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色彩与生活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6.04 MB
- 文档页数:17
LED室内全彩色显示屏设计方案目录LED室内全彩色显示屏 .................................................................................................................. - 1 -设计方案 ......................................................................................................................................... - 1 -目录 (4)一、公司简介 (5)二、产品介绍 ................................................................................................................................. - 5 -2.1、LED显示屏系列 (5)2.2、LED显示屏行业软件 (6)2.3、LED显示屏主要运用于 (6)三、LED显示屏系统示意图 .......................................................................................................... - 6 -四、LED全彩功能及特色介绍 ...................................................................................................... - 6 -五、LED全彩显示系统硬件介绍................................................................................................ - 8 -5.1发光点 (8)5.2反射灯罩 (8)5.3驱动方式 (8)5.4单元尺寸 (8)5.5均匀性 (9)5.6视角 (9)5.7平整度 (9)5.8亮度 (9)5.9散热 (9)5.10可维护性 (9)六、LED全彩显示系统视频技术介绍...................................................................................... - 10 -6.1DVI视频技术 (10)6.2恒流源驱动技术 (10)6.3非线性校正 (11)6.4色座标空间变换 (12)6.5色温处理 (12)6.6色彩真实再现 (12)6.7边缘增强 (12)6.8降噪 (12)6.9对比度处理 (13)6.10帧同步 (13)6.11运动补偿 (13)6.12静态网格 (13)七、计算机及外设基本配置 ....................................................................................................... - 14 -八、控制设备 ............................................................................................................................... - 14 -九、选型依据 ............................................................................................................................... - 14 -9.1数字开关电源 (14)9.2电路板 (15)9.3接插件 (16)9.4通讯线 (17)9.5IC器件 (17)十、系统软件 ............................................................................................................................... - 18 -10.1基本功能 (18)10.2基本操作 (19)10.3基本方式 (19)10.4基本特点 (19)10.5发行介质 (20)十一、工程进度计划 ................................................................................................................. - 20 -11.1方案设计 (20)11.2原材料/设备采购 (21)11.3外协加工/生产 (21)11.4现场及准备阶段 (21)11.5安装调试阶段 (21)十二、工程实施计划 ................................................................................................................... - 22 -12.1工程管理机构及职能 (22)12.2工程管理职责 (22)12.3现场工程计划 (23)12.4设备安装调试 (23)12.5安装工艺参数 (24)十三、施工管理 ........................................................................................................................... - 25 -13.1封闭管理 (25)13.2场地管理 (26)13.3材料堆放 (26)13.4文明施工 (26)13.5进场计划及施工平面管理 (26)13.6制造商的责任范围 (27)13.7业主方配合条件 (27)十四、调试说明书 ....................................................................................................................... - 28 -14.1调试目的 (28)14.2编制依据 (28)14.3调试内容与步骤 (28)十五、产品质量保证 ................................................................................................................... - 29 -十六、产品售后服务保证 (30)十七、LED显示屏各项技术参数 (31)一、公司简介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新一代高科技的实体企业,凭借临近中关村科技园的优势,从事LED显示屏,灯具的研发、生产、销售和工程施工。
美术七年级上册《色彩与生活》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人美版七年级上册《色彩与生活》。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如色彩的三要素、冷暖知识以及色彩的对比关系。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感知生活中的色彩,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
2. 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培养学生对生活中色彩的发现和表现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的冷暖知识,色彩的对比关系。
难点:如何运用色彩知识表现生活中的色彩,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和表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色彩样本、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学具:笔记本、水彩颜料、画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为例,引导学生关注画面中的色彩,引发学生对色彩的思考。
2. 基本知识讲解:介绍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冷暖知识以及色彩的对比关系。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色彩,让学生感知和理解色彩知识。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色彩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表现生活中的色彩。
六、板书设计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色彩冷暖:冷色调、暖色调色彩对比:互补色、邻近色、对比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家乡”为主题,运用色彩知识表现家乡的景色。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家乡实际情况,运用色彩知识描绘出家乡的美景。
2. 作业题目:分析一幅喜欢的画作,阐述作者运用的色彩技巧。
答案:学生选择一幅喜欢的画作,分析作者在作品中运用的色彩知识,以及这些色彩如何表现画作的主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色彩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但在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对色彩的表现能力仍有所欠缺。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
