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法国大革命教
- 格式:docx
- 大小:22.14 KB
- 文档页数:4
第11课法国大革命学习目标1.复述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归纳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
2.说出《人权宣言》的内容,概括其意义。
3.复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正确评价拿破仑。
4.学习重点:《人权宣言》;拿破仑帝国的统治。
预习导学1.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原因: 封建制度严重束缚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爆发: 1789 年7月,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法国大革命爆发。
【名师点拨】制宪会议上,第三等级与封建势力发生了正面冲突,这成为革命的导火线。
2.《人权宣言》的颁布(1)颁布: 1789 年8月,制宪会议颁布了《人权宣言》。
(2)影响:它否定了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名师点拨】《人权宣言》明确提出保障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本质。
3.拿破仑帝国(1)建立: 1804 年,拿破仑建立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的法兰西帝国。
(2)内外政策①对内:拿破仑颁布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②对外:拿破仑多次发动对外战争,打败了“反法同盟”,维护了革命成果。
(3)影响:法国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名师点拨】拿破仑自认为一生中最大的荣耀是制定了《拿破仑法典》。
评价法:学会评价拿破仑,知道评价历史人物应结合他们各自的活动和时代的需要,评价要有阶级性、全面性、发展性。
能力提升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问题一情景模拟:《话说拿破仑战争》——通过模仿电视节目《今日说法》,电视台邀请三位专家,与主持人一起探讨拿破仑战争的性质。
角色:节目主持人、专家1、专家2、专家3。
访谈过程:主持人:大家好,又到了我们今天的《今日说法》。
今天得到了最新消息,在比利时的滑铁卢,拿破仑被“反法同盟”的军队击败了。
针对这一事件,我们特地邀请了三位来自全国的知名专家,共同探讨一下拿破仑战争。
不知各位,对拿破仑战争如何评价?专家1:我来说说我的观点。
第11课法国大革命
知识结构:
一、启蒙运动:
1、时间:
2、出现的原因:
3、性质:
4、中心:
5、代表人物:、、
6、作用:
二、法国大革命的原因:
1、根本原因:波旁王朝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负债
2、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
3、思想:启蒙思想的土地
4、政治:森严的等级制度,激化了阶级矛盾
5、直接原因:财政危机
6、外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三、任务:推翻封建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四、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革命主力:人民群众
五、过程:
1、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
2、经过:(1)开始:攻占巴士底狱(2)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
《人权宣言》①机构:②目的:废除封建制度
③内容:④影响:a.要求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性;b.体现和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具有阶级局限性。
(3)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4)雅各宾派专政(高潮)
(5)结束:热月政变
六:结果: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七、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八、影响:。
第11课法国大革命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制宪会议《人权宣言》的内容及评价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拿破仑的对内政策和对外战争①通过分析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使学生初步掌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通过对《人权宣言》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历史文献资料的能力。
通过对《人权宣言》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整理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
通过对拿破仑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感知法国大革命进程中巴黎人民的表现和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和推动者。
通过对法国人民三次武装起义、热月政变、雾月敢变、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及帝国的覆亡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是在不断同封建势力的斗争中建立的。
②通过对课中题“你如何看待《人权宣盲》关于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规定”以及课后畅想地天地关于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评价,掌握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学习方法。
通过评价拿破仑,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法国大革命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感知早期资产阶级草俞所受到的极大阻力,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任何革命和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从而对我国目前进行的改革开放充满信心。
○2通过对《人权宣言》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资产阶级民主法制的进步意义从而体会当前我国民主化进程的重要性。
