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策研究——以河南省南阳市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302.16 KB
- 文档页数:2
城市营销策略分析及提升——以南阳市为例摘要:本文以河南省南阳市为研究对象,根据城市营销相关理论,结合南阳市城市营销的内外环境,进行了PEST和竞争力分析,在对南阳城市营销所存在不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南阳城市营销市场定位战略,进而探讨了为实现南阳城市营销战略目标所应采取的提升对策。
关键词:城市营销;城市定位;营销策略;提升一、城市营销环境分析1.政策环境分析2005年南阳制定了《南阳市2006-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大力实施五项工程,着力打造文明绿色平安和谐南阳。
2013年3月,南阳市城乡规划委员会2013年度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提出要全力打造美丽南阳、畅通南阳、智慧南阳、幸福南阳。
南阳新区位于中国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城区白河南岸地区,2014年1月年正式更名为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南阳新区)。
这些政策在城市规划、招商引资、文化旅游发展等领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南阳市城市营销的开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支撑。
2.经济环境分析2014年南阳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运行稳中有升,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中原经济区30个城市中经济竞争力排名第3位。
根据南阳市统计局公布数据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676.9亿元,增长8.60%左右,全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234.00亿元,比上年增长14.4%。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1.02,比上年增长14.1%。
上述经济发展指标显示,南阳市经济发展总体的形势还是乐观的,尽管经济基础薄弱,但是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后劲十足,发展速度较快,这些为开展南阳城市营销奠定了物质基础。
3.文化环境分析南阳是国务院第二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第一批对外开放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浓厚的楚汉文化、医药文化、衙署文化。
南阳有南都帝乡、五圣故里、卧龙之地、千年玉都、中华药都之称。
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南阳巨大的特色,为南阳开展城市营销提供了宝贵的财富,成为南阳城市发展无与伦比的优势。
河南南阳调研报告河南南阳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河南南阳作为中部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发展潜力巨大。
为了进一步了解南阳市民的生活状况、经济情况以及社会发展的情况,我们进行了该调研。
二、调研目的:1.了解南阳市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习惯。
2.了解南阳市经济发展的潜力和特点。
3.调研社会发展状况,了解南阳市民的教育水平和就业情况。
三、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针对南阳市民的调查问卷,随机选择了500名南阳居民进行调查。
2.实地访谈:我们还采访了南阳市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以了解更多关于南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情况。
四、调研结果:1.生活水平和消费习惯: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南阳市民的生活水平较高,大部分调查对象的收入水平在中等以上。
他们的消费习惯主要集中在购买房产、汽车及旅游等方面。
此外,南阳市民也越来越注重健康和环保,对于健康食品和环保家居产品有着较大的需求。
2.经济发展潜力和特点:南阳市位于中部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市内有多个工业园区,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企业入驻。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南阳市工业发展较为活跃,涵盖了多个行业,特别是冶金、化工和机械制造等行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
3.社会发展状况:南阳市的教育水平较高,拥有多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为地方人才培养和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就业方面,南阳市的就业率较高,尤其是青年就业率。
然而,我们也发现南阳市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较为严重,需要加强对老年人的照顾和社会保障。
五、对策建议:1.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为南阳市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支持。
2.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提倡绿色发展,为南阳市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
3.加强对老年人的照顾和社会保障,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4.发展优势产业,进一步提升南阳市的经济竞争力。
六、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南阳市的经济状况、社会发展和市民生活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南阳市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拥有着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南阳市副中心城市暨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对策研究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副中心和区域中心城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南阳市作为河南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其南阳市副中心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也逐渐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
本文将探讨南阳市副中心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对策。
一、南阳市副中心城市的发展对策南阳市副中心城市是南阳市政治、经济、文化、卫生、教育和科技创新的支撑点,也是南阳市的重要发展方向。
南阳市副中心城市的发展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规划南阳市副中心城市的发展需要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
