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格曼烟气黑度测定操作步骤1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1
林格曼黑度检测方法林格曼黑度检测方法(Lindgren's Blackness Test)是一种常用于测试和描述木材炭黑含量的方法。
它是由瑞典木材科学家Nils-Erik Lindgren于1950年提出的。
该方法适用于木材的质量评估和分类,特别是对于炭黑含量的评估,可以用来判断木材炭化程度的高低。
1.样品准备:选择要测试的木材样品,切割成合适的尺寸。
确保样品表面干净,无污渍和杂质。
2.酸溶:将样品放入稀硝酸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通常为数小时),使其被酸溶解。
3.溶液处理:将酸溶木材的溶液转移到乙醚中。
乙醚不溶于水,并且可以将炭黑从酸水溶液中分离出来。
4.搅拌混合:在乙醚和酸水溶液中添加适量的盐酸和水,然后用搅拌器将其混合均匀。
5.澄清:将混合液放置一段时间,待其分层。
然后,将上层的乙醚溶液倒入澄清瓶中。
6.吸光度测量:使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或其他光学仪器,测量乙醚溶液的吸光度。
通过对测量结果进行计算,可以得出样品中炭黑的含量。
炭黑含量越高,样品越接近完全炭化的状态。
然而,林格曼黑度检测方法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注意事项。
首先,该方法只能测量样品中炭黑的含量,无法分辨其他颜色着色物质的影响。
其次,由于该方法是通过化学溶液处理样品,可能会破坏一些组织结构或导致样品变质。
因此,在应用该方法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处理条件和样品。
此外,该方法对于含有活性色素的木材样品可能会产生误差。
总之,林格曼黑度检测方法是一种用于测试木材炭黑含量的常用方法。
它可以通过提取炭黑并测量溶液的吸光度,从而评估木材的炭化程度和质量。
虽然该方法存在一些限制,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被广泛使用,并在木材科学领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林格曼是反映锅炉烟尘黑度(浓度)的一项指标!
林格曼烟尘浓度表的使用方法:观察者站立在与烟囱距离40米左右的地方,(观察者与烟囱间无障碍物),将林格曼图板竖立在距观察者一定距离上,这个距离的大小取决于观察者的视力,一般以15米为好。
放好之后,将烟色与图板的黑度进行对比,从而可以得知烟气的烟尘浓度。
林格曼图是用来衡量烟气黑度级别的,共有6级,从0至5级。
在白色的底上用黑色的小方格表示,白色面积为100%时为0级,当黑色面积为20%时为1级,黑色面积为40%为2级,依次类推,60%为3级,80%为4级,100%为5级。
林格曼黑度测定步骤及其注意事项一.林格曼黑度测定步骤1、观察时,将烟囱排出烟气的黑度与林格曼烟气黑度图进行比较,记下烟气的林格曼级数。
如烟气黑度处于两个林格曼级之间,可估计一个0.5或0.25林格曼级数。
如在阴天的情况下观察,由于天空背景较暗,在读数时应根据经验取稍偏低的级数(减去0.25 级或0.5 级)。
2、每分钟观测4次,观察者不宜一直盯着烟气观测,而应看几秒钟然后停几秒钟,每次观测(包括观看和间歇时间)约15秒,连续观测烟气黑度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
每次观测15秒记录一个读数,连续观测烟气黑度的时间30分钟,记录120次观测读数,对于烟气排放稳定的污染源,可减少观测频次,每分钟观测2次,记录60个读数。
3、林格曼黑度计算a.按林格曼黑度级别将观测值分级,分别统计每一黑度级别出现的累计次数和时间。
