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生产工艺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96.73 KB
- 文档页数:2
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张拉工艺控制要点发布时间:2022-01-10T06:31:04.194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1年11期作者:徐华山[导读] 承担着中老铁路GZ01及GZ02包件轨枕供应,其中新II型、IIIa型、IIIqa型合计80万根,岔枕259组。
中铁十五局集团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 210000摘要:中老铁路为一般时速有砟铁路,设计时速为160公里,全线采用中国标准进行施工。
所使用的轨枕型号为IIIa型轨枕、新II型轨枕及IIIqa型桥枕,依据标准为TB/T 2190-2013《混凝土枕》及各型号岔枕。
在轨枕的生产过程中,轨枕预应力张拉工序是影响其质量的关键工序,为了提高轨枕张拉力的精度,现场采用自动张拉机进行张拉,控制要点为规范的张拉工艺操作流程、张拉机准确的标定、预应力钢丝伸长量的计算、测量与复核。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张拉工艺;自动张拉机;张拉机标定;钢丝伸长量1.工程概况新建磨丁至万象铁路,线路北起中老两国边境磨憨-磨丁口岸,南至老挝首都万象,全长414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
中铁十五局集团磨万构件厂位于老挝万象首府纳塞通区,承担着中老铁路GZ01及GZ02包件轨枕供应,其中新II型、IIIa型、IIIqa型合计80万根,岔枕259组。
2.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张拉控制要点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张拉工序属于关键工序,其张拉精度决定着轨枕的质量及寿命,张拉的控制要点主要有规范的张拉工艺操作流程,张拉机的标定,预应力钢丝伸长量的计算、测量与复核。
2.1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张拉工艺操作流程(1)通过升降横移小车将钢模搬运至张拉工位。
(2)将张拉小接手安装到钢模张拉丝杆上,小接手螺纹丝扣要上满,移动张拉小车,将张拉大接手套住小接手,旋转大接手,使大小接手受力面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3)在张拉作业前,选用相应型号轨枕的设置参数及程序,启动自动张拉机开始进行张拉作业,自动张拉机操作界面见图1-1。
预应力混凝土轨枕预制施工工法预应力混凝土轨枕预制施工工法一、前言预应力混凝土轨枕预制施工工法是一种用于铁路轨道基础建设的工法。
该工法通过预先制作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并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以提高轨枕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减少施工周期和成本。
二、工法特点1. 高强度和稳定性:预应力混凝土轨枕采用预应力技术加固,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和变形。
其材料优于传统的混凝土轨枕,具有更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2. 快速施工:预应力混凝土轨枕采用预制工艺,工厂化生产,减少了施工现场的工作量。
施工过程不需要大量的混凝土浇筑和养护时间,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周期。
3. 提高施工质量:预制过程可以保证轨枕的几何形状和质量的一致性,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误差和缺陷。
4. 维护方便: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的维修和更换相对简单,只需替换轨枕即可。
三、适应范围预应力混凝土轨枕预制施工工法适用于铁路轨道基础建设,包括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和普通铁路。
四、工艺原理1. 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该工法通过先制作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并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
轨枕上预留的张拉孔用于预应力钢束的锚固,通过张拉预应力钢筋使轨枕产生压应力,提高其强度和稳定性。
2. 采取的技术措施:工程设计根据实际的轨道要求和承载能力确定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的尺寸、预应力大小和布置。
预应力钢束在施工现场进行张拉,经过一段时间的预应力传递和锚固后,轨枕达到稳定状态。
五、施工工艺1. 预制轨枕:根据设计要求和工艺规范,选取适当的原材料,通过模具和混凝土浇筑制作预应力混凝土轨枕。
2. 钢筋张拉:在预应力混凝土轨枕中预留的张拉孔中穿入预应力钢束,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张拉,并进行锚固。
3. 预应力传递:经过一段时间的预应力传递,确保预应力传递到轨枕中,使其达到预设的应力状态。
4. 轨枕安装:使用起重设备将预制好的轨枕安装到施工现场的轨道基础上。
六、劳动组织根据施工计划和工期安排,确定工程所需的人员数量和职责分工。