在城市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环境保护、交通、资源利用和土地利用等因素,保障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2.重点发展产业南阳市副中心城市应着重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扩大区域影响力。
同时,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引进,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3.提高城市品质南阳市副中心城市要注重城市环境和品质的提升,完善城市设施设备,提高城市形象和品质。
同时住房保障、社会安全和生态保护等问题应得到妥善解决。
二、南阳市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对策南阳市作为地理位置优越的中心城市,发展区域中心城市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南阳市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整合区域资源南阳市区域中心城市需要整合周边城市和县区的资源,促进区域协作和互利共赢。
在交通、旅游、文化和农业等方面加强合作,互相借鉴和提高,形成区域优势和特色,推动城市和区域的共同发展。
2.优化产业结构南阳市区域中心城市要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产业和服务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产业竞争力。
同时建设创新平台,吸引人才和资本,加速城市转型和发展。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南阳市区域中心城市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现代化城市形象。
加快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智能化城市,提高城市的服务和管理水平。
三、南阳市副中心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的战略意义南阳市副中心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是南阳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南阳市“十三五”时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推动创新发展的关键基点,是加快“调结构、转方式”的中心环节,是增强区域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战略核心。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并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南阳作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致力提升自主创新水平,培育和集聚高端创新要素,构建具有南阳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增强支撑和引领南阳发展的内生动力,已经成为南阳市加快推进新一轮发展跨越必须面对和破解的重大课题。
一、基础现状和面临的形势(一)基础现状近年来,南阳市坚持以建设科技强市和创新型城市为目标,持续加大科技经费投入,积极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全力组织实施科技重点项目,努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科技长入经济步伐加快,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日益完善,科技实力显著增强,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2013年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1、自主创新环境持续优化。
为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南阳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意见》、《南阳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南阳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等一系列促进自主创新活动开展的政策文件,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初步形成。
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抵、减、免所得税,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资金支撑,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体制环境。
全市科技经费投入持续增加,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1年的15.64亿元到2014年的21.2亿元,逐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
2、自主创新基础条件不断完善。
“十二五”时期以来,南阳市不断加强创新基础条件建设,依托产业优势、技术优势,加强产学研合作,着重资源高效集聚,积极组建了各级各类创新平台,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内生动力。
全面建立小康社会情况调研报告针对小康推进的程度,有重点、有时点地开展宣传,把握好宣传的力度和效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全面建立小康社会情况的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欢送大家借鉴。
全面建立小康社会情况调研报告*文(一)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我镇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步伐,确保到**年我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取得原有成绩的根底上,我镇围绕“如何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课题开展了专题调研。
召开了镇有关人员会议,布置了任务;发放了问卷调查表和统计材料;深入村(场)实地走访,与村民座谈,了解群众的想法与要求,倾听他们的呼声以及意见与建议。
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镇根本情况**年,全镇总人口30671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215人,城镇化率9。
36%,另有流动人口6198人。
2015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72052万元。
其中工业总产值44822万元,比上年增加1713万元,农业总产值272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40元。
二、根本实现小康社会的困难虽然插旗镇经济社会有了较快开展,但由于农业产业现代化不够,产质量不高,农民增收幅度小。
即使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和广阔群众的共同努力,今年要根本实现小康,也是一种低水平的小康,与全面实现小康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农民增收渠道少,插旗镇农**要以农业收入为主,收入渠道比拟单一。
如果遇上干旱等灾情,收入就会锐减。
2、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绝大多数都是凭体力赚钱。
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缺乏总人口的40%,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小农意识根深蒂固。
