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民间玩具欣赏
- 格式:ppt
- 大小:13.69 MB
- 文档页数:4
民间玩具欣赏美术教学教案第一章:民间玩具概述1.1 教学目标1.1.1 让学生了解民间玩具的定义和特点1.1.2 让学生了解民间玩具的历史和文化价值1.1.3 培养学生对民间玩具的欣赏和保护意识1.2 教学内容1.2.1 民间玩具的定义和特点1.2.2 民间玩具的历史发展1.2.3 民间玩具的文化价值1.2.4 民间玩具的分类和制作材料1.3 教学过程1.3.1 导入:展示一些民间玩具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民间玩具1.3.2 讲解:详细讲解民间玩具的定义、特点、历史和文化价值1.3.3 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民间玩具,讨论其特点和价值第二章:民间玩具的分类和制作材料2.1 教学目标2.1.1 让学生了解民间玩具的分类2.1.2 让学生了解民间玩具的制作材料2.1.3 培养学生对民间玩具的制作和改造兴趣2.2 教学内容2.2.1 民间玩具的分类:按照功能、形状、材质等分类2.2.2 民间玩具的制作材料:木头、纸张、布料、泥巴等2.2.3 民间玩具的制作技术和工艺2.3 教学过程2.3.1 导入:展示不同分类的民间玩具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其分类2.3.2 讲解:详细讲解民间玩具的分类和制作材料2.3.3 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民间玩具制作材料和技术2.3.4 实践:学生分组制作简单的民间玩具,体验制作过程第三章:民间玩具的美学特征3.1 教学目标3.1.1 让学生了解民间玩具的美学特征3.1.2 培养学生对民间玩具审美价值的认识3.1.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3.2 教学内容3.2.1 民间玩具的线条、色彩、形状等美学特征3.2.2 民间玩具的象征意义和寓意3.2.3 民间玩具与民间艺术的关系3.3 教学过程3.3.1 导入:展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玩具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其美学特征3.3.2 讲解:详细讲解民间玩具的美学特征、象征意义和寓意3.3.3 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民间玩具美学特征的理解和感受3.3.4 实践:学生尝试创作具有民间玩具美学特征的作品第四章:民间玩具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4.1 教学目标4.1.1 让学生了解民间玩具在现代社会的传承现状4.1.2 培养学生对民间玩具保护与传承的意识4.1.3 引导学生思考民间玩具在现代社会的创新发展4.2 教学内容4.2.1 民间玩具在现代社会的传承现状:传统节日、民间习俗等场合中的应用4.2.2 民间玩具的保护与传承: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的作用4.2.3 民间玩具的创新发展:结合现代审美、科技等元素的创新作品4.3 教学过程4.3.1 导入:展示传统场合中民间玩具的应用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4.3.2 讲解:详细讲解民间玩具在现代社会的传承现状、保护与传承以及创新发展4.3.3 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民间玩具传承与创新的认识和看法4.3.4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一款具有现代特色的民间玩具第五章:民间玩具欣赏活动设计与实践5.1 教学目标5.1.1 让学生了解民间玩具欣赏活动的目的和意义5.1.2 培养学生组织、策划和实践民间玩具欣赏活动的能力5.1.3 提高学生对民间玩具的欣赏水平和综合素质5.2 教学内容5.2.1 民间玩具欣赏活动的目的和意义5.2.2 民间玩具欣赏活动策划:活动主题第六章:民间玩具欣赏活动的策划(续)5.2.3 民间玩具欣赏活动策划:活动主题、内容、形式和流程设计5.2.4 民间玩具欣赏活动实践:活动组织、协调和执行5.3 教学过程5.3.1 导入:讲解民间玩具欣赏活动的目的和意义5.3.2 讲解:详细讲解民间玩具欣赏活动的策划流程和关键要素5.3.3 互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一个民间玩具欣赏活动方案5.3.4 实践:学生分组实践,组织并执行所设计的欣赏活动第七章:民间玩具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7.1 教学目标7.1.1 让学生了解民间玩具在美术创作中的价值7.1.2 培养学生运用民间玩具元素进行美术创作的能力7.1.3 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水平和创新能力7.2 教学内容7.2.1 民间玩具在美术创作中的价值:丰富题材、提升作品文化内涵等7.2.2 民间玩具元素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方法:直接引用、变形创新等7.2.3 民间玩具与现代美术创作的结合:传统与现代的融合7.3 教学过程7.3.1 导入:展示运用民间玩具元素进行美术创作的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其在创作中的价值7.3.2 讲解:详细讲解民间玩具在美术创作中的价值与应用方法7.3.3 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民间玩具在美术创作中应用的想法和尝试7.3.4 实践:学生尝试运用民间玩具元素进行美术创作,展示作品并进行交流第八章:民间玩具与民俗文化的关联8.1 教学目标8.1.1 让学生了解民间玩具与民俗文化的紧密关联8.1.2 培养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和尊重8.1.3 提高学生对民间玩具的文化内涵的理解8.2 教学内容8.2.1 民间玩具与民俗文化的关联:节日庆典、民间习俗等场合中的应用8.2.2 民俗文化对民间玩具的影响:造型、图案、寓意等8.2.3 民间玩具在民俗文化传承中的作用8.3 教学过程8.3.1 导入:讲解民间玩具与民俗文化的紧密关联8.3.2 讲解:详细讲解民俗文化对民间玩具的影响和民间玩具在传承中的作用8.3.3 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民间玩具与民俗文化关联的理解和感受8.3.4 实践: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民俗场合中民间玩具的使用第九章:民间玩具的收藏与鉴赏9.1 教学目标9.1.1 让学生了解民间玩具收藏与鉴赏的基本知识9.1.2 培养学生对民间玩具收藏与鉴赏的兴趣9.1.3 提高学生的民间玩具鉴赏能力9.2 教学内容9.2.1 民间玩具收藏与鉴赏的基本知识:收藏渠道、鉴赏标准等9.2.2 民间玩具的鉴赏方法:外观、材质、制作工艺等方面的辨识9.2.3 民间玩具的收藏价值与市场动态9.3 教学过程9.3.1 导入:讲解民间玩具收藏与鉴赏的基本知识9.3.2 讲解:详细讲解民间玩具的鉴赏方法与收藏价值9.3.3 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民间玩具收藏与鉴赏的经验和看法9.3.4 实践:学生进行民间玩具的鉴赏练习,讨论其收藏价值10.1 教学目标10.1.1 让学生回顾整个课程的学习内容10.1.2 培养学生对民间玩具的全面认识和欣赏能力10.1.3 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10.2 教学内容10.2.1 课程学习内容的回顾:民间玩具的定义、分类、美学特征等10.2.3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民间玩具的定义和特点解析:理解民间玩具的概念和它是如何反映不同地域、民族的文化特色是本节课的重点。