BUILDING & TRAFFIC | 建筑交通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轨枕预制技术黄兴启孙云鲁刘阳张志远(山东高速铁建装备有限公司,山东潍坊262603)摘要:文章依托于某铁路工程,围绕预应乃混凝土轨枕的预制作业展开探讨,包含糢板施工、预应力张拉、养护等环节,并强 调拖工期间的质量控制要点,希望所提的预制技术可作为类似工程的参考。
关键词:铁路建设;轨枕预制;预应力混凝土 文献标识码:A中图分类号:U455文章编号:2096-4137 (2020) 20-63-02 DOI:10.13535/ki.10-1507/n.2020.20.26Prefabrication technology of railway prestressed concrete sleepersHUANG Xingqi,SUN Yunlu,LIU Yang,ZHANG Zhiyuan(Shandong High Speed Railway Construction Equipment Co., Ltd., Weifang 262603, China)A b s t r a c t:Relying on a railway project,the prestressed concrete sleeper prefabricated operation is discussed,including the formwork construction,prestressed tension,maintenance and other links,and emphasizes the quality control points during construction.It is hoped that the prefabricated technology can be used as a similar project reference.K e y w o r d s:railway construction;sleeper prefabrication;prestressed concrete受技术水平、使用环境等方面的共同影响,预应力混凝 土轨枕随使用时间的延长易出现性能大幅下降的情况,相比 于设计要求而言实际使用年限明显缩短。
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生产工艺分析作者:***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年第15期摘 ;要:当前随着我国研制技术的不断发展,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生产工艺作为一种分布面较广,应用力较大,研制较为成功的铁路混凝土制品,在自动化生产和机械化生产水平上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文章围绕我国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生产工艺特点、生产工艺流程和工艺布置等展开论述。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枕轨生产,如何提升自动化水平,获得长足发展进行论述。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生产;工艺分析中图分类号:U21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9)15-0112-03Abstract: At presen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sleeper, as a kind of railway concrete products with wide distribution and large application force, has been developed successfully.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level of automatic production and mechanized production. In this paper, the production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production process and process layout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sleeper in China are discussed.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improve the automation level and obtain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in the production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pillow rail.Keywords: prestressed concrete; sleeper production; process analysis隨着技术的发展,预应力混凝土枕轨生产水平,在相关技术人员和生产企业研发以及生产实践后获得了长足进步。
预应力混凝土轨枕预制施工技术研究摘要:预应力混凝土因其抗裂性好、刚度大、性价比高、稳定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轨枕等建筑材料的制作并投入到建筑工程等行业的应用。
但其工艺复杂程度高、需要配套专业的设备进行制造,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也经常遇到多方面的难题。