对新技术、新品种、新观念承受不够快;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不能及时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在进城务工时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出现致富无门的现象。
3、农产品构造调整不力。
我镇农**要还是种植芥菜、棉花、豆角等为主,农产品构造不够,特别是质优价高的农产品数量极少。
一味追求产出量的增长并不能带来农民收益的提高。
中小城市中产阶层生成路径研究——以南阳市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小城市的经济水平逐渐提高,城市人口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中等收入家庭,即中产阶层家庭成为城市群的主要群体。
南阳市作为一个中等城市,其中产阶层的生成路径值得深入探讨。
本文旨在研究南阳市中产阶层生成的路径,分析了影响中产阶层生成的主要因素和障碍,以及如何促进其生成,对于南阳市的中产阶层的发展和城市的稳定和谐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二、主要研究内容1. 中产阶层的概念和特点本文将对中产阶层的定义和特征进行阐述,包括收入、文化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特点,并分析中产阶层的类型和层级。
2. 南阳市中产阶层现状及其生成路径本文将通过实地调研和统计分析,了解南阳市中产阶层的现状和特点,同时研究当前南阳市中产阶层的生成路径,主要包括教育、职业、收入和社会保障等方面。
3. 影响中产阶层生成的主要因素和障碍在了解南阳市中产阶层现状及其生成路径的基础上,本文将分析影响中产阶层成长的主要因素和障碍。
例如,教育、职业难度、收入分配不平衡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约。
4. 有效促进中产阶层的生成路径本文将结合南阳市的实际情况,研究有效促进中产阶层生成的路径与策略。
例如,优化教育资源、提高社会保障、调整税收政策等方面。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统计分析法等多种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资料法,对中产阶层的概念、特点以及中产阶层生成的相关理论及案例进行归纳总结;其次,通过实地调研法,选择南阳市的中产阶层代表样本,了解其家庭收入、文化背景、教育资源等情况;最后,通过统计分析法,计算出南阳市中产阶层的数量与比例,分析其生成的难点和优势。
四、预期目标与意义本研究旨在系统掌握南阳市中产阶层的生成路径,深入分析影响中产阶层生成的因素和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促进中产阶层生成的策略。
这对于南阳市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谐以及中产阶层的生活改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河南省中小城市蔓延及其规划对策研究摘要:城市蔓延在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城市问题。
人口和农业大省的河南省的中小城市如何在快速城市化阶段中有效控制城市蔓延尤其重要。
本论文分析了河南省平原地区中小城市蔓延的动力机制;结合方城县实例提出了控制城市蔓延的规划对策。
希望为中小城市控制城市蔓延提供可行性参考借鉴。
Abstract: Urban sprawl plays a positive role , but also cause a new set of city problems. During the process of rapid urbanization, Henan province, as an agricultural province and with a huge population, how to control the urban sprawl efficiently and in a scientific way is a topic with particular importance.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mechanics behind the urban sprawl in the small and medium cities of the central plain area; recommends various planning strategy for control the urban sprawl using the research in the form of case studies of Fangcheng. Hope to provide a feasible reference for small and medium cities to control urban sprawl in the future.关键词:中小城市;城市蔓延;规划对策;方城县Keywords: small and medium cities; urban sprawl;planning strategy; Fangcheng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研究背景20世纪50、60年代,城市蔓延现象在美国集中表现。
南阳实践工作调研报告南阳实践工作调研报告根据我所参与的南阳实践工作,我对该地区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以下是我的调研报告。
南阳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经过实地调研,我发现南阳市的经济发展步伐迅速,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南阳市的工业产业十分发达,特别是汽车制造和机械制造业。
不少国内外知名汽车公司在南阳设立了工厂,为当地经济增长和就业提供了重要的动力。
此外,南阳市的农业发展也十分活跃。
该地区气候适宜,土地资源丰富,适宜农作物的种植。
农民们种植了大量的水稻、小麦和蔬菜,使得南阳市成为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
农产品的丰收不仅解决了当地人民的口粮问题,也为南阳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另外一个我观察到的方面是,南阳市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该地区有一些知名的高等教育机构,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前来就读。
这些学校为南阳市培养了不少优秀的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南阳市也注重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致力于农村教育的改善。
然而,在调研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南阳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完善。
虽然南阳市的经济发展迅速,但城市交通、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还有一定的短板,需要加大投资力度以解决这些问题。
其次,南阳市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比较突出。
由于工业发展较快,一些企业未能有效治理废气、废水等排放,导致了环境质量下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建议南阳市政府在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强交通、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南阳市政府也应当加强对企业的环保监管,推动企业采取更多的环保措施,降低环境污染问题。
综上所述,南阳市的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和农业产业都取得了显著进展。
然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问题仍然需要关注和解决。
我相信,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南阳市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