《民间玩具欣赏》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上册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丰富多样的民间玩具,感受民间玩具的魅力。
2. 培养学生对民间玩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民间玩具的制作工艺和传统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民间玩具的概念和分类。
2. 民间玩具的制作工艺和材料。
3. 民间玩具的寓意和文化内涵。
4. 民间玩具的欣赏方法和技巧。
5. 民间玩具的创作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民间玩具的概念、分类、制作工艺、寓意和文化内涵。
2. 教学难点:民间玩具的欣赏方法和技巧,以及民间玩具的创作实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一组民间玩具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这些就是我国的民间玩具,它们有着丰富的种类、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和学习民间玩具。
”2. 讲授新课(1)民间玩具的概念和分类教师讲解民间玩具的概念,并介绍民间玩具的分类,如布玩具、泥玩具、竹玩具等。
(2)民间玩具的制作工艺和材料教师讲解民间玩具的制作工艺,如泥玩具的制作过程,以及民间玩具所使用的材料,如布、泥、竹等。
(3)民间玩具的寓意和文化内涵教师讲解民间玩具的寓意,如布老虎象征着勇敢和力量,泥娃娃代表着祈福和吉祥。
同时,教师介绍民间玩具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如民间信仰、民间传说等。
(4)民间玩具的欣赏方法和技巧教师讲解民间玩具的欣赏方法和技巧,如从造型、色彩、寓意等方面进行欣赏,以及如何从民间玩具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3. 实践环节(1)观察和描述教师展示一组民间玩具,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如造型、色彩、寓意等。
(2)创作实践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民间玩具制作工艺和材料,进行民间玩具的创作实践。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民间玩具欣赏|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玩具的特点和制作过程,培养对民间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民间玩具的起源和种类2. 民间玩具的制作材料和方法3. 民间玩具的寓意和象征意义4. 民间玩具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民间玩具的特点和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民间玩具的寓意和象征意义,激发学生对民间文化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民间玩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玩具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民间玩具的起源和种类讲解民间玩具的起源,让学生了解民间玩具的历史背景。
介绍民间玩具的种类,如布玩具、泥玩具、木玩具等,让学生对民间玩具有更全面的了解。
3. 讲解民间玩具的制作材料和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民间玩具的制作材料,如布、泥、木等。
讲解民间玩具的制作方法,如剪、刻、捏、画等,让学生对民间玩具的制作过程有更深入的认识。
4. 讲解民间玩具的寓意和象征意义通过故事和实例,让学生了解民间玩具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如布老虎象征着勇敢和力量,泥娃娃象征着幸福和美好等。
引导学生理解民间玩具背后的文化内涵。
5. 讲解民间玩具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展示民间玩具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如装饰品、礼品、收藏品等,让学生了解民间玩具的价值和作用。
6. 实践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民间玩具进行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制作完成后,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
7.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民间玩具的特点和制作过程。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探讨民间玩具的寓意和象征意义,进一步了解民间文化。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民间玩具的特点和制作过程的了解程度。
《民间玩具欣赏》教案
《民间玩具欣赏》教案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民间玩具的欣赏后,懂得民间玩具是民间艺人就地取材制作的小玩具,神态生动,有色彩鲜艳的花图案。
2、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感受到艺术美的熏陶,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
三、讲课过程:
引入
1.实物投影机
2.欣赏—民间玩具
3.民间玩具的特点和制作材料。
4.欣赏作品。
5.讨论问题。
6.回答问题
初步了解民间玩具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讲授新课
1.继续欣赏。
2.江苏无锡的大阿福,泥人大阿福总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
3.陕西合阳的面团狮子糕,生动、漂亮色彩鲜艳。
4.提问:
说一说:你最喜欢民间玩具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
1.继续欣赏
2.你发现民间玩具的特点和特征。
3.分组讨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学生总结。
2.谈出欣赏后的感想。
小结
民间玩具都是艺人就地取材制作的小玩具,神态生动,有色彩鲜艳并有花图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民间玩具欣赏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玩具的起源、种类和特点,培养对民间玩具的欣赏和喜爱。
2. 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使学生掌握民间玩具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4. 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尊重,传承民间艺术。
