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文明礼仪规范
- 格式:docx
- 大小:2.37 MB
- 文档页数:4
小学生个人基本文明礼仪内容一、仪表:1、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衣服鞋袜要常换洗,按时理发和沐浴。
2、衣着整洁、朴素大方、协调得体,不穿奇装异服,进校一律佩戴校牌,按规定穿校服。
不许烫发、染发,女同学不准戴首饰、染指甲。
二、言谈:1、态度要诚恳、和蔼、语气要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
2、进校要讲普通话。
坚持使用礼貌用语:“您好”、“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请原谅”、“再见”等。
三、仪态举止:1、姿势:交谈时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
使用好体态语言: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礼让、回答问题起立等。
2、站姿: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抬头、双肩放松。
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
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
3、坐姿:腰背挺直,肩放松。
在正式场合,入座时要轻柔和缓,起座要端庄稳重。
4、走姿: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
拓展:个人文明礼仪的基本常识(一)仪表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
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1、卫生: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
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
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
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
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2、服饰: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
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
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
(1)中小学生文明礼仪规范——文明礼貌用语(1)见老师主动问好(小学生见到老师要站立敬少先队队礼并说:老师您好;中学生要微微鞠躬敬礼,再向老师说:老师您好),分别时说"老师再见"。
(2)老师进出办公室或班级时给让行,老师里拿物品要主动迎上去帮助老师。
(3)进办公室要轻敲门,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问老师要用"请问",老师答后要道谢,摆手说"再见"后再离开;不随便翻阅老师办公室的东西。
不私自打开教师电脑。
(4)指出老师的错处要有礼貌。
(5)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接受师长的教育。
(6)对老师说实话、真话,不欺骗老师。
(7)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及时订正作业。
(8)服从老师管理,不顶撞老师。
(9)在校道上遇见老师主动停下,向老师问好。
遇见两个以上的老师,问"老师您们好"。
(10)与老师交谈时,要起立并主动给老师让坐。
(11)老师在办事或与别人在交谈时,不可随意打扰老师,躬身站立一侧,等老师办完事或谈完话后再找老师。
(12)在教室、校园里遇到领导或客人、老师来听课或参观,要说:“客人您好!校长您好!老师您好!”领导或客人、老师离开时要说:“老师再见!客人再见!”(12)在上课时师生问好时,要说:老师您好,下课时要说:老师再见。
如果有客人先对客人说,客人您好!下课时应说客人再见,然后再说老师再见!(13)放学离校时要跟老师说:老师再见。
(14)家里来客人要有礼貌,见到客人说客人好,客人走了送客并说再见,要热情招待客人,推行“十四字”礼貌用语,即“您”!“您好!”“请!”“谢谢!”“再见!”“对不起!”“没关系”!(2)中小学生文明礼仪规范——守纪律1.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见解,上课发言要举手。