本文以铁路行业轨枕预制工程为例,简单对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工艺流程进行介绍,通过探讨预应力混凝土在轨枕预制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并列举出相关的优化方案,意在提高预应力混凝土轨枕预制工程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轨枕预制;施工技术引言:在铁路轨道的构成中,预应力混凝土轨枕作为一项重要的工程部件,不仅可以有效承载来自不同方向的轨道作用力、将其向下部道床分散传递,还对保持各线路间的轨道距离、轨道方向等具有良好的作用。
因此,针对我国当前所使用的混凝土轨枕在应用状态和技术操作等方面的问题,有计划、有重点的对预应力混凝土轨枕预制在整体施工技术方面进行优化,对提高轨道使用寿命、加强铁路安全、降低工程成本有着重要作用,是我国目前铁路建设事业发展的必然课题。
一、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工艺流程在我国铁路建设的发展历程中,最早被应用于轨道铺设的材料是木枕制品,经过建筑工程技术的长期发展以及对环境保护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预应力混凝土轨枕成为了当下推动国家铁路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可以理解为,在原本木枕的工艺基础上,用混凝土代替木制品,通过一系列的工业手段和物化原理等施加预应力,从耐久性和长期性两方面提高轨枕的应用价值。
我国传统的预应力混凝土制造工艺是利用过桥式吊车通过对生产模型进行有效位移将专业性生产设备布置于各个生产线合适的台位之上,以及生产工艺不同的工序之间相互配合将原材料生产为混凝土制品,此种方法也被称为流水机组法,主要步骤为:首先选择合适的高强螺旋肋钢丝作为预应力拉筋阶段的材料,将钢丝穿入挡板和挂板,按照步骤依次进行分板和入模操作;其次,利用自动张拉机对预应力钢筋进行张拉并由人工对其进行安装螺旋筋、橡胶隔板和箍筋,使用浇灌机灌注混凝土,经历两次模型振动操作后拆除橡胶隔板,对周边多余混凝土和灰尘等进行清边工作,并且将模型装置转移到指定位置方面后续蒸汽养护;在进入到下一阶段后采用放张机对预应张力进行释放,并切断模型两端多余的钢丝;最后,进行脱模、成品检查、存储、清模等工作后就可以等待下一轮生产制作周期。
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生产工艺预应力混凝土轨枕是一种在铁路建设中常用的结构件,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够承受列车的重载和震动,保证铁路线路的安全和稳定。
本文将介绍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的生产工艺,包括材料准备、制模、混凝土浇筑、养护和检验等环节。
一、材料准备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的制作主要材料包括水泥、砂子、骨料、钢筋和预应力钢束等。
首先需要按照设计要求准确计量各种原材料,确保配合比的准确性。
水泥、砂子和骨料需要进行筛选和清洗,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
钢筋和预应力钢束需要经过拉拔和切割等加工工序,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预应力。
二、制模制模是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生产的关键环节。
制模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制作模具,并严格按照模具的尺寸和形状要求进行操作。
在制模过程中,需要注意模具的平整度和尺寸的准确性,以保证生产出符合要求的轨枕。
三、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的浇筑需要在模具中进行,可以采用人工浇筑或机械浇筑的方式。
在浇筑过程中,需要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以充分填充模具,并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同时,需要在浇筑过程中进行振捣,以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和空隙。
四、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主要包括湿养护和覆盖养护两种方式。
湿养护是指在浇筑后立即进行喷水或覆盖湿润材料,以保持混凝土中的水分,促进水泥的水化反应。
覆盖养护是指在浇筑后用塑料薄膜或湿润的麻布等材料覆盖混凝土表面,防止水分的蒸发,并保持适宜的温度。
五、检验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以确保其符合设计和标准要求。
检验内容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强度和预应力等方面。
外观质量检验主要是检查轨枕表面是否有裂缝、破损和起砂等缺陷。
尺寸偏差检验主要是测量轨枕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尺寸参数,以判断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强度和预应力检验主要是进行抗压强度和预应力的测试,以评估轨枕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的生产工艺包括材料准备、制模、混凝土浇筑、养护和检验等环节。
浅论SK-2型双块式混凝土轨枕生产工艺摘要:SK-2型双块式混凝土轨枕在当前高速铁路建设中的应用充分满足了当前工程现代化建设需求,符合当前高速铁路工程建设质量提升要求,有效控制了成本投入,促进铁路工程施工效率提升。
混凝土轨枕施工技术作为一种全新使用的技术,将其运用于高速铁路工程中具有非常必要的现实意义。
