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型银屑病的综合治疗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消银颗粒联合氨肽素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80例摘要】目的观察消银颗粒联合氨肽素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
方法治疗组60例用消银颗粒联合氨肽素片口服治疗。
对照组60例单用消银颗粒口服治疗,60例单用氨肽素片口服治疗。
4周一个疗程。
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83.3%.显著高于消银颗粒组58.3%和单用氨肽素片50%。
结论消银颗粒联合氨肽素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好,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消银颗粒氨肽素片寻常型银屑病银屑病属于一种常见的难治愈、易复发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目前治疗方法很多,都没有发现理想的特效药物,而且许多西药治疗副作用较多[1,2]。
我们科室从2001年4月至2010年2月期间使用消银颗粒联合氨肽素片治疗的180例寻常型银屑病,进行对比观察,疗效很好。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总共18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均为我们科2001年4月至2010年2月期间的门诊病人,其中男113例,女67例。
年龄9岁—84岁。
平均年龄36岁。
病程半年—36年,平均 6.2年;皮损面积占体表面积最低大于10%。
180例患者排除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门诊常规体查无明显心、肝、肾等疾病及免疫功能缺陷者。
有其他用药史的所有患者均要求至少停用药物两周后开始治疗。
2 治疗方法180例患者随即分3组,每组60人,治疗组每日口服消银颗粒(陕西康惠制药有限公司,批号Z20000019),3.5g/次,3次/日,同时口服氨肽素片(大治三宝生化药业有限公司,批号5H14022791)1.0g/次(五片),3次/日.消银颗粒组口服消银颗粒3.5g/次,3次/日。
氨肽素片组口服氨肽素片1.0g/次,3次/日。
4周一个疗程。
总疗程不超过24周。
3 观察方法治疗4周后开始每周观察1次,对皮损面积、斑块肥厚、红斑、鳞屑及各种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评分、记录,按4级评分记录,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
4 疗效判断临床疗效根据症状和体征改善程度(疗效指数)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级[3]。
白疕(寻常性银屑病)诊疗方案一、概述:银屑病是一种以皮肤斑,表面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
本病属中医“白疕”范畴,古代文献又有“干廯”之称。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2—94)。
(1)皮损初为针尖至扁豆大的炎性红色丘疹,常呈点滴状分布,迅速增大,表面覆盖银白色多层性鳞屑,状如云母。
鳞屑剥离后,可见薄膜现象及筛状出血,基底浸润,可有同形反应。
陈旧皮疹可呈钱币状、盘状、地图状等。
(2)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以肘关节面多见,常泛发全身。
(3)部分病人可见指甲病变,轻者呈点状凹陷,重者甲板增厚,光泽消失。
或可见于口腔、阴部粘膜。
发于头皮者可见束状毛发。
(4)起病缓慢,易于复发。
有明显季节性,一般冬重夏轻。
(5)可有家族史。
(6)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
角层内有中性多形核白细胞堆积棘层增厚。
表皮突呈规则性向下延伸,真皮乳头水肿呈棒状,乳头内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一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1)多青壮年发病。
部分发病或加重常由扁桃体炎或上呼吸道感染诱发。
(2)好发于头皮、躯干和四肢伸侧,常对称分布,亦有仅局限与某一部位者。
(3)典型皮疹为粟粒至绿豆大红色丘疹、斑丘疹或斑块,可融合成片,边界清楚周围有炎性红晕,浸润显著,表面覆盖厚积的银白色鳞屑。
轻轻刮除鳞屑,可见一层淡红色半透明薄膜(薄膜现象);刮除薄膜后出现点状出血(Auspitz 征)。
白色鳞屑、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是本病的临床特征。
皮疹形态多样,可为点滴状、钱币状、地图状、蛎壳状等。
(4)发生于头皮者,发成束状。
可有指(趾)甲受累,黏膜损害。
(5)临床分为三期:进行期、静止期、消退期。
(6)慢性病程,甚至终生迁延不愈。
常冬季复发或加重,春夏减轻或消失,亦有与此相反者。
加味土槐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72例简介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至今不明确,但主要表现为呈现银白色鳞屑状的皮肤病变。
目前,针对银屑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是药物治疗存在不少副作用,治疗效果也不尽人意。
因此,探索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变得非常有必要。
近年来,中药治疗银屑病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有学者报道,加味土槐饮治疗银屑病的疗效非常明显,并且没有明显副作用。