同时,可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让他们更加直观地感受生活中的色彩,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
服装设计定制工试题1、单选(江南博哥)GC1-1右边的数字表示()A.设计序号B.派生号C.顺序号D.型号答案:B2、名词解释服装流行因素中社会因素包括哪些?答案:(1)政治因素,服装与政治是密不可分的,纵观人类的历史发展,每一次政治的变革,都不同程度的推进了服装发展的进程。
(2)经济因素,对服装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新型面料辅料的开发运用,加工手段的开发,服装市场的运作经营都是以经济为依托。
(3)文化思潮因素,一种流行现象往往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或文化思潮下产生的,服装的流行同样受到不同的时期文化思潮的影响表现出迥异的服装特色。
(4)科技的影响因素,高科技的研究被应用于服装材料,不仅强化了服装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也使得服装具有了更高的技术含量,这一切都给现代服装提供了更大的创意空间。
3、单选GC6-1型平缝缝纫机适用于()缝料。
A.薄料B.薄料和中厚料C.中厚料和厚料I).厚料答案:B4、问答题柔软型织物的特点及运用。
答案:柔软型织物包括织纹结构疏散的针织面料、轻柔的丝绸面料、金幺幺绒、裘皮等。
针织面料垂感与弹性都非常好,设计此类服装可省略开刀线和省道, 由于织物本身所具有的弹性,简练的造型,也能体现人体优美的曲线, 丝绸织物柔顺得体,细腻雅致,多采用松散性和有褶皱效果的造型, 以表现面料线条的流行感和自然甜美的风格,天鹅绒手感柔和,有垂重感不宜设计过多的剪辑线,以免影响其平滑的垂感效果。
5、单选衣长沿边及袋口边等部位拼接的窄条是()A.串口B.嵌线C袋月D.袋垫答案:B6、单选工艺文件解说权归()统一回答、企业任何部门和个人均不能随意解说,曲解愿意。
A、厂长办公室B、质检科C、技术科D、裁剪车间答案:C7、名词解释局部对称答案:指服装中的某一部分或局部造型采用对称的形式,这些被选择的部位往往是设计者精心安排的,有时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8、名词解释二方连续纹样答案:把一个基本纹样线左右或上下方向反复排列,形成可以无限延长的连续状,联续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次序进行的,连续是二方连续纹样的重要特征.9、单选服装结构线即是指体现在服装的各个拼接部位,构成服装整体形态的线,主要包括()oA、省道线B、轮廓线C、底边线D、侧缝线答案:A10、名词解释色彩构成答案:按照形式美法则以色彩为基本要素进行组合.11、名词解释省道答案:为了使医疗更切合人体,服装裁剪时要在某些部位收去多余的量,这种方法陈伟收省或缉省。
设计色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包括色彩的三原色、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饱和度)以及色彩的冷暖、对比和调和。
2.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学会观察和分析色彩现象,提高审美素养。
3.引导学生运用色彩知识进行创意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习惯,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色彩的基本概念:介绍色彩的三原色(红、黄、蓝)、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饱和度)以及色彩的冷暖、对比和调和。
2.色彩的感知与应用:通过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色彩现象,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引导学生运用色彩知识进行创意实践,如绘画、设计等。
3.色彩的情感与象征:探讨色彩在不同文化和语境中的情感表达和象征意义,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4.色彩的搭配与应用:介绍色彩的搭配原则,如邻近色、对比色等,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服装、家居、广告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的感知与应用、色彩的搭配与应用。
2.教学难点:色彩的感知与分析、色彩的创意实践、色彩的搭配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的情感与象征等内容。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色彩现象,提高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3.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创意实践,如绘画、设计等,巩固色彩知识。
4.讨论法:分组讨论色彩的搭配与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分享能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色彩现象,引起学生对色彩的兴趣。
2.讲授: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的情感与象征等内容。
3.观察: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色彩现象,提高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4.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创意实践,如绘画、设计等,巩固色彩知识。
5.讨论:分组讨论色彩的搭配与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分享能力。
6.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态度和创意实践表现。
美术七年级上册《色彩与生活》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美术七年级上册《色彩与生活》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与生活的关系、色彩搭配的方法和技巧、生活中的色彩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概念,学会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色彩变化的能力,提高色彩搭配的审美水平。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彩搭配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与生活的关系、生活中的色彩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色彩样本、画纸、画笔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粉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富有色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色彩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色彩的基本概念:介绍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2)色彩与生活的关系:分析生活中色彩的作用,如美化环境、表达情感等。
(3)色彩搭配的方法和技巧:讲解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如对比、互补、类似等。
3. 实践环节:(1)教师示范:现场演示色彩搭配的方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色彩搭配的魅力。
(2)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色彩搭配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的色彩搭配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价和分析。
5. 随堂练习:结合教材内容,设计色彩搭配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基本概念2. 色彩与生活的关系3. 色彩搭配的方法和技巧4. 生活中的色彩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幅富有创意的色彩搭配作品,主题自选。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色彩搭配,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审美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色彩搭配的方法和技巧。