2. 下课在班级内不准大声说话和疯闹,。
认真预习、复习,主动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
中小学生文明礼仪基本惯例十条之邯郸勺丸创作一、见人微笑打招呼二、语言文明无脏话三、衣着整洁有精神四、日经常使用品摆整齐五、上下楼梯靠右行六、出操放学有秩序七、废旧物品稳定扔八、就餐排队不浪费九、进出茅厕讲卫生十、爱护公物勿损坏一、见人微笑打招呼1、见人微笑大方。
2、会使用“您、您好、叔叔好、阿姨好、老师好”等礼貌用语。
3、进入教师办公室喊“陈述!”或敲门,声音以室内人听见为适度。
二、语言文明无脏话语言文明不说脏话,不大声呼叫,不给他人起侮辱性绰号;对他人不文明行为适时劝导。
三、衣着整洁有精神1、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戴饰物,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
2、坐立行要有良好的姿态,要显得有精神。
四、日经常使用品摆整齐1、积极介入公益劳动,打扫好教室、寝室并坚持干净,收拾摆放好洗漱用品,折叠摆放好被盖。
2、摆放好课桌,收拾好学习用品。
五、上下楼梯靠右行上下楼梯、楼道靠右侧行进,行走时,慢步轻声。
六、出操放学有秩序1、下课铃声响后不争跑,有序排队进入操场做操,锻炼身体。
2、课间休息放松,不在教室、走道、校园内追逐打闹。
3、放学有序排队按时回家,不乘坐非客运车辆。
七、废旧物品稳定扔1、不随地吐痰,稳定扔纸屑、果皮,不在建筑物和课桌上涂抹刻画。
2、见到垃圾主动弯腰捡拾,放到垃圾箱或指定的位置。
八、就餐排队不浪费1、在学校食堂就餐时,遵守秩序,自觉排队。
2、用餐时坚持宁静,不挑食,不浪费饭菜。
九、进出茅厕讲卫生大小便入槽并冲洗茅厕,不在茅厕内乱扔乱倒,坚持茅厕干净卫生,便后要洗手。
十、爱护公物勿损坏1、爱护校园花草树木、课桌椅凳等学校设备设施。
2、爱护市政公共设备设施,争做文明学生。
小学生文明礼仪三十条一、课堂礼仪(6条)1、每天上午、下午预备铃后,学生要有秩序地迅速进教室,准备好课本及学习用具,安静地等待老师上课;中间其它节次的每节课节前,学生提前2分钟到教室坐好,静候教师上课。
2、每节课前值日生要主动把黑板、讲桌擦干净,把教室内物品摆放整齐;课代表课前到办公室请示老师,领取作业本并发放给同学们。
3、上课铃响后,教师走向讲台站好后说:“上课!”,班长喊“起立”口令,同学们起立,立正,并声音整齐洪亮地向老师问候:“老师好!”,教师回礼:“同学们好!”,班长喊“坐下”后开始上课。
4、学生上课不迟到,若上课迟到,应喊“报告”,经教师同意后再进教室。
5、课堂上,学生要尊重老师的劳动,听从老师的指挥,不做小动作,不随便说话。
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时要认真听,并在老师的示意下及时给予鼓励。
允许并鼓励学生对老师讲解的问题有礼节地提出不同意见。
6、下课铃响后,老师喊:“下课!”,班长在坐上喊“起立”口令,学生要整齐地起立站好,并喊:“谢谢老师”或“老师再见!”,教师还礼:“同学们再见!”。
待老师走出教室门或走下讲台后,学生才准离开座位活动。
二、校园礼仪(8条)7、学生上学,不准穿拖鞋入校园,要穿校服,少先队员要佩戴红领巾,进入校园要自觉走成一路纵队到各自教室。
8、学生遇到老师时,要问候:“老师好!”,教师回礼:“同学好!”、“你好”或微笑点头回礼。
遇见相识的同学也要互相问好。
9、校园内不高声喧哗、不说脏话,不追逐打闹,行路要靠右走,遇见老师要主动让路。
10、参加升旗仪式,衣着整齐,脱帽肃立,行队礼或注目礼;唱国歌要严肃、准确、声音洪亮。
11、家长或亲友来校遇到老师时,学生应主动在家长和老师间作介绍。
学校领导带领上级领导、来宾参观视察校园,或是外校教师来校听课,学生遇见要问候:“叔叔好!”“阿姨好!”或“老师好!”。
12、要爱护花草树木,不要攀折花、果、枝,维护公共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废纸、果皮,不在墙上乱写乱画或蹬鞋底印。
石首市中小学生文明礼仪规范(30条)一、形象礼仪1.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扣齐纽扣或拉齐拉链,不随意更改校服,不外露内衣,不披衣散扣;衣服干净整洁;校牌或团徽佩戴在胸前。
2.不穿拖鞋,不追求名牌鞋,不穿高跟鞋,不穿厚底时装鞋;不携带手机等移动通讯工具入校。
课堂和集会不敞衣,不脱鞋。
3.头发适时梳洗,发型大方得体,不染发,不烫发。
男生前发不覆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女生前发不遮眼,侧发不掩睛。
4.保持友好、真挚、积极的情绪状态,表情自然,不故意挤眉弄眼、吐舌、做怪相。
5.不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
