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及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1.65 MB
- 文档页数:2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如何护理不少中老年人都会出现糖尿病、冠心病或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若糖尿病、冠心病两种疾病合并存在,不仅会显著增加疾病对患者机体的伤害程度,同时还会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如有数据表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死率高达50%。
因此,就需要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尽早就诊和治疗。
且因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理改变较非糖尿病冠心病更加严重而广泛,单纯采用药物治疗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还需要患者自身掌握有效的护理方案,才能改善自身预后。
下面小编就来说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如何护理。
1.心理护理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均与患者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如心理状态不佳会导致人体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多,这些物质均能产生拮抗胰岛素作用,从而会诱发或加重糖尿病。
冠心病是一种与心理因素相关的慢性躯体性疾病,长期精神紧张、沮丧、抑郁、压力大等均可引发该疾病发展,另外,冠心病自身这种终身性疾病特点也会进一步加重患者心理和精神负担,从而会加速其病情进展,因此,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应注意调适自身的心理状态和情绪,避免情绪波动和长期精神紧张,遇到烦心事时,多向亲人或朋友倾诉,以将内心烦闷抒发出来。
当生活、工作压力过大时,适当放慢自身的脚步,利用外出散心、听轻松舒缓的音乐和参与户外运动等,来减轻自身的心理压力。
2.饮食护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还需注意合理饮食,日常饮食以高维生素、高蛋白质、高纤维素、低盐、低脂、低碳水化合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鱼、蛋、瘦肉、芹菜、紫菜、海带、韮菜等,多食含硒的食物,如虾皮、鲜贝、牡蛎、海虾、巴鱼等,能抗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血浆黏度和全血黏度,使心肌损伤程度减轻;多食含铬丰富的食品,如全谷类、干酪、牛肉、酵母、肝、红糖等,可,降低胆固醇水平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多食玉米、小米、豆类等含镁丰富的食品,能有效稳定血小板水平和抑制凝血,避免血小板凝聚;尽可能采用植物油炒菜,忌食油煎、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食物,如油条、炸鸡、辣椒等,少食动物内脏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禁食腌制食物等高盐饮食。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由于两种疾病相互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生活方式管理合适的生活方式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和治疗。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应该注意健康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等,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对疾病的加重。
护士应向患者传达这些意识和行为的重要性,并教育患者如何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管理来维持疾病的稳定和改善。
二、药物治疗及使用注意事项药物治疗是控制冠心病和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护士应告知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药物,并监测其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
同时,还应注意用药的顺序、时间、剂量等,以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三、血糖、血脂、血压监测血糖、血脂、血压是糖尿病和冠心病的重要指标,监测这些指标有助于判断病情和治疗效果。
护士应指导患者按照医生建议进行血糖、血脂、血压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
通过监测和记录,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变化和异常。
四、支持和鼓励冠心病和糖尿病对患者的身心都会造成一定的负担。
因此,护士要精心照顾患者,关心患者,鼓励患者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提高患者的自我治疗能力和自信心。
同时,还要引导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掌握正确的治疗方法,平衡好心态和生活,让患者感到思想上的支持和安慰,从而更好地应对疾病。
综上所述,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需要进行综合的护理干预。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生活方式管理、药物治疗、监测管理和支持鼓励等全面的护理工作,帮助患者有效控制和治疗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对于这类患者的护理需要特别注意,以下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的护理的相关措施与注意事项。
1. 心理护理: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病人常常需要长期治疗,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调节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2. 药物管理: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需要同时使用抗心血管疾病和降糖药物,护理人员应仔细核对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并监测患者的用药情况和药物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血糖控制:糖尿病患者应保持适当的血糖水平,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定期监测血糖,并根据血糖水平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
4. 饮食护理: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需遵守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原则,减少高胆固醇和高血糖食物的摄入,多食用蔬菜、水果和高纤维食物,控制体重,避免超量进食。
5. 运动指导:适度的运动对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非常重要,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肺功能,设计适合的运动方案,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帮助患者改善心血管功能和血糖控制。
6. 心电监护: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常因糖尿病的神经病变而导致心脏电活动异常,护理人员应定期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及时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等问题。
7. 定期复查: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需定期进行血糖、血脂、心电图等检查,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预约检查、解读检查结果,并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8. 日常护理:抽血、输液、测血压等操作应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防止感染的发生。
定期更换导管、输液管等,保持导管通畅。
保持患者床铺清洁、整洁,给予足够的营养和水分。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心血管病和糖尿病双重风险因素,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与专科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饮食治疗及护理进展作者:王金影张立霞谷艳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年第23期【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饮食治疗及护理进展。
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7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开展此次研究,随机分成两组研究样本,一组为甲组(35例),另一组为乙组(35)。