二、教学内容1. 民间玩具的起源和种类2. 民间玩具的特点和寓意3. 民间玩具的制作方法和技巧4. 创新设计民间玩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民间玩具的起源、种类、特点和寓意,制作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民间玩具的制作技巧和创新设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关注民间玩具,激发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民间玩具的起源、种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民间玩具的寓意和传统文化。
3. 案例分析:展示民间玩具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讨论制作方法。
4.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民间玩具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5.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6.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民间玩具的创新设计。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民间玩具的起源、种类、特点和寓意的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民间玩具制作方法和技巧的情况。
3. 学生创新设计民间玩具的能力。
4.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六、教学建议1.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实物、视频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 结合地方特色,引入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玩具,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民间艺术。
4. 组织学生参观民间玩具展览或制作现场,加深对民间玩具的认识。
5.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和创作,提高审美情趣。
本节课通过欣赏和制作民间玩具,让学生了解民间玩具的起源、种类、特点和寓意,培养学生对民间玩具的欣赏和喜爱。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和创新设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传承民间艺术。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民间玩具欣赏|岭南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岭南地区民间玩具的历史、种类和特点。
- 学会欣赏民间玩具的美,培养审美能力。
- 能够用适当的词汇表达对民间玩具的喜好和评价。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活动,提高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 学会从民间玩具中提取创作灵感,进行简单的美术创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 培养对民间艺术和传统工艺的兴趣和爱好。
-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 岭南地区民间玩具的历史、种类和特点。
- 民间玩具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特色。
- 基本的美术创作方法。
教学难点- 民间玩具艺术特色的深入理解。
- 学生独立进行美术创作的实践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民间玩具的图片和视频。
- 民间玩具实物:用于学生近距离观察和触摸。
- 美术创作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教学过程导入- 通过多媒体展示岭南地区民间玩具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兴趣。
- 提问学生是否接触过这些玩具,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新课导入- 讲解岭南地区民间玩具的历史、种类和特点。
- 引导学生欣赏民间玩具的美,并学会用适当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感受。
实践活动- 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和触摸民间玩具实物,加深对民间玩具的认识。
- 引导学生从民间玩具中提取创作灵感,进行简单的美术创作。
总结与展示-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作品。
-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民间玩具的艺术价值。
板书设计-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民间玩具欣赏- 副岭南版-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关键词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突出重点。
作业设计-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家中的民间玩具,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其特点。
-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创作一幅关于民间玩具的美术作品。
课后反思- 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学生的参与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为下一节课的改进提供参考。
民间玩具欣赏美术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我国民间玩具的艺术特点和魅力。
2. 培养学生对民间玩具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尝试制作属于自己的民间玩具。
二、教学内容1. 民间玩具的定义和分类2. 民间玩具的艺术特点3. 民间玩具的材料与制作工艺4. 民间玩具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5. 民间玩具的传承与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民间玩具的定义、分类、艺术特点和象征意义。
难点:分析和欣赏民间玩具的文化内涵,动手制作民间玩具。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间玩具的定义、分类、艺术特点等基本知识。
2. 演示法:展示各种民间玩具,让学生直观感受其艺术魅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民间玩具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4.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民间玩具,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民间玩具实物或图片,以便展示和讲解。