文章对混凝土轨枕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轨枕;轨枕;工艺前言当前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与之配套的铁路建设事业也在蓬勃发展阶段,在此情况下,重视混凝土轨枕的相关生产工艺有利于提升混凝土轨枕生产的使用持久性,并且有利于延长混凝土轨枕有效使用年限,可见其对促进铁路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1传统混凝土轨枕生产工艺的特点流水机组法是我国传统预应力混凝土生产工艺方法,利用过桥式吊车在生产线各个工位移动生产模具,并将专用设备设置到工位之上,通过各种生产工艺流程将原材料生产为混凝土轨枕。
在生产工序数量上,混凝土轨枕的生产工序至少有十道,但倘若所有模具的移动过程都采用过桥式吊车,那么无论从操作安全还是生产效率方面考虑都是存在一定影响的。
基于此,我国逐渐用辊道传送替代过桥式吊车,但用于设备检修过程和模具养护过程的还是多以桥式吊车为主,优化和改善之后的混凝土轨枕也有着新的名字——混凝土流水机组-传送法。
流水机组-传送法主要是以轨枕生产工艺为根据,按照生产过程顺序对钢模进行组合,并且一次性通过各工位,这就是混凝土轨枕生产的整个过程。
换言之,从生产周期上看,混凝土轨枕在本质上也代表了钢模实际的周转期。
我国混凝土轨枕流水机组-传送法,在现阶段所具备的工艺特点可从这几个方面得到体现:①主要采用的是2×4或是1×4联的组合钢模,混凝土轨枕一次成型的轨枕数量为8根或4根,这既是对钢材料消耗量的节省,同时也促进了轨枕生产效率的提升。
②为了确保2×4或是1×4联的组合钢模能够达到最佳的适应性,在使用上一般选用的是2×4联台式振动台,将单元台面布置到每一对并列轨枕上,并将升降辊道设置上台面和台面之间,这对于轨枕模具流水线的顺利传送无疑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Ⅱ型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生产工艺机组法预应力轨枕生产过程由清模、预应力钢丝的定长、镦头及入模,张拉、安放箍筋隔板、混凝土拌制和灌造、混凝土振捣清边、蒸养、放张脱模、切割码垛、吊运成品入库等工序组成(见轨枕生产工艺流程图)。
下面分别对各工序加以说明。
1 清模清模工序主要是将上一循环过来的钢模型端部及两侧面上的混凝土渣清理干净,并对钢模喷涂隔离剂,同时检查更换钢模型损坏的部件,如撑孔器等。
隔离剂喷涂时注意喷洒均匀,严禁滴状或线状进入模型,造成粉肩,孔洞等缺陷。
2 预应力钢丝的定长镦头及入模2.1 预应力钢丝定长下料定长下料通过定长下料机完成,预应力钢丝的长度必须严格控制,其误差不得超过2mm,轨枕中共有10根预应力钢丝采用的是钢模活动端整体张拉的方式,钢丝的长度相差过大将会造成轨枕内部张拉应力不均匀,会严重影响轨枕的整体性能。
2.2 预应力钢丝镦头把预应力钢丝穿上锚固板、铁挡板进行编组作业,然后使用镦头机镦头,镦头直径以保证张拉时镦头不拉断为准,一般情况下不能小于母材直径的1.4倍且不得重复镦头。
2.3 预应力钢丝入模镦头完毕的钢丝组按设计位置入模,检查钢丝是否错位或交叉,旋紧张拉杆螺母,绷紧钢丝组。
3 张拉、安放箍筋隔板3.1 主筋预应力张拉张拉应力按照轨枕的技术要求严格控制,张拉力小会严重影响轨枕的静载值,过大又会对轨枕的疲劳产生严重损害。
张拉过程主要控制张拉应力,同时对预应力钢丝伸长量复核验证,张拉加载速度不得大于30KN/S。
钢丝预应力必须采用自动张拉机张拉,其张拉程序为:0→348kN→持荷1min→补拉至348kN→锁紧螺母→0,张拉过程中若出现断丝,应及时更换重新进行张拉作业。
3.2 安放箍筋隔板箍筋的弯制使用专用定型模具,螺旋筋采用绕簧机绕制,经点焊成型。
安装前检查模型内有无杂物,并清理杂物。
将橡胶隔板、设计要求的箍筋、螺旋筋等按图样要求全部安放到位,严防移位,插筋应插入钩环内,螺旋筋严防倒置。
混凝土轨枕生产工艺细节
混凝土轨枕是一种公路和铁路建设中使用的重要材料,能够有效
支撑和分散载荷,保证交通运输的安全性。
在混凝土轨枕的生产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工艺细节需要引起注意。
一、原材料选取
混凝土轨枕是由水泥、碎石、细砂、水等材料混合而成的复合材料,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原材料的选取。
首先要确保原材料的
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并且在使用前需要进行筛选、洗涤和干燥等处理。
二、搅拌工艺
搅拌是混凝土轨枕生产过程中关键的环节。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
配合比会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而有所不同,因此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所
需要制作的混凝土配比进行准确的称量和混合。
此外,搅拌时间和搅
拌速度也需要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强度。
三、模具制作与振动密实
混凝土轨枕的模具制作也是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环。
模具应
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用性,并且需要具备一定的防粘能力。
制作好模
具后,还需要注意使用振动台进行压实和振动密实,以确保混凝土的
均匀性和强度。
四、养护环节
混凝土轨枕生产结束之后,还需要经过一定的养护期,才能达到
设计强度和耐久性要求。
在养护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
湿度环境,以及进行切割、修整等工序。
总之,在混凝土轨枕的生产过程中,以上几个环节都是需要格外
重视的。
只有在严格把控每一个细节的前提下,才能够保证生产出具
有优良性能的混凝土轨枕,保障公路和铁路交通的安全和顺畅。