甲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乙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强化性的饮食治疗与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治疗后,乙组的空腹血糖水平及心绞痛发作次数优于甲组,差异有对比性(P【关键词】糖尿病;冠心病;饮食治疗;护理进展【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3..02【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et treatment and nursing progress of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Methods 70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group A(35 cases)and group B(35 cases).Group A was given routine drug treatment,group B was given intensive diet treatment and nursing on this basis,to evaluate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level and the number of angina pectoris attack in group B were better than that in group A(P【Key words】Diabetes;Coronary heart disease;Diet treatment;Nursing progress根据最新循证医学研究可知,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同时还发轻度炎症的心血管疾病[1]。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的研究进展【摘要】糖尿病作为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已经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普遍重视。
近年来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率也显著增长,由此导致的医疗费用总额剧增,并且给患者的生命安全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首先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流行病学进行简述,然后将此类患者临床护理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糖尿病;冠心病;流行病学;临床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1-03--01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生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一旦并发冠心病,不仅会增加致残率并加重家庭和社会的医疗负担,同时也会增加患者的死亡率[1]。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单独接受对症支持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考虑到此类疾病的严重性和临床治疗的特殊性,必须配合实施全面的、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才能保证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确保获得良好的预后。
由此可知,对此类患者临床护理研究进行总结评述,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1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国外有资料显示[2],近10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且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率也显著降低。
但是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有40%-70%的比例死于冠心病,尽管近年来随着治疗手段的进步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是作用并不理想。
另有研究报道[3],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3-5倍,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它类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也明显升高。
可知目前我国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形势仍然比较严峻,且危害严重,仍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2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2.1 入院评估。
入院评估是了解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l展及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环节。
有研究指出[4],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合并急性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如低血糖昏迷、高渗性昏迷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等,入院评估有助于发现重点对象和制定针对性强的、个体化的整体护理干预措施。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全面护理方法及效果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全面护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从我院选取12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由计算机随机分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对照组中6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方法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的6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
将观察组和对照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在不同方法护理后的效果相比较,并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讨论。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其中观察组的护理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患者。
p<0.05,数据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全面护理方法使用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标签: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全面护理;临床糖尿病是一种患者的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准超出正常人标准的疾病。
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为主要摄取成分[1],其中人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会产出葡萄糖。
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产出主要是依靠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作用,胰岛素分泌主要促进人体对葡萄糖的氧化,然后利用葡萄糖成分。
若患者因病情原因导致自身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弱化,就会使患者的血糖吸收分化较少,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升高,致使糖尿病发生。
糖尿病由于对人体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等不同程度的影响,很可能会导致人体水电解质紊乱,使患者患上高脂血症诱发冠心病。
本文研究项目中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使用规范化护理作出报告,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中选取12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中女性为30例,男性为30例,年龄为41~76岁,平均年龄为(51.11±7.45)岁,患病时间为3个月~7年,平均患病时间为(5.23±0.85)年,患者平均体重为(56.82±9.56)kg。
2019 年10月第6卷/第28期V ol.6, No.28 Oct. 2019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General Stomatology23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及研究进展龙积丽,赵 颖,贾 若,刘又榕,杨晓霞(陆军第八十二集团军医院,河北保定 071000)【摘要】我国糖尿病患者近年来呈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尤其是合并冠状动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患者也占较大的比例,卫生部等机构给予了高度重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和其糖尿病病情的进展情况密切相关,而且糖尿病较为严重的患者往往伴有多条冠状动脉分支的病理性改变,其他类型的血管病变也较为常见。
正因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并发症多,所以对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的要求和质量必须提高。
本文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主要临床症状出发,探讨在护理模式和方法上改善和预防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较为可靠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糖尿病;冠心病;护理;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7882.2019.28.23.02 2001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指南中将糖尿病提高到与冠心病同等高度的危险程度,这一举措从一定层面显示出糖尿病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心脏冠状动脉管壁由于各种因素的刺激变硬,从而导致血管官腔狭窄甚至阻塞,引起心肌细胞缺氧而导致的心脏疾病。
冠心病也是糖尿病患者最严重的循环系统并发症之一,而糖尿病也是冠心病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2]。