b.除了在观测过程中出现5级林格曼黑度时,烟气黑度按5级计,不必继续观测外,其它情况都必须连续观测30分钟。
分别统计每一黑度级别出现的累计时间,烟气黑度按30分钟内出现累计时间超过2分钟的最大林格曼黑度级计。
4、按以下顺序和原则确定烟气黑度级别:a.林格曼黑度5级:30分钟内出现5级林格曼黑度时,烟气的林格曼黑度按5级计。
b.林格曼黑度4级:30分钟内出现4级及以上林格曼黑度的累计时间超过2分钟时,烟气的林格曼黑度按4级计。
c.林格曼黑度3级:30分钟内出现3级及以上林格曼黑度的累计时间超过2分钟时,烟气的林格曼黑度按3级计。
d.林格曼黑度2级:30分钟内出现2级及以上林格曼黑度的累计时间超过2分钟时,烟气的林格曼黑度按2级计。
e.林格曼黑度1级:30分钟内出现1级及以上林格曼黑度的累计时间超过2分钟时,烟气的林格曼黑度按1级计。
f.林格曼黑度<1级:30分钟内出现小于1级林格曼黑度的累计时间超过28分钟时,烟气的林格曼黑度按<1 级计。
二、林格曼黑度测定注意事项1、观测时的照明光(即太阳的直射光或来自天空的照射光)应为侧光,与视线近似地成直角,应避免正面光及背光;2、在阴雾情况下,由于天空背景较暗,读数时应记取稍偏低的级别;3、烟囱出口背景上不要有山、树和建筑物之类暗黑的障碍物;4、观察时应在锅炉正常运转状态,要求锅炉负荷保持在额定负荷的80%以上,此时不得向煤中加水,不得过量鼓风衡释;5、观测不能一次为准,每次间隔可掌握在0.1-1分钟之间,依次记录数据(每次观测瞬时黑度),如烟尘黑度处于二级之间,可估计到1/2 级黑度值,最后将测得的值取平均值,即为该烟尘的黑度。
林格曼测烟望远镜操作规程
林格曼测烟望远镜操作规程
1.仪器概况
1.1基本技术指标
1.1.1望远镜视角放大率 8倍
1.1.2望远镜观测距离 10~500米
1.1.3物镜通光孔径 45毫米
1.1.4林格曼黑度等级 0.0~5.0级
1.1.5电源:内有四只5号可充电电池,外接9V 电源。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烟气黑度监测,并记录。
3.操作规程
3.1观测者站在与烟囱距离约20~60米的无障碍物遮挡处,将林格曼光电测烟望远镜对着烟囱,然后使仪器视场中心小孔完全被离烟囱口30~45cm 处的排气烟雾覆盖,经过电子模拟、计算,显示在液晶屏上,即可直接读出被测排气的黑度,并且将这种黑度的排气持续时间记录下来。
博州环境监测站基础文件文件编号:BZJ/JW26 -2005
共1页第1页
第一版第0次修订
生效日期:2005年7月15
日
3.2观测应在白天进行,应使照射光线与视线呈直角,排气的流向与观测者视线垂直。
如在阴雨或多云的情况下观察,由于天空背景较暗,在读数时应根据经验取稍偏低的级数。
3.3观测排气的仰视角尽可能低。
应尽量避免在过于陡峭的角度下观察。
3.4对于随时间变化大的排烟源排气的观察,要按它的变化时间来记录黑度,在这种场合表示浓度的方法称“排气浓度率”。
这是在浓
度中以加上时间负荷的平均来表示,就是说在一定观测的总时间内,把所观测到的各个黑度数、以各个黑度持续时间数、再乘于20后的得数、即为被测污染源所排出的排气浓度率。
型林格曼烟尘黑度计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 引言型林格曼烟尘黑度计是用于测量空气中烟尘含量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工业、环境监测、烟气治理等领域。
为了确保烟尘黑度计的正常使用和延长其寿命,本文档旨在介绍烟尘黑度计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
2. 安全操作规程2.1 操作前准备•在操作之前,检查烟尘黑度计的外观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确保烟尘黑度计有足够的电源供应,并满足工作要求。
•阅读并熟悉烟尘黑度计的操作手册。