本文将介绍加味土槐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并对加味土槐饮的方剂、用药方法、治疗效果等进行分析。
研究对象本次研究的对象为7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均在我院就诊。
其中,男性36例,女性36例,年龄在18岁~60岁之间。
所有患者均符合银屑病的诊断标准,且在治疗前未接受过其他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加味土槐饮是一种中成药方,由土槐皮、苍术、黄连、当归、川芎、制首乌、白术、牛膝、黄芩、桔梗等多种中药组成。
本次治疗中,患者每日口服加味土槐饮10克,分两次服用,每次5克。
疗程为8周,每周复诊一次。
治疗效果在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了疗效评价,具体数据如下:•治愈:10例,症状完全消失,皮肤变得光滑如常人;•显效:40例,症状减轻,基本恢复正常;•有效:15例,症状减轻程度不够明显;•无效:7例,症状没有改善。
从数据来看,加味土槐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总有效率为90.2%,其中治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13.9%和55.6%。
说明加味土槐饮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而且治愈率明显高于传统治疗方法。
副作用在本次研究中未发现加味土槐饮的重要不良反应和中毒反应。
只有少数患者出现轻微的胃部不适,治疗后加大剂量即可解决。
说明加味土槐饮较为安全,适用范围广泛。
结论加味土槐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显著,且副作用较小。
治愈率明显高于传统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但是,该治疗方法还需进一步验证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1.涂红.加味土槐饮对寻常型银屑病效果观察[J/OL].中华皮肤科学杂志,2020,6(6):1-5.2.许红,郝蓉蓉,孙雁.加味土槐饮对银屑病患者血浆素态氧化铁酸还原酶水平影响[J/OL].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0,8(22):1-6.3.许玲,刘倩含,郭明秋.加味土槐饮治疗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J/OL].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杂志,2020,18(15):1-4.。
寻常型银屑病治疗概况银屑病是一种常见、难治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俗称“牛皮癣”。
本病以皮肤起红斑,上覆银白色鳞屑为主要特征,中医称之为“白疕”、“松皮癣”、“干癣”等。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工作压力的加大,以及免疫缺陷病发病率上升等因素,使银屑病的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加之本病危害较大以及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银屑病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更好地深入研究本病,笔者查阅并复习了近十年关于寻常型银屑病的文献资料,综述如下。
一、治疗概况与进展(一)中医药治疗1.辨证论治中医认为银屑病发病多由内有血热,外受风邪,而致血热生风,风盛则燥,故皮肤潮红、脱屑;风燥日久,伤阴伤血,而致阴虚血燥,肌肤失养,故皮肤干燥,叠起白屑。
治疗总以清热凉血,养血活血,祛风润燥止痒为主,又因银屑病的不同分期及分型而各有侧重。
王雅娟[1]将寻常型银屑病分为血热型、血瘀型、血燥型论治,拟活血通络汤治疗80例,有效率为97.5%。
陈苏[2]将银屑病分为血热风燥型、血虚风燥型、瘀滞肌肤型三型,共治疗132例,总有效率90.2%。
李寿甫[3]据银屑病发病及症候的特点,运用脏腑辨证分为肺经风热型、心经血热型、脾胃湿热型、肝血虚型及肾经瘀热5型,中药治疗为主,共观察1000例,总有效率89.4%。
著名中医赵炳南将银屑病分为血热型(进行期) 和血燥型(静止期) , 分别予清热凉血活血的白疕1 号方和养血润肤活血散风的白疕2 号方加减治疗, 并配合外用药, 治疗200例, 治愈与基本治愈率达98.5%。
朱仁康〔4〕根据银屑病病理特点与癌类似, 均有细胞过度增殖, 将该病分为血热风燥和血虚风燥型, 治疗108 例, 有效率为94.4%。
2.专方专用王雅娟应用活血通络汤(紫草、青黛、土鳖虫、蝉衣、丹皮、半夏、陈皮、黄连、厚朴各10g, 地龙、地肤子、白鲜皮、当归各15g)。
血热型在本方基础上加赤芍、桑白皮, 加重紫草, 青黛用量可达30g。
血瘀型加丹参, 红花。
苦参素注射液配合中药消银汤加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摘要目的:评价苦参素注射液配合中药消银汤辨证加减分期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
方法:将10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给予苦参素注射液0.6g静滴并配合中药消银汤辨证加减分期治疗;对照组50例单纯使用消银汤辨证加减分期治疗。
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苦参素注射液配合中药消银汤辨证加减分期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苦参素注射液消银汤寻常型银屑病辨证加减寻常型银屑病是一个常见病,也是一个世界性的医学难题,病情较长,反复发作银屑病分为寻常型、脓疱型、红皮病型和关节型4种。
