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307.50 KB
- 文档页数:9
高一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测试班级座号姓名成绩一.基础知识(每题4分,共32分)1.下列各项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熅.(yún)火弋.(yì)射单.(chán)于B.劾.大不敬(hé)缪.(m¡ào)贤乞骸.(hái)骨C.衣.褐(yì)纺缴.(zhuó)辟.(pì)公府D.属.文(zhǔ)天雨.(yù)雪礼节甚倨.(jù)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含古今异义的一组是()①请指示王②廉颇宣言曰③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④朝夕遣人候问武⑤汉天子我丈人行也⑥武等实在⑦卧起操持⑧常从容淡静⑨衡下车⑩伺者因此觉知A.①②③⑤⑦ B.②⑥⑧⑨⑩C.①⑥⑦⑨⑩ D.②③④⑤⑦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空以身膏草野”中的“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①完.璧归赵②秦王恐其破.璧③宁许以负.秦曲④以先.国家而后.私仇也⑤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⑥宜皆降.之⑦单于壮.其节⑧大将军邓骘奇.其才⑨尽归.汉使路充国等⑩毕礼而归.之A.①④⑥⑧ B. ②③⑤⑨ C. ④⑥⑦⑩ D. ②⑦⑨⑩4.选出“以”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都不相同的一组:()例: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①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③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④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⑤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⑥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⑦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⑧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②⑤⑦ D.④⑥⑧5.下列句子都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②君幸于赵王③效死于前④皆为陛下所成就⑤举孝廉不行⑥以勇气闻于诸侯⑦为降虏于蛮夷⑧幸蒙大恩⑨终不能加胜于赵A.①②④⑤⑥ B.①③⑤⑦⑨C.②③④⑥⑧ D.③⑥⑦⑧⑨6.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A.子卿尚复谁为乎?B.信义安所见乎?C.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作文:隐士与进者
本文是单元关于人教版高中第四册第四单元作文的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作文:隐士与进者,欢迎阅读。
山中的大树,因为无才而能免被伐之灾,终能成千年老树;然而主人家的大雁却因无才而惹来杀人之祸,死于他手!究其原因是因为老树懂得“隐忍”的大道理而保全其身。
而大雁却又因在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因无能而被淘汰。
那我们到底要成为“隐忍”的智者,还是做个不断完善自己的进者呢?依我之意:唯有隐与进兼顾,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
“进者”犹如午间太阳,光辉夺目但锋芒毕露,最终也会惹来后羿射日的下场。
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进者,需像毛遂自荐的主动,世界的大舞台早已垒好,等待我们去挥斥方遒;要像毛泽东一样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才能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进者”拥有“自信人生三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豪情。
然而过于锋芒毕露,那耀眼的灼光最终烧伤的却是自己。
唐伯虎由于考试后说了一句:“状元一定是我。
”而被怀疑作弊,最终被官场拒之门外,满腔才华无处施展;胡惟庸正因居高自傲最终被明太祖赐死;张居正正因权倾朝野,最终落得被抄家的下场。
由此可见,过度“进”则会使自己惨败收场。
唯有拥有“隐退”的智慧,与“进者”的主动,方能在抱拳自己的同时主动出击,在世界的大舞台博得一片自我的天地!
来源与互联网,仅供个人阅读参考。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教学博苑2012-05-04 12595d56b7b40102dwr3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廉颇蔺相如列传》字音缪公(mù )避匿(nì )缪贤(miào )汤镬(huò)虽驽(nú )肉袒(tǎn )盆缶(fǒu )案图(àn )可予不(fǒu )渑池(miǎn)诈佯(yáng )列观(guàn )皆靡(mǐ)传舍(zhuàn)甚倨(jù )不怿(yì )衣褐(yìhè )睨柱(nì)通假字⑴可与不(不=否,表疑问语气)⑵臣愿奉璧西入秦(奉=捧,用手捧)⑶拜书送于庭庭=廷,朝廷⑷召有司案图案=按,察看⑸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穆⑹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熟,仔细解释下列词语⑴拜为上卿授予官职⑵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忧虑,担心⑶布衣之交平民(借代)⑷请指示王指出,给...