2.2 正确操作•严格按照烟尘黑度计的操作手册进行操作,确保遵循正确的步骤。
•使用合适的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等,以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
•注意操作时的姿势,确保稳定和平衡。
2.3 禁止操作•不得未经许可对烟尘黑度计进行拆卸或修改。
•禁止使用过于损坏的烟尘黑度计。
•不得将烟尘黑度计暴露在高温、高湿度或腐蚀性气体等有害环境中。
2.4 应急措施•在操作烟尘黑度计时,准备好灭火器和急救药品等应急工具和设备。
•定期进行演练,以提高操作人员应对突发情况的应急能力。
•在发生事故或急救情况时,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并及时报告相关人员。
3. 保养规程3.1 日常保养•每次使用完毕后,及时清理烟尘黑度计的外观和工作区域,防止杂物进入仪器内部。
•定期对烟尘黑度计进行功能测试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避免长时间不使用烟尘黑度计,如需长时间存放,应将其放置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
3.2 定期保养•按照烟尘黑度计的操作手册,定期进行清洁维护,并更换损坏或老化的零部件。
•定期校准烟尘黑度计的测量准确性,确保其与标准设备的一致性。
3.3 专业维护•在烟尘黑度计出现故障或需要维修时,应及时联系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不得未经授权自行拆卸或修复烟尘黑度计,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坏。
4. 结论本文档介绍了型林格曼烟尘黑度计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包括操作前准备、正确操作、禁止操作、应急措施、日常保养、定期保养和专业维护等方面。
林格曼黑度板检测方法
《林格曼黑度板检测方法》
嘿,大家好呀!今天咱就来讲讲林格曼黑度板检测方法。
话说有一次我去一个工厂参观,就亲眼看到了他们用林格曼黑度板检测废气排放呢。
那场面,可有意思啦!工作人员拿着那块黑度板,就像拿着个宝贝似的,小心翼翼的。
他们把黑度板放在一个特定的位置,然后让废气对着它排放。
我就凑过去看呀,眼睛一眨不眨的,就想看看这到底是怎么检测的。
只见那废气呼呼地冒出来,朝着黑度板就过去了。
工作人员就那么盯着,一会儿看看废气,一会儿瞅瞅黑度板,那表情别提多认真了。
我在旁边心里直嘀咕,这能看出啥呀。
嘿,你还别说,过了一会儿,工作人员就开始嘟囔了,“哎呀,这个黑度差不多到这儿了。
”然后就开始记录数据啥的。
我当时就觉得好神奇呀,就这么一块板子,就能检测出废气的黑度。
而且工作人员那认真的模样,真的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对环境检测的重视。
这林格曼黑度板检测方法呀,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作用可大着呢!通过这样的检测,就能知道排放是不是达标,能不能保护环境啦。
这就是我亲眼看到的林格曼黑度板检测方法啦,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呀?哈哈!以后要是有机会,我还想再去看看呢!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1.原理把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放在适当的位置上,将烟气的黑度与图上的黑度相比较,由具有资质的观察者用目视观察来测定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的黑度。