2. 准备制作民间玩具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3. 准备相关视频资料,以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民间玩具的制作过程和文化背景。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系列民间玩具图片,引发学生对民间玩具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民间玩具的定义、分类、艺术特点等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民间玩具的魅力。
3. 展示与分析:展示更多民间玩具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民间玩具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4. 实践:分组进行民间玩具制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民间玩具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传承民间艺术。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民间玩具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度和分析能力。
3. 学生动手制作民间玩具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 学生对民间玩具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民间玩具展览或博物馆,加深对民间玩具的了解。
二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1.民间玩具欣赏2-岭南版一、课程目标1.了解岭南地区的民间玩具文化;2.学习欣赏岭南地区的民间玩具;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1.了解岭南地区的民间玩具;2.学习欣赏岭南地区的民间玩具。
三、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岭南文化特色;2.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和讨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述上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思考问题,引入本课。
2. 学习内容1.课堂讲解:岭南是中国的文化重地之一,是广东、广西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地区,其文化特色在中国民间文化中独具一格,因此岭南地区的传统文化和民间玩具也格外值得我们的欣赏和学习。
2.呈现民间玩具:在课堂上,老师会为学生呈现一些岭南地区的民间玩具,学生需要认真观察并说明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通过老师的引导了解到这些民间玩具的制作材料、制作工艺与历史文化背景等。
3.学生互动:老师会分组让学生交流自己对这些民间玩具的看法和理解,并进行比较和讨论,探究彼此之间的不同看法和思考方式,便于培养学生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3. 课堂小结老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课堂小结和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有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五、作业布置1.学生根据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写一篇有关岭南地区民间玩具的小报告;2.通过网络搜索或实地调查,收集同学们所在地区的民间玩具,分析其特点和文化背景,并撰写报告。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岭南地区的民间玩具,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玩具文化和审美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但是在具体实施中,我发现学生有些乏味和不太感兴趣,可能是因为学生之前的背景知识较少,或者是课堂互动不够活跃所致。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民间玩具欣赏课时:一课时课类:欣赏.评述教学用具:课件、图片、民间玩具等学生用具:粘土、彩笔、塑料刀等具(板书课题)它们民间艺人是智慧的结晶。
二、看一看,想一想:不同的民间玩具外形、色彩、材料各有什么不同。
1、泥艺玩具:泥艺视频欣赏:泥艺玩具玩具通常以历史人物、民间传说和飞禽走兽等动物形象为主,寄托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1)大阿福(清代):大阿福是江苏无锡惠山泥人代表作,作品根据民间传说所创作。
主要取其镇邪、降福、富贵、登第、长寿之意,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提出问题:a)大阿福是什么材料做的?b)它的造型由哪些基本形构成?C)它的主要色彩是什么?用概括方法说一说,并填表:d)描绘的花纹有什么特点?大阿福造型朴拙、圆润饱满、色彩鲜明、健康快乐的儿童形象。
看一看,学一学:老师板书概括画法(2)、泥咕咕小鸟:泥咕咕是河南民间对泥塑小玩具的俗称,因为能用嘴吹出不同的声音,所以形象的称之为咕咕。
提出问题:a)泥咕咕小鸟是什么材料做的?创作导入欣赏感受b)它的造型由哪些基本形构成?C)它的主要色彩是什么?用概括方法说一说,并填表:d)描绘的花纹有什么特点?泥咕咕小鸟用灰黑胶泥进行塑造,中间鼓圆、两头尖、造型简练、厚重。
通体黑色描绘红、黄、白花纹,对比强烈。
(3)、捣药玉兔 (山东济南):提出问题:a)捣药玉兔是什么材料做的?b)它的造型由哪些基本形构成?C)它的主要色彩是什么?用概括方法说一说,并填表:d)描绘的花纹有什么特点?大块白色与明艳的红色对比强烈,使色彩更加鲜明. 整个作品形象饱满、生动厚重,充满着率真的审美情趣。
3、皮艺玩具如:清代陕西皮艺玩具代表作---皮影皮影是以牛皮为材料雕画而成。
广东省皮影戏是我国最早出现的皮影戏剧。
2006年6月陆丰皮影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播放PPT插入视频---皮影戏提出问题:看一看:观察民间艺人对玩具的不同表现方法,以及对细节的处理艺术。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民间玩具欣赏∣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玩具的历史、种类和特点,增强学生对民间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欣赏民间玩具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学会用简单的美术语言表达对民间玩具的喜爱。
二、教学内容1. 民间玩具的历史及地域特点。
2. 民间玩具的分类及代表性玩具。
3. 民间玩具的制作材料及工艺。
4. 民间玩具的寓意及象征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民间玩具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欣赏民间玩具的审美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民间玩具的寓意及象征意义,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实物展示,引起学生对民间玩具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民间玩具的特点。