6.不涂脂抹粉,不画眉,不纹眉,不纹身,不留长指甲,不染彩色甲。
7.坐有坐相,站有站样,走路昂首挺胸,举止文雅,稳重端庄,落落大方。
二、课堂礼仪8.预备铃响,做好课前准备,并端坐教室安静等待。
9.老师宣布上课,迅速起立,向老师问好,并鞠躬行礼,待老师答礼后坐下。
10.不迟到。
如果迟到,应该轻敲教室前门,立正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进入教室。
11.上课时,身体端正坐直,读书写字姿势正确;各种物品要轻拿轻1放,专心听讲,独立思考,认真做好课堂笔记。
12.积极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举手发言。
发言时姿态端庄大方,声音洪亮清晰。
13.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不做无关的动作,不发出各种声响,更不能取笑他人。
要通过真诚的眼神和表情给发言者以鼓励。
14.上课时,如遇到同学身体不适等突发事情,不要围观或表现出厌恶情绪,要关心同学,听从老师安排,协助老师妥善处理。
15.下课铃响,老师宣布下课时,应端正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
离开教室时,让老师先行。
三、活动礼仪16.课间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种体育活动和文娱活动,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不妨碍他人休息,注意礼让。
17.积极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文艺演出、体育竞赛、科技制作、团队活动、节庆活动以及培养特长的各种兴趣小组活动。
活动中,注重合作,富有团队精神;表现自我才艺时,要谦虚礼貌,尊重并欣赏他人的长处。
小学生文明礼仪十条
1、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做到“三文明”——文明上课、文明休息、文明活动。
2、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穿戴整洁,仪容端正,行为文明,举止有礼貌。
3、健康习惯是第一位的,不得在学校影响他人的健康,如吸烟、饮酒等。
4、保护校园环境,不乱扔垃圾、不乱涂写涂画,更不要破坏校园树木绿化。
5、尊重师长,遵守老师的教导和管理,及时回答问题,乐于向老师请教。
6、珍爱学校设施,不私自拆开使用,也不乱拿乱放,维护学校财物。
7、互相尊重,友爱相处,避免打架斗殴,更不要侮辱他人。
8、乐于助人,及时帮助他人,关心他人,增进友谊。
9、注意安全,不乱跑,不乱跳,上课、活动前要向老师询问安全措施。
10、勿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要注意言行举止,尊重他人,维护社会秩序。
第一章中小学生礼仪常规一、参与升国旗典礼,衣着整洁,脱帽肃立,行队礼或注目礼。
二、着装得体,坐正立直,行走稳健,谈吐举止文明。
三、使用好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会。
四、使用好体态语言: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礼让、回答问题起立。
五、进校第—次见到老师,问好,上下课,起立向老师行注目礼;课上,发言先举手;课余,进老师办公室或居室,喊报告或轻敲门,经容许后再进入;离校与老师、同窗道别。
六、家中吃饭请长辈先就座;离家或归家与家长打招呼。
七、看待客人或外宾,要热情、大方,积极问候,微笑致意,起立欢迎,招手送别。
八、看待老、幼、妇、残和军人,行走让路,乘车让座,购物让先,尊重协助残疾人。
九、递送或接受物品时起立并用双手。
十、参与集会守时肃静,大会发言先向师长和听众致礼,发言结束道谢,观看表演、比赛,适时适度鼓掌致意。
第二章如何使用好礼貌用语及体态语言一、使用好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会。
1、尊称(敬称):对长辈、友人或初识者称“您”;对师长、社会工作人员要称呼职务或“老师”、“师傅”、“同志”、“叔叔”、“阿姨”等,不直呼其姓名。
2、对别人提出规定期说“请”;与人招呼时说“您好”;与人分手时说“再会”;给人添麻烦时说“对不起”;别人向自己致歉回答“没关系”;得到别人协助表达感谢说“谢谢”。
二、使用好体态语言: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礼让、回答问题起立。
1、微笑:是对别人表达和谐旳表情,不露牙齿,嘴角微上翘。
2、鞠躬:是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人对群众旳礼节。