美术七年级上册《色彩与生活》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美术七年级上册教材第四章《色彩的魔力》,详细内容为《色彩与生活》。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色彩的搭配技巧,并学会如何将色彩运用到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如色相、明度、纯度等,并了解色彩对人们心理和情感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搭配的技巧,提高审美素养,使学生在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色彩。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彩搭配技巧的运用。
教学重点:色彩的基本知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画笔、颜料、调色板、画纸等。
学具:画笔、颜料、调色板、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色彩在生活中的作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色彩的基本知识:介绍色相、明度、纯度等概念,并举例说明。
(2)色彩的心理效应:讲解色彩对人们心理和情感的影响,如冷暖、远近、轻重等。
(3)色彩搭配技巧:讲解对比色、邻近色、互补色等搭配方法,并展示实例。
3. 实践环节:(1)教师示范:现场演示如何运用色彩搭配技巧完成一幅画作。
(2)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画作。
4. 互动环节:(1)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提出建议。
六、板书设计1. 《色彩与生活》2. 内容:(1)色彩的基本知识:色相、明度、纯度(2)色彩的心理效应:冷暖、远近、轻重(3)色彩搭配技巧:对比色、邻近色、互补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色彩搭配技巧,完成一幅生活中的场景画。
2. 答案:根据个人创作,无固定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色彩的基本知识和搭配技巧掌握程度,以及实践环节的表现。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运用色彩,提高审美素养。
(2)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美术流派和艺术家的色彩运用,拓宽视野。
初中美术《色彩与生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美术教材第七章《色彩的世界》第三节《色彩与生活》,主要内容包括:色彩的视觉原理,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色彩的情感表达,以及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色彩的视觉原理,理解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力,提高色彩搭配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色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色彩的情感表达和色彩搭配的原则。
重点:色彩的视觉原理,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色图片、挂图、色卡、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彩色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色彩特点,引出色彩与生活的关系。
2. 新课内容:(1)色彩的视觉原理:介绍色彩的形成、三原色、间色等基本概念。
(2)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色彩在服饰、家居、广告等方面的应用。
(3)色彩的情感表达:分析不同色彩所代表的情感,如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冷静等。
(4)色彩搭配的原则:讲解对比色、互补色、类似色等搭配原则,并进行实例分析。
3.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的色彩搭配原则,为教室的某个角落设计色彩搭配方案。
4. 例题讲解:以一幅画作为例,分析其色彩搭配技巧,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为自己设计一幅画作,要求运用色彩搭配原则。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视觉原理2. 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3. 色彩的情感表达4. 色彩搭配的原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自己设计一幅画作,运用色彩搭配原则。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色彩,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提高审美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环节的设计与实施;3.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用性;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新课标美术课件色彩与生活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色彩与生活》的第三章“生活中的色彩”,详细内容涉及色彩的基本原理、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色彩搭配技巧。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色彩对生活的影响,提高色彩审美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了解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搭配技巧,提升生活品质。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彩搭配技巧的运用。
教学重点:色彩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色彩搭配案例、画笔、颜料。
学具:画纸、颜料、调色板、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生活中的色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色彩,引发学生对色彩与生活关系的思考。
2. 知识讲解:(1)讲解色彩的基本原理,如色相、明度、纯度等。
(2)介绍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家居、服饰、广告等。
(3)讲解色彩搭配技巧,如对比搭配、相似搭配等。
3. 实践操作:(1)教师演示如何运用色彩搭配技巧进行创作。
(2)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随堂练习,如家居色彩搭配、服饰色彩搭配等。
4. 课堂互动:(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评、自评。
(2)教师点评学生作品,给予指导和建议。
(2)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色彩搭配,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六、板书设计1. 色彩基本原理:色相、明度、纯度2. 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家居、服饰、广告等3. 色彩搭配技巧:对比搭配、相似搭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选择一个家居场景,运用色彩搭配技巧,设计一幅色彩搭配方案。
(2)为自己设计一套服饰色彩搭配,包括上衣、裤子、鞋子、配饰等。
2. 答案:(1)家居色彩搭配方案:以温馨、舒适为主,运用相似搭配,使整个空间和谐统一。
(2)服饰色彩搭配:根据个人肤色和喜好,选择适合的颜色进行搭配,注意整体效果的协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色彩基本原理和搭配技巧掌握程度较高,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色彩的运用仍需加强。
《色彩与生活》美术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色彩与生活》这一单元,主要涉及教材第二章“色彩的基本原理”和第三章“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
详细内容包括:色彩的形成、三原色与间色、色彩搭配原则、色彩心理学、生活场景中的色彩运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了解色彩的形成及搭配原则。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力,提高审美素养,懂得如何运用色彩美化生活。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学会运用色彩表达个人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彩搭配原则及色彩心理学的应用。