看⑸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向人敬酒或献礼⑹于是相如前进缶上前,进献⑺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扬言,到处说⑻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旁系亲属古今异义1、窃计欲亡走燕古跑;今行走2、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古尊重;今严格3、相如奉璧奏秦王古呈献;今演奏或取得4、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古离开;今前往5、璧有瑕,请指示王古给……看;今上级给下级的命令6、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古扬言,动词;今表明立场观点的文告7、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古妃嫔;今美貌的女子8、位在廉颇之右古上;今与左相对9、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义亲,指内亲,父母兄弟姐妹等;戚,外戚,母系或妻系的亲属。
“亲戚”一般指内亲,有时也指外戚。
今义指跟自己的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比包括父母和兄弟姐妹。
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安置住宿②左右欲刃相如用刀杀③乃使从者衣褐穿④相如前进缶走向前2、名词作状语①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从小路②相如廷斥之在朝廷上③怒发上冲冠向上3、使动用法①完璧归赵使……完整②秦王恐其破璧使……破,撞破③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④毕礼而归之使……回去文言句式1、判断句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单元群文阅读·精忠报国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限时15分钟)魏晋南北朝之时,侠客的书写开始出现在诗歌中。
魏晋诗歌中的男侠大多是边塞的少年侠客。
他们的特质,总是自恋、爱美、高傲、挥霍无度、重友情而轻金钱和死生,甚至可以为友人或知遇者牺牲生命,然而魏晋南北朝的边塞诗大多是诗人的想象之作。
到了唐朝,这种书写传统有了很大的改变,促成了侠客诗风的发展高峰。
唐朝诗歌的侠客传统,主要出现在边塞诗中。
唐朝边塞诗所描写的侠客,大多是胸怀大志的少年侠客,有些是住在西北边境、生活浪荡、喜欢逞凶斗狠的游侠儿,有些则是在长安、洛阳犯案之后逃到边塞的侠客。
然而,当他们眼见西北外族入侵而国家危难之时,他们体内的另一种侠客情怀——爱国之情随之兴起,因而毅然从军报国。
唐朝边塞诗中,就有许多的作品是描写侠客的从军报国。
然而对许多诗人侠客而言,从军只是纯粹的爱国表现。
许多诗人与侠客甚至是反战的。
从汉末到唐初,长期以来一直是战争频仍的乱世。
到了盛唐,又因拓展疆域的政策而长年征战。
到了中晚唐,更因为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内战不断。
侠客与诗人,甚至是平民百姓早已厌倦且害怕战争。
在唐朝边塞诗中,许多作品深刻反映了诗人与侠客的厌战与反战的心态。
特别是晚唐,除了内战之外,还有外族入侵。
由于藩镇割据与内战的长期消耗,士兵与百姓,不管是在实质的体力还是精神上,都已经无法抵抗外族的入侵,因此有许多作品不仅主张反战,甚至大胆直言以投降的方式来争取和平。
报恩与报仇是侠客最显著的特质。
报恩,尤其是报知遇之恩,从《史记》的《刺客列传》就已是侠客特质的标签。
而这个特质,对诗人侠客也不例外。
高适报答哥舒翰即是典型的例子。
侠客复仇,不管是为知遇者、友人、国家、正义或是为自己复仇,一直是古典文学所称颂的侠客精神。
侠客复仇,并不是文学所虚构出来的。
从史料得知,从春秋战国、汉魏六朝,甚至到了唐朝,复仇风气在社会上一直都非常盛行。
虽然复仇是侠客用来展现侠义精神的重要行为,但男性侠客与女性侠客在复仇上,有着相当大的差别。
13迷娘(之一)致大海自己之歌(节选)树和天空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梢.头(shāo) 凝.望(líng)火成岩.(yán) 波澜.壮阔(lán)B.罅.隙(xià) 绽.开(zhàn)那瞬.息(shùn) 低头啮.草(cì)C.倾.洒(qīng) 山冈.(gāng)徒.然的(tú) 藤蔓.四延(wàn)D.黑莓.(méi) 瀑.布(pù)柠檬.花(mēng) 危崖欲坠.(zhuì)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汲取时晨翱翔挺拔B.畏劫巢穴偃卧溜过C.装饰渺小辉煌秘密D.宽敝退缩麋鹿圆柱3.依次在下列各句中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影像前,观音菩萨前,天井角,所有的地方都为蜡烛光所着,八盏吊灯也燃起来了。
②生活在江南小镇上那些平凡又面目模糊、却担负了中国千百年父权背景下压抑苦难的女人发出一声悲鸣的。
③发型要修剪得体,不可太张扬、杂乱,也不必过于,掩盖不足,以朴素、端庄、阳刚为标准,总是不会错的。
A.辉煌呐喊粉饰B.辉煌呼喊装饰C.斑斓呐喊装饰D.斑斓呼喊粉饰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只蚂蚁、一粒沙和一个鹪鹩的卵都是一样的同样地完美。
B.事物远离开我并游走各种不同的形状是徒然的。
C.每个人都有自己个人的世界秘密。
D.一棵树在雨中走动,在倾洒的灰色中匆匆走过我们的身边。
5.下列歌词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棵树/在雨中/走动B.它有急事。
/它汲取/雨中的生命C.和我们一样/它/在等待/那瞬息D.当雪/花在空中绽/开6.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歌德,德国伟大诗人,伟大的剧作家、思想家和自然科学家,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长篇小说《亲和力》、长篇诗剧《浮士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