行鞠躬礼时,脱帽、立正、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然后身体上部向前倾斜自然弯下15—30度左右,低头眼向下看。
有时为深表谢意,上体前倾可再深些。
3、握手:与人会面或离别时最常用旳礼节,也是向人表达感谢、慰问、祝贺或鼓励旳礼节。
(1)握手前起身站立,摘下手套,用右手与对方右手相握。
(2)握手时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
中学生文明礼仪标准-龙头小学学生文明礼仪标准龙头小学学生文明礼仪标准一、入校、出校礼仪1、制止学生骑自行车上学。
2、所有同学均应按学校要求配戴好校徽,少先队员佩戴红领巾或队徽。
3、所有同学均应整理好衣冠服饰。
标准:A、头发,不染不烫,男同学头发长度前不齐眉,侧不齐耳,后不齐领。
B、衣服纽扣或拉链扣好或拉好。
C、不化装,不佩戴首饰。
D、不留长指甲,不纹身,男生不留胡子,女生不穿高跟鞋。
4、尊重门卫和执勤师生,自觉承受他们的检查。
如有失误,应虚心诚恳地承受他们的批评教育,不许有粗暴言行,更不可顶撞。
5、进出校门时,按要求刷校讯通卡进出学校。
二、课堂礼仪1、预备铃响后,教师到达教室后,应用敬语向学生问好:同学们,您们好&”或同学们,您们早&”。
2、全班同学在预备铃响后,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同时用标准坐姿等候教师。
3、教师走上讲台后,值日生呼起立&”,全班同学用立正姿势站立,并向教师行注目礼。
4、值日生呼敬礼&”,全班同学以30度左右鞠躬礼向教师敬礼,并向教师齐声问好:教师好&”。
5、教师回以30度左右鞠躬礼,并答谢谢&”或同学们好&”。
6、迟到同学应轻呼报告&”,征得上课教师同意前方可进入。
7、遵守课堂纪律是礼貌的行为之一。
8、上课不得吃任何东西,喝水等。
9、学生发言先举手,经教师同意后起立发言,不可在座位上七嘴八舌发言。
10、答问时,站姿、表情大方,不搔头弄姿,更不做滑稽动作引人发笑。
说话吐字清楚,声音明晰,让教师和同学都能听清楚。
11、别人答复以下问题时,不随意插话;倘假设别人答不上或答错,不可起哄,不可挖苦嘲笑。
12、对教师讲述的内容有异议时,应下课后单独找教师交换意见,共同讨论。
假设必须提出,要注意场合与方式,态度要诚恳,谦虚恭敬,不可扰乱课堂秩序,影响教师的教学。
13、下课铃响后,由值日生呼起立&”,全班同学起立向教师道:教师再见&”,教师还礼:同学们再见&”。
中小学生文明礼仪规范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中小学生在礼仪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材,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礼仪规范。
本文将从整体、细节和实践等方面,详细介绍中小学生应当遵守的文明礼仪规范。
一、整体礼仪规范1.仪表整洁中小学生应当注重自己的仪表整洁,包括服装、容貌等方面。
他们要保持衣着整洁,不要穿着脏污的衣物出现在校园或公共场所。
同时,在上学以及参加公共场合时,要注意头发是否整齐,面容是否清洁。
这样才能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2.言谈举止中小学生在言谈举止方面也要遵循一定的规范。
他们在与人交流时应该保持礼貌,用文明的语言沟通。
同时要避免说粗话、脏话,避免恶作剧、捉弄他人等不文明行为。
同时,在公共场所要注意声音的大小,避免大声喧哗,保持安静有序。
3.态度端正中小学生在学习和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保持端正的态度。
他们要对老师、家长和同学保持尊重,不嘲笑、挖苦他人,不对他人产生体罚或谩骂等不礼貌行为。
同时,在解决问题时要保持冷静、理性的态度,不急躁、盲目。
二、细节礼仪规范1.上下楼梯中小学生在上下楼梯时要遵守一定的规范。
首先,在楼梯上要保持规矩,不要奔跑、打闹或推搡他人。
同时,要保持右手上楼、左手下楼的习惯,以免发生意外。
最后,在拥挤的情况下要保持秩序,让需要下楼的人先行。
2.排队中小学生在排队时也需要遵守礼仪规范。
他们要按照等候的先后顺序排队,不插队或拥挤。
同时,要保持队伍整齐,不要随意踩踏他人的脚,保持安静有序。
在公共场所排队时,还要注意不要将身体贴近他人,给他人留出足够的空间。
3.就餐礼仪中小学生在就餐时也应该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
他们要保持良好的餐桌仪态,不吹口哨、咀嚼声音大或放出怪异的声音。
同时要遵循一定的用餐顺序,不要夹取过多的食物一次进入口,保持用餐慢慢品味的习惯。
就餐时还要保持与他人的交流,不要低头玩手机,展示良好的交际品质。
三、实践礼仪规范1.公共场所中小学生在公共场所也要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
学生文明礼仪规范