2.仪器和设备4.1 林格曼烟气黑度图(附录)。
4.2 计时器(秒表或手表),精度1 秒。
4.3 烟气黑度图支架。
4.4 风向、风速测定仪。
3.步骤5.1 观测位置和条件5.1.1 应在白天进行观测,观察者与烟囱的距离应足以保证对烟气排放情况清晰地观察。
林格曼烟气黑度图安置在固定支架上,图片面向观察者,尽可能使图位于观察者至烟囱顶部的连线上,并使图与烟气有相似的天空背景。
图距观察者应有足够的距离,以使图上的线条看起来融合在一起,从而使每个方块有均匀的黑度,对于绝大多数观察者这一距离约为15m。
5.1.2 观察者的视线应尽量与烟羽飘动的方向垂直。
观察烟气的仰视角不应太大,一般情况下不宜大于45度角,尽量避免在过于陡峭的角度下观察。
5.1.3 观察烟气黑度力求在比较均匀的天空光照下进行。
如果在太阳光照射下观察,应尽量使照射光线与视线成直角,光线不应来自观察者的前方或后方。
雨雪天、雾天及风速大于 4.5m/s 时不应进行观察。
5.2 观测方法5.2.1 观察烟气的部位应选择在烟气黑度最大的地方,该部位应没有冷凝水蒸汽存在。
观察时,将烟囱排出烟气的黑度与林格曼烟气黑度图进行比较,记下烟气的林格曼级数。
如烟气黑度处于两个林格曼级之间,可估计一个0.5 或0.25 林格曼级数。
每分钟观测4 次,观察者不宜一直盯着烟气观测,而应看几秒钟然后停几秒钟,每次观测(包括观看和间歇时间)约15 秒,连续观测烟气黑度的时间不少于30 分钟。
5.2.2 观察混有冷凝水汽的烟气,当烟囱出口处的烟气中有可见的冷凝水汽存在时,应选择在离开烟囱口一段距离,看不到水汽的部位观察。
5.2.3 观察含有水蒸气的烟气,当烟气中的水蒸气在离开烟囱出口的一段距离后,冷凝并且变为可见,这时应选择在烟囱口附近水蒸气尚未形成可见的冷凝水汽的部位观察。
林格曼黑度图操作作业指导书编制: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 生效:________________注意事项:1.应保持图面的整洁,定期对图面用干布擦拭,如图面被弄脏或褪色,应立即换掉,以免影响观察的精度。
2.观察烟气的仰视角应尽可能低,应尽量避免在过于陡峭的角度下观察认真填写试验记录3.使用本仪器测试数据发表论文后,请送一份复印件至本测试中心一,目的规范林格曼烟气浓度图操作方法,保证测试准确性和仪器的正常合理使用。
二,范围适用于林格曼烟气浓度图(QT203M)。
三,职责检测技术人员按本作业指导书对林格曼烟气浓度图进行操作和维护。
四,责任使用人员:按照本规程,正确对仪器使用、维护,做使用登记。
保管人员:负责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仪器综合管理。
五,内容5.1观察前将安装好的林格曼烟气浓度图及其三脚架放置在平稳的地方,并用手扶稳,以免倾倒,使用时图面上不要加任何覆盖层,以免削弱图面的照明。
5.2 应在白天进行观察,放置三脚架时应使图面面向观察者,应尽量可能使图位于观察者至烟囱顶部的连线上,并使图与烟气有相似的天空背景,图距观察者应有足够的距离以使图上的线条看起来似乎消失,从而使每个方块有均与的黑度,对于绝大多数这一距离约为15米以上。
5.3 观察时应将离开烟囱的烟的黑度与图上的黑度进行比较,记下烟气的林格曼级数及这种黑度的烟持续排放时间,如烟气黑度处于两个林格曼级之间,可估计一个1/2或者1/4林格曼级数。
5.4 观察烟气力求在比较均匀的天空照明下进行,如在太阳光照射下观察,应尽量使照射光线与视线成直角,光线不应来自观察者的前方或后方,白色的方块提供一个有关照明的指标,用于发现图上任何遮阴、照明不均匀及雨斑或别的污点,如在阴霾的情况下观察,由于天空背景较暗,在读书时应根据经验取稍偏低的级数。
6. 参考文件《QT203M 林格曼烟气浓度图使用说明书》《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测定林格曼黑度图法作业指导书》。