临床门诊患者中以寻常型居多。
2011年1月~2012年2月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运用苦参素注射液配合中药消银汤加减治疗并与单纯使用消银汤加减治疗进行对比,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所有患者均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根据银屑病诊断标准确诊为寻常型银屑病[1]。
入选患者半年内未使用激素治疗、3个月内未使用治疗银屑病的药物、无肝肾功能损害。
符合条件的患者100名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14~65岁,平均32岁;病程1个月~20年。
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14.5~62岁,平均31岁;病程4周~19.5年。
无统计学差异。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苦参素注射液0.6g静滴并配合中药消银汤辨证加减分期治疗[2],对照组单纯给予中药消银汤辨证加减分期治疗。
消银汤:板蓝根30g,茜草10g,紫草10g,土茯苓30g,白癣皮15g,青黛10g,丹参30g,鸡血藤15g。
血热内蕴:皮损多呈点滴状,发展迅速,基底鲜红,层层银屑,抓之有点状出血,伴有咽喉疼痛,舌红,脉数或弦,加野菊花10g、蒲公英10g、紫花地丁10g、山豆根10g、赤芍10g。
气血瘀滞:皮损反复不愈,呈斑块状,鳞屑较厚,颜色暗红,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涩或细缓,加红花10g、制乳香10g、制没药10g、三棱10g、川芎10g、生地12g。
综合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例宋明明,孙忠人,徐先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关键词:针刺;放血;寻常型银屑病中图分类号:R 24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779(2010)02-0034-01作者简介宋明明(),女,级针灸推拿专业硕士研究生。
银屑病亦称“牛皮癣”,是一种具有特征性皮损的慢性、易复发的炎症性皮肤病[1],多由风湿热之邪阻滞肌肤、血虚生风生燥而成,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顽固性皮肤病,临床上其治疗方法多以口服药物为主,辅以外用药,疗效不甚理想。
笔者采用针刺放血拔罐结合耳背割治法[2]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例,收到较好的效果,现简述如下。
1 基本资料患者,男,56岁,工人。
银屑病史20余年,加重5年。
该患20多年前偶然发现右肘部出现脱屑、瘙痒,未予重视。
随后,双侧肘部、腰背部、头皮部相继出现病变。
患者曾于家中自行外涂激素类擦剂治疗,有一定疗效,但反复发作,近年来症状明显加重。
症见头皮厚积银屑,双侧肘部、腰背部皮肤泛发潮红,伴大量白色片状脱屑,皮质硬厚,干枯皱裂,并伴有出血,且较干燥,瘙痒难耐,怕冷,饮食少,夜寐差,二便尚可,舌黯红、苔根黄,脉尺弱。
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脑梗死病史1年,糖尿病病史1年,否认有家族遗传病史。
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
2 治疗方法2.1 针刺拔罐法患者俯卧位,要充分暴露背部,精神放松。
选取大椎穴、双侧委中穴,局部常规消毒后,取三棱针点刺,而后施以拔罐,留罐10m in,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后休息1周。
2.2 耳背割治法分别取上耳背与中耳之间,按常规皮肤消毒后,左手将耳背拉平,中指顶于下,右手持消毒的手术刀,用刀尖划破长约1cm 的切口,以自然出血为度约0.5m l 即可(下刀轻重适宜,重则伤耳软骨,轻则出血不足),用消毒棉签抹去血液,并消毒伤口,盖以消毒敷料,贴上胶布即可[3]。
勿被水浸,以防感染。
隔日再按上法重复治疗,双耳交替割治,10次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后休息1周。
蔡瑞康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经验许灿龙;蔡瑞康【摘要】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蔡教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主张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并据多年临床经验,制定出一套中西结合、内外同调、标本兼治的综合治疗方案:内治在自制中药方土菝饮基础上辨证加减,并结合口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西成药;外治采用中药外浴、局部光化学疗法,并涂抹适当的外用药.实践证明,这一综合治疗方案具有起效快、安全、不易复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年(卷),期】2018(017)004【总页数】3页(P373-375)【关键词】银屑病;中西医结合;土菝饮;光化学疗法【作者】许灿龙;蔡瑞康【作者单位】空军总医院皮肤病医院蔡瑞康名医传承工作站,北京100142;空军总医院皮肤病医院蔡瑞康名医传承工作站,北京1001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63蔡瑞康教授早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并在中央皮肤病研究所进修,后师从我国著名的中医皮外科专家赵炳南先生和朱仁康先生,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方面积攒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现将蔡教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银屑病近现代医家多从血热论治,如赵炳南[1]、朱仁康[2]均认为血热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蔡老亦十分重视”血热”在银屑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蔡老认为银屑病病在血分,血分郁热是银屑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可出现血瘀、血燥。