2. 新课内容讲解:介绍民间玩具的历史、分类、制作材料及工艺,让学生对民间玩具有更深入的了解。
3. 案例分析:展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玩具,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分析民间玩具的艺术特点及寓意。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根据所学内容,创作一幅关于民间玩具的美术作品。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民间玩具的文化价值,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民间玩具的相关知识,增进亲子间的交流。
2. 收集身边的民间玩具,带到学校与同学分享,拓展学生的视野。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在实践环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创作过程,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3.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欣赏民间玩具的过程中,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
4.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适当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的创作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上册《1. 民间玩具欣赏》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民间玩具欣赏》是岭南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我国的民间玩具,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教材中介绍了各种类型的民间玩具,如泥玩具、布玩具、竹玩具等,并配有精美的图片,方便学生观察和欣赏。
此外,教材还提供了制作民间玩具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体验创作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他们对色彩鲜艳、造型独特的民间玩具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然而,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
此外,学生对于民间玩具的制作技术和方法还不够了解,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逐步引导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民间玩具的种类、特点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制作民间玩具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欣赏、讨论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民间玩具的种类、特点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制作民间玩具的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民间玩具的制作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欣赏、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感受;同时,教师示范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各种民间玩具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对民间玩具的兴趣。
2.新课讲解:教师简要介绍民间玩具的种类、特点和制作方法,为学生动手实践奠定基础。
3.示范制作:教师示范制作一种民间玩具,讲解制作过程和技巧,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二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1.民间玩具欣赏》岭南版一. 教材分析《民间玩具欣赏》是岭南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的第一课,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玩具,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和传承。
教材中选取了各种材质、各种造型、各种寓意的民间玩具,如泥玩具、布玩具、竹制玩具等,旨在让学生通过欣赏和分析,了解民间玩具的特点和魅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他们对色彩鲜艳、造型独特的玩具充满好奇。
然而,他们对民间玩具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对于民间玩具背后的文化和寓意可能不太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从玩具的外观、材质、寓意等方面去欣赏和分析民间玩具。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欣赏和分析,让学生了解民间玩具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和传承。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评价民间玩具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尊重和自豪感,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民间玩具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和传承。
难点:引导学生从玩具的外观、材质、寓意等方面去欣赏和分析民间玩具。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欣赏、讨论、分析、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民间玩具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民间玩具的魅力;同时,采用实物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首儿歌《玩具进行曲》导入,让学生谈谈他们对玩具的认识,引出本课的主题。
2.欣赏: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民间玩具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民间玩具的魅力。
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玩具的材质、造型、色彩、寓意等方面。
3.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每组选定的民间玩具的特点,如材质、造型、色彩、寓意等,并选派代表进行分享。
4.实践:让学生尝试自己制作一个小玩具,可以参考教材中的例子,也可以自己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