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桥梁概论-柔性路面设计31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2.06 MB
- 文档页数:31
第三章柔性路面第一节柔性路面常见的损坏现象一裂缝:1 裂缝:是路面上较普遍的损坏现象,常表现为纵向裂缝、横向裂缝、纵横交错的龟裂等形态,有时还伴随其他损坏现象同时出现。
2裂缝产生的原因:1)基层软弱。
2)面层疲劳开裂3)面层材料过脆4)面层和基层的刚度相差悬殊5)半刚性基层的收缩裂缝反射到面层。
6)低温收缩裂缝、沥青老化等。
二沉陷:是指路面出现局部下凹的现象。
产生的原因:土基局部湿软,或路面强度不足或厚度过薄,传到土基的压力超过土基的承载力,产生过大的垂直变形,导致路面沉陷。
三车辙:车辙:整个路段土基强度不足,路面沿纵向产生带状凹陷,形成车辙;在高温季节,沥青面层在车辆的重复作用下,积累的永久变形量较大,也易形成车辙。
四推移1 面层材料沿行车方向产生推挤和隆起,甚至形成波浪的现象称推移。
原因: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路面出来产生剪切破坏。
在交叉口、车站附近绘发生此类破坏。
2搓板:中级路面在纵向形成连续的,有规律的、波长和波峰大致相同的波浪现象称搓板。
五坑槽:1 松散:面层粘结力不足,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细料流失,粗料外露,进而失去联结二出现成片散开的现象称松散。
2 坑槽:松散的材料散失形成坑槽。
不即使养护将导致整个路面的破坏。
六泛油:1 泛油:高温季节沥青路面软化以至出现一层沥青的现象称泛油。
2 危害:材料被粘在车轮上带走,形成坑槽,材料落下处形成油包。
3原因:沥青热稳定行不好,面层材料组配不当,如沥青用量偏高。
第二节柔性路面的设计指标一柔性路面的设计指标一)弯沉指标:弯沉:指在规定的标准车作用下,路基或路面轮隙位置产生的总垂直变形(总弯沉)或垂直回弹变形值(回弹弯沉),以0.0lmm 为单位。
控制方法 根据"沥规"要求,路面设计的控制方程应满足下式:][R l l ≤式中:l —— 双圆均布垂直荷载作用下表面轮隙中心(A 点)处的实际弯沉(1/100mm );l r ——路面设计弯沉值1/100mm);二)抗拉指标:][R R εεσσ≤≤ σ、ε——分别为路面结构层底面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拉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