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生产工艺与质量构成摘要:首先分析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生产工艺的特点,介绍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生产工艺流程及相关问题,最后提出了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的质量构成,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生产工艺;质量构成引言我国铁路最早使用的是木枕,但是由于铁路建设的特殊性,木枕需要用较为优质的木材,我国森林面积正在逐年减少,人均木材占有量严重匾乏,所以将木枕换为混凝土轨枕是铁路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阶段,我国铁路建设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加强对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生产工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生产工艺特点我国传统的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生产工艺主要以流水机组法为主,也就是利用过桥式吊车,将生产模型移动到生产线中各个台位,在台位上设置专用的设备,完成相关的生产工艺,整个生产工艺就是将原材料生产为混凝土制品的过程。
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具有最少10道的生产工序,如果全部采用过桥式吊车进行模型移动,会对生产效率以及安全造成影响。
因此,过桥式吊车逐渐转变为辊道传送,而桥式吊车的作用主要是用于设备检修过程以及模型养护过程中,这种优化后的预应力混凝土轨枕被称为预应力混凝土流水机组-传送法。
采用流水机组-传送法生产工艺,主要是根据轨枕生产工艺规定,组合钢模型按照生产过程顺序一次通过各个台位,完成混凝土轨枕的成品生产。
可以说,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制品的生产周期本质上也是钢模型的实际周转期。
现阶段,我国预应力混凝土轨枕流水机组-传送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目前我国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生产工艺主要采用2X4联或2X5 联组合钢模型,每次成型的轨枕数量为8~10根,这样不仅减少了对钢材料的消耗,还提升了轨枕生产的效率。
(2)为了保证2X4联或2X5联组合钢模型能够适应,一般使用1X5联组合式振动台,也就是在每一对并列轨枕上布置对应的单元台面。
在台面与台面之间设置升降辊道,为轨枕模型流水线传送提供便利。
预制钢模板预应力轨枕预制工艺特点及优缺点预制钢模板预应力轨枕预制工艺,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像是那种工程大咖才懂的专业术语,怕不是让人一听就云里雾里。
别急,咱们把这事儿说得简单点,大家也能听得懂。
你就把它当作是一块能撑住整个铁路轨道的“钢铁大枕头”。
想象一下,咱们的铁路轨道需要支撑不住的重压,得有那种又坚固又耐用的“枕头”,这就是轨枕的作用啦。
而这个“枕头”怎么做得又好又省事儿?这就离不开预制钢模板和预应力技术了。
先说说“预制钢模板”吧,听着像是那种你看着远远的“模板”似的,其实它是工厂里用来做轨枕的“模具”。
就是先在工厂里把这些轨枕的外形都做好,再运到现场,直接安放。
要说它最大的好处,就是生产的时候,工人可以在一个标准化的环境里做,温度啥的都能控制得当,不怕天气变坏。
更重要的是,工厂里的效率高,做出来的每一块轨枕都可以保持一样的质量,精准又稳定。
说白了,工厂里做的就像流水线上的巧克力,都是标准化、批量生产,确保每一块都能合格。
钢模板还比较耐用,可以多次使用,不容易损坏,比那些一次性用的模具可经济多了。
谁不喜欢用了一次还可以再利用的好东西呢?可是,咱们也不能只盯着优点看,缺点也得提一提。
钢模板的制作可不是一两天就能搞定的,它的制造成本有点高。
制作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强度,还得保证形状精确。
如果这些环节把控不好,做出来的轨枕可能就会出问题,不好用。
所以说,虽然钢模板很耐用,但第一次做模板的时候得投不少工夫,材料也不便宜。
再说了,工厂的生产要求比较高,得有一套完善的生产线,操作工人得有经验,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搞定的。
做这些模板的时候,得投入点心思,谁都想买一份质量好的东西,工人也不例外。
接下来咱们得说说“预应力”这个词,大家可能没怎么听过,但它其实就是为了增强轨枕的强度和稳定性。
想象一下,铁路轨枕就像一个桥梁,平时的压强是很大的,得给它加点“劲儿”才能不被压垮。
预应力就是在轨枕制作完成后,提前施加一股拉力,让它在承受外力的时候不容易被压坏。
长线法生产预应力砼轨枕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罗安达铁路重建项目预应力砼轨枕工程量为35万根,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根据总的工期要求,计划增建第二个轨枕厂。
二、施工平面图:轨枕预制场为60m×700m,工作场地分了三个大的分区,中间区为生产场地,面积为40m×400m,包括8个分区,每个分区为16 m×95m ,包括6条生产线,两侧每条为一个预制平台,中间两条共设一个预制平台,平台高出地平面15cm,平台间设3m宽的运输通道,通道采用素混凝土硬化。
预制场的一头设成品堆放场地,另一头为拌合站,面积均为60m×150m。
每台龙门吊起吊重量为5t,跨度为16m,总铺设长度为四股700m。
办公室、宿舍、发电机房、仓库等分布在工作区的两侧,总建筑面积约为600m2。
场内四周有一贯通的便道,宽度为4m,以方便原材料的进场及成品砼枕的出场。
(详见预制场总平面布置图)。
三、施工方案:预应力砼轨枕采用长线法生产,蒸汽养生的方法进行施工。