○3拿破仑所实施的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大革命的成果,冲击了欧洲的封建统治,但他迷信武力、穷兵黩武,最终导致了帝国的灭亡。
由此证明任何非正义的战争必将以失败而告终。
教学重点:《人权宣言》教学难点:评价拿破仑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引导: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美国独立战争,它推动了欧洲其他国家的革命,在它胜利后不久,法国革命开始了。
岳麓版九上第二单元第11课法国大革命教学案例教学内容分析法国大草命是人类历史上规模、影响最大的资产阶级革命之一。
其过程曲折复杂,对法国社会各个阶层都造成了空前的震动。
学生对法国大草命的理解仅仅局限于书本的知识,可以说是只具备了理性认识,缺乏感性认识,而本案例从人物故事和文学的角度、从个人的角度对法国大革命进行描述,适于采用体验式学习,使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法国大革命带来的冲击。
教学目标预设(1)让学生们对法国大革命有一个更深朝的认识。
(2)利用人物故事及文学作品,让学生从更好地感受革命对生活、对社会的影响。
第一环节:展示课件(包指图片、文字、视频),介绍雨果的情况,设置情景让学生重温法国大革命的过程。
雨果,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給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遺产。
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
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
他从小崇拜法国早期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
1827年发表韵文剧本《克伦威尔和((克伦成尔)序言》(1827),其中《序言》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的宣言,是雨果极为重要的文艺论著。
1830年他据《序言》中的理论写成一个浪漫主义剧本《爱尔那尼》,它的演出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
第二环节:提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1)而雨果的《九三年》主要是反映的什么历史事件?(2)小说的3个人物,朗特納克候爵、郭万、西穆尔丹分别代表了哪些人?(3)假如你处于故事3个主人公的地位,你会怎么做?为什么?第三环节:知识运用、升华,充分运用体验式学习方式,结合所学知识让学生分角色粉演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不同阶层的任务。
(1)假设你是生活在1789-1848年间的法国的一位农民,请向大家介绍你在这几十年间的所见所闻,你的生活发生了哪些显著的变化?(2)假设你是生活在1789-1848年间的法国的一位年轻的贵族少爷,请向大家介绍你在这几十年间的所见所闻,你的生活发生了哪些显著的变化?(3)很你是生活在1789-1848年间的法国的一位普通工人,请向大家介(4)假设你是生活在1789-1848年间的法国的一位家境富裕的工厂主,请向大家介绍你在这几十年间的所见所闻,你的生活又发生了哪些显著的变化?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第11课法国大革命教材定位本课是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来世界资产阶级革命潮流中最为彻底的一次革命。
法国革命中,人民群众用自己的力量一次次把革命推向深入;《人权宣言》和《拿破仑法典》的问世,使得自由、民主和平等的资产阶级思想不仅风靡法国,而且伴随着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更是影响了整个欧洲;拿破仑帝国在历史上虽然只是昙花一现,但他确立的资产阶级统治却是根深蒂固。
本课内容在整个世界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设计思路马克思说:“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新课改也倡导教师要依据实情大胆整合教材,从“教教材”变为“用教材”。
因此,本课对教材进行了有机整合,以拿破仑的一生为线索来展示波澜壮阔的法国革命风暴。
教学目标知识与通力掌握法国大革命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了解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
初步培养学生对历史教材的分析通力、辩证看待历史事件的通力和透过历史现象看历史本质的通力;正解评价拿破仑。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通力;通过分析《人权宣言》反映了哪些资产阶级价值观,深刻认识文献的历史意义;通过课堂讨论拿破仑战争的性质和作用,培养学生辩证看待历史事件的通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历史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历史作用;通过对拿破仑帝国兴亡原因的分析,使学生明确战争的性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教学重点《人权宣言》、评价拿破仑教学难点辩证分析拿破仑战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学生回答乐曲涉及的历史人物拿破仑,并介绍其生平,由此引入新课的学习。
【新课学习】一、1769——1788年(出生到19岁)拿破仑在法国科西嘉岛度过了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后又进入法国本土的学校学习,并看到和感受了当时法国社会的种种变化。
请问:这一时期的拿破仑会感受到法国社会的哪些变化?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总结:1、资本主义在法国迅速发展,但资产阶级属于第三等级,在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2、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奢侈浪费,出现了财政危机;3、农民阶级遭受重重压迫和剥削,生活极端贫困,因而购买力低下,形成法国国内市场狭小,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三级会议的召开;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处死路易十六;雅各宾派专政;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战争。
2.思想情感教育目标:①引导学生了解革命前的法国社会状况,懂得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是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专制统治矛盾的必然结果。
②指导学生分析资产阶级在革命中采取的措施,使学生认识法国革命是符合历史发展要求的,具有广泛性、深刻性,是一场影响巨大和深远的资产阶级革命。