教学重点:色彩的基本原理、生活中的色彩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颜料、画笔、调色板、范例作品。
学具:绘画用品、彩色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色彩搭配,引发学生对色彩与生活关系的思考。
2. 知识讲解:a. 色彩的形成及三原色与间色。
b. 色彩搭配原则:对比色、互补色、类似色等。
c. 色彩心理学: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如冷暖、远近、轻重等。
3. 实践环节:a.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生活中色彩的应用。
b. 教师示范:以一幅画作为例,讲解如何运用色彩搭配表达情感。
c. 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创作一幅画作。
4.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色彩搭配题目,让学生现场完成。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基本原理2. 色彩搭配原则3. 色彩心理学4. 生活中的色彩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生活”为主题,运用色彩搭配创作一幅画作。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更多色彩搭配的案例,提高审美素养。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色彩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运用,拓展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色彩搭配原则及色彩心理学的应用。
2. 教学重点:色彩的基本原理、生活中的色彩运用。
3. 实践环节:学生动手实践与教师示范。
2024年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色彩与生活》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2024年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色彩与生活》,主要涉及教材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详细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的形成、色彩的分类、色彩的感受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理解色彩的形成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审美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色彩现象。
3.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运用色彩知识进行简单的创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
教学重点:色彩的形成、分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彩色画纸、颜料、画笔等。
2. 学具:彩色笔、画纸、颜料、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各种色彩现象,引导学生关注色彩。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色彩现象?它们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感受?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色彩的形成、分类、色彩的感受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结合实例,分析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分析一幅画作中的色彩搭配,并说明其效果。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教师点评、指导。
5. 实践操作(15分钟)学生分组,利用彩色笔、颜料等材料进行创作,实践色彩搭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各小组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的形成色彩的分类色彩的感受2. 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色彩搭配色彩效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你生活中的一个色彩现象,说明其色彩搭配及效果。
答案示例:我选择的是我的卧室。
卧室的墙壁是淡蓝色,搭配白色的家具和浅灰色的床品。
这种色彩搭配让我感到宁静、舒适,有助于我放松心情,更好地休息。
2. 课后拓展延伸:收集生活中的色彩搭配案例,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其效果。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展示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色彩的基本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色彩感知和审美能力。
2024年七年级上册美术7《色彩与生活》【精彩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七年级上册美术第7课《色彩与生活》,教材的章节主要涉及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与生活的关系、色彩的应用等。
详细内容包括:色彩的分类、色彩的三要素、色彩的情感表达、生活中的色彩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概念和三要素,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色彩现象。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提高色彩搭配和表现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鼓励学生将色彩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的三要素、色彩的情感表达。
难点:色彩搭配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如何将色彩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彩色画纸、水彩颜料、画笔、调色板等。
学具:彩色画纸、水彩颜料、画笔、调色板、抹布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生活中的色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色彩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a. 介绍色彩的基本概念,如原色、间色、复色等。
b. 讲解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c. 分析色彩的情感表达,如冷色、暖色、对比色等。
3. 实践环节:a. 演示如何使用水彩颜料进行色彩搭配。
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色彩搭配练习,体验不同色彩组合的效果。
4. 例题讲解:分析一组生活中的色彩搭配案例,讲解其搭配原则和方法。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为自己设计一幅色彩搭配作品。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基本概念2. 色彩的三要素3. 色彩的情感表达4. 色彩搭配的原则和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自己设计一幅色彩搭配作品,主题为“我的生活”。
2. 答案要求:作品需包含至少三种色相,体现出明度和纯度的变化,同时具有和谐的色彩搭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色彩的基本概念和三要素,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色彩搭配。
新课标美术课件色彩与生活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色彩与生活》这一单元,内容涉及教材第三章“色彩的应用”中的第三节“生活中的色彩”。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掌握色彩的象征意义,学会运用色彩表达情感,以及如何将色彩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概念,如色相、明度、纯度等。