1、施工准备:①、首先进行临时设施建设,解决职工的生活问题;②、对生产场地进行分块素砼硬化,要求表面平整、光滑;③浇注反力横梁砼,反力横梁砼与台座连接成一个整体,保证其能承受一个台座上所有钢丝的预应力而不变形,定位板上的预留孔位置要准确,确保钢丝位置准确;④安装并调试龙门吊;⑤对枕木堆积场地进行硬化处理,并用方木进行支垫;⑥安装并调试砼拌合机,拌合机为全自动强制式,每台每天产量为200m3;⑦安装并调试蒸汽养生设备:设备采用1台燃油式锅炉,覆盖面积为10000m2,管道分布在预制平台之间,通过调节拐弯处的阀门来控制养生时间,作业区的上部通过小型支架用篷布进行覆盖,小型支架插在预制平台上的预留孔内。
蒸汽养生设备应能满足测量并调节温度的要求。
⑧试验室对砂、石料、水泥、外加剂等原材料进行检验,满足规范要求后进行C60砼的组成设计,水泥采用高强水泥,在强度合格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干硬性砼,组成设计批准后即可开始原材料进场,进场的原材料也应按批次进行抽检,确保原材料合格;⑨根据设计好的枕木形状制作钢模板:为了便于施工,按枕木底面(大面)向上来放置钢模板。
预应力混凝土枕在现代铁路建设中,预应力混凝土枕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
它不仅承载着列车的重量和运行时的冲击力,还对铁路的安全、平稳运行起着关键作用。
预应力混凝土枕,顾名思义,是由混凝土制成,并通过预应力技术进行强化的枕木。
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为枕木提供了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而预应力技术则像是给枕木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内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外力的挑战。
要理解预应力混凝土枕的优势,我们先来看看传统枕木所面临的问题。
在过去,木质枕木曾被广泛使用。
然而,木质枕木存在着许多缺陷。
首先,木材容易腐朽和受到虫害侵蚀,这会大大缩短其使用寿命。
其次,木材的强度相对较低,难以承受现代铁路高速、重载的运输需求。
再者,随着森林资源的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大量使用木材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相比之下,预应力混凝土枕具有众多显著的优点。
其一,它具有极高的强度和耐久性。
通过精心设计和制造,预应力混凝土枕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长期稳定工作,不易受到腐蚀、磨损和变形的影响。
其二,预应力技术的应用使得枕木在承受列车荷载时能够更好地控制裂缝的产生和扩展,从而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其三,混凝土材料的来源广泛,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预应力混凝土枕的制造过程是一个精细而复杂的工艺。
首先,需要准备高质量的原材料,包括水泥、骨料、钢筋等。
这些原材料的质量和配比直接影响到枕木的性能。
然后,将钢筋进行张拉,施加预应力。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张拉力的大小和分布,以确保预应力的效果。
接下来,将混凝土浇筑到模具中,并进行振捣和养护,以使混凝土达到足够的强度和性能。
在设计预应力混凝土枕时,工程师们需要考虑众多因素。
例如,列车的轴重、运行速度、线路的曲线半径等。
不同的铁路线路和运营条件对枕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以确保枕木能够满足铁路运输的需求。
预应力混凝土枕在铁路线路中的布置也有一定的讲究。
枕木之间的间距需要根据列车的类型、线路的等级等因素进行合理确定。
铁路工程预应力混凝土轨枕施工工艺摘要:随着我国交通建设技术不断发展,铁路工程施工技术也得到充足的发展,尤其在混凝土轨枕施工工艺方面。
基于此,本文对钢筋加工、预应力筋张拉、混凝土灌注、蒸汽养护以及放张预应力与脱模等方面,就铁路工程预应力混凝土轨枕施工工艺进行简要分析,并以某工程为例,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铁路工程;预应力混凝土;轨枕施工工艺引言:预应力混凝土轨枕是指在传统的木轨枕基础上,将其材料换位混凝土并且对混凝土中钢筋施加预应力而制造成的轨枕。
目前,我国在预应力混凝轨枕生产的方式主要包括流水机组法以及长线台座法,本文通过以机组流水法施工中的几个重要步骤为案例,着重介绍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通过生产台进行清理模型、预应力钢丝处理、配件安装、张拉、混凝土的灌注、清边以及卸配件、蒸汽养护、放张预应力、脱模、切钢丝来完成预应力混凝土轨枕作业生产。
1钢筋加工就目前而言,我国的预应力混凝土轨枕采用的钢丝为7mm、6.25mm直径的低松弛螺旋肋钢丝,其中轨枕在进行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钢丝强度,选取预应力达标的钢丝编成一组,以便于能够进行有效张拉,其要求主要包括长度差不超过2mm,并且与额定长度差不能高于整体钢筋的0.015%,此外,对钢丝进行固定用的锚固板需要强度满足生产要求,而且要保障钢丝在张拉过程中,受力均匀。
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以下策略解决受力不均的情况:将一组钢丝穿入4个锚固板中,其中张拉一端两块板,固定一端两块板,在进行张拉前,将一端的钢丝进行镦头,待一端镦头完毕,将钢丝通过锚固板连接另外一端,待固定后,再次进行镦头,从而保障钢丝的稳定性。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镦头的直径不能小于1.5倍钢丝的直径,高度不能低于钢丝的直径,而且在入模过程中,需要保证锚固板与分丝板的位置的稳定性,一定要避免钢丝错误、别轴以及斜搭的现象出现[1]。