③组织学生讨论对拿破仑的评价,使学生学会历史地、客观地、全面地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学会正确看待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3.能力培养目标:①分析能力培养,指导学生深入分析雅各宾派专政的措施、特点,认识雅各宾派专政在法国革命中的作用。
②评价能力培养,指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和标准,评价拿破仑的一生。
本课重点和难点重点:雅各宾派专政,拿破仑帝国。
难点:雅各宾派专政的特点与作用,对拿破仑的评价。
讲授新课【导入新课】美国独立战争的枪声刚停,仅仅隔了几年,欧洲大陆上的法国又响起了反抗封建统治的隆隆炮声。
这就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是欧洲大国,也是当时的强国,同时还是欧洲最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
那么,这场革命是怎样发生的?雅各宾派专政又是怎么一回事?拿破仑是如何崛起的?这些问题将是我们本课要学习研究的问题。
一、法国大革命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法国这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18世纪法国思想、经济、社会、政治各方面的状况如何?思想上是启蒙思想传播;经济上是资本主义发展,但农业为主;社会上分成了三个等级;政治上是君主专制。
法国的各种矛盾存在已久,为什么这时爆发革命?三级会议的召开,这就是直接原因。
革命爆发的标志是什么?攻占巴士底狱。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不久,三级会议改为制宪会议。
11课法国大革命教案法国大革命使过往的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自由主义政治组织及上街抗议的民众的冲击,旧观念逐渐被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民主思想所取代,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下面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11课法国大革命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11课法国大革命教案1教学目标1.封建专制制度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三级会议的召开;攻占巴士底监狱;君主立宪派掌权;《人权宣言》;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吉伦特派统治;瓦尔密大捷;共和国的建立和处死路易十六;巴黎人民的第三次武装起义;雅各宾专政和罗伯斯比尔;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的意义;拿破仑和雾月政变;第一帝国对内统治措施和对外战争;第一帝国的覆亡。
2.通过分析法国的革命发生的原因、发生、发展和结束,使学生掌握法国大革命的基本脉络,理解在革命的不同阶段执政者所实施的各项措施及作用,认识到是法国人民在革命的危机关头挽救了革命并推动革命继续发展达到高潮。
通过分析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和对外战争,使学生认识到拿破仑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拿破仑战争在客观上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进程。
3.通过学分析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使学生认识:法国大革命是封建社会内部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生产力与封建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必然结果;通过学习法国大革命的经过,使学生认识:人民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基本动力,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英雄人物只能加速历史的发展进程,而不能改变历史发展方向。
通过学习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和结果,使学生认识:历史的发展是曲折的,是螺旋式前进的。
教学建议教材地位分析法国大革命在世界历史舞台上较英国革命或美国革命更为突出。
它比那些较早的大变革引起更多的经济变化和社会变化,并对世界产生了更为广泛的影响。
法国革命不但标志着资产阶级的胜利,而且标志着民众的充分觉醒。
不但中产阶级的自由主义已引人注意,而且对各阶层人们都有号召力的民族主义也已出现。
在某种意义上,19世纪的历史实际上是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开始的。
第11课法国大革命教学目标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和经过《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及进步意义拿破仑帝国的建立拿破仑的对内政策和对外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影响重点难点重点: 《人权宣言)的内容历史意义难点:拿破仑的对内政策和对外战争教学程序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一、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埃菲尔特塔和凯旋门的图片)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一)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1.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引导学生通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猜测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然后多媒体展示《法国社会等级制度》,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观点。
)师:在这个等级制度中,一、二等级是封建统治阶级,拥有特权,而第三等级生活困苦,资产阶级有钱却无权,以资产阶级为代表的第三等级强烈要求改变现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获得政治权利。
18世纪末,法国资本主义得到极大发展,手工工场兴盛。
但是,法国国内封建土地所有制存在,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法国社会阶级矛盾已经十分尖锐,革命一触即发。
2.三级会议的召开(多媒体展示《三级会议》图片)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三级会议召开时间、当时的国王,国王召开会议的目的及其结果。
