢慢解体,一种新的世界格局逐渐形成了。
到了1989年8月19日,前苏联发生了剧变,紧接着波及到整个东欧。
一.从经济结构的变革来看如果我们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世界经济在这一阶段也呈现出结构性的变化。
1. 初级产品经济与工业经济脱钩这也就是说原材料经济与工业经济脱钩。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整个工业发展的过程中,提高资源的价值和附加值是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标志,加之受到20世纪70年代世界能源危机的影响,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使得西方世界更加注重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例如日本1984年的每单位工业产品的原材料消耗量仅是1973年的60%,这一过程仅用了11年。
因此原材料经济与工业经济脱钩是世界经济中一个结构性的变化。
从某种意义上,特别加剧了初始产品和加工产品的竞争。
这种情况使得初始产品严重过剩,因此不断地压低价格,导致竞争日趋激烈。
另外,加工产品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产品周期也越来越短,这样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所以80年代以来的国际经济是以最为激烈的竞争形式出现的。
2. 加工工业经济内部生产与就业脱钩从主要方面来说,就是制造业的生产与制造业的就业相脱钩。
在发达国家,增加制造业实际上就是意味着减少蓝领工人的就业人数。
其结果是人工成本作为一种比较成本和竞争因素,其重要性逐渐减弱。
3. 资本流动而不是商品和劳务贸易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动力我们可以把资本的流动看作为象征性的经济,即汇率和信贷的周转;把货物的和劳务的流动看作为实际性经济。
这样来看,象征性的经济和实际性的经济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相互独立的,这尽管不易为人所理解,但是在世界经济中资本却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代先进管理思想与管理趋势一、管理咨询的趋势。
(图)这个图片大家可能看着说不清楚,其实它就是看不透的未来世界。
大家想一下,作为企业,特别是在技术快速发展的行业里面,我们做企业非常难,因为我们看不透今天是什么,明天是什么?之前美国的朋友、新加坡的朋友说大雾、飞机的变化,我们也说不清楚明天会是怎样的,都不清楚明天会是怎样,又如何告诉企业应该怎么做。
当我们看不透未来,人们想着各种各样的办法探讨未来世界到底会是什么?管理咨询专家应该用未来的眼光看待未来的趋势是怎么样,也要告诉企业未来应该怎么走。
从研究者的角度看未来世界,我认为未来世界有两大特点,一个是环境复杂快变,二是复杂管理问题。
环境快,而且也不知道背后变化的机理是什么?这种情况下我们几乎找不到应对的策略。
找不到应对的策略如何对企业做咨询。
面对这样两个特点,我们在管理实践和管理研究中面对的问题是什么?(15: 25)(图)大家可以猜测一下这幅图片是什么意思?这是五马分尸的图片。
大家想想在现实管理中,我们是不是天天面临各种各样五马分尸管理形象,就是我们整体性被裂解。
大家都知道专业化分工协作。
但大家往往记住专业化分工,而记不住协作,所以导致一个问题很好解决但解决不了。
现象是什么呢?就是各个部门都忙于救火,大家都很忙,但是大家管理的绩效不见改进。
很多企业界来的人很累,没有周末,晚上还要加班,但工作不见得有显著的长进。
我们自己以为我们在拉牛鼻子,但实际上拉的是牛尾巴,很累,也没有把工作做好。
(15: 25)(图)第二个图片是风云多变。
风云多变面对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就是应对风险。
大家经常说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
谁都知道要快,但在现实中会发现很多现象,很多企业做年终报告会的时候,总经理讲明年是质量年,要抓管理年,但是今年指出的问题在去年同样指出过。
为什么一年过去了?问题还没有解决,为什么老是有这样的惯性问题。
我们经常说醒得早起得晚。
有的企业家不是起不了,而是预见不到某种变化而动起来。
Sweeping over the Management管理纵横 |谈现代管理发展的新趋势宋枝平 江苏省体育装备中心 210000摘要:管理是企业实现目标的关键,是企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社会生产越来越复杂。
社会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企业能否制定的管理模式和直接音响着企业的发展,关系到企业的成败。
本文主要进行探讨现代企业管理的新趋势和新方向。
关键词:现代管理;发展;新趋势管理学的理念和核心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率,促进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管理是组织或者企业实现实现目标的主要因素,是社会不断进步的主要的力量。
为了能够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占据不败之地,企业管理自身也在不断的发展。
本文主要从人性化管理、心本管理、柔性管理以及信息化管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现代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一、人性化管理发展趋势企业是有全体员工共同经营的主体,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实施人性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方向,人性化管理主要是以人文本,把对人的研究当作是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把人看作是提高生产力的主要的源泉。
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实施人性化管理,首先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很多的职工都具有很多的优势和才能。
并且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创造力,如果在企业中创造一个和谐、进取以及宽容的工作氛围,并具有激励制度。
这样可以很大的程度的发挥企业职工的潜在的创造力。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以人为核心,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以及满足员工的需求、处理好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并不断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企业在进行人性化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员工的价值和能力、不断关系、帮助员工,并通过不断的鼓励和激励员工,从而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员工能够感受到温馨、和谐的团队,这样才能使员工在团队中发挥个人的潜力、施展自己才能,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要想赢得市场,必须认识到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并重视人性化管理,树立人性化管理的理念,从而才能提高企业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