2预应力筋张拉在预应力张拉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以自动张拉机的方式进行,自动张拉机具备测力传感器,能够对张拉力度进行有效掌控。
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生产工艺分析摘要:轨枕生产工艺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日渐成熟,但实际生产工艺领域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继续研究,还应积极学习、借鉴外国的优秀完善经验以此提升生产效率。
不断利用电子技术提升生产技艺与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做到利益最大化,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消耗,迅速走向国际化。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生产工艺1 原料准备1.1 砂、石、粉煤灰、水泥上料1)根据砂、石储料仓储情况安排上料,砂、石上料交替时应有一段时间间隔,以保证砂、石不互相混杂。
2)防止木块、砖头、废钢铁等杂物混入料仓,发现砂、石料质量有问题,应立即停止上料并通知试验人员。
3)水泥,粉煤灰仓上料时,注意观测水泥,粉煤灰仓料位。
1.2 减水剂配制减水剂使用过程中应充分搅拌,保证溶液均匀。
每班开工前对减水剂浓度进行检测,填写“减水剂浓度测试记录”。
1.3 混凝土制备1)混凝土搅拌司机须经专门培训并持证上岗。
2)根据试验室下达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通知单”,每盘拌制混凝土量控制在1.15~1.40方,调整好砂、石、水泥、水、减水剂的配料计量值,确认无误后再开始配料,配料过程及控制参数:称量砂→称量石→上砂石→称量上水泥→称量上粉煤灰→称量上水→称量上减水剂→搅拌120~150s→出料。
配料计量允许误差:a)砂、石±2%b)水泥、水、减水剂、粉煤灰±1%3)水泥、粉煤灰、水、减水剂、砂、石的电子秤,由试验室负责组织每半月进行一次自校,按照相关规定请计量监督局进行校定。
4)启动搅拌机达到正常运转后,才能向搅拌机内投料。
5)混凝土净搅时间控制在120~150s,混凝土稠度采用跳桌增实法测定,每班测定次数不少于5次,在开工前5盘测定3次,稠度稳定后,每班的中期和后期各抽查1次,并作记录。
混凝土稠度增实因数1.305~1.400,填写“混凝土稠度测试记录”。
6)搅拌过程中如发生停电事故,应立即开卸料门,把搅拌机内混凝土清理出来,以免再起动时起动负荷过大,损坏电机。
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生产工艺分析
发表时间:2019-01-02T16:17:29.53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作者:冯园园
[导读] 轨枕生产工艺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日渐成熟,但实际生产工艺领域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中铁长安重工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市 710032
摘要:轨枕生产工艺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日渐成熟,但实际生产工艺领域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继续研究,还应积极学习、借鉴外国的优秀完善经验以此提升生产效率。
不断利用电子技术提升生产技艺与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做到利益最大化,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消耗,迅速走向国际化。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生产工艺
1 原料准备
1.1 砂、石、粉煤灰、水泥上料
1)根据砂、石储料仓储情况安排上料,砂、石上料交替时应有一段时间间隔,以保证砂、石不互相混杂。
2)防止木块、砖头、废钢铁等杂物混入料仓,发现砂、石料质量有问题,应立即停止上料并通知试验人员。
3)水泥,粉煤灰仓上料时,注意观测水泥,粉煤灰仓料位。
1.2 减水剂配制
减水剂使用过程中应充分搅拌,保证溶液均匀。
每班开工前对减水剂浓度进行检测,填写“减水剂浓度测试记录”。
1.3 混凝土制备
1)混凝土搅拌司机须经专门培训并持证上岗。
2)根据试验室下达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通知单”,每盘拌制混凝土量控制在1.15~1.40方,调整好砂、石、水泥、水、减水剂的配料计量值,确认无误后再开始配料,配料过程及控制参数:称量砂→称量石→上砂石→称量上水泥→称量上粉煤灰→称量上水→称量上减水剂→搅拌120~150s→出料。
配料计量允许误差:
a)砂、石±2%
b)水泥、水、减水剂、粉煤灰±1%
3)水泥、粉煤灰、水、减水剂、砂、石的电子秤,由试验室负责组织每半月进行一次自校,按照相关规定请计量监督局进行校定。
4)启动搅拌机达到正常运转后,才能向搅拌机内投料。
5)混凝土净搅时间控制在120~150s,混凝土稠度采用跳桌增实法测定,每班测定次数不少于5次,在开工前5盘测定3次,稠度稳定后,每班的中期和后期各抽查1次,并作记录。
混凝土稠度增实因数1.305~1.400,填写“混凝土稠度测试记录”。
6)搅拌过程中如发生停电事故,应立即开卸料门,把搅拌机内混凝土清理出来,以免再起动时起动负荷过大,损坏电机。
7)人员进入搅拌机内清理混凝土渣或检修时,应先将搅拌机电源切断,悬挂警示牌,并由专人看管,保证安全。
8)发现配料计量不准,应立即校检计量系统。