一、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1. 尊重师长,见面主动问好,听从师长教导,不顶撞、不背后议论师长。
2. 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不交头接耳,不打瞌睡,不随意打断他人发言。
3. 课下主动与同学交流,互相帮助,不欺负弱小,不搞小团体。
二、遵守纪律,保持秩序
1. 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有事提前向老师请假。
2. 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不推搡,有序进出教室、食堂等场所。
3. 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旷课、不逃课,不参与赌博、打架斗殴等违纪行为。
三、讲究卫生,爱护环境
1. 举止文明,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共设施。
2. 餐厅就餐时,排队取餐,不争抢,不浪费粮食,用餐后自觉清理餐具。
3. 主动参与学校环境卫生整治,保持教室、宿舍、校园
整洁。
四、注重仪表,展示风貌
1. 穿着整洁,不穿奇装异服,不浓妆艳抹,不染发、烫发。
2. 佩戴校牌,保持校牌整洁,不遮挡、不损坏校牌。
3. 保持良好的站姿、坐姿、行姿,展示青春阳光的学生形象。
五、礼貌待人,和谐相处
1. 与人交往,态度诚恳,用词文明,不恶语伤人。
2. 尊重他人隐私,不随意翻看他人书包、抽屉等私人物品。
3. 参加集体活动,遵守时间,不擅自离队,积极参与,为团队荣誉贡献力量。
六、勤奋学习,追求卓越
1. 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计划,不抄袭、不作弊。
2. 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拓宽知识面,培养兴趣爱好。
3. 不断提升自己,为学校、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以上规范,全体同学务必遵守,共同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
中小学生文明礼仪规范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中小学生文明礼仪规范
1、称谓礼仪(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老师、叔叔等。
(2)不给他人取绰号、说花名。
2、问候礼仪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时间、场合、节庆不同,采用不同的问候。
(1)早起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
(2)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妈妈回来啦。
(4)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5)过新年:祝爸爸、妈妈新年愉快。
(6)当爸爸、妈妈外出时说: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办事顺利。
(7)当爸爸、妈妈外出归来时说:爸爸、妈妈回来啦,辛苦了。
(8)自己告别家人时: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
离家时间较长,写信或打电话问候家人。
3、餐桌礼仪A、在家时:(1)请长辈先入座。
(2)等长辈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
(3)吃东西或喝汤时要小口吞咽,闭嘴咀嚼,尽量不发出响声。
(4)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要说“谢谢”。
(5)主动给长辈添饭加菜。
(6)先吃完饭要说“大家慢慢吃”。
B、在学校:(1)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秩序地进入餐厅。
(2)坐在指定的座位上,两脚自然并拢,双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3)要安静、文明进餐。
(4)饭、菜、汤要吃净;不偏食、不挑食。
(5)碗、碟轻拿轻放,摆放整齐。
4、待客礼仪(1)客人来访,要事先有准备,把房间收拾整洁。
要热情接待,要称谓,帮助父母排座、递茶后可告辞离开,待父母送客时应与客人说“再见”。
如父母不在家,要以主人身份接待客人。
(2)自己的同学、朋友来访,应热情迎接。
初次来访,应给父母逐个介绍,然后把最佳座位让给客人,可用茶水、糖果、玩具、图书等招待。