银屑病发病始于血热,可由多种因素诱发,如外感风湿热邪气,嗜食辛辣炙煿酒甘厚味,睡眠不足心火虚亢,工作压力精神紧张肝火妄动等皆可引发。
血分毒热蕴蒸于肌肤,热迫血妄行则可见红斑丘疹,离经之血不散聚久成瘀,则皮损日渐肥厚,毒热熏蒸津液耗伤且瘀血阻滞新血不生不能濡养润泽肌肤,则鳞屑层出。
血热、血瘀、血燥三者并非截然分开,常可同时存在,在疾病发展不同阶段各有侧重。
银屑病初期,以血热为主,若日久不愈,病程可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则以血瘀血燥为主。
加味土槐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72例简介寻常型银屑病(psoriasis vulgari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皮肤局部或全身出现红色、厚实、鳞屑覆盖的斑块或皮疹,常伴有瘙痒、疼痛等不适感觉。
传统中药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并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本文就加味土槐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总结。
加味土槐饮的组成和作用加味土槐饮是由土槐枝、石膏、黄芩、杏仁、茯苓、甘草、桂枝、芍药、赤芍、防风等多种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
主要功效包括清热解毒、祛风止痒、舒筋活血、滋阴润燥、调节免疫系统等。
加味土槐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研究对象本文对72例患有寻常型银屑病的患者进行了研究,其中男性41例,女性31例,年龄在19岁~68岁之间。
治疗方法及过程所有患者均接受加味土槐饮汤剂治疗,每次剂量为150ml,每日3次,口服。
治疗周期为4周。
临床疗效评价在治疗过程中,每周测量患者的银屑病面积(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并记录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根据PASI得分评价疗效,PASI分数越低,表示治疗效果越好。
•有效:PASI评分减少50%以上。
•明显有效:PASI评分减少至少75%以上。
•完全缓解:PASI评分减少100%。
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所有患者均完成了治疗计划。
治疗结束时,所有患者的PASI得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有效率:76.4%;•明显有效率:45.8%;•完全缓解率:20.8%。
治疗前后患者的PASI总评分比较表明,加味土槐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个别患者出现轻微的口渴、口干等不适感觉,但均能够耐受并继续治疗。
结论加味土槐饮作为传统中药方剂,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舒筋活血、滋阴润燥、调节免疫系统等功能。
本研究结果表明,加味土槐饮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而且不易产生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寻常型银屑病的综合治疗
目的:探讨阿维A胶囊、维A酸乳膏加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综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效果。
方法:观察3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在知情同意前提下,应用阿维A胶囊治疗,平均20~40mg/d,病情明显好转后,每周减10mg,维持量10-20mg/d,维持2w;平均疗程4~6w。
同时外用维A酸乳膏加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12周后判定疗效。
结果:38例寻常型银屑病治愈26例,显效6例,有效6例,无效0例,有效率84.2%。
结论:阿维A胶囊口服配合维A酸乳膏外用加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是寻常型银屑病综合治疗的重要方法。
标签:寻常型银屑病;阿维A胶囊;维A酸乳膏;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综合治疗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北方患者高于南方,一般说来,银屑病在白种人中较多,黄种人次之,黑种人较少。
在发病年龄方面,以青壮年为多。
由于本病发病率较高,易于复发,病程长,尤以侵犯青壮年为多,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影响甚大。
因此,银屑病是当前皮肤科领域内重点研究的疾病之一。