手持式林格曼黑度计使用手持式林格曼黑度计使用QT201B林格曼光电测烟望远镜对于一些排放稳定的烟气,可适当减少观测频次,每分钟观测2次,记录60个读数。
林格曼黑度计广泛应用于各地环境保护部门、环境监测部门、各工矿企业及各大院校,通过对烟气黑度的测定,分析烟气排放对空气的污染程度及燃料的燃烧利用率,从而为环境管理和节约能源提供有效的监测手段。
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的使用林格曼黑度计,下面我们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林格曼黑度计现场记录技巧。
烟气黑度的观测值,每次观测15s记录一个读数,填入观测记录表格(附。
每个读数都应反映15s内黑度的平均值。
连续观测烟气黑度的时间不少于30min,在此期间进行120次观测,记录120个读数。
对于烟气非常稳定的污染源,可酌情减少观测频次,每分钟观测2次,连续观测30分钟,在此期间进行60次观测,记录60个读数。
QT201B林格曼光电测烟望远镜可对烟气黑度监测,并记录。
内带电子数据保存空间,能把测试数据保存下来,回单位再做处理。
所有数据通过单片机作初步处理,数据直读。
LCD液晶显示屏显示处理后的数据、打印记录的数据即可证实被测烟气的林格曼黑度等级。
因此它可对烟气按规定要求进行排放的监测,打印记录的数据可以作为资料保存起来。
主要特点:1.体积小巧,携带方便,由于采用节能省电装置,仅带四节5号电池就能连续工作将近8小时,可手持监测林格曼黑度。
2.大液晶屏对话式菜单显示,全中文,使操作简单易懂,不需要记忆命令。
3.内有电子储存器,能储存84组数据,每组数据包括测试月,日,时,分,秒,林格曼黑度等六个数据。
4.有打印功能,能在现场获得林格曼黑度的打印结果。
主要技术指标:1.望远镜视角放大率10倍2.望远镜观测距离10~500米3.物镜通光孔径50毫米4.电子林格曼黑度等级0~5级5.测量精度0.2级6.镍氢电池/电源DC9V.300mA7.采样时间:连续、1、5、10分均测可选8.重量:1.2kg9.体积:330×120×110(mm)。
烟气黑度测定方案
一.方案综述:
2018年9月15日对****燃气锅炉烟气黑度进行测定。
***燃气锅炉烟囱高度为
12.5m,烟囱出口形状为圆形。
二. 测定概况:
1、测定方法:采用双目棱镜望远系统,而在望远镜分划板上制有相应林格曼烟气浓度图1-5级的灰度阶梯块,全透明部分则为0级、观测者通过望远镜左侧目镜将烟尘目标与该级灰度阶梯块比较,从而测定烟气黑度标准等级。
2、测定依据:《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HJ/T 398-2007);
3、观察仪器名称及型号:林格曼望远镜HC10、林格曼黑度图;
4、观测条件:林格曼烟气黑度应在白天比较均匀的天空光照下进行观测,雨雪天、雾天及风速大于4m/s时不宜进行观察,观察者与烟囱的距离应足以保证对烟气排放情况清晰地观察。
5、观测位置:观测者距离大约为15m,观测者的视线应与烟羽飘动的方向垂直,观察烟气的仰视角不应太大,不应大于45°角。
观测者应将林格曼测烟望远镜里的林格曼浓度图和烟囱出口处的烟色进行比较,记录黑度。
6、现场记录方式:对于烟气排放十分稳定的污染源,可每分钟观测2次,每30秒记录一次读数,连续观测30分钟;对于烟气排放不稳定的污染源,可每分钟观测4次,每15秒记录一次读数,连续观测30分钟。
三.观测点位示意图:
编制人:复核人:审核人:
日期:日期:日期:。
林格曼(烟气)黑度的观察测定2006年11月01日星期三 09:32煤烟黑度与煤烟中的烟尘含量成正比,把林格曼烟气浓度图同烟囱排放的烟气进行黑度比较,可以确定烟气浓度等级,从而了解烟囱排放烟气中的烟尘含量。
采用林格曼烟气浓度图观测烟气,方法操作简便易行,常作为烟气排放的附加控制指标。
工具与材料:白卡纸(长14厘米、宽21厘米,6张),黑色笔,米尺。
活动过程:1.林格曼烟气浓度图的制作。
6张白卡纸分别编上号码a~f,使a号白纸保持全白,f号白纸涂上黑色,保持全黑。