(二)法国大革命的进程1.革命爆发的标志——攻占巴士底狱(多媒体展示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的情况)教师提问为什么巴黎人民第一次武装起义以攻占巴士底狱为目标?指导学生根据影片介绍结合课本P92小字,回答这一问题。
了解法国国庆节的来历。
2.请学生根据课前预习情况,了解大革命过程的主要事件,对革命有个整体的认识。
3.《人权宣言》的颁布(多媒体展示出示材料:《人权宣言》封面的图片和主要条文)然后请学生根据课本P92相关内容思考并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这些内容出自哪个国家什么时候发表的哪部文献中?(2)请结合课本简单概括这部文献的主要内容。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法国大革命教
案岳麓版(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制宪会议《人权宣言》的内容及评价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拿破仑的对内政策和对外战争①通过分析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使学生初步掌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通过对《人权宣言》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历史文献资料的能力。
通过对《人权宣言》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整理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
通过对拿破仑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感知法国大革命进程中巴黎人民的表现和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和推动者。
通过对法国人民三次武装起义、热月政变、雾月敢变、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及帝国的覆亡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是在不断同封建势力的斗争中建立的。
②通过对课中题“你如何看待《人权宣盲》关于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规定”以及课后畅想地天地关于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评价,掌握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学习方法。
通过评价拿破仑,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法国大革命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感知早期资产阶级草俞所受到的极大阻力,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任何革命和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从而对我国目前进行的改革开放充满信心。
○2通过对《人权宣言》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资产阶级民主法制的进步意义从而体会当前我国民主化进程的重要性。
○3拿破仑所实施的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大革命的成果,冲击了欧洲的封建统治,但他迷信武力、穷兵黩武,最终导致了帝国的灭亡。
由此证明任何非正义的战争必将以失败而告终。
教学重点:《人权宣言》
教学难点:评价拿破仑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美国独立战争,它推动了欧洲其他国家的革命,在它胜利后不久,法国革命开始了。
学习新课
一、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1、法国大革命的背景
18世纪的法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也随之壮大,但政治上却处于无权的地位,在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的法国,资产阶
级属于第三等级。
处于被统治的地位,财产常常受到教士和贵族的侵占。
法国的农民遭受沉重的剥削,极端贫困。
占法国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民购买力低下,造成国内市场狭小,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要得到发展,必须冲破封建制度的束缚,这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②三级会议的召开成为了导火线
1789年5月,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位解决财政问题在凡尔赛召开三级会议。
7月,第三等级召开制宪会议,希望制定宪法限制王权。
路易十六则阴谋用武力
驱散制宪会议。
这样,第三等级与封建势力发生7正面冲突,成为革命爆发的导火线。
2.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攻占巴士底狱图片,并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攻占巴士底狱的经过,指出这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
二、《人权宣言》的颁布
1.《人权宣言》的内容
2.《人权宣言》的历史意义教师对《人权宣言》的内容及历史意义进行分析,突出《人权宣言》在引导法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作用,要求学法来分析这个问题,要求学生讨论本目课中题,对,《人权宣言》中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规定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对学生的发言给予充分肯定。
教师做简单的小结。
三、拿破仑帝国
1.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
教师简单地介绍一下法国大革命的进程:巴黎人民的第二次起义、巴黎人民的第三次起义、督政府时期。
以督政府时期的软弱统治作为拿破仑夺取政权的历史背景,自然过渡到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
2.拿破仑的对内政策和对外战争
对于拿破仑,学生应该是比较熟悉而感兴趣的,如:雾月政变、伦役、滑铁卢战役、拿破仑之死之谜等,请学生在课堂上讲述。
教师则参考重点难点分析归纳拿破仑对内政策的内容、对外战争的性质;及其对历史的影响。
组织学生讨论课中题,分析法兰西第一帝国迅速灭亡的原因。
3.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师讲述时突出法国大革命对法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个方面的影响。
小结本课内容完成课后习题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