9)每班收工后要及时清洗搅拌机、贮料斗等设备。
1.4 混凝土输送
1)保证及时向生产线供应混凝土,生产线应将混凝土质量情况及时反馈给搅拌司机。
2)做好收工时最后一盘混凝土料的估量,并通知搅拌司机。
3)及时清理各贮料斗。
2 预应力筋下料、穿丝、镦头
下料应采用钢筋定长切断机。
目前的切断机已能达到电脑控制、变频送丝、液压切断、定长精度高等高标准要求,更好的保证了下料精度的要求。
穿丝是将钢丝穿入在挡板、挂板中。
钢丝墩头主要使用墩头机,随后在进行相应的分板、入模作业。
目前,多数企业已经取消了人工分板,采用机械分板,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3 预应力钢筋进行张拉
利用自动化张拉机实施此步骤环节,张拉机根据设定的张拉程序能自动控制并自动记录,采用荷载传感器控制张拉力值。
通过人工作业的方式进行橡胶隔板、螺旋筋、箍筋等环节的安装。
混凝土的灌注,须做到多次布料,应使模型各部位下料均匀适量,不出“驼峰”,不露钢丝,模型两端处不得落入混凝土,控制好每套模混凝土用料量。
采用二次振动成型工艺,在能确保混凝土振动密实的振动台上进行,一振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断面高度;二振采用加压盖板加压振捣,要保证加压盖板重量,确保混凝土上表面的受力要求,以便更好的排出气泡,注意轨底的压花质量要求。
人工拆除橡胶隔板并清边,清除模型外多余的混凝土。
轨枕养护应采用混凝土温度控制系统进行蒸汽养护,自动系统监测养护全过程并记录、养护过程温度监测能覆盖同池轨枕。
混凝土轨枕放张采用缓慢放张根据设定的放张程序能自动控制并自动记录,采用荷载传感器控制放张力值。
脱膜是指轨枕成品脱离模型,采用主要设备机械是翻转脱模机。
需要对传送辊道轨枕成品中成品进行逐根检验,对轨枕间的钢丝用无齿锯切断。
由码垛机将成品装车后,卸下轨枕分丝板,吊装运送至指定的成品库区。
并且要依据相关规定对成品进行抽样检查,主要检验内容包括:尺寸检查、静载试验等。
轨枕脱模后,应进行清模、喷涂隔离剂。
完成后,进入下一项生产工艺。
4 蒸汽养护
1)蒸汽养护操作人员须经岗位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轨枕在养护窑内进行蒸汽养护。
养护制度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
在温度5℃~35℃的环境中静停时间≥3小时,升温速度不大于15℃/小时,恒温温度48±2℃,混凝土枕芯温度不大于60℃,恒温时间控制在13小时左右,何时结束恒温以试验室检验试块抗压
强度“混凝土抗压原始记录”转给工程部的通知为准,降温速度不大于15℃/小时。
养护结束时,轨枕表面与外部环境温差不大于15℃。
生产车间根据工程部通知进行养护作业。
轨枕脱模后洒水保湿养护3天以上,当平均气温低于5℃,禁止洒水,采取在室内喷涂养护剂保湿保温养护。
枕芯混凝土养护温度是根据进厂水泥中的三氧化硫含量而定,当水泥中的三氧化硫含量为2.0%时,混凝土芯部温度不大于60℃,当水泥中三氧化硫含量为3.0%时,混凝土芯部温度不大于55℃,当水泥中三氧化硫含量在2.0%-3.0%之间时,混凝土芯部温度应按下表进行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虽然我国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发展较有成效,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例如,消除轨枕生产过程产生的噪音、如何制定混凝土自动搅拌体系的自动参数等。
还需要充分考虑生产轨枕的安全问题,对此需要相关操作人员重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自觉主动的落实参加岗前培训、生产学习等相关内容。
5 钢模及工艺配件技术要求
1)新钢模、挂板、分丝板、橡胶挡板、成孔器投入使用前须经厂质检员检验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并做好检查记录。
2)使用中钢模张拉杆每年须抽检20%做张拉杆探伤,合格后方能正常使用。
3)箍筋和螺旋筋须符合图纸和相关工装标准的要求,经检验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4)箍筋和螺旋筋每班早晚各检查10个,检查符合要求,则该批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检验记录按预应力混凝土轨枕“混凝土轨枕箍筋、螺旋筋尺寸检验记录”。
安质部抽检,填写“轨枕生产巡检记录”。
5)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及镦头直径每班早晚各检查两组,所查尺寸满足要求时判该批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混凝土轨枕生产具有技术性较强、规范要求高的特点,只有不断提升生产水平,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以及工装设备,同时对轨枕产品的内、外在质量严格控制,才能应对市场的不断变化,取得更大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太平.短轨枕式整体道床施工研究[J].哈尔滨铁道科技,2017(03):4-6+9.
[2]张海明.重载铁路混凝土轨枕磨损机制及修复技术[J].铁道建筑,2017(05):131-133.
[3]冯汉卿.浅析混凝土轨枕病害防治方法的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04):194-196.
[4]刘军.双块式轨枕挡肩裂纹成因分析与控制[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7,35(01):39-43+56.
[5]张伟玲.混凝土轨枕生产中的质量管理浅析[J].科技展望,2016(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