在另4张编号为b~e的白纸上,画出边长为1厘米的小方格。
用黑笔加粗小方格边线,使b号纸上的黑线宽0. 厘米,c号纸上的黑线宽0.23厘米,d号纸上的黑线宽0.37厘米,e号纸上的黑线宽0.55厘米。
保持黑线部分深浅一致,烟气浓度图就制成了(图3-2-2-l)。
2.观测烟气黑度。
(1)选择一家燃煤工厂的烟囱作为观测对象。
烟囱的背景为天空,没有建筑物障碍(观测者可通过移动站立位置,站高或下蹲作调整)。
(2)观测者站在离烟囱约36米处,另一人手持林格曼烟气浓度图站在观测者与烟囱之间,离观测者约16米。
观测者注视浓度图,并与离烟囱口0.3~0.45米处的烟气作对比,定出烟气浓度等级(图3-2-2-2)。
(3)根据林格曼烟气浓度等级与烟尘含量的关系(表3-2-2-1),定出观测烟气中的烟尘含量,填入表3-2-2-2。
表3-2-2-1 林格曼烟气浓度等级和烟尘浓度关系表3-2-2-2 烟气黑度观测记录报告说明与延伸l.由于该方法是凭人的主观感觉进行的,因此有一定误差,一般用来在精确测定烟尘浓度前估计烟尘的浓度范围。
2.观测者在定烟气浓度等级时,视线应与烟气飘向成直角,背对阳光。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燃煤锅炉外排废气黑度的测定实验人:周伟峰孙攀现场监测室2011年4月5日一、实验目的1.了解燃煤锅炉外排废气黑度基本情况。
2.掌握燃煤锅炉外排废气黑度监测技能。
二、实验依据与原理1.实验依据HJ/T398-2007《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2.实验原理林格曼图是用来衡量烟气黑度级别的,共有6级,从0至5级。
把林格曼烟气黑度标准图放在林格曼光电测烟望远镜中,将望远镜放置到适当的位置,望远镜将观测到的烟气黑度与标准图对比,得出结果。
三、仪器与试剂苏州青安仪器公司QT201B型林格曼光电测烟望远镜、风速、风向仪。
四、实验步骤2011年3月2日对郑州拓洋实业有限公司3#燃煤锅炉进行测试,该锅炉为75t/h燃煤链条锅炉,废气经袋式除尘器除尘+双碱法脱硫,之后经100m高烟囱外排。
(1)观测位置和条件本次测试依据《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HJ/T398-2007),观测在白天进行。
测试者与烟囱距离40米左右的地方(测试者与烟囱间无障碍物),将望远镜放置到距测试者15米处。
(2)仪器的测定:监测时段,通过风速、风向仪检测,属于无雨无雪风速小于4.5m/s 的天气状况,生产设备和环保设施正常稳定运行。
测试者视线与烟羽飘动的方向垂直,仰视角为30度。
将望远镜放置到适当的位置,望远镜将观测到的烟气黑度与标准图对比,记录读数。
每次观测15秒记录一个读数,填入观测记录表格,每个读数反映15秒内黑度的平均值。
连续观测烟气黑度的时间30分钟,记录120个读数。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表1 监测原始数据一览表六、结论1.燃煤锅炉外排废气基本情况燃煤锅炉废气经袋式除尘器除尘,再经双碱法脱硫净化后,外排废气均较好,监测工况正常稳定运行,黑度监测结果可靠。
2.燃煤锅炉外排废气监测技能通过实验,掌握了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进一步明确了观测位置的选定,以及监测原始数据的填写。
ZLK.B1林格曼烟气浓度图操作规程(ISO9001-2015/ISO17025-2017)1、仪器用途林格曼烟气浓度图ZLK.B1是一种按烟气的视觉黑度对烟气进行监测的方法。
2、仪器工作原理标准的林格曼烟气黑度图由14cm×21cm不同黑度的图片组成,除全白与全黑分别代表林格曼黑度0级和5级外,其余4个级别是根据黑色条格占整块面积的百分数来确定的,黑色条格的面积占20%为1级;占40%为2级;占60%为3级;占80%为4级。