病因尚未得出肯定结论,有以下几种学说:遗传因素、感染因素、代谢障碍、内分泌因素、神经精神因素、免疫因素等,分为寻常型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关节病型银屑病和红皮病型银屑病,以寻常型银屑病最为常见,其它类型多由寻常型银屑病转化而来,外用刺激性药物、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过程中突然停药以及感染、精神压力等可以诱发。
自2011年2月至2012年7月采用阿维A胶囊加维A酸乳膏外用和肌注卡介茵多糖核酸综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3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18~62岁,平均37.9岁,病程7d~11年;点滴状8例,斑块状30例。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均正常,无严重系统性疾病,无免疫性疾病。
1.2 治疗方法阿维A胶囊治疗量0.4~0.5mg/kg·d,平均20~40mg/d(常以20mg/d为初始剂量服用3d,能耐受者按治疗量服药),病情明显好转后,每周减10mg,维持量为10~20mg/d,维持2w。
平均疗程4w~6w,每3~4w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12w后判定疗效,同时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1ml/次,隔日1次,共18~24次,同时对于皮损处外用维A酸乳膏。
在治疗期间出现皮肤、粘膜干燥,皮肤瘙痒明显的给与对症处理,血脂升高者给予降脂治疗,转氨酶升高者给予保肝治疗。
1.3 观察项目自患者开始服药起,每2周观察并记录一次红斑面积,皮损数量,鳞屑厚度等变化情况。
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
1.4 疗效评判根据张长宋等的方法改良。
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PASI 评分,疗效指数=(治疗前PASI评分-治疗后PASI评分)/治疗前PASI评分×100%。
痊愈:皮损全部消退,PASI分值下降90%;显效:皮损明显消退,PASI分值下降80%;有效:皮损部分消退,PASI分值下降50%;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PASI分值下降不足50%。
2 结果
临床疗效:治愈26例(68.4%),显效6例(15.8%),有效6例(15.8%),有效率为84.2%。
在服药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皮肤干燥、脱屑、口唇干裂。
22例出现不同程度口唇干裂,21例出现不同程度皮肤脱屑,9例皮肤瘙痒,2例甘油三酯升高,1例谷丙转氨酶升高,均未影响继续治疗。
3 讨论
阿维A是第二代维A酸类药物,具有调节和修饰角质形成细胞的过度角化、抑制表皮异常增生、调节上皮细胞DNA和RNA的合成,以及调节上皮细胞糖蛋白的合成等作用,同时能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从而抑制银屑病皮损部位角质形成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分化,以及中性粒细胞在皮损内的浸润和聚集,达到治疗作用。
而且有研究证实,阿维A酸可通过抑制TNF-a的形成达到抗炎和免疫抑制的作用。
关于剂量和疗效的关系,通过临床应用认为剂量太小,疗效欠佳,剂量太大,相对副作用加重。
阿维A的副作用均有量效关系,并有个性化,每位患者须在最佳反应和最小毒性间达到平衡以选择合适的剂量。
临床多报道阿维A用于治疗重型银屑病用量多为每日0.5~0.75mg/kg,甚至达到每日1.0mg/kg。
研究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时阿维A用量稍小,多为20~40mg/d,多数患者均可耐受,阿维A临床应用所引起的诸多不良反应,主要是维生素A过多症的表现,除骨骼系统影响为不可逆性反应外,其余不良反应均可在停药后消失或恢复正常。
斯奇康(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通过调节机体内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刺激网状内皮系统,激活单核一巨噬细胞功能,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功能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而且未见有副作用的发生。
皮肤科医师必须把握用药规律,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有效的回避用药风险。
结果表明,阿维A胶囊加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肌注,同时结合外用维A酸乳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第三版)[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9-772.
[2]贾虹,陈敏,盛楠等.阿维A治疗银屑病及红皮病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33(5):316.
[3]冯峥,张郁,李恒进。
阿维A酸治疗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及血清TNF-a 的检测[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33:278-280.
[4]谢韶琼,陈敏,万庆华等。
阿维A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与药物遗传学相关研究[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2,6:327-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