目前临床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占有较高的比例,这种疾病的护理方式不同于一般疾病,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较高。
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进步,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本文对近年来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糖尿病患者的致死因素主要是合并了冠心病,而且合并冠心病这一并发症的发病率可以达到糖尿病患者总数的50%~70%[3]。
相比过去,由于现在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死亡比例有所下降,但是现代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人们饮食的不合理性等原因又造成这一疾病的发生率逐渐上升。
阮顺莉等人指出,以二型糖尿病为原发病的患者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概率壁健康成年人高3~4倍。
这更证实了糖尿病是冠心病比较危险的影响因素之一。
2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与主要临床表现2.1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廖翠华研究认为,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自主神经与正常人相比会显示出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临床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脏病变症状与单纯冠心病患者相比不是那么典型[5]。
此类患者血管病变情况较为复杂且危重,在通过血管介入治疗搭建支架后复发率较高,而且冠脉合并多支病变的情况较多,临床治疗难度大。
诱发的原因除了与单纯冠心病的诱发因素一致之外,还包括由于患者血糖过高导致糖代谢紊乱而在体内形成的各种糖化物,比如血小板、血凝因子等,这些因素都与动脉粥样硬化息息相关。
2.2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自主神经与正常人相比会显示出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在临床上出现典型的心机梗死或心绞痛症状的发生率很低。
此类患者血管病变情况较为复杂且危重,而且冠脉合并多支病变的情况较多,在通过血管介入治疗搭建支架后复发管腔狭窄的几率较高。
所以这种类型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佳,尤其是并发心机梗死的患者病死率很高,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可能性较大,预后不佳。
张秀云研究表明,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以及支架植入术中,患者容易发生多种较为危险的并发症,如突发性心绞痛、主动脉夹层、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症状。
且外科手术治疗风险较大,要求质量极高的围术期护理。
2.3 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小板、凝血因子及纤溶系统功能异常糖尿病患者的高胰岛素、高血脂、高血糖、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对血液中血小板、凝血因子及纤溶系统功能有影响,患者血液长期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加快动脉粥样硬化发展。
2.4 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糖糖尿病患者血液里的糖含量长期处于较高水平,这种慢性高血糖可以使患者体内的多种蛋白质发生糖化。
吕佳等人认为,这些蛋白质和体内的葡萄糖会发生一系列的生化反应,从而生成一些化学结构较为稳定、不可逆性改变的糖基化终产物。
这些生成物可以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2.5 动脉粥样硬化与胰岛素抵抗长期的高血糖会使胰岛素促进血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降低,即胰岛素抵抗现象,该现象会使患者体内的脂质代谢发生异常,还会增加血内胰岛素的浓度,而导致胰岛素血症,这两种表现均会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患者平滑肌细胞在高胰岛素血症的促使下会不断增值,从而增加了凝血能力和血管的阻力,同时在胰岛素的抵抗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减少,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增高,这些因素都是促进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不利因素。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General Stomatology2019年10月 第6卷/第28期V ol.6, No.28 Oct. 2019243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3.1 心理护理对于单纯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患者一些不健康的情绪,如恐惧、焦虑、易怒等,会导致患者的血压、血糖发生异常的变化。
张海华等人研究发现,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与之类似,冠脉的病变与患者的情绪也有紧密的联系,可以说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情绪与自身的疾病互相影响,共同存在。
现如今医疗技术已经十分先进,对心理护理的方法和重要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目前临床上普遍认为生理-心理-社会护理模式是较为有效的护理模式,结合其他的一些护理方法,如认知行为治疗、体育锻炼、放松疗法等,可以使患者的情绪得到有效的舒缓与放松。
其中一些具体的措施有:(1)和患者建立有效的沟通,了解其心理问题,并采取开导、安慰、协助、激励等措施,引导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2)采用缓解负性情绪的方法和措施,包括放松训练和音乐疗法等;(3)心理行为的治疗;(4)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给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3.2 手术护理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对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可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治疗方式,这种方法虽然具有对患者的创伤小,易于耐受,疗效明显等优点,但是术后很容易发生再次狭窄、阻塞,这就对护理人员的技术和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手术之前,护理人员应该全面的向患者讲解此次手术的方法、模式及术后预计疗效,让患者的心理得到一种踏实感。
并对于患者的饮食给予一定的调控,适当调整患者血糖浓度,并进行密切的监测,以免在手术中出现血糖急剧改变的情况。
在手术时,要认真迅速的配合医师的操作,并对术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全面考虑,做好处理准备。
术后要密切观察心电监护、足背动脉搏动、穿刺部位有无出血、凝血时间、血肿等情况。
3.3 康复护理郭爱玉等人研究认为[9],康复护理是目前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护理方式。
其初级目标是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再梗死和猝死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主要的方式有保证充足的睡眠、戒烟、合理饮食、尽量多参加体育锻炼等。
4 结 论综上所述,结合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与临床特点,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重点是既要有效的把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至合理水平,又要尽量控制冠心病的发展。
这要求护理人员对各方面的监测要细心及时。
同时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护理要更加重视。
对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护理也是护理中的重要一项。
其中的心理护理与手术护理是目前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较为重视的护理模式,也是未来护理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1] 庞春英.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0):20-21.[2] 孙明娟.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护理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3):12395.[3] 杨广英.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的饮食治疗及护理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01):114-116.[4] 阮顺莉,陈 茜.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介入护理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01):72-74.本文编辑:刘欣悦把服务品质和医疗质量放到同等的地位;需要削弱“价格战”作用,明确消费群体。
总体来看,价格并不是消费者主要关注因素,需要明确消费群体,这样才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目前私立口腔机构正处于快速上升期,需要有力的监管体制规范市场。
因此建议成立有约束力的私立口腔协会,减少市场乱象,使私立口腔机构能够持久发展。
参考文献[1] 李潇漪,滕宏飞,杜 宁,朱雨蕾,沈桢巍.波特五力下的中国私立医院市场分析[J].中国医院,2018,22(09):68-70.[2] 刘 义,冯希平.口腔诊所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J].广东牙病防治,2008(S1):666-667.[3] 周贝贝.基于受众认知调查的医疗广告监管立法完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7.本文编辑:刘欣悦(上接22页)。