把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放在适当的位置上,将烟气的黑度与图上的黑度相比较,有具有资质的观察者用目视观察来测定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的黑度。
3、仪器主要技术性能林格曼黑度等级:0~5级外形尺寸:110×40×2cm(长×宽×高)每一等级林格曼尺寸:21×14cm(宽×高)4、操作规程4.1 观察前将安装好的林格曼烟气浓度图及其三脚架放置在平稳的地方,并用手扶稳,以免倾倒。
使用时图面上不要加任何覆盖层,以免削弱图面的照明。
如图面被弄脏或褪色,应立即换掉,以免影响观察的精度。
4.2 应在白天进行观察,放置三脚架时应使图面面向观察者。
如图所示,应尽可能使图位于观察者至烟囱顶部的连线上,并使图与烟气有相似的天空背景。
图距离观察者应有足够的距离以使图上的线条看起来似乎消失,从而使每个方块有均匀的黑度。
对于绝大多数观察者这一距离约为15米以上。
4.3 观察时应将刚离开烟囱的烟的黑度与图上的黑度进行比较,记下烟气的林格曼级数及这种黑度的烟持续排放的时间。
如烟气黑度处于两个林格曼级之间,可估计一个1/2或1/4林格曼级数。
4.4 观察烟气力求在比较均匀的天空照明下进行。
如在太阳光照射下观察,应尽量使照射光线与视线成直角。
光线不应来自观察者的前方或后方。
白色的方块提供一个有关照明的指标,用于发现图上任何遮阴、照明不均匀及雨斑或别的污点。
林格曼烟气黑度测定操作步骤1
林格曼烟气黑度测定操作步骤
一、林格曼烟气黑度应在白天比较均匀的天空光照下进行观测,雨雪天、雾天
及风速大于4.5m/s时不宜进行观察,观察者与烟囱的距离应足以保证对烟气排放情况清晰地观察。
二、观测者距离大约为15m,观测者的视线应与烟羽飘动的方向垂直,观察烟
气的仰视角不应太大,不应大于45。
角。
观测者应将林格曼测烟望远镜里的林格曼浓度图和烟囱出口处的烟色进行比较,记录黑度。
三、对于烟气排放十分稳定的污染源,可每分钟观测2次,每30秒记录一次读
数,连续观测30分钟;对于烟气排放不稳定的污染源,可每分钟观测4次,每15秒记录一次读数,连续观测30分钟。
四、判断林格曼黑度级别的方法:
1、林格曼黑度<1级:30分钟内出现小于1级林格曼黑度的累积时间超过28
分钟时,烟气的林格曼黑度按<1级计。
2、林格曼黑度1级:30分钟内出现1级及以上林格曼黑度的累积时间超过
2分钟时,烟气的林格曼黑度按1级计。
3、林格曼黑度2级:30分钟内出现2级及以上林格曼黑度的累积时间超过
2分钟时,烟气的林格曼黑度按2级计。
4、林格曼黑度3级:30分钟内出现3级及以上林格曼黑度的累积时间超过
2分钟时,烟气的林格曼黑度按3级计。
5、林格曼黑度4级:30分钟内出现4级及以上林格曼黑度的累积时间超过
2分钟时,烟气的林格曼黑度按4级计。
6、林格曼黑度5级:30分钟内出现5级林格曼黑度时,烟气的林格曼黑度
按5级计。
林格曼黑度计的校准方法与紧要性在环保领域,林格曼黑度计是一种常用的检测设备,紧要用于测量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黑度。
烟气黑度是评价燃烧效率和污染物排放的紧要指标,对于监测和掌控大气污染具有紧要意义。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显现误差,因此,定期进行校准是特别必需的。
一、校准方法1. 准备工作在进行校准之前,需要准备好以下工具和料子:标准烟样、零点校准板、量程校准板、标准光源、标准烟嘴、标准烟筒、标准烟箱、标准烟温计等。
2. 零点校准将仪器放置在标准烟箱中,确保其与标准烟筒对齐。
然后,点燃标准烟样,使其产生稳定的烟气。
接着,将标准光源对准仪器,调整其角度,使光线能够通过标准烟样。
此时,察看读数,假如读数不为0,则需要进行调整。
调整的方法是:旋松仪器上的调零螺丝,使其读数为0,然后再次察看读数,如仍有偏差,则连续调整,直至读数稳定在0相近。
记录下零点校准的结果。
3. 量程校准接下来,进行量程校准。
将林格曼黑度计放置在标准烟箱中,确保其与标准烟筒对齐。