2.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表达情感和创意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使学生认识到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学会将色彩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色彩的象征意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色彩的基本概念、运用色彩表达情感和创意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彩色笔、颜料、画纸等。
学具:画笔、颜料、画纸、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色彩图片,引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提出问题:“色彩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2. 知识讲解: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如色相、明度、纯度等,并通过实例分析色彩的象征意义。
3. 实践环节:分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色彩的应用,并进行创作实践,用色彩表达情感。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运用色彩知识进行创作,展示优秀作品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现场进行色彩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基本概念色相明度纯度2. 色彩的象征意义3. 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色彩世界”为主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色彩创作。
2. 答案要求:作品需包含色相、明度、纯度的变化,能够表达出情感和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中的色彩,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提高审美素养。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拓宽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色彩的象征意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色彩的基本概念、运用色彩表达情感和创意的能力。
3. 实践环节:学生创作实践,用色彩表达情感。
《色彩与生活》说课稿《色彩与生活》说课稿1一、说教材《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是人教版教材高一政治必修3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一框。
第四单元是整个文化教材的逻辑终点和最后的落脚点,本框是第四单元的第一框,主要引导学生感受当今社会人们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学会辨识各种文化现象,选择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是第四单元的起点。
本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重点突破三个内容:(1)当代文化生活的新特点;(2)正确认识文化生活的“喜”与“忧”;(3)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二、说学情高二学生已经参与了不少的文化生活。
但由于其正处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文化生活的参与还比较盲目,缺少理性思考。
通过本框的学习,培养学生辩证分析的能力,学生会更加理性的参与文化生活,从而健康茁壮的发展、成长。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当前文化生活现状以及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影响。
2.把握大众文化的'丰富内涵。
【能力目标】1.对当前的文化建设现状以及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2.能够积极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充分肯定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坚定爱国主义信念。
2.对待文化生活选择,有正确的态度,坚信只有选择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才能对个人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说教学重难点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确定,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重点】1.大众传媒和文化市场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双重影响。
2.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难点】1.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
2.“学会选择”的深层次原因。
五、说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法。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恰当使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图片、视频资料等感性材料,联系社会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突出时代特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的兴趣。
六、说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设置情境导入。
2024年七年级上册美术7《色彩与生活》【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第7课《色彩与生活》的内容。
具体章节内容为:色彩的基础知识,色彩与生活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色彩表达情感。
我们将深入了解色相、明度、纯度等色彩要素,并通过实例分析,掌握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运用技巧。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学会运用色彩表达情感。
3. 提高学生对色彩与生活关系的认识,激发他们创作色彩作品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彩的情感表达和生活中的色彩应用。
教学重点: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相、明度、纯度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色彩作品案例、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色彩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色彩,激发他们对色彩的感知和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如色相、明度、纯度等,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实践环节:分组进行色彩搭配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体验色彩的魅力。
4. 例题讲解:分析一幅色彩作品,讲解作品的色彩运用技巧和情感表达。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幅表达自己情感的色彩作品。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基本知识:色相、明度、纯度2. 色彩与生活的关系:色彩的应用和情感表达3. 色彩作品创作步骤:构思、搭配、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心情”为主题,创作一幅色彩作品。
2. 答案要求: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注意色彩的搭配和画面布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运用技巧,但在情感表达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色彩,尝试用色彩记录生活中的美好时光,提高他们的审美和创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色彩的情感表达和生活中的色彩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