(3)父母的朋友带小孩子来访,应同小孩一同玩,或给他讲故事,和他们一起听音乐、看电视。
(4)吃饭时,同学、朋友来访,应主动邀其一起用餐,如果客人申明吃过,先安排朋友就坐,找些书报或杂志给他看后再接着吃饭。
(5)接待老师应象接待长辈一样热情庄重。
(6)送客要送到门外,并欢迎客人下次再来。
5、做客礼仪(1)去亲友家做客要仪表整洁,尽可能带些小礼品,以表示对主人的尊重。
(2)在亲友家,不能大声大气说话,要谈吐文明。
(3)不经主人允许,不可随意动用主人家里的东西,即便是至亲好友也应先打招呼,征得主人同意后才能动用。
(4)如果在主人家用餐,要注意用餐礼仪,不能抢先入座,不能先动食物;(5)告别时,要说感谢的话,如“今天真高兴”、“欢迎到我家去”。
6、穿着礼仪(1)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不穿奇装异服。
(2)着装整齐,朴素大方,不把上衣捆在腰间,不披衣散扣。
(3)不穿背心、拖鞋、裤衩在校园行走和进入教室。
(4)课堂上不敞衣、脱鞋。
(5)不穿名牌鞋,不穿中高跟鞋,不穿厚底时装鞋,以球鞋或平底鞋为好。
(6)不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
(7)不涂脂抹粉,不画眉,不纹眉,不纹身,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
(8)按要求修剪头发,不染发,不烫发,不留长发。
7、行走礼仪(1)走路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2)上下楼、过楼道靠右行,出入教室、办公室,会场等按指定线路走,不拥挤,出入各功能室轻声慢步,不影响他人。
(3)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问候,不能视而不见;需要交谈,应靠路边或到角落谈话,不能站在道路当中或人多拥挤的地方。
(4)行人互相礼让,主动给长者让路,主动给残疾人和需要帮助的人士让路。
(5)向别人打听道路,先用礼貌语言打招呼,如“对不起,打扰您一下”、“请问”等,年轻人问路应选适当称呼,如“老爷爷”、“阿姨”、“叔叔”等,然后再问路;听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说:“谢谢您!”如果被陌生人问路,则应认真、仔细回答,自己不清楚,应说:“很抱歉,我不知道,请再问问别人。
”
8、尊师礼仪(1)见到老师应主动问好,分别时说“再见”。
(2)出入校及上下楼梯给老师让行。
(3)进办公室要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问老师要用“请问”,老师答后要道谢,说“再见”后再离开;不随便翻阅老师办公室的东西;不私自打开教师电脑。
(4)指出老师的错处要有礼貌。
(5)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接受师长的教育。
(6)对老师要说实话、真话,不欺骗老师。
(7)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老师讲课要认真听,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8)服从老师管理,不顶撞老师。
(9)在校道上遇见老师主动停下,微微鞠躬问好。
遇见两个以上的老师,问“老师们好”;排队在行进中遇见老师,由领队带领全体同学问“老师好”。
(10)与老师交谈时,要起立并主动给老师让坐。
(11)老师在做事或与别人交谈时,不可随意打扰老师,躬身站立一侧,等老师办完事或谈完话后再找老师。
(12)老师进入学生宿舍,学生主动站起问好让坐;老师离开时起身送出。
9、同学礼仪(1)同学间要互相问候“你早”、“你好”可点头、招手。
(2)与同学说话态度诚恳、谦虚,语调要平和,听同学说话要专心,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话。
(3)同学间的交往应使用礼貌用语。
问同学问题,问前要用谦语“请问”、“对不起”、“打扰你一下”、“向你请教个问题”等,问后要道谢;同学回答不上来,说“不要紧,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耽搁了你的时间,谢谢”等。
(4)尊重同学,不给同学取绰号,或叫同学的绰号,不说使别人感到伤心羞愧的话。
(5)同学之间互助互爱,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6)尊重和照顾女同学,不欺侮女同学。
(7)向同学借东西,要先征得同学的同意。
对同学的东西要特别爱护,且按时归还。
(8)不在同学面前说长论短、搬
弄是非。
(9)不斤斤计较,对同学的过失或冒犯要宽宏大量。
(10)讲究信用,答应别人的事要尽力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