然后,点燃不同浓度的标准烟样,使其产生稳定的烟气。
接着,将标准光源对准仪器,调整其角度,使光线能够通过标准烟样。
此时,察看读数,假如读数不在相应的范围内,则需要进行调整。
调整的方法是:旋松仪器上的调零螺丝,使其读数在相应的范围内,然后再次察看读数,如仍有偏差,则连续调整,直至读数稳定在相应的范围内。
记录下量程校准的结果。
4. 重复性校准为了确保测量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需要进行重复性校准。
具体方法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方、同一条件下,使用同一台仪器对同一标准烟样进行多次测量,察看其读数是否全都。
假如读数存在较大差别,则需要进行调整,直至其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重复性。
二、林格曼黑度计校准的紧要性1. 提高测量准确性通过定期校准,可以有效地除掉其内部的误差,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这对于准确评估燃烧效率和污染物排放具有紧要意义。
2. 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校准不但可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还可以保证其可靠性。
监测技术培训之烟气黑度测试讲义
一、测试方法:
1、取下安装在目镜上的眼罩及物镜盖。
2、旋转黑色直纹目镜调节圈,对准测试对象进行观察,使目镜内的林格曼网图调至看清每一块上的小方格为止,此时目镜调节完毕。
3、物镜调节,以烟囱出口细杆等物体为目标,调至清晰为止。
4、测试者可以通过目镜将烟尘目标与这五级网格黑度图块进行目测对比,从而通过比色确定烟气黑度的标准等级。
5、测试人员在原始记录表上记录观测的相应数据。
6、最后依据GB/T5468-1991,判定烟气黑度。
二、林格曼黑度定级执行方法:
1、林格曼黑度一级:连续测试一小时,出现林格曼黑度二级累计时间不超过三分钟,三级以上不出现;
2、林格曼黑度二级:连续测试一小时,出现林格曼黑度二级累计时间超过三分钟,三级以上不出现;
3、林格曼黑度三级:连续测试一小时,出现林格曼黑度三级,四级以上不出现;
4、林格曼黑度四级:连续测试一小时,出现林格曼黑度四级,五级以上不出现;
5、林格曼黑度五级:连续测试一小时,出现林格曼黑度五级。
林格曼烟气黑度测定操作步骤
一、林格曼烟气黑度应在白天比较均匀的天空光照下进行观测,雨雪天、雾天
及风速大于4.5m/s时不宜进行观察,观察者与烟囱的距离应足以保证对烟气排放情况清晰地观察。
二、观测者距离大约为15m,观测者的视线应与烟羽飘动的方向垂直,观察烟
气的仰视角不应太大,不应大于45。
角。
观测者应将林格曼测烟望远镜里的林格曼浓度图和烟囱出口处的烟色进行比较,记录黑度。
三、对于烟气排放十分稳定的污染源,可每分钟观测2次,每30秒记录一次读
数,连续观测30分钟;对于烟气排放不稳定的污染源,可每分钟观测4次,每15秒记录一次读数,连续观测30分钟。
四、判断林格曼黑度级别的方法:
1、林格曼黑度<1级:30分钟内出现小于1级林格曼黑度的累积时间超过28
分钟时,烟气的林格曼黑度按<1级计。
2、林格曼黑度1级:30分钟内出现1级及以上林格曼黑度的累积时间超过
2分钟时,烟气的林格曼黑度按1级计。
3、林格曼黑度2级:30分钟内出现2级及以上林格曼黑度的累积时间超过
2分钟时,烟气的林格曼黑度按2级计。
4、林格曼黑度3级:30分钟内出现3级及以上林格曼黑度的累积时间超过
2分钟时,烟气的林格曼黑度按3级计。
5、林格曼黑度4级:30分钟内出现4级及以上林格曼黑度的累积时间超过
2分钟时,烟气的林格曼黑度按4级计。
6、林格曼黑度5级:30分钟内出现5级林格曼黑度时,烟气的林格曼黑度
按5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